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3703A - 纺织纤维干燥 - Google Patents
纺织纤维干燥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23703A CN110023703A CN201780073939.2A CN201780073939A CN110023703A CN 110023703 A CN110023703 A CN 110023703A CN 201780073939 A CN201780073939 A CN 201780073939A CN 110023703 A CN110023703 A CN 1100237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ber
- dry
- air
- processing band
- arrang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3/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F26B3/02—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vection, i.e. heat being conveyed from a heat sourc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a gas or vapour, e.g. air
- F26B3/06—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vection, i.e. heat being conveyed from a heat sourc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a gas or vapour, e.g. air the gas or vapour flowing through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 F26B3/08—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vection, i.e. heat being conveyed from a heat sourc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a gas or vapour, e.g. air the gas or vapour flowing through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so as to loosen them, e.g. to form a fluidised b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7/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7/02—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belts carrying the materials;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belts or elements attached to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propelling the materials over stationary surfaces
- F26B17/026—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belts carrying the materials;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belts or elements attached to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propelling the materials over stationary surfaces the material being moved in-between belts which may be perforat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7/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7/02—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belts carrying the materials;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belts or elements attached to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propelling the materials over stationary surfaces
- F26B17/04—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materials in loose, plastic, or fluidised form, e.g. granules, staple fibre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belts carrying the materials; with movement performed by belts or elements attached to endless belts or chains propelling the materials over stationary surfaces the belts being all horizontal or slightly incline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08—Humidit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 F26B21/10—Temperature;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干燥湿的或潮的纤维的技术,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之后干燥。在处理带(31)上形成由湿的或潮的纤维构成的纤维垫(13),该处理带沿输送方向(x)运动穿过纤维干燥器。在该纤维干燥器(30)中产生来自被加热的干燥空气的空气流(36,36a),该空气流沿上升方向被导引穿过该处理带(31)并使包含于该纤维垫(13,14)中的纤维松弛和干燥。通过该处理带(31)上方所设置的过滤带(32)来捕获由于可能产生的纤维飞动(16)而运动的纤维,该过滤带同样沿该输送方向(x)运动。将在该过滤带(32)上所形成的、由纤维构成的堆积(17)在该纤维干燥器(30)的出口处进行松脱,尤其是在所松脱的纤维返回至在该处理带(31,31c)上所引导的干燥纤维的条件下。该干燥技术包括方法和纤维处理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潮的或湿的纺织纤维的干燥技术。本公开尤其是提出一种用于干燥潮的或湿的粘性纤维的纤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粘性纤维对干燥过程有特别的要求,因为其一方面在潮状态下倾向于压紧和互相附着,并因为其另一方面在半干燥或干燥状态下倾向于纤维飞动。
在本公开的框架下,“纤维的干燥”被理解为如下这些纤维的干燥,其基本上无序或自由布置地存在于与液体的混合物中。由于缺少宏观结构,在单纤维之间没有或仅有最小的结合。可尤其是涉及纺织纤维,其紧接着生产或洗涤过程被干燥。
在本公开的框架下所讨论的纤维干燥技术因此不同于用于纱、无纺布、织网等纺织品的干燥技术。
迄今已知的纤维干燥设备(例如根据DE 1 729 264A)使用被加热的空气流用于干燥纤维,该被加热的空气流从上向下指向穿过一定量的纤维。这种空气流将待干燥纤维安全地保持在可透空气的底垫上,使得基本上避免或限制了纤维飞动。然而,向下指向的空气流导致各种缺点。一方面,潮纤维由于纤维上方的相对超压朝向该底垫压缩以及由此被压紧。由于该压紧减少了可用于干燥的有效纤维表面,使得干燥能力恶化。在迄今已知的干燥机中,必要时在单独的干燥过程之间进行纤维揭开,为此需要特别的装置。另一方面,由于向下指向的空气流和压缩减少了待干燥纤维的透空气性,使得特别是处于底垫附近的层仅被迟缓地干燥。也可出现非常不均匀地分布的具有高和低透空气性的区,这同样对干燥结果是缺点。
还已知纤维干燥设备,其中纤维在干燥过程期间在下输送带与顶带之间被夹住。纤维在这些带之间被压缩以及因此不能足够松弛。纤维由此也不被最优地干燥。
从EP 208 71 59 B1已知一种吹气装置,其产生从下向上指向的空气流,以便使至少部分固化的纤维产品从带脱离。由于该至少部分的固化,没有出现纤维飞动。
从WO 2016/008 968 A2已知一种热粘合炉,其中从下向上指向的空气流被导引穿过纱,该纱至少按份额地包含热塑性纤维。该纱中的纤维具有宏观结构,该宏观结构使纤维至少部分地结合并防止了纤维飞动。通过至少局部地熔化热塑性纤维,在纤维之间产生另外的结合部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技术用以干燥湿或潮的纤维、尤其是用以干燥粘性纤维。
本发明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公开包括一种干燥方法,用以干燥潮的或湿的纺织纤维、尤其是用以干燥粘性纤维。该干燥方法还适于干燥如下纤维,这些纤维在溶剂纺织方法或湿纺织方法中被制造。这种纤维通常在纺织过程之后被洗涤,以便将溶剂或其他不期望的化学物质从纤维中去除。在洗涤之后,在纤维中和/或之间保留显著份额的水或洗涤液。也可实现的是,将在漂白或染色过程和可能地一些后续洗涤之后作为湿或潮的纤维存在的纤维根据本发明的干燥方法进行干燥。
根据本公开的干燥方法优选地包括如下步骤。在可透空气的处理带上形成由湿或潮的纤维构成的纤维垫。处理带沿输送方向可运动穿过纤维干燥器,该纤维干燥器向外基本上气密地被封装并且优选地包括用以提供干燥空气的循环空气系统。
在纤维干燥器中产生来自被加热的干燥空气的空气流。空气流沿上升方向被导引穿过处理带的平面的干燥区区段,并且包含于纤维垫中的纤维通过干燥空气或者说空气流被松弛和干燥。
通过向上指向的空气流来避免处理带上的纤维被压缩,因为在纤维上方作用有相对负压。因此,用于干燥所提供的有效纤维表面不减少并且不损害纤维的干燥效率。确切地说,可有利地实现提高有效表面,其中,纤维垫的体积密度减少。换言之,在空气流的作用下使待干燥的质量体扩展,使得透空气性提高并且纤维之间的内部附着减少。
通过向上指向的空气流可产生纤维飞动,也就是说单纤维或小纤维团可从待干燥的质量体松脱,并且根据空气流的取向被向上携带。在根据本公开的干燥方法中设置为,由于纤维飞动而运动的纤维在空气流中被处理带上方所设置的过滤带捕获,其中,该过滤带同样沿输送方向运动。在过滤带下方作用有相对超压,使得由于纤维飞动而运动的纤维多数附着在过滤带上并在该处形成堆积。
在该干燥方法中,也就是有意地为了改进干燥效率而允许纤维飞动。通过纤维飞动从待干燥的质量体(尤其是纤维垫)所脱离的纤维份额可有小至显著的规模。通过在过滤带上的捕获,可实现所脱离的纤维优选连续地返回至干燥的纤维垫,使得没有出现或仅出现无关紧要的材料损失。
优选地,由纤维所形成的堆积在纤维干燥器出口处从过滤带松脱,尤其是在使松脱的纤维返回至处于处理带上的干燥纤维的条件下松脱。该返回可以任意方式发生,优选地通过剥离风扇发生,该剥离风扇将松脱的纤维吹入指向处理带的返回通道。
通过前述方法可实现特别高的干燥效率。尤其地,相对于类似的具有向下指向的空气流的设备,干燥路程的长度可缩短直至50%。通过处理带和过滤带的运动可实现连续的干燥过程。过滤带和处理带可分别设置为循环带。这些带优选地在纤维干燥器内部被引导并相对于周围环境被封装,使得基本上所有通过纤维飞动从纤维垫松脱的纤维被过滤带捕获,运动到纤维干燥器出口并在该处返回至纤维垫中的剩余纤维。
术语“循环空气系统”在本公开中被理解为一系统,该系统使干燥空气在基本上圆形的循环中运动穿过待干燥纤维和热源。该空气回路可在干燥进程中在不同的部位上被引入附加的新鲜空气和/或取走已用空气。循环空气系统至少包括风扇或其他空气输送装置,其作为循环空气鼓风机起作用并产生空气回路。此外,该循环空气系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另外的风扇或其他空气输送装置,其作为新鲜空气引入鼓风机或作为已用空气取出鼓风机起作用。循环空气系统可产生用于多个带区段的多个回路,尤其是针对干燥节段分别产生至少一个回路,其中,该多个回路可彼此连接,使得干燥空气可从一个回路被引导到下一个。干燥空气在回路之间的这种转移优选地以受控制或受调节的方式进行。
本公开还包括一种用于干燥潮的或湿的纺织纤维的纤维处理设备。纤维处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纤维干燥器,该纤维干燥器向外基本上气密地构造。纤维干燥器也可称为流通干燥炉。
纤维干燥器具有上述可透空气的处理带,该处理带沿输送方向可运动穿过纤维干燥器。输送方向优选地水平地从纤维干燥器进入区域指向出口区域。纤维干燥器还具有过滤带,该过滤带被设置在处理带上方并沿输送方向可运动。
在处理带的干燥区区段与过滤带之间构成(中间的)室,在该室中可出现纤维飞动。该室优选朝向上和下侧由处理带和过滤带来限界。过滤带优选地与处理带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开,其中,间距大于所干燥纤维材料的最大期望厚度。过滤带无接触地在待干燥纤维材料上方被引导。通过处理带与过滤带之间的间距,可使纤维垫在干燥过程期间松弛并在竖直方向上自由膨胀。由于该间距避免了在处理带与过滤带之间压缩纤维。朝向其余侧,(中间的)室优选地由纤维干燥器的(内或外)壁基本上气密地封装。
根据本公开的纤维干燥器包括循环空气系统,该循环空气系统被构造为,形成来自被加热的干燥空气的空气流。空气流被形成为,其沿上升方向对中室和可放置在处理带上的纤维垫进行穿流,使得纤维垫中的纤维被松弛和干燥。
本发明的其他有利的设计在从属权利要求、下面的附图说明和附图中给出。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例性和示意性示出本发明。其中示出:
图1:根据本公开的纤维处理设备的横剖视图;
图2:图1的纤维处理设备的斜视图;
图3:根据图1的纤维处理设备在纤维干燥器区域中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纤维处理设备(10),具有纤维垫生成器(20)和纤维干燥器(30)。输送方向(x)在图1中从左向右延伸穿过纤维处理设备(10)。
在湿纤维容纳部(11)的区域中,可将湿的或潮的纤维以任意输出形式引入纤维处理设备(10),例如作为散装质量体引入,该散装质量体可装入纤维垫生成器(20)的容纳槽中。在图1中所示的纤维垫生成器(20)示出示例性的料斗送料器类型的实施方式。替代地,可设置任意其他的纤维垫生成器(20),例如呈馈给井或振动井馈给器形式。又替代地,可无纤维垫生成器(20)地构造纤维处理设备(10),例如如果湿或潮的纤维可由前置的工作装置已经作为纤维垫或纤维条引入的话。
根据图1的纤维垫生成器(20)在容纳槽(21)的基部具有可运动的下带,该下带沿输送方向(x)可运动,以便将所引入的湿纤维引入给上升带(23)。上升带(23)可具有任意合适的构造,该任意合适的构造可尤其是取决于待干燥纤维的材料类型、湿或潮度以及长度。对于潮或湿的粘性纤维,可优选地使用具有针组的板条带。
通过上升带(23)将湿或潮的纤维运输到升高的位置上并已经基本形成为具有或多或少相同形状横截面的垫状。从升高的位置出来,将纤维输送到压缩井或振动井(24)中。压缩井或振动井(24)可具有至少一个壁,该壁为了重复地扩张或收缩井宽而往复运动。在压缩井或振动井(24)的下端部上可优选地设置输出辊(25),输出辊将在井中形成的纤维条或或者说纤维垫取出并放到在其下方所引导的传送带上。在图1的示例中,传送带已经是纤维干燥器(30)的处理带(31)的引入区段(31a)。替代地,可设置单独的传送带,其将纤维垫导向纤维干燥器(30)的进入区域。
此外,为简化起见以如下为出发点,即待干燥的纤维质量体(其被放置在处理带(31)上)具有纤维垫的形状。这点体现了待干燥质量体的优选造型。纤维垫可尤其是优选地在进入区域上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宽度和高度。宽度可例如处于1至4米的范围中。纤维垫的高度可例如是10至100mm,并取决于待干燥纤维的湿度和种类。
术语“纤维垫”在下面典型地被理解为包括纤维和液体的待干燥质量体的堆放的每个任意形状,也就是一个或多个纤维条等的形状。
处理带(31)在纤维干燥器(30)上优选地设置为循环带,其上回行段沿输送方向(x)被从纤维干燥器(30)的进入区域输送穿过干燥区直至输出区域。处理带(31)的下回行段沿反向返回进入区域。就以下描述处理带(31)的特征或其他组件与处理带(31)的合作而言,通常是指处理带(31)的上回行段。
湿或潮的纤维在纤维干燥器(30)的输入区域或进入区域中作为纤维垫(13)被堆放到处理带(31)上。在湿或潮的状态下,纤维垫(13)具有相对高的体积密度(纤维被压缩的结构)和高的单位面积重量(纤维的重量连同液体的重量)。
在沿输送方向(x)穿越纤维干燥器(30)时,潮气逐渐地从纤维垫(13)移除,其中,纤维由于向上指向的空气流和干燥过程而被松弛。相应地,在纤维干燥器(30)内部从湿纤维垫(13)一点一点地产生半干和变宽(扩张)的纤维垫(14),该纤维垫具有明显较小的体积密度和显著减少了的单位面积重量,因为待干燥质量体的重量由于移除液体/潮气而一点一点地被减少到纤维的重量。纤维垫(13,14)的厚度或者说高度可在穿越纤维干燥器(30)时显著地升高,其中,通常纤维垫(13,14)的透空气性也升高。包含于纤维垫(13,14)中的单纤维或纤维团因此越来越多地彼此离开,使得总是较大的纤维表面区域直接可与干燥空气接触。
干燥过程优选地被调节,使得在纤维干燥器(30)的出口处有干燥的纤维垫(15)。干燥的纤维垫(15)可在干燥纤维输出部(12)的区域中被交给后续过程,例如包装过程或起绒过程。
在纤维干燥器(30)内部构成空气流(36,36a),该空气流由下室(33)与上室(35)之间的压力差产生,该下室在处理带(31)的干燥区区段(31b)之下延伸,该上室在过滤带(32)之上延伸。压力差优选地由循环空气系统产生,该循环空气系统一方面加热干燥空气并且另一方面使至少部分循环的流中的干燥空气在基本上气密的纤维干燥器(30)内部循环。通过该循环,可使干燥空气多次与待干燥质量体接触,其中,该干燥空气一点一点地接收潮气。
干燥区区段(31b)是处理带(31)的(上回行段)的区段,其位于纤维干燥器(30)的基本上气密地封装的区域内。术语“气密”在本公开的框架下被理解为,纤维干燥器(30)构成闭合的机壳,在其壁部中仅在开口以及循环空气系统的通风道处可进入和排出干燥空气,这些开口为带(31,32)以及纤维的输入或输出所需。壁部的所有其他区域优选气密地闭合。纤维干燥器(30)的壁部还优选地设有热隔离件,以便朝向外部限制热损失。
中室(34)内部的空气流(36a)优选地由处理带(31)和/或过滤带(32)上的至少一个喷嘴结构(37,38)来调和或在喷出中被控制。处理带(31,31b)之下的喷嘴结构(37)在图1的示例中由交替倾斜设置的导风板构成,导风板在其下端部上气密地彼此连接。在导风板的上端部上设置用于干燥空气的穿通开口,这些穿通开口具有预先给定的和优选地可调的开口横截面。这些开口横截面构成喷嘴,通过这些喷嘴可使干燥空气从下室(33)流到中室(34)。这些喷嘴优选地平面地分布在干燥区区段(31b)之下。可尤其是设置多个沿输送方向(x)相继设置的喷嘴排或裂口状的喷嘴。喷嘴结构(37)的开口横截面优选地明显小于下室(33)的横截面积。下室由此起作用为缓冲器,在其中可形成基本上相同形式的压力。只要在喷嘴区段(37)内部设置具有相同开口横截面的喷嘴,就在这些喷嘴处允许了基本上相同强度的体积流,该体积流对布置在处理带(31,31b)上的纤维垫(13,14)进行穿流。
喷嘴的开口横截面可沿着输送方向(x)和可能地横向于输送方向相同或不同地被选择。尤其是开口横截面可以是局部可调的,以便影响、尤其是调节空气流(36a)沿着输送方向(x)的喷出。
前述喷嘴结构(37)可同时用作用于处理带的支撑结构。替代地,可设置单独的支撑结构,在该支撑结构上沿着输送方向(x)可铺上处理带(31),并且可机械式辅助地引导处理带。
在图1的示例中,在过滤带(32)之上设置另一喷嘴结构(38),该另一喷嘴结构基本上可具有相同于处理带之下的前述喷嘴结构(37)的构造。替代地,可在过滤带(32)上设置另一形式的喷嘴结构和/或支撑结构。在过滤带(32)(过滤带(32)的下回行段)处或上方的喷嘴结构(38)中,也可设置对喷嘴的开口横截面的可调整性和尤其是局部的可适配性。
纤维干燥器(30)可优选地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干燥节段(或简称“节段”)(A,B,C,D),处理带(31,31b)或者说纤维垫(13,14)可逐渐地运动通过这些干燥节段。在节段(A-D)内部优选地产生具有不同潮度(F)和/或不同温度(T)的干燥空气(36)。还可在节段(A-D)内部分别单独地预先给定空气流(36a),尤其是具有较高或较低的体积流的空气流。干燥空气的参数(潮气(F)、温度(T)、体积流)可优选地在输送方向(x)的进程中取决于待干燥材料而被控制和尤其是调节。
在图1的上区域中示例性示出干燥空气沿着输送方向(x)的温度(T)的进程以及潮气(F)的进程。干燥空气(36)被产生,使得潮度(F)沿输送方向(x)降低。这点可尤其是由此发生,即,干燥空气的至少一部分从沿输送方向(x)后方的节段(C,D)逆着输送方向(x)被引导到另外的前置节段(A,B),并在该处被再次用于干燥。尤其是可设置为,引导干燥空气从纤维干燥器(30)的出口区域到进入区域(主引导路径),也就是说相对待干燥材料的输送方向(x)的反向运动。附加地可设置流入新鲜空气和/或流出已用空气,它们与干燥空气的被反向运动地引导的部分叠加(副输送路径)。
干燥空气(36)的温度(T)根据图1的示例具有沿输送方向(x)首先上升的进程和朝向出口下落的进程。该温度进程体现了优选的实施方式变型。在纤维干燥器的进口处(=干燥空气的主输送路径的端部),干燥空气优选地仅还适度地被加热,因为其在相对短的路程之后作为具有最大潮气含量的已用空气离开纤维干燥器(30)并应避免不必要的热损失。在干燥时发生的蒸发导致干燥空气的冷却。
有利地,也在纤维干燥器(30)的出口区域中以减少的程度来加热干燥空气(36),或者说调节干燥空气的温度到相对低的水平上。在纤维干燥器(30)的出口区域处(=干燥空气的主输送路径的开始),在待干燥材料中仅还有少的潮气。因此,包含于干燥空气中的热多数将导致纤维变热并且不(仅)导致蒸发。纤维的潮气越低,纤维对过度加热的反应就会越敏感。产出过量被加热的纤维也会是不必要的热损失。
在纤维干燥器(30)的中部区域中相反仅有半干燥的纤维,其显示出对过度加热的相对较低的敏感性并且干燥空气中的热的主要份额将导致对储存于纤维垫中的液体或者说潮气的加热和蒸发。相应地,可在中部区域中发生明显较强地加热干燥空气(36),或者说在该处允许明显较高的干燥空气温度(T)。
纤维飞动(16)的份额可在输送方向(x)的进程中或者说随着纤维垫(14)的干燥度升高而升高。这在图1中通过线条的数量或者说密度示出,这些线条代表纤维飞动(16)。此外,待干燥材料中的用于干燥所提供的有效纤维表面可由于松弛而沿着输送方向(x)增加(纤维垫的膨胀)。因此可有利的是,使在中室(34)中所产生的空气流(36a)的体积流沿着输送方向(x)变化,尤其是朝向出口减少。这可以不同方式发生。一方面可在每个节段(A-D)内部产生下室(33)与上室(35)之间的不同压力差,尤其是以便确定空气流(36a)的基本水平。为此,可尤其是更多个或优选地所有节段(A-D)具有至少一个单独的循环空气鼓风机(43)。
替代地或附加地,节段(A-D)可具有单独的排气口(45),在该排气口处尤其是可设置用于节流或调节空气输出流的装置。又替代地或附加地,一个或每个节段(A-D)可具有单独的新鲜空气入口(44)。在上室(35)和下室(33)中所产生的压力水平分别关联干燥空气沿着主输送方向的体积流和到纤维干燥器(30)中或者说节段中的新鲜空气的体积流以及来自纤维干燥器(30)或者说节段的已用空气。
在图2的示例中示出根据优选实施方式变型的节段(A-D)的各种装备。在此,每个节段(A-D)具有单独可控制的循环空气鼓风机(43),其被设置在纤维干燥器(30)的侧壁部中。沿输送方向的第一和第二节段(A和B)分别具有一排气口(45)。后续节段(C和D)分别具有空气入口或者说新鲜空气入口(44)。
图3示例性示出穿过图2的纤维干燥器(30)的节段(C)的横剖视图。循环空气鼓风机(43)在此示出在右上方。其用于抽吸位于上室(35)中的空气并将该空气至少向下去作为返回流(36b)导入返回通道(48)。返回通道(48)可优选侧向地在处理带(31)、过滤带(32)和位于其间的中室(34)的结构旁延伸。该返回通道在上侧优选地汇入到循环空气鼓风机(43)的送风区域中并在下区域中汇入到与下室(33)的过渡部中。过渡部的横截面积优选地明显大于喷嘴区段(37)中的喷嘴的横截面积。
通过循环空气鼓风机(43)和返回流(36b),在下室(33)中产生相对超压。通过控制或调节循环空气鼓风机(43)的输送功率,可影响上室(35)与下室(33)之间的压力差,并且必要时可以将其调整到额定压力差上。还可通过调节通过新鲜空气入口(44)被引入的空气流来影响上室(35)中的压力,例如通过操纵节流翻板来影响。
由循环空气鼓风机(43)所送出的空气的至少一部分可基本上逆着输送方向(x)被导向毗邻的节段(B)和/或排气口(45)。尤其是可在循环空气鼓风机(43)的送风区域处连接有连接通道(未示出),该连接通道汇入毗邻节段(B)中的上或下室(33,35)。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通过控制各个循环空气鼓风机(43)的功率和节流各种空气流(新鲜空气入口、到毗邻节段的通过流、排出空气流),每个节段(A-D)中和该处不仅上室(35)而且下室(33)中的压力可被控制并优选地被调节到额定压力。可在对应的室(33,35)中设置一个或多个压力传感器,以便检测实际压力并且将其引入给压力调节器。
可通过预先给定下室(33)和/或上室(35)中的对应压力来控制并尤其是调节空气流(36a)的喷出。此外,可通过适配喷嘴区段(37,38)区域中的通流横截面实现影响,尤其是以便改变节段(A,B,C,D)内部的空气流(36a)的局部喷出并优选地沿着输送方向(x)相对于基本水平改变,该基本水平由下室(33)与上室(35)之间的压力差预先给定。
可在纤维干燥器(30)内部或外部的任意部位上进行加热干燥空气(36)。优选地,通过内部的热交换器(39)、尤其是蒸汽热交换器来实现加热。替代地或附加地可设置任意其他的加热装置。
在图1和3的示例中,热交换器(39)被设置在上室(35)中。其可替代地被设置在下室(33)或返回通道(48)中。设置在上室(35)中的优点是,由新鲜空气入口(44)所引入来的干燥空气份额也直接在进入纤维干燥器(30)之后穿过热交换器(39)或在热交换器(39)处沿着被引导和加热。
由纤维飞动在过滤带(32)上所构成的堆积可以任意方式并在任意部位上从过滤带(32)脱离。图1示出优选的实施方式变型,用于该堆积的脱离。设置(至少)一个剥离风扇(40),其被构造为,通过向下指向的空气流使该堆积从过滤带脱离。这种剥离风扇(40)可根据图1所示优选地设置在出口处,也就是说沿输送方向(x)设置在纤维干燥器(30)的最后节段(D)之后。剥离风扇可有任意实施方式,例如以空气叶片(英语:Air-blade)方式。
还可设置返回井(41),通过该返回井使从过滤带(32)脱离的纤维返回到干燥的纤维垫(15)。这种返回井(41)可尤其是相应于剥离风扇(40)设置,使得由剥离风扇(40)所产生的空气流将脱离的纤维吹入返回井(41)。返回井(41)优选地在过滤带(32)与处理带(31)之间并且尤其是沿竖直方向延伸。返回井(41)的竖直延伸可与中室(34)的延伸对齐。替代图1的示例,也可将剥离风扇和返回井(41)设置在纤维干燥器(30)内部。尤其是,节段(A-D)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具有自己的返回井(41)并且可能地具有自己的剥离风扇(40),它们尤其是可设置在对应节段(A-D)的出口区域中。
干燥的纤维垫(15)可以任意方式在干燥纤维输出部(12)的区域中被输出或取走。在图1的示例中设置用于处理带(31)的回转器,通过该回转器将处理带(31)至少部分地引导到逆着输送方向(x)延伸的轨道中。回转器优选地被构造为,将干燥的纤维垫(15)从处理带(31,31c)分离,尤其是通过抛出纤维垫。在图1的示例中倾斜地在回转器下方设置两个导向板。上导向板被引导靠近返回的处理带(31),使得从处理带(31)的输出区段(31c)落下的干燥纤维垫(15)可被导引到上导向板上。
可发生的是,剩余纤维在抛出之后或者说沿(循环引导的)处理带(31)的运动方向在回转器之后保留在处理带(31)上。优选地,使这种剩余纤维从处理带(31)松脱并将其余纤维引入干燥的纤维垫(15)。这点可以任意方式进行。
在图1的示例中,在回转器旁设置附加的剥离风扇(42),该附加的剥离风扇被构造用于使剩余纤维从处理带(31)脱离。附加的剥离风扇(42)产生基本上沿输送方向(x)定向的空气流,该空气流(在回转器之后的区域中或者说在抛出干燥的纤维垫之后)指向穿过可透空气的处理带(31)。优选地,附加的剥离风扇的空气流将剩余纤维吹入导向板之间的区域,使得这些剩余纤维朝上导向板上所引导的干燥纤维垫的方向被引导。替代地,剥离风扇可将剩余纤维沿另一方向吹出,例如向下去地吹出,在此例如可设置收集槽或附加的卸料带。
纤维处理设备(10)可具有各种传感器和控制器,以便影响或调节干燥过程。特别优选地,设置对待干燥材料中的纤维调节干燥度(将所确定出的实际潮度适配于额定潮度)。为此,可至少在纤维干燥器(30)的出口处设置用于确定纤维垫(15)中的潮度的装置。处理带(31)的输送运动和/或空气流(36a)的特性可优选地取决于所确定的潮度而被控制。附加地,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另外的装置用以确定纤维垫中的潮度,这些另外的装置设置在进入区域处或纤维干燥器(30)内部。可相应地取决于所确定的潮度差来实现对处理带(31)的输送运动的控制和/或空气流(36a)的特性。可尤其是在相对至少一个节段(A,B,C,D)的进口处设置潮度确定装置,并且可根据额定潮度与在进口处所确定的潮度之间的差来调节至少该节段中的空气流(36a)的特性(干燥空气流的温度、潮度和喷出)。额定湿度可例如是纤维垫(14)中的如下的湿度,其应在对应节段(A-D)的出口处或者说在后续节段的进口处达到。
可以各种方式实现本发明的变型。尤其是可将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所示出的、所要求保护的或以其他方式所公开的特征以任意方式彼此组合,互相代替或省略。
在纤维处理设备(10)上可采取各种措施用于避免不期望的纤维排出或污物注入。纤维干燥器(30)的进入区域和出口区域可优选地具有附加的机壳(46),该机壳尤其是覆盖纤维带(32)和处理带(31)的尽可能大的部分。可有一个或多个清洁装置,其将过滤带(32)在进入纤维干燥器(30)的第一节段(A)之前清除剩余纤维或污物和/或将处理带(31)在堆放湿纤维垫(13)之前清除剩余纤维或污物。
代替在图中所设置的四个节段(A-D),可设置任意其他数量的干燥节段。
纤维处理设备(10)的与纤维和干燥空气处于接触的组件优选地抗腐蚀地被实施并且视待干燥材料的种类而定抗溶剂地被实施。过滤带(32)可优选地是由不锈钢制造的带(尤其是孔带)、网带或网眼带。在干燥粘性纤维时,已证实由PPS制成的处理带(31)是有利的。
代替纤维垫,一个或多个纤维条可形成在处理带(31)上。待干燥纤维的长度可例如处于5mm至几个厘米的范围内。对于粘性纤维,10至50mm的纤维长度可针对干燥是有利的。在中室(34)内部必要时可以设置平衡喷嘴,通过该平衡喷嘴将从上向下指向的反空气流指向到待干燥纤维垫上。反空气流的喷出优选地远小于从下向上指向的空气流(36a)的喷出。通过平衡喷嘴可减少纤维飞动的形成。平衡喷嘴可由任意装置实现,例如由在处理带的宽度上延伸并且相对于处理带向上间隔开的管形成,该管具有在其下侧上设置的喷嘴开口并被空气流加载。
图中所示的处理带(31)的引入区段(31a)、干燥区区段(31b)和输出区段(31c)可由唯一的处理带(31)构成或替代地由单独的带构成,在这些单独的带之间转交纤维垫。优选地,然而所有前述功能区段是唯一的处理带(31)的部件,该处理带延伸穿过整个纤维干燥器(30)作为循环带。
可以任意方式实现处理带(31)和过滤带(32)的驱动器。根据图1和2的示例,在处理带(31)或者说过滤带(32)的沿输送方向(x)分别最后的转向辊处分别设置带驱动器(47)。通过驱动器的该形式来确保,带驱动器(47)辅助了处理带(31)的上回行段或者说过滤带(32)的下回行段在引导纤维的区域中(在至少一个中室内部)的绷紧。由此抵抗带(31,32)的不期望的垂度。
在处理带和/或纤维带到中室的进入区域处和在处理带和/或纤维带离开中室的出口区域处可设置闸,以便减少通过的空气流与对应的带相切。这种闸可例如由有弹性贴靠的膜片构成。必要时,可由静电场来影响、尤其是提高在对应的带和/或闸上的(局部的)纤维附着。
术语“空气”(干燥空气、新鲜空气、已用空气)在本公开的意义下被理解为“气态的干燥剂”。可优选地是来自大气的呼吸空气,必要时附加的气体或蒸汽可添加给该呼吸空气。替代地,可涉及另一(纯的)气体或气体组成。
干燥空气可被添加一种或多种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在纤维干燥器内部与待干燥纤维反应,例如以便使待干燥纤维被浸渍或覆层。
附图标记列表
10 纤维处理设备
11 湿纤维容纳部
12 干燥纤维输出部
13 湿或潮的纤维垫
14 半干燥的、扩展的纤维垫
15 干燥的纤维垫
16 纤维飞动
17 过滤堆积
20 纤维垫生成器
21 容纳槽
22 下带
23 板条带/上升带
24 馈给井/振动井
25 输出辊
30 纤维干燥器
31 处理带
31a 输入区段
31b 干燥区区段
31c 引入区段
31d 返回区段
32 过滤带
33 下室
34 中室
35 上室
36 空气流/干燥空气
36a 穿过室的上升流
36b 返回流
37 处理带上的喷嘴结构和/或支撑结构
38 过滤带上的喷嘴结构和/或支撑结构
39 热交换器/蒸汽热交换器
40 剥离风扇/空气叶片
41 返回井
42 剥离风扇/空气叶片
43 风扇/循环空气鼓风机
44 新鲜空气入口
45 排气口
46 机壳
47 带驱动器
48 返回通道
x 干燥路径/输送方向
A 第一干燥节段
B 第二干燥节段
C 第三干燥节段
D 第四干燥节段
F 干燥空气的潮度
T 干燥空气的温度
Claims (24)
1.一种用于干燥潮的或湿的纤维的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处理带(31)上形成由湿的或潮的纤维所构成的纤维垫(13),所述处理带沿输送方向(x)运动穿过向外基本上气密的纤维干燥器;
-在所述纤维干燥器(30)中产生来自被加热的干燥空气的空气流(36,36a),其中,所述空气流(36,36a)沿上升方向被导引穿过所述处理带(31)的平面的干燥区区段(31b),并使包含于所述纤维垫(13,14)中的纤维松弛和干燥;
-通过所述处理带(31)上方所设置的过滤带(32)来捕获所述空气流(36a)中由于纤维飞动(16)而运动的纤维,所述过滤带尤其是同样沿所述输送方向(x)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方法,其中,尤其是在松脱的纤维返回至所述处理带(31,31c)上的干燥纤维的条件下,将在所述过滤带(32)上所形成的、由纤维构成的堆积(17)在所述纤维干燥器(30)的出口处进行松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燥方法,其中,所述空气流(36,36a)由下室(33)与上室(35)之间的压力差产生,所述下室在所述处理带(31)的干燥区区段(31b)之下延伸,所述上室在所述过滤带(32)之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干燥方法,其中,在所述处理带(31)的干燥区区段(31b)与所述过滤带(32)之间构成中室(34),并且其中,所述中室(34)内部的空气流(36a)通过所述处理带(31)和/或所述过滤带(32)上的至少一个喷嘴结构(37,38)被调和。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方法,其中,所述纤维垫(13,14)逐渐地运动通过所述纤维干燥器(30)的两个或更多个节段(A,B,C,D),在所述节段中存在具有不同潮度(F)和/或不同温度(T)的干燥空气(36)。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方法,其中,产生所述干燥空气(36)的沿所述输送方向(x)下降的潮度(F)。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方法,其中,沿所述输送方向(x)首先产生所述干燥空气(36)温度的上升进程并朝向所述出口产生下落进程。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由根据下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设备来实施。
9.一种用于干燥潮的或湿的纺织纤维的纤维处理设备,包括向外基本上气密的纤维干燥器(30),所述纤维干燥器具有:
-能透空气的处理带(31),其沿输送方向(x)能运动穿过所述纤维干燥器(30);
-过滤带(32),其被设置在所述处理带(31)上方并能沿所述输送方向(x)运动;
-中室(34),其在所述处理带(31)的干燥区区段(31b)与所述过滤带(32)之间构成;
-循环空气系统,其被构造为,形成来自被加热的干燥空气的空气流(36),所述空气流沿上升方向对所述中室(34)和能放置在所述处理带(31)上的纤维垫(13,14)进行穿流,使得所述纤维垫(13,14)中的纤维被松弛和干燥。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纤维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纤维干燥器(30)具有用于所述过滤带(32)的清洁装置。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纤维干燥器(30)具有剥离风扇(40),所述剥离风扇被构造为,使堆积从所述过滤带(32)脱离,所述堆积由通过所述空气流(36)而运动的纤维所形成。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纤维干燥器(30)具有返回井(41),通过所述返回井能使从所述过滤带(32)脱离的纤维返回至干燥的纤维垫(15)。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设备,其中,所述返回井(41)沿所述输送方向(x)被设置在(最后的)中室(34)之后并被设置在所述过滤带(32)与所述处理带(31)之间。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设备,其中,在所述处理带(31)的干燥区区段(31b)下方构成至少一个下室(33)并在所述过滤带(32)上方构成至少一个上室(35),在所述至少一个下室和所述至少一个上室之间能够通过所述循环空气系统产生压力差。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设备,其中,在所述处理带(31,31b)下方构成喷嘴结构(37),通过所述喷嘴结构,从所述下室(33)至所述中室(34)的空气流(36a)被调和。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设备,其中,在所述过滤带(32)处或上方构成喷嘴结构(38),通过所述喷嘴结构,从所述中室(34)至所述上室(35)的空气流(36a)被调和。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纤维干燥器(30)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干燥节段(A,B,C,D),所述干燥节段分别具有自己的室(33,34,35),在所述室之间形成空气流(36a)。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循环空气系统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循环空气鼓风机(43),尤其是针对每个干燥节段(A,B,C,D)具有至少一个单独的循环空气鼓风机(43)。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循环空气系统被构造为,将干燥空气的至少一部分从后方的干燥节段(D,C)逆着所述输送方向(x)输送到另外的前置的干燥节段(B,A)。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设备,其中,至少在所述纤维干燥器(30)的出口处设置用于确定所述纤维垫(15)中的潮度的装置,并且其中,尤其地所述处理带(31)的输送运动和/或所述空气流(36a)的特性取决于所确定的潮度而被控制。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纤维干燥器(30)在干燥纤维输出部(12)的区域中具有用于所述处理带(31)的回转器,所述回转器被构造为,使干燥的纤维垫(15)从所述处理带(31,31c)分离、尤其是抛出。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纤维干燥器(30)在干燥纤维输出部(12)的区域中具有剥离风扇(42),所述剥离风扇被构造为,在干燥的纤维垫(15)从所述处理带(31)分离之后,使其余的剩余纤维从所述处理带(31)脱离,尤其是在引入至已给出的干燥纤维垫(15)的条件下脱离。
2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纤维处理设备具有前置给所述纤维干燥器(30)的纤维垫生成器(20)。
2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纤维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纤维垫生成器(20)被构造为馈给井、振动井或料斗送料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6122965.2 | 2016-11-29 | ||
DE102016122965.2A DE102016122965A1 (de) | 2016-11-29 | 2016-11-29 | Textilfasertrocknung |
PCT/EP2017/080807 WO2018099963A2 (de) | 2016-11-29 | 2017-11-29 | Textilfasertrocknung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23703A true CN110023703A (zh) | 2019-07-16 |
CN110023703B CN110023703B (zh) | 2021-07-20 |
Family
ID=60813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73939.2A Active CN110023703B (zh) | 2016-11-29 | 2017-11-29 | 纺织纤维干燥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948232B2 (zh) |
EP (1) | EP3548819A2 (zh) |
CN (1) | CN110023703B (zh) |
DE (1) | DE102016122965A1 (zh) |
WO (1) | WO2018099963A2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06252A (zh) * | 2019-08-07 | 2019-11-05 | 郑锦锦 | 一种圆网印花机的布料烘干装置 |
CN112077977A (zh) * | 2020-09-30 | 2020-12-15 | 邵阳市鸿宇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对湿纤维加工烘干设备 |
CN113154854A (zh) * | 2021-04-29 | 2021-07-23 | 安徽农业大学 | 一种3d服装用新材料除菌烘干智能化生产设备 |
CN113680462A (zh) * | 2021-10-27 | 2021-11-23 | 苏州锦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球形硅微粉的生产工艺 |
CN113776314A (zh) * | 2021-11-11 | 2021-12-10 | 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交换装置 |
CN114659356A (zh) * | 2022-03-14 | 2022-06-24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染料、涂料废物箱式干燥装置和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15106039U1 (de) * | 2015-11-10 | 2017-02-13 | Autefa Solutions Germany Gmbh | Behandlungseinrichtung |
CA2959851A1 (en) * | 2016-03-03 | 2017-09-03 | Recover Energy Services Inc. | Gas tight shale shaker for enhanced drilling fluid recovery and drilled solids washing |
DE102018133070B4 (de) * | 2018-12-20 | 2021-08-05 | i +M GmbH & Co. KG Innovation und Management | Vorrichtung zum Trocknen von Klärschlamm |
CN113251781A (zh) * | 2021-06-08 | 2021-08-13 | 云南昆船烟草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散状物料均匀干燥设备 |
CN113696615B (zh) * | 2021-08-02 | 2023-01-10 | 佛山市顺德金纺集团有限公司 | 全棉织物的活性染料印花冷染染色直印系统及染色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476424A (en) * | 1922-03-03 | 1923-12-04 | Sargents Sons Corp C G | Circulation-regulating means for driers |
GB1182019A (en) * | 1967-11-09 | 1970-02-25 | Carves Simon Ltd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dewatering of sludge |
EP0811141A1 (en) * | 1995-02-23 | 1997-12-10 | Backus Beheer B.V.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moisturizing moist products |
CN101526302A (zh) * | 2009-04-17 | 2009-09-09 | 常州恒诚富士特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 低温气旋式物料干燥系统 |
CN106164594A (zh) * | 2014-03-20 | 2016-11-23 | 7Ac技术公司 | 屋顶液体干燥剂系统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544187C (de) * | 1932-02-15 | Hermann Haas | Trockner fuer Faserstoffe | |
DE632709C (de) * | 1936-07-11 | Friedr Haas G M B H Maschf | Trockenvorrichtung fuer Fasergut | |
US411258A (en) * | 1889-09-17 | Printing-press hand-protector | ||
US1813750A (en) * | 1928-10-27 | 1931-07-07 | Clayton Gin Compress Company | Drier |
US1778318A (en) * | 1928-11-21 | 1930-10-14 | Haas Hermann | Drying apparatus |
US2010917A (en) * | 1931-11-03 | 1935-08-13 | Mineralite Corp |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ly drying fiber boards |
US1919057A (en) * | 1932-03-14 | 1933-07-18 | Sargents Sons Corp C G | Drier |
GB499374A (en) * | 1937-07-19 | 1939-01-19 | John Ernest Newman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plant for drying grasses and the like |
US2152939A (en) * | 1937-12-01 | 1939-04-04 | Herbert B Wentworth | Dehydrating apparatus |
CH221858A (de) * | 1940-12-30 | 1942-06-30 | Bbc Brown Boveri & Cie | Einrichtung in von luftdurchlässigem Trockengut durchlaufenen Trockenräumen. |
US2346500A (en) * | 1942-01-20 | 1944-04-11 | Coe Mfg Co | Dry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FR933669A (fr) * | 1946-09-17 | 1948-04-28 | Perfectionnements aux séchoirs pour étoupes | |
FR1132555A (fr) * | 1954-06-12 | 1957-03-13 | Procédé et installation pour la préparation de matières végétales, en vue du séchage ou de l'ensilage | |
US2964855A (en) * | 1956-04-05 | 1960-12-20 | Fava Augusto | Material drier with troughing belts |
US2838420A (en) * | 1956-08-23 | 1958-06-10 | Kimberly Clark Co | Method for drying impregnated porous webs |
US3096161A (en) * | 1957-09-16 | 1963-07-02 | Owens Corning Fiberglass Corp | Heat setting of binder of fibrous masses |
US3043018A (en) * | 1958-06-02 | 1962-07-10 | Fleissner & Sohn G M B H & Co | Screen cylinder drier for fibrous material |
CH360655A (de) * | 1958-09-01 | 1962-02-28 | Inventa Ag | Mehretagiger Bandtrocknungsapparat |
CH408845A (de) * | 1963-02-12 | 1966-03-15 | Establishment For Automation | Vorrichtung zum Trocknen von losem Textilgut |
DE1729264A1 (de) * | 1965-04-14 | 1971-07-22 | Patentdienst Anstalt F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handeln von losem Fasermaterial |
US3685322A (en) * | 1965-04-14 | 1972-08-22 | Fur Patentdienst Anstalt | Device for the carbonization of wool |
BE758975A (fr) * | 1968-02-14 | 1971-04-30 | Engelmann Walter | Organe de serrage pour pieces cylindriques lisses. |
US3913241A (en) * | 1969-06-25 | 1975-10-21 | Unisearch Ltd | Apparatus for drying textile materials |
US4290209A (en) * | 1978-05-17 | 1981-09-22 | Jwi Ltd. | Dryer fabric |
US4490927A (en) * | 1982-05-03 | 1985-01-01 | Owens-Corning Fiberglas Corporation | Apparatus for curing fibrous mineral insulation material |
US4611989A (en) * | 1985-08-28 | 1986-09-16 | Erik Kersting | Horizontally extending curing devices |
US4734996A (en) * | 1986-12-15 | 1988-04-05 | Owens-Corning Fibergla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ating mineral fibers |
US4831746A (en) * | 1986-12-15 | 1989-05-23 | Owens-Corning Fibergla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eating mineral fibers |
US4811496A (en) * | 1987-10-28 | 1989-03-14 | Meinan Machinery Works, Inc. | Method of correcting the track of an intermittently-running endless belt in a veneer dryer |
US5325606A (en) * | 1992-12-23 | 1994-07-05 | Niro A/S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drying and calcining sodium bicarbonate |
CA2102361C (en) * | 1993-07-23 | 2000-09-19 | F. Arthur Simmons | Method of making mats of chopped fibrous material |
DE4336736A1 (de) * | 1993-10-28 | 1995-05-04 | Bayer Ag | Vorrichtung zum kontinuierlichen Filtrieren und Trocknen einer Feststoffsuspension |
US5575048A (en) * | 1994-12-19 | 1996-11-19 | Ruef; Helmut | Apparatus for treating traveling textile material having expansion chambers |
US5642601A (en) * | 1995-11-28 | 1997-07-01 | Greenwood Mills, Inc. | Method of forming thermal insulation |
ATE324482T1 (de) * | 1997-08-27 | 2006-05-15 | Tarkett Ireland Ltd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odenbelags |
US6244075B1 (en) * | 1999-10-22 | 2001-06-12 | Owens Corning Fiberglas Technology, Inc. | Blower for lifting insulation pack |
US6539645B2 (en) * | 2001-01-09 | 2003-04-01 | Mark Savarese | Dry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
FI117214B (fi) * | 2004-10-08 | 2006-07-31 | Eero Berg | Menetelmä ja laite kiinteiden aineiden ja aineseosten kuivattamiseksi |
EP2087159B1 (de) | 2006-11-03 | 2010-12-01 | Strahm Textile Systems AG | Verfahren zum verhindern des verklebens von vliesmaterial beim bonding-prozess und vorrichtung zum verhindern des verklebens von vliesmaterial beim bonding-prozess |
EP2649391B8 (en) * | 2010-12-10 | 2017-05-31 | Columbia PhytoTechnology LLC | Dry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
FR2984371B1 (fr) * | 2011-12-20 | 2014-01-10 | Saint Gobain Isover | Etuve pour la fabrication d'un produit en laine minerale |
FR2994201B1 (fr) * | 2012-07-31 | 2014-08-08 | Saint Gobain Isover | Procede de cuisson d'un matelas continu de fibres minerales ou vegetales |
CN103773544B (zh) * | 2014-01-20 | 2015-07-15 | 中国矿业大学 | 基于脉动流态化的褐煤脱灰脱水一体化方法与设备 |
DE202014103343U1 (de) | 2014-07-18 | 2015-10-20 | Autefa Solutions Germany Gmbh | Behandlungs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Trocknungseinrichtung |
-
2016
- 2016-11-29 DE DE102016122965.2A patent/DE102016122965A1/de active Pending
-
2017
- 2017-11-29 CN CN201780073939.2A patent/CN110023703B/zh active Active
- 2017-11-29 US US16/462,711 patent/US10948232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1-29 EP EP17821798.0A patent/EP3548819A2/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7-11-29 WO PCT/EP2017/080807 patent/WO2018099963A2/de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476424A (en) * | 1922-03-03 | 1923-12-04 | Sargents Sons Corp C G | Circulation-regulating means for driers |
GB1182019A (en) * | 1967-11-09 | 1970-02-25 | Carves Simon Ltd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dewatering of sludge |
EP0811141A1 (en) * | 1995-02-23 | 1997-12-10 | Backus Beheer B.V.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moisturizing moist products |
CN101526302A (zh) * | 2009-04-17 | 2009-09-09 | 常州恒诚富士特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 低温气旋式物料干燥系统 |
CN106164594A (zh) * | 2014-03-20 | 2016-11-23 | 7Ac技术公司 | 屋顶液体干燥剂系统和方法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06252A (zh) * | 2019-08-07 | 2019-11-05 | 郑锦锦 | 一种圆网印花机的布料烘干装置 |
CN112077977A (zh) * | 2020-09-30 | 2020-12-15 | 邵阳市鸿宇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对湿纤维加工烘干设备 |
CN113154854A (zh) * | 2021-04-29 | 2021-07-23 | 安徽农业大学 | 一种3d服装用新材料除菌烘干智能化生产设备 |
CN113680462A (zh) * | 2021-10-27 | 2021-11-23 | 苏州锦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球形硅微粉的生产工艺 |
CN113680462B (zh) * | 2021-10-27 | 2021-12-31 | 苏州锦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球形硅微粉的生产工艺 |
CN113776314A (zh) * | 2021-11-11 | 2021-12-10 | 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交换装置 |
CN114659356A (zh) * | 2022-03-14 | 2022-06-24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染料、涂料废物箱式干燥装置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948232B2 (en) | 2021-03-16 |
DE102016122965A1 (de) | 2018-05-30 |
CN110023703B (zh) | 2021-07-20 |
US20190316839A1 (en) | 2019-10-17 |
WO2018099963A9 (de) | 2019-01-03 |
WO2018099963A3 (de) | 2018-10-18 |
EP3548819A2 (de) | 2019-10-09 |
WO2018099963A2 (de) | 2018-06-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23703A (zh) | 纺织纤维干燥 | |
US3357436A (en) | Apparatus for drying tobacco | |
CN108351167B (zh) | 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 |
CN101597850B (zh) | 缝制布料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
JP4008026B2 (ja) | 高真空によって通過する熱気を用いてセルロース材料シートを脱水する方法、この方法の実施装置および得られる製品 | |
DK158591B (da) | Diskontinuerlig fremgangsmaade og apparat til toerring af strengformet tekstilmateriale | |
CN105492852B (zh) | 利用温差的干燥方法、干燥设备和干燥系统 | |
RU2359186C1 (ru) | Конвейерная сушилка многоярусного типа, в частности, для плитообразных изделий | |
CN113412405A (zh) | 用于纺织幅材制品的干燥装置和干燥方法 | |
US2941310A (en) | Treatment of grain | |
CN208282581U (zh) | 一种茶叶杀青与烘干热能综合利用系统 | |
US1892319A (en) | Device for the conditioning and drying of cereals | |
US2471802A (en) | Apparatus for heat-treating air-pervious strip material | |
US20120297639A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ying vegetable and lettuce leaves | |
US6446310B2 (en) | 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 for applying moisture to cotton during a ginning operation | |
JP2001300594A (ja) | 汚泥の乾燥方法及び乾燥装置 | |
US3363286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natural fibers for cleaning and ginning | |
JP2013516590A (ja) | 連続的に搬送されるシート材料を熱処理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N106662396A (zh) | 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 |
CN101553703B (zh) | 具有用于避免形成折皱的设置措施的热风干燥机 | |
CN209609751U (zh) | 一种新型茶叶回潮机 | |
JP5201230B2 (ja) | 排風還流式穀物乾燥機 | |
US4845860A (en) | Fountain conditioner for fibrous material | |
US672806A (en) | Apparatus for treating tobacco. | |
CN108338231A (zh) | 一种茶叶杀青与烘干一体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