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111912A - 自蒸发金属磁流体一体化反应堆 - Google Patents

自蒸发金属磁流体一体化反应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11912A
CN110111912A CN201910514402.6A CN201910514402A CN110111912A CN 110111912 A CN110111912 A CN 110111912A CN 201910514402 A CN201910514402 A CN 201910514402A CN 110111912 A CN110111912 A CN 110111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or
core
pressure vessel
cylinder
coo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144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11912B (zh
Inventor
夏彦
周钦
刘国青
赵春晴
朱成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craf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craf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craf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craf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9105144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119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11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19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119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19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00Reactor types
    • G21C1/32Integral reactors, i.e. reactors wherein parts function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reactor but not essential to the reaction, e.g. heat exchangers, are disposed inside the enclosure with the core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5/00Cooling arrangements within the pressure vessel containing the core; Selection of specific coolants
    • G21C15/18Emergency cooling arrangements; Removing shut-down heat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CNUCLEAR REACTORS
    • G21C15/00Cooling arrangements within the pressure vessel containing the core; Selection of specific coolants
    • G21C15/28Selection of specific coolants ; Additions to the reactor coolants, e.g. against moderator corros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蒸发金属磁流体一体化反应堆,反应堆内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件、反应堆芯、内磁体、启动电机及涡轮,其中,反应堆压力容器由近圆柱形的筒体以及盖设在筒体顶部的盖体、支撑在筒体底部的底封头组成。反应堆外包括外磁体、转鼓控制棒、热管散热器、屏蔽结构。本发明适用于快堆,还适用于同位素热源等其它持久性热源;同时,反应堆结构尺寸及输出功率可调节范围较大。

Description

自蒸发金属磁流体一体化反应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间小型核动力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全环境自动循环能力的自蒸发金属磁流体的一体化微型反应堆。
背景技术
作为最可能实现大规模稳定发电的清洁能源,核能是缓解环境与能源需求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核能应用的关键在于其安全性,随着核电技术的发展,第三代、第四代核电系统普遍具有全功率或部分功率自然循环、非能动余热排出等非能动安全特性。
同时,随着人类空间探索范围的扩大,探索时间的延长,能够持续数年不依赖太阳光提供百千瓦级别的电能供应成为空间探索的重要需求。而我国同位素电源原料储备量较少,空间反应堆更成为月球、火星基地以及远太阳系探测器能源供应的主要选择。
空间反应堆的冷却方式主要包括液态金属冷却、气体冷却、液态金属热管等,其中液体金属热管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但目前技术尚不成熟;液态金属冷却、气体冷却方式虽与地面核电系统类似,但目前核电系统冷却剂自然循环均依赖重力及冷却剂密度差,在空间环境无法保障自然循环能力,因此只能使用泵或风机驱动冷却工质,存在泵或风机失效冷却能力丧失导致堆芯熔融的风险。
空间反应堆的能量转换方式主要包括热电偶及热离子、斯特林循环、闭式布雷顿循环等,其中热电偶转换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转换方式。但热电偶转换器件抗辐照能力较差,且能量转换效率较低——要达到较高的转换效率必须具有极高的热端温度,因此目前欧美及我国也在大力推进斯特林循环、闭式布雷顿循环等能量转换方式的研究;后者具有很高的能量转换效率,但作为能量转换单元,相比热电偶,单位转化功率的设备质量较大,机械结构较复杂,运动部件较多,尤其是闭式布雷顿循环。
本发明解决了核反应堆冷却剂自然循环必须依赖重力的问题,实现了无重力作用下反应堆堆芯冷却的非能动安全;同时解决了空间反应堆外带热机能量转换系统质量偏大,机械结构复杂而脆弱的问题,实现了一种高度集成的一体化反应堆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全环境自动循环能力的自蒸发金属磁流体的一体化微型反应堆,液态金属冷却方式实现空间条件下的自动循环能力,同时采用较为简化、集成的能量转换结构实现较低热端温度下较高的转换效率。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自蒸发金属磁流体一体化反应堆,其结构如下:反应堆内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件、反应堆芯、中心磁体、内磁体、启动发动机及涡轮;反应堆外包括位于与内磁体对应位置的外磁体、转鼓控制棒、热管散热器和屏蔽结构;其中,反应堆压力容器由近圆柱形的筒体以及盖设在筒体顶部的盖体、支撑在筒体底部的底封头组成,压力容器的筒体内设有堆内构件围筒,将压力容器空间分为内外两个区域;堆内构件围筒的上部设置有中心磁体和内磁体,中心磁体与内磁体之间形成冷却剂流道,堆内构件围筒中下部设有堆芯,堆芯为由细长圆柱形的燃料元件排布的圆柱形堆芯,或开有细长圆柱形冷却剂流道的圆柱形堆芯,通过燃料元件支架固定在堆内构件围筒中下部,堆芯冷却剂流道顶部设置为喷嘴形状;喷嘴上方设有涡轮,涡轮通过穿过堆芯的轮轴连接堆芯下方的叶轮;压力容器外部在堆芯活性区高度设置若干环形排列的转鼓控制棒,转鼓为圆柱形,主体结构以及周向一侧外层结构为中子反射材料,另一侧外层结构为中子吸收材料,通过旋转转鼓调节控制棒对堆芯中子的吸收从而调节堆芯的反应性;转鼓下部旋转轴插入底屏蔽结构,上部连接旋转电机;旋转电机插入转鼓气缸内。
反应堆循环过程如下:堆内构件围筒与压力容器筒体之间为堆芯的金属磁流体冷却剂向下流动的区域,金属磁流体冷却剂在经过堆芯时部分气化,由喷嘴向上方喷射,带动金属磁流体气液两相流向上运动,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金属磁流体向上运动过程中穿过中心磁体和内磁体之间的流道,切割磁感线发电,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金属磁流体向上运动至压力容器顶盖后从堆内构件围筒与压力容器筒体之间的区域向下运动,穿过内磁体和外磁体之间的流道,再次切割磁感线发电,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在金属磁流体向下运动过程中,由压力容器筒体外的热管散热器将废热导出至散热板,冷却后的液态金属磁流体流回堆芯下部;金属磁流体从堆芯喷嘴向上喷射过程中,带动涡轮,涡轮连接堆芯下部的叶轮转动,将已冷却的液态金属磁流体抽入堆芯,部分气化,形成完整的冷却剂循环;在堆内构件底部设置启动发动机,在反应堆启动、冷却剂循环未建立之前,利用堆芯冷却剂与堆内构件底部的启动发动机(案例中为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温差带动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运动,由动力活塞带动柱塞泵将冷却剂抽入堆芯,也可选用其它发动机)形成循环。
其中,在堆内构件底部设置有启动发动机。
其中,所述发动机为斯特林发动机。
其中,堆芯外围设有钼-铼合金薄层。
其中,压力容器下部筒体外侧的堆芯活性区高度范围设有带转鼓结构的反射层;转鼓一侧设有碳化硼吸收体,通过电机控制转鼓转动来调节反射层的中子吸收,进而控制堆芯反应性。
其中,当电机失电时,碳化硼吸收体将自动转向反应堆堆芯一侧,从而实现停堆;转鼓同时能够部分滑移出堆芯活性段,当反应堆超温时,将使转鼓固定的气室失压,转鼓在弹簧力作用下部分滑移出堆芯活性段,从而实现停堆。
其中,压力容器筒体外部设有一圈热管;热管下部插入与压力容器紧贴的热管座,在热管座中与压力容器接触的热管段成为热管热端,热管冷端连接辐射器通过热辐射实现废热排放。
其中,压力容器筒体的底部和侧部分别设置有底屏蔽和侧屏蔽用于减少反应堆外的辐射剂量。
其中,压力容器筒体与底封头焊接连接,压力容器顶盖与筒体的法兰通过主螺栓连接,密封面设两道密封环。
其中,使用低沸点的液态金属冷却剂,堆芯温度高于沸点,冷却剂在通过堆芯时部分气化。
其中,在堆芯上方设置涡轮,利用两相流金属冷却剂喷射的机械能带动涡轮旋转,进而在堆芯下部将冷却剂抽入堆芯维持冷却剂循环。
进一步地,冷却剂为低沸点的液态金属磁流体,液态金属磁流体Na或NaK合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不依赖重力的全功率自动循环系统,能够在空间、月面、火星、水下等各种环境下,以及倾斜、摇摆等各种姿态下均具有非能动安全性能;
(2)自动循环动力不来自冷却剂密度差,能够在较高的功率密度,和较低的冷却剂流道高度下,实现全功率自动循环;
(3)采用高度集成的模块式结构,将反应堆芯、能量转换结构、发电机、循环介质全部布置在一个压力容器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4)全堆外功率控制,提高压力边界安全性;
(5)采用双重非能动安全设计的功率控制系统,两套停堆系统相互独立,在失电、超温等状态下均能实现非能动停堆,具有较高的非能动安全性能;
(6)非能动余热排出功能,停堆后不需任何外界干预可完全排出余热;
(7)采用磁流体发电,可以实现较高的热电转换效率和较高的功率密度;
(8)能量转换过程能够自动跟随堆芯功率变化,实现输出功率的自动调节;
(9)反应堆结构简单,没有机械结构复杂的控制棒驱动等部件,没有多重冷却剂回路,具有更高的换能效率及可靠性;
(10)相比气体磁流体,液态金属磁流体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工作,降低对反应堆材料的要求;
(11)直接输出电能的模块式结构,适合大批量生产、装配,可通过改变模块数量适应不同功率的需要;
(12)反应堆基本结构适用范围广,既适用于快堆,还适用于同位素热源等其它持久性热源;同时,反应堆结构尺寸及输出功率可调节范围较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自蒸发金属磁流体一体化反应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蒸发金属磁流体一体化反应堆结构中压力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自蒸发金属磁流体一体化反应堆结构中压力容器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自蒸发金属磁流体一体化反应堆结构中压力容器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压力容器;2为堆内构件;3为堆芯;4为内磁体;5为外磁体;6为中心磁体;7为启动发动机;8为涡轮;9为转鼓反射层;10为热管;11为侧屏蔽;12为底屏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自蒸发金属磁流体一体化反应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本发明的反应堆的具体结构包括:压力容器1、堆内构件2、堆芯3、内磁体4、外磁体5、中心磁体6、启动发动机7、涡轮8、转鼓反射层9、热管及热管座10、侧屏蔽11、底屏蔽12等。其中,用于将裂变热转为电能、组织冷却剂流道并形成自动循环能力的堆内构件2、堆芯3、内磁体4、中心磁体6、启动发动机7、涡轮8均布置在压力容器内;外磁体5及用于废热排放、反应性控制和屏蔽功能的转鼓反射层9、热管及热管座10、底屏蔽结构12等均布置在压力容器外。
具体而言,参见图2,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自蒸发金属磁流体一体化反应堆结构中压力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反应堆压力容器1由近圆柱形的筒体以及盖设在筒体顶部的盖体、支撑在筒体底部的底封头组成;其中围筒与底封头焊接连接,压力容器顶盖与围筒上部法兰通过主螺栓连接,密封面设2道密封环。
压力容器筒体内设有堆内构件围筒2,将压力容器1下段空间分为内外两个区域;堆内构件围筒2的内部设有堆芯3,同时围筒内为冷却剂向上流动的区域;堆内构件围筒与压力容器下部筒体之间为冷却剂向下流动的区域;围筒下端受压力容器围筒底部凸台的径向限位。
参见图3,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自蒸发金属磁流体一体化反应堆结构中压力容器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压力容器1内部除了堆内构件围筒2外,还设置有堆芯3,内磁体4,中心磁体6,启动发动机7,涡轮8,堆芯结构可为细长圆柱状燃料元件排列而成,此设计下堆芯结构外部为薄壁的堆芯筒体,筒体连接若干层燃料元件格板(图中为三层);格板除对燃料元件径向限位外,还留有冷却剂通道;堆芯结构也可为圆柱型燃料堆芯开细长圆柱状冷却剂通道。堆芯结构安装在堆内构件围筒内的下部;堆内构件围筒内的上部,堆芯结构上方布置有中心磁体;中心磁体周围布置有内磁体,中心磁体与内磁体之间的环形空间为冷却剂上升流道;堆芯结构上方布置有若干喷嘴结构将冷却剂导入中心磁体与内磁体之间的上升流道;若干小型涡轮布置在喷嘴上方的冷却剂流道内,每个涡轮通过穿过堆芯的轮轴与堆芯下方的叶轮相连,带动叶轮随涡轮一同转动;堆内构件底部设置启动发动机。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堆芯3中被加热的液态金属磁流体冷却剂部分气化,体积剧烈膨胀,两相流金属磁流体从堆芯上部管嘴高速喷出,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喷出的磁流体一方面带动涡轮旋转,一方面切割磁感线发电,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两相流磁流体到达压力容器顶盖后延堆内构件围筒与压力容器筒体之间的空间向下运动,再次切割磁感线,同时压力容器外的热管散热器带走废热;冷却后的液态金属磁流体流至堆芯下方,被涡轮带动的叶轮抽入堆芯,实现磁流体冷却剂自动循环。
进一步地,压力容器外布置有转鼓反射层、热管、侧屏蔽和底屏蔽结构,见附图4所示。
转鼓反射层由若干个转鼓围成一圈排布在压力容器下部围筒外;其主体结构以及周向一侧外层结构为中子反射材料,另一侧外层结构为中子吸收材料,通过旋转转鼓调节堆芯的反应性;转鼓下部旋转轴插入底屏蔽结构,上部连接旋转电机;旋转电机插入转鼓气缸内。
热管下部在反应堆附近插进热管座中以提高换热效率;热管座紧贴压力容器筒体以提高热管与压力容器内冷却剂之间的换热效率;热管上部从压力容器上部空间伸出,连接至散热结构;大量(图中为12根)热管排布在压力容器围筒周围。
上述结构以外的部分,为侧屏蔽结构及底屏蔽结构。
以下给出具体的实施例1,以便更加详尽地说明本发明的结构。
实施例1
(1)反应堆主体为近圆柱形的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围筒外径280mm,高度660mm,压力容器筒体壁厚20mm,主螺栓标称直径10mm,数量24;反应堆芯、能量转换结构、磁流体发电机、循环介质全部布置在压力容器内;用于控制堆芯反应性的带有转鼓的反射层结构以热力学工质管布置在压力容器以外。
(2)压力容器筒体下段内设有堆内构件围筒,将压力容器下段空间分为内外两个区域;堆内构件围筒外径220mm,高度480mm,壁厚10mm。
(3)由直径14mm,长度200mm的氮化铀燃料元件排布为直径200mm,高度200mm的圆柱形堆芯,通过燃料元件支架固定在堆内构件围筒中下部,燃料富集度98%;堆芯外围设有一层2mm厚的钼-铼合金薄层。
(4)堆内构件围筒内部,堆芯结构上方设有内磁体,内磁体高度250mm,厚度35mm;中心磁体直径50mm,高度250mm;内磁体与中心磁体之间穿过的冷却剂流道宽度35mm;压力容器外部与内磁体同样高度设有外磁体,厚度30mm;堆内构件筒体与压力容器筒体之间的冷却剂流道宽度25mm,从内、外磁体之间通过。
(5)压力容器下段外侧,堆芯活性区高度范围设有带转鼓结构的氧化铍反射层,反射层厚度100mm,高度200mm;转鼓直径80mm,圆周一侧设有20mm厚度碳化硼吸收体,通过电机控制转鼓转动来调节反射层的中子吸收,进而控制堆芯反应性,当电机失电时,吸收体将自动转向反应堆堆芯一侧,从而实现停堆;转鼓同时能够滑移出堆芯活性段200mm,当反应堆超温致使热管热端温度超过200℃时,将使转鼓固定的气室失压,转鼓在弹簧力作用下部分滑移出堆芯活性段,从而实现停堆。
(6)在压力容器筒体外部设有12根热管,热管通过铝合金热管座与压力容器筒体换热,热管直径20mm,总数量24根;每根与压力容器侧壁接触长度300mm;热管冷端采用辐射器实现废热排放,辐射器表面积200m2
(9)金属磁流体为Na(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为NaK合金等)。
(10)磁体系统由陶瓷绝缘包壳的亥姆赫兹线圈提供。
该实施例的运行参数如下:
(1)额定电功率200kw;
(2)堆芯温度900℃;
(3)设计压力10MPa;
(4)热管高温端温度150℃,低温端温度120℃。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发明专利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自蒸发金属磁流体一体化反应堆,反应堆内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件、反应堆芯、内磁体、启动电机及涡轮,其中,反应堆压力容器由近圆柱形的筒体以及盖设在筒体顶部的盖体、支撑在筒体底部的底封头组成;反应堆外包括外磁体、转鼓控制棒、热管散热器和屏蔽结构;
压力容器筒体内设有堆内构件围筒,将压力容器空间分为内外两个区域;堆内构件围筒的中下部设有堆芯,堆内构件围筒与压力容器筒体之间为冷却剂向下流动的区域;堆芯的冷却剂为低沸点的液态金属磁流体Na或NaK合金,堆芯温度高于冷却剂沸点,液态金属磁流体在经过堆芯时部分气化,由喷嘴向上方喷射,带动金属磁流体气液两相流向上运动,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金属磁流体向上运动过程中穿过中心磁体和内磁体之间的流道,切割磁感线发电,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金属磁流体向上运动至压力容器顶盖后从堆内构件围筒与压力容器筒体之间的区域向下运动,穿过内磁体和外磁体之间的流道,再次切割磁感线发电,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在金属磁流体向下运动过程中,由压力容器筒体外的热管散热器将废热导出至散热板,冷却后的液态金属磁流体流回堆芯下部;
金属磁流体从堆芯喷嘴向上喷射过程中,带动涡轮,涡轮连接堆芯下部的叶轮转动,将已冷却的液态金属磁流体抽入堆芯,部分气化,形成完整的冷却剂循环;在堆内构件底部设启动斯特林发动机,在反应堆启动且冷却剂循环未建立之前,利用堆芯冷却剂与压力容器底部的温差带动自由活塞斯特林发动机运动,由动力活塞带动柱塞泵将冷却剂抽如堆芯形成循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其中,压力容器上部筒体内、外部设置有磁体;磁体设置在堆内构件筒体与压力容器筒体围成的冷却剂流道的内、外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其中,在压力容器底部设置有启动发动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其中,堆芯为由细长圆柱形的燃料元件排布的圆柱形堆芯,或开有细长圆柱形冷却剂流道的圆柱形堆芯,通过燃料元件支架固定在堆内构件围筒中下部,堆芯冷却剂流道顶部设置为喷嘴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其中,堆芯外围设有钼-铼合金薄层。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堆,其中,压力容器下部筒体外侧的堆芯活性区高度范围设有带转鼓结构的反射层;转鼓一侧设有碳化硼吸收体,通过电机控制转鼓转动来调节反射层的中子吸收,进而控制堆芯反应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应堆,其中当电机失电时,碳化硼吸收体将自动转向反应堆堆芯一侧,从而实现停堆;转鼓同时能够部分滑移出堆芯活性段,当反应堆超温时,将使转鼓固定的气室失压,转鼓在弹簧力作用下部分滑移出堆芯活性段,从而实现停堆。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堆,其中,压力容器筒体外部设有一圈热管;与压力容器接触的热管段成为热管热端,热管冷端采用辐射器实现废热排放。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堆,其中,压力容器筒体的底部和侧部分别设置有底屏蔽和侧屏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其中,压力容器筒体与底封头焊接连接,压力容器顶盖与筒体的法兰通过主螺栓连接,密封面设两道密封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其中,使用低沸点的液态金属冷却剂,堆芯温度高于沸点,冷却剂在通过堆芯时部分气化。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其中,在堆芯上方设置涡轮,利用两相流金属冷却剂喷射的机械能带动涡轮旋转,进而在堆芯下部将冷却剂抽入堆芯维持冷却剂循环。
CN201910514402.6A 2019-06-14 2019-06-14 自蒸发金属磁流体一体化反应堆 Active CN1101119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4402.6A CN110111912B (zh) 2019-06-14 2019-06-14 自蒸发金属磁流体一体化反应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4402.6A CN110111912B (zh) 2019-06-14 2019-06-14 自蒸发金属磁流体一体化反应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1912A true CN110111912A (zh) 2019-08-09
CN110111912B CN110111912B (zh) 2020-09-29

Family

ID=67494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14402.6A Active CN110111912B (zh) 2019-06-14 2019-06-14 自蒸发金属磁流体一体化反应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1191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1533A (zh) * 2019-08-22 2019-11-2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双层冷却堆芯发电系统
CN113744901A (zh) * 2021-08-09 2021-12-03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热板堆芯换热器、核反应堆设备、制造方法
CN117497207A (zh) * 2023-09-15 2024-02-02 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分流装置及高温气冷堆停堆系统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58131A1 (fr) * 1986-08-20 1988-03-02 Framatome Dispositif de refroidissement de secours d'un réacteur nulcléaire à neutrons rapides
US5158742A (en) * 1991-12-11 1992-10-2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actor steam isolation cooling system
US20090010374A1 (en) * 1999-12-28 2009-01-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Reactivity control rod for core, core of nuclear reactor, nuclear reactor and nuclear power plant
CN102592693A (zh) * 2012-02-15 2012-07-18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利用液态金属磁流体为工质的核能发电系统
CN105405471A (zh) * 2015-12-18 2016-03-16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聚变用低电导率液态氚增殖剂及其制备方法
KR20160115065A (ko) * 2015-03-25 2016-10-06 한국원자력연구원 나선형 전열관을 이용하는 액체금속-공기 열교환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액체금속 냉각 원자로의 잔열제거 시스템
CN108123587A (zh) * 2018-02-08 2018-06-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双模多级液态金属磁流体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8630334A (zh) * 2018-05-02 2018-10-09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全环境的自然循环微型一体化反应堆
CN108831576A (zh) * 2018-06-14 2018-11-1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磁流体发电机的脉冲核反应堆及其控制方法
CN208337387U (zh) * 2018-06-14 2019-01-0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核动力的脉冲磁流体发电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58131A1 (fr) * 1986-08-20 1988-03-02 Framatome Dispositif de refroidissement de secours d'un réacteur nulcléaire à neutrons rapides
US5158742A (en) * 1991-12-11 1992-10-2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eactor steam isolation cooling system
US20090010374A1 (en) * 1999-12-28 2009-01-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Reactivity control rod for core, core of nuclear reactor, nuclear reactor and nuclear power plant
CN102592693A (zh) * 2012-02-15 2012-07-18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利用液态金属磁流体为工质的核能发电系统
KR20160115065A (ko) * 2015-03-25 2016-10-06 한국원자력연구원 나선형 전열관을 이용하는 액체금속-공기 열교환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액체금속 냉각 원자로의 잔열제거 시스템
CN105405471A (zh) * 2015-12-18 2016-03-16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聚变用低电导率液态氚增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23587A (zh) * 2018-02-08 2018-06-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双模多级液态金属磁流体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8630334A (zh) * 2018-05-02 2018-10-09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全环境的自然循环微型一体化反应堆
CN108831576A (zh) * 2018-06-14 2018-11-1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磁流体发电机的脉冲核反应堆及其控制方法
CN208337387U (zh) * 2018-06-14 2019-01-0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核动力的脉冲磁流体发电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91533A (zh) * 2019-08-22 2019-11-2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双层冷却堆芯发电系统
CN110491533B (zh) * 2019-08-22 2022-02-22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双层冷却堆芯发电系统
CN113744901A (zh) * 2021-08-09 2021-12-03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热板堆芯换热器、核反应堆设备、制造方法
CN117497207A (zh) * 2023-09-15 2024-02-02 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分流装置及高温气冷堆停堆系统
CN117497207B (zh) * 2023-09-15 2024-06-04 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分流装置及高温气冷堆停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1912B (zh) 202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11709B (zh) 热管式碱金属转换一体化反应堆
CN108630334B (zh) 全环境的自然循环微型一体化反应堆
RU2693861C1 (ru) Система малогабаритного ядерного реактора, работающего в режиме следования за нагрузкой, использующая жидкометаллический теплоноситель первого контура
CN110111912B (zh) 自蒸发金属磁流体一体化反应堆
RU2015113440A (ru) Модульный транспортируемый ядерный генератор
CN109192329A (zh) 一种热管型双模式空间核反应堆堆芯
CN110310748B (zh) 加装涡轮的热电转换一体化反应堆
JP2016515191A5 (zh)
CN109147966A (zh) 一种基于铀氢钇燃料和动态热电转换的热管冷却式核反应堆电源系统
CN108122623B (zh) 一种深海核电装置
CN105225715B (zh) 一种基于斯特林循环的行李箱式核能发电装置
CN105247621B (zh) 支撑核燃料组件
CN111627576A (zh) 一种海洋应用斯特林发电核反应堆电源系统
CN109859859B (zh) 一种基于钨导热的无对流换热整体模块式超小型空间反应堆堆芯
CN209216592U (zh) 一种热管型双模式空间核反应堆堆芯
CN113314240A (zh) 一种空间堆热管理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10310749B (zh) 液态金属磁流体一体化反应堆
CN112885494B (zh) 一种基于星型斯特林发动机的反应堆电源系统
CN209216591U (zh) 一种采用径向氢气流道的热管型双模式空间核反应堆堆芯
US3031388A (en) Fuel element for nuclear reactors
JP2009115571A (ja) 複合発電化したリニューアルabwr
CN114121315A (zh) 一种脉动热管冷却反应堆热管理系统
Vrillon et al. Space nuclear power studies in France.-A new concept of particle bed reactor
EP4490760A2 (en) Portable nuclear power system
RU2071133C1 (ru) Активная зона реактора энергодвигательной установк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