[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177283B - 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7283B
CN110177283B CN201910637118.8A CN201910637118A CN110177283B CN 110177283 B CN110177283 B CN 110177283B CN 201910637118 A CN201910637118 A CN 201910637118A CN 110177283 B CN110177283 B CN 1101772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interval
subinterv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371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77283A (zh
Inventor
陈杰
李善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371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772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77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7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77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72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3Selection of coding mode or of prediction mode
    • H04N19/105Selection of the reference unit for prediction within a chosen coding or prediction mode, e.g. adaptive choice of position and number of pixels used for predi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6Incoming video signal characteristics or properties
    • H04N19/14Coding unit complexity, e.g. amount of activity or edge presence esti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 pix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4Decod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video decoders which are asymmetric with respect to the enco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9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cod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N19/10-H04N19/85, e.g. fractals
    • H04N19/91Entropy coding, e.g. variable length coding [VLC] or arithmetic 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频编解码中像素标识的方法和装置,其中:编码端对像素进行标识的步骤包括:确定处理子区间,确定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对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解码端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确定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确定标识的处理子区间,确定全部处理子区间。应用本申请能够在保持处理子区间选择灵活性的前提下,减少所需要传输的关于处理子区间的信息,从而提高编码压缩的性能。

Description

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为申请号为201410136293.6、发明名称为“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编解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对像素进行标识的方法和装置、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国际视频编码标准HEVC和正在制定的国家视频编码标准AVS2都采用了一项名为自适应样本偏置的技术,用于减少重建像素和原始像素之间的失真。该技术对特定区域内的像素进行分类,然后对属于需要处理的类别的像素,根据其类别加上一个特定的偏置值。编码器需要在码流中传输所采用的分类方法和各个像素类需要叠加的偏置值。解码器获取当前分类方法后,就可以采用和编码器一样的分类方法对当前特定区域内的像素进行分类,以得到和编码器一样的分类结果;然后再根据码流中传输的偏置值,对需要处理的类别中的像素进行偏置。像素分类的方法总共有两种:边缘模式法和区间模式法。
边缘模式法就是将当前像素与周边像素进行数值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当前像素点的类别。在HEVC和AVS2中,边缘模式法将像素点分为五个类别,其中四个类别的像素需要进行偏置,码流中需要传输四个偏置值。由于标准规定了哪四个类别需要进行偏置,因此码流中不需要传输关于需要偏置的类别的信息。
而区间模式法则不同。在区间模式法中,像素点直接依据其像素值进行分类。该模式将整个像素取值区间划分为若干个子区间,像素所在子区间的编号即为其类别号。在HEVC和AVS2中,整个像素取值范围被均匀地划分为32个子区间,对于8比特视频序列而言,每个子区间跨度为8,如表1所示。然后根据当前像素点落入的区间就可以得到其类别号。在这种模式中,需要偏置的像素类别并不是固定的。编码器在全部32个子区间中选择四个子区间,只对这四个子区间内的像素进行偏置,因此码流中需要对偏置子区间进行标识。
HEVC规定四个偏置子区间必须是连续的,这样在码流中只需要传输第一个偏置子区间的编号,即起始偏置子区间号,解码器就可以获知四个需要偏置的子区间了。由于子区间编号从0到31,因此起始偏置子区间号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28。在熵编码时,这个起始偏置子区间号用五个二元符号构成的二元符号串来表示。
而目前AVS2中允许四个偏置子区间部分不连续。具体地说,目前AVS2规定第一个偏置子区间和第二个偏置子区间必须连续,第三个偏置子区间和第四个偏置子区间必须连续,而第二个偏置子区间和第三个偏置子区间之间可以存在非偏置子区间。由于四个子区间可以部分不连续,目前AVS2在码流中传输两个起始偏置子区间号,即第一个偏置子区间号和第三个偏置子区间号,来表示这四个偏置子区间。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起始偏置子区间号的取值范围为从0到30,各需要用五个二元符号构成的二元符号串来表示。因此,在目前AVS2中,总共采用了十个二元符号来表示关于偏置子区间的信息。
表1 HEVC和AVS2区间模式下8比特序列的分类方法
类别 像素值范围 类别 像素值范围
0 0~7 16 128~135
1 8~15 17 136~143
2 16~23 18 144~151
3 24~31 19 152~159
4 32~39 20 160~167
5 40~47 21 168~175
6 48~55 22 176~183
7 56~63 23 184~191
8 64~71 24 192~199
9 72~79 25 200~207
10 80~87 26 208~215
11 88~95 27 216~223
12 96~103 28 224~231
13 104~111 29 232~239
14 112~119 30 240~247
15 120~127 31 248~255
尽管在HEVC中只需要传输一个起始偏置子区间号,仅五个二元符号就可以表达关于偏置子区间的信息了,但是它限制了偏置子区间的分布,即四个偏置子区间必须是连续的,这样编码器对于偏置子区间的选择余地就很小了。在很多情况下,最优的四个偏置子区间往往不是连续的。在这种情况下,编码器只能选择次优方案,从而影响了编码性能。而目前AVS2允许四个偏置子区间可以部分不连续,这样就能更好的适应不同的视频内容。但是在目前AVS2中,码流中传输了两个起始偏置子区间号,总共需要十个二元符号来表达,因此增加了传输的数据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对像素进行标识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以在保持处理子区间选择灵活性的前提下,减少所需要传输的关于处理子区间的信息,从而提高编码压缩的性能。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对像素进行标识的方法,包括:
确定处理子区间,所述处理子区间为全部或部分像素子区间;
确定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为全部或部分处理子区间;
对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用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进行标识,并在码流中传输所述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所述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包括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或者包括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和处理子区间信息。
较佳地,所述处理子区间的个数由编码器指定,并在码流中进行传输。
较佳地,所述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个数由编码器指定,并在码流中进行传输。
较佳地,所述处理子区间信息为用于直接导出处理子区间号的信息;
所述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为用于结合处理子区间信息或其他信息导出处理子区间号的信息。
较佳地,所述处理子区间信息为处理子区间号。
较佳地,所述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为当前处理子区间号与其他处理子区间号的差值信息。
较佳地,所述差值信息为将处理子区间按处理子区间号顺序排列后,相邻两者之间的差值信息。
较佳地,所述相邻两者包括第一个像素子区间和最后一个像素子区间,且当按照子区间号从小到大排列时,第一个像素子区间位于最后像素一个子区间之后。
较佳地,所述差值信息为对于小于零的差值叠加上像素子区间总个数后的值,或为对于大于零的差值减去像素子区间总个数后的值。
较佳地,所述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为所有差值信息中除一个绝对值最大的差值之外的其他差值信息。
较佳地,所述处理子区间信息为与所述一个绝对值最大的差值所对应的作为被减数的处理子区间号。
较佳地,所述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为当前处理子区间号与处理子区间预测值的差值信息。
较佳地,所述处理子区间预测值为包含当前处理区域内最多像素点的子区间号。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对像素进行标识的装置,包括:处理子区间确定单元、标识处理子区间确定单元和处理子区间标识单元,其中:
处理子区间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处理子区间,所述处理子区间为全部或部分像素子区间;
标识处理子区间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为全部或部分处理子区间;
处理子区间标识单元,用于对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用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进行标识,并在码流中传输所述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所述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包括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或者包括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和处理子区间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包括:
获取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所述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包括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或者包括处理子区间信息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
根据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确定标识的处理子区间,所述标识的处理子区间为全部或部分处理子区间;
根据标识的处理子区间,确定全部处理子区间,所述处理子区间为全部或部分像素子区间。
较佳地,所述处理子区间的个数从码流中获取。
较佳地,所述标识的处理子区间的个数从码流中获取。
较佳地,所述处理子区间信息为用于直接导出处理子区间号的信息;
所述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为用于结合处理子区间信息或其他信息导出处理子区间号的信息。
较佳地,所述处理子区间信息为处理子区间号。
较佳地,将处理子区间信息与当前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相加导出当前处理子区间号,或将已确定的处理子区间号与当前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相加导出当前处理子区间号。
较佳地,将处理子区间信息与当前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之和除以子区间总个数后取余数,得到当前处理子区间号,或将已确定的处理子区间号与当前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之和除以子区间总个数后取余数,得到当前处理子区间号。
较佳地,将处理子区间预测值与当前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相加,得到当前处理子区间号。
较佳地,将处理子区间预测值与当前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相加后除以子区间总个数后取余数,得到当前处理子区间号。
较佳地,所述处理子区间预测值为包含当前处理区域内最多像素点的子区间号。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装置,包括:标识信息获取单元、标识处理子区间导出单元和全部处理子区间导出单元,其中:
标识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包括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或者包括处理子区间信息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
标识处理子区间导出单元,用于根据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导出标识的处理子区间,所述标识的处理子区间为全部或部分处理子区间;
全部处理子区间导出单元,用于根据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导出全部处理子区间,所述全部处理子区间为全部或部分像素子区间。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提供的视频编解码中像素标识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在编码端对像素进行标识,将标识信息在码流中传输给解码端,并在解码端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子区间,能够在保持处理子区间选择灵活性的前提下,减少所需要传输的关于处理子区间的信息,从而提高编码压缩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较佳编码器对像素进行标识的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较佳解码器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较佳编码器对像素进行标识的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较佳解码器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目前AVS2中的两个起始子区间号并不是独立的。例如,当一个偏置子区间确定为某个值后,另一个偏置子区间就不可能与其取相同或相邻的值。事实上,两个起始偏置子区间号的联合分布有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这样,直接分别传输两个起始子区间号就存在一定冗余。因此需要对两个起始偏置子区间号进行处理后再传输。这样就能在保持偏置子区间选择灵活性的前提下,减少所需要传输的关于偏置子区间的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编码压缩的性能。
从对现有技术问题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当对偏置子区间的限定减少时,甚至可以任意选取时,码流中需要传输大量关于偏置子区间的信息。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像素进行标识的方法以及对像素标识的处理方法,通过去除若干处理子区间信息之间的冗余来压缩处理子区间信息,从而减少码率提高视频编码的最终性能。现有技术所涉及的“偏置子区间”实际上是对像素子区间的一种处理,同样,本申请提供的也是对需要进行任何处理的像素子区间或需要特别标明的像素子区间进行标识和对该标识进行处理的技术方案。因此,本申请中将所涉及的需要处理或标明的像素子区间描述为“处理子区间”。
本发明包括一种对像素进行标识的方法,应用于编码器端,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确定处理子区间。
根据像素原始值、重建值和/或系统其他信息,在率失真优化原则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在全部子区间中确定需要进行处理的子区间。
步骤102:确定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根据实际情况,编码器在全部处理子区间中确定需要进行标识的处理子区间。需要进行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可以为全部或部分处理子区间。
步骤103:对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
编码器对步骤102中确定的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标识信息包括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或者包括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和处理子区间信息。处理子区间信息为可以直接导出处理子区间号的信息,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为需要结合处理子区间信息或其他信息才能导出处理子区间号的信息。所有标识信息都在码流中传输至解码器。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应用于解码器端,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
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包括处理子区间信息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或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
从码流中解析得到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或从码流解析模块中获取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
步骤202:确定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根据步骤201中获取的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确定在码流中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其中根据处理子区间信息可以直接确定其所标识的处理子区间,根据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和其他处理子区间信息或其他信息可以确定其所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步骤203:确定全部处理子区间。
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步骤202中确定的标识的处理子区间确定全部处理子区间。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编码器中对像素进行标识的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处理子区间确定单元301、标识处理子区间确定单元302和处理子区间标识单元303,其中:
处理子区间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处理区域内像素点的原始值、重建值和/或系统中其他信息确定需要处理的子区间;
标识处理子区间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全部处理子区间中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处理子区间标识单元,用于对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并将标识信息写入码流或送入后续其他处理单元。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编码器中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标识信息获取单元401、标识处理子区间导出单元402和全部处理子区间导出单元403,其中:
标识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从码流中解析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或从码流解析单元中获取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包括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或者处理子区间信息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
标识处理子区间导出单元,用于根据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导出其所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全部处理子区间导出单元,用于根据标识的处理子区间确定全部的处理子区间。
根据背景技术部分描述的像素与子区间的关系,确定了某一子区间,即可确定属于该子区间的像素,所以对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实际上是对像素进行标识的具体手段,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主题本质上是对像素进行标识,以及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器对像素进行标识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本方法包括:
步骤101:确定处理子区间。
在本实施例中,假定标准或编解码系统规定将像素取值范围划分为16个子区间,编号为0至15,其中处理子区间个数为2,由编码器任意选择。具体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编码器在16个子区间中选定处理子区间为a和b。
步骤102:确定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由于编码器可以任意选择处理子区间,因此全部处理子区间均需要在码流中标识。因此确定需要标识的子区间为a和b。
步骤103:对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
具体地,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
计算a和b之间的相互差值d1=b-a,d2=a-b,不妨假设b>a,则d1>0,d2<0;
计算两个差值中小于零者与全部子区间个数之和d3=d2+16=16+a-b;即d1和d3之间存在关系:d1+d3=16;
比较d1和d3
若d1≤d3,由于d1和d3之间的上述关系,意味着d1的取值范围为1至8,则在码流中传输处理子区间信息a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d1=b-a,其中a的取值范围为0至15,可采用4位定长码表示或按照概率分布采用变长码表示,b-a的取值范围为1至8,可采用3位定长码表示或按照概率分布采用变长码表示;
若d1≥d3,意味着d3的取值范围为1至8,则在码流中传输处理子区间信息b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d3=16+a-b,其中b的取值范围为0至15,可采用4位定长码表示或按照概率分布采用变长码表示,16+a-b的取值范围为1至8,可采用3位定长码或按照概率分布用变长码表示。
在d1=d3的情况下,既可以在码流中传输处理子区间信息a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d1=b-a,也可以在码流中传输处理子区间信息b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d3=16+a-b。不管采用哪种方案,解码器均可以根据本发明方法导出标识的处理子区间a和b。
优选地,对于在码流中传输的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d1或d3,也可将其减去1后再进行传输,这样可以使得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的取值范围为从0开始,方便后续熵编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器对像素进行标识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本方法包括:
步骤101:确定处理子区间。
在本实施例中,假定标准或编解码系统规定将像素点取值范围划分为16个子区间,编号为0至15,其中处理子区间个数为2,由编码器任意选择。具体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编码器在16个子区间中选定处理子区间为a和b。
步骤102:确定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由于编码器可以任意选择处理子区间,因此全部处理子区间均需要在码流中标识。因此确定需要标识的子区间为a和b。
步骤103:对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
本步骤先对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进行预测,然后通过在码流中只传输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来对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
首先生成处理子区间预测值p。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将包含当前处理区域中像素点个数最多的子区间作为处理子区间预测值。
然后计算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值与处理子区间预测值之间的差值信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
计算p与a的差值,若a≥p,则d1=a-p,若a<p,则d1=a-p+16;
计算p与b的差值,若b≥p,则d2=b-p,若b<p,则d2=b-p+16;
将差值信息作为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进行传输,即传输d1与d2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器对像素进行标识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本方法包括:
步骤101:确定处理子区间。
在本实施例中,假定标准或编解码系统规定将像素取值范围划分为32个子区间,编号为0至31,其中处理子区间个数为4,由编码器任意选择。具体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编码器在32个子区间中选定处理子区间为a、b、c和d。
步骤102:确定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由于编码器可以任意选择处理子区间,因此全部处理子区间均需要在码流中标识。因此确定需要标识的子区间为a、b、c和d。
步骤103:对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
首先,将a、b、c和d进行排序,不妨假设排序后顺序为a<b<c<d;
然后,依次计算相邻两者之间的差值,并对小于零者加上全部子区间的个数,得到d1=b-a,d2=c-b,d3=d-c,d4=a-d+32;
取d1、d2、d3和d4中最大者,将最大者计算公式中对应的被减数作为处理子区间信息写入码流,并将其余差值作为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依次写入码流。不妨假设d3为最大者(若最大者有多个,可以任取其中一个,本发明方法可以保证无论取哪个,解码器都能够正确导出所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则传输的处理子区间信息为d,依次传输的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为d4=a-d+32,d1=b-a,d2=c-d。其中处理子区间信息的取值范围为0至31,可采用5位定长码表示或按照概率分布采用变长码表示,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的取值范围为1至15,可采用4位定长码表示或按照概率分布采用变长码表示。
优选地,对于传输的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d4、d1和d2,也可将其减去1后再进行传输,这样可以使得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的取值范围为从0开始,方便后续熵编码。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器对处理子区间标识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本方法包括:
步骤101:确定处理子区间。
在本实施例中,假定标准或编解码系统规定将像素取值范围划分为32个子区间,编号为0至31,其中处理子区间由编码器任意选择,其个数也由编码器自行决定。具体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编码器在32个子区间中选定了k个处理子区间为a1、a2、…ak
步骤102:确定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由于编码器可以自行决定处理子区间个数及任意选择处理子区间,因此处理子区间个数k及全部处理子区间均需要在码流中标识,即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为a1、a2、…ak
步骤103:对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法为:
首先,将a1、a2、…ak进行排序,不妨假设排序后顺序为a1<a2<…<ak
然后,依次计算相邻两者之间的差值,并对小于零者加上全部子区间的个数,有d1=a2-a1,d2=a3-a2…dk-1=ak-ak-1,dk=a1-ak+32;
取d1、d2、d3…dk中最大者,将最大者对应的被减数作为处理子区间信息写入码流,并将其余差值作为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依次写入码流。不妨假设d3为最大者(若最大者有多个,可以任取其中一个,本发明方法可以保证无论取哪个,解码器能够正确导出所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则传输的处理子区间信息为a4,依次传输的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为d4=a5-a4、d5=a6-a5…dk-1=ak-ak-1、dk=a1-ak+32、d1=a2-a1、d2=a3-a2。其中处理子区间信息的取值范围为0至31,可采用5位定长码表示或按照概率分布采用变长码表示,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的取值范围为1至(34-k)/2,可采用相应位数的定长码表示或按照概率分布采用变长码表示。
优选地,对于传输的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也可将其减去1后再进行传输,这样可以使得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的取值范围从0开始,方便后续熵编码。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器对处理子区间标识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本方法包括:
步骤101:确定处理子区间。
在本实施例中,假定标准或编解码系统规定将像素取值范围划分为32个子区间,编号为0至31,其中处理子区间个数为4,并规定4个处理子区间可以分为两组,每组包括两个连续的子区间。具体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编码器在32个子区间中选定处理子区间为a、a+1、b和b+1。这里,应该符合条件:a、a+1、b和b+1之间互不相等。
优选地,可以将最后一个子区间和第一个子区间定义为两个连续的子区间,即31号子区间后为0号子区间,两者视为两个连续的子区间。这样,一种可能的处理子区间选择方法为a、(a+1)mod32、b和(b+1)mod32,其中mod32表示除以32取余数操作。这里,应该符合条件:a、(a+1)mod32、b和(b+1)mod32之间互不相等。
步骤102:确定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由于每组处理子区间内的两个处理子区间均连续,因此只需标识每组中首个处理子区间,其余的处理子区间可以由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导出。因此确定需要标识的子区间为a和b。
步骤103:对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
具体地,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
计算a和b之间的相互差值d1=b-a,d2=a-b,不妨假设b>a,则d1>0,d2<0;
计算两个差值中小于零者与全部子区间个数之和d3=d2+32=32+a-b;
比较d1和d3
若d1≤d3,则在码流中传输处理子区间信息a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d1=b-a,其中处理子区间信息的取值范围为0至30(当最后一个子区间和第一个子区间视为连续时,取范围为0至31),可采用5位定长码表示或按照概率分布采用变长码表示,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的取值范围为2至16,可采用4位定长码表示或按照概率分布采用变长码表示;
若d1≥d3,则在码流中传输处理子区间信息b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d3=32+a-b,其中处理子区间信息的取值范围为0至30(当最后一个子区间和第一个子区间连续时,取范围为0至31),可采用4位定长码表示或按照概率分布采用变长码表示,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的取值范围为2至16,可用4位定长码或按照概率分布采用变长码表示。
在d1=d3的情况下,既可以在码流中传输处理子区间信息a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d1=b-a,也可以在码流中传输处理子区间信息b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d3=16+a-b。不管采用哪种方案,解码器均可以根据本发明方法导出标识的处理子区间a和b。
优选地,对于传输的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d1或d2,也可将其减去2后再进行传输,这样可以使得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的取值范围为从0开始,方便后续熵编码。
更一般地,若规定处理子区间个数为2t,将处理子区间分为两组,每组包括t个连续的处理子区间,那么本实施例也同样适用。利用本实施例方法可确定出在码流中传输的处理子区间信息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以此对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但处理子区间信息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的取值范围会根据t值不同而不同。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器对像素进行标识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本方法包括:
步骤101:确定处理子区间。
在本实施例中,假定标准或编解码系统规定将像素取值范围划分为32个子区间,编号为0至31,其中处理子区间个数为4,并规定4个处理子区间可以分为两组,每组包括两个连续的子区间。具体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编码器在32个子区间中选定处理子区间为a、a+1、b和b+1。这里,应该符合条件:a、a+1、b和b+1之间互不相等。
优选地,可以将最后一个子区间和第一个子区间定义为两个连续的子区间,即31号子区间后为0号子区间,两者视为两个连续的子区间。这样,一种可能的处理子区间选择方法为a、(a+1)mod32、b和(b+1)mod32,其中mod32表示除以32取余数操作。这里,应该符合条件:a、(a+1)mod32、b和(b+1)mod32之间互不相等。
步骤102:确定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由于每组处理子区间内的两个处理子区间均连续,因此只需标识每组中的首个处理子区间,其余的处理子区间可以由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导出。因此确定需要标识的子区间为a和b。
步骤103:对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
本步骤先对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进行预测,然后通过在码流中只传输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来对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
首先生成处理子区间预测值p。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将包含当前处理区域中像素点个数最多的子区间作为处理子区间预测值。
然后计算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值与处理子区间预测值之间的差值信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
取a和b之间与p较接近者,不妨设a与p较接近,即|p-a|≤|p-b|;
计算p与a的差值,d1=a-p;
计算a与b的差值,若b>a,则d2=b-a,若b<a,则d2=b-a+32;
将差值信息作为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进行传输,即传输d1与d2
优选地,对于传输的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d2,也可将其减去2后再进行传输,这样可以使得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的取值范围为从0开始,方便后续熵编码。
在本例中,若|p-a|=|p-b|,则可以任取a或b作为与p较接近者进行操作,根据本发明方法,不管编码器如何选择,解码都可以正确导出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更一般地,若规定处理子区间个数为2t,将处理子区间分为两组,每组包括t个连续的处理子区间,那么本实施例也同样适用。利用本实施例方法可确定出在码流中传输的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以此对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但具体取值范围会根据t值不同而不同。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器对像素进行标识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本方法包括:
步骤101:确定处理子区间。
在本实施例中,假定标准或编解码系统规定将像素取值范围划分为32个子区间,编号为0至31,其中处理子区间个数为8,并规定8个处理子区间可以分为四组,每组包括两个连续的子区间。具体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编码器在32个子区间中选定处理子区间为a、a+1、b、b+1、c、c+1、d和d+1。这里,应该符合条件:a、a+1、b、b+1、c、c+1、d和d+1之间互不相等。
优选地,可以将最后一个子区间和第一个子区间定义为两个连续的子区间,即31号子区间后为0号子区间,两者视为两个连续的子区间。这样,一种可能的处理子区间选择方法为a、(a+1)mod32、b、(b+1)mod32,c、(c+1)mod32、d和(d+1)mod32,其中mod32表示除以32取余数操作。这里,应该符合条件:a、(a+1)mod32、b、(b+1)mod32,c、(c+1)mod32、d和(d+1)mod32之间互不相等。
步骤102:确定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由于每组处理子区间内的两个处理子区间均连续,因此只需要对每组的首个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其余的处理子区间可以由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导出。因此,确定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为a、b、c和d。
步骤103:对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
具体地,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
将a、b、c和d进行排序,不妨假设排序后顺序为a<b<c<d;
依次计算相邻两者之间的差值,并对小于零者加上全部子区间的个数,有d1=b-a,d2=c-b,d3=d-c,d4=a-d+32;
取d1、d2、d3和d4中最大者,将最大者对应的被减数作为处理子区间信息写入码流,并将其余差值作为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依次写入码流。不妨假设d2为最大者(若最大者有多个,可以任取其中一个,本发明方法可以保证无论取哪个,解码器能够正确导出所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则传输的处理子区间信息为c,依次传输的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为d3=d-c,d4=a-d+32,d1=b-a。其中处理子区间信息的取值范围为0至30(当最后一个子区间和第一个子区间视为连续时,取范围为0至31),可采用5位定长码表示或按照概率分布采用变长码表示,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的取值范围为2至14,可采用4位定长码表示或按照概率分布采用变长码表示。
优选地,对于传输的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也可将其减去2后再进行传输,这样可以使得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的取值范围为从0开始,方便后续熵编码。
更一般地,若规定处理子区间个数为4t,将处理子区间分为四组,每组包括t个连续的处理子区间,那么本实施例也同样适用。利用本实施例方法可确定出传输的处理子区间信息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但取值范围会根据t值不同而不同。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器对像素进行标识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本方法包括:
步骤101:确定处理子区间。
在本实施例中,假定标准或编解码系统规定将像素取值范围划分为32个子区间,编号为0至31,其中处理子区间共2k个,由编码器选择,可分为k组,每组包括2个连续的子区间。其中k值也由编码器指定具体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编码器在32个子区间中选定的2k个处理子区间为a1、a1+1、a2、a2+1…ak和ak+1。这里,应该符合条件:a1、a1+1、a2、a2+1…ak和ak+1之间互不相等。
优选地,可以将最后一个子区间和第一个子区间定义为两个连续的子区间,即31号子区间后为0号子区间,两者视为连续的子区间。这样,一种可能的处理子区间选择方法为a1、(a1+1)mod32、a2、(a2+1)mod32…ak和(ak+1)mod32,其中mod32表示除以32取余数操作。这里,应该符合条件:a1、(a1+1)mod32、a2、(a2+1)mod32…ak和(ak+1)mod32之间互不相等。
步骤102:确定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由于每组处理子区间内的两个处理子区间均连续,因此编码器在码流中除了标识组数k外,只需对每组的首个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其余的处理子区间可以由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导出,即需要标识的子区间为a1、a2、…ak
步骤103:对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
具体地,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
将a1、a2、…ak进行排序,不妨假设排序后顺序为a1<a2<…<ak
依次计算相邻两者之间的差值,并对小于零者加上全部子区间的个数,有d1=a2-a1,d2=a3-a2…dk-1=ak-ak-1,dk=a1-ak+32;
取d1、d2、d3…dk中最大者,将最大者对应的被减数作为处理子区间信息写入码流,并将其余差值作为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依次写入码流。不妨假设d2为最大者(若最大者有多个,可以任取其中一个,本发明方法可以保证无论取哪个,解码器能够正确导出所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则传输的处理子区间信息为a3,依次传输的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为d3=a4-a3、d4=a5-a4、d5=a6-a5…dk-1=ak-ak-1、dk=a1-ak+32、d1=a2-a1。其中处理子区间信息的取值范围为0至30(当最后一个子区间和第一个子区间视为连续时,取范围为0至31),可采用5位定长码表示或按照概率分布采用变长码表示,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的取值范围为2至18-k,可采用相应位数的定长码表示或按照概率分布采用变长码表示。
优选地,对于传输的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也可将其减去2后再进行传输,这样可以使得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的取值范围从0开始,方便后续熵编码。
更一般地,若规定处理子区间个数为t×k,且处理子区间可分为k组,每组包括t个连续的处理子区间,那么本实施例也同样适用。利用本实施例方法可确定出在码流中传输的处理子区间信息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以此对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但处理子区间信息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的取值范围会根据t和k值不同而不同。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码器对像素标识的处理方法,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对应的解码过程,如图2所示,本方法包括:
步骤201:确定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
从码流中解析得到处理子区间信息x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y,或从码流解析模块中获取处理子区间信息x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y。
优选地,若编码器对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进行减1后再传输,则此处对码流中解析得到的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加1后执行后续步骤。
步骤202:确定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第一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a=x,第二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b=(a+y)mod16,其中mod16表示除以16取余数操作。
步骤203:确定全部处理子区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处理子区间即为标识的处理子区间a和b。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或编解码系统中已规定像素点的取值范围划分为16个子区间,编号为0至15,其中的2个子区间为处理子区间。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码器对像素标识的处理方法,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二对应的解码过程,如图2所示,本方法包括:
步骤201:确定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
从码流中解析得到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x和y,或从码流解析模块中获取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x和y。
步骤202:确定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本步骤先对标识的处理子区间进行预测,然后结合码流中传输的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来导出标识的处理子区间。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
首先生成处理子区间预测值p。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将包含当前处理区域中像素点个数最多的子区间作为处理子区间预测值。
然后导出标识的处理子区间。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第一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a=(p+x)mod16,第二个处理子区间b=(p+y)mod16,其中mod16表示除以16取余数操作。
步骤203:确定全部处理子区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处理子区间为标识的处理子区间a和b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或编解码系统中已规定像素点的取值范围划分为16个子区间,编号为0至15,其中的2个子区间为处理子区间。
实施例十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码器对像素标识的处理方法,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三对应的解码过程,如图2所示,本方法包括:
步骤201:确定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
从码流中解析得到处理子区间信息x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y、z、w,或从码流解析模块中获取处理子区间信息x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y、z、w。
优选地,若编码器对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进行减1后再传输,则此处对码流中解析得到的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加1后执行后续步骤。
步骤202:确定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第一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a=x,第二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b=(a+y)mod32,第三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c=(b+z)mod32,第四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d=(c+w)mod32,其中mod32表示除以32取余数操作。
步骤203:确定全部处理子区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处理子区间为标识的处理子区间a、b、c和d。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或编解码系统中已规定像素点的取值范围划分为32个子区间,编号为0至31,其中的4个子区间为处理子区间。
实施例十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码器对像素标识的处理方法,本实施例为实施例四对应的解码过程,如图2所示,本方法包括:
步骤201:确定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
从码流中解析处理子区间信息x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y1、y2…yk-1,或从码流解析模块中获取处理子区间信息x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y1、y2…yk-1
由于处理子区间的个数由编码器指定,因此在解析或获取处理子区间信息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前需要先解析或获取处理子区间个数k。
优选地,若编码器对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进行减1后再传输,则此处对从码流中解析得到的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加1后执行后续步骤。
步骤202:确定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第一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a1=x,第二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a2=(a1+y1)mod32,第三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a3=(a2+y2)mod32…第k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为ak=(ak-1+yk-1)mod32,其中mod32表示除以32取余数操作。
步骤203:确定全部处理子区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处理子区间为标识的处理子区间a1、a2…ak。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或编解码系统中已规定像素点的取值范围划分为32个子区间,编号为0至31,其中的k个子区间为处理子区间。
实施例十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码器对像素标识的处理方法,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五对应的解码过程,如图2所示,本方法包括
步骤201:确定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
从码流中解析得到处理子区间信息x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y,或从码流解析模块中获取处理子区间信息x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y。
优选地,若编码器对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进行减2后再传输,则此处对从码流中解析得到的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加2后再执行后续步骤。
步骤202:确定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第一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a=x,第二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b=(a+y)mod32,其中mod32表示除以32取余数操作。
步骤203:确定全部处理子区间。
由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导出全部处理子区间,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处理子区间为a、a+1、b和b+1。
优选地,可以将最后一个子区间和第一个子区间定义为两个连续的子区间。这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处理子区间为a、(a+1)mod32、b和(b+1)mod32,其中mod32表示除以32取余数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或编解码系统中已规定像素点的取值范围划分为32个子区间,编号为0至31,其中的4个子区间为处理子区间,且可以分为两组,每组包含两个连续的子区间。
更一般地,若规定处理子区间个数为2t,分为两组,每组包括t个连续的处理子区间,则本例同样适用,可以导出处理子区间为a、a+1…a+t-1、b、b+1…b+t-1。当最后一个子区间和第一个子区间定义为两个连续的子区间时,可以导出处理子区间为a、(a+1)mod32…(a+t-1)mod32、b、(b+1)mod32…(b+t-1)mod32,其中mod32表示除以32取余数操作。
实施例十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码器对像素标识的处理方法,本实施例为实施例六对应的解码过程,如图2所示,本方法包括:
步骤201:确定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
码流中解析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x和y,或从码流解析模块中获取处理子区间信息x和y。
优选地,若编码器对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y进行减2后再传输,则此处对置子区间导出信息y加2后再执行后续步骤。
步骤202:确定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本步骤先对标识的处理子区间进行预测,然后结合码流中传输的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来导出标识的处理子区间。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
首先生成处理子区间预测值p。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将包含当前处理区域中像素点个数最多的子区间作为处理子区间预测值。
然后导出处理子区间。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第一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a=p+x,第二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b=(a+y)mod32,其中mod32表示除以32取余数操作。
步骤203:确定全部处理子区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处理子区间为a、(a+1)、b、(b+1)。
优选地,可以将最后一个子区间和第一个子区间定义为两个连续的子区间。这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处理子区间为a、(a+1)mod32、b和(b+1)mod32,其中mod32表示除以32取余数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或编解码系统中已规定像素点的取值范围划分为32个子区间,编号为0至31,其中的4个子区间为处理子区间,且可以分为两组,每组包含两个连续的子区间。
更一般地,若规定处理子区间个数为2t,且可以分为两组,每组包括t个连续的处理子区间,则本例同样适用,可以导出处理子区间为a、a+1…a+t-1、b、b+1…b+t-1。当最后一个子区间和第一个子区间定义为两个连续的子区间时,可以导出处理子区间为a、(a+1)mod32…(a+t-1)mod32、b、(b+1)mod32…(b+t-1)mod32,其中mod32表示除以32取余数操作。
实施例十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码器对像素标识的处理方法,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七对应的解码过程,如图2所示,本方法包括:
步骤201:确定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
从码流中解析得到处理子区间信息x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y、z、w,或从码流解析模块中获取处理子区间信息x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y、z、w。
优选地,若编码器对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进行过减2后再传输,则此处对码流中解析得到的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加2后执行后续步骤。
步骤202:确定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第一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a=x,第二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b=(a+y)mod32,第三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c=(b+z)mod32,第四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为d=(c+w)mod32,其中mod32表示除以32取余数操作。
步骤203:确定全部处理子区间。
由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导出全部处理子区间,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处理子区间为a、a+1、b、b+1、c、c+1、d和d+1。
优选地,可以将最后一个子区间和第一个子区间定义为两个连续的子区间。这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处理子区间为a、(a+1)mod32、b、(b+1)mod32、c、(c+1)mod32、d和(d+1)mod32,其中mod32表示除以32取余数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或编解码系统中已规定像素点的取值范围划分为32个子区间,编号为0至31,其中的8个子区间为处理子区间,且可以分为四组,每组包含两个连续的子区间。
更一般地,若规定处理子区间个数为4t,分为四组,每组包括t个连续的处理子区间,则本例同样适用,可以到处理子区间为a、a+1…a+t-1、b、b+1…b+t-1、c、c+1…c+t-1、d、d+1…d+t-1。当最后一个子区间和第一个子区间定义为两个连续的子区间时,可以导出处理子区间为a、(a+1)mod32…(a+t-1)mod32、b、(b+1)mod32…(b+t-1)mod32、c、(c+1)mod32…(c+t-1)mod32、d、(d+1)mod32…(d+t-1)mod32,其中mod32表示除以32取余数操作。
实施例十六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码器对像素标识的处理方法,本实施例为实施例八对应的解码过程,如图2所示,本方法包括:
步骤201:确定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
从码流中解析得到处理子区间信息x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y1、y2…yk-1,或从码流解析模块中获取处理子区间信息x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y1、y2…yk-1
由于处理子区间的组数由编码器指定,因此在解析或获取处理子区间信息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前需要先解析或获取处理子区间组数k。
优选地,若编码器对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进行减2后再传输,则此处对码流中解析得到的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加2后执行后续步骤。
步骤202:确定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第一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a1=x,第二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a2=(a1+y1)mod32,第三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a3=(a2+y2)mod32…第k个标识的处理子区间为ak=(ak-1+yk-1)mod32,其中mod32表示除以32取余数操作。
步骤203:确定全部处理子区间。
由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导出全部处理子区间,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处理子区间为a1、a1+1、a2、a2+1…ak和ak+1。
优选地,可以最后一个子区间和第一个子区间定义为两个连续的子区间。这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为处理子区间为a1、(a1+1)mod32、a2、(a2+1)mod32…ak和(ak+1)mod32,其中mod32表示除以32取余数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标准或编解码系统中已规定像素点的取值范围划分为32个子区间,编号为0至31。由编码器制定2k个子区间为处理子区间,且这些处理子区间可以分为k组,每组包含两个连续的子区间,并且k也由编码器指定。
更一般地,若规定处理子区间个数为k×t,分为k组,每组包括t个连续的处理子区间,则本例同样适用,可以导出处理子区间为a1、a1+1…a1+t-1、a2、a2+1…a2+t-1…ak、ak+1…ak+t-1。当最后一个子区间和第一个子区间定义为两个连续的子区间时,处理子区间为a1、(a1+1)mod32…(a1+t-1)mod32、a2、(a2+1)mod32…(a2+t-1)mod32…ak、(ak+1)mod32…(ak+t-1)mod32,其中mod32表示除以32取余数操作。
实施例十七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器中对像素进行标识的装置,该装置的组成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处理子区间确定单元301、标识处理子区间确定单元302和处理子区间标识单元303,其中:
处理子区间确定单元301,用于根据当前处理区域内像素点的原始值、重建值和/或系统中其他信息确定需要处理的子区间;
标识处理子区间确定单元302,用于根据301中确定的处理子区间和实际情况确定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标识处理子区间标识单元303,用于对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并将标识信息写入码流或送入后续其他处理单元。具体可以执行但不限于本发明中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中对需要标识的处理子区间进行标识的步骤。
实施例十八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解码器中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标识信息获取单元401、标识处理子区间导出单元402和全部处理子区间导出单元403,其中:
标识信息获取单元401,用于从码流中解析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或从码流解析单元中获取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包括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或者处理子区间信息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
标识处理子区间导出单元402,用于根据401获取的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导出其所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具体可以执行但不限于本发明中实施例九至实施例十六中确定标识的处理子区间的步骤;
全部处理子区间导出单元403,用于根据402中导出的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和实际情况确定全部的处理子区间。
应用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在保持处理子区间灵活选取的前提下,减少所需要传输的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从实施例中可以看到,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的取值范围较处理子区间信息小,因此可以采用更少的比特数来表示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本申请正是通过在码流中传输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来取代部分或全部处理子区间信息,即采用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或结合处理子区间信息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来标识处理子区间,从而降低在码流中所要传输的标识信息,以进一步提升视频压缩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图像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码流中获取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其中,所述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包括处理子区间信息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
根据所述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确定标识的处理子区间,以及确定全部处理子区间中除标识的处理子区间之外的剩余的处理子区间,将偏置值加到像素值位于像素值范围中的像素的像素值上,其中,所述范围对应于所述处理子区间,所述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包括第一标识处理子区间和第二标识处理子区间;
其中,当确定标识的处理子区间时,所述第一标识处理子区间是根据所述处理子区间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二标识处理子区间是一个余数,该余数是通过除以一个值确定的,该余数是通过将所述处理子区间信息的值与所述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的值相加再加2,然后除以32确定的。
2.一种图像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处理器,其被配置为:
从码流中获取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其中,所述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包括处理子区间信息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
根据所述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确定标识的处理子区间,以及确定全部处理子区间中除标识的处理子区间之外的剩余的处理子区间,将偏置值加到像素值位于像素值范围中的像素的像素值上,其中,所述范围对应于所述处理子区间,所述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包括第一标识处理子区间和第二标识处理子区间;
其中,当所述至少一处理器确定标识的处理子区间时,所述第一标识处理子区间是根据所述处理子区间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二标识处理子区间是一个余数,该余数是通过除以一个值确定的,该余数是通过将所述处理子区间信息的值与所述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的值相加再加2,然后除以32确定的。
3.一种图像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将偏置值加到像素值位于像素值范围中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处理过程中,确定处理子区间,其中,所述范围对应于所述处理子区间;
在全部处理子区间中确定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生成包括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的码流,所述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包括处理子区间信息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
其中,所述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包括第一标识处理子区间和第二标识处理子区间,所述处理子区间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标识处理子区间,所述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标识了所述第一标识处理子区间与所述第二标识处理子区间之间的差值。
4.一种图像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为:
在将偏置值加到像素值位于像素值范围中的像素的像素值的处理过程中,确定处理子区间,其中,所述范围对应所述处理子区间;
在全部处理子区间中确定标识的处理子区间;
生成包括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的码流,所述处理子区间标识信息包括处理子区间信息和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
其中,所述标识的处理子区间包括第一标识处理子区间和第二标识处理子区间,所述处理子区间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标识处理子区间,所述处理子区间导出信息标识了所述第一标识处理子区间与所述第二标识处理子区间之间的差值。
CN201910637118.8A 2014-04-04 2014-04-04 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1772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7118.8A CN110177283B (zh) 2014-04-04 2014-04-04 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36293.6A CN104980747B (zh) 2014-04-04 2014-04-04 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201910637118.8A CN110177283B (zh) 2014-04-04 2014-04-04 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36293.6A Division CN104980747B (zh) 2014-04-04 2014-04-04 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7283A CN110177283A (zh) 2019-08-27
CN110177283B true CN110177283B (zh) 2021-08-03

Family

ID=5424087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37135.1A Active CN110267039B (zh) 2014-04-04 2014-04-04 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201410136293.6A Active CN104980747B (zh) 2014-04-04 2014-04-04 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201910637118.8A Active CN110177283B (zh) 2014-04-04 2014-04-04 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37135.1A Active CN110267039B (zh) 2014-04-04 2014-04-04 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201410136293.6A Active CN104980747B (zh) 2014-04-04 2014-04-04 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04520B2 (zh)
KR (2) KR101731426B1 (zh)
CN (3) CN110267039B (zh)
BR (1) BR112016023144B1 (zh)
MY (1) MY179185A (zh)
WO (1) WO20151526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7039B (zh) 2014-04-04 2023-05-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14674A1 (en) * 2011-11-04 2013-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center band offset filter for video coding
CN103248887A (zh) * 2012-02-10 2013-08-14 美国博通公司 频域取样自适应偏移(sao)
US20130294501A1 (en) * 2012-05-03 2013-11-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ignaling Signed Band Offset Values for Sample Adaptive Offset (SAO) Filtering in Video Coding
CN103636210A (zh) * 2011-06-23 2014-03-12 夏普株式会社 偏移解码装置、偏移编码装置、图像滤波器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853673T3 (es) * 2011-06-14 2021-09-17 Lg Electronics Inc Método para codificar y descodificar la información de imágenes
US9161035B2 (en) 2012-01-20 2015-10-13 Sony Corporation Flexible band offset mode in sample adaptive offset in HEVC
TWI524739B (zh) * 2012-02-10 2016-03-01 美國博通公司 根據視頻編碼的採樣點自適應偏移(sao)
US9282328B2 (en) 2012-02-10 2016-03-08 Broadcom Corporation Sample adaptive offset (SAO) in accordance with video coding
PL2858354T3 (pl) * 2012-05-25 2023-05-02 Sun Patent Trust Sposób kodowania obrazów wideo, sposób dekodowania obrazów wideo, urządzenie do kodowania obrazów wideo, urządzenie do dekodowania obrazów wideo oraz urządzenie do kodowania-dekodowania obrazów wideo
CA2879440C (en) * 2012-07-16 2018-10-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Video encoding method and video encoding apparatus and video decoding method and video decoding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sao parameters
CN111263150B (zh) 2013-12-12 2021-10-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视频编码设备和视频解码设备
CN104717506B (zh) * 2013-12-13 2019-07-0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视频编解码中像素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152665A1 (ko) 2014-04-02 2015-10-08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오디오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10267039B (zh) 2014-04-04 2023-05-16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6210A (zh) * 2011-06-23 2014-03-12 夏普株式会社 偏移解码装置、偏移编码装置、图像滤波器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US20130114674A1 (en) * 2011-11-04 2013-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center band offset filter for video coding
CN103248887A (zh) * 2012-02-10 2013-08-14 美国博通公司 频域取样自适应偏移(sao)
US20130294501A1 (en) * 2012-05-03 2013-11-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ignaling Signed Band Offset Values for Sample Adaptive Offset (SAO) Filtering in Video Co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50143A1 (en) 2017-05-25
CN110267039A (zh) 2019-09-20
CN104980747A (zh) 2015-10-14
US10904520B2 (en) 2021-01-26
BR112016023144A2 (zh) 2017-08-15
CN110177283A (zh) 2019-08-27
KR101731426B1 (ko) 2017-04-28
KR20150116402A (ko) 2015-10-15
MY179185A (en) 2020-10-30
KR102135964B1 (ko) 2020-07-20
KR20170047206A (ko) 2017-05-04
BR112016023144B1 (pt) 2023-11-07
WO2015152655A1 (ko) 2015-10-08
CN104980747B (zh) 2019-08-09
CN110267039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17518C2 (ru) Эффективное кодирование и декодирование блоков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я
CN1126268C (zh) 编码数字信息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8731066B2 (en) Multimedia signature coding and decoding
CN116723337B (zh) 一种hdmi高清数据优化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8432248A (zh) 用于对视频信号进行熵编码和解码的方法和设备
WO2008047865A1 (fr) Procédé, système et programme d&#39;évaluation de qualité d&#39;image
KR20120018360A (ko) 가변 길이 코딩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30200B1 (ko) 산술 코딩 및 디코딩을 위한 방법들
CN111447451A (zh) 图像编码、解码方法及装置
CN110177283B (zh) 对像素标识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57973A (zh) 具有采用位精度进行编码和解码的程序的记录介质及其装置
US841174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ding and decoding using bit-precision
CN113099269B (zh) 串匹配预测方法、编码和解码方法及相关设备、装置
CN108476320A (zh)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以及编码装置和解码装置
CN110113601B (zh) 基于视频图片纹理特征的hevc帧内快速算法选择方法
CN113192148A (zh) 基于调色盘的属性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521871B (zh)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以及编码装置和解码装置
KR102076781B1 (ko) 적응적인 인트라 예측 모드 부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6032360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n arithmetic coding for data symbols
JP2016521927A (ja) 特に「レンジコーダ」又は算術圧縮による,特に圧縮画像を符号化する方法
KR100988010B1 (ko) 결정 비트를 이용한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EP316387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rithmetic coding on basis of concatenated rom-ram table
Muralikrishna et al. MSB based new hybrid image compression technique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HK1154729B (zh) 重新排序的變換係數的多級表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