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9226B - 镜头结构、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镜头结构、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109226B CN110109226B CN201910295733.5A CN201910295733A CN110109226B CN 110109226 B CN110109226 B CN 110109226B CN 201910295733 A CN201910295733 A CN 201910295733A CN 110109226 B CN110109226 B CN 11010922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light
- side end
- object side
- shielding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25254 Cannabis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766 Cannabis sativa ssp. sativa var.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765 Cannabis sativa ssp. sativa var. spontan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QPLDLSVMHZLSFG-UHFFFAOYSA-N Copper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Cu]=O QPLDLSVMHZLSF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751 Copper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65042 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matory syndrom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120 camo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607 chanvre indie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431 copper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87 hemp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1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ghost imag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glu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结构、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镜头结构包括:镜筒,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具有相对的物侧端面和像侧端面;镜片组,包括设于镜筒内的多片镜片,多片镜片自物侧端面至像侧端面依次排列,位于镜片组的端面且靠近物侧端面的镜片定义为第一镜片,第一镜片包括第一光学部和位于第一光学部外周的第一安装部,第一镜片的物侧面至少部分地凸出镜筒的物侧端面;遮光片,设于物侧端面,并至少部分地遮挡第一镜片的物侧面。技术效果:第一镜片凸出镜筒,实现镜头结构的小型化,进而实现摄像头模组的小型化,提高屏幕显示区的占屏比。遮光片能够防止因镜筒变小导致的漏光风险大的现象,保证一定强度的光线遮挡作用,进而保证成像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镜头结构、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朝向全面屏发展,移动终端的屏幕的侧边边框、上下边框会变得越来越小甚至消失,安装于屏幕的摄像头模组开始朝向小型化发展,以减小摄像头模组的占屏比。
传统的摄像头模组的镜头结构通常包括镜筒及设于镜筒内的镜片组,镜片组包括多片镜片。光线从镜筒的物侧端面进入,透过镜片组后,经由镜筒的像侧端面入射到感光芯片,从而实现成像。
在实现传统技术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镜头结构的尺寸很难进一步缩小,无法满足摄像头模组占屏比更小的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镜头结构的尺寸很难进一步缩小,无法满足摄像头模组占屏比更小的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镜头结构、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一种镜头结构,包括:镜筒,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具有相对的物侧端面和像侧端面;镜片组,包括设于所述镜筒内的多片镜片,多片所述镜片自所述物侧端面至所述像侧端面依次排列,位于所述镜片组的端面且靠近所述物侧端面的镜片定义为第一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包括第一光学部和位于所述第一光学部外周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镜片的物侧面至少部分地凸出所述镜筒的物侧端面;遮光片,设于所述物侧端面,并至少部分地遮挡所述第一镜片的物侧面。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镜头结构,第一镜片的物侧面至少部分地凸出镜筒的物侧端面,该凸出的部分伸入移动终端的屏幕开孔内,不需要将整个镜筒都伸入开孔内,减小了镜头结构的尺寸,也减少了屏幕开孔的尺寸,降低了摄像头模组的占屏比,实现了镜头结构的小型化,进而实现了摄像头模组的小型化,提高了屏幕显示区的占屏比。此外,在镜筒的物侧端面设有遮光片,遮光片至少部分地遮挡第一镜片的物侧面,能够防止因镜筒变小导致的漏光风险大的现象,保证一定强度的光线遮挡作用,进而保证成像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片的物侧面凸出所述遮光片的物侧面的距离设为A,满足关系式:0.2mm<A<0.7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光片的厚度设为B,满足关系式:0.045mm<B<0.08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侧端面形成有环状凹部,所述遮光片为环状结构,所述遮光片置于所述环状凹部内,所述遮光片的外周抵接所述环状凹部的内壁,所述遮光片靠近所述第一镜片的部分搭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光片的物侧面与所述物侧端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物侧端面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遮光片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所述遮光片层叠设于所述物侧端面,所述遮光片靠近所述第一镜片的部分搭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靠近所述第一镜片的镜片定义为第二镜片,所述第二镜片具有第二光学部和位于所述第二光学部外周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抵接所述镜筒的内壁,所述第一镜片承靠于所述遮光片和所述第二镜片之间,且所述第一安装部抵接所述镜筒的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第一承靠斜面,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承靠斜面抵接的第二承靠斜面,所述第二承靠斜面和所述镜筒的内壁共同形成对所述第一镜片的径向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部的表面设有第一点胶槽,所述第一点胶槽内填充有胶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镜筒的内壁之间共同形成有第二点胶槽,所述第二点胶槽内填充有胶水。
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镜头结构。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屏幕,开设有开孔;及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摄像头模组,所述第一镜片凸出所述镜筒的物侧端面的部分伸入所述开孔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镜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的爆炸图。
其中:
100、镜头结构 110、镜筒 112、物侧端面
114、像侧端面 120、镜片组 121、第一镜片
122、第二镜片 123、第三镜片 124、第四镜片
132、第一光学部 134、第一安装部 136、第一点胶槽
138、第一承靠斜面 142、第二光学部 144、第二安装部
146、第二承靠斜面 150、遮光片 160、第二点胶槽
170、挡光片 180、隔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结构100,包括:镜筒110,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具有相对的物侧端面112和像侧端面114;镜片组120,包括设于镜筒110内的多片镜片,多片镜片自物侧端面112至像侧端面114依次排列,位于镜片组120的端面且靠近物侧端面112的镜片定义为第一镜片121,第一镜片121包括第一光学部132和位于第一光学部132外周的第一安装部134,第一镜片121的物侧面至少部分地凸出镜筒110的物侧端面112;遮光片150,设于物侧端面112,并至少部分地遮挡第一镜片121的物侧面。
镜筒110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包括相对的物侧端面112和像侧端面114。镜筒110位于物侧端面112上的开口为第一通光孔,镜筒110位于像侧端面114上的开口为第二通光孔,光线可以经第一通光孔进入镜筒110内,进入镜筒110的光线透过镜片组120后,经第二通光孔入射至感光芯片上,从而实现成像。
镜片组120包括多片(大于等于两片)镜片,多片镜片自物侧端面112至像侧端面114依次排列。其中,位于镜片组120的端部且靠近物侧端面112的一镜片为第一镜片121,依次类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四片镜片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镜片组120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镜片121、第二镜片122、第三镜片123和第四镜片124。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两片镜片、三片镜片、五片镜片、六片镜片等。本文中,所提到的“物侧面”、“像侧面”是相对于物侧端面112和像侧端面114而定义的,朝向物侧端面112的面定义为物侧面,朝向像侧端面114的面定义为像侧面。
第一镜片121的物侧面凸出镜筒110的物侧端面112,通常为第一光学部132凸出镜筒110的物侧端面112,通过去除一部分镜筒110实现,第一镜片121凸出的部分伸入屏幕开孔内,不再需要将整个镜筒110都伸入屏幕开孔内,减少了屏幕开孔的尺寸,增加了屏幕显示区的占屏比。为了避免去除部分镜筒110后拦光作用降低,故在物侧端面112设置一遮光片150,使其至少部分地遮挡第一镜片121的物侧面。具体地,遮光片150主要遮挡的部分为第一安装部134所在的部分,尽量减少对第一光学部132产生的光线影响。
遮光片150,还可以称为IRIS光阑片,采用索麻片、PET片、阳极氧化铜等黑色材料,或者经过涂黑处理的材料,或者灰色材料亦可。遮光片150的作用是遮挡光线。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镜头结构100,第一镜片121的物侧面至少部分地凸出镜筒110的物侧端面112,该凸出的部分伸入移动终端的屏幕开孔内,不需要将整个镜筒110都伸入开孔内,减小了镜头结构100的尺寸,也减少了屏幕开孔的尺寸,降低了摄像头模组的占屏比,实现了镜头结构100的小型化,进而实现了摄像头模组的小型化,提高了屏幕显示区的占屏比。此外,在镜筒110的物侧端面112设有遮光片150,遮光片150至少部分地遮挡第一镜片121的物侧面,能够防止因镜筒110变小导致的漏光风险大的现象,保证一定强度的光线遮挡作用,进而保证成像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镜片121的物侧面凸出遮光片150的物侧面的距离设为A,满足关系式:0.2mm<A<0.75mm。为了保证第一镜片121的光线入射效果,控制第一镜片121的尺寸,可以将第一镜片121的物侧面凸出遮光片150的物侧面的距离预设为0.2mm至0.75mm之间。例如,A可以是0.2mm,0.25mm,0.30mm,0.35mm,0.40mm,0.45mm,0.475mm,0.50mm,0.55mm,0.60mm,0.65mm,0.70mm,0.7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片150的厚度设为B,满足关系式:0.045mm<B<0.08mm。为了保证遮光片150的结构强度,同时不影响A的尺寸,在制备遮光片150时,将遮光片150的厚度预设为0.045mm至0.08mm之间。例如,B可以是0.045mm,0.050mm,0.055mm,0.060mm,0.0625mm,0.065mm,0.070mm,0.075mm,0.08mm。
遮光片150的固定方式有多种,以下描述其中两种,仅以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侧端面112形成有环状凹部,遮光片150为环状结构,遮光片150置于环状凹部内,遮光片150的外周抵接环状凹部的内壁,遮光片150靠近第一镜片121的部分搭接于第一安装部134。具体地,物侧端面112靠近镜筒110内壁的位置设有一环状凹部,环状的遮光片150部分设于环状凹部内,部分搭接于第一安装部134,利用点胶的方式固定遮光片150。如此设置,将遮光片150限位于第一镜片121和环状凹部内壁之间,可以保证遮光片150的径向稳定性。
进一步地,遮光片150的物侧面与物侧端面112平齐。即,遮光片150的厚度大致等于环状凹部的深度,以使遮光片150的物侧面与镜筒110的物侧端面112平齐,保证在同一平面上,可以在镜头结构100的安装过程中,减少对该处结构的避开设计。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物侧端面112设有多个定位柱,遮光片150设有多个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遮光片150层叠设于物侧端面112,遮光片150靠近第一镜片121的部分搭接于第一安装部134。在物侧端面112上设置多个定位柱,在遮光片150上设置多个定位孔,安装遮光片150时,将相应的位置的定位柱穿过定位孔,定位柱可以采用涂胶密封的方式或拉铆的方式固定于遮光片150的物侧面。如此设置,定位柱限定了遮光片150的径向位置,可以保证遮光片150的径向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靠近第一镜片121的镜片定义为第二镜片122,第二镜片122具有第二光学部142和位于第二光学部142外周的第二安装部144,第二安装部144抵接镜筒110的内壁,第一镜片121承靠于遮光片150和第二镜片122之间,且第一安装部134抵接镜筒110的内壁。具体地,镜筒110于靠近物侧端面112的位置形成有尺寸相对较大的凸起,第一镜片121的第一安装部134上方抵接遮光片150,下方抵接第二镜片122的第二安装部144,侧面抵接镜筒110内壁的凸起,形成对第一镜片121的安装限位。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安装部134具有第一承靠斜面138,第二安装部144具有与第一承靠斜面138抵接的第二承靠斜面146,第二承靠斜面146和镜筒110的内壁共同形成对第一镜片121的径向限位。第一承靠斜面138承靠于第二承靠斜面146,防止第一镜片121朝向中心线滑移,在第一安装部134同时抵接镜筒110的内壁的基础上,第一安装部134在径向上被双向定位。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134靠近第二安装部144的表面设有第一点胶槽136,第一点胶槽136内填充有胶水。第一点胶槽136可以是绕第一安装部134一圈的环状槽,也可以是多个分散的槽。如此设置,能够增加第一镜片121和第二镜片122的结合力,保证第一镜片121和第二镜片122的承靠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34与镜筒110的内壁之间共同形成有第二点胶槽160,第二点胶槽160内填充有胶水。在组装第一镜片121时,为了保证第一镜片121的承靠稳定性和可靠性,在第一安装部134和镜筒110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点胶槽160。第二点胶槽160可以开设于第一安装部134,此时镜筒110的内壁平滑,也可以开设于镜筒110的内壁,此时第一安装部134的侧壁平滑,也可以部分开设于第一安装部134,部分开设于镜筒110的内壁。如图1所示,第二点胶槽160部分开设于第一安装部134,部分开设于镜筒110的内壁,并被遮光片150封闭。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镜片121和靠近像侧端面114的镜片均设有逃气结构。逃气结构由第一镜片121组120装密封点胶和靠近像侧端面114的镜片组120装密封点胶时不完全点胶形成,使得镜筒110内的气体能够逃出镜筒110,避免完全封闭造成镜片或镜筒110的损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镜片之间都可以设置挡光片170,根据光线传播途径设置不同尺寸的挡光片170,例如,第一镜片121与第二镜片122之间、第二镜片122与第三镜片123之间、第三镜片123与第四镜片124之间均设有不同尺寸的挡光片170,以配合实现预设的光线传播效果。此外,为了承受最后一片镜片及安装最后一片镜片时的压力,可以在安装最后一片镜片时设置隔圈180,例如,在第三镜片123和第四镜片124之间设置隔圈180。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镜头结构100。摄像头模组还包括感光芯片,能够接收来自镜片组120的光线,实现成像。摄像头模组可以应用于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信息移动终端中。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摄像头模组采用如上实施例所述的镜头结构100,第一镜片121的物侧面至少部分地凸出镜筒110的物侧端面112,该凸出的部分伸入移动终端的屏幕开孔内,不需要将整个镜筒110都伸入开孔内,减小了镜头结构100的尺寸,也减少了屏幕开孔的尺寸,降低了摄像头模组的占屏比,实现了镜头结构100的小型化,进而实现了摄像头模组的小型化,提高了屏幕显示区的占屏比。此外,在镜筒110的物侧端面112设有遮光片150,遮光片150至少部分地遮挡第一镜片121的物侧面,能够防止因镜筒110变小导致的漏光风险大的现象,保证一定强度的光线遮挡作用,进而保证成像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屏幕,开设有开孔;及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摄像头模组,第一镜片121凸出镜筒110的物侧端面112的部分伸入开孔内。本实施例中的开孔相对于传统的开孔尺寸更小,无需容纳整个镜筒110,第一镜片121凸出镜筒110的部分伸入开孔内,实现光线的入射,减小了开孔尺寸,增加了屏幕显示区的占屏比。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移动终端采用如上实施例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中,第一镜片121的物侧面至少部分地凸出镜筒110的物侧端面112,该凸出的部分伸入移动终端的屏幕开孔内,不需要将整个镜筒110都伸入开孔内,减小了镜头结构100的尺寸,也减少了屏幕开孔的尺寸,降低了摄像头模组的占屏比,实现了镜头结构100的小型化,进而实现了摄像头模组的小型化,提高了屏幕显示区的占屏比。此外,在镜筒110的物侧端面112设有遮光片150,遮光片150至少部分地遮挡第一镜片121的物侧面,能够防止因镜筒110变小导致的漏光风险大的现象,保证一定强度的光线遮挡作用,进而保证成像效果。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筒,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具有相对的物侧端面和像侧端面;
镜片组,包括设于所述镜筒内的多片镜片,多片所述镜片自所述物侧端面至所述像侧端面依次排列,位于所述镜片组的端面且靠近所述物侧端面的镜片定义为第一镜片,所述第一镜片包括第一光学部和位于所述第一光学部外周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镜片的物侧面至少部分地凸出所述镜筒的物侧端面;
所述物侧端面形成有环状凹部,遮光片置于所述环状凹部内,所述遮光片的外周抵接所述环状凹部的内壁,所述遮光片靠近所述第一镜片的部分搭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镜筒的内壁之间共同形成有第二点胶槽,所述第二点胶槽内填充有胶水,所述遮光片的厚度设为B,满足关系式:0.045mm<B<0.08mm,且所述遮光片为PET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的物侧面凸出所述遮光片的物侧面的距离设为A,满足关系式:0.2mm<A<0.7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片和靠近所述像侧端面的镜片均设有逃气结构,以使得所述镜筒内的气体能够逃出所述镜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B的值0.05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片的物侧面与所述物侧端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侧端面设有多个定位柱,所述遮光片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所述遮光片层叠设于所述物侧端面,所述遮光片靠近所述第一镜片的部分搭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一镜片的镜片定义为第二镜片,所述第二镜片具有第二光学部和位于所述第二光学部外周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抵接所述镜筒的内壁,所述第一镜片承靠于所述遮光片和所述第二镜片之间,且所述第一安装部抵接所述镜筒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第一承靠斜面,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承靠斜面抵接的第二承靠斜面,所述第二承靠斜面和所述镜筒的内壁共同形成对所述第一镜片的径向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部的表面设有第一点胶槽,所述第一点胶槽内填充有胶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B的值0.055mm。
11.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镜头结构。
12.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屏幕,开设有开孔;及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所述第一镜片凸出所述镜筒的物侧端面的部分伸入所述开孔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95733.5A CN110109226B (zh) | 2019-04-12 | 2019-04-12 | 镜头结构、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95733.5A CN110109226B (zh) | 2019-04-12 | 2019-04-12 | 镜头结构、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09226A CN110109226A (zh) | 2019-08-09 |
CN110109226B true CN110109226B (zh) | 2021-11-12 |
Family
ID=67485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95733.5A Active CN110109226B (zh) | 2019-04-12 | 2019-04-12 | 镜头结构、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10922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92253A1 (zh) * | 2019-03-27 | 2020-10-01 |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 镜头结构及其组装方法以及摄像模组 |
CN111856706A (zh) | 2019-04-30 | 2020-10-30 |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取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
US12196917B2 (en) | 2019-06-28 | 2025-01-14 |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 Imaging lens, photograph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US11953756B2 (en) | 2019-08-15 | 2024-04-09 | Jiangxi Ofilm Optical Co., Ltd. | Optical system, image captur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KR102664694B1 (ko) | 2019-08-16 | 2024-05-09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카메라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CN110361910A (zh) * | 2019-08-20 | 2019-10-22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镜头 |
WO2021043079A1 (zh) * | 2019-09-05 | 2021-03-11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光学镜头的制造方法及摄像模组 |
TWI696010B (zh) * | 2019-09-17 | 2020-06-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
CN112731610B (zh) * | 2019-10-12 | 2023-08-22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其组装方法和摄像模组 |
WO2021072745A1 (zh) | 2019-10-18 | 2021-04-22 |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
CN110687656B (zh) * | 2019-11-21 | 2023-11-21 | 广州长步道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脱连接结构、镜头及摄像机 |
CN112859274A (zh) * | 2019-11-26 | 2021-05-28 | 三营超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光学镜头的组装方法 |
US12092801B2 (en) | 2020-03-16 | 2024-09-17 |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 Optical system, imag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US12085782B2 (en) | 2020-03-16 | 2024-09-10 |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 Optical system,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13655584A (zh) * | 2020-05-12 | 2021-11-16 | 三营超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应用该光学镜头的镜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
WO2022016451A1 (zh) | 2020-07-23 | 2022-01-27 | 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WO2022082734A1 (zh) | 2020-10-23 | 2022-04-28 | 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
CN212321949U (zh) * | 2020-12-01 | 2021-01-08 | 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 镜头模组及摄像装置 |
CN115150526A (zh) * | 2021-03-31 | 2022-10-0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镜头及移动终端 |
CN113741005B (zh) | 2021-08-17 | 2023-09-05 | 江西晶超光学有限公司 |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56730A (ja) * | 1999-06-15 | 2000-12-26 | Canon Inc | レンズ鏡筒 |
CN101893745A (zh) * | 2009-05-18 | 2010-11-2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镜头模组 |
CN102486560A (zh) * | 2010-12-04 | 2012-06-0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相机模组 |
CN103842876A (zh) * | 2011-09-30 | 2014-06-04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透镜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
CN206178226U (zh) * | 2016-08-26 | 2017-05-17 | 谷崧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防水镜头 |
WO2018126565A1 (zh) * | 2017-01-03 | 2018-07-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镜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摄像头 |
CN208141017U (zh) * | 2018-05-08 | 2018-11-23 | 瑞声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镜头模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023034A1 (de) * | 2007-08-08 | 2009-02-11 | SHINING BLICK ENTERPRISES Co., Ltd. | Dekorative Lichterkette |
CN104880802B (zh) * | 2014-02-27 | 2017-09-15 |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镜头模块、电子装置及镜头模块的制造方法 |
CN203745707U (zh) * | 2014-02-27 | 2014-07-30 |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
CN208239703U (zh) * | 2018-03-16 | 2018-12-14 |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 |
-
2019
- 2019-04-12 CN CN201910295733.5A patent/CN11010922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56730A (ja) * | 1999-06-15 | 2000-12-26 | Canon Inc | レンズ鏡筒 |
CN101893745A (zh) * | 2009-05-18 | 2010-11-2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镜头模组 |
CN102486560A (zh) * | 2010-12-04 | 2012-06-0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相机模组 |
CN103842876A (zh) * | 2011-09-30 | 2014-06-04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透镜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
CN206178226U (zh) * | 2016-08-26 | 2017-05-17 | 谷崧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防水镜头 |
WO2018126565A1 (zh) * | 2017-01-03 | 2018-07-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镜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摄像头 |
CN208141017U (zh) * | 2018-05-08 | 2018-11-23 | 瑞声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镜头模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109226A (zh) | 2019-08-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09226B (zh) | 镜头结构、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 |
CN108693629B (zh) | 含有塑胶透镜的成像透镜组、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 |
CN209765129U (zh) | 摄像模组及其镜头结构 | |
CN205210492U (zh) | 镜头模组 | |
CN205210493U (zh) | 镜头模组 | |
CN205210390U (zh) | 镜头模组 | |
CN205139406U (zh) | 塑胶透镜、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 |
CN110196477B (zh) | 镜头、相机模组、电子装置和镜头的制造方法 | |
WO2020192253A1 (zh) | 镜头结构及其组装方法以及摄像模组 | |
CN110853502B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US11209718B2 (en) | Lens module | |
US11029482B2 (en) | Pressing ring and lens module | |
US10054756B2 (en) | Lens module | |
US20200057237A1 (en) | Lens module | |
CN211263915U (zh) | 一种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 |
KR102466292B1 (ko) | 카메라 및 단말기 | |
JP6810210B2 (ja) | 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 |
CN209821473U (zh) | 镜头、相机模组及电子装置 | |
TWI506351B (zh) | 攝影模組 | |
US20180017754A1 (en) | Lens Module | |
CN206523683U (zh) | 镜头模组 | |
CN206671593U (zh) | 遮光片及具有该遮光片的镜头模组 | |
US20200409142A1 (en) | Lens module capable of reducing fla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209387978U (zh) | 镜头组件 | |
CN207965320U (zh) | 镜头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50214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1 front Bay Road, Shenzhen Qianhai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