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7868B - 双面夹纱编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面夹纱编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17868B CN110117868B CN201910392019.8A CN201910392019A CN110117868B CN 110117868 B CN110117868 B CN 110117868B CN 201910392019 A CN201910392019 A CN 201910392019A CN 110117868 B CN110117868 B CN 1101178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arn
- knitting
- clamping
- needle bed
- wea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双面夹纱编织方法,它使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彼此相对的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所述横机通过纱嘴以纱线A、纱线B、纱线C进行编织,编织时通过对线圈的选着性前后对翻,使纱线B与纱线C分别位于编织线圈的正反两面,编织方向包括纱嘴右行时和纱嘴左行时,本发明通过灵活多变的花型图案与性质不同的针织纱线(如颜色、形状、弹性等不同的针织纱线)的组合,织造的针织物可呈现更为丰富的肌理色彩对比,其织物产品适用领域广泛,市场潜力巨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物编织方法,特别是一种双面夹纱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针织物组织结构作为产品设计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传统的组织结构已不能完全满足产品的设计开发需求。如图 1 所示,为传统编织工艺的夹纱(inlay)组织结构,是用纱环的一部分压住条纱线,从而产生从正面可以同时看到纱环和夹纱纱线,视觉效果为线圈和浮线的组合。传统的编织方法在单行表面只能体现一种夹纱纱线,无法满足所有的设计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面夹纱编织方法,在单层针织物的双面夹纱(inlay)组织,使用两条同色或不同色的纱线,把同一行上的线圈通过二次翻针,分别夹住纱线 B 和纱线 C,并使纱线 B 和 C 分别出现在织片的前或后,产出整个织片全部以浮线纬纱构成的效果。通过图案的形式表现出来,效果上区别于以往的组织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双面夹纱编织方法,它使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彼此相对的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所述横机通过纱嘴以纱线 A、纱线 B、纱线C进行编织,编织时通过对线圈的选择性前后对翻,使纱线 B与纱线 C分别位于编织线圈的正反两面,编织方向包括纱嘴右行时和纱嘴左行时,该编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纱嘴右行时
(a)、纱线 A 根据夹纱纱线 B 的图案需求右行进行正反针线圈编织;
(b)、纱嘴带纱线 B 进行纬向不织夹纱,同时将前后针床已有编织线圈的针位线圈翻至对面针床,达到压住纱线 B 的作用,并同时满足夹纱纱线 C 的图案需求;
(c)、纱嘴带纱线 C 进行纬向不织夹纱,同时将前后针床已有编织线圈根据下一行夹纱纱线 B 的图案需求翻针,同时达到压住纱线 C 的作用;
(2)纱嘴左行时,编织步骤与上述相同。
本发明突破了传统编织方法的上述局限性,满足了针织产品面料化、梭织化的特殊需求,丰富了夹纱(inlay)组织的表现手法和设计手段,对更好地诠释设计理念起到一定的作用,为针织产品开发及市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本发明通过灵活多变的花型图案与性质不同的针织纱线(如颜色、形状、弹性等不同的针织纱线)的组合,织造的针织物可呈现更为丰富的肌理色彩对比,其织物产品适用领域广泛,市场潜力巨大。此外,在工业实用性方面,本发明的编织方法能广泛应用于夹纱(inlay)功能的电脑横机。可满足并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推动我国针织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夹纱编织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编织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纱嘴右行时编织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纱嘴左行时编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描述的双面夹纱编织方法。
如图2所示,一种双面夹纱编织方法,它使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彼此相对的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所述横机通过纱嘴以纱线 A、纱线 B、纱线C进行编织,编织时通过对线圈的选择性前后对翻,使纱线 B与纱线 C分别位于编织线圈的正反两面,编织方向包括纱嘴右行时和纱嘴左行时,该编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如图3所示,(1)纱嘴右行时
(a)、纱线 A 根据夹纱纱线 B 的图案需求右行进行正反针线圈编织;
(b)、纱嘴带纱线 B 进行纬向不织夹纱,同时将前后针床已有编织线圈的针位线圈翻至对面针床,达到压住纱线 B 的作用,并同时满足夹纱纱线 C 的图案需求;
(c)、纱嘴带纱线 C 进行纬向不织夹纱,同时将前后针床已有编织线圈根据下一行夹纱纱线 B 的图案需求翻针,同时达到压住纱线 C 的作用;
如图4所示(2)纱嘴左行时,编织步骤与上述相同。
本发明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双面夹纱编织方法,其特征是它使用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彼此相对的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所述横机通过纱嘴以纱线 A、纱线 B、纱线C进行编织,编织时通过对线圈的选择性前后对翻,使纱线 B与纱线 C分别位于编织线圈的正反两面,编织方向包括纱嘴右行时和纱嘴左行时,该编织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纱嘴右行时
(a)、纱线 A 根据夹纱纱线 B 的图案需求右行进行正反针线圈编织;
(b)、纱嘴带纱线 B 进行纬向不织夹纱,同时将前后针床已有编织线圈的针位线圈翻至对面针床,达到压住纱线 B 的作用,并同时满足夹纱纱线 C 的图案需求;
(c)、纱嘴带纱线 C 进行纬向不织夹纱,同时将前后针床已有编织线圈根据下一行夹纱纱线 B 的图案需求翻针,同时达到压住纱线 C 的作用;
(2)纱嘴左行时,编织步骤与上述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92019.8A CN110117868B (zh) | 2019-05-13 | 2019-05-13 | 双面夹纱编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92019.8A CN110117868B (zh) | 2019-05-13 | 2019-05-13 | 双面夹纱编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17868A CN110117868A (zh) | 2019-08-13 |
CN110117868B true CN110117868B (zh) | 2020-11-13 |
Family
ID=67522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92019.8A Active CN110117868B (zh) | 2019-05-13 | 2019-05-13 | 双面夹纱编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1786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01267B (zh) * | 2020-01-07 | 2021-07-02 | 斓帛职业培训学校(桐乡)有限公司 | 一种单面衬纬包覆组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233989B (en) * | 1989-07-11 | 1993-12-01 | Courtaulds Plc | Structured knitted fabrics |
JP4503428B2 (ja) * | 2004-12-14 | 2010-07-14 |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 編地の編成方法およびその編成方法で編成された編地 |
CN104109931A (zh) * | 2014-07-28 | 2014-10-22 | 无锡富士时装有限公司 | 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JP2016211088A (ja) * | 2015-04-30 | 2016-12-15 |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 編地の編成方法 |
CN206376064U (zh) * | 2016-12-28 | 2017-08-04 | 嘉兴市蒂维时装有限公司 | 一种针织面料的衬纬组织 |
-
2019
- 2019-05-13 CN CN201910392019.8A patent/CN11011786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17868A (zh) | 2019-08-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42540B (zh) | 浮线衔接编织方法 | |
CN110129969B (zh) | 流苏的编织方法 | |
CN108691088A (zh) | 经编贾卡三色提花织物的织造方法 | |
CN110042546B (zh) | 一种全成型前后变化收针的编织方法及其成型织物 | |
CN111101267B (zh) | 一种单面衬纬包覆组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 |
CN109402854B (zh) | 一种全成型浮线提花的编织方法 | |
CN101545175A (zh) | 一种经编双色提花无缝织物的编织方法 | |
CN109518345B (zh) | 一种正反面具有不同提花图案的双色编织方法 | |
CN112962204A (zh) | 用于提高全成型服装夹位强度的编织方法及其加固结构 | |
CN109610081B (zh) | 集针型复合组织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
CN110117868B (zh) | 双面夹纱编织方法 | |
CN108754805B (zh) | 一种针织编织方法、编织结构、编织面料及服装 | |
CN110791863B (zh) | 一种全成型摩尔花纹图案组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 |
CN108866791B (zh) | 一种提花编织带的织造方法 | |
CN110055669B (zh) | 单面衬纬针织物的毛圈组织编织方法 | |
CN111691053B (zh) | 一种针织提花插口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 |
CN110184728B (zh) | 一种具有烂花效果的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
CN109594185B (zh) | 针织织片的包边条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 |
CN110644122B (zh) | 一种针织物的浮线交错组织及其编织方法 | |
CN209741368U (zh) | 集针型复合组织针织物 | |
CN110616497B (zh) | 一种双针床圆筒套收结构编织方法 | |
CN209816407U (zh) | 针织织片的包边条结构 | |
CN114836884B (zh) | 一种改善全成型条纹组织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 |
CN111549430B (zh) | 一种仿梭织面料加装饰性浮线组织的编织方法 | |
CN111172650B (zh) | 一种双面衬纬包覆组织结构及其编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