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0621B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60621B CN110060621B CN201910473143.7A CN201910473143A CN110060621B CN 110060621 B CN110060621 B CN 110060621B CN 201910473143 A CN201910473143 A CN 201910473143A CN 110060621 B CN110060621 B CN 1100606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in film
- pixel
- pixel unit
- unit
- display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36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7—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 G09G3/2074—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using sub-pixel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75—Details of drivers for data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86/0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 H10D86/4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multiple TFTs
- H10D86/421—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multiple TFTs having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the active layer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86/0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 H10D86/4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multiple TFTs
- H10D86/441—Interconnections, e.g. scanning lin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D—INORGANIC ELECTR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10D86/0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 H10D86/4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multiple TFTs
- H10D86/60—Integrated devices formed in or on insulating or conducting substrates, e.g. formed in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s or on stainless steel or glass substrates characterised by multiple TFTs wherein the TFTs are in active matric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10K59/12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the pixel elements being T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多路复用电路,多条信号连接线,以及多条数据信号线;多路复用电路中每个开关单元均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第一像素单元列中的各像素单元的颜色相同,第二像素单元列中至少两个像素单元的颜色不同;第一开关单元与第一像素单元列对应,第二开关单元与第二像素单元列对应;第一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等效沟道宽长比小于第二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等效沟道宽长比;使第一开关单元在不影响第一像素单元列的正常图像显示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其对信号切换的响应速度,由此可以节省出第一开关单元的占用空间,使节省出的空间用于相邻信号线的布线,从而增大信号线的面积,减小信号线自身的电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显示屏显示效果越来越高的要求,窄边框、高占屏比的显示屏越来越受到青睐。为了缩小显示屏幕下边框的宽度,会在显示屏下边框的非显示区内设置多路复用电路。多路复用电路可以控制不同数据信号线的充电,同时减少扇出走线的数量,由此可以减小扇出走线所占用的下台阶空间,以缩小显示屏的下边框,实现更高的屏占有比。
但是,由于下边框电路的密集设置,会使得非显示区的走线线宽压缩到很小,使得走线的电阻增大,造成走线本身引起的负载以及寄生电容增大,不利于信号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增加非显示区走线的布线空间,减小走线电阻。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路复用电路,多条信号连接线,以及多条数据信号线;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包括: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线,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信号线;
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包括多个开关单元,每个所述开关单元均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每个所述开关单元分别通过对应的数据信号线电连接一个像素单元列;
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
所述像素单元列包括:第一像素单元列和第二像素单元列;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列中的各像素单元的颜色相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列中至少两个像素单元的颜色不同;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列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列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等效沟道宽长比小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等效沟道宽长比;所述等效沟道宽长比为所述开关单元中所有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宽度和与所有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和之比。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显示面板。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多路复用电路,多条信号连接线,以及多条数据信号线;多路复用电路包括: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多路复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信号连接线,多路复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数据信号线;多路复用电路包括多个开关单元,每个开关单元均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每个开关单元分别通过对应的数据信号线电连接一个像素单元列;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像素单元列包括:第一像素单元列和第二像素单元列;第一像素单元列中的各像素单元的颜色相同,第二像素单元列中至少两个像素单元的颜色不同;第一开关单元与第一像素单元列一一对应,第二开关单元与第二像素单元列一一对应;第一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等效沟道宽长比小于第二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等效沟道宽长比;等效沟道宽长比为开关单元中所有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宽度和与所有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和之比。使第一开关单元在不影响第一像素单元列的正常图像显示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其对信号切换的响应速度,减小第一开关单元的等效沟道宽长比,由此可以节省出第一开关单元的占用空间,使节省出的空间用于相邻信号线的布线,从而增大信号线的面积,减小信号线自身的电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复用电路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开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复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开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开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行性多路复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行性多路复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本发明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本发明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不代表真实比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附图中各部件的厚度和形状不反映显示装置的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多路复用电路11,多条信号连接线12,以及多条数据信号线13。其中,多路复用电路11包括:多个输入端I和多个输出端O,多路复用电路的输入端I连接信号连接线12,多路复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数据信号线13。多路复用电路11还包括图中未示出的时钟控制端,在时钟控制端的控制下可以实现多路选通,将由信号连接线12输入的信号向选通的数据信号线13输出,实现对相应的数据信号线13的充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复用电路11包括:多个开关单元,每个开关单元均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每个开关单元分别通过对应的数据信号线电连接一个像素单元列;如图1所示,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11和第二开关单元112;像素单元列包括:第一像素单元列21和第二像素单元列22;第一像素单元列21中的各像素单元的颜色相同,第二像素单元列22中至少两个像素单元的颜色不同;第一开关单元111与第一像素单元列21一一对应,第二开关单元112与第二像素单元列22一一对应。其中,各像素单元列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多路复用电路以及信号连接线位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第一开关单元111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连接显示区的第一像素单元列,第二开关单元112所连接的数据信号线连接显示区的第二像素单元列。
当控制像素单元列所对应的开关单元导通时,可以实现该列像素的充电。而第一像素单元列21中的各像素单元的颜色均相同,而第二像素单元列22中至少两个像素单元的颜色不同,那么第一像素单元列21相对于第二像素单元列22来说,对图像信号切换的响应速度要求更低。以图1所示的像素排列结构为例,第一像素单元列21仅包括绿色像素单元G,第二像素单元列22包括红色像素单元R和蓝色像素单元B,在显示255灰阶的白画面时,需要对绿色像素单元G施加Vg255的电位、对红色像素单元R施加Vr255的电位、对蓝色像素单元B施加Vb255的电位;那么对于第一像素单元列21可以一直保持Vg255的电位不变即可以实现第一像素单元列进行充电,而对于第二像素单元列22需要在Vr255和Vb255的电位之间进行切换才能实现对第二像素单元列22的充电。
考虑到上述像素单元排列结构对信号切换的响应速度的要求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将第一开关单元111中薄膜晶体管的等效沟道宽长比设置得小于第二开关单112元中薄膜晶体管的等效沟道宽长比;其中,等效沟道宽长比是指开关单元中所有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宽度和与所有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和之比。本申请对像素排布进行设计,针对上述的像素排列结构结合对多路选择器的设计,对仅包含一种颜色的像素单元列所对应的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区参数特殊设计,使得至少一个像素单元列所对应的开关单元的等效沟道宽长比减小,可以减小该开关单元的沟道宽度,那么沟道宽度缩小后则可以节省一部分空间用于走线的设置,达到增加走线布线空间,减小走线自身电阻的效果。由此,通过降低对响应速度要求小的第一开关单元111的等效沟道宽长比,节省多路复用电路11的占用空间,在不影响显示面板对图像信号的响应速度的前提下,为非显示区的走线提供更多布线空间,使非显示区走线的面积增大,电阻减小。
多路复用电路的电路原理如图2所示,图2可为多路复用电路中的一个多路复用器的结构,该多路复用器包括两个开关管,两个开关管的控制极分别连接一个时钟控制端,两个开关管的第一极均连接至输入端I。当第一时钟控制端C1控制对应的开关管导通且第二时钟控制端C2控制对应的开关管关闭时,输入端I的信号可以传输到输出端O1;当第一时钟控制端C1控制对应的开关管关闭且第二时钟控制端C2控制对应的开关管导通时,输入端I的信号可以传输到输出端O2,由此可实现多路复用电路的选路导通。当然,多路复用电路中的多路复用器也可以包括三个或更多个开关管,用于控制更多路的选通,工作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输入端与输出端之比为1:n的任意多路复用器,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在此不做限定。
为了增大开关单元的响应速度,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多个薄膜晶体管并联的连接方式构成开关单元,由十几组薄膜晶体管相互并联,增大开关单元的等效沟道宽长比,从而达到较高的响应速度。多个薄膜晶体管的并联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薄膜晶体管TFT之间的并联关系是指将多个薄膜晶体管的栅极G连接同一个时钟信号端C,多个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同一条信号连接线12,多个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同一条数据信号线13;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S、第二极为漏极D;或者,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D、第二极为源极S。如图3所示,虚线框内所示的一个薄膜晶体管TFT,薄膜晶体管TFT的栅极G在有源层p-Si的正投影所覆盖的区域即为薄膜晶体管TFT的沟道区,薄膜晶体管TFT的源漏接触区沿着第N方向相对设置在沟道区两侧,源极S和漏极D在有源层p-Si上的正投影分别与源漏接触区交叠,并且源极S通过过孔与有源层的源极接触区连接,漏极D通过过孔与有源层的源极接触区连接。同一个开关单元中的多个薄膜晶体管沿着第M方向依次排列。可以理解的是,同一开关单元中的多个薄膜晶体管的栅极G沿着第M方向相邻排布,形成沿着第M方向延伸的条状金属图案;同一开关单元中的多个薄膜晶体管的源极S沿着第M方向相邻排布,形成沿着第M方向延伸的条状金属图案;同一开关单元中的漏极D沿着第M方向相邻排布,形成沿着第M方向延伸的条状金属图案。在图3中沟道区域的长度即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沿水平方向的宽度,沟道区域的宽度即为栅极沿竖直方向的长度。当采用多个薄膜晶体管并联的方式时,如图3所示,沟道区域的长度l保持不变,而沟道区域的宽度w显著增大,那么开关单元的等效沟道宽长比w/l增大,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开关单元的响应速度。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将开关单元中所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在一起,将所有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在一起,将所有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在一起,由此达到最大的沟道宽长比。在实际应用中,薄膜晶体管可以采用p型薄膜晶体管,也可以采用n型薄膜晶体管,在此不做限定。
在制作过程中,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栅极、源漏极以及连接的信号线一般位于不同层,以顶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为例,需要先基板上设置有源层;在有源层上形成栅极绝缘层后再设置栅极的图形;在栅极的图形上形成层间绝缘层后再形成源漏极的图形,通过过孔将源漏极与有源层连接。开关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的制作顺序与上述制程类似,与薄膜晶体管的各极连接的信号线可能位于所连接的部件膜层之上或之下,那么信号线可以通过过孔连接到对应的部件。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中各像素单元呈现阵列分布;若像素单元列方向平行于第M方向,像素单元行方向平行于第N方向,则多路复用电路11位于显示区第M方向上一侧的非显示区内;第M方向与像素单元列方向平行;多路复用电路11中的各开关单元沿像素单元行的方向(第N方向)排列;各数据信号线13及各信号连接线12均沿着像素单元列的方向(第M方向)延伸,沿着像素单元行的方向(第N方向)排列。如图3所示,同一个开关单元中的各薄膜晶体管TFT沿着数据信号线的延伸方向(第M方向)排列。在第N方向上,薄膜晶体管TFT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的两侧相对设置;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S、第二极为漏极D;或者,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D、第二极为源极S。将多路复用电路设置在显示区一侧的非显示区内,且多路复用电路中的开关单元需要采用多个薄膜晶体管并联的方式来增加沟道宽长比,因此多路复用电路必然会占用显示面板下边框的一定空间,采用上述的排列方向可以在加大开关单元等效沟道宽长比的同时使薄膜晶体管排列得更加紧凑,充分利用有限定的下边框空间。显示面板中对像素单元列充电的信号线通常也沿像素单元列的方向延伸,将开关单元沿着像素单元列的方向排列薄膜晶体管,可以避免薄膜晶体管中部件与信号线之间不必要的交叉,信号的干扰,同时对制作工艺的要求降低。
目前经过发明人研究的一种可行性设计中,第一像素单元列和第二像素单元列所对应的开关单元采用完全相同的结构,以图4所示的两个开关单元110为例,如果位于左侧的开关单元对应于第二像素单元列,位于右侧的开关单元对应于第一像素单元列,那么并不会因为像素单元对响应速度要求的不同对开关单元区别设置,而是采用结构完全相同的开关单元110。
本发明实施例考虑到第一像素单元列对信号的切换响应速度要求较低,因此可以适当着降低其对应的开关单元的等效沟道宽长比,从而节省该开关单元所占用的非显示区空间,用于其它信号线的布线设置。具体地,可以设置对应于第一像素单元列的第一开关单元111的等效沟道宽长比小于对应于第二像素单元列的第二开关单元112的等效沟道宽长比。参见如图5所示的开关单元结构示意图,如果位于左侧的开关单元(112)对应于第二像素单元列,位于右侧的开关单元(111)对应于第一像素单元列,那么可以设置第一开关单元111中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在有源层的正投影沿像素单元行方向的宽度l1等于第二开关单元112中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在有源层的正投影沿像素单元行方向的宽度l2;第一开关单元111中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在有源层的正投影沿像素单元列方向的长度和w1小于第二开关单元中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在有源层的正投影沿像素单元列方向的长度和w2。由此,可使第一开关单元111的等效沟道宽长比w1/l1小于第二开关单元112的等效沟道宽长比w2/ l2,使第一开关单元在不影响第一像素单元列的正常图像显示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其对信号切换的响应速度,节省出如图5所示的位于第一开关单元上方的一部分空间用于信号线的布线,从而增大信号线的面积,减小信号线的电阻。
考虑到开关单元中的薄膜晶体管需要采用上述结构排列设置,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可以设置第一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和与第二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和相同;第一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宽度和小于第二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宽度和。参考图5所示的两种开关单元的结构,第一开关单元111中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和为l1,第二开关单元112中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和为l2;第一开关单元111中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宽度和为w1,第二开关单元112中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宽度和为w2。在设置l1=l2,w1<w2时,w1/l1<w2/l2,即第一开关单元111的等效沟道宽长比小于第二开关单元112的等效沟道宽度比,这样可以达到在沟道的宽度方向节省空间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显示面板的性能,在不影响图像的正常显示的情况下,可以设置第一开关单元111中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宽度和w1相比于第二开关单元112中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宽度和w2减小10%以下。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去掉第一开关单元111中部分薄膜晶体管以达到减小第一开关单元111等效沟道宽长比的目的,设置结构如图5所示,第一开关单元111包括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少于第二开关单元112包括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在这种设置方式中,第一开关单元111和第二开关单元112的每个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宽度以及每个薄膜晶体和这的结构均一致,那么在制作时不需要为个别薄膜晶体管单独设计尺寸和结构,通过截掉一部分薄膜晶体管的方式就可以达到减小等效沟道宽长比的目的。同样地,考虑到显示面板的性能,在不影响图像的正常显示的情况下,在保证显示面板的标准亮度均一性在95%以上,数据信号线的充电程度在90%以上的前提下,可以设置第一开关单元111包括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相比于第二开关单元112包括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减少10%以下。减少数据信号线所连接的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数量,还可以达到减小由于薄膜晶体管所造成的RC延迟。
在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还可以不减少薄膜晶体管的数量来达到减小等效沟道宽长比的目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图6,第一开关单元111包括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和第二开关单元112包括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相等,第一开关单元111中至少部分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宽度减小,由此达到减小第一开关单元的等效沟道宽长比的目的。在实际应用时,可以设置第一开关单元的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宽度相等,且每个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宽度均小于第二开关单元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宽度,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同样可以实现减小第一开关单元11占用空间,用于其它信号线的布线。
采用多路复用电路控制数据信号线的传输信号可以减少信号连接线的使用数量,从而减小扇出走线的占用空间。如图7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电路结构示意图,信号连接线12的数量小于数据信号线13的数量;多路复用电路11中至少两个连接不同的数据信号线的开关单元连接同一信号连接线;显示面板还包括:连接各信号连接线的驱动芯片14。驱动芯片14用于向多路复用电路输出控制像素单元显示亮度的数据信号,当多路复用器在时钟控制信号的时序控制下可以实现单路选通,从而在选通数据信号线上为对应的像素单元列进行充电。多路复用电路11中至少两个连接不同的数据信号线的开关单元连接同一个信号连接线,每个开关单元均由一个时钟控制信号来控制,当调整连接同一个信号连接线的各开关单元的打开时序后,可以达到采用一个信号连接线为多个数据信号线传输数据信号的目的。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两个相邻的开关单元构成一个多路复用器,每个多路复用器分别用于控制两列像素单元的充电。可以在相邻的多路复用器之间设置至少一条信号线,那么在与第一开关单元相邻的位置可以为信号线预留出更多的布线空间,从而增大该信号线的布线面积,减小其电阻,缓解该信号线自身的压降。
如下以两个开关单元构成一个多路复用器为例,对多路复用电路的多种设置结构进行具体说明。以下的多路复用电路结构仅为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要求进行其它变形和调整,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像素单元包括:红色像素单元R、绿色像素单元G和蓝色像素单元B;其中,第一像素单元列111仅包括绿色像素单元G,第二像素单元列112包括沿像素单元列方向交替排列的红色像素单元R和蓝色像素单元B。相邻两个第一像素单元列111之间间隔两个第二像素单元列112,相邻两个第二像素单元列112中行方向上相邻两个像素单元的颜色不同。上述像素排列方式可以采用像素渲染技术(Sub PixelRendering,SPR)提升显示面板的PPI,减少显示面板功耗。绿色像素单元G构成的第一像素单元列在进行充电时不需要与红色像素单元R和蓝色像素单元B构成的第二像素单元列的电位进行切换。那么可以减少绿色像素单元列所对应的开关单元的等效沟道宽长比以达到均衡压差,减小空间的目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显示面板中的每相邻两个像素单元列对应的两个开关单元分别连接不同的数据信号线,以及同一条信号连接线。即采用两个相邻的开关单元构成一个多路复用器,用于对相邻两个像素单元列的数据信号进行控制。如图7所示的显示面板中,可以包括三个多路复用器,两侧的多路复用器(demux1和demux2)分别对应一个第一像素单元列111和一个第二像素单元列112;而位于中间的多路复用器(demux3)对应两个第二像素单元列11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个多路复用器中还可以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开关单元,用于控制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像素单元列的信号控制,其实现原理相同,在此不做限定。
发明人研究过程中的一种可行性设计针对上述像素排列结构的显示面板所设置多路复用电路结构如图8所示,沿水平方向由左向右依次为第一多路复用器demux1(输入端I1,输出端O11/O12),第二多路复用器demux2(输入端I2,输出端O21/O22),第三多路复用器demux3(输入端I3,输出端O31/O32);其中,第一多路复用器demux1的输出端O12和第三多路复用器demux3的输出端O31分别对应一个第一像素单元列,其它输出端均分别对应一个第二像素单元列。每个多路复用器均包括相两个结构相同的开关单元110,那么无论对应于第一像素单元列的开关单元还是对应于第二像素单元列的开关单元的尺寸和性能一致。
然而对于只包含一种颜色像素单元的第一像素单元列来说,可以适当降低其对应的开关单元的响应速度来减小其占用空间。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对多路复用电路的结构改进,具体地,如图9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开关单元111与一个连接同一信号连接线的第二开关单元112构成一个多路复用器,即图9所示的第一多路复用器demux1和第三多路复用器demux3;第一多路复用器demux1和第三多路复用器demux3与相邻的第二多路复用器demux2的结构不同,在开关单元的沟道区包括:沿像素单元列方向延伸的第一部c1和第二部c2,第一部c1沿像素单元列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部c2沿像素单元列方向的长度;其中,上述第一部和第二部的长度是指沿多个薄膜晶体管排列方向上的多个沟道区构成的共同长度。同一个多路复用器中的两个第二部沿像素单元行方向互不交叠。其中,第一开关单元111的第二部沿像素单元列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二开关单元112的第二部沿像素单元列方向的长度;同一个多路复用器中的两个第二部c2位于两个第一部c1之间。
第一开关单元111的第一部与第二部共用第一极a;第二开关单元112的第一部与第二部共用第二极b;第一开关单元111的第二部与第二开关单元112的第二部共用第一极a。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
图9中的第一多路复用器demux1和第三多路复用器demux3均包括一个第一开关单元111和一个第二开关单元112,而第二多路复用器demux2包括两个第二开关单元112。开关单元的沟道区分为两个长度不等的区域,通过对空间的合理优化,使第一开关单元111和第二开关单元112之间的距离进行压缩,同时又可以保证第一开关单元111的沟道宽度小于第二开关单元112的沟道宽度。这样可以使第一多路复用器demux1和第三多路复用器demux3沿图9中水平方向的宽度进行压缩,从图9中也可以明显看出第一多路复用器demux1/第三多路复用器demux3沿水平方向的宽度要小于第二多路复用器demux2沿水平方向的宽度。由此使得多路复用器之间的间距增大,位于多路复用器之间的信号线可以有更大的布线空间。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8和图9所示,显示面板通常还包括:沿像素单元行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sig1;第一信号线sig1位于相邻的多路复用器之间。该第一信号线sig1可以连接到驱动芯片,用于多种信号的传输。例如,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该第一信号线可以连接固定电位PVDD,该固定电位PVDD可为控制发光二极管驱动电流的信号,在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像素电路中,该第一信号线与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对比图8所示的多路复用电路结构以及图9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复用电路结构,可以明显看出,在将开关单元的等效沟道宽长比减小之后,通过对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位置的合理调整,可以使包含第一开关单元的多路复用器的宽度减小,从而使多路复用器之间的间距增大,有利于加大第一信号线sig1的线宽,减小第一信号线的电阻,达到减小第一信号线自身压降和减小寄生电容等目的。
在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发明人研究过程中的一种可行性设计的多路复用电路还可以采用如图10所示的结构,沿水平方向由左向右依次为第一多路复用器demux1(输入端I1,输出端O11/O12),第二多路复用器demux2(输入端I2,输出端O21/O22),第三多路复用器demux3(输入端I3,输出端O31/O32);其中,第一多路复用器demux1的输出端O12和第三多路复用器demux3的输出端O31分别对应一个第一像素单元列,其它输出端均分别对应一个第二像素单元列。每个多路复用器均包括相两个结构相同的开关单元110,那么无论对应于第一像素单元列的开关单元还是对应于第二像素单元列的开关单元的尺寸和性能一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将多路复用电路的结构调整为如图11所示的结构,将两个第一像素单元列所对应的两个第一开关单元111的沟通宽度适当减小,去掉第一开关单元111中一定数量的薄膜晶体管,并使各开关单元在连接信号连接线的一侧(即图11中的底部)相互对齐,那么第一开关单元111在远离信号连接线的一侧(即图11中的顶部)会比第二开关单元112缩短,在整个多路复用器所在区域,该区域远离信号连接线一侧的边缘会有一部分向内凹陷形成一个缺口。那么对于设置在缺口相邻的信号线可以在缺口位置增加布线,从而减小信号线自身的电阻。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0和图11所示,显示面板通常还包括:位于多路复用电路远离驱动芯片一侧,沿像素单元行的方向延伸的第二信号线sig2。该第二信号线sig2可为面板进行检测时使用的开关控制信号线SW,还可以为位于非显示区内延像素单元行方向延伸的其它信号线,在此不做限定。对比图10所示的多路复用电路结构以及图1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路复用电路结构,可以看出,在将开关单元的等效沟道宽长比减小之后,第一开关单元111沿像素单元列方向占用的空间面积小于第二开关单元112沿像素单元列方向占用的空间面积,那么当第一开关单元111与第二开关单元112在输入端的一侧(即靠近驱动芯片一侧)对齐排列时,可以在多路复用器在顶部边缘向内凹陷而形成一个缺口。将第二信号线sig2在对应于缺口的位置多设置第一延伸区域r1,并使第一延伸区域r1嵌入缺口内,可以增大第二信号线sig2的布线面积,减小第二信号线的电阻,达到减小第二信号线自身压降和减小寄生电容等目的。
在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还可将多路复用电路的结构调整为如图12所示的结构,将两个第一像素单元列所对应的两个第一开关单元111位于边缘位置的沟通宽度适当减小,去掉第一开关单元中一定数量的薄膜晶体管,并使各开关单元在连接信号连接线的一侧相互对齐,那么第一开关单元会在远离信号连接线的一侧会比第二开关单元缩短,在整个多路复用器所在区域远离驱动芯片一侧的边角会形成一个缺口。那么对于设置在缺口相邻的信号线则可以在缺口位置增加布线面积,从而减小信号线自身的电阻。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12所示,显示面板通常还包括:显示面板还包括:沿像素单元列的方向延伸的第三信号线sig3;第三信号线sig3在对应于缺口的位置包括第二延伸区域r2,第二延伸区域r2嵌入缺口内。相比于图8所示的多路复用电路结构,位于多路复用器之间的信号线可以在第一开关单元111形成的缺口位置增加布线面积,减小信号线的电阻,达到减小信号线自身压降和减小寄生电容等目的。
上述第三信号线sig3位于相邻的多路复用器之间。该第三信号线sig3可以连接到驱动芯片,用于多种信号的传输。例如,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该第三信号线可以连接固定电位PVDD,该固定电位PVDD可为控制发光二极管驱动电流的信号,在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像素电路中,该第三信号线与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第三信号线sig3作为固定电位信号线时,可以设置在多路复用器之间,但不会对多路复用器中的薄膜晶体管的信号传递造成串扰。除此之外,该第三信号线sig3也可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沿像素单元列方向延伸的其它信号线,也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中沿像素单元列方向延伸的信号线,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对于多路复用电路所在区域的缺口的方向设置可以根据需要增大布线空间的信号线的设置来决定。例如,如果想要增大多路复用电路靠近显示区一侧的沿像素单元行方向延伸的信号线的布线,可以采用如图11所示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结构;如果想要增大多种复用电路中位于多路复用器之间的沿像素单元列的方向延伸的信号线的布线时,则可以采用如图9、图12所示的多路复用电路的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要求和下边框的空间可以进行其它变形和调整,在此不做限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如图13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等显示设备,也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相册等移动终端设备,在此不做限定。由于该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显示面板相似,因此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显示面板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多路复用电路,多条信号连接线,以及多条数据信号线;多路复用电路包括: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多路复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信号连接线,多路复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数据信号线;多路复用电路包括多个开关单元,每个开关单元均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每个开关单元分别通过对应的数据信号线电连接一个像素单元列;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像素单元列包括:第一像素单元列和第二像素单元列;第一像素单元列中的各像素单元的颜色相同,第二像素单元列中至少两个像素单元的颜色不同;第一开关单元与第一像素单元列一一对应,第二开关单元与第二像素单元列一一对应;第一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等效沟道宽长比小于第二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等效沟道宽长比;等效沟道宽长比为开关单元中所有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宽度和与所有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和之比。使第一开关单元在不影响第一像素单元列的正常图像显示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其对信号切换的响应速度,减小第一开关单元的等效沟道宽长比,由此可以节省出第一开关单元的占用空间,使节省出的空间用于相邻信号线的布线,从而增大信号线的面积,减小信号线自身的电阻。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路复用电路,多条信号连接线,以及多条数据信号线;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包括: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线,所述多路复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数据信号线;
所述多路复用电路包括多个开关单元,每个所述开关单元均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每个所述开关单元分别通过对应的数据信号线电连接一个像素单元列;
同一所述开关单元中:多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同一个时钟信号端,多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同一条所述信号连接线,多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同一条所述数据信号线;
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
所述像素单元列包括:第一像素单元列和第二像素单元列;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列中的各像素单元的颜色相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列中至少两个像素单元的颜色不同;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列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列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等效沟道宽长比小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等效沟道宽长比;所述等效沟道宽长比为所述开关单元中所有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宽度和与所有的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和之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和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和相同;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宽度和小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宽度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宽度和相比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沟道宽度和减小10%以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相等。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少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相比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减少10%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连接线的数量小于所述数据信号线的数量;
所述多路复用电路中至少两个连接不同的所述数据信号线的所述开关单元连接同一所述信号连接线;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连接各所述信号连接线的驱动芯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像素单元呈现阵列分布;所述多路复用电路位于显示区第M方向上一侧的非显示区内;所述第M方向与像素单元列方向平行;
所述多路复用电路中的各所述开关单元沿像素单元行的方向排列;
各所述数据信号线及各所述信号连接线均沿着像素单元列的方向延伸,沿着像素单元行的方向排列;
同一所述开关单元中的各所述薄膜晶体管沿着所述数据信号线的延伸方向排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第N方向上,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在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的两侧相对设置;
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所述薄膜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所述第N方向与像素单元行的方向平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中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在有源层的正投影沿像素单元行方向的宽度等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中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在有源层的正投影沿像素单元行方向的宽度;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中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在有源层的正投影沿像素单元列方向的长度和小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中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在有源层的正投影沿像素单元列方向的长度和。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开关单元构成一个多路复用器,至少一条所述信号连接线设置在两个所述多路复用器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与一个连接同一所述信号连接线的第二开关单元构成一个多路复用器;
所述开关单元的沟道区包括:沿像素单元列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沿像素单元列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部沿像素单元列方向的长度;同一个所述多路复用器中的两个所述第二部沿像素单元行方向互不交叠;
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部沿像素单元列方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部沿像素单元列方向的长度;
同一个所述多路复用器中的两个所述第二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部之间,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部与第二部对应的薄膜晶体管共用第一极;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部与第二部对应的薄膜晶体管共用第二极;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部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部对应的薄膜晶体管共用第一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沿像素单元行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相邻的所述多路复用器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开关单元在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线的一侧相互对齐,在远离所述信号连接线的一侧对应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位置形成缺口。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多路复用电路远离所述驱动芯片一侧,沿像素单元行的方向延伸的第二信号线;
所述第二信号线在对应于所述缺口的位置包括第一延伸区域,所述第一延伸区域嵌入所述缺口内。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连接同一所述信号连接线的各所述开关单元构成一个多路复用器;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沿所述像素单元列的方向延伸的第三信号线;
所述第三信号线在对应于所述缺口的位置包括第二延伸区域,所述第二延伸区域嵌入所述缺口内。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号线连接固定电位。
1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红色像素单元、绿色像素单元和蓝色像素单元;
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列仅包括绿色像素单元,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列包括沿像素单元列方向交替排列的红色像素单元和蓝色像素单元。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列之间间隔两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列,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列中行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像素单元的颜色不同。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像素单元列对应的两个所述开关单元分别连接不同的数据信号线,以及同一条信号连接线。
2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73143.7A CN110060621B (zh) | 2019-05-31 | 2019-05-31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16/706,828 US11004871B2 (en) | 2019-05-31 | 2019-12-08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473143.7A CN110060621B (zh) | 2019-05-31 | 2019-05-31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60621A CN110060621A (zh) | 2019-07-26 |
CN110060621B true CN110060621B (zh) | 2022-06-07 |
Family
ID=67325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473143.7A Active CN110060621B (zh) | 2019-05-31 | 2019-05-31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04871B2 (zh) |
CN (1) | CN1100606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387310B2 (en) * | 2019-10-14 | 2022-07-12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Array substrate with connection portion connecting power bus and power line and display panel |
CN111091783B (zh) * | 2019-12-24 | 2022-02-15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1081750B (zh) * | 2019-12-31 | 2022-05-1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WO2021223188A1 (zh) * | 2020-05-07 | 2021-11-1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CN111613183B (zh) * | 2020-05-28 | 2022-02-18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11710310B (zh) | 2020-06-30 | 2022-04-22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多路分配电路、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装置及驱动方法 |
US11404530B2 (en) * | 2020-06-30 | 2022-08-02 |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1833796B (zh) * | 2020-07-23 | 2023-06-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终端及显示方法 |
CN111951711B (zh) * | 2020-08-21 | 2023-05-09 |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选择器、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和数据写入方法 |
CN214477461U (zh) * | 2021-02-03 | 2021-10-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911101A (zh) * | 2021-02-08 | 2022-08-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
CN113725273B (zh) * | 2021-08-31 | 2024-03-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显示面板的参数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14038423B (zh) | 2021-12-09 | 2023-03-2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822349A (zh) * | 2022-04-06 | 2022-07-29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 |
CN115240585B (zh) * | 2022-06-27 | 2023-07-18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CN115240586B (zh) * | 2022-06-27 | 2023-07-14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CN115691384B (zh) * | 2022-10-21 | 2024-07-3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938227B (zh) * | 2022-11-10 | 2024-08-09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5862518B (zh) * | 2022-12-29 | 2024-05-24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
CN119028277A (zh) * | 2023-05-26 | 2024-1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37923A (en) * | 1996-03-19 | 2000-03-14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Active matrix display device |
CN101504829A (zh) * | 2009-03-23 | 2009-08-12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双向稳压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及移位寄存器 |
KR20140133271A (ko) * | 2013-05-10 | 2014-11-1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CN106875879A (zh) * | 2017-04-24 | 2017-06-20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电子设备以及测试方法 |
KR20180051739A (ko) * | 2016-11-08 | 2018-05-1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09713024A (zh) * | 2019-01-31 | 2019-05-03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14032B (zh) * | 2009-06-15 | 2013-11-01 | Au Optronics Corp | 驅動電路結構 |
KR102471113B1 (ko) * | 2015-11-18 | 2022-11-2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JP6538534B2 (ja) * | 2015-12-02 | 2019-07-03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トランジスタ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
CN206209225U (zh) | 2016-12-06 | 2017-05-31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US10446635B2 (en) * | 2017-01-10 | 2019-10-15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
CN107342036B (zh) * | 2017-08-21 | 2020-10-30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2019
- 2019-05-31 CN CN201910473143.7A patent/CN110060621B/zh active Active
- 2019-12-08 US US16/706,828 patent/US1100487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37923A (en) * | 1996-03-19 | 2000-03-14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Active matrix display device |
CN101504829A (zh) * | 2009-03-23 | 2009-08-12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双向稳压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及移位寄存器 |
KR20140133271A (ko) * | 2013-05-10 | 2014-11-1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KR20180051739A (ko) * | 2016-11-08 | 2018-05-1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06875879A (zh) * | 2017-04-24 | 2017-06-20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电子设备以及测试方法 |
CN109713024A (zh) * | 2019-01-31 | 2019-05-03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381458A1 (en) | 2020-12-03 |
CN110060621A (zh) | 2019-07-26 |
US11004871B2 (en) | 2021-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60621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JP2024056691A (ja) | アレイ基板、表示パネル、スプライシング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駆動方法 | |
US8436841B2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9935622B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 | |
CN113506539B (zh) | 显示模组和显示设备 | |
US11200847B2 (en) |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e method | |
JP7053858B2 (ja) | 表示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及び表示端末 | |
WO2021078104A1 (zh) | 透明oled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制备方法 | |
WO2021237874A1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 |
CN111710310B (zh) | 多路分配电路、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装置及驱动方法 | |
CN117037712A (zh) |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 |
CN115000147B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WO2020192476A1 (zh) | 多路选择电路及驱动方法、多路选择单元、显示装置 | |
CN115104186B (zh)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
US12094416B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4743504A (zh) |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22227478A1 (zh)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EP4418249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240138211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WO2023206278A1 (zh) | 显示面板及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
WO2024230445A1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WO2024092434A1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WO2024197590A9 (zh)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9095439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23230915A1 (zh) | 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2 Address after: No.8 liufangyuan Road, Dongyi Industrial Park,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pplicant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Shanghai Branch Address before: Room 509, building 1, 6111 Longdong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1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Ltd.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