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070592B - 特效包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硬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特效包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硬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70592B
CN110070592B CN201910151002.3A CN201910151002A CN110070592B CN 110070592 B CN110070592 B CN 110070592B CN 201910151002 A CN201910151002 A CN 201910151002A CN 110070592 B CN110070592 B CN 1100705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cial effect
package
nodes
special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510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70592A (zh
Inventor
沈言浩
杨辉
李小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uyin Vision Co Ltd
Douyin Vision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510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705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70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0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705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705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1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during image pickup, e.g. digital cameras, camcorders, video cameras having integrated special effects capa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一种特效包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硬件装置。其中,该特效包的生成方法包括:配置特效树节点的属性;配置特效树节点的属性,其中所述属性决定所述节点间的互斥关系;根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属性以及特效树节点的资源生成特效包协议;将所述特效树节点以及所述特效包协议保存为特效包。本公开实施例的特效包的生成方法,通过树形结构的节点在一个特效包中配置多个特效,并通过节点属性的配置实现了多种特效之间的互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同一个特效包中设置多个特效以及特效包间的特效无法组合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特效包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硬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图像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特效包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硬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广泛的提高,例如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听音乐、玩游戏、上网聊天和拍照等。对于智能终端的拍照技术来说,其拍照像素已经达到千万像素以上,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和媲美专业相机的拍照效果。
目前在采用智能终端进行拍照时,不仅可以使用出厂时内置的拍照软件实现传统功能的拍照效果,还可以通过从网络端下载应用程序(Application,简称为:APP)来实现具有附加功能的拍照效果,例如可以实现各种图像的特殊效果。典型的,比如可以实现贴纸效果、滤镜效果、形变效果等等。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特效一般以特效包的形式存在,特效包之间的特效是无法叠加的,而特效包内的特效又往往是叠加在一起的,无法单独选择某个特效。举例来说,一般当用户选择了贴纸特效之后再选择滤镜特效,滤镜特效往往会替换掉贴纸特效或者根据业务逻辑滤镜特效也可能不起作用,这样特效之间无法实现组合,如果想实现组合特效,则需要事先直接将两种特效制作在一起,非常不灵活;另外,现有技术中的特效包,往往只包括一个特效,用户在特效之间切换时,只能在特效包之间选择,因此需要一种方法能够将多个特效放入一个特效包中,且使多个特效相互独立。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特效包的生成方法,包括:
配置特效树节点的属性,其中所述属性决定所述节点间的互斥关系;
配置特效树节点的资源;
根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属性以及特效树节点的资源生成特效包协议;
将所述特效树节点以及所述特效包协议保存为特效包。
进一步的,所述配置特效树节点的属性包括:
配置特效树节点的节点类型以及特效树节点之间的结构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节点类型包括第一类型节点、第二类型节点以及叶子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类型节点的子节点的特效之间互斥,所述第二类型节点的子节点的特效之间不互斥;所述特效树节点之间结构的关系包括特效树节点的父节点以及子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配置特效树节点的资源,包括:
当所述特效树节点为叶子节点时,配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特效所需要的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配置特效树节点的资源,包括:
当所述特效树节点为非叶子节点时,配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显示样式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属性以及特效树节点的资源生成特效包协议,包括:
将所述特效树节点的属性以及特效树节点的资源列表保存在特效包协议中。
进一步的,所述保存所述特效树节点以及特效包协议为特效包,包括:
将所述特效树节点的资源以及特效包协议关联以保存为特效包。
进一步的,在保存所述特效树节点以及特效包协议为特效包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对所述特效包的第一选择指令,发送所述特效包中的特效包协议至所述第一选择指令的发送终端。
进一步的,在响应于接收到对所述特效包的第一选择指令,发送所述特效包中的特效包协议至所述第一选择指令的发送终端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对所述特效包中的特效树节点的第二选择指令,发送所述特效树节点的资源至所述第二选择指令的发送终端。
进一步的,在保存所述特效树节点以及特效包协议为特效包之后,还包括:
添加或者删除第一特效树节点;
在特效包协议中添加或者删除所述第一特效树节点以生成新的特效包协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特效包的生成装置,包括:
第一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特效树节点的属性其中所述属性决定所述节点间的互斥关系;
第二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特效树节点的资源;
协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属性以及特效树节点的资源生成特效包协议;
特效包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特效树节点以及特效包协议保存为特效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置模块,还用于:
配置特效树节点的节点类型以及特效树节点之间的结构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特效包的生成装置,其中:
所述节点类型包括第一类型节点、第二类型节点以及叶子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类型节点的子节点的特效之间互斥,所述第二类型节点的子节点的特效之间不互斥;
所述特效树节点之间结构的关系包括特效树节点的父节点以及子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配置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特效树节点为叶子节点时,配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特效所需要的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配置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特效树节点为非叶子节点时,配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显示样式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协议生成模块,还包括:
特效包协议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特效树节点的属性以及特效树节点的资源列表保存在特效包协议中。
进一步的,所述特效包生成模块,还包括:
特效包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特效树节点的资源以及特效包协议关联以保存为特效包。
进一步的,所述特效包的生成装置,还包括:
特效包协议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对所述特效包的第一选择指令,发送所述特效包中的特效包协议至所述第一选择指令的发送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特效包的生成装置,还包括:
特效树节点资源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对所述特效包中的特效树节点的第二选择指令,发送所述特效树节点的资源至所述第二选择指令的发送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特效包的生成装置,还包括:
特效树节点更新模块,用于添加或者删除第一特效树节点;
特效包协议更新模块,用于在特效包协议中添加或者删除所述第一特效树节点以生成新的特效包协议。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以及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特效包的生成方法所述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由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法中所述的步骤。
本公开公开一种特效包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硬件装置。其中,该特效包的生成方法包括:配置特效树节点的属性;配置特效树节点的属性,其中所述属性决定所述节点间的互斥关系;根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属性以及特效树节点的资源生成特效包协议;将所述特效树节点以及所述特效包协议保存为特效包。本公开实施例的特效包的生成方法,通过树形结构的节点在一个特效包中配置多个特效,并通过节点属性的配置实现了多种特效之间的互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同一个特效包中设置多个特效以及特效包间的特效无法组合的技术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特效包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2c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特效包的生成方法中的特效节点树以及特效节点树对应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特效包的生成方法的进一步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特效包的生成方法的进一步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特效包的生成方法的进一步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特效包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公开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公开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公开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方面。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特效包的生成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该特效包的生成方法可以由一计算装置来执行,该计算装置可以实现为软件,或者实现为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该计算装置可以集成设置在服务器、终端设备等中。如图1所示,该特效包的生成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S101至步骤S104。其中:
步骤S101:配置特效树节点的属性,其中所述属性决定所述节点间的互斥关系;
在该步骤中,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来配置特效树节点的属性。其中所述的特效树节点为特效包中的节点,所述特效包中包括多个特效,每个特效都位于所述特效节点树的叶子节点上,而特效节点树的非叶子节点为特效包的显示节点。终端设备根据特效节点树生成特效包的显示界面,如果当前被选中的节点为非叶子节点,则显示其子节点,如果当前被选中的节点为叶子节点,则根据叶子节点的具体类型以及其代表的特效,对终端中的图像进行特效处理。
如图2a-2c所示,为与特效包对应的特效树以及与特效树对应的用户交互界面的变化的一个具体实例。如图2a所示为根据配置文件生成的特效节点树,在该特效节点树中,包括根节点:“组合特效”,非叶子节点:“鼻子贴纸”、“耳朵贴纸”、“滤镜”,和叶子节点:“猪鼻子”、“狗鼻子”、“猪耳朵”、“狗耳朵”、“磨皮”、“大眼瘦脸”。如图2b所示,当用户没有选择任何节点时,默认显示根节点的内容“组合特效”,可选的,该内容可以显示在一个按钮上。如图2c所示,当用户选择了“组合特效”这个节点,该节点不是叶子节点,则继续显示该节点的子节点:“鼻子贴纸”、“耳朵贴纸”、“滤镜”。如果继续点击所述“鼻子贴纸”、“耳朵贴纸”、“滤镜”中的一个,由于这些节点也不是叶子节点,则会继续显示其子节点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该步骤中,所述配置特效树节点的属性包括:配置特效树节点的节点类型以及特效树节点之间的结构关系。在一个具体实例中,所述节点类型包括第一类型节点、第二类型节点以及叶子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类型节点的子节点的特效之间互斥,所述第二类型节点的子节点的特效之间不互斥;所述特效树节点之间的结构关系包括特效树节点的父节点以及子节点。在该步骤中,通过树形结构,可以使同一个特效包中包括多个特效,通过树形结构中节点的类型,可以配置所述特效包中的多个特效之间的互斥关系,以实现特效间的组合。如图2a所示,在配置文件中,配置“组合特效”节点为第二类型节点,其没有父节点,其子节点为“鼻子贴纸”节点、“耳朵贴纸”节点以及“滤镜”节点;配置“鼻子贴纸”节点、“耳朵贴纸”节点以及“滤镜”节点为第一类型节点,其中“鼻子贴纸”节点的子节点为“猪鼻子”节点和“狗鼻子”节点,“耳朵贴纸”节点的子节点为“猪耳朵”节点和“狗耳朵”节点,“滤镜”节点的子节点为“磨皮”节点和“大眼瘦脸”节点,其中“猪鼻子”节点、“狗鼻子”节点、“猪鼻子”节点、“狗鼻子”节点、“磨皮”节点和“大眼瘦脸”节点均为叶子节点;由于“组合特效”节点为第二类型节点,因此其子节点的特效之间不互斥,可以互相组合,也就是说“鼻子贴纸”节点、“耳朵贴纸”节点以及“滤镜”节点这三个节点所表示的特效是可以互相组合的,而“鼻子贴纸”节点、“耳朵贴纸”节点以及“滤镜”节点为第一类型节点,因此“猪鼻子”和“狗鼻子”互斥、“猪耳朵”和“狗耳朵”互斥、“磨皮”和“大眼瘦脸”互斥。
通过上述配置步骤,可以配置出特效包的显示界面的结构以及特效包中的特效之间的互斥关系。
步骤S102:配置特效树节点的资源;
在该步骤中,配置特效树的节点所需要的资源。特效树中包括两种节点,一种为非叶子节点,另外一种为叶子节点,其中非叶子节点为显示节点,其需要的资源为显示样式的资源;而叶子节点为显示节点和处理节点,其除了需要显示样式之外,还需要其代表的特效的处理资源,该处理资源指使用所述特效处理图像时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典型的如色卡、贴纸以及图像滤波方式等等。具体的,所述显示样式可以包括默认样式,此时可以不对节点的显示样式设置,如默认样式为圆角矩形的按钮,此时,所有的特效树节点在用户交互界面上均显示为一个圆角矩形的按钮,此时可以不对显示样式进行配置,而只配置叶子节点所表示的特效所需要的资源。
在本公开所述叶子节点可以包括多种显示形式,一种典型的显示形式为滑动条,如叶子节点为磨皮特效,则该叶子节点可以显示为一个滑动条,通过该滑动条,可以控制磨皮的程度;另一种典型的显示形式为选项,如“猪鼻子”贴纸,可以显示为一个选项,当用户选择该选项时,在原始图像中叠加猪鼻子的贴纸。可以理解,叶子节点不限于上述两种形式,任何形式都可以应用于本公开中。
步骤S103:根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属性以及特效树节点的资源生成特效包协议;
在该步骤中,根据步骤S101和步骤S102中的配置内容生成特效包协议。具体的,所述根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属性以及特效树节点的资源生成特效包协议,包括:将所述特效树节点的属性以及特效树节点的资源列表保存在特效包协议中。特效包协议是在本地或者其他终端中生成特效树的根据,因此特效包协议中要包括特效树节点的属性,以便于根据所述属性生成所述特效树以及特效树对应的特效包的人机交互界面,特效包协议中还需要包括特效树节点的资源列表,所述的资源列表保存有所述特效包的特效树的每个节点所需要的资源的存储位置,当所述节点被触发,可以根据所述存储位置获取所述节点的资源以进一步进行展示或者特效处理。
步骤S104:将所述特效树节点以及特效包协议保存为特效包。
在该步骤中,将所有配置过的特效树节点以及所述特效包协议保存为特效包。在一种情况下,所述将所述特效树节点以及特效包协议保存为特效包,包括:将所述特效树节点的资源以及特效包协议关联以保存为特效包。此时,所述特。其中,所述特效包中可以直接包括所有节点所需要的资源,所述特效包协议中的资源的地址均指向特效包的本地存储位置;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特效包中也可以不包括节点所需要的资源,这样如果使用该特效包的终端位于远端时,便于特效包的传输,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特效包中可以只包括所述特效包协议,当具体展示某一个特效节点或者需要使用某一个节点的特效对图像进行处理时,才获取该特效节点的资源。
上述步骤S101-104,在终端设备或者服务器中通过配置特效节点树的节点属性,可以在一个特效包中加入多个特效且配置多个特效之间的互斥关系。
如图3所示,在步骤S104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S301:响应于接收到对所述特效包的第一选择指令,发送所述特效包中的特效包协议至所述第一选择指令的发送终端。
在该步骤中,所述对所述特效包的第一选择指令可以是来自本地的选择指令也可以是来自其他终端的选择指令。当所述第一选择指令来自本地时,所述选择指令可以是由用户对所述特效包的选择触发,典型的,可以通过接收对终端触摸屏特性位置的触摸或者接收鼠标对屏幕特定位置的点击触发所述第一选择指令,该指令指示用户选择了所述特效包,此时将所述特效包中的特效包协议发送至本地的终端设备,对于本地设备来说,此处可以是从对应的存储位置读取所述特效包协议。当所述第一选择指令来自网络是,所述选择指令可以是由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的用户对所述特效包的选择触发,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特效包位于服务器中,当用户选择所述特效包时,服务器将所述特效包的特效包协议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中。无论上述哪种情况,当终端设备得到所述特效包协议之后,其根据所述特效包协议中的特效树节点的属性动态生成所述特效包对应的特效树,并生成与所述特效树对应的树形结构用户交互界面,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用户交互界面根据用户的选择一层一层的展示树中的每一层,在初始的时候,仅展示树形结构的根节点。
如图4所示,在步骤S301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S401:响应于接收到对所述特效包中的特效树节点的第二选择指令,发送所述特效树节点的资源至所述第二选择指令的发送终端。同样的,所述终端可以包括本地的终端和网络中的终端,在此不再赘述。
在该步骤中,所述第二选择指令由用户对某个特效树节点的选择而触发,同样的所述选择指令可以由终端的触摸屏的触摸或者鼠标的点击产生,如果所述特效树节点包括样式资源和/或处理资源,则将该样式资源和/或处理资源发送至产生该选择指令的终端,以进一步展示该特效节点的子节点或者对所述终端上的图像进行特效处理。
如图5所示,在步骤S104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S501:添加或者删除第一特效树节点;
步骤S502:在特效包协议中添加或者删除所述第一特效树节点以生成新的特效包协议。
在上述步骤S501中,所述增加第一特效树节点,包括对所述第一特效树节点执行步骤S101和S102,也就是配置第一特效树节点的属性以及配置所述第一特效树节点的资源,以及更新与所述第一特效树节点相关联的其他特效树节点的信息,之后更新所述特效包协议以在特效包协议中增加所述第一特效树节点的信息;当删除第一特效树节点时,需要从所述特效包协议中删除该节点的信息并在于其相关联的节点中删除该节点的信息,并更新所述特效包协议。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特效包协议被更新之后,所述特效包协议应该同步给所有使用该特效包的终端,其所述终端根据更新之后的特效包协议更新特效树,以更新所述特效包的人机交互界面。
本公开公开一种特效包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硬件装置。其中,该特效包的生成方法包括:配置特效树节点的属性;配置特效树节点的属性,其中所述属性决定所述节点间的互斥关系;根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属性以及特效树节点的资源生成特效包协议;将所述特效树节点以及所述特效包协议保存为特效包。本公开实施例的特效包的生成方法,通过树形结构的节点在一个特效包中配置多个特效,并通过节点属性的配置实现了多种特效之间的互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同一个特效包中设置多个特效以及特效包间的特效无法组合的技术问题。
在上文中,虽然按照上述的顺序描述了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清楚,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步骤并不必然按照上述顺序执行,其也可以倒序、并行、交叉等其他顺序执行,而且,在上述步骤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再加入其他步骤,这些明显变型或等同替换的方式也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实现的步骤,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公开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特效包的生成装置。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特效包的生成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如图6所示,该装置600主要包括:第一配置模块601、第二配置模块602、协议生成模块603和特效包生成模块604。其中,
第一配置模块601,用于配置特效树节点的属性其中所述属性决定所述节点间的互斥关系;
第二配置模块602,用于配置特效树节点的资源;
协议生成模块603,用于根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属性以及特效树节点的资源生成特效包协议;
特效包生成模块604,用于将所述特效树节点以及特效包协议保存为特效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置模块601,还用于:
配置特效树节点的节点类型以及特效树节点之间的结构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特效包的生成装置,其中:
所述节点类型包括第一类型节点、第二类型节点以及叶子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类型节点的子节点的特效之间互斥,所述第二类型节点的子节点的特效之间不互斥;
所述特效树节点之间结构的关系包括特效树节点的父节点以及子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配置模块602,还用于:
当所述特效树节点为叶子节点时,配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特效所需要的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配置模块602,还用于:
当所述特效树节点为非叶子节点时,配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显示样式资源。
进一步的,所述协议生成模块603,还包括:
特效包协议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特效树节点的属性以及特效树节点的资源列表保存在特效包协议中。
进一步的,所述特效包生成模块604,还包括:
特效包保存模块,用于将所述特效树节点的资源以及特效包协议关联以保存为特效包。
进一步的,所述特效包的生成装置600,还包括:
特效包协议发送模块605,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对所述特效包的第一选择指令,发送所述特效包中的特效包协议至所述第一选择指令的发送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特效包的生成装置600,还包括:
特效树节点资源发送模块606,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对所述特效包中的特效树节点的第二选择指令,发送所述特效树节点的资源至所述第二选择指令的发送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特效包的生成装置600,还包括:
特效树节点更新模块607,用于添加或者删除第一特效树节点;
特效包协议更新模块608,用于在特效包协议中添加或者删除所述第一特效树节点以生成新的特效包协议。
图6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对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的相关说明。该技术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图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参考图7,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7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7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7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7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7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7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7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7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701、ROM 702以及RAM 703通过总线7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705也连接至总线7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7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图像传感器、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7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7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708;以及通信装置709。通信装置7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7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7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7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7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708被安装,或者从ROM 7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7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配置特效树节点的属性;配置特效树节点的属性,其中所述属性决定所述节点间的互斥关系;根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属性以及特效树节点的资源生成特效包协议;将所述特效树节点以及所述特效包协议保存为特效包。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2)

1.一种特效包的生成方法,包括:
配置特效树节点的属性,其中所述属性包括特效树节点的节点类型以及特效树节点之间的结构关系,其中所述节点类型包括第一类型节点、第二类型节点以及叶子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类型节点的子节点的特效之间互斥,所述第二类型节点的子节点的特效之间不互斥;
配置特效树节点的资源;
根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属性以及特效树节点的资源生成特效包协议;
将所述特效树节点以及所述特效包协议保存为特效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效包的生成方法,其中:
所述特效树节点之间结构的关系包括特效树节点的父节点以及子节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效包的生成方法,其中所述配置特效树节点的资源,包括:
当所述特效树节点为叶子节点时,配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特效所需要的资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特效包的生成方法,其中所述配置特效树节点的资源,包括:
当所述特效树节点为非叶子节点时,配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显示样式资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效包的生成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属性以及特效树节点的资源生成特效包协议,包括:
将所述特效树节点的属性以及特效树节点的资源列表保存在特效包协议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效包的生成方法,其中所述保存所述特效树节点以及特效包协议为特效包,包括:
将所述特效树节点的资源以及特效包协议关联以保存为特效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效包的生成方法,其中在保存所述特效树节点以及特效包协议为特效包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对所述特效包的第一选择指令,发送所述特效包中的特效包协议至所述第一选择指令的发送终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特效包的生成方法,其中,在响应于接收到对所述特效包的第一选择指令,发送所述特效包中的特效包协议至所述第一选择指令的发送终端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对所述特效包中的特效树节点的第二选择指令,发送所述特效树节点的资源至所述第二选择指令的发送终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效包的生成方法,其中在保存所述特效树节点以及特效包协议为特效包之后,还包括:
添加或者删除第一特效树节点;
在特效包协议中添加或者删除所述第一特效树节点以生成新的特效包协议。
10.一种特效包的生成装置,包括:
第一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特效树节点的属性,其中所述属性包括特效树节点的节点类型以及特效树节点之间的结构关系,其中所述节点类型包括第一类型节点、第二类型节点以及叶子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类型节点的子节点的特效之间互斥,所述第二类型节点的子节点的特效之间不互斥;
第二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特效树节点的资源;
协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效树节点的属性以及特效树节点的资源生成特效包协议;
特效包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特效树节点以及特效包协议保存为特效包。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特效包的生成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指令由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特效包的生成方法。
CN201910151002.3A 2019-02-28 2019-02-28 特效包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硬件装置 Active CN1100705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1002.3A CN110070592B (zh) 2019-02-28 2019-02-28 特效包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硬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51002.3A CN110070592B (zh) 2019-02-28 2019-02-28 特效包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硬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0592A CN110070592A (zh) 2019-07-30
CN110070592B true CN110070592B (zh) 2020-05-05

Family

ID=67366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51002.3A Active CN110070592B (zh) 2019-02-28 2019-02-28 特效包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硬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705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7898B (zh) 2020-04-02 2023-04-07 抖音视界有限公司 视频特效配置文件生成方法、视频渲染方法及装置
CN113535282B (zh) * 2020-04-14 2024-04-3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特效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685103B (zh) * 2021-01-04 2023-03-21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配置文件制作、播放特效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16120A (zh) * 2021-12-30 2023-07-11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特效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39505A (ja) * 2010-08-10 2012-02-23 Kddi Corp 画像レイアウト用の順序木の生成方法、生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生成システム
CN107633541A (zh) * 2017-09-14 2018-01-26 光锐恒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特效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8536470A (zh) * 2018-03-02 2018-09-14 深圳市创梦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文件的开发方法及系统
CN108711180A (zh) * 2018-05-02 2018-10-26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美妆/换脸特效程序文件包的生成及美妆/换脸特效生成方法与装置
CN108958610A (zh) * 2018-07-27 2018-12-07 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的特效生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39505A (ja) * 2010-08-10 2012-02-23 Kddi Corp 画像レイアウト用の順序木の生成方法、生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生成システム
CN107633541A (zh) * 2017-09-14 2018-01-26 光锐恒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特效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8536470A (zh) * 2018-03-02 2018-09-14 深圳市创梦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文件的开发方法及系统
CN108711180A (zh) * 2018-05-02 2018-10-26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美妆/换脸特效程序文件包的生成及美妆/换脸特效生成方法与装置
CN108958610A (zh) * 2018-07-27 2018-12-07 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脸的特效生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70592A (zh) 2019-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2068006B2 (en)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0070496B (zh) 图像特效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硬件装置
CN110070592B (zh) 特效包的生成方法、装置和硬件装置
US11997356B2 (en) Video page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JP7553582B2 (ja) 画像特殊効果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JP7594024B2 (ja) ビデオ特殊効果構成ファイルの生成方法、ビデオレンダリ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CN111291244B (zh) 房源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309415B (zh) 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ui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207543A1 (zh) 媒体内容的发布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US20240134501A1 (en) Prompt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document sharing, device, and medium
US20240040069A1 (en) Image special effect configuration method, image recogni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015800A1 (en) A method, apparatus,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configuring a gift list in a live broadcast room
US20250053413A1 (en) Image effect package gen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3721807A (zh)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35879A (zh) 页面主题色更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0207083A1 (zh) 信息分享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58824A (zh)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709573B (zh) 配置视频特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473674B2 (ja) 特殊効果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11352672A (zh) 页面的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99519B (zh) 特效包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US12271985B2 (e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medium for image special effect processing
US20250113082A1 (en)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069570B (zh)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21018176A1 (zh) 文字特效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Tiktok vision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ouyin Vis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Tiktok vision (Beij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