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5221B - 用于机动车座椅的扶手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机动车座椅的扶手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15221B CN110015221B CN201910015849.9A CN201910015849A CN110015221B CN 110015221 B CN110015221 B CN 110015221B CN 201910015849 A CN201910015849 A CN 201910015849A CN 110015221 B CN110015221 B CN 1100152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mrest
- setting
- setting element
- axis
- guide ra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53—Arm-rests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posi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53—Arm-rests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position
- B60N2/757—Arm-rests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position in a recess of the back-res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63—Arm-rests adjustable
- B60N2/767—Angle adjust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座椅的扶手组件。已知一种这样的扶手组件,带有位置固定的支架结构、扶手结构(该扶手结构可以可相对于支架结构绕着摆动轴线摆动运动的方式在功能位置和非使用位置之间移位)、与扶手结构相关联的倾角调整装置,该倾角调整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设定元件,该设定元件在功能位置中至少间接地支撑在支架结构处且该设定元件可关于设定轴线相对于扶手结构如此运动,即使得借助于设定元件的设定运动可在功能位置中相对于支架结构调节扶手结构的倾角。根据本发明,设定轴线平行于摆动轴线定向,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设定元件以可绕着设定轴线转动运动的方式支承且支撑在至少一个与支架结构相关联的导轨处。使用在轿车情形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座椅的扶手组件,带有位置固定的支架结构、扶手结构(该扶手结构以可相对于支架结构绕着摆动轴线摆动运动的方式在功能位置和非使用位置之间移位)、与扶手结构相关联的倾角调整装置(Neigungsverstelleinrichtung,有时称为倾斜调整装置),该倾角调整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设定元件,该设定元件在功能位置中至少间接地支撑在支架结构处且该设定元件可关于设定轴线相对于扶手结构如此运动,即借助于设定元件的设定运动可在功能位置中相对于支架结构调节扶手结构的倾角(Neigung,有时称为倾斜)。
背景技术
如此的扶手组件由文件DE 10 2016 220 501 A1已知。已知的扶手组件具有位置固定的支架结构,该支架结构在按照规定的状态中以固定在车辆处的方式装配在机动车座椅处。此外,设置有扶手结构,该扶手结构以可绕着摆动轴线在功能位置和非使用位置之间摆动运动的方式支撑在支架结构处。在功能位置中,扶手结构的纵向轴线基本上水平地取向。在非使用位置中,扶手结构的纵向轴线基本上垂直地取向。扶手结构关联有倾角调整装置,借助于该倾角调整装置可在功能位置中相对于支架结构调节扶手结构的倾角。为了该目的,倾角调整装置具有以支撑单元(Stützglied)的形式的设定元件。支撑单元在功能位置中在端面端部侧支撑在位置固定的支架结构的止挡部处。为了调节倾角,支撑单元以可沿着横向于摆动轴线且平行于扶手结构的纵向轴线延伸的设定轴线纵向运动的方式在扶手结构中引导。支撑单元在止挡部的方向上的纵向运动引起扶手结构的加强地向上指向的倾角。与此相反的纵向运动促使减少的倾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创造在开头提及的类型的扶手组件,该扶手组件具有相对于现有技术改进的特性。
该任务通过如下方式解决,即设定轴线平行于摆动轴线定向,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设定元件以可绕着设定轴线转动运动的方式支承且支撑在至少一个与支架结构相关联的导轨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尤其可使得在倾角调整装置的布置和/或设计方面的结构空间节省成为可能。因为通过根据本发明平行于摆动轴线取向的设定轴线,尤其在扶手组件的纵向方向上节省了结构空间。此外,由于设定元件的根据本发明的可转动运动性,可避免设定元件相对于扶手结构的占用空间(raumgreifend,有时称为长的)的线性运动,由此可附加地节省结构空间。设定元件就此而言为转动设定元件,该转动设定元件优选地可转动地支承在扶手结构处。关于扶手结构,设定元件基本上为不可线性地移动的,其中在设定轴线的轴向方向上可存在设定元件的可能的纵向间隙。用于支撑设定元件的导轨可直接地构造在支架结构处。备选地且优选地,导轨可构造在与支架结构分离地制造的构件处。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以特别有利的方式适用于轿车的驾驶员座椅和/或副驾驶员座椅。尽管这种情况下,但是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还可应用于布置在轿车的后部区域中的机动车座椅或轿车的后排长座。但是根据本发明的扶手组件还可应用于装备其它的机动车且因此不限制于轿车或一般而言的汽车。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导轨关于摆动轴线同心地纵向延伸。因为设定轴线平行于摆动轴线定向且倾角调整装置与扶手结构相关联,设定元件在倾角调整时在圆弧状的运动轨道上运动。圆弧状的轨道关于摆动轴线是同心的。据此,用于支撑设定元件的导轨关于摆动轴线同心地纵向延伸,这实现设定元件的特别有利的支撑。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设计方案中,设定元件具有在端面设有齿部的(stirnverzahnt,有时称为设有正齿轮齿部的)正齿轮区段且导轨具有齿条区段。因此,设定元件在本发明的该设计方案中形状配合地支撑在导轨处。借助于在正齿轮区段和齿条区段之间的形状配合的力传递引起扶手结构的倾角调整。在此,设定元件的转动运动借助于将正齿轮区段支撑在齿条区段处转换为扶手结构相对于支架结构的摆动运动。齿条区段有利地关于摆动轴线同心地纵向延伸。正齿轮区段可以环绕地设有齿部的正齿轮的形式构造。备选地,正齿轮区段可以在周缘方向上连续的、但是没有完全地环绕的齿部的形式构造。本发明的该设计方案使得用于扶手结构的倾角调整的特别可靠的且稳定的力传递成为可能。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设计方案中,设定元件具有止挡区段且导轨具有布置在相对而置的端面端部区域处的配对止挡区段。设定元件的止挡区段和导轨的配对止挡区段用于形状配合地限制倾角调整的调整范围。在倾角调整的第一终端位置中,止挡区段到达贴靠在配对止挡区段中的第一配对止挡区段处。在倾角调整的第二终端位置中,止挡区段到达贴靠在配对止挡区段中的第二配对止挡区段处。如果设定元件具有在端面设有齿部的正齿轮区段,有利的是,止挡区段以设定元件的未设有齿部的、优选地在径向的方向上伸出的周缘壁区段的形式构造。止挡区段可因此例如具有圆弓式的横截面形状。配对止挡区段优选地分别构造成带有互补于止挡区段的外壁轮廓。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设计方案中,止挡区段布置成关于设定轴线轴向上相对于正齿轮区段偏移且配对止挡区段布置成同样地轴向上相对于齿条区段偏移。在本发明的该设计方案中,设定元件可具有在其整个周缘上设有齿部的正齿轮。止挡区段在此构造成轴向上偏移且因此与正齿轮分开。同样地,配对止挡区段布置成轴向上相对于导轨的齿条区段偏移。通过本发明的该设计方案可尤其实现倾角调整装置的扩大的调整范围。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设计方案中,倾角调整装置具有锁止装置,借助于该锁止装置设定元件可绕着设定轴线抗扭地(drehfest,有时称为防相对转动地)锁止,和/或倾角调整装置具有驱动装置,借助于该驱动装置设定元件被加载转矩以用于沿着导轨移位。锁止装置可力配合地和/或形状配合地与设定元件和/或设定元件的支承轴有效连接。优选地,锁止装置作用到设定元件的支承轴上。锁止装置可例如具有盘绕弹簧(Schlingfeder)、制动带、卡锁几何结构等等,其在锁止的状态中引起设定元件关于设定轴线的抗扭的锁止。驱动装置优选地与设定元件的支承轴有效连接。驱动装置可具有机械的弹性驱动器。有利地,弹性驱动器在通过使用者造成的扶手结构的设定运动的情形下被预紧。在此存储的弹簧能量可被用于在释放锁止装置时使设定元件沿着导轨移位且因此调整扶手结构的倾角。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有两个沿着设定轴线轴向上间隔开的设定元件,这两个设定元件分别支撑在导轨处。设定元件和导轨优选地相对于扶手组件的中间纵向平面镜像对称地布置。如果扶手结构在功能位置中按照规定被施加载荷,可通过设定元件和导轨的如此的布置尤其实现倾角调整装置的减少的负荷。由此避免超负荷和由此倾角调整装置的损坏。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有在功能位置中支撑在支架结构处的支撑结构,在该支撑结构处构造所述至少一个导轨,其中支撑结构可与扶手结构共同地从功能位置摆动到非使用位置中。因此,支撑结构用于将扶手结构间接地支撑在支架结构处。支撑结构在一端(无论如何在功能位置中)支撑在支架结构处。扶手结构又支撑在支撑结构处。扶手结构相对于支架结构的倾角的调节在此通过调节扶手结构相对于支撑结构的倾角实现。为了该目的,倾角调整装置的设定元件支撑在导轨处,该导轨虽然与支架结构相关联,但是构造在支撑结构处。如果设置有两个设定元件和因此两个导轨,有利的是,支撑结构构造成关于扶手组件的中间纵向平面对称。在此,两个导轨可优选地构造在支撑结构的彼此相对而置的侧壁部处。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有与扶手结构相关联的止动装置,借助于该止动装置扶手结构至少在功能位置中止动在支架结构处。止动装置特别是用于扶手组件的碰撞安全。因为扶手结构在功能位置中借助于止动装置止动在支架结构处,阻止了扶手结构由于事故不受控地从功能位置甩到非使用位置中。由此,可减少起因于扶手组件的受伤风险。止动装置可优选地具有棘爪或其它的卡锁几何结构,其与扶手结构连接且在功能位置中卡锁在支架结构处。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设计方案中,设置有与止动装置相关联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如此设计,即使得止动装置可借助于设定元件的设定运动释放。由此实现了,止动装置在通过使用者造成的倾角的调节时、即在设定元件的设定运动时可以说(gleisam,有时称为好像)自动地释放。为了将扶手结构从支架结构释放进行的止动装置的单独的手动操作因此不是必要的。优选地,控制装置具有滑槽引导部和滑槽元件,其与止动装置有效连接。在此,滑槽元件可与支撑结构相关联且滑槽引导部可与扶手结构相关联或反之亦然。在通过倾角调整引起的在扶手结构和支撑结构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情形中,滑槽机构控制止动装置,从而该止动装置将扶手结构从支架结构释放。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另外的优点和特征从权利要求中以及从下文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的描述中得出,该实施例根据图纸示出。
图1以示意性的透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扶手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该扶手组件布置在机动车内部空间中,
图2以示意性的部分切开的透视图显示了在功能位置中的根据图1的扶手组件,
图3以示意性的侧视图在省略个别的构件的情形下显示了在不同的倾角调节的在绘图方面叠加的情形下的根据图1和2的扶手组件,
图4以另一示意性的透视图显示了在功能位置中的根据图1到3的扶手组件,
图5以部分切断的示意性的透视图显示了在从功能位置在非使用位置的方向上摆动的中间位置中的根据图1到4的扶手组件,
图6以放大的部分切开的细节图显示了在倾角调整装置的区域中的根据图1到5的扶手组件,
图7以根据图6的示意性的横截面VII显示了根据图1到6的扶手组件,
图8,9分别以部分切断的示意性的侧视图显示了在第一摆动位置(图8)和第二摆动位置(图9)中的在止动装置的区域中的根据图1到7的扶手组件,且
图10,11分别以部分切断的示意性的侧视图显示了在第一倾斜位置(图10)和第二倾斜位置(图11)中的在止动装置的区域中的根据图1到9的扶手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扶手组件1布置在机动车内部空间R中且与机动车座椅2相关联。扶手组件1在机动车内部空间R的横向方向Y上布置在当前为驾驶员座椅的机动车座椅2和当前为副驾驶员座椅的另一机动车座椅3之间。在另一实施方式的情形中,扶手组件1可布置在机动车内部空间R的后部区域中且与未进一步可见的后排长座相关联。
如尤其可根据图2到5看见的那样,扶手组件1具有支架结构4。在按照规定装配在机动车内部空间R中的状态中,支架结构4以基本上已知的方式以固定在车辆处的方式装配且因此是位置固定的。扶手组件1此外具有扶手结构5,该扶手结构可以可相对于支架结构4绕着摆动轴线S摆动运动的方式在功能位置和非使用位置之间移位。在功能位置中,扶手结构5的纵向轴线L基本上平行于机动车内部空间R的纵向方向X(图1)且就此而言基本上水平地定向。在非使用位置(该非使用位置未进一步绘制示出)中,扶手结构5的纵向轴线L基本上平行于机动车内部空间R的竖向方向Z(图1)且就此而言基本上竖直地定向。扶手结构5设有装饰组件6(图2),该装饰组件本身可利用未进一步可见的包覆件(Bezug,有时称为套子)(该包覆件可例如由纺织的包覆材料或由皮革生产)包覆。在功能位置中,扶手结构5例如用于支撑位于驾驶员座椅2或副驾驶员座椅3上的车辆乘客的在装饰组件6上放下的前臂。出于人体工程学的原因,在功能位置中扶手结构5相对于支架结构4的倾角(且由此扶手结构5相对于纵向方向X的倾角)可调节。为了该目的,设置有与扶手结构5相关联的倾角调整装置7。倾角调整装置7详细地可尤其根据图6和7看见且具有至少一个设定元件8,该设定元件在功能位置中至少间接地支撑在支架结构4处且该设定元件可关于设定轴线9相对于扶手结构5如此运动,即使得借助于设定元件8的设定运动可在功能位置中相对于支架结构4调节扶手结构5的倾角。
尤其根据图3可看见的是,设定轴线9平行于摆动轴线S定向。在此,所述至少一个设定元件8以可绕着设定轴线9转动运动的方式支承且支撑在至少一个与支架结构4相关联的导轨10处。
根据图3,可看见扶手结构5在功能位置中在两个在绘图方面叠加的相对于支架结构4的倾斜状态中。在(关于图3的图纸平面)下面的倾斜状态中,扶手结构5基本上水平地取向。为了更好的可区分性,扶手组件1的结构元件在上面的倾斜状态中设有带上撇号的参考符号数字。因此,在上面的倾斜状态中扶手结构5'相对于支架结构4占据斜向上倾斜的位置。在此,倾角的调整借助于在倾角调整装置7的设定元件8,8'和导轨10(该导轨与支架结构4相关联)之间的力传递进行。为此,设定元件8,8'以还进一步待描述的方式绕着设定轴线9,9'被驱动。为了将倾角以根据图3下面的倾斜位置为出发点调整到上面的倾斜位置中,设定元件8逆时针地绕着设定轴线9转动运动。在此,设定元件8支撑在导轨10处且相对于导轨10向上运动。导轨10在此抗扭地支撑在支架结构4处。扶手结构5(设定元件8可转动地支承在该扶手结构处)在此由设定元件8可以说向上拉动且实施绕着摆动轴线S的摆动运动。
如此外根据图3可看见的那样,导轨10关于摆动轴线5同心地纵向延伸。也就是说导轨10是弯曲的且布置成以恒定的径向的间距与摆动轴线S间隔开。当前,导轨10在大约20°的角度上延伸。与之相应地,当前扶手结构5相对于支架结构4的倾角的大约20°的调节范围是可行的。
设定元件8当前具有在端面设有齿部的正齿轮区段11。与之相应地,导轨10具有与正齿轮区段11协调的齿条区段12。在扶手结构5的之前描述的倾角调整的情形中,正齿轮区段11在齿条区段12上滚动。通过在正齿轮区段11和齿条区段12之间的形状配合的接触,设定元件8绕着设定轴线9的转动运动转换为扶手结构5绕着摆动轴线S相对于支架结构4的摆动运动。
如此外尤其根据图3可看见的那样,设定元件8具有止挡区段13。止挡区段13当前以设定元件8的未设有齿部的周缘区段的形式构造。就此而言,正齿轮区段11在周缘方向上没有连续地在端面设有齿部。导轨10具有布置在相对而置的端面端部区域处的配对止挡区段14,该配对止挡区段互补于止挡区段13设计。止挡区段13和配对止挡区段14就此而言用于形状配合地限制扶手结构5的倾角调整。在根据图3下面的倾斜位置中,止挡区段13与下面的配对止挡区段14处于止挡。在上面的倾斜位置中,止挡区段13与上面的配对止挡区段14处于止挡。在此,止挡区段13在倾角调整时与正齿轮区段11共同绕着设定轴线9转动。当前,为了调整在上面的和下面的倾斜位置之间的倾角,设定元件8绕着设定轴线9的仅仅大约180°的转动设定运动是必要的。为了可实现倾角的在数值方面更大的调整范围,可必要的是,将正齿轮区段11和止挡区段13关于设定轴线9彼此轴向偏移地布置。在这样的设计方案的情形中,设定元件8可具有在周缘方向上环绕的且完全设有齿部的正齿轮。止挡区段13可在此在设定轴线9的轴向方向上间隔开地布置在正齿轮之前或之后且在其它方面相应于根据图3可看见的止挡区段13设计。与之相应地,在如此的设计方案的情形中,齿条区段12可布置成相对于配对止挡区段14轴向偏移。
根据图4到7可看见的是,扶手组件1当前关于中间纵向平面基本上镜像对称地构造。这尤其适用于支架结构4和扶手结构5。当前,就此而言设置有两个设定元件8,这两个设定元件沿着设定轴线9轴向间隔开地且关于扶手组件1的中间纵向平面镜像对称地布置。设定元件8中的每个当前支撑在相应的导轨10处。设定元件8在其结构设计和功能方面具有相同的结构。相应的内容适用于两个导轨10。为了避免重复,关于设定元件8中的一个或者导轨中的一个的公开内容相应地适用于另外的设定元件8或者另外的导轨10。
尤其根据图6和7可看见的是,倾角调整装置7具有锁止装置15。借助于锁止装置15,设定元件8可绕着设定轴线9抗扭地锁止。因此,借助于锁止装置可相对于支架结构4将扶手结构5固定在调节的倾角中。此外,倾角调整装置7具有驱动装置16,借助于该驱动装置设定元件8被加载转矩以用于沿着导轨10移位。当前,借助于驱动装置16两个设定元件8被加载转矩以用于沿着相应的导轨10移位。下面进一步讨论调整装置7的结构和尤其锁止装置15和驱动装置16的功能。
调整装置7具有沿着设定轴线9纵向延伸的支承轴17。设定元件8以基本上已知的方式抗扭地固定在支承轴17的彼此相对而置的端面端部区域处。设定元件8在轴向方向上位于外部的端面区域处分别具有销状部18,该销状部分别可转动地径向固定在扶手结构5的容纳孔19中。在支承轴17的轴向方向上近似在中间布置有中间套筒20且该中间套筒抗扭地固定在支承轴17的外部周缘处。锁止装置15具有盘绕弹簧21,该盘绕弹簧同轴于支承轴17和中间套筒20取向。盘绕弹簧21在其内部周缘处部分区段地固定在衬套22的外部周缘上且部分区段地固定在中间套筒20的外部周缘上。在关于图7的图纸平面的右边的端面端部区域中,盘绕弹簧21以未进一步可看见的方式抗扭地支撑在倾角调整装置7的壳体23处。在另一端盘绕弹簧21与操纵套筒24有效连接。操纵套筒24同轴于支承轴17定向且可借助于根据图2可看见的远程解锁元件(Fernentriegelungselement)25转动操纵。远程解锁元件25当前为包登线(Bowdenzug),但是不必强制地为这种情形。远程解锁元件25可借助于操纵按键26操纵(图2,3)。在根据图7可看见的状态中,支承轴17借助于盘绕弹簧21抗扭地锁止。设定元件8沿着相应的导轨10的运动因此被阻止。这是因为盘绕弹簧21的内部周缘力配合地与中间套筒20的外部周缘有效连接且因此中间套筒20间接地抗扭地支撑在壳体23处。为了释放锁止装置15,操纵操纵按键26。通过与操纵按键26有效连接的包登线25,操纵套筒24在周缘方向上偏转。因为操纵套筒在端面端部侧以未进一步可看见的方式与盘绕弹簧21的未示出的弹簧支腿(Federschenkel)有效连接,盘绕弹簧21径向上扩张。在此,在盘绕弹簧21的内部周缘和中间套筒20的外部周缘之间的力配合消除。由此,支承轴17在其绕着设定轴线9的可转动运动性方面被释放且最终使得设定元件8沿着导轨10的运动成为可能。
为了支持倾角调整,驱动装置16具有扭转弹簧27。扭转弹簧27与支承轴17且由此间接地与两个设定元件8有效连接。在根据图3可看见的扶手结构5的下面的倾斜位置中,扭转弹簧27被预紧且引起设定元件8的逆时针起作用的转矩加载。如果锁止装置15在该倾斜位置中借助于操纵按键26的操纵以之前描述的方式松开,设定元件8的转矩加载引起支持扶手结构5向上运动到上面的倾斜位置中。
此外,当前设置有支撑结构28,该支撑结构在功能位置中在一端支撑在支架结构4处(例如参见图4)。所述至少一个导轨10构造在支撑结构28处。支撑结构28可与扶手结构5共同地从功能位置摆动到非使用位置中。与支架结构4和扶手结构5同样,支撑结构28当前构造成相对于扶手组件1的中间纵向平面镜像对称。就此而言,支撑结构28具有两个在设定轴线9的轴向方向上间隔开地相对而置地布置的支撑支腿29。在支撑支腿29的每个处分别构造有导轨10中的一个。根据图4可看见的是,支撑支腿29在功能位置中在扶手结构5的超越功能位置的摆动运动的方向上支撑在支架结构4处。根据图5可看见的是,支撑支腿29可在扶手结构5以功能位置为出发点移位时与扶手结构5共同地在非使用位置的方向上摆动。
为了避免扶手结构5例如在事故时不受控地从功能位置甩到非使用位置中,设置有止动装置30。止动装置30具有卡锁元件31,该卡锁元件在止动的状态中(图8)与布置在支架结构4处的配对卡锁元件32有效连接。当前,卡锁元件以卡锁鼻状物31的形式构造。配对卡锁元件以卡锁销钉32的形式构造。在背离卡锁元件31的端面端部区域处,止动装置30与支承轴17有效连接。为了该目的,止动装置30具有包围支承轴17的孔眼(Auge)33。
此外,设置有与止动装置30相关联的控制装置34,该控制装置如此设计,即使得止动装置30可借助于设定元件8的设定运动释放。止动装置30和控制装置34的工作原理尤其可根据图8到11看见。图8显示了第一状态,在该第一状态中扶手结构5占据功能位置。如果扶手结构5以该状态为出发点在非使用位置的方向上向上摆动(例如由于事故引起的加速),卡锁鼻状物31到达贴靠在卡锁销钉32处(图9)。由此阻止扶手结构5相对于支架结构4的继续的摆动。控制装置34设置成用于以受控的方式释放止动装置30。控制装置具有构造在止动装置30处的滑槽轨35和布置在支撑结构28处的滑槽销钉36。在支承轴17和由此扶手结构5相对于支撑结构28相对移位时,滑槽销钉36沿着滑槽轨35移位(图10)。由此,卡锁鼻状物31被抬起。在该抬起的位置中,卡锁鼻状物31可运动越过卡锁销钉32(图11)。在这样的状态中,释放止动装置30。以根据图11可看见的位置为出发点,扶手结构5可与支撑结构28共同地绕着摆动轴线S相对于支架结构4向上在非使用位置的方向上摆动。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机动车座椅(2,3)的扶手组件(1),带有位置固定的支架结构(4);扶手结构(5),该扶手结构能够以可相对于所述支架结构(4)绕着摆动轴线(S)摆动运动的方式在功能位置和非使用位置之间移位;与所述扶手结构(5)相关联的倾角调整装置(7),该倾角调整装置具有至少一个设定元件(8),该设定元件在功能位置中至少间接地支撑在所述支架结构(4)处且该设定元件可关于设定轴线(9)相对于所述扶手结构(5)如此运动,即使得借助于所述设定元件(8)的设定运动可在所述功能位置中相对于所述支架结构(4)调节所述扶手结构(5)的倾角,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轴线(9)平行于所述摆动轴线(S)定向,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设定元件(8)以可绕着所述设定轴线(9)转动运动的方式支承且支撑在至少一个与所述支架结构(4)相关联的导轨(10)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0)关于所述摆动轴线(S)同心地纵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扶手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元件(8)具有在端面设有齿部的正齿轮区段(11)且所述导轨(10)具有齿条区段(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扶手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元件(8)具有止挡区段(13)且所述导轨(10)具有布置在相对而置的端面端部区域处的配对止挡区段(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手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元件(8)具有止挡区段(13)且所述导轨(10)具有布置在相对而置的端面端部区域处的配对止挡区段(14),其中所述止挡区段(13)布置成关于所述设定轴线(9)轴向上相对于所述正齿轮区段(11)偏移且所述配对止挡区段(14)布置成同样地轴向上相对于所述齿条区段(12)偏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扶手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调整装置(7)具有锁止装置(15),借助于该锁止装置所述设定元件(8)可绕着所述设定轴线(9)抗扭地锁止,和/或所述倾角调整装置(7)具有驱动装置(16),借助于该驱动装置所述设定元件(8)被加载转矩以用于沿着所述导轨(10)移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扶手组件(1),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两个沿着所述设定轴线(9)轴向间隔开的设定元件(8),这两个设定元件分别支撑在导轨(10)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扶手组件(1),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在所述功能位置中支撑在所述支架结构(4)处的支撑结构(28),在该支撑结构处构造所述至少一个所述导轨(10),其中所述支撑结构(28)可与所述扶手结构(5)共同地从所述功能位置摆动到所述非使用位置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扶手组件(1),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与所述扶手结构(5)相关联的止动装置(30),借助于该止动装置所述扶手结构(5)至少在所述功能位置中止动在所述支架结构(4)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扶手组件(1),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与所述止动装置(30)相关联的控制装置(34),该控制装置如此设计,即使得所述止动装置(30)可借助于所述设定元件(8)的设定运动释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8200187.1A DE102018200187B4 (de) | 2018-01-08 | 2018-01-08 | Armlehnenanordnung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sitz |
DE102018200187.1 | 2018-01-0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15221A CN110015221A (zh) | 2019-07-16 |
CN110015221B true CN110015221B (zh) | 2022-10-04 |
Family
ID=66995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15849.9A Active CN110015221B (zh) | 2018-01-08 | 2019-01-08 | 用于机动车座椅的扶手组件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90210499A1 (zh) |
CN (1) | CN110015221B (zh) |
DE (1) | DE102018200187B4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608169B1 (en) * | 2018-08-07 | 2022-01-12 | Clerprem S.p.A. | Apparatus with inclination-adjustable pivoting element, in particular a vehicle armrest |
US11027638B2 (en) * | 2018-09-21 | 2021-06-08 | Volvo Car Corporation | Locking mechanisms for a foldable armrest for a seat of a vehicle |
DE102018008817B3 (de) * | 2018-11-09 | 2019-10-31 | Grammer Ag | Armlehne |
DE102019133258B4 (de) * | 2019-12-05 | 2022-02-10 | Grammer Aktiengesellschaft | Ausstattungsvorrichtung |
DE102020206764A1 (de) * | 2020-05-29 | 2021-12-02 | Bos Gmbh & Co. Kg | Armauflagevor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innenraum |
WO2022016410A1 (zh) * | 2020-07-22 | 2022-01-27 | 舒茨曼座椅(宁波)有限公司 | 用于车辆的扶手调节装置及车辆后座总成 |
DE102021104725B4 (de) | 2021-02-26 | 2022-11-10 | F.S. Fehrer Automotive Gmbh | Armlehne zur Anordnung im Bereich eines Sitzes oder einer Sitzbank in einem Fahrzeug |
DE102021205159B4 (de) | 2021-05-20 | 2023-07-06 | Bos Gmbh & Co. Kg | Armlehnen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DE102021132897A1 (de) | 2021-12-14 | 2023-06-15 | Grammer Aktiengesellschaft | Ausstattungsteil für ein Fahrzeug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18646A (ja) * | 2000-02-09 | 2001-08-14 | T S Tec Kk | アームレスト装置 |
DE102013106250A1 (de) * | 2013-06-14 | 2014-12-18 | Johnson Controls Gmbh | Fahrzeugsitzunterkonstruktion mit einer unfallinduzierten Verstellvorrichtung |
EP2834099A1 (de) * | 2012-04-03 | 2015-02-11 | Audi AG | 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 schwenkbares komfortelement, insbesondere für eine armlehne eines fahrzeugs |
CN205632201U (zh) * | 2016-05-30 | 2016-10-12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汽车扶手箱 |
CN106696786A (zh) * | 2015-07-30 | 2017-05-24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扶手和汽车座椅 |
CN107031469A (zh) * | 2016-01-06 | 2017-08-11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用于交通工具的扶手支架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904410C2 (de) * | 1999-02-04 | 2003-08-21 | Grammer Ag | Fahrzeugarmlehne |
DE10149616B4 (de) * | 2001-10-09 | 2013-04-18 | Grammer Aktiengesellschaft | Armlehne für Kraftfahrzeugsitze |
DE10214469B4 (de) * | 2002-03-30 | 2012-02-02 | Volkswagen Ag | Armlehne für ein Fahrzeu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DE10338414A1 (de) * | 2002-08-19 | 2005-03-24 | Grammer Ag | Armlehne |
DE102006048107B4 (de) * | 2006-10-11 | 2009-01-29 | Audi Ag | Vorrichtung zum Sperren einer Schwenkrichtung eines gegenüber einem Halteelement verschwenkbaren Bauteils |
DE102006056651A1 (de) * | 2006-11-29 | 2008-06-05 | Bos Gmbh & Co. Kg | Mittelarmlehne mit Parallelverstellungsmöglichkeiten |
DE102009031702B4 (de) * | 2009-07-04 | 2019-06-27 | Audi Ag | Vorrichtung zum Verstellen eines Bauteils, insbesondere einer Armlehn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CN202966024U (zh) * | 2011-11-07 | 2013-06-05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车辆用座椅调整装置 |
DE102012222983A1 (de) | 2012-12-12 | 2014-06-12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Verschwenkbare Armlehne, insbesondere Mittelarmlehn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EP2781425B1 (en) * | 2013-03-22 | 2019-09-18 | Clerprem S.p.A. | Seat with tipping seat for vehicles, in particular for railway vehicles |
DE202013101759U1 (de) | 2013-04-24 | 2013-05-07 | Innovative Components Technologies Gmbh | Ausstattungstei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DE102015001551A1 (de) * | 2015-02-10 | 2016-08-11 | Grammer Ag | Armlehne |
DE102016220501A1 (de) | 2016-01-29 | 2017-08-03 | Bos Gmbh & Co. Kg | Armlehnenanordnung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sitz |
-
2018
- 2018-01-08 DE DE102018200187.1A patent/DE102018200187B4/de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1-07 US US16/241,173 patent/US2019021049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9-01-08 CN CN201910015849.9A patent/CN1100152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18646A (ja) * | 2000-02-09 | 2001-08-14 | T S Tec Kk | アームレスト装置 |
EP2834099A1 (de) * | 2012-04-03 | 2015-02-11 | Audi AG | 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ein schwenkbares komfortelement, insbesondere für eine armlehne eines fahrzeugs |
DE102013106250A1 (de) * | 2013-06-14 | 2014-12-18 | Johnson Controls Gmbh | Fahrzeugsitzunterkonstruktion mit einer unfallinduzierten Verstellvorrichtung |
CN106696786A (zh) * | 2015-07-30 | 2017-05-24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扶手和汽车座椅 |
CN107031469A (zh) * | 2016-01-06 | 2017-08-11 |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用于交通工具的扶手支架装置 |
CN205632201U (zh) * | 2016-05-30 | 2016-10-12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汽车扶手箱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多功能高铁座椅防护系统设计;李超军等;《硅谷》;20130108(第01期);第72、103-104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90210499A1 (en) | 2019-07-11 |
DE102018200187A1 (de) | 2019-07-11 |
CN110015221A (zh) | 2019-07-16 |
DE102018200187B4 (de) | 2020-06-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15221B (zh) | 用于机动车座椅的扶手组件 | |
US7185950B2 (en) | Head restraint system | |
US8029055B2 (en) | Active head restraint for a vehicle | |
EP2001703B1 (en) |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seat adjuster | |
EP1939032B1 (en) | Seat | |
US20020089223A1 (en) | Powered fold-flat seat hinge assembly | |
CN212148531U (zh) | 具有垂直枢转运动的车辆座椅 | |
EP3486116B1 (en) | Motor-vehicle seat | |
GB2418849A (en) | Linear adjustable active head restraint | |
CA2706460C (en) | Manual retracting head restraint | |
CN115384374B (zh) | 用于机动车辆的扶手装置 | |
CN113263966A (zh) | 机动车辆座椅 | |
CN113950430A (zh) | 纵向调节器和车辆座椅 | |
EP3243695B1 (en) | Vehicle seat | |
US20080185894A1 (en) | Movable head restraint for improved vision | |
CN111712403A (zh) | 特别是用于车辆座椅的碰撞防止单元和车辆座椅 | |
CN219601188U (zh) | 车辆座椅、车辆座椅组合件和机动车辆 | |
EP4010224B1 (en) | A headrest for a vehicle seat | |
US9033419B2 (en) | Fitting for a vehicle seat | |
CN111204268A (zh) | 车辆及其座椅 | |
US11820265B2 (en) | Vehicle seat | |
CN111791774B (zh) | 机动车辆座椅 | |
US11148570B2 (en) | Actuating rear center head restraint | |
KR20230167472A (ko) | 수동 이지엔트리 기능이 추가된 차량용 시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