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568C - 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 Google Patents
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568C CN1101568C CN94110932A CN94110932A CN1101568C CN 1101568 C CN1101568 C CN 1101568C CN 94110932 A CN94110932 A CN 94110932A CN 94110932 A CN94110932 A CN 94110932A CN 1101568 C CN1101568 C CN 110156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oke
- radicals
- chinese
- radical
- c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本发明利用含数字键、字母键和功能键的标准键盘,分别对每一个汉字输入其首码和笔形码,其中将汉字笔形归纳为数码:点(捺、提)1、横2、竖3、撇4、折5,并结合部首偏旁的编码,进行混合编码。输入汉字时,先拆分出汉字之第一部分以定其首码,剩余笔划或取其部首偏旁之码,或取笔划之笔形码。本发明易学易记,符合汉字组字规律,见字即能出码的,输入速度快,重码率低,结构拆分及笔顺原则规范化。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具体是一种应用汉字结构笔顺数字和部首偏旁混合编码方法进行汉字输入的方法及其键盘。
现有的汉字编码输入方法大致有流水码(如国标码、电报码)、音码、形码、音形码和翻译码等,拼音输入法由于中国方言差异较大,使用仍不方便,由于形码不需认识汉字即可编码,所以当前汉字编码仍以形码取胜。但是对于形码来说,目前出现的各种方法都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将汉字按照它们人为制定出的规则,对汉字强拆强分,让汉字去迎合迁就他们制定的规则,将汉字拆得支离破碎,同时又需要操作员强行记忆较多的字形编码,以及汉字字形的拆分和笔顺原则的不规范化,也不利于普及推广。本申请人在已申请的中国专利“汉字结构笔顺数字编码方法”(申请号为93111406.3)中,提出了一种汉字编码方法,但该方法的重码率尚有进一步降低的潜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学易记、符合汉字规律、见字即能出码、结构拆分及笔顺原则规范化、重码率低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说明如下:
(1)将汉字编码分为首码和笔形码,以汉字的笔划和设定的部首偏旁之编码为汉字码元,每个汉字编码的总位数最多为7;
(2)汉字笔形归结为点、横、竖、撇、折五类,笔形捺和提归入点类,数字代号为:点1、横2、竖3、撇4、折5;故笔形码中的数字编码用数字1~5表示;所设定的汉字偏旁部首包括常用的偏旁部首;
(3)每个汉字的输入方法是:先根据汉字拆分原则定出汉字的第一部分,输入一位首码,若该第一部分为设定之部首偏旁,则首码取该部首偏旁之代码,否则首码取该字第一部分前两笔的笔形码,其位数为2;该字剩余笔划中若还包括有设定之部首偏旁,则按笔顺取该部首偏旁之代码为笔形码,其它笔划则取其笔形数字编码为笔形码;当剩余笔划数为1~6时,按笔顺分别输入各笔划的笔形码,当剩余笔划超过6时,多的笔划舍去不输,每字编码最多为7个;当汉字输入中出现字的重码时,再以数字键选择,完成汉字输入。
在输入汉字的首码时,需先拆分出汉字的第一部分,其拆分原则按照四类不同汉字字形结构具体说明如下:
(1)包围结构:凡字中一定的笔划被其它笔划两面以上包围,且被围笔划不与包围的笔划紧密粘连的结构;将该字形拆开取其包围部分为第一部分;
(2)上下结构:凡字能上下断开的结构,其中能截然分开的横笔可取为该字的上部,字的上部也可以是两笔构成的部首,对于横竖笔划相连的字以横笔及以上部分为上部;在拆分时以部首截取,不拆散整体;若截取上部后该字只剩单笔且与上部紧密相连,则该字属于独体字;将该字形拆开取其上部为第一部分,但如果剩下的下部是皿、心、灬,则反过来将该下部定为首码,上部定为笔形码;如:
其中部首截取不拆整体,截后单笔不能相连;
(3)左右结构:凡字能左右断开的结构,其中若字的左边也是个完整的字,则取其为该字的左部,字的左边若是一个整体结构的,取该整体为字的左部;将该字形拆开取其左部为第一部分,但如果剩下的右部是页、鸟、力、欠、攵、阝(卩)、刂,则反过来将该右部定为首码,左部定为笔形码;如:
(4)独体字:无法断开的字叫独体字;其首码定为0。
在输入汉字的笔形码时,所依照的笔顺原则除了公认的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等原则外,还包括新制定的以下原则:
(1)先里头后包围;
(2)先折后竖;
(3)先主后附;
(4)下挡横收;
(5)下通竖收;
(6)先点先横先写折;
(7)后点后横后撇捺。
本发明的计算机汉字输入键盘,其键盘上字母键上分布有设定的汉字偏旁部首,以对应字母A~Z作为汉字的首码和笔形码,包括设置在字母键位左侧的左侧字根、设置在字母键位右侧的右侧字根;以键盘上的数字键的数码作为笔形码的数字编码,所设定的汉字部首偏旁、双数码与键盘键位的对应关系如下:键名 双数码 左侧字根 右侧字根A 35 土士 口四皿里且罒
B 52 石贝貝 尸己已彐
巳
C 54 人方亻 小皮及D 33 氵水子孑 世E 13 手扌 门F 32 木冫 G 31 金钅巾
H 41 日鸟鳥 爫I 23 王弓 共甘西
廿
耂
J 42 月白
壬K 43 山饣食 自身隹
L 44 口文攵M 45 田耳阝卩 夂
夕
勺N 51 足舟艹 廴
O 24 纟糹
大豕P 25 立心忄 可五寸Q 15 禾酉 户良辶之冖
R 12 刀刂彳 亡主广疒S 34 火力T 11 鱼犬犭魚 宀灬
U 22 礻衤衣页頁
丰V 53 讠言目W 14 车車马馬
X 55 虫米Y 21 女牛牜丬爿 雨夹
利用计算机的标准键盘上的字母键,还可分别代表25个双码数,每个字母键代表一个二位的数字作为笔形码的数字编码,共包括以下数字:
11、12、13、14、15、21、22、23、24、25、31、32、33、34、35、41、42、43、44、45、51、52、53、54、55
利用上述双码数键,在输入汉字的首码及笔形码时,可大大减少击键次数,双码数键可与单数码键0~9混合使用。
本发明的计算机汉字输入键盘,其中的字母键既可代表双码数,又可代表部首偏旁之代码,其中所代表的部首偏旁可分为两类:
(1)第一类可设置在字母键位的左侧,这些部首偏旁可作左右、上下结构汉字的第一部分而确定首码,也可作为汉字的其它部分确定笔形码,该类部首偏旁包括它们的繁体字形或引申义字形;
如: 唱
口 虽
口 鳞
鱼
(2)第二类可设置在字母键位的右侧,这些部首偏旁在汉字中的组字频率高,可作为上下、包围结构汉字的第一部分而确定首码,也可作为汉字的其它部分而确定笔形码,这些部首偏旁的特点是均用其前两笔的笔形码作为其编码,放置在字母键的右侧一列,而这两位笔形码即是该字母键所代表的双码数;
利用以上所述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可实现计算机的汉字词组输入,其方法是:在于输入汉字词组时,若以两位笔形数字编码计为一码,则每个词组均需输入四码,其中:
(1)两字词:每字各取其首码和前两笔的笔形码,笔形码仅一位时则重复取一次,若前两笔笔形仍属于部首偏旁则取该部首偏旁之代码;
(2)三字词:前两字均各取其首码,后一字取其首码和前两笔的笔形码;若前两笔笔形仍属于部首偏旁则取该部首偏旁之代码;
(3)四字词:按顺序取每字的首码;
(4)多字词:只取第一、二、三字及最后一字的首码。
以下结合附图和汉字编码示例详述本发明。
图1是笔形编码图;
图2是汉字部首偏旁和双数码与键盘对应设置关系的一种实施方案图。
图3是本发明的键盘及其与双数码对应设置关系的一种实施方案图。
采用本发明在计算机上进行汉字输入时,
1、首码和笔形码中,能用部首偏旁表示的,则采用相应的字母键,其它的笔划则用笔形编码,即点(捺、提)1、横2、竖3、撇4、折5的编码原则,见图1所示。
以部首偏旁字根取作首码,示例如下:
但以部首偏旁为首码的原则也有例外,包括:(1)对左右结构汉字,结构拆分断开后,若右边剩下部分是刂、阝、卩、页、鸟、力、欠、攵等偏旁,则反过来将该偏旁定为首码,左部则为笔形码。如:郑
阝142241,到
刂251231(2)对上下结构的汉字,结构拆分断开后,若下部剩下的是:皿、灬、心等部首,则反过来将该部首定为首码,上部作为笔形码。如:
2、汉字拆分及定首码原则见上述内容,首码用数字或字母。
4、将现有电脑的标准键盘上的25个字母键,分别刻上双码数字,代表25个双码数键,分别代表数字11、12、13、14、15、21、22、23、24、25、31、32、33、34、35、41、42、43、44、45、51、52、53、54、55。在输入汉字的首码和笔形码时,利用这些双码数键进行输入,能大大减少击键次数,提高汉字输入速度,又无需改动电脑的现有键盘。这种双码数键的设置可由系统软件来实现。图3是双码数键在本发明的键盘布局中的设置的一种实施方案图。
另一方面,又在25个双码数键上分别安置汉字部首偏旁,部首偏旁也称为字根,将它们分为三类:(1).左右偏旁字根,(2).左右偏旁繁体或引申义字字根,(3).上下、包围部首字根和笔形码部分字根。这些字根的设置方案可为:(1)、(2)类字根安置在双码键的左侧一列,它们可作为左右、上下结构汉字的首码字根,也可作为笔形码部分字根使用;(3)类字根放置在双码数键的右侧一列,只可作为上下、包围结构汉字的首码字根和笔形码字根使用。
图2即是字母键与双码数键、偏旁部首字根键的对应关系的一种实施方案。
对笔形码部分的字根设置,可归纳成撇捺、方框、横竖相交、杂合、部首五大类型。笔形码部分的字根,最大优点是只需记住这些字根参加组字,字根所在键位无需记忆,取每个字根的头两笔组成双数码,很自然地对应在双数码键上,如:甘(23)、夕(45)、宀(11)、口(35)等,可把“之(辶廴)、艮(
)、夕(
)、宀(
冖)、已(己,巳)、小()”等形状相似的字根用括号归在一起,便于连带记忆,它们仍是安置在各自头两笔组成的双码键上,如:辶(15)、廴(51)、穴(11)、
(15)。
5、重码处理:当输入了汉字的首码和笔形码后,相同编码的一组汉字可显示在屏幕上,每个汉字的近旁同时显示出一个代表该汉字的数字,最后敲击代表欲输入的汉字的数字键,即完成了对该字的输入。
6、汉字输入和击键示范:
要输入某个汉字,先判定该字结构,然后断开定出首码,笔形码部分有字根即用字根代码,若不是入选字根则用笔划按笔顺双数码。如:喝
口日勹人,“勹”不是入选字根,按书写笔顺编成双数码45,即:喝
口日45人;在笔划组成双数码时,如果剩下一单笔,下面又无笔划可取或笔形码未取足要进入下部字根,则剩下的单笔的笔形码重取一次,如:杆
木干,“干”不是入选字根,其中两横组成双码22,剩下一笔竖,重取,杆的编码即为:杆
木22
33;榴=木
刀,“
”不是入选字根,而笔形码位数未取足,需进入下部字根“刀”,则“点”画重取一次,“榴”的编码则为:榴
木 45 11刀;如果笔形码部分,第一笔是单笔,下部是字根,亦可单笔重取,进入字根。如:泛
氵44之。在本发明中的编码方法的特点是字根自然拼字,所以不在字根中强行拆分字根,如:秘
禾必,“必”不是入选字根,用笔顺组码,秘
禾151411,而不是:秘≠禾心丿,伕≠亻22人。
7、常用词组输入方法示例:
(1)两字词: 科技=禾
11扌23; 一样=0
22木14
我们=0
42亻13, 意境=立日土立
(2)三字词: 国务院=口力阝
11; 湖南省=氵
23 34目
舍不得=亻0日; 说不清=讠0氵
22
(3)四字词: 全神贯注=亻礻贝氵; 全国纪录=亻口纟
52
(4)多字词: 中国人民解放军=0口015
另外,应用本发明还可对常用的高频字定义一级码,即将这些字直接定义在字母键上,输入时只需敲该字所在键,再按一下空格键即可;还可对高频字定义二级码,即只输入其首码和一键笔形码,再按空格键即可。
三、关于汉字结构的归类、拆分断开、笔顺规则及示例
这一部分与本申请人已申请的93111406.3号中国专利的相应内容基本相同,只在一些细节上略有不同。
1、汉字字形结构的归类和拆分断开
汉字字形结构共有7种:全包围、半包围、上下、上中下、左右、左中右、独体字等7种结构,现将它们合为以下四类:
其中被包围部分笔划与包围部分笔划紧密粘接的则不作包围截分,如日、月、田、巨、匹、四、勿、刀、戌、成等,被包围部分笔划如果是单点或单横,则该字不视为包围结构,所以下列字不作包围结构,如:寸、心、义、以、勺、叉、马、与、鸟等;下列字也不作为包围结构:斗、头、鬼、飞。
部首包围:如果包围部分是部首,用部首的头两笔组成双数码,作为首码,如:国
35,这
15,摩
12,虎
32。
拆分示例:这=辶文,庆=广大,回=口口
A、单笔不取:不是截然分开能作字的上部的单笔不截分,如:币、系、之、主、禾、良、乏等字。能截然分开并能作字的上部的单笔可取,其上部结构只有横笔,如:豆、丽、三。亦即能截然分开的横笔可取为该字的上部,除开截然分离的横笔不截作首码。如:
两笔部首与下部分组成字,该字不是入选字根,则以两笔部首作首码,以下部分看作笔形码继续组码。如:
D、在拆分时以部首截取,不拆散字的整体,如善、羌、养、益、咸、畿等字就不能拆成“羊”部或“戈”部,应拆成“丷”、“戊”或
E、若截取上部后该字只剩下单笔与上部紧密相连,则该字属于独体字,如:广=0,亡=0,严=0。
F、上部是几片并列的。若第一片是键上左右偏旁字根,则以字根作首码,接着组码;若第一片不是部首字根,则以断开部分的前两笔的笔形码组成双码数,作为首码。如:
禁
木木22小
G、截取到横,以头两笔作首码,如:
多笔字与下部组成字,若这个字不是入选字根,头个多笔也不是笔形字根,则以这个字的头两笔作首码。如:
(3)左右结构:断开取左边部分。其中若字的左边也是一个完整的字,则取其为该字的左部,若字的左边是一个整体的,取该整体为字的左部。
若左部不是部首偏旁字根,则一律取左部的前两笔之笔形码组成的双数码作为首码,如:
若左部是部首字根,则以该部首字根为首码,往下接着组码。如:新
立木斤=
立木4423,湖
氵十口月,码
石马。
整形断开,以头两笔作首码。如:
(4)独体字:其首码定为0。如:
我=
0,中=
0,日=
0,巨=
0。
中=
03523,大=
0241l,义=
0141l,马=
05555,亡=
01255
2、笔顺规则
汉字笔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无法统一、规范的难题。由于汉字的笔划规则只有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等,而先横后竖对于“上”、“非”等字的先竖又不能解释,致使汉字笔画书写无章可循,大家各凭爱好,使很多字出现了几种写法,而又无法判定其对与错,缺乏规范化。如“出”字,写法有:
屮出、
出、|屮出等,因此在小学教学中不得不允许几种写法,如车、皮、匠、五等字也有同样问题,对汉字的教学带来很大的不便,也使得计算机的汉字输入和汉字检索缺乏对笔顺原则的规范化,不利于迅速对汉字进行编码。本发明结合汉字造字规律和现行约成俗定的正确写法,新制定出了七条笔顺原则,加强了汉字书写的规范性。
(1)先里头后包围:对于“这、建、函、幽”等半包围结构的字,先写里头,再写包围部分,如 这:文、这,函:
函。
(3)先主后附:一个汉字或字的其中一个部分都有一个为主的笔划,称为主笔划,而其它的笔划是依附在主笔划之上,称为附笔划。主笔划先写。如:
匕:
为主,丿为附,写法:
匕
飞:乙为主,
为附,写法:乙、飞
兆:儿为主,写法:丿、
兆
上:|为主,一为附,写法:|、
、上
(4)下挡横收:竖笔底端被挡住,则横笔做为末笔,如:
土:十、土
由:
由
鹿:广、
鹿
(5)下通竖收:竖笔或竖钩下面是通的,则竖笔或竖钩做为末笔,如:
中:口、中 串:吕、串
甲:日、甲 事:
事
(6)先点先横先写折:
A、凡点的位置在字的左上、正中的字,先写点划,如:头、斗、以、义等字。
B、长横与竖画或单笔竖折相交的字,先写长横,如:甘、十、七、寸等字。
C、折笔折的方向向左的字,先写折划,如:力、刀、及、乃等字。
(7)后点后横后撇捺
A、点的位置在字的右上、右下、左下的字,后写点划,如:戈、玉、刃、甫、太等字。
B、长横与多笔画相交,中有折笔和竖撇,横笔后写,如:世、带、册。
C、凡在字或一个整笔形中,撇捺是最后两笔,如:火、爽。
本发明是完全按照汉字的自然组合规律,从结构入手拼写汉字,每个字根都是构成汉字的自然字根,象建筑房屋的一砖一瓦,而不是断砖碎瓦。如:湖=氵十口月,谢=讠身寸,喝=口日勹人;保持汉字的自然形态,决不强拆;对于两笔部首字根,其实仍保留了它们的形态,以两笔组成一个双数码参加组字;不常出现的多笔字根,则使用笔顺编码。从而使汉字编码十分轻松,无需强记。汉字拆分无人为的痕迹,至此,汉字编码才真正符合了汉字的自然规律。笔形码的字根,都是以它们的头两笔组成双码,自然地对应在双码键上,无需强记,大大减轻了对键码的记忆负担。
本发明在用于计算机汉字输入时,输入速度非常快,重码率很低,而且方法简单、易学易记,易于推广普及。不需要任何专业培训,即可很快上机操作、在电脑上输入汉字。同时,本发明还制定了汉字结构的拆分断开和笔顺的规则,解决了汉字以往在结构的拆分断开和笔顺原则方面无法统一的问题,便于计算机汉字输入的规范化,本发明符合汉字规律,见字即能出码,可广泛应用于汉字检索和计算机汉字输入。利用本发明可以制作汉卡、或通过软件手段构成一个汉字输入及处理系统。
Claims (2)
1、一种计算机汉字结构笔顺数字和部首偏旁混合编码输入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组成汉字的155个偏旁字根作为汉字编码形码码元并称之为键位字根,其中,75个字根分配到计算机键左位置,所述75个字根与键盘的健位对应关系分别是:A(35)土士;B(52)石贝貝;C(54)人亻方;D(33)氵水子孑;E(13)手扌;F(32)木
;G(31)金钅巾;H(41)日鸟鳥;I(23)王弓;J(42)月白;K(43)山饣食;L(44)口文攵;M(45)田耳阝卩;N(51)足舟艹;O(24)纟糹
;P(25)立心忄;Q(15)禾酉;R(12)刀刂彳;S(34)火力;T(11)鱼魚犬犭;U(22)衣衤礻页頁;V(53)言讠目;W(14)车車马馬;X(55)虫米;Y(21)女丬爿牜牛;Z的。
其余80个字根分配到键右位置,所述80个字根与键盘键位的对应关系分别为:A(35)口四皿里且罒
B(52)尸已己
;C(54)小皮及;D(33)世;E(13)门;F(32);G(31)
;H(41)爫;I(23)甘西
耂
J(42)
壬;K(43)自身隹
M(45)
夂
夕勺;N(51)癶廴;O(24)大豕;P(25)可五寸;Q(15)户良辶之
冖;R(12)亡主广疒;T(11)
宀灬
;U(22)
丰;W(14)
;Y(21)雨夹
并利用数字1、2、3、4和5分别表示组成汉字的笔画点、横、竖、后撇和折作为编码码元;
2)在输入汉字时,按照汉字的四种结构,即包围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和独体字结构,首先将汉字分成两部分,如果第一部分是键左字根,则取该键左字根首码,如果该第一部分不是键左字根,则取所述第一部分的前两个笔画组成双码输入,第二部分如果是键面字根,则取该键面字根,否则依笔顺组成双码输入,如果最后仅剩单笔画,则重复该笔画数字代码组成双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法,其特征是输入汉字的词组的方法包括:
1)两个词:每字各取其首码和前两笔的笔形码,笔形码仅一位时,则重复取一次,若前两笔笔形仍属于部首偏旁则取代表该部首偏旁的字母键;
2)三字词:前两字均各取其首码,后一字取其首码和前两笔的笔形码,若前两笔形仍属于部首偏旁,则取代表该部首偏旁的字母键;
3)四字词:按顺序取每字的首码;
4)多字词:只取第一、二、三字及最后一字的首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4110932A CN1101568C (zh) | 1994-04-19 | 1994-04-19 | 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4110932A CN1101568C (zh) | 1994-04-19 | 1994-04-19 | 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809A CN1110809A (zh) | 1995-10-25 |
CN1101568C true CN1101568C (zh) | 2003-02-12 |
Family
ID=5034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41109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568C (zh) | 1994-04-19 | 1994-04-19 | 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568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12562C (zh) * | 2004-01-14 | 2007-04-25 | 荣敬曾 | 结构码汉字输入法 |
CN101359253B (zh) * | 2007-07-30 | 2011-06-22 | 张善淼 | 计算机汉字结构笔顺数字和部首偏旁混合编码输入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80290C (zh) * | 2004-11-09 | 2008-04-09 | 刘金远 | 十笔笔顺数码输入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5104831A (zh) * | 1985-06-24 | 1987-01-07 | 张琳翔 | 头腹尾数码和声韵母码组合式简便汉字编码法和多功能汉字输入中型键盘 |
CN87105564A (zh) * | 1986-08-11 | 1988-02-24 | 区卓煊 | 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及其输入键盘 |
CN1031767A (zh) * | 1987-09-02 | 1989-03-15 | 国营绍兴市电器厂 | 分组选字式汉字输入方案 |
CN1044717A (zh) * | 1989-06-08 | 1990-08-15 | 李伟君 | 汉字十部笔顺号码 |
-
1994
- 1994-04-19 CN CN94110932A patent/CN110156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5104831A (zh) * | 1985-06-24 | 1987-01-07 | 张琳翔 | 头腹尾数码和声韵母码组合式简便汉字编码法和多功能汉字输入中型键盘 |
CN87105564A (zh) * | 1986-08-11 | 1988-02-24 | 区卓煊 | 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及其输入键盘 |
CN1031767A (zh) * | 1987-09-02 | 1989-03-15 | 国营绍兴市电器厂 | 分组选字式汉字输入方案 |
CN1044717A (zh) * | 1989-06-08 | 1990-08-15 | 李伟君 | 汉字十部笔顺号码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12562C (zh) * | 2004-01-14 | 2007-04-25 | 荣敬曾 | 结构码汉字输入法 |
CN101359253B (zh) * | 2007-07-30 | 2011-06-22 | 张善淼 | 计算机汉字结构笔顺数字和部首偏旁混合编码输入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809A (zh) | 1995-10-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568C (zh) | 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 |
CN1081004A (zh) | 汉字结构笔顺数字编码方法 | |
CN1166997C (zh) | 汉字免拆分快速输入法 | |
CN1028680C (zh) | 汉字全息码 | |
CN1162766C (zh) | 一种汉字音形编码输入方法 | |
CN1203388C (zh) | 汉字双笔六码输入法 | |
CN1434371A (zh) | 一种使用数字键盘的汉字输入方法 | |
CN1420424A (zh) | 一种用汉字及部首读音编码的汉字输入方法 | |
CN1054445C (zh) | 一种计算机汉字编码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 |
CN1108551C (zh) | 优化赋音形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1279427C (zh) | 多维汉字编码输入法 | |
CN1145098C (zh) | 汉字数码输入法 | |
CN1269010C (zh) | 汉字位码键盘输入法 | |
CN1317631C (zh) | 整体拼形汉字输入法 | |
CN1056007C (zh) | 一种以汉字音角特征为信息元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1201219C (zh) | 一种计算机汉字编码输入方法 | |
CN1175722A (zh) | 计算机中文通用输入法 | |
CN1054447C (zh) | 计算机汉字输入坐标码编码方法 | |
CN1236373C (zh) | 华文码 | |
CN1492303A (zh) | 二分汉字编码小键盘输入及其显示方法 | |
CN1023669C (zh) | 一种字元拼形计算机中文输入法 | |
CN1008013B (zh) | 汉字信息拼码 | |
CN1825254A (zh) | 汉字输入法及其所用的计算机键盘 | |
CN1081354C (zh) | 一笔字形字词无重码输入法 | |
CN1368671A (zh) | 通用汉字笔序数字编码法及其键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