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29718A - 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 - Google Patents
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29718A CN110129718A CN201910533911.3A CN201910533911A CN110129718A CN 110129718 A CN110129718 A CN 110129718A CN 201910533911 A CN201910533911 A CN 201910533911A CN 110129718 A CN110129718 A CN 1101297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d wall
- furnace
- chamber
- block
- inner sp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8/00—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3/00—Charging; Discharging; Manipulation of charge
- F27D3/15—Tapp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removing or retaining slag
- F27D3/1545—Equipment for removing or retaining sla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M—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OF THE CHARGES OR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 F27M2003/00—Type of treatment of the charge
- F27M2003/07—Carburis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lid-Phase Diffusion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燃烧发生机构,所述燃烧发生机构包括炉内空间,所述炉内空间右端壁内嵌设有一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左端面动力连接有涡轮轴,所述炉内空间左侧设置有涡轮腔;本发明工作中,通过紧凑的传动结构完成了对热处理炉的清理过程,其中,通过钢铁渗碳处理产生燃气的同时为动力机构储存动力,实现了能源的利用,提高了装置运行的效率,通过动力机构实现了热处理炉打开的同时,清理机构对渗碳处理完成产生的煤渣进行清理,通过机构之间的配合关系增加了装置运行的联动性,不断往复循环,以实现钢铁的渗碳处理和热处理炉清理的自动化过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炉技术技术领域,具体为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
背景技术
渗碳处理是对金属表面处理的工艺方法,采用渗碳的多为低碳钢或低合金钢,具体方法是将工件置入具有活性渗碳介质中,加热到900--950摄氏度的单相奥氏体区,保温足够时间后,使渗碳介质中分解出的活性碳原子渗入钢件表层,从而获得表层高碳,心部仍保持原有成分。 但是目前钢材渗碳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热处理炉,在使用后会产生大量的炉渣,传统的炉渣清理方式大多采用人工收集,效率极低,工人的工作量较高,现有的清理装置结构复杂,机构之间的连动性较低,同时在渗碳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燃气往往直接进行排放,没有进行有效地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燃烧发生机构,所述燃烧发生机构包括炉内空间,所述炉内空间右端壁内嵌设有一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左端面动力连接有涡轮轴,所述炉内空间左侧设置有涡轮腔,所述涡轮腔内设置有涡轮,所述涡轮右端面与所述涡轮轴左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炉内空间上端壁与外界空间相连通,所述炉内空间上端壁内设置有炉内打开机构,所述炉内打开机构包括炉内开放空间,所述炉内开放空间贯穿所述炉内空间的左右端壁上侧,所述炉内开放空间内设置有第一开放块,所述第一开放块左端面接触连接有第二开放块,所述第一开放块右端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线绳,所述线绳下侧设置有作为所述炉内打开机构动力源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腔,所述动力腔上端壁内嵌设有一驱动电机,所述动力腔上端壁内设置有线绳腔,所述动力腔下端壁内设置有接触腔,所述接触腔下侧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滑动腔,所述滑动腔贯穿所述炉内空间的左右端壁下侧,所述滑动腔左侧内设置有清理腔,所述滑动腔内滑动连接有压块,所述滑动腔下侧设置有下压腔。
作为优选,所述炉内开放机构包括炉内开放空间,所述炉内空间左右端壁内贯穿设置有炉内开放空间,所述炉内开放空间与所述炉内空间相连通,所述炉内开放空间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开放块,所述第一开放块贯穿所述炉内空间的右端壁,所述第一开放块左端面中心接触连接有第二开放块,所述第二开放块左端贯穿所述炉内空间左端壁,所述第一开放块左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二开放块上下两侧的连接齿条,所述连接齿条贯穿所述炉内空间的左端壁,所述第二开放块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移动齿条,所述移动齿条上下端面对称啮合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所述炉内开放空间前后端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开放块右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有线绳,位于所述炉内空间右侧的所述炉内开放空间前后端壁内设置有定滑轮,所述线绳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且贯穿所述炉内开放空间下端壁,所述第一开放块右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设置在所述线绳上下两侧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右端与所述炉内开放空间右端壁固定连接,其作用是通过所述动力机构提供动力将所述炉内空间的开口打开,放入需要渗碳处理的钢铁。
作为优选,所述燃烧发生机构包括炉内空间,所述炉体内设置有一上端壁连通外界空间的炉内空间,所述炉内空间右端壁内嵌设有一位于所述炉内开放空间下侧的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左端面动力连接有涡轮轴,所述涡轮轴左端贯穿所述炉内空间左右端壁与所述涡轮腔右端壁且位于所述涡轮腔内,所述涡轮轴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涡轮,所述炉内空间左端壁内设置有涡轮腔,所述涡轮腔右端壁与所述炉内空间相连通,所述涡轮腔左端壁内设置有左端壁与外界空间相连通的燃气输送管道,所述燃气输送管道右端壁与所述涡轮腔相连通,所述炉内空间左端壁内设置有左端壁连通外界空间且位于所述燃气输送管道下侧的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右端壁与所述炉内空间相连通,所述通气管道上设置有通气控制阀,所述炉内空间下端壁内固定连接有筛网,其作用是燃烧时所述炉内空间内产生燃气,带动所述涡轮转动,将所述涡轮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所述发电机内,为所述驱动电机提供电能,从而为装置的运行提供动力。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腔,所述动力腔上端壁内嵌设有一驱动电机,所述动力腔上端壁内设置有线绳腔,所述线绳腔下端壁与所述动力腔相连通,所述动力腔下端壁内设置有接触腔,所述接触腔上端壁与所述动力腔相连通,所述动力腔右端壁内设置有第一液压腔,所述第一液压腔下端壁内设置有第一液压管道,所述第一液压管道上端壁与所述第一液压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液压管道内设置有第一液压阀门,所述第一液压管道左端壁内设置有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腔右端壁与所述第一液压管道相连通,所述驱动电机下端面动力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锥齿轮,所述驱动锥齿轮右端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中心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从动锥齿轮左侧的传动锥齿轮,所述传动轴内设置有键槽,所述传动轴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右端贯穿所述第一液压腔左端壁且位于所述第一液压腔内,所述第一推杆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与所述第一液压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压缩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左端贯穿所述第一压缩腔左端壁与所述接触腔右端壁且位于所述接触腔内,所述动力腔内滑动连接有螺纹块,所述线绳绕过所述定滑轮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螺纹块上端面,所述螺纹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右端面与所述第一滑杆左端面接触连接;
其中,所述螺纹块上螺纹连接有一花键套筒,所述花键套筒内设置有滑动腔,所述传动轴左端贯穿所述滑动腔左右端壁且位于所述滑动腔内,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花键套筒在所述键槽内滑动连接,所述动力腔左端壁内设置有第二液压腔,所述第二液压腔下端壁内设置有第二液压管道,所述第二液压管道上端壁与所述第二液压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液压管道内设置有第二液压阀门,所述第二液压管道下端壁内设置有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二压缩腔上端壁与所述第二液压管道相连通,所述传动轴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与所述滑动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杆左端贯穿所述第二液压腔右端壁且位于所述第二液压腔内,所述第二推杆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与所述第二液压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压缩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右端贯穿所述第二压缩腔右端壁与所述动力腔左端壁且位于所述动力腔内,其作用是为所述清理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的工作提供动力并实现自动化循环。
作为优选,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滑动腔,所述接触腔下端壁内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上端壁与所述接触腔相连通,所述滑动腔左端壁内设置有清理腔,所述清理腔右端壁与所述滑动腔相连通,所述滑动腔下端壁内设置有下压腔,所述下压腔内滑动连接有下压块,所述下压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下压弹簧,所述下压弹簧下端与所述下压腔下端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压块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清理杆,所述清理杆贯穿所述下压腔上端壁与所述清理腔下端壁且位于所述清理腔内,所述下压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梯形块,所述滑动腔内滑动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上端面与所述移动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块内设置有梯形槽,所述梯形槽下端与所述滑动腔相连通,所述梯形块上端贯穿所述下压腔上端壁与所述梯形槽下端壁且位于所述梯形槽内,且所述压块向左滑动时所述梯形块上端面与所述压块下端面始终不会脱离,其作用是所述动力机构提供动力使所述清理机构工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益效果是:装置结构简单,通过紧凑的传动结构完成了对热处理炉的清理过程,其中,通过钢铁渗碳处理产生燃气的同时为动力机构储存动力,实现了能源的利用,提高了装置运行的效率,通过动力机构实现了热处理炉打开的同时,清理机构对渗碳处理完成产生的煤渣进行清理,通过机构之间的配合关系增加了装置运行的联动性,不断往复循环,以实现钢铁的渗碳处理和热处理炉清理的自动化过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整体全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 包括炉体100,所述炉体100内设置有燃烧发生机构201,所述燃烧发生机构201包括炉内空间144,所述炉内空间144右端壁内嵌设有一发电机138,所述发电机138左端面动力连接有涡轮轴105,所述炉内空间144左侧设置有涡轮腔101,所述涡轮腔101内设置有涡轮104,所述涡轮104右端面与所述涡轮轴105左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炉内空间144上端壁与外界空间相连通,所述炉内空间144上端壁内设置有炉内打开机构200,所述炉内打开机构200包括炉内开放空间148,所述炉内开放空间148贯穿所述炉内空间144的左右端壁上侧,所述炉内开放空间148内设置有第一开放块143,所述第一开放块143左端面接触连接有第二开放块145,所述第一开放块143右端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线绳140,所述线绳140下侧设置有作为所述炉内打开机构200动力源的动力机构203,所述动力机构203包括动力腔123,所述动力腔123上端壁内嵌设有一驱动电机135,所述动力腔123上端壁内设置有线绳腔137,所述动力腔123下端壁内设置有接触腔115,所述接触腔115下侧设置有清理机构202,所述清理机构202包括滑动腔118,所述滑动腔118贯穿所述炉内空间144的左右端壁下侧,所述滑动腔118左侧内设置有清理腔108,所述滑动腔118内滑动连接有压块117,所述滑动腔118下侧设置有下压腔112。
有益的,所述炉内开放机构200包括炉内开放空间148,所述炉内空间144左右端壁内贯穿设置有炉内开放空间148,所述炉内开放空间148与所述炉内空间144相连通,所述炉内开放空间148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开放块143,所述第一开放块143贯穿所述炉内空间144的右端壁,所述第一开放块143左端面中心接触连接有第二开放块145,所述第二开放块145左端贯穿所述炉内空间144左端壁,所述第一开放块143左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二开放块145上下两侧的连接齿条147,所述连接齿条147贯穿所述炉内空间144的左端壁,所述第二开放块145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移动齿条146,所述移动齿条146上下端面对称啮合有转动齿轮149,所述转动齿轮149与所述炉内开放空间148前后端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开放块143右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有线绳140,位于所述炉内空间144右侧的所述炉内开放空间148前后端壁内设置有定滑轮139,所述线绳140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139且贯穿所述炉内开放空间148下端壁,所述第一开放块143右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设置在所述线绳140上下两侧的复位弹簧141,所述复位弹簧141右端与所述炉内开放空间148右端壁固定连接,其作用是通过所述动力机构203提供动力将所述炉内空间144的开口打开,放入需要渗碳处理的钢铁。
有益的,所述燃烧发生机构201包括炉内空间144,所述炉体100内设置有一上端壁连通外界空间的炉内空间144,所述炉内空间144右端壁内嵌设有一位于所述炉内开放空间148下侧的发电机138,所述发电机138左端面动力连接有涡轮轴105,所述涡轮轴105左端贯穿所述炉内空间144左右端壁与所述涡轮腔101右端壁且位于所述涡轮腔101内,所述涡轮轴105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涡轮104,所述炉内空间144左端壁内设置有涡轮腔101,所述涡轮腔101右端壁与所述炉内空间144相连通,所述涡轮腔101左端壁内设置有左端壁与外界空间相连通的燃气输送管道102,所述燃气输送管道102右端壁与所述涡轮腔101相连通,所述炉内空间144左端壁内设置有左端壁连通外界空间且位于所述燃气输送管道102下侧的通气管道106,所述通气管道106右端壁与所述炉内空间144相连通,所述通气管道106上设置有通气控制阀107,所述炉内空间144下端壁内固定连接有筛网110,其作用是燃烧时所述炉内空间144内产生燃气,带动所述涡轮104转动,将所述涡轮104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所述发电机138内,为所述驱动电机135提供电能,从而为装置的运行提供动力。
有益的,所述动力机构203包括动力腔123,所述动力腔123上端壁内嵌设有一驱动电机135,所述动力腔123上端壁内设置有线绳腔137,所述线绳腔137下端壁与所述动力腔123相连通,所述动力腔123下端壁内设置有接触腔115,所述接触腔115上端壁与所述动力腔123相连通,所述动力腔123右端壁内设置有第一液压腔129,所述第一液压腔129下端壁内设置有第一液压管道125,所述第一液压管道125上端壁与所述第一液压腔129相连通,所述第一液压管道125内设置有第一液压阀门124,所述第一液压管道125左端壁内设置有第一压缩腔122,所述第一压缩腔122右端壁与所述第一液压管道125相连通,所述驱动电机135下端面动力连接有驱动轴133,所述驱动轴133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锥齿轮131,所述驱动锥齿轮131右端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30,所述从动锥齿轮130中心固定连接有传动轴126,所述传动轴126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从动锥齿轮130左侧的传动锥齿轮132,所述传动轴126内设置有键槽157,所述传动轴126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推杆127,所述第一推杆127右端贯穿所述第一液压腔129左端壁且位于所述第一液压腔129内,所述第一推杆127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128,所述第一推块128与所述第一液压腔129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压缩腔12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21,所述第一滑块121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120,所述第一滑杆120左端贯穿所述第一压缩腔122左端壁与所述接触腔115右端壁且位于所述接触腔115内,所述动力腔123内滑动连接有螺纹块134,所述线绳140绕过所述定滑轮139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螺纹块134上端面,所述螺纹块134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19,所述移动杆119右端面与所述第一滑杆120左端面接触连接;
其中,所述螺纹块134上螺纹连接有一花键套筒160,所述花键套筒160内设置有滑动腔158,所述传动轴126左端贯穿所述滑动腔158左右端壁且位于所述滑动腔158内,所述传动轴126与所述花键套筒160在所述键槽157内滑动连接,所述动力腔123左端壁内设置有第二液压腔161,所述第二液压腔161下端壁内设置有第二液压管道152,所述第二液压管道152上端壁与所述第二液压腔161相连通,所述第二液压管道152内设置有第二液压阀门153,所述第二液压管道152下端壁内设置有第二压缩腔154,所述第二压缩腔154上端壁与所述第二液压管道152相连通,所述传动轴126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推杆150,所述第二推杆150与所述滑动腔158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杆150左端贯穿所述第二液压腔161右端壁且位于所述第二液压腔161内,所述第二推杆150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块151,所述第二推块151与所述第二液压腔16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压缩腔154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55,所述第二滑块155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156,所述第二滑杆156右端贯穿所述第二压缩腔154右端壁与所述动力腔123左端壁且位于所述动力腔123内,其作用是为所述清理机构202与所述动力机构203的工作提供动力并实现自动化循环。
有益的,所述清理机构202包括滑动腔118,所述接触腔115下端壁内设置有滑动腔118,所述滑动腔118上端壁与所述接触腔115相连通,所述滑动腔118左端壁内设置有清理腔108,所述清理腔108右端壁与所述滑动腔118相连通,所述滑动腔118下端壁内设置有下压腔112,所述下压腔112内滑动连接有下压块113,所述下压块113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下压弹簧111,所述下压弹簧111下端与所述下压腔112下端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压块113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清理杆109,所述清理杆109贯穿所述下压腔112上端壁与所述清理腔108下端壁且位于所述清理腔108内,所述下压块113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梯形块114,所述滑动腔118内滑动连接有压块117,所述压块117上端面与所述移动杆119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块117内设置有梯形槽116,所述梯形槽116下端与所述滑动腔118相连通,所述梯形块114上端贯穿所述下压腔112上端壁与所述梯形槽116下端壁且位于所述梯形槽116内,且所述压块117向左滑动时所述梯形块114上端面与所述压块117下端面始终不会脱离,其作用是所述动力机构203提供动力使所述清理机构202工作。
下面,申请人将会参考附图1-2以及上面描述的本申请来详细地介绍本申请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的使用方法:初始状态时,装置中所有弹簧处于正常状态;
使用时,打开所述通气控制阀107,向所述通气管道106内通入空气,使所述炉内空间144内的钢铁渗碳处理得更充分,所述炉内空间144内渗碳处理钢铁产生的燃气带动所述涡轮104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涡轮轴105转动,将所述涡轮104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所述发电机138内,为所述驱动电机135提供电能,燃烧后渗碳处理完成的钢铁落在所述筛网110上,将渗碳处理完成的钢铁从所述炉内空间144前端壁的开口取出进入下一工序,煤渣从所述筛网110掉落堆积在所述滑动腔118下端壁内,启动所述驱动电机135,从而带动所述驱动轴133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驱动锥齿轮131转动,从而带动与所述驱动锥齿轮131啮合的所述驱动轴133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传动轴126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螺纹块134向左移动,使所述线绳腔137下端拉紧,从而使所述第一开放块143向右移动,所述复位弹簧141被压缩,从而带动所述连接齿条147随所述第一开放块143右移而向右移动,从而带动与所述连接齿条147啮合的所述转动齿轮149转动,从而使所述移动齿条146向左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开放块145向左移动,从而所述炉内空间144上端壁的开口打开,将需要渗碳处理的钢铁从所述炉内空间144上端壁进入所述炉内空间144内,由于所述螺纹块134向左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移动杆119向左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压块117向左移动,所述梯形块114被下压,所述下压块113向下移动,所述下压弹簧111被压缩,从而所述清理杆109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清理杆109向下移动,所述清理腔108右端壁与所述滑动腔118相连通,由于所述压块117向左移动,从而将堆积在通过所述筛网110掉落在所述滑动腔118下端壁的煤渣推入所述清理腔108内进行清理;
然后,当所述螺纹块134移动至与所述第二滑杆156接触时,所述螺纹块134继续向左移动,所述第二压缩腔154的压强至最大值时所述第二液压阀门153打开,所述第二滑杆156带动所述第二滑块155向左移动,从而所述第二液压腔161内的压强通过第二液压管道152进入第二压缩腔154内,从而带动所述第二推杆150向右移动,从而带动所述传动轴126向右移动,使所述传动锥齿轮132与所述驱动锥齿轮131啮合,所述驱动锥齿轮131与所述从动锥齿轮130脱离啮合,所述传动轴126反向旋转,从而带动所述螺纹块134向右移动,所述炉内打开机构200反向工作将所述炉内空间144上端壁重新关上,同时煤渣清理结束,所述螺纹块134移动至与所述第一滑杆120接触时,所述螺纹块134继续右移动,使所述第一压缩腔122内的压强达到最大值时,所述第一滑杆120与所述第一滑块121向右移动,从而所述第一推块128与所述第一推杆127向左移动,带动所述传动轴126向左移动,然后所述动力机构203工作带动所述炉内打开机构200工作将所述炉内空间144的开口打开放入下一次需要渗碳处理的钢铁,实现往复循环,以实现钢铁的渗碳处理和热处理炉清理的自动化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通过紧凑的传动结构完成了对热处理炉的清理过程,其中,通过钢铁渗碳处理产生燃气的同时为动力机构储存动力,实现了能源的利用,提高了装置运行的效率,通过动力机构实现了热处理炉打开的同时,清理机构对渗碳处理完成产生的煤渣进行清理,通过机构之间的配合关系增加了装置运行的联动性,不断往复循环,以实现钢铁的渗碳处理和热处理炉清理的自动化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 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 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燃烧发生机构,所述燃烧发生机构包括炉内空间,所述炉内空间右端壁内嵌设有一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左端面动力连接有涡轮轴,所述炉内空间左侧设置有涡轮腔,所述涡轮腔内设置有涡轮,所述涡轮右端面与所述涡轮轴左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炉内空间上端壁与外界空间相连通,所述炉内空间上端壁内设置有炉内打开机构,所述炉内打开机构包括炉内开放空间,所述炉内开放空间贯穿所述炉内空间的左右端壁上侧,所述炉内开放空间内设置有第一开放块,所述第一开放块左端面接触连接有第二开放块,所述第一开放块右端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线绳,所述线绳下侧设置有作为所述炉内打开机构动力源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腔,所述动力腔上端壁内嵌设有一驱动电机,所述动力腔上端壁内设置有线绳腔,所述动力腔下端壁内设置有接触腔,所述接触腔下侧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滑动腔,所述滑动腔贯穿所述炉内空间的左右端壁下侧,所述滑动腔左侧内设置有清理腔,所述滑动腔内滑动连接有压块,所述滑动腔下侧设置有下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内开放机构包括炉内开放空间,所述炉内空间左右端壁内贯穿设置有炉内开放空间,所述炉内开放空间与所述炉内空间相连通,所述炉内开放空间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开放块,所述第一开放块贯穿所述炉内空间的右端壁,所述第一开放块左端面中心接触连接有第二开放块,所述第二开放块左端贯穿所述炉内空间左端壁,所述第一开放块左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二开放块上下两侧的连接齿条,所述连接齿条贯穿所述炉内空间的左端壁,所述第二开放块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移动齿条,所述移动齿条上下端面对称啮合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所述炉内开放空间前后端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开放块右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有线绳,位于所述炉内空间右侧的所述炉内开放空间前后端壁内设置有定滑轮,所述线绳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且贯穿所述炉内开放空间下端壁,所述第一开放块右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设置在所述线绳上下两侧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右端与所述炉内开放空间右端壁固定连接,其作用是通过所述动力机构提供动力将所述炉内空间的开口打开,放入需要渗碳处理的钢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发生机构包括炉内空间,所述炉体内设置有一上端壁连通外界空间的炉内空间,所述炉内空间右端壁内嵌设有一位于所述炉内开放空间下侧的发电机,所述发电机左端面动力连接有涡轮轴,所述涡轮轴左端贯穿所述炉内空间左右端壁与所述涡轮腔右端壁且位于所述涡轮腔内,所述涡轮轴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涡轮,所述炉内空间左端壁内设置有涡轮腔,所述涡轮腔右端壁与所述炉内空间相连通,所述涡轮腔左端壁内设置有左端壁与外界空间相连通的燃气输送管道,所述燃气输送管道右端壁与所述涡轮腔相连通,所述炉内空间左端壁内设置有左端壁连通外界空间且位于所述燃气输送管道下侧的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右端壁与所述炉内空间相连通,所述通气管道上设置有通气控制阀,所述炉内空间下端壁内固定连接有筛网,其作用是燃烧时所述炉内空间内产生燃气,带动所述涡轮转动,将所述涡轮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所述发电机内,为所述驱动电机提供电能,从而为装置的运行提供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动力腔,所述动力腔上端壁内嵌设有一驱动电机,所述动力腔上端壁内设置有线绳腔,所述线绳腔下端壁与所述动力腔相连通,所述动力腔下端壁内设置有接触腔,所述接触腔上端壁与所述动力腔相连通,所述动力腔右端壁内设置有第一液压腔,所述第一液压腔下端壁内设置有第一液压管道,所述第一液压管道上端壁与所述第一液压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液压管道内设置有第一液压阀门,所述第一液压管道左端壁内设置有第一压缩腔,所述第一压缩腔右端壁与所述第一液压管道相连通,所述驱动电机下端面动力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锥齿轮,所述驱动锥齿轮右端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中心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从动锥齿轮左侧的传动锥齿轮,所述传动轴内设置有键槽,所述传动轴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右端贯穿所述第一液压腔左端壁且位于所述第一液压腔内,所述第一推杆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与所述第一液压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压缩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左端贯穿所述第一压缩腔左端壁与所述接触腔右端壁且位于所述接触腔内,所述动力腔内滑动连接有螺纹块,所述线绳绕过所述定滑轮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螺纹块上端面,所述螺纹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右端面与所述第一滑杆左端面接触连接;
其中,所述螺纹块上螺纹连接有一花键套筒,所述花键套筒内设置有滑动腔,所述传动轴左端贯穿所述滑动腔左右端壁且位于所述滑动腔内,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花键套筒在所述键槽内滑动连接,所述动力腔左端壁内设置有第二液压腔,所述第二液压腔下端壁内设置有第二液压管道,所述第二液压管道上端壁与所述第二液压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液压管道内设置有第二液压阀门,所述第二液压管道下端壁内设置有第二压缩腔,所述第二压缩腔上端壁与所述第二液压管道相连通,所述传动轴左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与所述滑动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推杆左端贯穿所述第二液压腔右端壁且位于所述第二液压腔内,所述第二推杆左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与所述第二液压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压缩腔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右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右端贯穿所述第二压缩腔右端壁与所述动力腔左端壁且位于所述动力腔内,其作用是为所述清理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的工作提供动力并实现自动化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滑动腔,所述接触腔下端壁内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上端壁与所述接触腔相连通,所述滑动腔左端壁内设置有清理腔,所述清理腔右端壁与所述滑动腔相连通,所述滑动腔下端壁内设置有下压腔,所述下压腔内滑动连接有下压块,所述下压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下压弹簧,所述下压弹簧下端与所述下压腔下端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压块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清理杆,所述清理杆贯穿所述下压腔上端壁与所述清理腔下端壁且位于所述清理腔内,所述下压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梯形块,所述滑动腔内滑动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上端面与所述移动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压块内设置有梯形槽,所述梯形槽下端与所述滑动腔相连通,所述梯形块上端贯穿所述下压腔上端壁与所述梯形槽下端壁且位于所述梯形槽内,且所述压块向左滑动时所述梯形块上端面与所述压块下端面始终不会脱离,其作用是所述动力机构提供动力使所述清理机构工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33911.3A CN110129718A (zh) | 2019-06-19 | 2019-06-19 | 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33911.3A CN110129718A (zh) | 2019-06-19 | 2019-06-19 | 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29718A true CN110129718A (zh) | 2019-08-16 |
Family
ID=67578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33911.3A Withdrawn CN110129718A (zh) | 2019-06-19 | 2019-06-19 | 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29718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08883A (zh) * | 2019-08-30 | 2019-11-05 | 深圳市富吉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铣刀的镀膜系统及其镀膜方法 |
CN111057990A (zh) * | 2020-01-18 | 2020-04-24 | 象山旭雯钢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燃烧炉回收利用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027299A (ja) * | 2002-06-26 | 2004-01-29 | Nachi Fujikoshi Corp | 連続真空浸炭炉の加熱方法 |
CN101135054A (zh) * | 2007-08-27 | 2008-03-05 | 东庵(天津)金属有限公司 | 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 |
CN104729308A (zh) * | 2015-03-18 | 2015-06-24 | 保定市金能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 网带式连续加热渗碳炉炉门罩火焰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
CN204691837U (zh) * | 2015-04-27 | 2015-10-07 | 南京瑞柯徕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燃料热处理炉烟气余热发电装置 |
-
2019
- 2019-06-19 CN CN201910533911.3A patent/CN110129718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027299A (ja) * | 2002-06-26 | 2004-01-29 | Nachi Fujikoshi Corp | 連続真空浸炭炉の加熱方法 |
CN101135054A (zh) * | 2007-08-27 | 2008-03-05 | 东庵(天津)金属有限公司 | 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 |
CN104729308A (zh) * | 2015-03-18 | 2015-06-24 | 保定市金能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 网带式连续加热渗碳炉炉门罩火焰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 |
CN204691837U (zh) * | 2015-04-27 | 2015-10-07 | 南京瑞柯徕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燃料热处理炉烟气余热发电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08883A (zh) * | 2019-08-30 | 2019-11-05 | 深圳市富吉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铣刀的镀膜系统及其镀膜方法 |
CN111057990A (zh) * | 2020-01-18 | 2020-04-24 | 象山旭雯钢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燃烧炉回收利用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29718A (zh) | 炉底滚轴传动式连续渗碳热处理炉 | |
CN213616005U (zh) | 一种钢钉的生产用抛光装置 | |
CN107882945A (zh) | 低转速等力加速传动装置 | |
CN109849113A (zh) | 一种木材加工用的刨床 | |
CN109604666B (zh) | 一种钻床 | |
CN109506462B (zh) | 罐式煅烧炉及其温度自动控制方法 | |
CN210367881U (zh) | 一种新型密封可控渗碳炉 | |
CN111121420A (zh) | 一种热气流肥料烘干装置 | |
CN108995087A (zh) | 一种新颖的造纸厂废塑料回收利用的方法 | |
CN206084959U (zh) | 一种新型电动救生钳 | |
CN108488817A (zh) | 一种生物质锅炉炉底快速清渣装置 | |
CN205479302U (zh) | 一种商用车amt选换挡机构 | |
CN108380604A (zh) | 一种石油开采用油管内壁清洗机 | |
CN208556506U (zh) | 一种工业机械用钢管定位焊接装置 | |
CN107984231A (zh) | 一种新型合金材料装置 | |
CN108561735B (zh) | 一种手动黄油枪 | |
CN111167912B (zh) | 一种蒸汽驱动金属成型清洗装置 | |
CN118602086A (zh) | 一种基于压力循环动力机用压力组件 | |
CN110172537B (zh) | 一种炼铁热风炉 | |
CN109931223A (zh) | 一种安全可靠的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智能型风力发电机 | |
CN218440515U (zh) | 一种可变轴距的减速机 | |
CN111184881A (zh) | 一种衣物蒸汽消毒装置 | |
CN207621310U (zh) | 立式平行轴高效减速机 | |
CN110160036B (zh) | 一种钢包专用冶金型精炼渣设备 | |
CN109263294A (zh) | 热转印打印机及其使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6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