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083245B - 一种动态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态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3245B
CN110083245B CN201910357620.3A CN201910357620A CN110083245B CN 110083245 B CN110083245 B CN 110083245B CN 201910357620 A CN201910357620 A CN 201910357620A CN 110083245 B CN110083245 B CN 1100832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driving
wearing
image
dyna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576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3245A (zh
Inventor
叶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Dayu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ibet Chuang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bet Chuang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bet Chuang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576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32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83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3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3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32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50/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e.g. process diagnostic or vehicle driv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4Hand-worn 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e.g. data glov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动态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穿戴设备的第一穿戴状态,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获取当前的驾驶信息;然后,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再然后,检测穿戴设备的运动信息,根据所述运动信息得到驾驶控制信息;最后,比对所述辅助信息以及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得到动态驾驶矫正信息,并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实现了一种人性化的动态信息处理方案,使得穿戴设备能够更准确、高效且无缝地协助用户进行驾驶控制,充分利用了穿戴设备的穿戴特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增强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动态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态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区别于常规智能手机的穿戴式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或者智能手环等穿戴式设备。由于穿戴式设备相较于传统的智能手机,其软、硬件环境、操作方式以及操作环境等特殊性,若将传统的智能手机的操控方案转用至穿戴式设备,则可能会给用户的操作带来不便之处、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动态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穿戴设备的第一穿戴状态,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获取当前的驾驶信息;
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
检测穿戴设备的运动信息,根据所述运动信息得到驾驶控制信息;
比对所述辅助信息以及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得到动态驾驶矫正信息,并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
可选的,所述获取穿戴设备的第一穿戴状态,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获取当前的驾驶信息,包括:
获取穿戴设备的第一穿戴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穿戴状态包括第一穿戴位置以及第一图像录取位置;
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一穿戴位置确定用于控制驾驶方向的初始驾驶位置。
可选的,所述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录取位置确定至少两组图像录取方位,用于获取所述图像信息;
通过第一图像录取方位获取驾驶控制图像,通过第二图像录取方位获取驾驶状态图像。
可选的,所述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还包括:
解析所述驾驶控制图像,得到驾驶控制信息,其中,所述驾驶控制图像包括穿戴手臂图像与非穿戴手臂图像;
解析所述驾驶状态图像,得到驾驶状态信息,其中,所述驾驶状态图像包括仪表区图像以及中控区图像。
可选的,所述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还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驾驶位置得到所述驾驶信息;
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的辅助信息。
可选的,所述检测穿戴设备的运动信息,根据所述运动信息得到驾驶控制信息,包括:
检测穿戴设备的运动角度值以及角速度值;
结合所述驾驶状态信息、所述运动角度值以及所述角速度值,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的驾驶控制信息。
可选的,所述比对所述辅助信息以及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得到动态驾驶矫正信息,并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包括:
获取所述辅助信息的辅助转向信息,以及,获取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对应的控制转向信息;
比对所述辅助转向信息与所述控制转向信息中的转向角度值以及转向角速度值。
可选的,所述比对所述辅助信息以及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得到动态驾驶矫正信息,并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还包括:
若根据比对结果,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转向不足,则通过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指示当前的第一转向修正进度;
若根据比对结果,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转向过度,则通过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指示当前的第二转向修正进度。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动态信息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动态信息处理程序,所述动态信息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动态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获取穿戴设备的第一穿戴状态,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获取当前的驾驶信息;然后,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再然后,检测穿戴设备的运动信息,根据所述运动信息得到驾驶控制信息;最后,比对所述辅助信息以及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得到动态驾驶矫正信息,并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实现了一种人性化的动态信息处理方案,使得穿戴设备能够更准确、高效且无缝地协助用户进行驾驶控制,充分利用了穿戴设备的穿戴特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增强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动态信息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动态信息处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动态信息处理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动态信息处理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动态信息处理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动态信息处理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动态信息处理方法第七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动态信息处理方法第八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以及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随着屏幕技术的不断发展,柔性屏、折叠屏等屏幕形态的出现,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也可以作为可穿戴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RF(RadioFrequency,射频)单元、WiFi模块、音频输出单元、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传感器、显示单元、用户输入单元、接口单元、存储器、处理器、以及电源等部件。
后续描述中将以可穿戴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其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包括:RF(RadioFrequency,射频)单元101、WiFi模块102、音频输出单元103、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04、传感器105、显示单元106、用户输入单元107、接口单元108、存储器109、处理器110、以及电源1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可穿戴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可穿戴设备的限定,可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对可穿戴设备的各个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射频单元1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射频单元101可以将上行信息发送给基站,另外也可以将基站发送的下行信息接收后,发送给可穿戴设备的处理器110处理,基站向射频单元101发送的下行信息可以是根据射频单元101发送的上行信息生成的,也可以是在检测到可穿戴设备的信息更新后主动向射频单元101推送的,例如,在检测到可穿戴设备所处的地理位置发生变化后,基站可以向可穿戴设备的射频单元101发送地理位置变化的消息通知,射频单元101在接收到该消息通知后,可以将该消息通知发送给可穿戴设备的处理器110处理,可穿戴设备的处理器110可以控制该消息通知显示在可穿戴设备的显示面板1061上;通常,射频单元1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1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具体的可以包括: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系统中的服务器通信,例如,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从服务器中下载文件资源,比如可以从服务器中下载应用程序,在可穿戴设备将某一应用程序下载完成之后,若服务器中该应用程序对应的文件资源更新,则该服务器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向可穿戴设备推送资源更新的消息通知,以提醒用户对该应用程序进行更新。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PRS(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2000,码分多址2000)、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FDD-LTE(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频分双工长期演进)和TDD-LTE(Time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双工长期演进)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来接入现有的通信网络。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100可以通过设置esim卡(Embedded-SIM),来实现接入现有的通信网络,采用esim卡的方式,可以节省可穿戴设备的内部空间,降低厚度。
可以理解的是,虽然图1示出了射频单元101,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射频单元101其并不属于可穿戴设备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可穿戴设备100可以单独通过wifi模块102来实现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的通信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可穿戴设备通过WiFi模块102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示出了WiFi模块102,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可穿戴设备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音频输出单元103可以在可穿戴设备100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时,将射频单元101或WiFi模块1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103还可以提供与可穿戴设备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103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
A/V输入单元1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1041和麦克风1042,图形处理器1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06上。经图形处理器1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101或WiFi模块102进行发送。麦克风104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1042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1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麦克风104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100包括有一个或多个摄像头,通过开启摄像头,能够实现对图像的捕获,实现拍照、录像等功能,摄像头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可穿戴设备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接近传感器,通过采用接近传感器,可穿戴设备能够实现非接触操控,提供更多的操作方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100还包括心率传感器,在佩戴时,通过贴近使用者,能够实现心率的侦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通过读取指纹,能够实现安全验证等功能。
显示单元1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1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6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061采用柔性显示屏,采用柔性显示屏的可穿戴设备在佩戴时,屏幕能够进行弯曲,从而更加贴合。可选的,所述柔性显示屏可以采用OLED屏体以及石墨烯屏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显示屏也可以是其他显示材料,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的显示面板1061可以采取长方形,便于佩戴时环绕。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
用户输入单元1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可穿戴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107可包括触控面板1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72。触控面板1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071上或在触控面板107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触控面板1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10,并能接收处理器1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071。除了触控面板1071,用户输入单元1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100的侧边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按钮。按钮可以实现短按、长按、旋转等多种方式,从而实现多种操作效果。按钮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不同的按钮之间可以组合使用,实现多种操作功能。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071可覆盖显示面板1061,当触控面板1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中,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可穿戴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集成而实现可穿戴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比如,当通过射频单元101接收到某一应用程序的消息通知时,处理器110可以控制将该消息通知显示在显示面板1061的某一预设区域内,该预设区域与触控面板1071的某一区域对应,通过对触控面板1071某一区域进行触控操作,可以对显示面板1061上对应区域内显示的消息通知进行控制。
接口单元108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可穿戴设备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1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可穿戴设备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可穿戴设备1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100的接口单元108采用触点的结构,通过触点与对应的其他设备连接,实现充电、连接等功能。采用触点还可以防水。
存储器1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10是可穿戴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可穿戴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数据,执行可穿戴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可穿戴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
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1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图1未示出,可穿戴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可穿戴设备100通过蓝牙,可以与其他终端设备连接,实现通信以及信息的交互。
请参考图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柔性屏幕。在可穿戴设备展开时,柔性屏幕呈长条形;在可穿戴设备处于佩戴状态时,柔性屏幕弯曲呈环状。图2及图3示出了可穿戴设备屏幕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可穿戴设备屏幕弯曲时的结构示意图。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方式,可以看到,若所述设备为手表、手环或者可穿戴式设备时,所述设备的屏幕可以不覆盖设备的表带区域,也可以覆盖设备的表带区域。在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可以为手表、手环或者可穿戴式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屏幕以及连接部。所述屏幕可以为柔性屏幕,所述连接部可以为表带。可选的,所述设备的屏幕或者屏幕的显示区可以部分或者全部的覆盖在设备的表带上。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示意图,所述设备的屏幕向两侧延伸,部分的覆盖在设备的表带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设备的屏幕也可以全部覆盖在所述设备的表带上,本申请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实施例一
图6是本发明动态信息处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一种动态信息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S1、获取穿戴设备的第一穿戴状态,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获取当前的驾驶信息;
S2、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
S3、检测穿戴设备的运动信息,根据所述运动信息得到驾驶控制信息;
S4、比对所述辅助信息以及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得到动态驾驶矫正信息,并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获取穿戴设备的第一穿戴状态,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获取当前的驾驶信息;然后,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再然后,检测穿戴设备的运动信息,根据所述运动信息得到驾驶控制信息;最后,比对所述辅助信息以及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得到动态驾驶矫正信息,并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的腕部或臂部佩戴穿戴设备时,通过穿戴设备实现驾驶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处理;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适用于用户的两个腕部同时佩戴一个穿戴设备,还适用于用户的一个腕部或一个臂部佩戴一个穿戴设备,还适用于用户的一个腕部和一个臂部各佩戴一个穿戴设备,其中,该腕部与该臂部属于同一手臂或属于不同手臂;
可选的,获取一个或多个穿戴设备的第一穿戴状态,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获取当前的驾驶信息,当前的驾驶信息包括用户握持方向盘的位置以及握持手势等信息;
可选的,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其中第一穿戴下的图像信息由上述一个或多个穿戴设备,处于不同位置、且由不同方位的摄像组件获取得到的图像信息,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供较为准确的驾驶辅助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提供多种类的图像信息,例如,仪表台的图像信息、中控区的图像信息、驾驶员(也即穿戴用户)的握持手势、手臂形态等信息;
可选的,检测穿戴设备的运动信息,根据所述运动信息得到驾驶控制信息,例如,当穿戴用户在进行驾驶方向的调控时,其握持手势以及手臂形态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此过程中,通过佩戴于穿戴用户手腕或臂部的穿戴设备获取运动信息,从而根据所述运动信息得到驾驶控制信息,其中,该驾驶控制信息包括转向信息;
可选的,比对所述辅助信息以及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得到动态驾驶矫正信息,并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同样的,如上例所述,该驾驶控制信息包括转向信息,同时,根据前述得到的辅助信息,提取对应的参照转向,然后,将转向信息与参照转向进行比对,从而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一种动态的转向参考。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获取穿戴设备的第一穿戴状态,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获取当前的驾驶信息;然后,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再然后,检测穿戴设备的运动信息,根据所述运动信息得到驾驶控制信息;最后,比对所述辅助信息以及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得到动态驾驶矫正信息,并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实现了一种人性化的动态信息处理方案,使得穿戴设备能够更准确、高效且无缝地协助用户进行驾驶控制,充分利用了穿戴设备的穿戴特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增强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图7是本发明动态信息处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获取穿戴设备的第一穿戴状态,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获取当前的驾驶信息,包括:
S11、获取穿戴设备的第一穿戴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穿戴状态包括第一穿戴位置以及第一图像录取位置;
S12、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一穿戴位置确定用于控制驾驶方向的初始驾驶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获取穿戴设备的第一穿戴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穿戴状态包括第一穿戴位置以及第一图像录取位置;然后,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一穿戴位置确定用于控制驾驶方向的初始驾驶位置。
可选的,如上例所述,本实施例适用于用户的两个腕部同时佩戴一个穿戴设备,通过两个穿戴设备各自的摄像组件获取图像信息,对应的,根据穿戴状态以及摄像组件的摄像方位,确定本实施例的第一穿戴位置以及第一图像录取位置;
可选的,如上例所述,本实施例还适用于用户的一个腕部或一个臂部佩戴一个穿戴设备,还适用于用户的一个腕部和一个臂部各佩戴一个穿戴设备,其中,该腕部与该臂部属于同一手臂或属于不同手臂,同样的,取用穿戴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摄像组件以及摄像组件的摄像方位,确定本实施例的第一穿戴位置以及第一图像录取位置。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获取穿戴设备的第一穿戴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穿戴状态包括第一穿戴位置以及第一图像录取位置;然后,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一穿戴位置确定用于控制驾驶方向的初始驾驶位置。实现了一种人性化的动态信息处理方案,使得穿戴设备能够更准确、高效且无缝地协助用户进行驾驶控制,充分利用了穿戴设备的穿戴特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增强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图8是本发明动态信息处理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包括:
S21、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录取位置确定至少两组图像录取方位,用于获取所述图像信息;
S22、通过第一图像录取方位获取驾驶控制图像,通过第二图像录取方位获取驾驶状态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录取位置确定至少两组图像录取方位,用于获取所述图像信息;然后,通过第一图像录取方位获取驾驶控制图像,通过第二图像录取方位获取驾驶状态图像。
可选的,用户的两个腕部同时佩戴一个穿戴设备,通过两个穿戴设备各自的摄像组件获取图像信息,例如,通过一个腕部的穿戴设备的第一图像录取方位获取驾驶控制图像,通过另一个腕部的穿戴设备的第二图像录取方位获取驾驶状态图像;
可选的,用户的一个腕部和一个臂部各佩戴一个穿戴设备,通过两个穿戴设备各自的摄像组件获取图像信息,例如,通过一个腕部的穿戴设备的第一图像录取方位获取驾驶控制图像,通过另一个臂部的穿戴设备的第二图像录取方位获取驾驶状态图像。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录取位置确定至少两组图像录取方位,用于获取所述图像信息;然后,通过第一图像录取方位获取驾驶控制图像,通过第二图像录取方位获取驾驶状态图像。实现了一种人性化的动态信息处理方案,使得穿戴设备能够更准确、高效且无缝地协助用户进行驾驶控制,充分利用了穿戴设备的穿戴特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增强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四
图9是本发明动态信息处理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还包括:
S23、解析所述驾驶控制图像,得到驾驶控制信息,其中,所述驾驶控制图像包括穿戴手臂图像与非穿戴手臂图像;
S24、解析所述驾驶状态图像,得到驾驶状态信息,其中,所述驾驶状态图像包括仪表区图像以及中控区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解析所述驾驶控制图像,得到驾驶控制信息,其中,所述驾驶控制图像包括穿戴手臂图像与非穿戴手臂图像;然后,解析所述驾驶状态图像,得到驾驶状态信息,其中,所述驾驶状态图像包括仪表区图像以及中控区图像。
可选的,解析所述驾驶控制图像,得到驾驶控制信息,其中,所述驾驶控制图像包括穿戴手臂的手腕图像与非穿戴手臂的手腕图像,例如,在转动方向盘过程中,两只或一只手腕在运动过程中的手腕图像;
可选的,解析所述驾驶状态图像,得到驾驶状态信息,其中,所述驾驶状态图像包括仪表区图像以及中控区图像,仪表区图像包括时速信息、前车距离信息等车辆信息,二中控区图像包括导航信息、路口信息等环境信息。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解析所述驾驶控制图像,得到驾驶控制信息,其中,所述驾驶控制图像包括穿戴手臂图像与非穿戴手臂图像;然后,解析所述驾驶状态图像,得到驾驶状态信息,其中,所述驾驶状态图像包括仪表区图像以及中控区图像。实现了一种人性化的动态信息处理方案,使得穿戴设备能够更准确、高效且无缝地协助用户进行驾驶控制,充分利用了穿戴设备的穿戴特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增强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五
图10是本发明动态信息处理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图,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还包括:
S25、根据所述初始驾驶位置得到所述驾驶信息;
S26、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的辅助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根据所述初始驾驶位置得到所述驾驶信息;然后,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的辅助信息。
可选的,根据所述初始驾驶位置得到所述驾驶信息,例如,根据双手握持手势确定方向控制时的初始状态,也即驾驶信息的一部分,根据驾驶信息确定转向前的握持手势;
可选的,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的辅助信息,例如,根据导航信息即将进入转弯路口,此时,通过图像信息得到相应的车辆信息,例如车速、前后跟车状态,还包括环境信息,例如,该路口的标准行驶路线、经过该路口后的车道情况,综合上述信息,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的辅助信息。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初始驾驶位置得到所述驾驶信息;然后,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的辅助信息。实现了一种人性化的动态信息处理方案,使得穿戴设备能够更准确、高效且无缝地协助用户进行驾驶控制,充分利用了穿戴设备的穿戴特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增强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六
图11是本发明动态信息处理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图,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检测穿戴设备的运动信息,根据所述运动信息得到驾驶控制信息,包括:
S31、检测穿戴设备的运动角度值以及角速度值;
S32、结合所述驾驶状态信息、所述运动角度值以及所述角速度值,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的驾驶控制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检测穿戴设备的运动角度值以及角速度值;然后,结合所述驾驶状态信息、所述运动角度值以及所述角速度值,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的驾驶控制信息。
可选的,由于穿戴设备的形态以及穿戴状态的不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得到的穿戴设备的运动角度值以及角速度值并非方向盘转动的角度值以及角速度值,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穿戴设备的形态、穿戴状态确定相应的转化算法,从而根据检测得到的穿戴设备的运动角度值以及角速度值得到方向盘转动的角度值以及角速度值。
可选的,结合所述驾驶状态信息、所述运动角度值以及所述角速度值,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的驾驶控制信息,其中,当前驾驶环境下的驾驶控制信息是实时更新的,例如,在弯道转弯过程中,持续动态更新该信息。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检测穿戴设备的运动角度值以及角速度值;然后,结合所述驾驶状态信息、所述运动角度值以及所述角速度值,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的驾驶控制信息。实现了一种人性化的动态信息处理方案,使得穿戴设备能够更准确、高效且无缝地协助用户进行驾驶控制,充分利用了穿戴设备的穿戴特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增强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七
图12是本发明动态信息处理方法第七实施例的流程图,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比对所述辅助信息以及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得到动态驾驶矫正信息,并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包括:
S41、获取所述辅助信息的辅助转向信息,以及,获取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对应的控制转向信息;
S42、比对所述辅助转向信息与所述控制转向信息中的转向角度值以及转向角速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获取所述辅助信息的辅助转向信息,以及,获取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对应的控制转向信息;然后,比对所述辅助转向信息与所述控制转向信息中的转向角度值以及转向角速度值。
可选的,分别实时获取所述辅助信息的辅助转向信息,以及,获取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对应的控制转向信息;
可选的,实时比对所述辅助转向信息与所述控制转向信息中的转向角度值以及转向角速度值;
可选的,在进入弯道之前开始,实时比对所述辅助转向信息与所述控制转向信息中的转向角度值以及转向角速度值;
可选的,在开始并线时,实时比对所述辅助转向信息与所述控制转向信息中的转向角度值以及转向角速度值。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获取所述辅助信息的辅助转向信息,以及,获取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对应的控制转向信息;然后,比对所述辅助转向信息与所述控制转向信息中的转向角度值以及转向角速度值。实现了一种人性化的动态信息处理方案,使得穿戴设备能够更准确、高效且无缝地协助用户进行驾驶控制,充分利用了穿戴设备的穿戴特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增强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八
图13是本发明动态信息处理方法第八实施例的流程图,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比对所述辅助信息以及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得到动态驾驶矫正信息,并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还包括:
S43、若根据比对结果,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转向不足,则通过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指示当前的第一转向修正进度;
S44、若根据比对结果,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转向过度,则通过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指示当前的第二转向修正进度。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若根据比对结果,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转向不足,则通过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指示当前的第一转向修正进度;然后,若根据比对结果,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转向过度,则通过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指示当前的第二转向修正进度。
可选的,若根据比对结果,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转向不足,则通过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指示当前的第一转向修正进度,其中,通过显示区域显示修正方向以及该修正方向上的修正进度;
可选的,若根据比对结果,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转向过度,则通过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指示当前的第二转向修正进度,同样的,其中,通过显示区域显示修正方向以及该修正方向上的修正进度;
可选的上述修正方向跟随穿戴设备的移动而移动,从而无论穿戴设备当前处于何种朝向,均可以通过正确的修正方向给予用户指示。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判断若根据比对结果,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转向不足,则通过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指示当前的第一转向修正进度;然后,若根据比对结果,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转向过度,则通过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指示当前的第二转向修正进度。实现了一种人性化的动态信息处理方案,使得穿戴设备能够更准确、高效且无缝地协助用户进行驾驶控制,充分利用了穿戴设备的穿戴特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增强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九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动态信息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获取穿戴设备的第一穿戴状态,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获取当前的驾驶信息;然后,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再然后,检测穿戴设备的运动信息,根据所述运动信息得到驾驶控制信息;最后,比对所述辅助信息以及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得到动态驾驶矫正信息,并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的腕部或臂部佩戴穿戴设备时,通过穿戴设备实现驾驶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处理;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适用于用户的两个腕部同时佩戴一个穿戴设备,还适用于用户的一个腕部或一个臂部佩戴一个穿戴设备,还适用于用户的一个腕部和一个臂部各佩戴一个穿戴设备,其中,该腕部与该臂部属于同一手臂或属于不同手臂;
可选的,获取一个或多个穿戴设备的第一穿戴状态,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获取当前的驾驶信息,当前的驾驶信息包括用户握持方向盘的位置以及握持手势等信息;
可选的,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其中第一穿戴下的图像信息由上述一个或多个穿戴设备,处于不同位置、且由不同方位的摄像组件获取得到的图像信息,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供较为准确的驾驶辅助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提供多种类的图像信息,例如,仪表台的图像信息、中控区的图像信息、驾驶员(也即穿戴用户)的握持手势、手臂形态等信息;
可选的,检测穿戴设备的运动信息,根据所述运动信息得到驾驶控制信息,例如,当穿戴用户在进行驾驶方向的调控时,其握持手势以及手臂形态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此过程中,通过佩戴于穿戴用户手腕或臂部的穿戴设备获取运动信息,从而根据所述运动信息得到驾驶控制信息,其中,该驾驶控制信息包括转向信息;
可选的,比对所述辅助信息以及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得到动态驾驶矫正信息,并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同样的,如上例所述,该驾驶控制信息包括转向信息,同时,根据前述得到的辅助信息,提取对应的参照转向,然后,将转向信息与参照转向进行比对,从而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一种动态的转向参考。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获取穿戴设备的第一穿戴状态,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获取当前的驾驶信息;然后,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再然后,检测穿戴设备的运动信息,根据所述运动信息得到驾驶控制信息;最后,比对所述辅助信息以及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得到动态驾驶矫正信息,并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实现了一种人性化的动态信息处理方案,使得穿戴设备能够更准确、高效且无缝地协助用户进行驾驶控制,充分利用了穿戴设备的穿戴特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增强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十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位图处理程序,位图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位图处理方法的步骤。
实施本发明的位图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穿戴设备的第一穿戴状态,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获取当前的驾驶信息;然后,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再然后,检测穿戴设备的运动信息,根据所述运动信息得到驾驶控制信息;最后,比对所述辅助信息以及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得到动态驾驶矫正信息,并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实现了一种人性化的动态信息处理方案,使得穿戴设备能够更准确、高效且无缝地协助用户进行驾驶控制,充分利用了穿戴设备的穿戴特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增强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3)

1.一种动态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穿戴设备的第一穿戴状态,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获取当前的驾驶信息;
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
检测穿戴设备的运动信息,根据所述运动信息得到驾驶控制信息;
比对所述辅助信息以及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得到动态驾驶矫正信息,并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
所述获取穿戴设备的第一穿戴状态,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获取当前的驾驶信息,包括:
获取穿戴设备的第一穿戴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穿戴状态包括第一穿戴位置以及第一图像录取位置;
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一穿戴位置确定用于控制驾驶方向的初始驾驶位置;
所述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一图像录取位置确定至少两组图像录取方位,用于获取所述图像信息;
通过第一图像录取方位获取驾驶控制图像,通过第二图像录取方位获取驾驶状态图像;
所述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还包括:
解析所述驾驶控制图像,得到驾驶控制信息,其中,所述驾驶控制图像包括穿戴手臂图像与非穿戴手臂图像;
解析所述驾驶状态图像,得到驾驶状态信息,其中,所述驾驶状态图像包括仪表区图像以及中控区图像;
所述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生成辅助信息,还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驾驶位置得到所述驾驶信息;
结合所述驾驶信息、以及所述第一穿戴状态下的图像信息,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的辅助信息;
所述检测穿戴设备的运动信息,根据所述运动信息得到驾驶控制信息,包括:
检测穿戴设备的运动角度值以及角速度值;
结合所述驾驶状态信息、所述运动角度值以及所述角速度值,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的驾驶控制信息;
所述比对所述辅助信息以及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得到动态驾驶矫正信息,并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包括:
获取所述辅助信息的辅助转向信息,以及,获取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对应的控制转向信息;
比对所述辅助转向信息与所述控制转向信息中的转向角度值以及转向角速度值;
所述比对所述辅助信息以及所述驾驶控制信息,得到动态驾驶矫正信息,并于所述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显示,还包括:
若根据比对结果,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转向不足,则通过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指示当前的第一转向修正进度;
若根据比对结果,得到当前驾驶环境下转向过度,则通过穿戴设备的显示区域指示当前的第二转向修正进度。
2.一种动态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动态信息处理程序,所述动态信息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1910357620.3A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动态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0832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7620.3A CN110083245B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动态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7620.3A CN110083245B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动态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3245A CN110083245A (zh) 2019-08-02
CN110083245B true CN110083245B (zh) 2023-11-03

Family

ID=67417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57620.3A Active CN110083245B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动态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8324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200076A1 (ko) * 2015-06-08 2016-12-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7430009A (zh) * 2016-01-29 2017-12-0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导航终端、导航系统、可穿戴终端、导航方法及程序
WO2018006019A1 (en) * 2016-07-01 2018-01-04 Itay Katz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iver monitoring
CN108831460A (zh) * 2018-06-15 2018-11-1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疲劳监测的语音交互控制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54188B1 (ko) * 2014-06-05 2015-09-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1570430B1 (ko) * 2014-08-11 2015-1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US9767373B2 (en) * 2014-09-05 2017-09-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ead-mounted display head pose and activity estimation
KR101866724B1 (ko) * 2016-06-23 2018-06-1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그와 통신하는 차량 및 그 제어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200076A1 (ko) * 2015-06-08 2016-12-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7430009A (zh) * 2016-01-29 2017-12-0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导航终端、导航系统、可穿戴终端、导航方法及程序
WO2018006019A1 (en) * 2016-07-01 2018-01-04 Itay Katz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iver monitoring
CN108831460A (zh) * 2018-06-15 2018-11-16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疲劳监测的语音交互控制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uitive Maneuver of Autonomous Vehicles without Physical Control Interfaces using Wearable Sensing Devices";Weitian Wang等;2017 IEEE 7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 Technology in Automation,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Systems (CYBER);全文 *
"Study on driver’s braking intention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Zhu Lei 等;《 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s》;第1卷(第3期);全文 *
"Wearable Driver Distraction Identification On-The-Road via Continuous Decomposition of Galvanic Skin Responses";Omid Dehzangi等;《Sensors》;第18卷(第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3245A (zh) 2019-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2179B (zh) 音频信号输出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01809B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99100B (zh) 显示方向调整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96195B (zh) 运动图标显示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99912B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20875B (zh) 一种视频拍摄过程中的截图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77209B (zh) 一种视频参数调控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39270B (zh) 可穿戴设备配对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69136B (zh) 一种穿戴状态识别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69102B (zh) 一种显示区域调控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71866B (zh) 一种即时通信应用控制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13529B (zh) 一种拍摄参数调控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01812B (zh) 可穿戴设备音量调节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99937B (zh) 一种输入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86808B (zh) 一种账户登录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57794A (zh) 可穿戴设备的指南针校准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83245B (zh) 一种动态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09605B (zh) 一种图像分享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59203B (zh) 数据存储方法、可穿戴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11786B (zh) 一种音频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87770B (zh) 一种腕带声控交互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20876B (zh) 一种图像预览交互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09583B (zh) 一种显示设置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83427B (zh) 一种应用程序交互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88233B (zh) 语音在线搜索处理的方法、可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7

Address after: No. 7, Floor 4, Unit 1, Building 1, Jindi Plaza Community, Century Avenue, Liuwu New District, Lhasa, Xizang Autonomous Region 851414

Applicant after: Tibet Chuang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6-8 / F, 10-11 / F, 6 / F, 6-10 / F, C zone, Han's innovation building, No. 9018, Beihuan Avenue, high tech Zone,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UBIA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827

Address after: No. 505, 5th Floor, Building 6, No. 599 Century City South Road, Chengdu High tech Zone, China (Sichu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96

Patentee after: Chengdu Dayu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7, Floor 4, Unit 1, Building 1, Jindi Plaza Community, Century Avenue, Liuwu New District, Lhasa, Xizang Autonomous Region 851414

Patentee before: Tibet Chuanghu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