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49760A - 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和电性连接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和电性连接器总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49760A CN110149760A CN201910438714.3A CN201910438714A CN110149760A CN 110149760 A CN110149760 A CN 110149760A CN 201910438714 A CN201910438714 A CN 201910438714A CN 110149760 A CN110149760 A CN 1101497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conductive component
- rigid conductive
- circuit board
- lug bo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50 screen-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8—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specially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e.g. using folded por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和电性连接器总成电性连接器总成,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柔性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设置于电路板本体的端部的硬质导电部件,硬质导电部件用于插入连接器内将电路板本体和连接器电性导通;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可活动地设置于连接器本体上的盖板;连接器本体用于被硬质导电部件插入,盖板用于将插入至连接器本体内的硬质导电部件固定于连接器本体内,硬质导电部件沿垂直于插入连接器的方向的两侧分别有部分向外凸出,形成限位凸台;连接器本体被硬质导电部件插入的一侧为定位侧,定位侧用于在硬质导电部件插入至连接器本体内的预设位置时,与形成于硬质导电部件上的各限位凸台相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和电性连接器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的智能手机中对于关键器件,比如屏幕、摄像头、指纹模组等,常采用ZIF连接器来与电路板相连接。但目前的ZIF连接器与FPC在组装的时候,都需要在FPC上做一道丝印线,为了在将FPC安装进ZIF连接器的时候提供位置基准,有一道丝印线便于产线作业员在安装的时候清楚的看到FPC有没有安装歪斜、有没有安装到位。采用目前的FPC与ZIF连接器安装方法不但耗费产线操作工时需要视线停留在丝印线处观察是否安装到位,在产线作业量大的时候还容易漏掉部分FPC没有安装好样机就进入下一工位,导致没有装好FPC的样机上对应的器件无法正常工作。另外,在柔性电路板FPC上丝印一道丝印线在制作FPC的时候增加了一道工序增加了成本,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丝印工艺的公差较大,也造成了量产时候各个FPC上的丝印线位置有些偏差,给后续将FPC安装到ZIF连接器上时提供不准确的位置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和电性连接器总成,可以准确地将柔性电路板安装在连接器内,无需设置丝印线,节省成本且安装偏差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和电性连接器总成,柔性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设置于电路板本体的端部的硬质导电部件,所述硬质导电部件用于插入连接器内将所述电路板本体和所述连接器电性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导电部件沿垂直于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方向的两侧分别有部分向外凸出,形成限位凸台,各所述限位凸台均用于在所述硬质导电部件插入至所述连接器内的预设位置时,沿所述硬质导电部件的插入方向抵住所述连接器。
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和盖板;
所述连接器本体用于被柔性电路板端部的硬质导电部件插入;
所述盖板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上,所述盖板用于将插入至所述连接器本体内的所述硬质导电部件固定于所述连接器本体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本体用于被所述硬质导电部件插入的一侧为定位侧,所述定位侧用于在所述硬质导电部件插入至所述连接器本体内的预设位置时,与所述硬质导电部件上的限位凸台相抵。
电性连接器总成,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
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设置于电路板本体的端部的硬质导电部件,所述硬质导电部件用于插入连接器内将所述电路板本体和所述连接器电性导通;
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的盖板;所述连接器本体用于被所述硬质导电部件插入,所述盖板用于将插入至所述连接器本体内的所述硬质导电部件固定于所述连接器本体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质导电部件沿垂直于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方向的两侧分别有部分向外凸出,形成限位凸台;
所述连接器本体用于被所述硬质导电部件插入的一侧为定位侧,所述定位侧用于在所述硬质导电部件插入至所述连接器本体内的预设位置时,与形成于所述硬质导电部件上的各所述限位凸台相抵。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限位凸台的设置,在柔性电路板与连接器组装时,通过与连接器的定位侧相抵,限定了硬质导电部件的插入位置,保证了连接板上的导电线路与连接器上的连接端子完全相抵并实现电性导通。柔型电路板与连接器的组装过程方便快捷,准确率高,提升了工作人员的组装效率,且大大降低了不合格率。
另外,所述硬质导电部件包括:
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本体的端部,用于插入所述连接器内;所述连接板沿垂直于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所述限位凸台;
导电线路,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并与所述电路板本体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线路用于在所述连接板插入所述连接器内的预设位置时,用于将所述连接器和所述电路板本体电性导通。
另外,两个所述限位凸台彼此相对的方向为所述连接器的宽度方向,且任意一个所述限位凸台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至另一个所述限位凸台远离所述连接板一侧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连接器的宽度。
另外,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连接板一体成型。
另外,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
底座,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任意相对两侧的侧板、设置于两所述侧板之间的固定板;两所述侧板之间构成形成用于被所述硬质导电部件插入的容置区,且所述固定板分别与两所述侧板连接,并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
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连接端子用于在所述硬质导电部件插入至所述容置区内的预设位置时,与所述硬质导电部件电性抵持;
两所述侧板远离所述连接端子的一侧为所述定位侧,所述盖板可转动地设置于两所述侧板之间,并与两所述侧板转动连接。
另外,两所述侧板彼此相对的方向为所述硬质导电部件的宽度方向,两所述侧板之间的隔开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硬质导电部件的宽度;
各所述侧板相对于另一所述侧板的一侧均有部分朝另一所述侧板的方向凸出,分别形成凸起,两所述凸起用于沿所述硬质导电部件的宽度方向夹住所述硬质导电部件。
另外,所述底座还包括:
限位块,与任意所述侧板远离所述连接端子的一侧相对;所述限位块还与该侧板之间隔开构成用于卡接所述限位凸台的卡接区;
所述底板朝远离所述连接端子的方向水平延伸,并与连接所述限位块。
另外,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限位块均设有两个,且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块与其中一块所述侧板远离所述连接端子的一侧相对,且该限位块与该连接端子之间隔开构成用于卡接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凸台的所述卡接区;
另一个所述限位块与另一块所述侧板远离所述连接端子的一侧相对,且该限位块与该连接端子之间隔开构成用于卡接另一个所述限位凸台的所述卡接区;
两所述限位块均与所述底板连接。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1,柔性电路板1一端连接在电路元器件上,另一端用于插入连接器2。
如图1所示,柔性电路板1包括:电路板本体11、设在电路板本体11端部的硬质导电部件12,其中硬质导电部件12用于插入连接器2,将电路板本体11和连接器2电性导通。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2为ZIF连接器,当然连接器2也可以为其他种类的连接器2,本实施方式中仅以ZIF连接器为例,不做具体限定。所述连接器2上具有用于被硬质导电部件12插入的开口,并在开口内设置有连接端子4。硬质导电部件12则包括:连接在电路板本体11上的连接板121、设在连接板121上的导电线路(图中未示出),在组装柔性电路板1与连接器2时,需要人工将硬质导电部件12插入连接器2的开口中,并将连接板121上的导电线路与连接器2上的连接端子4对齐抵触,实现连接器2和柔性电路板1的电性导通。
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将硬质导电部件12插入连接器2,实现连接板121上的导电线路与连接器2上的连接端子4对齐抵触,硬质导电部件12的连接板121沿垂直于插入连接器2的方向的两侧分别有部分向外突出,形成限位凸台7,本实施方式中限位凸台7和连接板121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相较于相互连接的两部件具有更高的连接强度和更低的成本。结合图2,连接器2在开口一侧形成定位侧34,当工作人员将硬质导电部件12插入连接器2内至预设位置时,限位凸台7与定位侧34相抵,硬质导电部件12无法继续插入。硬质导电部件12位于预设位置时,连接板121上的导电线路与连接器2上的连接端子4完全相抵并实现电性导通。通过限位凸台7的设置,在柔性电路板1与连接器2组装时,通过与连接器2的定位侧34相抵,限定了硬质导电部件12的插入位置,保证了连接板121上的导电线路与连接器2上的连接端子4完全相抵并实现电性导通。对齐过程简单便捷,加快了工作人员的组装速度和组装精度。
其中,两个限位凸台7相对的方向为连接器2的宽度方向,两个限位凸台7彼此远离的一侧之间的距离,即两个限位凸台7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连接器2的宽度,使得工作人员不论在将柔性电路板1和连接器2组装在一起,或是将组装在一起的电路板和连接器2拆开时,都可以手持住位于连接器2外的限位凸台7进行操作,使得组装和拆卸过程都变得更加便捷。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连接器2。连接器2位于电子设备内,用于与柔性电路板1电性导通,柔性电路板1可以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柔性电路板1。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2包括:连接器2本体和盖板22,盖板22可活动地设在连接器2本体上,当柔性电路板1的硬质导电部件12插入连接器2本体内时,盖板22用于将硬质导电部件12固定在连接器2本体内。
其中,如图1所示,连接器2本体包括:底座3和设在底座3上的连接端子4,底座3包括底板31、设在底板31上任意相对两侧的侧板32、连接在两侧板32之间的固定板33,固定板33平行与底板31且长度小于底板31,两侧板32之间构成用于被硬质导电部件12插入的容置区,盖板22可安装在两个侧板32上。连接端子4位于两块侧板32之间,连接端子4可以铺设在底板31上或设在底板31与固定板33之间。
两块侧板32在远离连接端子4的一侧为定位侧34,两侧板32和底板31之间形成开口。柔性电路板1的硬质导电部件12从定位侧34插入开口,并通过硬质导电部件12上的导电线路与连接器2本体内的连接端子4电性连接。两个侧板32朝背离连接端子4的一侧延伸一定距离形成定位侧34,在硬质导电部件12插入开口并进入预设距离时,定位侧34分别与硬质导电部件12两侧的限位凸台7相抵,阻挡硬质导电部件12继续插入,此时硬质导电部件12上的导电线路与连接端子4对齐并电性导通,柔性电路板1在连接器2上连接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两侧板32彼此相对的方向为硬质导电部的宽度方向,两侧板32之间的距离大于硬质导电部的宽度,保证硬质导电部可以顺利插入开口,同时,各侧板32分别朝另一侧板32形成凸起,两个凸起之间的距离与硬质导电部的宽度方向相等,在硬质导电部从两侧板32之间插入连接器2本体内时,两个侧板32上端凸起将硬质导电部夹持,避免硬质导电部在宽度上发生偏移,保证硬质导电部件12上的导电线路与连接端子4对齐。
同时,底座3还包括:限位块5,限位块5设有两块,底座3朝远离连接端子4的方向延伸,连接两限位块5,两限位块5分别与两个侧板32相对,两限位块5与两侧板32相互隔开,在底板31上形成卡接区6,限位块5与侧板32相互隔开的距离与限位凸台7在插入方向的长度相等,即在硬质导电部件12插入连接器2本体后,限位凸台7前侧与两侧板32相抵,后侧与两限位块5相抵,限制了限位凸台7以及硬质导电部件12的位移,将硬质导电部件12固定在了连接器2本体上。两限位块5之间的距离也与硬质导电部件12的宽度相同,硬质导电部件12和限位凸台7在插入方向和宽度方向均被固定。
在组装柔性电路板1与连接器2时,工作人员需将连接器2的盖板22拆下,手持柔性电路板1的限位凸台7,将硬质导电部件12插入连接器2中,至限位凸台7卡在定位侧34与限位块5之间,将盖板22安装在连接器2本体上,将硬质导电部件12固定,完成柔型电路板与连接器2的连接。柔型电路板与连接器2的组装过程方便快捷,准确率高,提升了工作人员的组装效率,且大大降低了不合格率。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连接器2总成,包括:如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柔性电路板1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2,柔性电路板1和连接器2组装便捷准确,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组装效率,降低失误率,同时连接准确稳固,不易脱离。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本体的端部的硬质导电部件,所述硬质导电部件用于插入连接器内将所述电路板本体和所述连接器电性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导电部件沿垂直于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方向的两侧分别有部分向外凸出,形成限位凸台,各所述限位凸台均用于在所述硬质导电部件插入至所述连接器内的预设位置时,沿所述硬质导电部件的插入方向抵住所述连接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导电部件包括:
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本体的端部,用于插入所述连接器内;所述连接板沿垂直于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方向的两侧分别形成所述限位凸台;
导电线路,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并与所述电路板本体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线路用于在所述连接板插入所述连接器内的预设位置时,用于将所述连接器和所述电路板本体电性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凸台彼此相对的方向为所述连接器的宽度方向,且任意一个所述限位凸台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至另一个所述限位凸台远离所述连接板一侧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连接器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连接板一体成型。
5.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和盖板;
所述连接器本体用于被柔性电路板端部的硬质导电部件插入;
所述盖板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上,所述盖板用于将插入至所述连接器本体内的所述硬质导电部件固定于所述连接器本体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本体用于被所述硬质导电部件插入的一侧为定位侧,所述定位侧用于在所述硬质导电部件插入至所述连接器本体内的预设位置时,与所述硬质导电部件上的限位凸台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
底座,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任意相对两侧的侧板、设置于两所述侧板之间的固定板;两所述侧板之间构成形成用于被所述硬质导电部件插入的容置区,且所述固定板分别与两所述侧板连接,并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
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连接端子用于在所述硬质导电部件插入至所述容置区内的预设位置时,与所述硬质导电部件电性抵持;
两所述侧板远离所述连接端子的一侧为所述定位侧,所述盖板可转动地设置于两所述侧板之间,并与两所述侧板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侧板彼此相对的方向为所述硬质导电部件的宽度方向,两所述侧板之间的隔开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硬质导电部件的宽度;
各所述侧板相对于另一所述侧板的一侧均有部分朝另一所述侧板的方向凸出,分别形成凸起,两所述凸起用于沿所述硬质导电部件的宽度方向夹住所述硬质导电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
限位块,与任意所述侧板远离所述连接端子的一侧相对;所述限位块还与该侧板之间隔开构成用于卡接所述限位凸台的卡接区;
所述底板朝远离所述连接端子的方向水平延伸,并与连接所述限位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限位块均设有两个,且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块与其中一块所述侧板远离所述连接端子的一侧相对,且该限位块与该连接端子之间隔开构成用于卡接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凸台的所述卡接区;
另一个所述限位块与另一块所述侧板远离所述连接端子的一侧相对,且该限位块与该连接端子之间隔开构成用于卡接另一个所述限位凸台的所述卡接区;
两所述限位块均与所述底板连接。
10.一种电性连接器总成,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
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设置于电路板本体的端部的硬质导电部件,所述硬质导电部件用于插入连接器内将所述电路板本体和所述连接器电性导通;
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的盖板;所述连接器本体用于被所述硬质导电部件插入,所述盖板用于将插入至所述连接器本体内的所述硬质导电部件固定于所述连接器本体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质导电部件沿垂直于插入所述连接器的方向的两侧分别有部分向外凸出,形成限位凸台;
所述连接器本体用于被所述硬质导电部件插入的一侧为定位侧,所述定位侧用于在所述硬质导电部件插入至所述连接器本体内的预设位置时,与形成于所述硬质导电部件上的各所述限位凸台相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38714.3A CN110149760A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和电性连接器总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38714.3A CN110149760A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和电性连接器总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49760A true CN110149760A (zh) | 2019-08-20 |
Family
ID=67591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38714.3A Pending CN110149760A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和电性连接器总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4976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72495A (zh) * | 2020-12-08 | 2021-04-16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fpc板、zif连接总成及移动终端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64389A (zh) * | 2006-04-28 | 2007-10-31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及具有扁平型导体的电连接器 |
CN101110503A (zh) * | 2006-07-18 | 2008-01-23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
US20090181569A1 (en) * | 2008-01-14 | 2009-07-1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Hard disk drive apparatus |
CN201556730U (zh) * | 2009-08-21 | 2010-08-18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薄型连接器 |
CN201682079U (zh) * | 2010-04-13 | 2010-12-22 | 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排线连接器 |
CN201887179U (zh) * | 2010-11-15 | 2011-06-29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含有usb接口的电子产品及usb模组 |
CN103579825A (zh) * | 2012-07-25 | 2014-02-12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8385658U (zh) * | 2018-05-11 | 2019-01-15 |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模组连接结构 |
-
2019
- 2019-05-24 CN CN201910438714.3A patent/CN11014976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64389A (zh) * | 2006-04-28 | 2007-10-31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及具有扁平型导体的电连接器 |
CN101110503A (zh) * | 2006-07-18 | 2008-01-23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
US20090181569A1 (en) * | 2008-01-14 | 2009-07-1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Hard disk drive apparatus |
CN201556730U (zh) * | 2009-08-21 | 2010-08-18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薄型连接器 |
CN201682079U (zh) * | 2010-04-13 | 2010-12-22 | 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排线连接器 |
CN201887179U (zh) * | 2010-11-15 | 2011-06-29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含有usb接口的电子产品及usb模组 |
CN103579825A (zh) * | 2012-07-25 | 2014-02-12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208385658U (zh) * | 2018-05-11 | 2019-01-15 |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模组连接结构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林荣德: "《产品结构设计实务》", 31 January 2012, 国防工业出版社 * |
黄福玉 等: "《移动政务》", 28 February 2017, 中国铁道出版社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72495A (zh) * | 2020-12-08 | 2021-04-16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fpc板、zif连接总成及移动终端 |
CN112672495B (zh) * | 2020-12-08 | 2023-06-20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fpc板、zif连接总成及移动终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985686U (zh) |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载体 | |
CN101599583B (zh) | 芯片卡卡持结构及应用其的电路板组件 | |
US20120320551A1 (en) | Expansion structure | |
CN110149760A (zh) | 柔性电路板、连接器和电性连接器总成 | |
CN110768689B (zh) | 电子设备 | |
CN210038982U (zh) | 一种智能收银机及与其相连接的功能装置 | |
CN208256939U (zh) | 一种fpc与pcb的连接结构 | |
CN209626488U (zh) | 电连接器 | |
CN1942075B (zh) | 具有电路板和构件的电装置 | |
CN110224243A (zh) | 一种安装组件与电子设备 | |
CN205645715U (zh) | 一种小型断路器 | |
CN201114996Y (zh) | 一种pcb板间连接安装的装置 | |
CN108923132A (zh) | 车载天线 | |
CN209282435U (zh) | 电连接器、电路板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11044988U (zh) | 一种液晶面板检测设备共用化插接板 | |
CN208923460U (zh) | 一种电线连接端子 | |
CN206004718U (zh) | 一种光线传感器的安装结构、光线传感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207505229U (zh) | 一种线路板组件 | |
CN215008740U (zh) | 一种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 | |
CN211957992U (zh) | 连接器、电连接装置及背光模组 | |
CN106356660A (zh) | 一种lvds连接器 | |
CN110048259A (zh) | 电连接器 | |
CN221010374U (zh) | 一种具有锁紧功能的电路板 | |
CN220545202U (zh) | 一种fpc与功能片的组装装置 | |
CN204887284U (zh) | 用于摄像头高效检测装置中的摄像头紧固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