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7199B - 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27199B CN110027199B CN201910014962.5A CN201910014962A CN110027199B CN 110027199 B CN110027199 B CN 110027199B CN 201910014962 A CN201910014962 A CN 201910014962A CN 110027199 B CN110027199 B CN 11002719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m
- stretching
- base material
- film base
- oblique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04—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 B29C55/045—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uniaxial, e.g. oblique in a direction which is not parallel or transverse to the direction of feed, e.g. obliqu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1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 B29C55/1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 B29C55/14—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biaxial successive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634—Production of filters
- B29D11/00644—Production of filters polariz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45/00—Use of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groups in a side-chain, e.g. coumarone-indene resin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7/00—Use of polyester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9/00—Use of PC, i.e. polycarbonat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具有斜向拉伸工序,在该斜向拉伸工序中,将膜基材向一个方向输送,并且使输送方向在中途弯折,从而制作斜向拉伸膜。在以对斜向拉伸前的膜基材和斜向拉伸膜分别进行了热处理时的、膜基材的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变化率为T1(%)、斜向拉伸膜的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变化率为T2(%),使热处理为以构成膜基材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5℃加热90秒的处理时,满足T1<0%≤T2,-7.0%<T1≤-0.5%。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将膜基材向与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的倾斜方向拉伸来制作斜向拉伸膜的各种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69436号公报(参照权利要求1、6、7,段落〔0007〕~〔0010〕、〔0013〕,图1等)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5233746号公报(参照权利要求1,段落〔0009〕、〔0011〕,图1、图3等)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4841191号公报(参照权利要求1,段落〔0012〕,图1等)
专利文献4:日本特许5542579号公报(参照权利要求1,段落〔0003〕、〔0010〕、〔0012〕,图1等)
其中,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膜基材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和除此之外的部分(被各端部夹在中间的部分)改变树脂组分而将膜基材向倾斜方向拉伸,由此即使在使用较硬且较脆的树脂(例如丙烯酸树脂)来制作斜向拉伸膜的情况下,也能防止斜向拉伸膜的拉伸方向的断裂。
并且,例如在专利文献2和3中公开了将膜基材沿输送方向拉伸(纵向拉伸)后再斜向拉伸的方法。特别是在专利文献2中,使用使宽度方向中央部的膜厚比端部大的膜基材来进行纵向拉伸和斜向拉伸,由此抑制斜向拉伸后的膜的厚度和光学特性的偏差。并且,在专利文献3中,通过调整输送方向的拉伸率或收缩率来调整膜基材的取向角。
并且,例如在专利文献4中,使被赋予了张力的膜基材的一部分从膜基材的宽度不发生变化的温度升温至产生颈缩的温度而将膜基材颈缩拉伸,从而控制颈缩的稳定性而得到拉伸不均少的拉伸膜。并且,颈缩拉伸是指在膜基材的窄范围内使颈缩(缩颈)产生地拉伸膜基材的方法。
然而,图6A是示意性表示通过夹具Cp把持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在附图中仅图示宽度方向单侧的夹具Cp)而输送斜向拉伸膜F的情形的立体图,图6B是图6A中的A-A’线向视剖面图。在使膜基材在输送中途弯曲而制作斜向拉伸膜F的情况下,如果使用由热造成的收缩小的树脂(例如聚碳酸酯类树脂)作为构成膜基材的树脂,则在将膜基材以希望的拉伸温度斜向拉伸时,如图6B所示,在斜向拉伸膜F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引起波状变形。认为该波状变形由以下的原理产生。
如图7所示,在将膜基材的输送方向从E1方向变更为E2方向(相对于E1方向在膜面内以θo(°)的角度交叉的方向)而进行斜向拉伸的情况下,膜基材在输送中途被弯曲而在E1方向上机械地收缩。例如,在斜向拉伸前的膜基材中E1方向的尺寸为Lo(mm)的部分,在斜向拉伸后为Lo·cosθo(mm),在E1方向上以cosθo倍机械地收缩。因此,膜基材在斜向拉伸时如果不向E1方向自发地收缩,则会产生“富余”,该膜的“富余”如图6B所示地在膜端部成为波状变形而显现。
在使用了热收缩性高的树脂(例如纤维素酯类树脂)的情况下,在E1方向上,树脂的热收缩追随于斜向拉伸特有的机械收缩,因此上述的波状变形几乎不会产生。但是,在使用了热收缩性低的树脂情况下,在E1方向上,树脂的热收缩不能追随于斜向拉伸特有的机械收缩,其结果是,在膜端部显现出波状变形。
在产生了波状变形的膜从斜向拉伸机(拉辐机)排出、环绕于输送辊的周面而被输送时,容易破裂而断裂。并且,如果在膜端部产生波状变形,则在与无波状变形的膜中央部之间取向角容易产生偏差。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4中,没有对在使用热收缩性低的树脂制作斜向拉伸膜的情况下抑制上述波状变形而减少宽度方向的取向角的偏差这一点进行任何讨论。此外,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膜宽度方向上改变树脂组分的方法在成本方面并不现实。
并且,例如如果将膜基材在E1方向上过度拉伸,则在斜向拉伸时的高温(拉伸温度)下,膜沿E1方向过度地热收缩。因此,在对制作出的斜向拉伸膜加热而进行耐久试验时,面内方向的延迟Ro比耐久试验前降低。因此,如专利文献2和3那样在斜向拉伸前进行纵向拉伸的情况下,需要在纵向拉伸后适当地抑制斜向拉伸前的膜基材的热处理前后的E1方向的尺寸变化率。但是,对于这一点,在专利文献2以及3中没有进行任何讨论。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对于斜向拉伸前的膜基材的热处理前后的E1方向的尺寸变化率也没有进行任何讨论。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使用热收缩性低的树脂制作斜向拉伸膜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膜端部产生的波状变形、减少宽度方向的取向角的偏差、并且抑制耐久试验后的面内延迟Ro降低的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制造方法实现。
本发明一方面的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具有斜向拉伸工序,在该斜向拉伸工序中,将膜基材向一个方向输送,并且使输送方向在中途弯折,从而向与所述一个方向在膜面内交叉的倾斜方向对所述膜基材进行拉伸而制作斜向拉伸膜,该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以对斜向拉伸前的所述膜基材和所述斜向拉伸膜分别进行了热处理时的、所述膜基材的所述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变化率为T1(%)、所述斜向拉伸膜的所述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变化率为T2(%),使所述热处理为以构成所述膜基材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5℃加热90秒的处理时,
满足以下条件式(1)和(2),
T1<0%≤T2···(1)
-7.0%<T1≤-0.5%···(2)
其中,
T1={(A2-A1)/A1}×100;
T2={(B2-B1)/B1}×100;
A1:所述膜基材的所述热处理前的所述一个方向的尺寸(mm);
A2:所述膜基材的所述热处理后的所述一个方向的尺寸(mm);
B1:所述斜向拉伸膜的所述热处理前的所述一个方向的尺寸(mm);
B2:所述斜向拉伸膜的所述热处理后的所述一个方向的尺寸(mm)。
根据上述制造方法,即使在使用热收缩性低的树脂制作斜向拉伸膜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膜端部产生的波状变形,由此,在制作出的斜向拉伸膜中,能够减少宽度方向的取向角的偏差。并且,通过适当地规定斜向拉伸前的膜基材的热处理前后的尺寸变化率的范围,能够抑制制作出的斜向拉伸膜中的耐久试验后的面内延迟Ro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膜基材的制造装置的概略构成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上述膜基材的制造工序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是示意性表示斜向拉伸膜的制造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
图4是示意性表示上述斜向拉伸膜的制造装置的拉伸部的导轨图案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5是用于对从膜卷切出规定大小的膜片的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6A是示意性表示通过夹具把持宽度方向的端部而输送斜向拉伸膜的情形的立体图。
图6B是图6A中的A-A’线向视剖面图。
图7是示意性表示在斜向拉伸时膜基材在输送中途被弯曲而向一个方向机械地收缩的情形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5带状体(膜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在将数值范围表述为A~B的情况下,其数值范围包含下限A和上限B的值。
〔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的概要〕
本实施方式的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具有斜向拉伸工序,在该斜向拉伸工序中,向一个方向输送长条状的膜基材,并且使输送方向在中途弯折,从而向与所述一个方向在膜面内交叉的倾斜方向对所述膜基材进行拉伸而制作斜向拉伸膜。
斜向拉伸膜中的分子的取向方向、即慢轴的方向是在膜面内(与厚度方向垂直的面内)相对于膜的宽度方向呈大于0°且小于90°的角度的方向(自动地成为相对于膜的长度方向呈大于0°且小于90°的角度的方向)。慢轴在通常拉伸方向或者与拉伸方向呈直角的方向上呈现,因此通过以相对于膜的宽度方向呈大于0°且小于90°的角度进行拉伸,能够制造具有该慢轴的长条状的斜向拉伸膜。斜向拉伸膜的宽度方向与慢轴所成的角度、即取向角在大于0°且小于90°的范围能够任意地设定为希望的角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长条状是指相对于膜的宽度具有至少5倍程度以上的长度,优选的是具有10倍或其以上的长度,具体而言,能够考虑具有以辊状卷绕而保管或者输送的程度的长度者(膜卷)。
在制造长条状的斜向拉伸膜的过程中,可以在制造出长条状的膜基材后,将其一次性卷绕于卷芯而成为卷绕体(膜卷,原料膜卷),从该卷绕体将膜基材向斜向拉伸工序供给(送出)而制造斜向拉伸膜。并且,也可以不对制膜后的膜基材进行卷绕,而是从制膜工序连续地向斜向拉伸工序供给而制造斜向拉伸膜。连续地进行制膜工序和斜向拉伸工序能够将拉伸后的膜的膜厚、光学值的结果反馈而改变制膜条件,能够得到所期望的长条斜向拉伸膜,因而优选。
〔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的要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以对斜向拉伸前的膜基材和斜向拉伸后的膜(斜向拉伸膜)分别进行热处理时的、所述膜基材的所述一个方向(输送方向、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化率为T1(%)、所述斜向拉伸膜的所述一个方向(与斜向拉伸前(弯曲前)的膜基材的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尺寸变化率为T2(%),使所述热处理为以构成所述膜基材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5℃加热90秒的处理时,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和(2)。即,
T1<0%≤T2···(1)
-7.0%<T1≤-0.5%···(2)
其中,
T1={(A2-A1)/A1}×100;
T2={(B2-B1)/B1}×100;
A1:所述膜基材的所述热处理前的所述一个方向的尺寸(mm);
A2:所述膜基材的所述热处理后的所述一个方向的尺寸(mm);
B1:所述斜向拉伸膜的所述热处理前的所述一个方向的尺寸(mm);
B2:所述斜向拉伸膜的所述热处理后的所述一个方向的尺寸(mm)。
在满足条件式(1)的情况下,膜基材的热处理前后的尺寸变化率T1为负值,因此膜基材成为在热处理后向一个方向(输送方向)收缩的特性,其收缩程度如条件式(2)所规定的那样。在该情况下,即使在使用热收缩性低的树脂制作斜向拉伸膜的情况下,在斜向拉伸时的高温(拉伸温度)下,膜基材的热造成的上述一个方向的收缩(热收缩)追随于斜向拉伸特有的上述一个方向的机械收缩。由此,能够减少在膜端部产生“富余”的情况,能够抑制在膜端部产生波状变形。因此,在之后的膜输送时,能够减少斜向拉伸膜环绕于输送辊而造成的破裂。并且,通过抑制膜端部的波状变形,也能够减少在原本未产生波状变形的膜宽度中央部和膜端部之间取向角产生偏差的情况。
并且,由于斜向拉伸前的膜基材的热处理前后的尺寸变化率T1落入条件式(2)所规定的适当的范围,因此适度地抑制了膜基材的热处理后的上述一个方向的收缩。由此,即使在使用膜基材进行斜向拉伸的情况下,在斜向拉伸时的高温(拉伸温度)下,膜基材也不会向上述一个方向过度地热收缩。其结果是,即使在对制作出的斜向拉伸膜进行加热而进行了耐久试验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面内方向的延迟Ro比耐久试验前降低的情况。
并且,例如如果使膜基材向与上述一个方向(输送方向)在膜面内垂直的方向(宽度方向)拉伸(横向拉伸),则在对该膜基材进行了热处理之后,膜基材由于拉伸方向(宽度方向)的残留应力的缓和而要向上述一个方向拉伸(T1>0)。因此,若将这样的膜基材在高温下斜向拉伸,则膜基材不会向上述一个方向热收缩,因此会呈现上述波状变形,并且在宽度方向上产生取向角的偏差。因此,通过如条件式(1)所示那样规定T1<0,能够减少上述波状变形以及宽度方向上的取向角的偏差。
并且,从可靠地得到上述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a),更优选的是满足以下条件式(2b),进一步优选为满足以下条件式(2c)。即,
-7.0%<T1≤-2.0%···(2a);
-6.8%<T1≤-4.5%···(2b);
-6.8%<T1≤-5.0%···(2c)。
本实施方式的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可以进一步包含将所述膜基材向所述一个方向拉伸的纵向拉伸工序,在所述斜向拉伸工序中,将在所述纵向拉伸工序中向所述一个方向拉伸了的所述膜基材向所述倾斜方向拉伸而制作所述斜向拉伸膜。
在对膜基材进行斜向拉伸之前,向上述一个方向拉伸(纵向拉伸),从而能够对热处理后的膜基材赋予向上述一个方向收缩(热收缩)的特性。由此,在斜向拉伸时的高温下,使膜基材的由热造成的上述一个方向的收缩追随于上述一个方向的机械收缩,能够可靠地抑制在上述膜端部产生波状变形。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可以进一步包含使所述膜基材包含溶剂地向所述一个方向输送的输送工序,在所述斜向拉伸工序中,将向所述一个方向输送的所述膜基材向所述倾斜方向进行拉伸而制作所述斜向拉伸膜。通过使膜基材含有溶剂,在向上述一个方向输送膜基材时,膜基材容易向上述一个方向被拉伸。因此,通过这样的方法,也能够对膜基材赋予在热处理后向上述一个方向收缩那样的特性,因此与上述情况相同,在斜向拉伸时的高温下使膜基材的由热造成的上述一个方向的收缩追随于上述一个方向的机械收缩,能够可靠地抑制在上述膜端部产生波状变形。
在所述斜向拉伸工序中,优选在斜向拉伸前将所述膜基材加热至预热温度,所述预热温度在斜向拉伸时的拉伸温度以上。通过在斜向拉伸前赋予比斜向拉伸时的拉伸温度高的预热温度,能够在斜向拉伸时以规定的拉伸温度使膜基材高效地热收缩。因此,该方法特别是在使用热收缩性低、由热造成的尺寸变化小的树脂构成膜基材并对该膜基材进行斜向拉伸的情况下非常有效。
构成所述膜基材的所述树脂也可以包含聚碳酸酯类树脂、环烯烃类树脂、聚酯类树脂中的任一种。上述任一树脂均为热收缩性低且热造成的尺寸变化小的树脂,因此在使用这样的树脂构成膜基材的情况下,上述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非常有效。
〔关于膜基材的制造〕
本实施方式的膜基材例如能够通过溶液流延制膜法制造。以下,对基于溶液流涎制膜法的膜基材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溶液流延制膜法>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膜基材的制造装置1的概略构成的说明图。并且,图2是表示膜基材的制造工序的流程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的膜基材的制造方法如图2所示,包含搅拌调制工序(S1)、流延工序(S2)、剥离工序(S3)、拉伸工序(S4)、干燥工序(S5)、切断工序(S6)、压花加工工序(S7)、卷取工序(S8)。以下,参照图1和图2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S1:搅拌调制工序)
在搅拌调制工序中,利用搅拌装置100的搅拌槽101至少对树脂和溶剂进行搅拌,调制在支承体3(环形带)上流延的浆料。
(S2:流延工序)
在流延工序中,将在搅拌调制工序中调制出的浆料通过加压型定量齿轮泵等经由导管向流延模2送液,从流延模2使浆料流延到通过无限移送的不锈钢制旋转驱动无端带构成的支承体3上的流延位置。然后,支承体3支承流延的浆料(流延浆料)并进行输送。由此,在支承体3上形成作为流延膜的带状体5。
支承体3由一对辊3a·3b和位于它们之间的多个辊(未图示)保持。在辊3a·3b的一方或者双方设有对支承体3赋予张力的驱动装置(未图示),由此支承体3以被施加张力而张紧的状态使用。
在流延工序中,在支承体3上对带状体5进行加热,使溶剂蒸发直至能够通过剥离辊4将带状体5从支承体3剥离。使溶剂蒸发包含从带状体侧吹送风的方法、从支承体3的背面利用液体导热的方法、利用辐射热量从正反面导热的方法等,适宜地单独或组合来使用即可。
(S3:剥离工序)
在上述流延工序中,使带状体5在支承体3上干燥固化或冷却凝固直至达到能够剥离的膜强度之后,在剥离工序中,使带状体5保持着自支承性地利用剥离辊4将其剥离。剥离后的带状体5构成膜基材。
此外,取决于干燥条件的强弱、支承体3的长度等,优选剥离时刻的支承体3上的带状体5的残留溶剂量处于50~120质量%的范围。在残留溶剂量更多的时刻进行剥离的情况下,带状体5过于柔软则会损坏剥离时的平面性,容易由剥离张力产生皱褶、纵向条纹,因此在兼顾经济速度和品质的条件下决定剥离时的残留溶剂量。需要说明的是,残留溶剂量通过下式定义。
残留溶剂量(质量%)=(带状体加热处理前质量-带状体加热处理后质量)/(带状体的加热处理后质量)×100
在这里,测定残留溶剂量时的加热处理表示以115℃进行1小时的加热处理。
(S4:拉伸工序)
在拉伸工序中,利用拉辐机6向与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拉伸从支承体3剥离的带状体5(膜基材)。因此,S4的流延工序构成将膜基材向与输送方向相同的一个方向拉伸的纵向拉伸工序。在拉伸工序中,利用夹具等固定带状体5的两侧缘部而进行拉伸的拉辐机方式会提高膜的平面性、尺寸稳定性,因而优选。需要说明的是,在拉辐机6内,除了拉伸之外还可以进行干燥。
(S5:干燥工序)
由拉辐机6拉伸后的带状体5在干燥装置7中被干燥。在干燥装置7内,通过从侧面看呈交错配置的多个输送辊来输送带状体5,这期间带状体5被干燥。干燥装置7中的干燥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一般使用热风、红外线、加热辊、微波等使带状体5干燥。从简便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通过热风使带状体5干燥的方法。
带状体5在干燥装置7中被干燥后,作为光学膜向卷取装置10输送。
(S6:切断工序,S7:压花加工工序)
在干燥装置7与卷取装置10之间依次配置有切断部8和压花加工部9。在切断部8,一边输送制造出的光学膜,一边进行利用切割机切断其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切断工序。在光学膜中,两端部被切断后残留的部分构成成为膜产品的产品部。另一方面,从光学膜切断的部分在斜槽被回收,再次作为原材料的一部分在膜的制造中再利用。
在切断工序之后,在光学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通过压花加工部9实施压花加工(滚花加工)。压花加工通过将加热后的压花辊按压在光学膜的两端部而进行。在压花辊的表面形成有细小的凹凸,通过将压花辊按压在光学膜的两端部而在上述两端部形成凹凸。通过这样的压花加工,能够极力抑制接下来的卷取工序中的卷绕错位、粘连(膜彼此的粘附)。
(S8:卷取工序)
最后,通过卷取装置10卷取完成了压花加工的光学膜,得到光学膜的初始卷(膜卷)。即,在卷取工序中,将光学膜一边输送一边卷绕于卷芯而制造膜卷。光学膜的卷绕方法使用通常使用的卷绕机即可,具有恒定扭矩法、恒定张力法、锥度张力法、内部应力恒定的程序张力控制法等控制张力的方法,分开使用它们即可。光学膜的卷绕长度优选为1000~7200m。并且,此时的宽度优选为500~3200mm的宽度,膜厚优选为30~150μm。
另外,以上,通过在膜基材的制膜中途进行纵向拉伸,得到向一个方向拉伸了的膜基材,但也可以不在制膜中途进行纵向拉伸,而是将制造出的膜基材向未图示的纵向拉伸装置供给来进行纵向拉伸,从而得到向一个方向拉伸了的膜基材。
(关于优选的纵向拉伸)
在上述S4的拉伸工序中,利用拉辐机6由把持部件分别把持膜基材的两端,沿输送方向拉动,对膜基材赋予输送方向的张力而进行纵向拉伸。在上述拉伸工序中,只要是能够对未拉伸膜基材赋予输送方向的张力的机构就能够没有特别的限制地进行使用,并且,能够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也可以使用具有低速辊和高速辊的张力赋予机构来进行纵向拉伸。对于能够连续地沿输送方向对膜赋予张力这一点,优选使用具有低速辊和高速辊的张力赋予机构。
在使用具有低速辊和高速辊的张力赋予机构的情况下,在膜基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配置低速辊,在下游侧配置高速辊,以使膜基材与这些辊接触的方式进行输送,并对这些辊设置周速差,从而能够对膜基材赋予输送方向的张力。作为膜基材的输送速度,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根据目的适宜选择。
优选在对膜基材进行纵向拉伸时,优选以比构成膜基材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高5℃以上的温度进行纵向拉伸,拉伸结束之后将膜输送到比Tg低10℃以上温度区域而快速冷却。在该情况下,在纵向拉伸后,能够得到膜的物理性质更不均匀的膜基材。
另外,在前述专利文献2中,以能够抑制膜的物理性质变化的条件进行纵向拉伸,之后进行斜向拉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特意以对膜的物理性质赋予不均一性的方式对膜基材进行纵向拉伸,在这一点,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与现有的制造方法不同。
<其他制膜法>
本实施方式的膜基材也能够通过熔融流延制膜法制造。熔融流延制膜法是将包含树脂和增塑剂等添加剂的组合物加热熔融至显现流动性的温度,之后使流动性的熔融物流延而制造出膜的方法。通过熔融流延形成的方法能够分类为熔融挤压(成型)法、压力成型法、吹胀法、注射成型法、吹塑成型法、拉伸成型法等。其中,优选为能够得到机械强度和表面精度等优异的膜的熔融挤压法。并且,在熔融挤压法中使用的多种原材料通常优选为预先进行混炼而颗粒化。
在通过熔融流延制膜法制造出膜基材后,由未图示的纵向拉伸装置将膜基材向一个方向输送并且向上述一个方向拉伸,能够得带纵向拉伸后的膜基材。
〔膜基材〕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上述膜基材的树脂,使用在未拉伸状态下难以产生由加热造成的尺寸变动的树脂(例如加热造成的尺寸变化率为0.01%以下的树脂)是有效的。需要说明的是,由加热造成的尺寸变化率是指{(加热后尺寸-加热前尺寸)/(加热前尺寸)}×100。作为难以有加热造成的尺寸变动的树脂,能够例举聚碳酸酯类树脂、环烯烃类树脂(脂环式烯烃聚合物)、聚酯类树脂、聚醚砜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类树脂、聚砜类树脂、聚芳酯类树脂、聚乙烯类树脂、聚氯乙烯类树脂、丙烯酸树脂等。
作为聚碳酸酯类树脂,能够没有任何限制地使用各种聚碳酸酯类树脂,从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观点出发,优选为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尤其优选为具有芴骨架的聚碳酸酯、双酚A类聚碳酸酯树脂。其中,更优选的是使用在双酚A中导入了苯环、环己烷环和脂肪族烃基等的双酚A衍生物。而且,尤其优选为使用相对于双酚A的中央的碳非对称地导入了上述官能团的衍生物而得到的、单位分子内的各向异性减少的构造的聚碳酸酯树脂。
作为这样的聚碳酸酯树脂,例如特别优选的是使用将双酚A中央的碳的两个甲基置换为苯环而成的树脂、用甲基或苯基等将双酚A的各个苯环的一个氢相对于中央的碳非对称地置换而成的树脂而得到的聚碳酸酯树脂。具体而言,是从4,4′-二羟基二苯基烷烃或者它们的卤素取代物通过光气法或酯交换法而得到的,例如能够举出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4,4′-二羟基二苯基乙烷、4,4′-二羟基二苯基丁烷等。并且,除此之外,如果特意例示具体的聚碳酸酯类树脂,例如能够举出日本特开2006-21546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9183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12181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16712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12612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67300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00/026705号等所记载的聚碳酸酯类树脂。
作为环烯烃类树脂,只要是具有由环状烯烃(环烯烃)构成的单体的单元的树脂,就没有特别的限定。环烯烃类树脂可以是环烯烃聚合物(COP)或者环烯烃共聚物(COC)中的任一种。环烯烃共聚物是指环状烯烃与乙烯等烯烃的共聚物即非结晶性的环状烯烃类树脂。
作为上述环状烯烃,存在多环式的环状烯烃和单环式的环状烯烃。作为该多环式的环状烯烃,能够举出降冰片烯、甲基降冰片烯、二甲基降冰片烯,乙基降冰片烯、亚乙基降冰片烯、丁基降冰片烯、二环戊二烯、二氢二环戊二烯、甲基二环戊二烯、二甲基二环戊二烯,四环十二碳烯、甲基四环十二碳烯、二甲基环十四碳烯、三环戊二烯、四环戊二烯等。并且,作为单环式的环状烯烃,能够举出环丁烯、环戊烯、环辛烯、环辛二烯、环辛三烯、环十二碳三烯等。
作为聚酯类树脂,能够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等。作为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树脂,优选使用例如使萘二甲酸的低级烷基酯与乙二醇缩聚而制造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添加剂〕
在膜基材中,可以根据需要加入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包括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延迟调整剂、防氧化剂、防劣化剂、剥离助剂、表面活性剂、染料、微粒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微粒以外的添加剂可以在调制浆料时添加,也可以在调制微粒分散液时添加。
〔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
接着,对使用上述膜基材制造长条状的斜向拉伸膜的方法以及装置进行说明。
(装置的概要)
图3是示意性表示斜向拉伸膜的制造装置11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制造装置11从膜基材的输送方向上游侧起依次具备膜送出部12、输送方向变更部13、导辊14、拉伸部15、导辊16、输送方向变更部17、膜卷绕部18。需要说明的是,后文将对拉伸部15的细节进行说明。
膜送出部12将如上所述地制造出的膜基材送出而向拉伸部15供给。该膜送出部12可以与图1所示的膜基材的制造装置1分体构成,也可以一体构成。在前者的情况下,将把膜基材在制膜后一次性卷绕于卷芯而成为卷绕体(膜卷)的卷装填于膜送出部12而从膜送出部12送出膜基材。另一方面,在后者的情况下,膜送出部12在膜基材的制膜后不对该膜基材进行卷绕地将其向拉伸部15送出。
输送方向变更部13将从膜送出部12送出的膜基材的输送方向变更为朝向作为斜向拉伸拉辐机的拉伸部15的入口的方向。这样的输送方向变更部13例如包含对膜进行输送并且通过折返来变更输送方向的转向杆、使该转向杆在与膜平行的面内旋转的旋转台而构成。
通过利用输送方向变更部13如上所述地改变膜基材的输送方向,除了能够使制造装置11整体的宽度更窄之外,还能够更精细地控制膜的送出位置和角度,能够得到膜厚、光学值的偏差小的长条斜向拉伸膜。并且,只要使膜送出部12和输送方向变更部13能够移动(能够滑动、能够转动),就能够在拉伸部15有效防止夹住膜基材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左右夹具(把持器具)对膜的咬入不良。
此外,上述膜送出部12可以成为能够滑动和转动的结构,从而能够向拉伸部15的入口以规定角度送出膜基材。在该情况下,能够采用省略设置输送方向变更部13的结构。
导辊14为了使膜基材的行驶时的轨道稳定而在拉伸部15的上游侧至少设有一条。需要说明的是,导辊14可以由夹着膜的上下一对辊对构成,也可以由多个辊对构成。离拉伸部15的入口最近的导辊14是对膜的行驶进行引导的从动辊,经由未图示的轴承部分别旋转自如地被轴支承。作为导辊14的材质,能够使用公知的材质。此外,为了防止膜的损伤,优选在导辊14的表面实施陶瓷涂覆、对铝等轻金属实施镀铬等来使导辊14轻量化。
并且,比离拉伸部15的入口最近的导辊14位于上游侧的辊中的一个辊优选使橡胶辊压接而进行夹持。通过采用这样的夹持辊,能够抑制膜的流动方向上的送出张力的变动。
在离拉伸部15的入口最近的导辊14的两端(左右)的一对轴承部,作为用于在该辊中检测膜所产生的张力的膜张力检测装置而分别设有第一张力检测装置、第二张力检测装置。作为膜张力检测装置,例如能够使用测力传感器。作为测力传感器,能够使用拉伸或者压缩式的公知的传感器。测力传感器是通过安装于压变体的应变计将作用于着力的点荷载转换为电信号而进行检测的装置。
测力传感器设置在离拉伸部15的入口最近的导辊14的左右轴承部,由此能够左右独立地检测出行驶中的膜给辊带来的力、即在膜的两侧缘附近产生的膜行进方向上的张力。此外,也可以在构成辊的轴承部的支承体直接安装应变计而基于在该支承体产生的应变来检测负载即膜张力。所产生的应变与膜张力的关系是预先测量而已知的。
在从膜送出部12或者输送方向变更部13向拉伸部15供给的膜的位置和输送方向从朝向拉伸部15的入口的位置和输送方向偏离的情况下,与该偏移量相对应,在离拉伸部15的入口最近导辊14上的膜的两侧缘附近的张力产生差异。因此,通过设置上述膜张力检测装置来检测上述张力差,能够辨别该偏移的程度。换句话说,如果膜的输送位置和输送方向是适当的(朝向拉伸部15的入口的位置和方向),则作用于上述导辊14的荷载在轴向两端大致均等,如果不适当,则膜张力在左右产生差异。
因此,为了使离拉伸部15的入口最近的导辊14的左右膜张力差相等,例如通过上述输送方向变更部13适当地调整膜的位置和输送方向(相对于拉伸部15的入口的角度),就能够使拉伸部15的入口部的把持器具对膜的把持稳定,减少把持器具脱落等障碍的发生。而且,能够使拉伸部15所进行的斜向拉伸后的膜的宽度方向上的物理性质稳定。
为了使由拉伸部15斜向拉伸后的膜的行驶时的轨道稳定,在拉伸部15的下游侧至少设有一根导辊16。
输送方向变更部17将从拉伸部15输送的拉伸后的膜的输送方向变更为朝向膜卷绕部18的方向。
这里,为了应对取向角(膜的面内慢轴的方向)的微调、产品变更,需要调整拉伸部15的入口处的膜行进方向与拉伸部15的出口处的膜行进方向所成的角度。为了进行该该角度调整,需要通过输送方向变更部13变更制造出的膜的行进方向而将膜向拉伸部15的入口引导、以及/或者通过输送方向变更部17变更从拉伸部15的出口出来的膜的行进方向而使膜回到膜卷绕部18的方向。
并且,从生产率、收率的观点出发,优选连续进行制膜和斜向拉伸。在连续进行制膜工序、斜向拉伸工序、卷取工序的情况下,通过输送方向变更部13以及/或者输送方向变更部17变更膜的行进方向,在制膜工序和卷取工序中使膜的行进方向一致,换句话说,如图3所示,通过使从膜送出部12送出的膜的行进方向(送出方向)与由膜卷绕部18进行卷绕之前的膜的行进方向(卷绕方向)一致,能够减小装置整体相对于膜行进方向的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制膜工序和卷取工序中膜的行进方向并非必须一致,但为了成为膜送出部12与膜卷绕部18不干扰的布局,优选通过输送方向变更部13以及/或者输送方向变更部17来变更膜的行进方向。
作为上述那种输送方向变更部13、17,能够使用气流辊或空气转向杆等通过公知的方法实现。
膜卷绕部18对从拉伸部15经由输送方向变更部17输送的膜进行卷取,例如由卷绕机装置、储存装置、驱动装置等构成。为了对膜的卷绕位置进行调整,优选膜卷绕部18为能够沿横向滑动的构造。
膜卷绕部18能够精细地控制膜的牵引位置和角度,从而能够相对于拉伸部15的出口以规定角度牵引膜。由此,能够得到膜厚、光学值的偏差小的长条斜向拉伸膜。并且,能够有效防止膜产生皱褶且使膜的卷绕性提高,因此能够以长条状对膜进行卷绕。
该膜卷绕部18构成以恒定的张力对由拉伸部15拉伸而输送的膜进行牵引的牵引部。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拉伸部15与膜卷绕部18之间设置用于以恒定的张力对膜进行牵引的牵引辊或将膜在规定的长度处切断的切断装置。并且,可以使上述导辊16具有作为上述牵引辊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拉伸后的膜的牵引张力T(N/m)为50N/m<T<300N/m、优选在150N/m<T<250N/m之间调整。在上述牵引张力为50N/m以下时,容易发生膜的松弛、起皱,延迟、取向角的膜宽度方向的轮廓也会恶化。相反,若牵引张力成为300N/m以上,则取向角的膜宽度方向的偏差恶化,会导致宽度收率(宽度方向的获取效率)恶化。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满足前述条件式,能够抑制斜向拉伸后的膜端部的波状变形,因此即使是50~100N/m的低张力,也能够不产生皱褶地进行卷曲。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小于±5%、优选以小于±3%的精度控制上述牵引张力T的变动。如果上述牵引张力T的变动为±5%以上,则宽度方向和流动方向(输送方向)的光学特性的偏差变大。作为将上述牵引张力T的变动控制在上述范围内的方法,能够举出测定施加于拉伸部15的出口侧的最初的辊(导辊16)的负载、即膜的张力,以使其值成为恒定的方式通过一般的PID控制方式对牵引辊或者膜卷绕部18的卷取辊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的方法。作为测定上述荷载的方法,能够举出在导辊16的轴承部安装测力传感器并测定施加于导辊16的负载、即膜的张力的方法。作为测力传感器,能够使用拉伸型、压缩型的公知的传感器。
拉伸后的膜被放开拉伸部15的把持器具的把持,从拉伸部15的出口排出,被把持器具把持的膜的两端(两侧)在被修整后,依次卷绕于卷芯(卷取辊),成为长条斜向拉伸膜的卷绕体。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修整根据需要进行即可。
并且,在对长条斜向拉伸膜进行卷绕之前,为了防止膜彼此的粘连,可以将掩盖膜与长条斜向拉伸膜重叠而同时卷绕,也可以在通过卷绕而重叠的长条斜向拉伸膜的至少一方(优选为双方)的端部贴合胶带等而进行卷绕。作为掩盖膜,只要能够保护长条斜向拉伸膜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能够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等。
(拉伸部的细节)
接着,对上述拉伸部15的细节进行说明。图4是示意性表示拉伸部15的导轨图案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其中,这是一个例子,拉伸部15的结构不限于此。
本实施方式中的斜向拉伸膜的制造使用能够进行斜向拉伸的拉辐机(斜向拉伸机)作为拉伸部15来进行。该拉辐机是将膜基材加热至能够拉伸的任意温度并进行斜向拉伸的装置。该拉辐机具备加热区域Z、左右一对的导轨Ri·Ro、以及沿导轨Ri·Ro行驶而对膜进行输送的多个把持器具Ci·Co(图4中仅图示一组把持器具)。需要说明的是,后文将对加热区域Z的细节进行说明。导轨Ri·Ro分别通过连结部将多个导轨部连结而构成(图4中的白色圆圈是连结部的一个例子)。把持器具Ci·Co由对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进行把持的夹具构成。
在图4中,膜基材的送出方向D1(与图7的E1方向对应)与拉伸后的长条斜向拉伸膜的卷取方向D2(与图7的E2方向对应)不同,在与卷取方向D2之间形成送出角度θi。送出角度θi能够在大于0°且小于90°的范围任意地设定为所希望的角度。
这样,送出方向D1与卷取方向D2不同,因此拉辐机的导轨图案成为左右不对称的形状。而且,能够根据对所应制造的长条斜向拉伸膜赋予的取向角θ、拉伸倍率等手动或者自动地调整导轨图案。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斜向拉伸机中,优选能够自由地设定构成导轨Ri·Ro的各导轨部和导轨连结部的位置并任意地改变导轨图案。
在本实施方式中,拉辐机的把持器具Ci·Co与前后的把持器具Ci·Co保持恒定间隔地以恒定速度行驶。把持器具Ci·Co的行驶速度能够适当选择,通常为1~150m/min。左右一对把持器具Ci·Co的行驶速度的差是行驶速度的通常1%以下、优选的是0.5%以下、更优选的是0.1%以下。这是由于,如果在拉伸工序出口在膜的左右存在行进速度差,则会产生拉伸工序出口处的皱褶、偏移,因此要求左右把持器具Ci·Co的速度差是实质上相同的速度。在一般的拉辐机装置等中,对应于对链进行驱动的链轮的齿的周期、驱动马达的频率等,存在以秒以下的级别产生的速度不均,经常产生几%的不均,但这并不相当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速度差。
在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斜向拉伸机中,特别是在膜的输送变得倾斜的部位,对把持器具的轨迹进行限制的导轨往往要求大的弯曲率。为了避免急剧的弯曲所导致的把持器具彼此的干涉或局部应力集中,优选在弯曲部中把持器具的轨迹描绘曲线。
这样,为了对膜基材赋予倾斜方向的取向而使用的斜向拉伸拉辐机优选的是如下拉辐机,通过使导轨图案多样地变化,能够自如地设定膜的取向角,而且能够使膜的取向轴(慢轴)遍及膜宽度方向左右均等地高精度地取向,并且能够高精度地对膜厚度、延迟进行控制。
接着,对拉伸部15中的拉伸动作进行说明。膜基材被左右的把持器具Ci·Co把持其两端并在加热区域Z内伴随着把持器具Ci·Co的行驶而被输送。左右把持器具Ci·Co在拉伸部15的入口部(图中A的位置)在与膜的行进方向(送出方向D1)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相对,分别在左右非对称的导轨Ri·Ro上行驶,在拉伸结束时的出口部(图中B的位置)放开把持的膜。从把持器具Ci·Co放开的膜被前述膜卷绕部18卷绕于卷芯。一对导轨Ri·Ro分别具有无端状的连续轨道,在拉辐机的出口部放开了膜的把持的把持器具Ci·Co在外侧的导轨上行驶而依次返回入口部。
此时,由于导轨Ri·Ro左右非对称,因此在图4的例子中,随着在图中A的位置相对的左右的把持器具Ci·Co在导轨Ri·Ro上行驶,在导轨Ri侧(内路侧)行驶的把持器具Ci处于先于在导轨Ro侧(外路侧)行驶的把持器具Co的位置关系。
即,在图中A的位置在与膜的送出方向D1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相对的把持器具Ci·Co中的、一方的把持器具Ci先到达膜的拉伸结束时的位置B时,连结把持器具Ci·Co的直线相对于与膜的卷取方向D2大致垂直的方向以角度θL倾斜。由此,膜基材相对于宽度方向以θL的角度被斜向拉伸。这里,大致垂直表示在90±1°的范围内。
接着,对上述加热区域Z的细节进行说明。拉伸部15的加热区域Z由预热区域Z1、拉伸区域Z2以及热固定区域Z3构成。在拉伸部15中,由把持器具Ci·Co把持的膜依次通过预热区域Z1、拉伸区域Z2、热固定区域Z3。在本实施方式中,预热区域Z1与拉伸区域Z2被分隔壁分隔,拉伸区域Z2与热固定区域Z3被分隔壁分隔。
预热区域Z1是指在加热区域Z的入口部,对膜的两端进行把持的把持器具Ci·Co左右(沿膜宽度方向)保持恒定的间隔地行驶的区间。
拉伸区域Z2是指打开对膜的两端进行把持的把持器具Ci·Co的间隔至成为规定的间隔为止的区间。此时,虽然进行上述斜向拉伸,但可以根据需要在斜向拉伸前后纵向或横向地拉伸。
热固定区域Z3是指比拉伸区域Z2位于后方的、把持器具Ci·Co的间隔再次成为恒定的区间,并且是两端的把持器具Ci·Co彼此保持平行地行驶的区间。
需要说明的是,拉伸后的膜可以在通过热固定区域Z3后,通过区域内的温度设定为构成膜的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下的区间(冷却区域)。此时,考虑冷却引起的膜的收缩,也可以采用缩窄预先对置的把持器具Ci·Co的间隔的导轨图案。
优选相对于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将预热区域Z1的温度设定为Tg~Tg+30℃,将拉伸区域Z2的温度设定为Tg~Tg+30℃,将热固定区域Z3和冷却区域的温度设定为Tg-30~Tg+20℃。
需要说明的是,预热区域Z1、拉伸区域Z2以及热固定区域Z3的长度能够适当选择,相对于拉伸区域Z2的长度,预热区域Z1的长度通常为100~150%,热固定区域Z3的长度通常为50~100%。
并且,将拉伸前的膜的宽度设为Wo(mm),将拉伸后的膜的宽度设为W(mm),拉伸工序中的拉伸倍率R(W/Wo)优选为1.3~3.0,更优选的是1.5~2.8。若拉伸倍率处于该范围,则膜的宽度方向的厚度不均变小,因此优选。在斜向拉伸拉辐机的拉伸区域Z2中,若在宽度方向上对拉伸温度赋予差异,则能够使宽度方向厚度不均成为更良好的水平。此外,上述拉伸倍率R与在拉辐机入口部处把持的夹具两端的间隔W1成为拉辐机出口部的间隔W2时的倍率(W2/W1)相等。
<长条斜向拉伸膜的品质>
在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斜向拉伸膜中,优选取向角θ相对于卷取方向例如在大于0°且小于90°的范围内倾斜,优选至少在1300mm的宽度处,宽度方向的面内延迟Ro的偏差小于3nm,取向角θ的偏差小。并且,斜向拉伸膜的、以波长550nm测定出的面内延迟值Ro(550)优选处于120nm以上160nm以下的范围,更优选的是处于130nm以上150nm以下的范围。
即,在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斜向拉伸膜中,面内延迟Ro的偏差优选在宽度方向的至少1300mm处小于3nm且为1nm以下。通过使面内延迟Ro的偏差处于上述范围,例如在使斜向拉伸膜与起偏器贴合而形成圆偏振片,将其应用于有机EL图像显示装置时,能够抑制黑显示时的外部光反射光的泄漏导致的颜色不均。并且,例如在将斜向拉伸膜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用的相位差膜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显示品质良好。
并且,在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斜向拉伸膜中,取向角θ的偏差在宽度方向的至少1300mm处为1.0°以下,优选为0.5°以下,最优选的是0.1°以下。如果将取向角θ的偏差超过0.5的斜向拉伸膜与起偏器贴合而形成圆偏振片、将该圆偏振片安装于有机EL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则存在产生漏光、使明暗的对比度降低的情况。
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斜向拉伸膜的面内延迟Ro通过所使用的显示装置的设计而选择最佳值。需要说明的是,所述Ro是将面内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x与在面内与所述慢轴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ny之差乘以膜的平均厚度d而得到的值(Ro=(nx-ny)×d)。
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斜向拉伸膜的平均厚度从机械强度等的观点出发为10~200μm,优选为10~80μm,更优选的是15~60μm。并且,上述斜向拉伸膜的宽度方向的厚度不均对能否进行卷绕造成影响,因此优选的是小于3μm,更优选的是2μm以下。
〔实施例〕
以下,例举比较例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斜向拉伸膜的具体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斜向拉伸前膜基材的取得)
准备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下,也称为Tg)为138℃、膜厚100μm、宽度1000mm、包含Tg+5℃下的热处理前后的尺寸变化率为0.001%的聚碳酸酯类树脂的膜基材。然后,利用纵向拉伸装置以拉伸温度Tg+20℃、拉伸倍率1.1倍对膜基材进行纵向拉伸(沿输送方向拉伸)而卷绕,得到斜向拉伸前的膜基材的卷体(膜卷)。
(尺寸变化率T1的测定)
从上述膜卷提取斜向拉伸前的膜基材的样品,通过基于JIS K 7133:1999(JIS是日本工业标准(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的简称)的以下方法,测定了斜向拉伸前的膜基材的尺寸变化率T1。
即,如图5所示,从上述膜卷将斜向拉伸前的膜基材切成120mm×120mm见方,在送出方向及其垂直方向(宽度方向)上引出宽度为50mm的标线,描绘出边长50mm的正方形之后,通过尺寸读取机(基恩士制IM-6120)测定了送出方向的尺寸(相当于A1)。接着,使用烘箱(亚速旺制DO-600FPA),以不对膜基材赋予张力的状态,设定为Tg+5℃而进行加热90秒的热处理,将取出的膜基材贴于平面板(为了不使尺寸变化)并放置,用上述尺寸读取机测定了送出方向的尺寸(相当于尺寸A2)。然后,基于下式计算出膜基材的尺寸变化率T1(%)。
T1={(A2-A1)/A1}×100
A1:膜基材的热处理前的一个方向(送出方向)的尺寸(mm)
A2:膜基材的热处理后的一个方向(送出方向)的尺寸(mm)
(斜向拉伸膜的制作)
将上述得到的膜卷安置于斜向拉伸机而送出膜基材,在斜向拉伸前使膜基材通过预热区域而将其加热到预热温度,之后,通过拉伸区域而以拉伸倍率2.5倍进行斜向拉伸,制作出膜厚50μm、宽度1500mm、取向角θ(相对于宽度方向的角度)=44.8°的斜向拉伸膜。将制作出的斜向拉伸膜卷绕成膜卷。需要说明的是,预热区域的预热温度设定在斜向拉伸时的拉伸温度(Tg+10℃)以上即Tg+30℃。
(尺寸变化率T2的测定)
从上述膜卷提取斜向拉伸膜的样品,与膜基材的尺寸变化率T1的测定方法同样地测定了斜向拉伸膜的尺寸变化率T2。
即,从膜卷将斜向拉伸膜切成120mm×120mm角见方,在送出方向(与斜向拉伸前的膜基材的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及其垂直方向上引出宽度为50mm的标线,在描绘出边长为50mm的正方形之后,用尺寸读取机(基恩士制IM-6120)测定了送出方向的尺寸(相当于尺寸B1)。接着,使用烘箱(亚速旺制DO-600FPA),以不对斜向拉伸膜赋予张力的状态,设定为Tg+5℃而进行加热90秒的热处理,将取出的斜向拉伸膜贴于平面板而放置,用上述尺寸读取机测定了送出方向的尺寸(相当于尺寸B2)。然后,基于下式计算出斜向拉伸膜的尺寸变化率T2(%)。
T2={(B2-B1)/B1}×100
B1:斜向拉伸膜的热处理前的一个方向(膜基材的送出方向)的尺寸(mm)
B2:斜向拉伸膜的热处理后的一个方向(膜基材的送出方向)的尺寸(mm)
<实施例2~7、比较例1~3>
除了将构成膜基材的树脂、对膜基材进行纵向拉伸时的拉伸倍率、斜向拉伸工序中的预热温度、拉伸温度如表1那样变更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斜向拉伸膜,并且测定了膜基材的尺寸变化率T1和斜向拉伸膜的尺寸变化率T2。
<评价>
(波状变形)
将制作出的斜向拉伸膜中被夹具把持的部分(距端部为150mm的区域)切割,将切割后的膜沿长条方向切成1m,在水平的平面上静置,在23℃55RH%(RH是相对湿度)的环境下调温调湿24小时以上而使其稳定,使膜的宽度中央部与平面紧贴。然后,用金属尺沿长度方向以100mm间隔测定膜的宽度两端部从平面浮起的量(最大值)并计算其平均值,基于以下的评价基准对波状变形进行了评价。
《评价基准》
◎:浮起量的平均值为2mm以下。
○:浮起量的平均值为比2mm大且5mm以下。
△:浮起量的平均值为比5mm大且8mm以下。
×:浮起量的平均值为比8mm大(有问题)。
(取向角均一性)
将制作出的斜向拉伸膜中被夹具把持的部分(距端部为150mm的区域)切开,将切开后的膜沿长条方向切成1m,在水平的平面上静置,在23℃55RH%的环境下调温调湿24小时以上而使其稳定。然后,使用Ro测定装置(Axometrics公司制的AXOSCAN),在该膜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以及端部测定取向角θ,求出宽度方向上的取向角θ的偏差(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基于以下评价基准,对宽度方向的取向角均一性进行了评价。
《评价基准》
◎:宽度方向的取向角θ的偏差为1.0°以下。
○:宽度方向的取向角θ的偏差为比1.0°大且在1.5°以下。
△:宽度方向的取向角θ的偏差为比1.5°大且在2°以下。
×:宽度方向的取向角θ的偏差为比2°大(有问题)。
(耐久试验后的面内延迟Ro的降低程度)
将制作出的斜向拉伸膜中被夹具把持的部分(距端部为150mm的区域)切割,将切割后的膜沿长条方向切成1m,在水平的平面上静置,在23℃55RH%的环境下调温调湿24小时以上而使其稳定。然后,使用Ro测定装置(Axometrics公司制造的AXOSCAN),在该膜的宽度方向的多个位置测定面内延迟Ro,计算出面内延迟Ro的平均值Ro1(mm)。
之后,将上述膜在80℃干燥的环境下静置500小时,进一步返回23℃55RH%的环境而调温调湿24小时以上来使其稳定(耐久试验)。在该耐久试验后,使用上述Ro测定装置,在膜的宽度方向的多个位置测定面内延迟Ro,计算面内延迟Ro的平均值Ro2,求出面内延迟Ro的平均值之差(Ro1-Ro2)。然后,基于以下的评价基准对耐久试验后的面内延迟Ro的降低的程度进行评价。
《评价基准》
○:Ro1-Ro2为5nm以内。
△:Ro1-Ro2为比5nm大且在7nm以下。
×:Ro1-Ro2为比7nm大(有问题)。
表1示出了实施例1~7、比较例1~3中的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条件以及制作出的斜向拉伸膜的评价的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在表1中,PC表示聚碳酸酯类树脂,COP表示环烯烃类树脂,PEs表示聚酯类树脂(在这里,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Tg表示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且,纵向拉伸倍率为负的情况表示进行了横向拉伸(膜宽度方向的拉伸)。
[表1]
根据表1,在比较例1和3中,波状变形的评价为不良(×)。在比较例1中,认为在斜向拉伸前不进行纵向拉伸,不能在斜向拉伸前对膜基材赋予沿输送方向(送出方向)收缩的特性,因此在斜向拉伸时,膜基材的由热造成的收缩不会追随由弯曲造成的上述方向的机械收缩,其结果是,在膜端部产生波状变形。在比较例3中,认为在斜向拉伸前进行了横向拉伸,因此仍不能在斜向拉伸前对膜基材赋予沿输送方向(送出方向)收缩的特性,其结果是,在斜向拉伸后的膜的端部产生了波状变形。尤其是在比较例3中,认为横向拉伸导致T1为正,使得在斜向拉伸后在膜端部产生的波状变形比比较例1大,其结果是,在原本不产生波状变形的膜宽度中央部和膜端部之间较大地产生了取向角的偏差。
并且,在比较例2中,耐久试验后的面内延迟Ro的降低的程度大。在比较例2中,膜基材的热处理前后的尺寸变化率T1大-7.5%,通过纵向拉伸对膜基材赋予了在输送方向上过度收缩的特性,因在此斜向拉伸时,膜基材在上述方向上过度地热收缩,其结果是,耐久试验后的面内方向的延迟Ro的降低变大。
与此相对,在实施例1~7中,在膜端部的波状变形、取向角均一性、耐久试验后的面内延迟Ro的降低的程度的任一项中都得到了良好的结果(◎、○、△)。在实施例1~7中,T1<0%≤T2以及-7.0%<T1≤-0.5%这两方都得以满足,因此即使在使用PC、COP、PEs那样的热收缩性低的树脂制作斜向拉伸膜的情况下,在斜向拉伸时的高温(拉伸温度)下,膜基材的由热造成的上述方向的收缩也会追随于斜向拉伸特有的输送方向(与斜向拉伸前的膜基材的输送方向相同的方向)的机械收缩。由此,认为抑制了在膜端部产生“富余”而导致波状变形产生。并且,认为膜端部的波状变形被抑制的结果是,也在原本未产生波状变形的膜宽度中央部和膜端部之间减少了取向角产生偏差的情况。
并且,由于膜基材的尺寸变化率T1落入规定的范围内,因此在热处理后的膜基材中能够适度地抑制向上述方向的收缩。由此,认为在斜向拉伸时膜基材不再向上述方向过度地热收缩,抑制了在耐久试验后面内方向的延迟Ro降低的情况。
并且,根据实施例2以及3的结果,可以说在斜向拉伸前的膜基材的预热温度是斜向拉伸时的拉伸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抑制膜端部的波状变形的效果以及减少宽度方向的取向角的偏差的效果较高。认为这是由于,在斜向拉伸前,对膜基材赋予比拉伸温度高的预热温度,从而在斜向拉伸时,能够使膜基材以规定的拉伸温度高效地热收缩,能够使膜基材由热造成的收缩可靠地追随于斜向拉伸特有的机械收缩。
以上说明的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能够表现为以下形式。
1.一种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具有斜向拉伸工序,在该斜向拉伸工序中,将膜基材向一个方向输送,并且使输送方向在中途弯折,从而向在与所述一个方向在膜面内交叉的倾斜方向对所述膜基材进行拉伸而制作斜向拉伸膜,该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以对斜向拉伸前的所述膜基材和所述斜向拉伸膜分别进行了热处理时的、所述膜基材的所述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变化率为T1(%)、以所述斜向拉伸膜的所述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变化率为T2(%)、使所述热处理为以构成所述膜基材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5℃加热90秒的处理时,
满足以下条件式(1)和(2),
T1<0%≤T2···(1);
-7.0%<T1≤-0.5%···(2);
其中,
T1={(A2-A1)/A1}×100;
T2={(B2-B1)/B1}×100;
A1:所述膜基材的所述热处理前的所述一个方向的尺寸(mm);
A2:所述膜基材的所述热处理后的所述一个方向的尺寸(mm);
B1:所述斜向拉伸膜的所述热处理前的所述一个方向的尺寸(mm);
B2:所述斜向拉伸膜的所述热处理后的所述一个方向的尺寸(mm)。
2.根据所述1所记载的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将所述膜基材向所述一个方向拉伸的纵向拉伸工序,
在所述斜向拉伸工序中,将在所述纵向拉伸工序中向所述一个方向拉伸了的所述膜基材向所述倾斜方向拉伸而制作所述斜向拉伸膜。
3.根据所述1或2所记载的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斜向拉伸工序中,在斜向拉伸前将所述膜基材加热至预热温度,
所述预热温度在斜向拉伸时的拉伸温度以上。
4.根据所述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膜基材的所述树脂包含聚碳酸酯类树脂、环烯烃类树脂、聚酯类树脂中的任一种。
工业上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斜向拉伸膜的制造。
Claims (4)
1.一种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具有斜向拉伸工序,在该斜向拉伸工序中,将膜基材向一个方向输送,并且使输送方向在中途弯折,从而向与所述一个方向在膜面内交叉的倾斜方向对所述膜基材进行拉伸而制作斜向拉伸膜,该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以对斜向拉伸前的所述膜基材和所述斜向拉伸膜分别进行了热处理时的、所述膜基材的所述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变化率为T1(%)、所述斜向拉伸膜的所述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变化率为T2(%),使所述热处理为以构成所述膜基材的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5℃加热90秒的处理时,
满足以下条件式(1)和(2),
T1<0%≤T2 ···(1)
-7.0%<T1≤-0.5% ···(2)
其中,
T1={(A2-A1)/A1}×100;
T2={(B2-B1)/B1}×100;
A1:所述膜基材的所述热处理前的所述一个方向的尺寸(mm);
A2:所述膜基材的所述热处理后的所述一个方向的尺寸(mm);
B1:所述斜向拉伸膜的所述热处理前的所述一个方向的尺寸(mm);
B2:所述斜向拉伸膜的所述热处理后的所述一个方向的尺寸(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含将所述膜基材向所述一个方向拉伸的纵向拉伸工序,
在所述斜向拉伸工序中,将在所述纵向拉伸工序中向所述一个方向拉伸了的所述膜基材向所述倾斜方向拉伸而制作所述斜向拉伸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斜向拉伸工序中,在斜向拉伸前将所述膜基材加热至预热温度,所述预热温度在斜向拉伸时的拉伸温度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膜基材的所述树脂包含聚碳酸酯类树脂、环烯烃类树脂、聚酯类树脂中的任一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03383 | 2018-01-12 | ||
JP2018003383A JP7031316B2 (ja) | 2018-01-12 | 2018-01-12 | 斜め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27199A CN110027199A (zh) | 2019-07-19 |
CN110027199B true CN110027199B (zh) | 2021-05-18 |
Family
ID=67235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14962.5A Active CN110027199B (zh) | 2018-01-12 | 2019-01-08 | 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031316B2 (zh) |
KR (1) | KR102177584B1 (zh) |
CN (1) | CN11002719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059429B1 (ja) | 2021-09-10 | 2022-04-25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80122A (zh) * | 2010-11-26 | 2013-06-26 | 株式会社钟化 | 拉伸膜及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
CN104768728A (zh) * | 2012-11-06 | 2015-07-08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长条斜拉伸膜、使用了该长条斜拉伸膜的圆偏振片和有机el显示器 |
JPWO2014073019A1 (ja) * | 2012-11-06 | 2016-09-08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長尺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CN107428069A (zh) * | 2015-03-20 | 2017-12-01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841191B1 (zh) | 1970-05-09 | 1973-12-05 | ||
JPS5233746B2 (zh) | 1973-09-21 | 1977-08-30 | ||
JPS5284431A (en) | 1975-12-30 | 1977-07-1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Battery charger |
JPH093230A (ja) * | 1995-06-20 | 1997-01-07 | Mitsui Petrochem Ind Ltd | ポリエステルよりなる合成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EP2732954B1 (en) * | 2005-11-28 | 2017-07-12 | Zeon Corporation | Long obliquely stretched film |
JP4488124B2 (ja) * | 2007-09-26 | 2010-06-23 |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延伸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2014069436A (ja) | 2012-09-28 | 2014-04-21 | Nippon Shokubai Co Ltd | 斜め延伸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 |
JP5477485B2 (ja) * | 2013-01-30 | 2014-04-23 |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 長尺の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KR101999883B1 (ko) * | 2014-03-04 | 2019-07-12 | 코니카 미놀타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편광판,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
JP6553873B2 (ja) * | 2014-12-25 | 2019-07-31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JP6576637B2 (ja) * | 2015-01-08 | 2019-09-18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
US20180093409A1 (en) * | 2015-03-31 | 2018-04-05 | Zeon Corporation | Stretched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tretched film |
US10522793B2 (en) | 2015-11-30 | 2019-12-31 | Zeon Corporation | Multilayer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circular-polarizing plate, antireflective film,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
-
2018
- 2018-01-12 JP JP2018003383A patent/JP7031316B2/ja active Active
- 2018-12-14 KR KR1020180161658A patent/KR102177584B1/ko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1-08 CN CN201910014962.5A patent/CN11002719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80122A (zh) * | 2010-11-26 | 2013-06-26 | 株式会社钟化 | 拉伸膜及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
CN104768728A (zh) * | 2012-11-06 | 2015-07-08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长条斜拉伸膜、使用了该长条斜拉伸膜的圆偏振片和有机el显示器 |
JPWO2014073019A1 (ja) * | 2012-11-06 | 2016-09-08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長尺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CN107428069A (zh) * | 2015-03-20 | 2017-12-01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2177584B1 (ko) | 2020-11-11 |
CN110027199A (zh) | 2019-07-19 |
JP2019123092A (ja) | 2019-07-25 |
JP7031316B2 (ja) | 2022-03-08 |
KR20190086354A (ko) | 2019-07-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80395B (zh) | 延伸薄膜之製造方法 | |
CN111716690B (zh) |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 |
TWI692399B (zh) | 延伸膜之製造方法 | |
CN105593726A (zh) | 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及圆偏光板的制造方法与膜拉伸装置 | |
TW201628839A (zh) | 相位差膜之製造方法 | |
JP5136490B2 (ja) |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 | |
CN110027199B (zh) | 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 |
CN110320584B (zh) | 斜向拉伸膜、偏光板、异形显示装置以及斜向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 |
CN115122619A (zh) |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 |
TWI859388B (zh) | 相位差薄膜之製造方法 | |
CN115782147B (zh) |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和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 |
CN115122620A (zh) | 延伸膜的制造方法 | |
WO2013146398A1 (ja) | 長尺斜め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 |
KR102530417B1 (ko) | 연신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광학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필름 연신 장치 | |
KR102531093B1 (ko) | 연신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광학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 |
CN115122621A (zh) | 延伸膜的制造方法 | |
JP5561345B2 (ja) |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
JP2006327011A (ja) | ポリマー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ポリマーフィルムロール | |
CN115139503A (zh) |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 |
KR20230043712A (ko) | 연신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광학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 |
CN115122616A (zh) |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 |
JP2006027157A (ja) | 光学用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
CN119189277A (zh) | 延伸膜的制造方法 | |
JP2013208771A (ja) | 長尺斜め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 |
JP2019150975A (ja) | 延伸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