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1375A - 放射线摄像系统和放射线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放射线摄像系统和放射线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51375A CN110051375A CN201811588619.3A CN201811588619A CN110051375A CN 110051375 A CN110051375 A CN 110051375A CN 201811588619 A CN201811588619 A CN 201811588619A CN 110051375 A CN110051375 A CN 1100513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ation
- radiographic
- state
- detected
- detection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4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2285 radioa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45 diagno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JJWKPURADFRFRB-UHFFFAOYSA-N carbonyl sulfide Chemical compound O=C=S JJWKPURADFRFR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059 diagnostic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659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58 radioactive dec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26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 plurality of detector unit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T—MEASUREMENT OF NUCLEAR OR X-RADIATION
- G01T1/00—Measuring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cosmic radiation
- G01T1/16—Measuring radiation intensity
- G01T1/17—Circuit arrangements not adapted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detector
- G01T1/175—Power supply circui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 G01N23/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forming images of the material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T—MEASUREMENT OF NUCLEAR OR X-RADIATION
- G01T1/00—Measuring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cosmic radiation
- G01T1/16—Measuring radiation intensity
- G01T1/20—Measuring radiation intensity with scintillation detectors
- G01T1/2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cintillation detectors, e.g. for the photo-multiplier s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3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for generating image signals from X-ray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283—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a detector unit being housed in a cassett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放射线摄像系统和放射线摄像装置。所述系统包括放射线摄像装置,所述放射线摄像装置具有能够检测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布置,并且所述放射线摄像装置包括输出表示所述装置自身已检测到照射的开始的第一信号的输出单元,以及接收表示另一装置已检测到所述开始的第二信号的接收单元。在第一状态下检测到所述照射的开始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转变为用于生成图像数据的第二状态并输出所述第一信号。处于第二状态的装置无论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信号均生成所述图像数据。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接收到所述第二信号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转变为功耗低于所述第一状态的第三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线摄像系统和放射线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FPD(平板检测器)的放射线摄像装置被广泛用于医学影像诊断或无损检测中。日本专利特开第2014-23957号和第2014-112889号各公开了一种检测放射线生成器的放射线照射的开始并开始获取放射线图像的放射线摄像装置。另外,日本专利特开第2014-112889号公开了一种在摄像室中布置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的放射线摄像系统。
发明内容
日本专利特开第2014-112889号显示已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放射线摄像装置将表示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信息传输到控制台并且控制台将切换到低功耗模式的信号发送到除了已检测到放射线的放射线摄像装置以外的放射线摄像装置。当除了用于摄像的放射线摄像装置以外的放射线摄像装置切换到低功耗模式时,可抑制整个放射线摄像系统的功耗。然而,在日本专利特开第2014-112889号中公开的放射线摄像系统中,例如,如果在计划用于摄像的放射线摄像装置附近存在另一放射线摄像装置,则非计划放射线摄像装置可能会因散射的放射线等而错误地检测到放射线。如果非计划放射线摄像装置错误地检测到放射线照射,则计划用于摄像的放射线摄像装置可能切换到低功耗模式,并且可能无法获取放射线图像。如果无法获取放射线图像,则不但会给用户增加负担也会给患者增加负担。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在抑制使用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的放射线摄像系统中的功耗的同时抑制成像损失的技术。
根据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放射线摄像系统,所述放射线摄像系统包括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每一个放射线摄像装置配置为对应于由放射线生成器发射的放射线剂量生成放射线图像数据,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的每一者具有能够检测从所述放射线生成器的放射线照射开始的布置,并且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的每一者包括配置为输出表示所述放射线摄像装置自身已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第一检测信号的输出单元以及配置为接收表示另一放射线摄像装置已检测到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第二检测信号的接收单元,其中,在能够检测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第一状态下检测到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的每一者转变为用于生成所述放射线图像数据的第二状态并使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所述第一检测信号,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已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的放射线摄像装置无论所述接收单元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均生成所述放射线图像数据,并且在所述接收单元已接收到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放射线摄像装置转变为功耗低于所述第一状态的功耗的第三状态。
根据一些其他实施例,提供一种放射线摄像装置,所述放射线摄像装置具有能够对应于放射线剂量生成放射线图像数据并检测放射线照射开始的布置,所述放射线摄像装置包括配置为输出表示所述放射线摄像装置自身已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第一检测信号的输出单元以及配置为接收表示另一放射线摄像装置已检测到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第二检测信号的接收单元,其中,在拍摄放射线图像时,在能够检测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第一状态下检测到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情况下,所述放射线摄像装置转变为用于生成所述放射线图像数据的第二状态并使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已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的放射线摄像装置无论所述接收单元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均生成所述放射线图像数据,并且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接收单元已接收到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情况下,所述放射线摄像装置转变为功耗低于所述第一状态的功耗的第三状态。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线摄像系统的布置实例的图;
图2是显示图1中所示的放射线摄像系统中所使用的放射线摄像装置的轮廓的图;
图3是显示图2中所示的放射线摄像装置的布置实例的框图;
图4是显示图1中所示的放射线摄像系统的通信定时的顺序图;
图5是显示图2中所示的放射线摄像装置之间的通信布置的图;以及
图6是用于说明图1中所示的放射线摄像系统在多个摄像室中使用的情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放射线摄像系统的详细实施例。在以下描述和附图中,共用的参考编号贯穿多个附图标示共用的组件。因此,将通过交叉参考多个附图来描述共用的组件,并且将适当地省略对由共用的参考编号所标示的组件的描述。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放射线不仅可包括作为由通过放射性衰变发射的粒子(包括光子)生成的射束的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也可包括具有相同或更多能量的射束,例如X-射线、粒子射线和宇宙射线。
将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线摄像系统100及放射线摄像系统100中所使用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布置和操作。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放射线摄像系统100的布置实例的示意图。放射线摄像系统100包括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101、控制台102、接入点103、HUB 104、放射线控制单元105和放射线生成器106。在本说明书中,要表明多个放射性摄像装置101中的特定放射线摄像装置,将描述具有诸如“a”或“b”后缀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a或101b。如果不表明特定放射线摄像装置,则将描述放射线摄像装置101。
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对应于由放射线生成器106发射并透射过被摄体H的放射线107的剂量生成放射线图像数据。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可以是例如可根据被摄体H的布置或摄像部位而自由决定安装位置的便携式放射线摄像装置。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放射线摄像系统100包括两个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也即放射线摄像装置101a和放射线摄像装置101b。然而,放射线摄像系统100可以包括三个或更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101。
控制台102可通过在放射线生成器106与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之间传输/接收信号来控制整个放射线摄像系统100。控制台102包括操作单元、显示单元等。控制台102例如将用户经由控制台102的操作单元输入的摄像模式指令传输到放射线控制器106或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另外,控制台102在控制台102的显示单元上显示例如由放射线摄像装置101拍摄的放射线图像。
接入点103是配置为连接诸如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与控制台102等终端的无线电波中继器。HUB 104是配置为连接诸如在放射线摄像系统100中彼此连接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与控制台102等多个网络设备的设备。
放射线控制单元105包括协调通信并监控放射线生成器106的状态的电路。例如,放射线控制单元105根据来自控制台102的指令,控制从放射线生成器106的放射线107的照射等。另外,放射线控制单元105可以监控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状态。例如,在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尚未准备好拍摄放射线图像的情况下,即使从控制台102接收到曝光指令,放射线控制单元105也可以控制放射线生成器106不生成放射线107。例如,要生成诸如X-射线的放射线107,放射线生成器106构成为包括配置为通过高电压使电子加速并使电子与阳极碰撞的转子和放射线管。
如图1中所示,放射线摄像系统100可连接到医院内LAN 108。医院内LAN 108是医院内形成的局域网。
近来,其中不提供放射线控制单元105,并且当放射线生成器106发射放射线107时,放射线摄像装置101自动检测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累积图像信号(电荷信号)并生成放射线图像的自动检测模式广受欢迎。在图1中所示的布置中,提供放射线控制单元105。然而,本实施例也可应用到其中不提供放射线控制单元105的放射线摄像系统中。此外,本实施例还可应用到其中不仅没有放射线控制单元105也没有控制台102、接入点103和HUB 104的自动检测模式的放射线摄像系统。
接下来,将参照图2和图3描述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图2显示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轮廓,而图3显示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布置。如图2和图3中所示,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包括控制单元201、显示单元211、操作单元212、显示重置单元213、存储单元214、放射线检测单元215、图像确定单元216、放大器IC 217和驱动IC 218。
显示单元211具有显示存储在存储单元214中的信息的功能。显示单元211可以显示例如对应于用户在操作单元212上的操作的信息。在图2中所示的布置中,显示单元211安置在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侧表面上。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显示单元211可布置在任何表面上,只要所述表面是在除了放射线入射到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上的方向之外方向上的表面即可。
操作单元212是配置为接收用户操作的输入设备,并且可以包括按钮、转盘、操纵杆、触控传感器和触控板。当用户操作操作单元212时,会在显示单元211上显示诸如摄像信息或摄像成功/失败的信息。另外,在图2中所示的布置中,操作单元212布置在显示单元211旁边。这是因为这样允许用户在观察显示单元211的同时进行操作。
显示重置单元213具有将通过用户对操作单元212的操作而显示的显示内容返回到操作之前的状态的功能。显示重置单元213可以安置在操作单元212的旁边。显示重置单元213可布置为例如通过操作结束时的一个操作将显示被切换的显示单元返回到显示内容切换之前的状态。当操作单元212和显示重置单元213并排布置时,用户可直观地对其操作。如果操作单元212的操作内容中包括重置功能以共享显示重置单元213的功能,则不需要提供如图2中所示的独立按钮。另外,当显示单元211是触控传感器时,例如,显示单元211可以具有与显示重置单元213相同的功能以通过触控重置显示。
存储单元214存储由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生成的放射线图像数据和各种信息。所述各种信息可以是例如分配给进行摄像的每一个用户(技术人员)的技术人员ID、分配给每一个被摄体(患者)的患者ID、摄像时间、摄像剂量[mAs]、摄像部位、当日拍摄图像数量、图像确定单元216确定摄像成功/失败的结果等。可以将这些信息与每一个图像数据相关联。另外,可在任意定时将这些信息输出到显示单元211。存储单元214是能够读出/写入的设备,相当于例如快闪存储器。然而,存储单元214并不局限于快闪存储器而可以是诸如例如硬盘的另一存储设备。
放射线检测单元215检测穿过被摄体H并进入放射线检测单元215的放射线107作为图像信号(电荷信号)。如图3中所示,在放射线检测单元215中,像素300以阵列布置,每一个像素包括配置为将进入的放射线107转换为电荷的转换元件301。转换元件301可以是间接式转换元件,所述间接式转换元件包括闪烁体和光电转换元件,所述光电转换元件配置为将由闪烁体从放射线107转换的光转换为图像信号(电荷信号),所述图像信号是电信号。或者,转换元件301可以是直接式转换元件,所述直接式转换元件配置为直接将进入的放射线107转换为电信号。以此方式,放射线检测单元215检测透射过被摄体H的放射线107并获取图像信号。
控制单元201控制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整体操作。例如,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单元311,所述显示控制单元311配置为控制显示单元211上的显示。此处将简要描述在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中生成放射线图像数据的过程。在控制单元201的控制下,驱动IC 218形成向放射线检测单元215提供驱动信号的驱动电路单元。更具体而言,当通过驱动IC 218选择一个行时,所述行的像素300的开关元件302依序进行ON(导通)操作。因此,在所述行的像素300的转换元件301中累积的图像信号(电荷信号)被输出到连接到像素300的信号线。放大器IC 217依序读出被输出到信号线的图像信号。经由图3中所示的ADC 207将每一个读出图像信号传输到控制单元201。ADC 207将通过放大器IC 217读出的作为模拟信号的图像信号转换为作为数字信号的图像信号,并且将作为数字信号的图像信号作为放射线图像输出到控制单元201。也即,ADC 207形成A/D转换单元,所述A/D转换单元配置为将由放大器IC 217读出的作为模拟信号的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放大器IC 217可以是放大从放射线检测单元215的每一个像素300发送的信号的IC。另外,驱动IC 218是使放射线检测单元215的每一个像素300进行电荷累积和读出操作的IC。控制单元201使存储单元214存储从ADC 207输出的放射线图像数据。如上所述,存储单元214可将基于由放射线检测单元215获得的图像信号的放射线图像数据、摄像时的摄像条件和诸如时间的各种信息彼此相关联地存储。图像确定单元216具有确定由放射线检测单元215生成的放射线图像是否满足预定准则的功能。所述预定准则包括放射线图像生成时的像素值、剂量[mAs]、伪影、身体移动检测、异物检测、冲击检测、从放射线生成器的错误接收等。
此外,如图3中所示,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包括通信单元202、电源控制单元203和电源按钮206。通信单元202例如经由接入点103与控制台102和放射线控制单元105进行无线通信。通信单元202可以使用广播通信来传输信号。通信单元202包括输出单元312,所述输出单元312配置为输出表示放射线摄像装置101自身已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检测信号。通信单元202还包括接收单元322,所述接收单元322配置为接收表示放射线摄像系统100中包括的其他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已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检测信号。在图3中所示的布置中,输出单元312和接收单元322例示为分离组件,但也可以为集成组件。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通信单元202经由接入点103通过无线通信与控制台102和放射线控制单元105通信,但是也可以通过有线通信来通信。
电源按钮206是由用户操作以开始/停止电力供应的按钮。电源控制单元203根据电源按钮206的操作状态连接电池单元204或外部电源205。例如,在外部电源205未连接到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情况下,当操作电源按钮206时,电源控制单元203切换来自电池单元204的电力供应的ON/OFF。另外,电源控制单元203控制到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每一个组件的电力供应。当进行电池驱动时,电源控制单元203例如可监控电池单元204的剩余电池电量。此外,电源控制单元203可以将从电池单元204或外部电源205供应的电压转换为预定电压,并且将该电压供应到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组件。
接下来,将参照图4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放射线摄像系统100和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放射线摄像系统100进行以下操作以防止用户在使用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放射线摄像系统100中使用错误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
首先,在步骤S401中,控制台102输出指示在同一摄像室中布置的所有放射线摄像装置101转变为可检测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状态(第一状态)的转变信号。据此,放射线摄像装置101转变为可检测放射线的状态。例如,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控制单元201控制驱动IC218和放大器IC 217以使放射线检测单元215输出信号并基于输出信号中的变化确定放射线照射的开始。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中的每一者具有能够检测从放射线生成器106的放射线照射开始的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来自控制台的转变信号,每一个放射线摄像装置101转变为用于检测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状态。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当用户操作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电源按钮206或操作单元212时,每一个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可以转变为用于检测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显示在一个摄像室中布置两个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也即,放射线摄像装置101a和放射线摄像装置101b)的情况。接下来,将描述假设用户计划使用两个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中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a对被摄体H进行摄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以在一个摄像室中布置三个或更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101。
在传输转变信号并使放射线摄像装置101转变为用于检测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状态之后,控制台102经由放射线控制单元105使放射线生成器106生成放射线107(步骤S402)。在能够检测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状态下在待机期间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时,放射线摄像装置101转变为用于累积通过放射线照射生成的电荷以生成放射线图像数据的摄像状态(第二状态)。另外,在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时,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使输出单元312将表示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台102。在接收到表示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检测信号时,控制台102将使放射线摄像装置101转变为功耗低于检测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状态的功耗的状态(第三状态)的信号传输到除了已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以外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因此,放射线摄像装置101通过接收单元322接收表示其他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已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检测信号。
然而,此时,不仅计划用于摄像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a而且布置在放射线摄像装置101a附近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b都可以检测放射线照射的开始。在该情况下,放射线摄像装置101b将表示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检测信号输出到控制台102。此时,例如,来自非计划用于摄像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b的检测信号可能在来自计划用于摄像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a的检测信号之前到达控制台102(步骤S403)。在该情况下,控制台102响应检测信号并且向计划用于摄像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a发出转变为省电模式的指令(步骤S405)。此处,如果放射线摄像装置101a转变为低功耗的状态,则会丢失最初需要的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放射线摄像装置101a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并且在控制台102传输转变为省电模式的指令之前转换到摄像状态的情况(步骤S404)。在该情况下,放射线摄像装置101a拒绝转变为省电模式的指令并且无论是否接收到检测信号均保持摄像状态并生成放射线图像数据(步骤S406)。也即,即使接收单元322接收到表示其他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已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检测信号,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中已转变为摄像状态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也将保持摄像状态并且生成放射线图像数据。因此,当已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并转变为摄像状态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a保持摄像状态时,即使在除了计划用于摄像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a以外的摄像装置检测到放射线的情况下,仍可获取放射线图像。
参照图4,放射线摄像装置101a还将表示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信号传输到控制台102(步骤S404)。响应于此,控制台102将转变为省电模式的指令输出到放射线摄像装置101b(步骤S407)。然而,由于已转变为摄像状态,因此放射线摄像装置101b拒绝转变指令并且保持摄像状态(步骤S408)。
在拍摄到放射线图像之后,处于摄像状态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a和放射线摄像装置101b将所获取的放射线图像数据传送到控制台102(步骤S409和S410)。用户确认在控制台102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每一个放射线图像,例如使用由放射线摄像装置101a所获取的放射线图像进行诊断等,并且摒弃由放射线摄像装置101b所获取的放射线图像。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图像确定单元216可以确定所获取的放射线图像是否拍摄了被摄体H。例如,如果放射线图像数据的对比度低,则图像确定单元216确定被摄体H未被拍摄并且不需要将放射线图像数据传送到控制台102。
此处,要更可靠地使用计划用以获取放射线图像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进行摄像,已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可以使输出单元312在从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经过预定时间之后输出检测信号。即使在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检测中出现错误的情况下,当输出检测信号的定时延迟时,计划用以进行摄像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也极有可能在从控制台102接收到转变为低功耗状态的指令之前转变为摄像状态。例如,可以在适当设置的时间(例如,放射线检测开始之后0.1秒或1秒)之后输出检测信号。该时间可以在运输放射线摄像装置101时提前设置,可以在构建放射线摄像系统100时由技术服务人员设置,或者可以在每次摄像时由用户设置。另外,例如,已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可以在放射线图像的摄像结束后输出表示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信号,并且输出放射线图像数据。
另外,生成用以防止成像损失的时滞并不局限于延迟输出表示由放射线摄像装置101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检测信号。例如,考虑在处于能够检测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状态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中,其他放射线摄像装置101输出表示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检测信号并且来自控制台102的转变为低功耗状态的指令到达的情况。此时,如果在从转变指令到达到经过预定时间的时间期间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则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可能转变为摄像状态。
另外,即使接收单元322接收到表示其他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已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检测信号,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中由用户操作指定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无需转变为低功耗状态。例如,如果基于诸如传感器尺寸或闪烁体类型等条件决定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中用于下一次摄像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则对应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拒绝转变为省电模式。不转变为省电模式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可以由用户经由控制台102的操作单元来设置或者可以由用户通过操作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操作单元212来设置。
另外,要减少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功耗,当接收单元322接收到表示其他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已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检测信号时,处于能够检测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转变为较低功耗状态。例如,如果在从输出表示由其他放射线摄像装置101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检测信号到经过预定时间的时间期间没有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则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可能转变为低功耗状态。另外,例如,如果在用户接通电源之后的预定时间期间没有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则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可能转变为低功耗状态。例如,如果在接通电源之后10分钟没有检测到放射线照射,则放射线摄像装置101转变为低功耗状态。
除了正常电源模式之外,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电源模式还可以包括省电模式,在省电模式下,将降低输出表示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检测信号的通信单元202的通信强度和通信频率中的至少一者。另外,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可以具有停止向包括放大器IC217、驱动IC 218、ADC 207、配置为向转换元件301提供偏置电压的电压源、存储单元214等电路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组件供电的低功耗模式。放射线摄像装置101还可以具有用以停止向显示单元211供电的功耗模式。低功耗模式可以包括通信单元的省电模式及停止向放大器IC 217供应电力的模式。另外,低功耗模式可以是停止向包括包含多个像素300的放射线检测单元215及上述电路单元的图像拍摄单元供应电力的模式(睡眠模式)。另外,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可以具有多个低功耗模式。当转变为上述低功耗的状态时,放射线摄像装置101转变为省电模式或低功耗模式中的一者。适当地设置转变模式。当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具有多个低功耗模式时,可以在降低功耗的同时实现方便使用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和放射线摄像系统100。
不需要总是经由控制台102将从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输出单元312输出的表示放射线检测开始的检测信号传送到其他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例如,如图5中所示,其他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可以在没有控制台102介入的情况下接收表示检测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输出检测信号。
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确定其他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已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方法并不局限于接收从已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输出的检测信号。例如,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可以包括计数器310,所述计数器310配置为对转变为能够检测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状态之后直到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为止的时间进行计数。在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之间比较计数器310的计数值,由此识别已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更具体而言,在转变为能够检测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状态之后,将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计数器310的计数值进行相互比较。当计数值具有差异时,可识别出已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例如,可以在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之间周期性地传输/接收计数器310的计数值,并且每次可以通过比较计数值来进行确定。
如图6中所示,在放射线摄像系统100中,可以在多个摄像室601中的每一个摄像室中进行放射线图像拍摄。也即,放射线摄像系统100包括多个控制台102,所述多个控制台102中的每一者与放射线摄像装置101进行通信。在该情况下,如果布置在摄像室601b中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ba和101bb与从摄像室601a中的控制台102a输出的信号相符,则可能会出现成像损失等。要防止该情况,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中的每一者连接到多个控制台102中的预定控制台102。例如,放射线摄像装置101aa和101ab连接到控制台102a,而放射线摄像装置101ba和101bb连接到控制台102b。此时,例如,放射线摄像装置101aa和101ab与从连接到控制台102b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ba或101bb输出的表示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检测信号不符。每一个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仅根据所连接的控制台102操作,由此抑制来自其他摄像室601的影响。
例如,当在同一摄像室601中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与控制台102之间传输/接收信号时,放射线摄像装置101将控制台102的ID和与控制台102相关联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ID保持在存储单元214中。生成信号使得从控制台102输出以使状态转变的信号或从已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放射线摄像装置101输出的检测信号包括发布指令的控制台102的ID或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ID。在接收到信号时,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确定传输源的控制台102或放射线摄像装置101是否匹配注册在存储单元214中的控制台102的ID或放射线摄像装置101的ID。如果装置匹配保持在存储单元214中的信息,则返回对接收到的信号的响应。如果这些信息不匹配,则将所发送的信号确定为从其他摄像室601传输并且被拒绝的信号。
虽然已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赋予最广义的解释以涵盖所有这些修改和等效结构及功能。
Claims (14)
1.一种放射线摄像系统,所述放射线摄像系统包括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每一个放射线摄像装置配置为对应于由放射线生成器发射的放射线剂量生成放射线图像数据,
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的每一者具有
能够检测从所述放射线生成器的放射线照射开始的布置,并且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的每一者包括
配置为输出表示所述放射线摄像装置自身已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第一检测信号的输出单元,以及配置为接收表示另一放射线摄像装置已检测到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第二检测信号的接收单元,
其中,在能够检测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第一状态下检测到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的每一者转变为用于生成所述放射线图像数据的第二状态并使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所述第一检测信号,
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已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的放射线摄像装置无论所述接收单元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均生成所述放射线图像数据,并且
在所述接收单元已接收到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放射线摄像装置转变为功耗低于所述第一状态下的功耗的第三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已检测到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放射线摄像装置在从检测到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经过预定时间之后使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所述第一检测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已检测到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所述放射线摄像装置在放射线图像拍摄结束之后使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并且输出所述放射线图像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放射线摄像装置
在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到经过预定时间的时间期间检测到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情况下,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并且使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并且
在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到经过所述预定时间的时间期间没有检测到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情况下,转变为功耗低于所述第一状态下的功耗的所述第三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由用户操作指定的放射线摄像装置无论所述接收单元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均不转变为所述第三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的每一者包括包含所述输出单元和所述接收单元的通信单元,并且
在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的每一者降低所述通信单元的通信密度和通信频率中的至少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的每一者包括包含每一者配置为将放射线转换为电荷信号的多个像素的图像拍摄单元,以及配置为从所述电荷信号生成所述放射线图像数据的电路单元,并且
在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的每一者停止向所述图像拍摄单元的电力供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配置为在所述放射线生成器与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之间传输/接收信号的控制台,
其中,所述控制台将用以转变为所述第一状态的转变信号传输到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的每一者,
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的每一者根据所述转变信号转变为所述第一状态,并且
在传输所述转变信号之后,所述控制台将用以开始放射线照射的信号传输到所述放射线生成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的每一者经由所述控制台接收表示所述其他放射线摄像装置已检测到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所述第二检测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的每一者在没有所述控制台介入情况下,接收从所述其他放射线摄像装置输出表示检测到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检测信号作为第二检测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多个控制台,
其中,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的每一者
连接到所述多个控制台的预定控制台,并且
与表示由连接到所述多个控制台中的不同控制台的放射线摄像装置检测到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检测信号不符。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的每一者与所述控制台通过无线通信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的每一者包括计数器,所述计数器配置为对从转变为所述第一状态到检测到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时间进行计数,并且
所述放射线摄像系统将所述计数器在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之间的计数值进行比较,由此识别所述多个放射线摄像装置中已检测到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放射线摄像装置。
14.一种放射线摄像装置,所述放射线摄像装置具有能够对应于放射线剂量生成放射线图像数据并且检测放射线照射开始的布置,所述放射线摄像装置包括
配置为输出表示所述放射线摄像装置自身已检测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第一检测信号的输出单元,以及配置为接收表示另一放射线摄像装置已检测到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第二检测信号的接收单元,
其中,在拍摄放射线图像时,
在能够检测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第一状态下检测到所述放射线照射的开始的情况下,所述放射线摄像装置转变为用于生成所述放射线图像数据的第二状态并使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所述第一检测信号,
已转变为所述第二状态的放射线摄像装置无论所述接收单元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均生成所述放射线图像数据,并且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接收单元已接收到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的情况下,所述放射线摄像装置转变为功耗低于所述第一状态的功耗的第三状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06686 | 2018-01-18 | ||
JP2018006686A JP7026513B2 (ja) | 2018-01-18 | 2018-01-18 | 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放射線撮像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51375A true CN110051375A (zh) | 2019-07-26 |
CN110051375B CN110051375B (zh) | 2023-06-13 |
Family
ID=67213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88619.3A Active CN110051375B (zh) | 2018-01-18 | 2018-12-25 | 放射线摄像系统和放射线摄像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754046B2 (zh) |
JP (1) | JP7026513B2 (zh) |
CN (1) | CN11005137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484281B2 (en) * | 2019-05-10 | 2022-11-01 | Konica Minolta, Inc. | Radiation image imag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
JP7378245B2 (ja) | 2019-08-29 | 2023-11-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放射線検出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3022044A (ja) * | 2011-07-15 | 2013-02-04 |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および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 |
US20130082186A1 (en) * | 2011-10-03 | 2013-04-04 |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 Radiation image capturing system and radiatio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
US20140124678A1 (en) * | 2011-06-02 | 2014-05-08 | Konica Minolta, Inc. | Radiation imaging system |
JP2014112889A (ja) * | 2008-12-24 | 2014-06-19 | Konica Minolta Inc |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および放射線画像撮影方法 |
CN104335572A (zh) * | 2012-05-30 | 2015-02-04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控制程序及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5306840A (zh) * | 2014-07-17 | 2016-02-03 | 佳能株式会社 | 放射线成像装置和放射线成像系统 |
CN105997110A (zh) * | 2015-03-27 | 2016-10-12 | 佳能株式会社 | 放射线摄影系统及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31505B2 (ja) * | 2010-07-16 | 2015-06-10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放射線撮像装置、放射線撮像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021403B2 (ja) * | 2012-04-19 | 2016-11-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放射線撮像装置 |
JP6413534B2 (ja) * | 2014-09-17 | 2018-10-31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
JP6683131B2 (ja) * | 2014-11-27 | 2020-04-15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および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
US10368823B2 (en) * | 2015-01-30 | 2019-08-0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Radiographing apparatus, control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JP6072096B2 (ja) * | 2015-01-30 | 2017-02-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072100B2 (ja) * | 2015-01-30 | 2017-02-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072097B2 (ja) * | 2015-01-30 | 2017-02-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放射線撮影装置、制御装置、長尺撮影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438355B2 (ja) * | 2015-06-05 | 2018-12-12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放射線撮影装置およびその作動方法、並びにコンソールおよびその作動方法 |
JP2017205229A (ja) | 2016-05-17 | 2017-11-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放射線撮影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
2018
- 2018-01-18 JP JP2018006686A patent/JP7026513B2/ja active Active
- 2018-12-25 CN CN201811588619.3A patent/CN110051375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1-14 US US16/246,929 patent/US1075404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112889A (ja) * | 2008-12-24 | 2014-06-19 | Konica Minolta Inc |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および放射線画像撮影方法 |
US20140124678A1 (en) * | 2011-06-02 | 2014-05-08 | Konica Minolta, Inc. | Radiation imaging system |
JP2013022044A (ja) * | 2011-07-15 | 2013-02-04 |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および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 |
US20130082186A1 (en) * | 2011-10-03 | 2013-04-04 |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 Radiation image capturing system and radiatio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
CN104335572A (zh) * | 2012-05-30 | 2015-02-04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控制程序及放射线图像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5306840A (zh) * | 2014-07-17 | 2016-02-03 | 佳能株式会社 | 放射线成像装置和放射线成像系统 |
CN105997110A (zh) * | 2015-03-27 | 2016-10-12 | 佳能株式会社 | 放射线摄影系统及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51375B (zh) | 2023-06-13 |
JP2019122668A (ja) | 2019-07-25 |
JP7026513B2 (ja) | 2022-02-28 |
US20190219711A1 (en) | 2019-07-18 |
US10754046B2 (en) | 2020-08-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03048B2 (en) | Radiographic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 |
JP6577700B2 (ja) | 放射線検出装置、その制御方法、放射線撮影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3582454B (zh) | 放射线图像摄影系统 | |
JP5300832B2 (ja) | 可搬型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撮影制御装置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 |
US10238347B2 (en) | Radiation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radiation imaging apparatus | |
US8885795B2 (en) | Radiation detector, radiographic image capturing system, radiation detection method, and radiation detection program storage medium | |
JP5209021B2 (ja) |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画像撮影プログラム、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方法 | |
JP4715844B2 (ja) | 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 |
US8378309B2 (en) | Radiation detector, radiographic image capturing system, radiation detection method, radiation detection program storage medium, and controller | |
CN110051375B (zh) | 放射线摄像系统和放射线摄像装置 | |
JP2012139257A (ja) | 撮影制御装置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 | |
JP2016000369A (ja) |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画像撮影プログラム、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方法 | |
CN114727788A (zh) | 放射线成像装置、放射线成像系统、以及放射线成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 |
JP2017108854A (ja) | 放射線撮影装置、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 |
CN106923849B (zh) | 放射线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放射线摄像系统 | |
KR101914256B1 (ko) | 방사선 디텍터 및 방사선 디텍터의 전원 관리방법 | |
JP2018075061A (ja) | 放射線撮影装置 | |
US10939886B2 (en) | Radiation imaging apparatus, radiation imaging system, radiation imag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 |
JP2021010654A (ja) | 放射線撮影システムおよび放射線撮影装置 | |
JP2019013843A (ja) | 放射線検出装置、その制御方法、放射線撮影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US20220337762A1 (en) | Radiation imaging apparatus, radiation imaging system,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adiation imag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JP2014198253A (ja) |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画像撮影プログラム、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方法 | |
JP2017140504A (ja) |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放射線画像撮影プログラム、及び放射線画像撮影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