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128408B - 一类含喹喔啉的戊二烯酮肟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类含喹喔啉的戊二烯酮肟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28408B
CN110128408B CN201910520064.7A CN201910520064A CN110128408B CN 110128408 B CN110128408 B CN 110128408B CN 201910520064 A CN201910520064 A CN 201910520064A CN 110128408 B CN110128408 B CN 1101284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substituted
pentadien
phenyl
quinoxa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200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28408A (zh
Inventor
薛伟
夏榕娇
郭涛
陈梅
苏时军
贺军
汤旭
蒋仕春
陈英
贺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i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5200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284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28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8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28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284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7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8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nd either one oxygen atom or one sulfur atom in positions 1,4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0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 C07D40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0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having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ring being a six-membered ring with only one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eterocyclic 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etero Ring Having Oxygen Or Sulfur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含喹喔啉的戊二烯酮肟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化合物如式A所示。其中X选自O,R1为苯基、取代苯基、取代杂环基,R2为苯基、取代苯基、取代杂环基、取代苄基,R3为氢原子或氯原子等。本发明化合物对烟草花叶病毒有较好防治效果。

Description

一类含喹喔啉的戊二烯酮肟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含喹喔啉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衍生物,同时还涉及该含喹喔啉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该含喹喔啉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衍生物在抗病毒活性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天然活性分子及其衍生物具有结构独特、作用方式新颖、对人畜低毒和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在农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姜黄素作为一种来源于姜黄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被广泛用作香料、食品防腐剂、味精以及染料。1,4-戊二烯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姜黄素衍生物,因其具有诸如杀虫、抑菌、抗植物病毒、抗癌、消炎和抗氧化等较为广谱的生物活性,在农药研发工作中占据着重要作用。
2014年Ma等(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2014,62:8928-8934.)将4(3H)-喹唑啉酮结构引入到1,5-二芳基-1,4-戊二烯-3-酮的骨架中,合成了一系列含喹唑啉酮的戊二烯酮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抗TMV的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药剂浓度为500μg/mL时,大部分所合成的化合物对TMV均有一定的活体抑制和治愈作用。其中有部分化合物在活体治疗方面的效果极好,其抑制率优于其对照药剂宁南霉素。
2016年Gan等(害虫治理科学,2016,72:534-543.)将1,3,4-噁二唑结构引入到1,5-二芳基-1,4-戊二烯-3-酮的骨架中,合成了一系列分子中含有1,3,4-噁二唑硫代乙氧基的戊二烯酮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抗TMV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药剂浓度为500μg/mL时,合成的化合物均有较好的抗TMV的活性。其中部分化合物在抗TMV保护活性方面具有优良活性,远优于其对照药剂病毒唑。
2017年Wang等(化学学报,2017,71:1225-1233.)以姜黄素衍生物为先导化合物,将肟醚类结构引入到含吡啶环的1,4-戊二烯-3-酮中,得到一系列具有较好抗TMV活性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化合物。测试结果表明:其中部分化合物在抗TMV治疗活性方面具有优良活性,优于对照药剂病毒唑。
2017年Yu等(分子,2017,22:658.)采用活性拼接法,将1,3,4-噻二唑基团引入到1,4-戊二烯-3-酮中,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抗TMV活性的1,4-戊二烯-3-酮类化合物。初步测试结果表明:在药剂浓度为500μg/mL时,合成的化合物均有较好的抗TMV的活性。其中部分化合物在钝化活性方面具有优良活性,优于其对照药剂病毒唑。
喹喔啉是一类重要的具有芳香性的苯并吡嗪类杂环化合物。许多喹喔啉衍生物具有抗癌、抑菌、抗病毒等活性。喹喔啉衍生物还可用于合成染料,由于喹喔啉衍生物在医药、农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其合成研究倍受关注。因此,喹喔啉作为今后新药开发研究中的值得重视的资源之一,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综上所述,含有1,4-戊二烯-3-酮肟醚和喹喔啉的化合物都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但是还未见有将喹喔啉1,4-戊二烯-3-酮肟醚结构在抗植物病毒活性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含喹喔啉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盐或其溶剂化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提供了含喹喔啉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了制备上述化合物中间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化合物的组合物。
本发明还有一目的是提供了上述化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了利用上述化合物防治农业病虫害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含喹喔啉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如通式A所示的结构:
Figure BSA0000184613040000021
其中,
R1独立地选自任意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任意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任意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任意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任意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任意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
R2独立地选自任意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任意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任意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任意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任意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任意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
R3相同或不同地独立地选自氢、-OH、-NH2、卤素、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
X独立地选自O、S或NH。
优选地,R1独立地选自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芳基、杂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更优选地,R1独立地选自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烯基、C1-C6炔基、C6-C15芳基、C6-C10杂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最优选地,R1相同或不同地独立地选自苯基、氯苯基、溴苯基、氟苯基、二氯苯基、二溴苯基、二氟苯基、硝基苯基、二硝基苯基、甲氧基苯基、二甲氧基苯基、甲基苯基、二甲基苯基、胺苯基、羟苯基、苄基、邻氟苄基、间氟苄基、对氟苄基、邻溴苄基、间溴苄基、对溴苄基、邻氯苄基、间氯苄基、对氯苄基、吡啶基、噻吩基、呋喃基、中的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R2独立地选自芳基或杂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更优选地,R2独立地选自C6-C15芳基或C6-C10杂芳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最优选地,R2相同或不同地独立地选自苯基、氯苯基、溴苯基、氟苯基、二氯苯基、二氟苯基、二溴苯基、甲苯基、胺苯基、羟苯基、苄基、邻氟苄基、间氟苄基、对氟苄基、邻溴苄基、间溴苄基、对溴苄基、邻氯苄基、间氯苄基、对氯苄基中的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R3相同或不同地独立地选自氢、-OH、-NH2、卤素、烷基中的一个或多个;更优选地,R3独立地选自氢、C1-C6烷基、-OH、-NH2、卤素;最优选地,R3独立地选自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OH、-NH2、F、Cl、Br中的一个或多个。
最优选地,式A化合物选自下述具体化合物:
Figure BSA000018461304000003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化合物的中间体化合物,如下式所示:
Figure BSA0000184613040000032
其中R1、R2和X如上所述。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Figure BSA0000184613040000041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
更优选地,包括下述步骤:
Figure BSA0000184613040000042
最优选地,包括下述步骤:
Figure BSA0000184613040000043
Figure BSA0000184613040000051
其中R1、R2、R3和X如上所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其含有上述的化合物,以及农业上可用的助剂或杀菌剂、杀虫剂或除草剂;
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以及所述的组合物在防治农业病虫害方面的用途,优选地,所述农业病虫害为植物病毒性病害;更优选地,所述农业病虫害为烟草花叶病、黄瓜花叶病和番茄花叶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农业病虫害的方法,其包括:使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或所述的组合物作用于有害物或其生活环境;优选地,所述农业病虫害为植物病毒性病害;更优选地,所述农业病虫害为烟草花叶病、黄瓜花叶病和番茄花叶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护植物免受农业病虫害侵害的方法,其包括使植物与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或所述的组合物接触的方法步骤。
更优选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其合成路线如下:
(1)以丙酮、水杨醛或4-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制备2-(羟基苯基)-3-丁烯-2-酮或4-(羟基苯基)-3-丁烯-2-酮(中间体1):
Figure BSA0000184613040000052
(2)以取代芳香醛、2-(羟基苯基)-3-丁烯-2-酮或4-(羟基苯基)-3-丁烯-2-酮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制备1-取代芳基-5-(4-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或1-取代芳基-5-(2一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中间体2):
Figure BSA0000184613040000053
(3)以取代苄氯、1-取代芳基-5-(4-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或1-取代芳基-5-(2-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为原料制备1-(4-(取代苄氧基)苯基)-5-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或1-(2-(取代苄氧基)苯基)-5-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中间体3):
Figure BSA0000184613040000054
(4)以盐酸羟胺、1-(4-(取代苄氧基)苯基)-5-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或1-(2-(取代苄氧基)苯基)-5-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为原料制备1-(4-(取代苄氧基)苯基)-5-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肟或1-(2-(取代苄氧基)苯基)-5-取代芳基-1,4一戊二烯-3-酮肟(中间体4):
Figure BSA0000184613040000061
(5)取代基的2-羟基喹喔啉和三氯氧磷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制备含取代基的2-氯喹喔啉(中间体5):
Figure BSA0000184613040000062
此处用到的术语“烷基”是包括具有特定数目碳原子的支链和直链饱和烃基。例如“C1-10烷基”(或亚烷基)目的是C1、C2、C3、C4、C5、C6、C7、C8、C9和C10烷基。另外,例如“C1-6烷基”表示具有1到6个碳原子的烷基。烷基可为非取代或取代的,以使一个或多个其氢原子被其它化学基团取代。烷基的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甲基(Me)、乙基(Et)、丙基(如正丙基和异丙基)、丁基(如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如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及其类似物。并且,当提到己基、庚基、辛基时,除包括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之外,还包括其所有同分异构体。
“烯基”是既包括直链或支链结构的烃,且具有一个或多个出现在链中任何稳定点的碳-碳双键。例如“C2-6烯基”(或亚烯基)目的是包括C2、C3、C4、C5和C6烯基。烯基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2-丁烯基、3-丁烯基、2-戊烯基、3-戊烯基、4-戊烯基、2-己烯基、3-己烯基、4-己烯基、5-己烯基、2-甲基-2-丙烯基、4-甲基-3-戊烯基及其类似物。
“炔基”是既包括直链或支链结构的烃,且具有一个或多个出现在链中任何稳定点的碳-碳叁键。例如“C2-6炔基”(或亚炔基)目的是包括C2、C3、C4、C5和C6炔基;如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戊炔基、己炔基及其类似物。
此处用到的术语“取代的”指的是在指定原子或基团上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氢原子以选择的指定基团取代,前提是不超过指定原子的一般化合价。如果没有其它说明,取代基命名至中心结构。例如,可以理解的是当(环烷基)烷基是可能的取代基,该取代基至中心结构的连接点是在烷基部分中。此处使用的环双键是形成于两个临近环原子之间的双键(如C=C、C=N或N=N)。
当提到取代时,特别是多取代时,指的是多个取代基在指定基团上的各个位置上取代,如二氯苯基指的是1,2-二氯苯基、1,3-二氯苯基和1,4-二氯苯基;另外,二氯苯基可以任意位置连接到化合物主体结构。
取代基和或变量的组合是允许的,仅当这些组合产生稳定的化合物或有用的合成中间体。
术语“芳基”指的是在环部分具有6到12个碳原子的单环或双环芳香烃基,如苯基和萘基,每个可被取代的。当提到单取代或多取代取代的芳基时,如上所述,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在指定基团上的各个位置上取代,其可以任意未取代位置连接到化合物主体结构;如二氯苯基指的是1,2-二氯苯基、1,3-二氯苯基和1,4-二氯苯基,同时,1,2-二氯苯基、1,3-二氯苯基和1,4-二氯苯基的任意未取代位置连接到化合物主体结构。
术语“卤素”或“卤素原子”指的是氯、溴、氟和碘。
术语“卤代烷基”指的是具有一个或多个卤素取代基的取代烷基。例如“卤代烷基”包括单、双和三氟甲基;即便卤代烷基中的卤代被明确为氟、氯、溴、碘,同样指的是具有一个或多个氟、氯、溴、碘取代基的取代烷基。
术语“杂芳基”指的是取代和非取代芳香5或6元单环基团,9-或10-元双环基团,和11到14元三环基团,在至少一个环中具有至少一个杂原子(O,S或N),所述含杂原子的环优选具有1、2或3个选自O、S和N中的杂原子。含杂原子的杂芳基的每个环可含一个或两个氧或硫原子和/或由1到4个氮原子,前提是每个环中杂原子的总数是4或更少,且每个环具有至少一个碳原子。完成双环和三环基团的稠合环可仅含有碳原子,并可以是饱和、部分饱和或不饱和。氮和硫原子可任选被氧化且氮原子可任选被季铵化。双环或三环的杂芳基必须包括至少一个全芳香环,氮其它稠合环可为芳香性或非芳香性的。杂芳基可在任何环的任何可利用氮或碳原子上连接。当化合价允许,如果所述其它环是环烷基或杂环,其另外任选以=O(氧)取代。当提到任意杂芳基时,所述杂芳基可以任意位置连接到化合物主体位置上,如噻吩基,指的是噻吩基的2、3、4、5位置均可连接到化合物主体位置上。当杂芳基被取代时,特别是多取代时,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在指定基团上的各个位置上取代,如氯代噻吩基基指的是2-氯噻吩基、3-氯噻吩基、4-氯噻吩基、5-氯噻吩基;二氯代噻吩基指的是2,3-二氯噻吩基、2,4-二氯噻吩基、2,5-氯噻吩基、3,4-氯噻吩基、3,5-氯噻吩基和4,5-氯噻吩基,同时,所述单取代或多取代噻吩基中的任意未取代位置连接到化合物主体结构。
如果没有其它说明,本发明的化合物理解为包括游离态和其盐。术语“盐”表示以无机和/或有机酸和碱形成酸式和/或碱式盐。另外,术语“盐可包括两性离子(内盐),如当式I化合物含有碱性片段如胺或吡啶或咪唑环,和酸式片段如羧酸。药物上可接受的(即非毒性、生理学上可接受的)盐是优选的,如可接受的金属和胺盐,其中阳离子没有显著贡献毒性或盐的生物活性。然而,其它盐可是有用的,如在制备过程中采用分离或纯化步骤,因此也包含于本发明范围中。
优选地,C1-C10烷基指的是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及其同分异构体;C1-C10烷氧基指的是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戊氧基、己氧基、庚氧基、辛氧基、壬氧基、癸氧基及其同分异构体;C2-C5烯基指的是乙烯基、丙烯基、烯丙基、丁烯基、戊烯基及其同分异构体。类似的,C1-C5烷基指的是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及其同分异构体;C1-C5烷氧基指的是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戊氧基及其同分异构体;
当提到取代基时,如烯基、炔基、烷基、卤素、芳基、杂芳基、烷氧基、环烷基、羟基、氨基、巯基、膦基时,或这些取代基具体的为某个具体的烯基、炔基、烷基、卤素、芳基、杂芳基、烷氧基、环烷基、羟基、氨基、巯基、膦基时,指的是一个到三个上述取代基。如甲基苯基指的是一个到三个甲基取代的苯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要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制备是以水杨醛和对羟基苯甲醛与丙酮反应羟醛缩合反应生成4-(2-羟基苯基)-3-丁烯-2-酮或4-(4-羟基苯基)-3-丁烯-2-酮,4-(2-羟基苯基)-3-丁烯-2-酮或4-(4-羟基苯基)-3-丁烯-2-酮与取代芳香甲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1-(2-羟基苯基)-5-(取代芳香基)-1,4-戊二烯-3-酮或1-(4-羟基苯基)-5-(取代芳香基)-1,4-戊二烯-3-酮,1-取代芳基-5-(4-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或1-取代芳基-5-(2-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与取代苄氯发生反应生成1-(4-取代苄氧基)苯基)-5-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或1-(2-取代苄氧基)苯基)-5-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1-(-4-取代苄氧基)苯基)-5-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或1-(-2-取代苄氧基)苯基)-5-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1-(4-取代苄氧基)苯基)-5-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肟或1-(2-取代苄氧基)苯基)-5-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肟,1-(4-取代苄氧基)苯基)-5-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肟或1-(2-取代苄氧基)苯基)-5-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肟与含取代基的2-氯喹喔啉发生醚化反应,生成含喹喔啉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衍生物。此制备方法以水杨醛和对羟基苯甲醛、丙酮、取代基的2-羟基喹喔啉为原料,均为常见的有机试剂与溶剂,原料易得。并且此方法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就可反应,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产率高,可达41%-59%之间。
实施例
本发明以1-(4-取代苄氧基)苯基)-5-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肟和1-(2-取代苄氧基)苯基)-5-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肟与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含取代基的喹喔啉发生反应,生成含喹喔啉的查耳酮类衍生物。在浓度为500μg/mL时,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抗植物病毒活性。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实验测试浓度下,对烟草花叶病毒拥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可用于制备抗植物病毒药剂。
实施例1:1-(2-(2-氯苄氧基)苯基)-3-(2-喹喔啉基)-5-(2-吡啶基)-1,4-戊二烯-3-酮肟醚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1):
(1)2-(羟基苯基)-3-丁烯-2-酮的合成:将4-羟基苯甲醛(6.1g)加入到60mL的丙酮中,搅拌约15min后,冰浴该反应体系约30min后,向体系中加入约100mL的5%的NaOH溶液,待滴加完毕后,撤去冰浴室,常温搅拌约24h。待反应结束后,将体系转移至500mL的烧杯中并加入适量冰水,而后用5%的稀盐酸溶液调节体系pH约为5~6后,有大量黄色固体析出,将固体抽出,最后用乙醇/水体系重结晶,即得黄色固体,产率68%。
(2)1-(2-吡啶基)-5-(2-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的合成:将2-(羟基苯基)-3-丁烯-2-酮(4.0g)、吡啶-2-甲醛(2.86mL)和50mL乙醇加入到250mL的三口烧瓶中,搅拌约30min后,向体系中60mL的5%的NaOH溶液,待滴加完毕后,撤去冰浴室,常温搅拌约24h。待反应结束后,将体系转移至500mL的烧杯中并加入适量冰水,而后用5%的稀盐酸溶液调节体系pH约为5~6后,有大量黄色固体析出,将固体抽出,即得黄色固体,产率80%。
(3)1-(2-(2-氯苄氧基)苯基)-5-(2-吡啶基)-1,4-戊二烯-3-酮的合成:于100ml的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1-(2-吡啶基)-5-(2-羟基苯基)-1,4-戊二烯-3-酮(3g)、邻氯基氯苄(2.31g)、碳酸钾(2.47g)、碘化钾(0.99g)和丙酮(60ml),待搅拌均匀后加热回流,约3~4h后反应结束,去溶,柱层析,得到1.5g黄色固体,产率33%。
(4)1-(2-(2-氯苄氧基)苯基)-5-(2-吡啶基)-1,4-戊二烯-3-酮肟的合成:于100ml的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1-(2-(2-氯苄氧基)苯基)-5-(2-吡啶基)-1,4-戊二烯-3-酮(3g)、盐酸羟胺(1.66g)、吡啶(25mL)和乙醇(50mL),常温搅拌约24h后,体系中有白色固体析出,将此固体抽出,乙醇淋洗,即得2.1g白色固体,产率67%。
(5)2-氯喹喔啉的合成:将2-羟基喹喔啉(2g)和三氯氧磷(20mL)置于100mL的三口瓶中搅拌,加入5滴DMF,回流2h后将体系转移至500mL的烧杯中,加入适量冰水中。析出白色固体,产率75%。
(6)1-(2-(2-氯苄氧基)苯基)-3-(2-喹喔啉基)-5-(2-吡啶基)-1,4-戊二烯-3-酮肟醚的合成:将1-(2-(2-氯苄氧基)苯基)-5-(2-吡啶基)-1,4-戊二烯-3-酮肟(0.34g)、2-氯喹喔啉(0.17g)、碳酸钾(0.24g)和乙腈(30mL),待搅拌均匀后加热回流,约3~4h后反应结束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产率51%。
实施例2:1-(2-(2,4-二-氯苄氧基)苯基)-3-(2-喹喔啉基)-5-(2-吡啶基)-1,4-戊二烯-3-酮肟醚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2):
以类似于实施例1的步骤,选择相应的原料制备目标化合物A2。
实施例3:1-(2-(3-氯苄氧基)苯基)-3-(2-喹喔啉基)-5-(2-吡啶基)-1,4-戊二烯-3-酮肟醚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3):
以类似于实施例1的步骤,选择相应的原料制备目标化合物A3。
实施例4:1-(2-(2-氟苄氧基)苯基)-3-(2-喹喔啉基)-5-(2-吡啶基)-1,4-戊二烯-3-酮肟醚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4):
以类似于实施例1的步骤,选择相应的原料制备目标化合物A4。
实施例5:1-(2-(2-氯苄氧基)苯基)-3-(2-(6-氯喹喔啉基)-5-(2-吡啶基)-1,4-戊二烯-3-酮肟醚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5):
以类似于实施例1的步骤,选择相应的原料制备目标化合物A5。
实施例6:1-(2-(2,4-二-氯苄氧基)苯基)-3-(2-(6-氯喹喔啉基)-5-(2-吡啶基)-1,4-戊二烯-3-酮肟醚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6):
以类似于实施例1的步骤,选择相应的原料制备目标化合物A6。
实施例7:1-(2-(3-氯苄氧基)苯基)-3-(2-(6-氯喹喔啉基)-5-(2-吡啶基)-1,4-戊二烯-3-酮肟醚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7):
以类似于实施例1的步骤,选择相应的原料制备目标化合物A7。
实施例8:1-(4-(2-氯苄氧基)苯基)-3-(2-(6-氯喹喔啉基)-5-(2-吡啶基)-1,4-戊二烯-3-酮肟醚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8):
以类似于实施例1的步骤,选择相应的原料制备目标化合物A8。
实施例9:1-(4-(2-氯苄氧基)苯基)-3-(2-(6-氯喹喔啉基)-5-(2-吡啶基)-1,4-戊二烯-3-酮肟醚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9):
以类似于实施例1的步骤,选择相应的原料制备目标化合物A9。
实施例10:1-(4-(2,4-二-氯苄氧基)苯基)-3-(2-(6-氯喹喔啉基)-5-(2-吡啶基)-1,4-戊二烯-3-酮肟醚的合成(化合物编号为A10):
以类似于实施例1的步骤,选择相应的原料制备目标化合物A10。
合成的含喹喔啉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衍生物的理化性质和质谱数据见表1,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数据见表2。
表1 目标化合物理化性质及其质谱分析数据
化合物 产率(%) 性状 熔点(℃) HRMS,m/z(calcd.)
A1 51 白色固体 180-181 519.1582(519.1568[M+H]<sup>+</sup>)
A2 47 白色固体 193-195 553.1193(553.1174[M+H]<sup>+</sup>)
A3 59 白色固体 172-173 519.1582(519.1573[M+H]<sup>+</sup>)
A4 55 白色固体 155-156 503.1878(503.1864[M+H]<sup>+</sup>)
A5 52 粉色固体 198-199 553.1193(553.1183[M+H]<sup>+</sup>)
A6 42 粉色固体 197-199 587.0803(587.0775[M+H]<sup>+</sup>)
A7 49 白色固体 153-155 553.1193(553.1187[M+H]<sup>+</sup>)
A8 54 白色固体 160-161 519.1582(519.1565[M+H]<sup>+</sup>)
A9 47 白色固体 161-163 519.1582(519.1568[M+H]<sup>+</sup>)
A10 43 黄色固体 128-129 553.1193(553.1171[M+H]<sup>+</sup>)
表2 目标化合物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数据
Figure BSA0000184613040000101
Figure BSA0000184613040000111
Figure BSA0000184613040000121
活性试验例1: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测试:
测试方法
A.病毒提纯
采用周雪平方法(Zhou,X.P.;Xu,Z.X.;Xu,J.;Li,D.B.J.SouthChin.Agric.Univ.1995,16,74-79.),选取接种3周以上,TMV系统侵染寄主Nicotianatabacum.L植株上部叶片,在磷酸缓冲液中匀浆,双层纱布过滤,8000r离心,经2次聚乙二醇处理,再离心,沉淀用磷酸缓冲液悬浮,即得到TMV的精提液体。整个实验在4℃下进行。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260nm波长的吸光度值,根据公式计算病毒浓度。
病毒浓度(mg/mL)=(A260×稀释倍数)/E0.1%1cm 260nm
其中E表示消光系数,即波长260nm时,浓度为0.1%(1mg/mL)的悬浮液,在光程为1cm时的光吸收值。TMV的E0.1%1cm260nm是5.0。
B.药剂对TMV侵染的活体治疗作用
药剂对侵染的活体治疗作用:选长势一致的5-6叶期的心叶烟打顶,向全叶撒匀金刚砂,用排笔蘸取病毒汁液(6×10-3mg/mL)全叶接种病毒,自然晾干后用清水冲洗。待叶片干后,用毛笔在左半叶轻轻涂施药剂,右半叶涂施对应溶剂的浓度的溶剂作对照,2-4d后记录枯斑数,按下列公式计算抑制率。
C.药剂对TMV侵染的活体保护作用
药剂对TMV侵染的活体保护作用:选长势一致的5-6叶期的心叶烟打顶,用毛笔在左半叶轻轻涂施药剂,右半叶涂施对应溶剂的浓度的溶剂作对照。24h后,向全叶撒匀金刚砂,用排笔蘸取病毒汁液(6×10-3mg/mL)全叶接种病毒,用清水冲洗,2-4d后记录枯斑数,按下列公式计算抑制率。
D.药剂对TMV侵染的活体钝化作用
将药剂与等体积的病毒汁液混合钝化30min,用排笔蘸取药剂与病毒的混合液,人工摩擦接种于撒有金刚砂的叶片左半边叶片上,叶片下方用平整木板支撑。灭菌水与病毒汁液混合接种右半叶。每药剂处理设3株,每株5-6片叶,随后将植株放在光照培养箱中保湿培养,控制温度23±1℃,光照10000Lux,2-4d后观察并记录产生枯斑的数目,按下列公式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未涂施药剂半叶的平均枯斑数-涂施药剂的半叶枯斑数)/未涂施药剂半叶的平均枯斑数×100%
其中,未涂施药剂半叶的平均枯斑数和涂施药剂的半叶枯斑数都采用各组三次重复的平均数。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目标化合物对烟草花叶病毒的保护、治疗活性和钝化活性
Figure BSA0000184613040000122
Figure BSA0000184613040000131
采用半叶枯斑法,以商品药剂宁南霉素为对照,在测试浓度为500μg/mL时,测试了目标化合物A1~A10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治疗和保护活性(见表3)。该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TMV均有较好的治疗和保护活性。其中,目标化合物A1和A9对TMV拥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55.6和51.5%,略优于宁南霉素(45.4%)。目标化合物A1、A6、A9和A10对TMV拥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55.8、57.5、68.3和61.9%,接近宁南霉素(61.4%)。目标化合物A3和A9对TMV拥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74.2和85.2%,接近宁南霉素(89.4%)。
以上实验活性数据表明含喹喔啉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衍生物对植物病毒(TMV)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部分目标化合物对抗植物病毒表现出优良活性,可作为潜在的抗植物病毒药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含喹喔啉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为下述化合物:
Figure FSB0000196714410000011
2.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以及农业上可用的助剂或杀菌剂、杀虫剂或除草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剂型独立地选自乳油、粉剂、颗粒剂、水剂、悬浮剂、超低容量喷雾剂、微胶囊剂、烟剂、水乳剂、水分散性粒剂。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组合物在防治农业病虫害方面的用途,所述农业病虫害为烟草花叶病。
5.一种防治农业病虫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组合物作用于有害物或其生活环境;所述农业病虫害为烟草花叶病。
6.用于保护植物免受农业病虫害侵害的方法,其包括其中使植物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组合物接触的方法步骤。
CN201910520064.7A 2019-06-17 2019-06-17 一类含喹喔啉的戊二烯酮肟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01284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0064.7A CN110128408B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类含喹喔啉的戊二烯酮肟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0064.7A CN110128408B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类含喹喔啉的戊二烯酮肟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8408A CN110128408A (zh) 2019-08-16
CN110128408B true CN110128408B (zh) 2022-03-25

Family

ID=67577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0064.7A Active CN110128408B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类含喹喔啉的戊二烯酮肟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284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20256B (zh) * 2023-02-07 2024-05-24 贵州大学 一类含噻唑肟醚的查耳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3934A (zh) * 2010-09-06 2011-02-16 贵州大学 1,5-二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肟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杀虫活性应用
CN106749046A (zh) * 2016-12-08 2017-05-31 贵州大学 一种含4(3h)‑喹唑啉酮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56291A (zh) * 2017-08-31 2018-01-09 贵州大学 一种含喹唑啉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7602539A (zh) * 2017-10-17 2018-01-19 贵州大学 一种含喹喔啉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8530427A (zh) * 2018-04-10 2018-09-14 贵州大学 一种含喹唑啉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3934A (zh) * 2010-09-06 2011-02-16 贵州大学 1,5-二取代芳基-1,4-戊二烯-3-酮肟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杀虫活性应用
CN106749046A (zh) * 2016-12-08 2017-05-31 贵州大学 一种含4(3h)‑喹唑啉酮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56291A (zh) * 2017-08-31 2018-01-09 贵州大学 一种含喹唑啉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8822045A (zh) * 2017-08-31 2018-11-16 贵州大学 一种含喹唑啉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7602539A (zh) * 2017-10-17 2018-01-19 贵州大学 一种含喹喔啉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8530427A (zh) * 2018-04-10 2018-09-14 贵州大学 一种含喹唑啉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28408A (zh) 201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7206B (zh) 一类具有手性中心的咔唑基异丙醇胺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809C (zh) 取代的芳基和杂芳基嘧啶化合物及含其的除草组合物
CN106749046B (zh) 一种含4(3h)-喹唑啉酮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48320B (zh) 一类1,3,4-噁二唑酰肼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961728A (zh) 含吡啶甲氧基联苯基结构的吡唑肟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556291A (zh) 一种含喹唑啉的1,4‑戊二烯‑3‑酮肟醚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CZ169797A3 (cs) Skupinou benzyloxy substituované aromáty a jejich použití jako fungicidy a insekticidy
CN110128408B (zh) 一类含喹喔啉的戊二烯酮肟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42567B (zh) 一种1,3,4-噁(噻)二唑基的咪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461634B (zh) 一类噻唑酰肼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93710A (zh) 含5-(4-氟苯基)异噁唑结构的吡唑肟醚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
CN106543139B (zh) 一种三唑酮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08069915B (zh) 一种吡嗪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一种杀菌剂
CN110078721B (zh) 一类含三嗪的戊二烯酮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318976A (zh) 一种含氨基膦酸酯的氰基丙烯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393359A (zh) 一类含吡啶盐的n-(肉桂酰基)-n’-(取代的)的丙基酰肼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64795B (zh) 哒嗪酮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CN113620894A (zh) 一类含酰胺亚结构的二唑硫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120256B (zh) 一类含噻唑肟醚的查耳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484457B (zh) 含甲氧基丙烯酸酯的二硫缩醛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134399B (zh) 一种含苯并噻唑的1,4-戊二烯-3-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833789A (zh) 含苯并呋喃杂环的α-氨基膦酸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380802B (zh) 一类含咔唑基咪唑盐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343062A (zh) 含二硫缩醛单元的吲哚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4634465B (zh) 一种含磺酰哌嗪的戊二烯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