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033731A - 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3731A
CN110033731A CN201910242136.6A CN201910242136A CN110033731A CN 110033731 A CN110033731 A CN 110033731A CN 201910242136 A CN201910242136 A CN 201910242136A CN 110033731 A CN110033731 A CN 110033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witch
node
coupled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21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3731B (zh
Inventor
洪嘉泽
郑贸薰
林振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071380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I684969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33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3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3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37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包含多任务电路和多列像素电路。多任务电路用于输出系统高电压和共同驱动信号的其中一者。多列像素电路耦接于多任务电路,且用于接收多个第一控制信号。多列像素电路的其中一像素电路包含驱动晶体管、写入电路和发光单元。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于第一节点,第一端用于接收系统高电压,第二端耦接于第二节点。写入电路耦接于第一节点和多任务电路,且用于依据多个第一控制信号的其中一第一控制信号将数据信号传送至第一节点。发光单元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节点,第二端用于接收发光控制信号。当写入电路接收到的共同驱动信号具有三角形脉冲或斜坡脉冲时,写入电路将共同驱动信号传送至第一节点。

Description

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显示面板,尤指一种可切换工作模式的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相较于液晶显示器,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显示器具有低功率消耗、高色彩饱和度和高反应速度等优点,使得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被视为下一代主流显示器产品的热门技术之一。传统的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藉由调整提供给像素电路的电流,来控制像素电路中的微发光二极管产生的光线的亮度。然而,受限于目前的制程技术,绿色微发光二极管产生的光线的波长,会反比于流经绿色微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因此,当传统的微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中的绿色像素电路欲显示不同灰阶亮度时,会面临绿色色偏(color shift)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包含多任务电路和多列像素电路。多任务电路用于依据第一多任务信号和第二多任务信号,输出系统高电压和共同驱动信号的其中一者。多列像素电路耦接于多任务电路,且用于对应地接收多个第一控制信号。多列像素电路的其中一像素电路包含驱动晶体管、写入电路和发光单元。驱动晶体管包含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耦接于第一节点,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系统高电压,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二节点。写入电路耦接于第一节点和多任务电路,且用于依据多个第一控制信号的其中一第一控制信号将数据信号传送至第一节点。发光单元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发光单元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节点,发光单元的第二端用于接收发光控制信号。当写入电路接收到的共同驱动信号具有三角形脉冲或斜坡脉冲时,写入电路将共同驱动信号传送至第一节点。
上述的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能克服微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单元的色偏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的示意图。
图3为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工作于第一模式时依据一实施例的多个驱动信号简化后的时序图。
图4为图2的像素电路于第一模式的重置阶段的等效电路操作示意图。
图5为图2的像素电路于第一模式的补偿阶段的等效电路操作示意图。
图6为图2的像素电路于第一模式的写入阶段的等效电路操作示意图。
图7为图2的像素电路于第一模式的发光阶段的等效电路操作示意图。
图8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模式中第一节点电压与共同驱动信号简化后的时序图。
图9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模式中第一节点电压与共同驱动信号简化后的时序图。
图10为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工作于第二模式时依据一实施例的多个驱动信号简化后的时序图。
图11为图2的像素电路于第二模式的发光阶段的等效电路操作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的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 LD2:第二禁能电位
102:源极驱动器 LS1:第一固定电位
104:栅极驱动器 LS2:第二固定电位
110:多任务电路 Swe:共同控制信号
120:像素电路 Sm1:第一多任务信号
120a~120d:像素电路 Sm2:第二多任务信号
210:驱动晶体管 Sdata:数据信号
220、220b:写入电路 SW1~SW4:第一开关~第四
230、230c:补偿电路 开关
240:发光单元 T1:重置阶段
CT1、CT1[1]~CT1[n]:第一控制 T2:补偿阶段
信号 T3:写入阶段
CT2:第二控制信号 T4:发光阶段
CT3:第三控制信号 P1~P5:第一子阶段~第五子
OVDD:系统高电压 阶段
OVSS:发光控制信号 Vref:参考电压
LE1:第一致能电位 V1:第一节点电压
LD1:第一禁能电位 V2:第二节点电压
LE2:第二致能电位 V3:第三节点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以下将配合相关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或方法流程。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简化后的功能方块图。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包含源极驱动器102、栅极驱动器104、多任务电路110以及多个像素电路120。多个像素电路120耦接于多任务电路110,且排列成多列。排列成多列的像素电路120用于对应地自栅极驱动器104接收多个第一控制信号CT1[1]~CT1[n]。多任务电路110用于选择性地输出系统高电压OVDD与共同驱动信号Swe的其中一者至多列像素电路120。藉由使用第一控制信号CT1[1]~CT1[n]、系统高电压OVDD以及共同驱动信号Swe,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能够工作于第一模式以及第二模式,以适应不同种类的像素电路120的发光特性。为使图面简洁而易于说明,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中的其他组件与连接关系并未绘示于图1中。
本案说明书和附图中使用的组件编号和信号编号中的索引[1]~[n],只是为了方便指称个别的组件和信号,并非有意将前述组件和信号的数量局限在特定数目。在本案说明书和附图中,若使用某一组件编号或信号编号时没有指明该组件编号或信号编号的索引,则代表该组件编号或信号编号是指称所属组件群组或信号群组中不特定的任一组件或信号。例如,信号编号CT1[1]指称的对象是第一控制信号CT1[1],而信号编号CT1指称的对象则是第一控制信号CT1[1]~CT1[n]中不特定的任意第一控制信号CT1。
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像素电路120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像素电路120包含驱动晶体管210、写入电路220、补偿电路230以及发光单元240。驱动晶体管210包含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驱动晶体管210的控制端耦接于第一节点N1,驱动晶体管210的第一端用于接收系统高电压OVDD,驱动晶体管210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二节点N2。
写入电路220耦接于第一节点N1和多任务电路110,且用于依据第一控制信号CT1将数据信号Sdata传送至第一节点N1。补偿电路230耦接于第一节点N1以及第二节点N2,用于将第一节点N1的电压设置为负相关于驱动晶体管210的临界电压的绝对值。发光单元240包含第一端(例如,阳极端)和第二端(例如,阴极端),发光单元240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节点N2,发光单元240的第二端用于接收发光控制信号OVSS。
多任务电路120用于接收第一多任务信号Sm1和第二多任务信号Sm2,并依据第一多任务信号Sm1和第二多任务信号Sm2切换输出系统高电压OVDD和共同驱动信号Swe的其中一者至写入电路220。值得注意的是,共同驱动信号Swe具有在某些时段中具有固定电压,在另外一些时段中则具有三角形脉冲。当写入电路220接收到的共同驱动信号Swe具有三角形脉冲时,写入电路220会将共同驱动信号Swe传送至第一节点N1,以控制发光单元240的发光时间。
具体而言,写入电路220包含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一开关SW1。第一电容C1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节点N1,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三节点N3。第二电容C2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节点N1,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耦接于多任务电路110。第一开关SW1包含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开关SW1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CT1,第一开关SW1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三节点N3,第一开关SW1的第二端用于自源极驱动器102接收数据信号Sdata。
补偿电路230包含第二开关SW2和第三开关SW3。第二开关SW2包含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开关SW2的控制端用于自栅极驱动器104接收第二控制信号CT2,第二开关SW2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节点N2,第二开关SW2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一节点N1。第三开关SW3包含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开关SW3的控制端用于自栅极驱动器104接收第三控制信号CT3,第三开关SW3的第一端用于接收参考电压Vref,第三开关SW3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二节点N2。
另外,多任务电路110包含第一多任务开关M1以及第二多任务开关M2。第一多任务开关M1包含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多任务开关M1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一多任务信号Sm1,第一多任务开关M1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一多任务开关M1的第二端用于接收系统高电压OVDD。第二多任务开关M2包含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多任务开关M2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二多任务信号Sm2,第二多任务开关M2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二多任务开关M2的第二端用于接收共同驱动信号Swe。
实作上,第一开关SW1、第二开关SW2、第三开关SW3、第一多任务开关M1、第二多任务开关M2以及驱动晶体管210可以用各种合适的P型晶体管来实现。
另外,发光单元240可以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或是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来实现。在一实施例中,发光单元240是以微发光二极管实现,且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工作于第一模式。在另一实施例中,发光单元240是以有机发光二极管实现,且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工作于第二模式。为了说明上的方便,以下将以第一节点电压V1、第二节点电压V2以及第三节点电压V3来分别代称第一节点N1的电压、第二节点N2的电压以及第三节点N3的电压。
图3为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工作于第一模式时的驱动信号简化后的时序图。以下将以图3搭配图2来进一步说明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的运作。如图3所示,第一控制信号CT1、第二控制信号CT2以及第三控制信号CT3会在第一致能电位LE1(例如,低电压电位)与第一禁能电位LD1(例如,高电压电位)之间切换。发光控制信号OVSS则会在第二致能电位LE2(例如,低电压电位)与第二禁能电位LD2(例如,高电压电位)之间切换。另外,当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工作于第一模式时,第一多任务开关M1会关断,且第二多任务开关M2会导通,使得共同驱动信号Swe传递至像素电路120。
在重置阶段T1,第一控制信号CT1、第二控制信号CT2以及第三控制信号CT3具有第一致能电位LE1。发光控制信号OVSS具有第二禁能电位LD2。数据信号Sdata具有第一固定电位LS1,且共同驱动信号Swe具有第二固定电位LS2。
因此,第一开关SW1、第二开关SW2以及第三开关SW3会导通,且发光单元240会关断。多任务电路110以及像素电路120会等效于图4所示的等效电路。数据信号Sdata会经由第一开关SW1传递至第三节点N3。参考电压Vref会经由第二开关SW2和第三开关SW3传递至第一节点N1。因此,第一节点电压V1与第二节点电压V2会近似于参考电压Vref,使得驱动晶体管210导通,且第三节点电压V3会具有第一固定电位LS1。
在补偿阶段T2,第一控制信号CT1、第二控制信号CT2具有第一致能电位LE1,第三控制信号CT3具有第一禁能电位LD1(例如,高电压电位),且发光控制信号OVSS具有第二禁能电位LD2。数据信号Sdata维持于有第一固定电位LS1,共同驱动信号Swe则维持于第二固定电位LS2。
因此,第一开关SW1与第二开关SW2会导通,而第三开关SW3以及发光单元240会关断。多任务电路110以及像素电路120会等效于图5所示的等效电路。数据信号Sdata会经由第一开关SW1传递至第三节点N3,使第三节点电压V3维持于第一固定电位LS1。系统高电压OVDD则会经由驱动晶体管210以及第二开关SW2传递至第一节点N1,并对第一节点N1充电,直到第一节点电压V1具有如以下《公式1》所示的电压电位:
V1=OVDD-|Vth| 《公式1》
其中,Vth表示驱动晶体管210的临界电压。
在写入阶段T3,第一控制信号CT1会自第一禁能电位LD1切换至第一致能电位LE1,并于一预设时间Tp中维持于第一致能电位LE1,然后再自第一致能电位LE1切换回第一禁能电位LD1。第二控制信号CT2与第三控制信号CT3则具有第一禁能电位LD1,且发光控制信号OVSS具有第二禁能电位LD2。共同驱动信号Swe维持于第二固定电位LS2,数据信号Sdata则开始于多个电压电位之间切换,且该多个电压电位高于第一固定电位LS1。
因此,第一开关SW1会导通,而第二开关SW2、第三开关SW3以及发光单元240会关断。多任务电路110以及像素电路120会等效于图6所示的等效电路。数据信号Sdata会经由第一开关SW1传递至第三节点N3,使得第三节点电压V3自第一固定电位LS1开始变化。第三节点电压V3的变化量(亦即,数据信号Sdata的交流成分)会经由第一电容C1进一步传递至第一节点N1。如此一来,第一节点电压V1会具有如以下《公式2》所示的电压电位:
V1=OVDD-|Vth|+LG-LS1 《公式2》
其中,LG表示当像素电路120进入写入阶段T3且第一开关SW1导通时,数据信号Sdata所具有的特定电压电位。此特定电压电位可决定驱动晶体管210于接下来的运作中的导通时间长度。
接着,在发光阶段T4,第一控制信号CT1、第二控制信号CT2以及第三控制信号CT3具有第一禁能电位LD1,且发光控制信号OVSS具有第二致能电位LE2。因此,第一开关SW1、第二开关SW2以及第三开关SW3会关断,而发光单元240会导通。多任务电路110以及像素电路120会等效于图7所示的等效电路。
值得注意的是,共同驱动信号Swe在发光阶段T4会具有先下降再上升的三角形脉冲。因此,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的电压变化(亦即,共同驱动信号Swe的交流成分)会透过第二电容C2传递至第一节点N1,使得驱动晶体管210于发光阶段T4依序处于关断、导通以及关断状态。
图8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模式中,第一节点电压V1与共同驱动信号Swe简化后的时序图。以下将以图7配合图8来进一步说明像素电路120于发光阶段T4的运作。如图8所示,发光阶段T4包含第一子阶段P1、第二子阶段P2以及第三子阶段P3。
如前所述,于写入阶段T3,第一节点电压V1会具有如上述《公式2》所示的电压电位,且高于《公式1》所示的电压电位。因此,驱动晶体管210于写入阶段T3会关断。于第一子阶段P1,共同驱动信号Swe的电压电位会自第二固定电位LS2逐渐下降,使得第一节点电压V1自《公式2》所示的电压电位逐渐下降,但第一节点电压V1仍高于《公式1》所示的电压电位。因此,驱动晶体管210于第一子阶段P1会处于关断状态。
于第二子阶段P2,共同驱动信号Swe的电压电位会先继续下降,然后逐渐上升。在此情况下,第一节点电压V1会自《公式1》所示的电压电位开始下降,然后再上升至《公式1》所示的电压电位。因此,驱动晶体管210于第二子阶段P2会处于导通状态,且共同驱动信号Swe的电压电位会低至足以使驱动晶体管210工作于线性区。因此,于第二子阶段P2,系统高电压OVDD会透过驱动晶体管210传递至发光单元240的第一端,以使发光单元240流过固定的电流并具有固定的亮度。
于第三子阶段P3,共同驱动信号Swe的电压电位会继续上升,使得第一节点电压V1自《公式1》所示的电压电位上升至《公式2》所示的电压电位。因此,驱动晶体管210于第三子阶段P3会处于关断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若共同驱动信号Swe的三角形脉冲具有固定的上升与下降斜率,则第一子阶段P1与第三子阶段P3的时间长度,会正相关于第一节点电压V1于写入阶段T3的电压电位(亦即,《公式2》所示的电压电位)。另一方面,第二子阶段P2的时间长度,则会负相关于第一节点电压V1于写入阶段T3的电压电位。
换言之,像素电路120于写入阶段T3接收到的数据信号Sdata的电压电位越低,则像素电路120于发光阶段T4的发光时间会越长。藉由调整像素电路120于发光阶段T4的发光时间,便可以让用户感受到不同灰阶的亮度。亦即,当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工作于第一模式时,多个像素电路120可以具有不同长度的发光时间,且具有相同的发光亮度。
请参照图9,在像素电路120工作于第一模式的另一实施例中,共同驱动信号Swe于发光阶段T4具有斜坡脉冲。因此,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的电压变化(亦即,共同驱动信号Swe的交流成分),会透过第二电容C2传递至第一节点N1,使得驱动晶体管210于发光阶段T4依序处于关断以及导通状态。在此情况下,发光阶段T4包含第四子阶段P4与第五子阶段P5。
于第四子阶段P4,共同驱动信号Swe的电压电位会自第二固定电位LS2逐渐下降,使得第一节点电压V1自《公式2》所示的电压电位逐渐下降,但第一节点电压V1仍高于《公式1》所示的电压电位。因此,驱动晶体管210于第四子阶段P4会处于关断状态。
于第五子阶段P5,共同驱动信号Swe的电压电位继续下降,使得第一节点电压V1下降至低于《公式1》所示的电压电位。因此,驱动晶体管210于第五子阶段P5会处于导通状态。另外,当第五子阶段P5结束时,共同驱动信号Swe的电压电位会切换至第二固定电位LS2,使得第一节点电压V1切换至《公式2》所示的电压电位,以关断驱动晶体管210。
在本实施例中,若共同驱动信号Swe的斜坡脉冲具有固定的下降斜率,则第四子阶段P1的时间长度,会正相关于第一节点电压V1于写入阶段T3的电压电位(亦即,《公式2》所示的电压电位)。另一方面,第五子阶段P5的时间长度,则会负相关于第一节点电压V1于写入阶段T3的电压电位。
图10为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工作于第二模式时的驱动信号简化后的时序图。当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工作于第二模式时,第一多任务开关M1会导通,而第二多任务开关M2会关断,使得系统高电压OVDD传递至像素电路120。在此情况下,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于第二模式中的重置阶段T1以及补偿阶段T2的运作,会分别相似于第一模式中的重置阶段T1以及补偿阶段T2的运作,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赘述。
如图10所示,第二模式的写入阶段T3亦相似于第一模式的写入阶段T3,差异在于数据信号Sdata开始于多个电压电位之间切换,且该多个电压电位低于第一固定电位LS1。因此,第一节点电压V1会具有如以下《公式3》所示的电压电位:
V1=OVDD-|Vth|+LA-LS1 《公式3》
其中,LA表示当像素电路120进入写入阶段T3且第一开关SW1导通时,数据信号Sdata所具有的特定电压电位。此特定电压电位可决定驱动晶体管210于接下来的运作中,所产生的驱动电流Idri的大小,并且不会影响驱动晶体管210的导通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图10的重置阶段T1与补偿阶段T2,多个第一控制信号CT1[1]~CT1[n]都处于第一致能电位LE1。在写入阶段T3,多个第一控制信号CT1[1]~CT1[n]则会依序由第一禁能电位LD1切换至第一致能电位LE1,并于预设时间Tp中维持于第一致能电位LE1,然后才由第一致能电位LE1切换至第一禁能电位LD1。换言之,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的多个像素电路120会同时补偿驱动晶体管210的临界电压变异,再依序接收具有特定电压电位的数据信号Sdata。如此一来,每个像素电路120都能获得充分的时间来补偿驱动晶体管210的临界电压变异。
在本实施例的发光阶段T4,第一开关SW1、第二开关SW2以及第三开关SW3处于关断状态,且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收到具有固定电位的系统高电压OVDD。在此情况下,多任务电路110以及像素电路120会等效于图11所示的等效电路。第一节点电压V1会维持于上述《公式3》所示的电压电位,使得驱动晶体管210工作于饱和区,且产生如以下《公式4》所示大小的驱动电流Idri:
其中,k代表驱动晶体管210的载子迁移率(carrier mobility)、栅极氧化层的单位电容大小以与门极宽长比三者的乘积,Cp1和Cp2分别代表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电容值。
由《公式4》可知,驱动电流Idri的大小不会因为驱动晶体管210的临界电压变异而改变。藉由调整驱动电流Idri的大小,便可以让用户感受到不同灰阶的亮度。亦即,当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工作于第二模式时,多个像素电路120会同步发光,且可以具有不同的发光亮度。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像素电路120a的示意图。像素电路120a适用于前述的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且相似于图2的像素电路120。差异在于,像素电路120a还包含第四开关SW4。第四开关SW4包含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第四开关SW4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四控制信号CT4,第四开关SW4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节点N2,第四开关SW4的第二端耦接于发光单元240的第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控制信号CT4于重置阶段T1、补偿阶段T2以及写入阶段T3中皆具有第一禁能电位LD1,而在发光阶段T4中具有第一致能电位LE1。因此,第四开关SW4于重置阶段T1、补偿阶段T2以及写入阶段T3会关断,而在发光阶段T4会导通。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发光控制信号OVSS维持于第二致能电位LE2,而无需改变其电压电位以关断发光单元240。如此一来,可减少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内部可能出现的噪声。前述像素电路120的其余连接方式、组件、实施方式以及优点,皆适用于像素电路120a,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赘述。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像素电路120b的示意图。像素电路120b适用于前述的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且相似于图2的像素电路120。差异在于,像素电路120b包含写入电路220b,且写入电路220b包含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第一开关SW1。第一电容C1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节点N1,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三节点N3。第二电容C2包含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三节点N3,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耦接于多任务电路110。第一开关SW1包含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开关SW1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一控制信号CT1,第一开关SW1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三节点N3,第一开关SW1的第二端用于接收数据信号Sdata。
由于像素电路120b的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是并联耦接于第三节点N3。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发光阶段T4,驱动电流Idri的大小可以由以下的《公式5》表示:
由《公式5》可知,于写入阶段T3,本实施例的数据信号Sdata可具有较小的振幅以降低功耗。前述像素电路120的其余连接方式、组件、实施方式以及优点,皆适用于像素电路120b,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赘述。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像素电路120c的示意图。像素电路120c适用于前述的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且相似于图2的像素电路120。差异在于,像素电路120c包含补偿电路230c,且补偿电路230c包含第二开关SW2与第三开关SW3。第二开关SW2包含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开关SW2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号CT2,第二开关SW2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二节点N2,第二开关SW2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一节点N1。第三开关SW3包含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三开关SW3的控制端用于接收第三控制信号CT3,第三开关SW3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节点N1,第三开关SW3的第二端用于接收参考电压Vref。
在本实施例的重置阶段T1,藉由第二开关SW2和第三开关SW3的等效阻抗,可以减少自驱动晶体管210的第一端流至第三开关SW3的第二端的电流大小。因此,像素电路120c具有低功耗的优点。前述像素电路120的其余连接方式、组件、实施方式以及优点,皆适用于像素电路120c,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赘述。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像素电路120d的示意图。像素电路120d适用于前述的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且包含前述的写入电路220b和补偿电路230c。因此,前述像素电路120、120b和120c的其余连接方式、组件、实施方式以及优点,皆适用于像素电路120d,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赘述。
综上所述,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工作于第一模式时,可以克服微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单元的色偏问题。并且,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亦可以工作于第二模式,以驱动以有机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单元的像素电路,或是驱动以较先进的制程制作,而不会有色偏问题的微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单元的像素电路。因此,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100具有高应用弹性。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然而,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同样的组件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做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做为区分的基准。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所提及的「包含」为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组件耦接于第二组件,则代表第一组件可通过电性连接或无线传输、光学传输等信号连接方式而直接地连接于第二组件,或者通过其他组件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性或信号连接至该第二组件。
另外,除非说明书中特别指明,否则任何单数格的用语都同时包含复数格的涵义。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多任务电路,用于依据一第一多任务信号和一第二多任务信号,输出一系统高电压和一共同驱动信号的其中一者;
多列像素电路,耦接于该多任务电路,且用于对应地接收多个第一控制信号,该多列像素电路的其中一像素电路包含:
一驱动晶体管,包含一控制端、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耦接于一第一节点,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用于接收该系统高电压,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耦接于一第二节点;
一写入电路,耦接于该第一节点和该多任务电路,且用于依据该多个第一控制信号的其中一第一控制信号将一数据信号传送至该第一节点;以及
一发光单元,包含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发光单元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节点,该发光单元的该第二端用于接收一发光控制信号;
其中当该写入电路接收到的该共同驱动信号具有一三角形脉冲或一斜坡脉冲时,该写入电路将该共同驱动信号传送至该第一节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写入电路包含:
一第一电容,包含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一电容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节点,该第一电容的该第二端耦接于一第三节点;
一第二电容,包含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二电容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节点,该第二电容的该第二端耦接于该多任务电路;以及
一第一开关,包含一控制端、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一开关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三节点,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二端用于接收该数据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写入电路包含:
一第一电容,包含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一电容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节点,该第一电容的该第二端耦接于一第三节点;
一第二电容,包含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二电容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三节点,该第二电容的该第二端耦接于该多任务电路;以及
一第一开关,包含一控制端、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一开关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三节点,该第一开关的该第二端用于接收该数据信号。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补偿电路,用于将该第一节点的一第一节点电压设置为负相关于该驱动晶体管的一临界电压的绝对值,该补偿电路包含:
一第二开关,包含一控制端、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二开关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一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节点,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节点;以及
一第三开关,包含一控制端、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三开关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一第三控制信号,该第三开关的该第一端用于接收一参考电压,该第三开关的该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二节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信号以及该第三控制信号于一第一致能电位与一第一禁能电位之间切换,该发光控制信号于一第二致能电位与一第二禁能电位之间切换,
其中,于一重置阶段中,该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信号以及该第三控制信号具有该第一致能电位,且该发光控制信号具有该第二禁能电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于一补偿阶段中,该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信号具有该第一致能电位,该第三控制信号具有该第一禁能电位,且该发光控制信号具有该第二禁能电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于一写入阶段中,该第一控制信号具有该第一致能电位,该第二控制信号与该第三控制信号具有该第一禁能电位,且该发光控制信号具有该第二禁能电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于一发光阶段中,该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信号以及该第三控制信号具有该第一禁能电位,且该发光控制信号具有该第二致能电位。
9.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另包含一补偿电路,用于将该第一节点的一第一节点电压设置为负相关于该驱动晶体管的一临界电压的绝对值,该补偿电路包含:
一第二开关,包含一控制端、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二开关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一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节点,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二端耦接于该第一节点;以及
一第三开关,包含一控制端、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三开关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一第三控制信号,该第三开关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一节点,该第三开关的该第二端用于接收一参考电压。
10.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多任务电路包含:
一第一多任务开关,包含一控制端、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一多任务开关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该第一多任务信号,该第一多任务开关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电容的该第二端,该第一多任务开关的该第二端用于接收该系统高电压;以及
一第二多任务开关,包含一控制端、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第二多任务开关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该第二多任务信号,该第二多任务开关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电容的该第二端,该第二多任务开关的该第二端用于接收该共同驱动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第一多任务开关关断且该第二多任务开关导通时,该多列像素电路具有相同的发光亮度,
其中当该第一多任务开关导通且该第二多任务开关关断时,该多列像素电路同步发光。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于一补偿阶段中,该多列像素电路接收到的该多个第一控制信号具有该第一致能电位,于该写入阶段中,该多列像素接收到的该多个第一控制信号依序由该第一禁能电位切换至该第一致能电位,并于一预设时间中维持于该第一致能电位,然后才由该第一致能电位切换至该第一禁能电位。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另包含:
一第四开关,包含一控制端、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其中该第四开关的该控制端用于接收一第四控制信号,该第四开关的该第一端耦接于该第二节点,该第四开关的该第二端耦接于该发光单元的该第一端。
CN201910242136.6A 2018-04-18 2019-03-28 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 Active CN1100337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59662P 2018-04-18 2018-04-18
US62/659,662 2018-04-18
TW107138058 2018-10-26
TW107138058A TWI684969B (zh) 2018-04-18 2018-10-26 複合式驅動顯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3731A true CN110033731A (zh) 2019-07-19
CN110033731B CN110033731B (zh) 2020-09-25

Family

ID=67236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2136.6A Active CN110033731B (zh) 2018-04-18 2019-03-28 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3373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2794A (zh) * 2019-09-17 2020-07-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芯片与相关的显示器
CN114648941A (zh) * 2021-11-12 2022-06-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驱动方法
CN115731841A (zh) * 2021-09-01 2023-03-03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79170A1 (en) * 2006-07-10 2008-01-16 THOMSON Licensing Current drive for light emitting diodes
CN101127194A (zh) * 2007-09-26 2008-02-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1669164A (zh) * 2007-05-14 2010-03-10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01887676A (zh) * 2009-05-14 2010-11-17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源极驱动器
CN102005178A (zh) * 2009-09-02 2011-04-06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3035189A (zh) * 2011-09-30 2013-04-10 索尼公司 像素电路、像素电路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3035202A (zh) * 2012-12-25 2013-04-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补偿电路
US20140009375A1 (en) * 2012-07-03 2014-01-09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related alignment method
WO2015031582A1 (en) * 2013-08-30 2015-03-05 L-3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Night vision compatible display
CN104680977A (zh) * 2015-03-03 2015-06-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分辨率amoled的像素补偿电路
CN104867446A (zh) * 2014-02-25 2015-08-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WO2017053477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Sxaymiq Technologies Llc Hybrid micro-driver architectures having time multiplexing for driving displays
CN107221291A (zh) * 2017-07-31 2017-09-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7481662A (zh) * 2017-07-20 2017-12-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像素的驱动方法
CN107767805A (zh) * 2016-08-22 2018-03-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重置电路、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79170A1 (en) * 2006-07-10 2008-01-16 THOMSON Licensing Current drive for light emitting diodes
CN101669164A (zh) * 2007-05-14 2010-03-10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01127194A (zh) * 2007-09-26 2008-02-2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1887676A (zh) * 2009-05-14 2010-11-17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源极驱动器
CN102005178A (zh) * 2009-09-02 2011-04-06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3035189A (zh) * 2011-09-30 2013-04-10 索尼公司 像素电路、像素电路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40009375A1 (en) * 2012-07-03 2014-01-09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related alignment method
CN103035202A (zh) * 2012-12-25 2013-04-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补偿电路
WO2015031582A1 (en) * 2013-08-30 2015-03-05 L-3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Night vision compatible display
CN104867446A (zh) * 2014-02-25 2015-08-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CN104680977A (zh) * 2015-03-03 2015-06-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分辨率amoled的像素补偿电路
WO2017053477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Sxaymiq Technologies Llc Hybrid micro-driver architectures having time multiplexing for driving displays
CN107767805A (zh) * 2016-08-22 2018-03-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重置电路、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481662A (zh) * 2017-07-20 2017-12-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像素的驱动方法
CN107221291A (zh) * 2017-07-31 2017-09-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2794A (zh) * 2019-09-17 2020-07-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芯片与相关的显示器
CN111402794B (zh) * 2019-09-17 2021-07-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芯片与相关的显示器
CN115731841A (zh) * 2021-09-01 2023-03-03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14648941A (zh) * 2021-11-12 2022-06-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3731B (zh) 2020-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4969B (zh) 複合式驅動顯示面板
CN110033730B (zh) 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
US10255852B2 (en) Comparator unit, display, and method of driving display
CN108320700B (zh) 微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和驱动方法
US10964254B2 (en) Pixel circuit for adjusting pulse width of driving current and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CN103050082B (zh) 发光显示装置
WO2017118221A1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US10102795B2 (en) Operat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485066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
CN110085161B (zh) 显示面板和像素电路
CN106469539A (zh) 显示面板和像素电路
CN110033731B (zh) 复合式驱动显示面板
CN111292663A (zh) 显示装置和驱动所述显示装置的方法
CN112927651A (zh)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有源电致发光显示器及驱动方法
CN106448555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TWI708233B (zh) 適用於低更新頻率的畫素電路與相關的顯示裝置
US11081046B2 (en) Driving chip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12767874A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11326103A (zh) 像素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996454A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
CN110223641A (zh) 像素电路
KR102256831B1 (ko) 화소 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754478B (zh) 畫素電路
EP3657483B1 (e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238902B1 (ko) 화소 회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