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037547B - 电水壶 - Google Patents

电水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7547B
CN110037547B CN201910309441.2A CN201910309441A CN110037547B CN 110037547 B CN110037547 B CN 110037547B CN 201910309441 A CN201910309441 A CN 201910309441A CN 110037547 B CN110037547 B CN 1100375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ressing
contact piece
kettle body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94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7547A (zh
Inventor
陈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Sunway Injection 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3094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375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37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7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7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75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008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electrically heated
    • A47J27/2105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electrically heated of the cordless type, i.e. whereby the water vessel can be plugged into an electrically-powered base el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16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水壶,包括壶体和加热底座,加热底座包括安装架、第一触片、第二触片、重力开关和按钮开关,第一触片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二触片用于与加热组件连接,且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均安装于安装架上;重力开关包括支撑组件和压持件,支撑组件用于在重力方向上支撑壶体,压持件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上,当壶体放置于支撑组件上时,支撑组件可驱动压持件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接触;按钮开关转动设置于安装架上,按钮开关连接于压持件,且可驱动压持件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接触,并可驱动压持件沿第二方向转动以使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分离,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本发明的电水壶能够提高使用便捷性。

Description

电水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水壶。
背景技术
现今市场上的电水壶各式各样,其功能也层出不穷,有普通的电水壶、防干烧电水壶等,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现有技术中的这些电水壶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例如在需要烧水时,用户必须要按压一下电水壶的开关按钮,电水壶才能开始加热,但是许多用户将装水的壶体放在加热底座上之后,经常会出现忘记按压开关按钮就走开的情况,导致用户不能按照预定的时间喝到热水,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水壶,具有更好的使用便捷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水壶,包括壶体和加热底座,所述壶体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底座包括:
安装架;
第一触片,所述第一触片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第二触片,所述第二触片用于与所述加热组件连接,且所述第一触片和所述第二触片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
重力开关,所述重力开关包括支撑组件和压持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在重力方向上支撑所述壶体,所述压持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当所述壶体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时,所述支撑组件可驱动所述压持件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触片与所述第二触片接触;以及
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按钮开关连接于所述压持件,且可驱动所述压持件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触片与所述第二触片接触,并可驱动所述压持件沿第二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触片与所述第二触片分离,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用户需要烧热水时,将盛水的壶体放置在加热底座上,壶体加上水的重力作用能够使得重力开关中的支撑组件驱动压持件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接触,进而导通外部电源和加热组件,也就是说,当用户将盛水的壶体放置在加热底座上之后,无需按压按钮开关,既能实现自动烧水,可有效避免烧水时忘记按压按钮开关的现象;当用户将盛水的壶体放置在加热底座上且不想加热时,可使用按钮开关断开外部电源和加热组件之间的连接,当然的,用户也可使用按钮开关再次接通外部电源和加热组件之间的连接,双重开关相配合,具有更好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水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壶体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壶体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中壶体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水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导通状态);
图9为图8的剖视图;
图10为图8的爆炸图;
图1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水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0、壶体;110、内胆;111、第一内胆;1111、第二翻边;112、第二内胆;120、外壳;121、第一外壳;1211、第一翻边;12111、第一安装孔;1212、第三安装孔;122、第二外壳;130、加热组件;140、密封圈;150、第二紧固件;160、耦合器上座;161、L线连接件;170、固定环;171、第二安装孔;180、第一紧固件;
200、加热底座;210、壳体;220、安装架;221、条形槽;222、凹槽;223、第一限位部;224、第二限位部;230、第一触片;240、第二触片;250、支撑组件;251、支撑件;252、摆动件;2521、摆动件本体;2522、第一转轴;2523、抵持部;25231、第一导向面;25232、第二导向面;2524、容置槽;260、压持件;261、压持本体;262、按压部;263、第二转轴;264、连接部;2641、第一连接面;2642、第二连接面;270、按钮开关;271、按钮本体;272、第三转轴;273、套接部;280、耦合器下座;281、L接触弹片;
300、第一弹性件;400、第二弹性件;500、第三弹性件;
600、温控开关;610、热感应件;620、第一推动件;630、第二推动件;
700、第一指示灯;
800、第二指示灯;
900、第三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水壶,其包括壶体100和加热底座200,壶体100包括内胆110、外壳120和加热组件130,内胆110用于盛水,内胆110设置于外壳120中,加热组件130设置于内胆110和外壳120之间,用于为内胆110提供热量。加热底座200上设置有开关,壶体100放置于加热底座200上时,开关可控制加热组件130与外部电源之间的导通或断开。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6所示,内胆110包括密封连接的第一内胆111及第二内胆112,外壳120包括密封连接的第一外壳121及第二外壳122,第一外壳121套设于第一内胆111,第二外壳122套设于第二内胆112,第一外壳12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与第一内胆111连接,第二端与第二内胆112连接,第二内胆112能够沿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插入至第一外壳121内。
安装时,可先将第二外壳122套设于第二内胆112,再将第一外壳121与第二外壳122及第二内胆112连接,最后再将第一内胆111与第一外壳121及第二内胆112连接,安装方便。而且,安装过程中,第二内胆112远离第一外壳121的一端不需要穿过第一外壳121,第二内胆112远离第一外壳121的一端的外形不会受限于第一外壳121,即第二内胆112远离第一外壳121的一端的横截面面积可以大于第二内胆112与第一外壳121连接的一端的横截面面积。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外壳120内的空间,尽可能增加内胆110的容量,从而使壶体100在满足容量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其体积。
在一实施例中,壶体100还包括固定环170,固定环170套设于第二内胆112,且固定环170与第二内胆112及第一外壳121均固定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环170还可以与第二内胆112一体成型。
具体地,固定环170可以焊接至第二内胆112上。第一外壳121与第二内胆112连接的一端具有向壶体100的内部延伸的第一翻边1211,且第一翻边1211与固定环170抵接。第一翻边121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2111,固定环170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71。壶体100还包括第一紧固件180,第一紧固件180穿设于第一安装孔12111及第二安装孔171,以使第一外壳121与第二内胆112连接,安装及拆卸方便,可以降低加工及安装难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翻边1211也可以与固定环170焊接。应当注意的是,采用第一紧固件180将第一外壳121与第二内胆112连接的方式可以避免采用焊接方式时使得第二内胆112及固定环170受热变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壶体100还包括密封圈140和第二紧固件150,密封圈140位于第一内胆111与第二内胆112之间,以使第一内胆111与第二内胆112密封连接。第一内胆111与第二内胆112连接的一端具有向壶体100的外部延伸的第二翻边1111,密封圈140的部分结构压紧于第二翻边1111与第二端之间。第一外壳121设有第三安装孔1212,第二紧固件150穿设于第三安装孔1212,并抵紧于第二翻边1111,以压紧密封圈140,同时固定第一内胆111。
第二端伸入第二外壳122的内部,安装时,可先将第二内胆112向上拉出第二外壳122一端距离,然后组装第一外壳121、第一内胆111、密封圈140以及第二内胆112,组装完成后,再将其装回第二外壳122内,此时,密封圈140、第二紧固件150等都被第二外壳122遮挡,可以提高壶体100的整洁度,以提高用户的视觉观感。
请参考图6至图11,加热底座200包括壳体210、安装架220、第一触片230、第二触片240、重力开关和按钮开关270,壶体100能够放置在壳体210上,安装架220设置于壳体210的内部,第一触片230和第二触片240均安装于安装架220上,重力开关与安装架220转动连接。壶体100的底部设有耦合器上座160,耦合器上座160内设置有L线连接件161,L线连接件161与加热组件130连接;加热底座200上设有耦合器下座280,耦合器下座280与耦合器上座160相配合,耦合器下座280内设置有L接触弹片281。第一触片230用于连接外接电源,第二触片240用于连接L接触弹片281。重力开关包括支撑组件250和压持件260,支撑组件250用于在重力方向上支撑壶体100,压持件260转动设置于安装架220上,当盛水的壶体100放置于加热底座200上时,壶体100会向下压支撑组件250,L线连接件161与L接触弹片281接触并电性导通,同时支撑组件250可驱动压持件26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第一触片230与第二触片240接触,从而导通加热组件130和外部电源。按钮开关270转动设置于安装架220上,按钮开关270连接于压持件260,且可驱动压持件26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第一触片230与第二触片240接触,并可驱动压持件260沿第二方向转动以使第一触片230与第二触片240分离,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其中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电水壶,当将盛有水的壶体100放置于加热底座200上时,壶体100加上水的重力作用能够使得重力开关中的支撑组件250驱动压持件26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第一触片230与第二触片240接触,进而导通外部电源和加热组件130,也就是说,当用户将盛水的壶体100放置在加热底座200上之后,无需按压按钮开关270,既能实现自动烧水,可有效避免烧水时忘记按压按钮开关270的现象;当用户将盛水的壶体100放置在加热底座200上且不想加热时,可使用按钮开关270断开外部电源和加热组件130之间的连接,当然的,用户也可使用按钮开关270再次接通外部电源和加热组件130之间的连接,双重开关相配合,具有更好的使用便捷性。为防止干烧,在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50与安装架220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00,第一弹性件300沿重力方向支撑该支撑组件250。第一弹性件300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一弹性件300的弹力大于空的壶体100(壶体100内未装水时)的重量。只有当盛水的壶体100放置于加热底座200上且壶体100内的水的重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壶体100加上水的整体重力足以克服第一弹性件300的弹力,使第一弹性件300变形压缩一段距离后,L线连接件161才能够与L接触弹片281接触,当壶体100内的水的重量小于预设值(例如壶体100内是空的)时,第一弹性件300提供的向上的弹力能够使得L线连接件161无法与L接触弹片281接触,因此加热组件130的电路也不会被导通,杜绝了干烧的可能,提高了电水壶使用时的安全系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00为弹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00也可为弹片。
优选的,在一实施例中,盛水的壶体100下行1.3mm之后,即可使L线连接件161与L接触弹片281接触并电性导通,第一触片230与第二触片240也接触并电性导通。上述预设值为200-250g。
在一实施例中,具体如图7至图10所示,支撑组件250包括支撑件251和摆动件252,支撑件251用于在重力方向上支撑壶体100,摆动件252转动设置于安装架220上。第一弹性件300弹性抵持于安装架220与摆动件252之间,第一弹性件300为摆动件252提供向上的弹力,当支撑件251对摆动件252的作用力消失后,第一弹性件300能够使摆动件252沿第二方向旋转复位。当壶体100放置于支撑件251上时,耦合器上座160与支撑件251抵接并驱动支撑件251向下移动,使支撑件251能驱动摆动件252沿第一方向转动,并带动压持件26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第一触片230和第二触片240接触,从而导通加热组件130和外部电源,以实现对壶体100内的水进行加热。当压持件260沿第一方向旋转至第一极限位置时,摆动件252与压持件260分离,按压开关能驱动压持件260沿第二方向旋转,以使第一触片230与第二触片240分离,从而断开加热组件130与外接电源,以停止对壶体100内的水进行加热。
在一实施例中,摆动件252包括摆动件本体2521、第一转轴2522以及抵持部2523,第一转轴2522与抵持部2523均与摆动本体连接。抵持部2523和支撑件251位于第一转轴2522的同侧,即支撑件251向下抵持摆动件252时,抵持部2523能够绕第一转轴2522向下摆动,优选的,支撑件251位于抵持部2523和第一转轴2522之间。压持件260包括压持本体261、按压部262、第二转轴263及连接部264,按压部262、第二转轴263与连接部264均与压持本体261连接,压持本体261通过第二转轴263转动连接于安装架220,按压部262和连接部264分别位于第二转轴263的相对两侧,压持件260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按压部262向上运动,且与第一触片230脱离,从而使第一触片230与第二触片240相接触;压持件260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按压部262向下压第一触片230,从而使第一触片230与第二触片240相分离。
具体的,安装架220上设有条形槽221及凹槽222,第一转轴2522滑动设于条形槽221内,第二转轴263转动设于凹槽222内。摆动本体上设有容置槽2524。抵持部2523具有第一导向面25231和第二导向面25232。连接部264具有第一连接面2641和第二连接面2642。连接部264能够容置于容置槽2524内,且第一导向面25231能与第一连接面2641抵接。壶体100能够下压支撑件251,从而驱动摆动本体绕第一转轴2522的轴线沿第一方向旋转,以使抵持部2523通过连接部264带动压持本体261绕第二转轴263的轴线沿第一方向旋转,进而使得连接部264从容置槽2524内移出且第二导向面25232与第二连接面2642抵接。当压持本体261沿第一方向旋转至第一极限位置时,抵持部2523与连接部264分离。
如图11所示,按钮开关270包括按钮本体271、第三转轴272和套接部273,第三转轴272和套接部273均连接于按钮本体271,按钮本体271通过第三转轴272转动连接于安装架220,且按钮本体271的一端伸出加热底座200的壳体210外,便于用户操作。套接部273位于按钮本体271的另一端,且套接部273连接于压持件260。按钮本体271绕第三转轴272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能够带动压持件260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第一触片230与第二触片240接触;按钮本体271绕第三转轴272沿第二方向转动时,能带动压持件260沿第二方向转动,以使第一触片230与第二触片240分离。
如图9和图10所示,安装架220上设有第一限位部223及第二限位部224。第一限位部223及第二限位部224位于凹槽222的两侧。第一限位部223用于与压持本体261抵接,以使压持本体261沿第一方向旋转至第一极限位置。第二限位部224用于与压持本体261抵接,以使压持本体261沿第二方向旋转至第二极限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10所示,电水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400,第二弹性件400弹性抵持于安装架220与压持件260之间,第二弹性件400能够将压持件260锁紧于第一极限位置,以保证第一触片230与第二触片240处于接触状态。此外,第二弹性件400还能够将压持件260锁紧于第二极限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400为U型卡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至图10所示,电水壶还包括第三弹性件500,第三弹性件500弹性抵持于安装架220与摆动件252之间,第三弹性件500能够使摆动件252沿条形槽221的延伸方向复位。
当摆动本体通过抵持部2523与连接部264抵接并使连接部264带动压持本体261沿第一方向旋转时,连接部264对抵持部2523的作用力可使摆动本体带动第一转轴2522在条形槽221内滑动,此时第三弹性件500处于压缩状态。当压持本体261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一极限位置时,连接部264与抵持部2523分离,连接部264对抵持部2523的作用力消失,这样摆动件252可在第三弹性件500的形变力作用下沿条形槽221的延伸方向复位,以进行下次烧水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500为弹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500也可为弹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10所示,该电水壶还包括温控开关600,温控开关600用于感应壶体100内的温度,并在壶体100内的温度超过第一预设值时驱动压持件260沿第二方向转动以使第一触片230与第二触片240分离。
当水烧开时,温控开关600能够使第压持件260沿第二方向旋转,以使第一触片230与第二触片240分离,从而断开加热组件130与外部电源,以停止对壶体100内的水进行加热,这样无需人手按动按键就可实现加热组件130与外部电源的导通或断开。
温控开关600包括热感应件610及推动组件,热感应件610靠近内胆110设置,能够跟随内胆110的温度变化而发生形变,推动组件连接于热感应件610。当壶体100内的温度超过第一预设值时,热感应件610发生形变,推动组件可在热感应件610形变力的作用下移动至与压持组件抵接,以驱动压持件260沿第二方向转动以使第一触片230与第二触片240分离,可及时断开加热组件130与外部电源。
具体的,推动组件包括第一推动件620及第二推动件630。第一推动件620设于耦合器上座160内,第二推动件630设于支撑件251内。热感应件610能够使第一推动件620移动至与第二推动件630抵接,以使第二推动件630移动至与压持件260抵接并驱动压持件260沿第二方向旋转,从而使得第一触片230与第二触片240分离,以断开加热组件130与外接电源。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水壶还包括第一指示灯700,第一指示灯700设于壳体210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指示灯700也可以设置在壶体100上。当第一触片230与第二触片240接触时,第一指示灯700与外接电源导通。当第一指示灯700处于亮的状态时,可表征加热组件130对内胆110中的水进行加热,即电水壶处于烧水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电水壶还包括第二指示灯800,第二指示灯800设于壳体210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指示灯800也可以设置在壶体100上。安装架220上还设置有第三触片900,压持件260沿第二方向旋转至第二极限位置时,第一触片230与第三触片900接触,从而导通第二指示灯800与外部电源。当第二指示灯800处于亮的状态时,可表征加热组件130停止对内胆110中的水进行加热,即电水壶已完成烧水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指示灯700为红色氖灯,第二指示灯800为绿色氖灯。即,当加热组件130对内胆110中的水进行加热时,红色氖灯亮。当内胆110中的水烧开时,绿色氖灯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电水壶,包括壶体和加热底座,所述壶体包括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底座包括:
安装架;
第一触片,所述第一触片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第二触片,所述第二触片用于与所述加热组件连接,且所述第一触片和所述第二触片均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
重力开关,所述重力开关包括支撑组件和压持件,所述支撑组件用于在重力方向上支撑所述壶体,所述压持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当所述壶体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时,所述支撑组件可驱动所述压持件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触片与所述第二触片接触;以及
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按钮开关连接于所述压持件,且可驱动所述压持件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触片与所述第二触片接触,并可驱动所述压持件沿第二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触片与所述第二触片分离,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和摆动件,所述支撑件用于在重力方向上支撑所述壶体,所述摆动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当所述壶体放置于所述支撑件上时,所述支撑件能使得所述摆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进而使得所述压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所述摆动件包括摆动件本体、第一转轴以及抵持部,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抵持部均与所述摆动本体连接,所述抵持部和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同侧,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条形槽,所述第一转轴滑动设于所述条形槽内,所述摆动本体上设置有容置槽,所述抵持部具有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所述压持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连接部能够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第一导向面能与所述第一连接面抵接,所述摆动件驱动所述压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进而使得所述连接部从所述容置槽内移出且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抵接,当所述压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旋转至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抵持部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压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至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持所述压持件进而使所述压持件与所述支撑组件分离。
3.如权利要求2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水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抵持于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压持件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将所述压持件锁紧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水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抵持于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摆动件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使所述摆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复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水壶还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弹性抵持于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摆动件之间,所述第三弹性件能够使所述摆动件沿所述条形槽的延伸方向复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壶体放置于所述支撑组件上,且所述壶体内的液体的重量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所述支撑组件可驱动所述压持件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触片与所述第二触片接触;当所述壶体内的液体的重量小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支撑组件可驱动所述压持件沿第二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触片与所述第二触片分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用于感应所述壶体内的温度,并在所述壶体内的温度超过第一预设值时驱动所述压持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触片与所述第二触片分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开关包括热感应件及推动组件,所述热感应件设置于所述壶体内,所述推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热感应件,当所述壶体内的温度超过所述第一预设值时,所述推动组件与所述压持件抵接并驱动所述压持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触片与所述第二触片分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水壶还包括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设置于所述壶体或所述加热底座上,当所述第一触片与所述第二触片接触时,所述第一指示灯与所述外部电源导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水壶还包括第二指示灯和第三触片,所述第二指示灯设置于所述壶体或所述加热底座上,所述第三触片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压持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至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触片与所述第三触片接触,从而导通所述第二指示灯与所述外部电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包括内胆和外壳,所述内胆包括密封连接的第一内胆及第二内胆,所述外壳包括密封连接的第一外壳及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套设于所述第一内胆,所述第二外壳套设于所述第二内胆,所述第一外壳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内胆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内胆连接,所述第二内胆能够沿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插入至所述第一外壳内。
CN201910309441.2A 2019-04-17 2019-04-17 电水壶 Active CN1100375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9441.2A CN110037547B (zh) 2019-04-17 2019-04-17 电水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9441.2A CN110037547B (zh) 2019-04-17 2019-04-17 电水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7547A CN110037547A (zh) 2019-07-23
CN110037547B true CN110037547B (zh) 2020-12-29

Family

ID=67277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9441.2A Active CN110037547B (zh) 2019-04-17 2019-04-17 电水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3754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854A (ja) * 1993-07-14 1995-0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湯沸し器
CN2217357Y (zh) * 1995-02-28 1996-01-17 宁波爱迪实业总公司 防干烧电水壶加热装置
CN2257464Y (zh) * 1996-04-26 1997-07-09 徐孟加 无线电水壶
CN2909487Y (zh) * 2006-04-30 2007-06-06 韩玉林 由重力控制的开关
CN102376492A (zh) * 2011-11-08 2012-03-14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器开关组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854A (ja) * 1993-07-14 1995-0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湯沸し器
CN2217357Y (zh) * 1995-02-28 1996-01-17 宁波爱迪实业总公司 防干烧电水壶加热装置
CN2257464Y (zh) * 1996-04-26 1997-07-09 徐孟加 无线电水壶
CN2909487Y (zh) * 2006-04-30 2007-06-06 韩玉林 由重力控制的开关
CN102376492A (zh) * 2011-11-08 2012-03-14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温控器开关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7547A (zh) 2019-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45252B2 (en) Electric fryer
CN2922666Y (zh) 保温杯
CN102647931B (zh) 包括具有电阻的工作容器的烹饪制备家电设备
CN110037547B (zh) 电水壶
US3682089A (en) Electric coffee percolator
US4430556A (en) Electric liquid heating appliance
CN203506474U (zh) 搅拌制汤机
US3366776A (en) Holder for an electrically heated cooking vessel
CN210925874U (zh) 具有熔断功能的热切断器
CN210643686U (zh) 电水壶
KR200250028Y1 (ko) 라면 조리용 포트
CN211933660U (zh) 无底座的液体加热器
CN218246803U (zh) 电热水壶
CN1255706C (zh) 改进的电热水器具温控装置
CN218889547U (zh) 发热盘、容器和加热系统
CN219962540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12661683U (zh) 一种随行的食品加工机
CN210643687U (zh) 重力开关机构及电热水壶
CN220172000U (zh) 一种温控器
CN215127261U (zh) 一种温控器结构及具有该温控器结构的电水壶
US3019320A (en) Thermostat
CN221830444U (zh) 安全式加热底座
CN215914215U (zh) 一种微动开关组件及空气炸锅
CN115530613A (zh) 发热盘、容器和加热系统
CN210114341U (zh) 电水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8

Address after: 519000 building a, 55 Jinhu Road, Sanzao Town, Jinwan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SUNWAY INJECTION MOLD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108, JINLIHAO yuanpengqi Pavilion, 48 Beili South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en Haife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