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1146A - 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 - Google Patents
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11146A CN110011146A CN201811554181.7A CN201811554181A CN110011146A CN 110011146 A CN110011146 A CN 110011146A CN 201811554181 A CN201811554181 A CN 201811554181A CN 110011146 A CN110011146 A CN 1100111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wires
- speed signal
- power supply
- wire gro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使连接部件和电线的连接变得容易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1)具有:电线(3)、与电线的一端侧电连接的中继基板(5)、与电线的另一端侧电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件(4)。电线(3)具有:信号用电线的一部分并排的第一电线组(30A)、信号用电线的其他部分并排的第二电线组(30B)、由供电用电线的一部分构成的组即第一供电线组(30C)、由供电用电线的其他部分构成的组即第二供电线组(30D)。第一供电线组在中继基板的一个面以与第一电线组相邻的方式并排。第二供电线组在中继基板的另一个面以与第二电线组相邻的方式并排。第一供电线组在第二连接部件的一个面以与第二供电线组相邻的方式并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根电线及安装于该多根电线的两端的连接部件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多根电线和在电线的两侧分别设置的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的带连接器的线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69152号公报
在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中,在与连接部件电连接的多根电线中,在高速的信号用电线的基础上,还包含供电用电线。该多根电线有时仅与连接部件的一面连接,有时与连接部件的两面连接。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为了使连接部件和被连接部件的连接变得容易,对于供电用电线和供电用电线以外的电线的排列,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连接部件和电线的连接变得容易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具有:
多根电线;
第一连接部件,其与所述多根电线的一端侧电连接;以及
第二连接部件,其与所述多根电线的另一端侧电连接,
在该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中,
所述多根电线包含多根信号用电线和多根供电用电线,
所述多根信号用电线的一部分并排而成为第一电线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一个面连接,
所述多根信号用电线的其他部分并排而成为第二电线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另一个面连接,
所述第一电线组和所述第二电线组以相互相邻的方式并排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一个面连接,
所述多根供电用电线具有由所述供电用电线的一部分构成的组即第一供电线组和由所述供电用电线的其他部分构成的组即第二供电线组,
所述第一供电线组以与所述第一电线组相邻的方式并排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所述一个面连接,
所述第二供电线组以与所述第二电线组相邻的方式并排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所述另一个面连接,
所述第一供电线组以与所述第二供电线组相邻的方式并排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所述一个面连接。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能够提供可使连接部件和被连接部件的连接变得容易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的概要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连接部件处的多根电线的排列的示意图。
图3是从图1所示的矢向A方向观察的中继基板的示意图。
标号的说明
1 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
2 第一连接部件
3 电线
30A 第一电线组
30B 第二电线组
30C 第一供电线组
30D 第二供电线组
31a、32a 高速信号用电线
31b、32b 低速信号用电线
31p、32p 供电用电线
4 第二连接部件
41 上表面(一个面)
42a、42b、42p、43a、43b、43p (第二连接部件4的)触点
5 中继基板(第一连接部件)
51 上表面(一面侧)
52a、52b、52g、52p、53a、53b、53g、53p (上表面51的)触点
54 下表面(另一面侧)
55a、55b、55g、55p、56a、56b、56g、56p (下表面54的)触点
6 插座
61 插针保持板
62 接触插针
7 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概要〉
首先,列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具有:
(1)多根电线;
第一连接部件,其与所述多根电线的一端侧电连接;以及
第二连接部件,其与所述多根电线的另一端侧电连接,
在该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中,
所述多根电线包含多根信号用电线和多根供电用电线,
所述多根信号用电线的一部分并排而成为第一电线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一个面连接,
所述多根信号用电线的其他部分并排而成为第二电线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另一个面连接,
所述第一电线组和所述第二电线组以相互相邻的方式并排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一个面连接,
所述多根供电用电线具有由所述供电用电线的一部分构成的组即第一供电线组和由所述供电用电线的其他部分构成的组即第二供电线组,
所述第一供电线组以与所述第一电线组相邻的方式并排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所述一个面连接,
所述第二供电线组以与所述第二电线组相邻的方式并排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所述另一个面连接,
所述第一供电线组以与所述第二供电线组相邻的方式并排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所述一个面连接。
在这里,在本说明书中“相邻”是指电线彼此的排列是相邻的。“相邻”是指在电线彼此之间没有排列其他电线,不仅包含电线彼此不隔开间隔而排列的情况,还包含电线彼此隔开间隔而排列的情况。
另外,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与例如将该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作为内部配线使用的电子设备的内部部件(被连接部件)电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提供可使连接部件和被连接部件的连接变得容易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在第一连接部件中连接于两面的电线组在第二连接部件中并排于一个面,因此各电线不会拥挤,操作容易且连接容易。另外,能够将第一供电线组及第二供电线组集中连接于第二连接部件的一个面,容易进行连接作业。
(2)另外,在上述(1)记载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中,
优选所述第一供电线组及所述第二供电线组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在所述多根电线的并排方向上的相同侧连接,
所述第一供电线组和所述第二供电线组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而不与所述第一电线组或者所述第二电线组交叉地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第一供电线组及第二供电线组和第一电线组及第二电线组不会拥挤,因此连接部件和电线的连接变得容易。另外,通过上述结构,从第一供电线组及第二供电线组发出的噪声,不易对在第一电线组及第二电线组的信号用电线中传递的信号造成影响。由此,能够良好地对信号进行传送。另外,第一供电线组及第二供电线组和第一电线组及第二电线组不会拥挤,因此容易制造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另外,第一供电线组和第二供电线组不交叉,因此能够减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并容易使用。
(3)另外,上述(1)或者(2)记载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优选在所述第一电线组中,包含两对高速信号用电线及至少1根低速信号用电线,
所述低速信用号电线是绝缘电线,
以在所述两对高速信号用电线之间隔着所述绝缘电线的方式并排有各电线。
根据该结构,能够对两对高速信号用电线相互的信号的串扰进行抑制,在这一方面是优选的。
(4)另外,上述(1)至(3)记载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优选在所述第二电线组中,包含两对高速信号用电线及至少1根低速用信号用电线,
所述低速信号用电线是绝缘电线,
以在所述两对高速信号用电线之间隔着所述绝缘电线的方式并排有各电线。
根据该结构,能够对两对高速信号用电线相互的信号的串扰进行抑制,在这一方面是优选的。
(5)另外,在上述(1)至(4)记载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中,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含:中继基板,其与所述多根电线的所述一端侧直接电连接;以及插座,其与所述中继基板电连接。
根据该结构,多根电线的一端侧和中继基板直接电连接,因此多根电线的排列变得容易,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的制造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的具体例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示出,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内容及其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的概要〉
图1是表示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1的概要的斜视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1,例如在电子设备(省略图示)的内部,能够作为对包含高速信号的信号进行传送的传送用电线使用。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1如图1所示,包含第一连接部件2、多根电线3和第二连接部件4。此外,图1所示的U、D、F、B、R、L表示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1的方向,U是上方,D是下方,F是前方,B是后方,R是右方,L是左方。
第一连接部件2包含与电线3的前方F(一端)侧直接电连接的中继基板5和与中继基板5电连接的插座6。
插座6具有插针保持板61。插针保持板61具有将电子设备的信号相对于电子设备的外部进行输入输出的多个接触插针62。
第二连接部件4与电线3的后方B(另一端)侧电连接。第二连接部件4经由基板7而与电子设备主体连接。基板7是与作为连接部件的第二连接部件4进行连接的被连接部件的一个例子。
在中继基板5和第二连接部件4之间,多根电线3如图1所示,构成为以在上下方向薄、剖面成为扁平形状的方式排列的多芯线缆的形态。该多芯线缆能够减小上下方向的多芯线缆的厚度,在这一方面是优选的。
多根电线3包含多根信号用电线31a、31b、32a、32b和多根供电用电线31p、32p。多根电线3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件2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与中继基板5的上表面连接的第一电线组30A是高速信号用电线31a及低速信号用电线31b并排而成的。第一电线组30A是高速信号用电线31a、32a的一部分及低速信号用电线31b、32b的一部分并排而成的。
与中继基板5的下表面连接的第二电线组30B是高速信号用电线32a及低速信号用电线32b并排而成的。第二电线组30B是高速信号用电线31a、32a的其他部分及低速信号用电线31b、32b的其他部分并排而成的。
与中继基板5的上表面连接的第一供电线组30C是多根供电用电线31p。第一供电线组30C是由多根供电用电线31p、32p的一部分构成的组。
与中继基板5的下表面连接的第二供电线组30D是多根供电用电线32p。第二供电线组30D是由多根供电用电线31p、32p的其他部分构成的组。优选作为供电用电线使用绝缘电线。优选作为供电用电线使用导体截面积比信号用电线大的电线。
第一供电线组30C、第二供电线组30D、第一电线组30A及第二电线组30B并排连接于第二连接部件4的一个面。通过第二连接部件4的该结构,能够使连接部件(第二连接部件4)和被连接部件(基板7等电子设备的内部部件)的连接变得容易,是优选的。
图2是关于第二连接部件4及中继基板5中的多根电线3的排列,从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1的上表面侧观察的概略俯视图。关于中继基板5的下表面54,与上表面51并排地图示出从上表面侧透视的状态。另外,图2还示出与中继基板5连接的插座6的插针保持板61。图3是从图1所示的矢向A方向(第二连接部件4侧)观察的中继基板5中的电线3的排列的示意图。
在图2中示出第一电线组30A、第二电线组30B、第一供电线组30C及第二供电线组30D的排列的详细内容。如图2所示,在第一连接部件2的中继基板5及第二连接部件4分别连接有偶数对(在本例中为四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1a、32a、多根(在本例中为8根)低速信号用电线31b、32b和多根(在本例中为6根)供电用电线31p、32p。偶数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1a、32a为同轴电线。偶数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1a、32a,为了对高速的差动信号进行传送而由2根为一对的同轴电线对构成。低速信号用电线31b、32b是同轴电线或者绝缘电线。
对中继基板5及第二连接部件4中的电线3的排列,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中继基板5的排列例〉
如图2所示,在中继基板5的一面侧(例如上表面51)的后方B侧(第二连接部件4侧),从上表面51的右方R侧朝向左方L侧,依次是多个触点52p、52p、52p、52g、52a、52a、52b、52b、52b、52b、52a、52a配置为一列。在上表面51连接有第一电线组30A。在触点52a电连接有高速信号用电线31a。在触点52b电连接有低速信号用电线31b。在触点52p电连接有供电用电线31p。触点52g是接地用的接地端子。通过对作为接地端子的触点52g进行排列,从而在中继基板5的上表面51,抑制噪声从供电用电线31p进入至高速信号用电线31a。
在中继基板5的上表面51的前方F侧(插座6侧),从上表面51的右方R侧朝向左方L侧,依次是多个触点53g、53a、53a、53p、53b、53b、53b、53b、53p、53a、53a、53g配置为一列。
另外,在中继基板5的另一面侧(例如下表面54),从下表面54的右方R侧朝向左方L侧,依次是多个触点55p、55p、55p、55g、55a、55a、55b、55b、55b、55b、55a、55a配置为一列。在下表面54连接有第二电线组30B。在触点55a电连接有高速信号用电线32a。在触点55b电连接有低速信号用电线32b。在触点55p电连接有供电用电线32p。触点55g是接地用的接地端子。通过对作为接地端子的触点55g进行排列,从而在中继基板5的下表面54,抑制噪声从供电用电线32p进入至高速信号用电线32a。
在中继基板5的下表面54的前方F侧(插座6侧),从下表面54的右方R侧朝向左方L侧,依次是多个触点56g、56a、56a、56p、56b、56b、56b、56b、56a、56a、56g配置为一列。
在图3中示出从图1的矢向A(第二连接部件4侧)观察的中继基板5的示意图。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低速信号用电线31b、32b各自是一对同轴电线和2根同轴电线。如图3所示,在中继基板5的上表面51,第一供电线组30C及第一电线组30A以相邻的方式并排。更详细地说,在上表面51,从右方R朝向左方L依次配置有3根供电用电线32p、一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1a、1根低速信号用电线31b、一对低速信号用电线31b、1根低速信号用电线31b、一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1a。另外,在中继基板5的下表面54,第二电线组30B及第二供电线组30D以相邻的方式并排。更详细地说,在下表面54,从右方R朝向左方L依次配置有3根供电用电线32p、一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2a、1根低速信号用电线32b、一对低速信号用电线32b、1根低速信号用电线32b、一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2a。
如图3所示,中继基板5的上表面51的电线31p、31a、31b的排列顺序和下表面54的电线32p、32a、32b的排列顺序相同,且上下的位置也相同(重叠的位置)。换言之,中继基板5的上表面51的电线31p、31a、31b的排列顺序和下表面54的电线32p、32a、32b的排列顺序,配置为隔着中继基板5在上下方向成为镜面对称。
返回至图2,在中继基板5的上表面51,在其右方R侧排列有3根供电用电线31p。在上表面51,在一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1a、4根低速信号用电线31b及一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1a和3根供电用电线31p之间,仅存在接地用的接地触点52g,没有排列其他电线。
在中继基板5的下表面54,也在其右方R侧排列有3根供电用电线32p。在下表面54,在一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2a、4根低速信号用电线32b及一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2a和3根供电用电线32p之间,仅存在接地用的接地触点55g,没有排列其他电线。
如上所述,供电用电线31p(第一供电线组30C)在中继基板5的上表面51,以与高速信号用电线31a及低速信号用电线31b(第一电线组30A)相邻的方式并排地连接。另外,供电用电线32p(第二供电线组30D)在中继基板5的下表面54,以与高速信号用电线32a及低速信号用电线32b(第二电线组30B)相邻的方式并排地连接。
第一供电线组30C及第二供电线组30D相对于第一连接部件2,汇集于多根电线3的并排方向上的相同侧(一侧)而进行连接。另外,第一供电线组30C和第二供电线组30D相对于第二连接部件4,相互不交叉而连接于上表面41。因此,供电用电线31p、32p不拥挤,容易制造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1并容易使用。另外,第一供电线组30C和第二供电线组30D在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1的上下方向不重叠,因此能够减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1的厚度。
另外,供电用电线31p(第一供电线组30C)相对于第一连接部件2(中继基板5)的上表面51,汇集于多根电线31p的并排方向上的一侧(右方R侧)而进行连接。供电用电线32p(第二供电线组30D)也相对于第一连接部件2(中继基板5),汇集于多根电线32p的并排方向上的一侧(右方R侧)而进行连接。
通过上述的结构,能够使供电用电线31p、32p汇集在一起排列连接。
另外,在中继基板5的上表面51,如图2所示,从右方R朝向左方L,以右方R侧的一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1a和4根低速信号用电线31b相邻的方式并排而进行了排列。另外,以该4根低速信号用电线31b和左方L侧的一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1a相邻的方式并排而进行了排列。即,两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1a以隔着4根低速信号用电线31b的方式并排。
在中继基板5的下表面54,也从右方R朝向左方L,以右方R侧的一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2a和4根低速信号用电线32b相邻的方式并排而进行了排列。另外,以该4根低速信号用电线32b和左方L侧的一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2a相邻的方式并排而进行了排列。即,两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2a以隔着4根低速信号用电线32b的方式并排。
如上所述,在中继基板5中,高速信号用电线31a、32a分别以隔着多根低速信号用电线31b、32b的方式并排。通过该结构,在上表面51从一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1a延伸的电路和从另一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1a延伸的电路分离而排列。因此,能够抑制在这些电路之间噪声相互进入。在下表面54也同样地,能够抑制对在从两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2a延伸的电路之间噪声相互进入。
并且,如果将低速信号用电线31b、32b设为绝缘电线,则能够进一步抑制从两对高速信号用电线延伸的电路之间的噪声。
中继基板5在上表面51的插座6侧(前方F侧)设置有两个触点53p。另外,中继基板5在上表面51的第二连接部件4侧(后方B侧)设置有三个触点52p。触点53p和触点52p通过在上表面51形成的电路(省略图示)而电连接。中继基板5与上表面51同样地,在下表面54的插座6侧(前方F侧)设置有两个触点56p。中继基板5在下表面54的第二连接部件4侧(后方B侧)设置有三个触点55p。触点56p和触点55p通过在下表面54形成的电路(省略图示)而电连接。
通过该结构,能够增大在中继基板5传送的供电用的电流。
〈插座6的排列例〉
插座6具有插针保持板61,该插针保持板61具有与中继基板5的上表面51对应的上部连接部及与中继基板5的下表面54对应的下部连接部。在插座6的插针保持板61中,与中继基板5的前方F侧的触点53a、53b、53p、56a、56b、56p相对应的多个接触插针62配置为一列。此外,在图2中,将插针保持板61的各接触插针62针对中继基板5的上表面51及下表面54的连接关系通过实线表示。
在插针保持板61的上部连接部的各触点,经由中继基板5而电连接有高速信号用电线31a、低速信号用电线31b及供电用电线31p。插针保持板61的下部连接部的各触点也与上部连接部同样地,经由中继基板5而电连接有高速信号用电线32a、低速信号用电线32b及供电用电线32p。
插座6中的多个接触插针62的排列,是根据与插座6连接的外部连接器的电连接的标准而确定的。通过使中继基板5的各触点52a、52b、52p、55a、55b、55p的排列与插座6的接触插针62的排列不同,从而能够将多根电线31a、31b、31p、32a、32b、32p的排列设为任意的排列。通过将该任意的排列设为制造上容易的排列顺序,从而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1的制造作业变得容易。
〈第二连接部件4的排列例〉
如图2所示,在第二连接部件4的一个面(例如上表面41),多个触点42a、42b、42p、43a、43b、43p排列为一列。
在三个触点42p电连接有第一供电线组30C。在触点42p分别连接有供电用电线31p。在三个触点43p电连接有第二供电线组30D。在触点43p分别连接有供电用电线32p。在触点42a及42b电连接有第一电线组30A。在触点42a分别连接有高速信号用电线31a。在触点42b分别连接有低速信号用电线31b。
在触点43a、43b电连接有第二电线组30B。在触点43a分别电连接有高速信号用电线32a。在触点43b分别电连接有低速信号用电线32b。
即,供电用电线31p、32p的全部(第一供电线组30C及第二供电线组30D)、高速信号用电线31a、32a的全部及低速信号用电线31b、32b的全部(第一电线组30A及第二电线组30B)在一个面41并排而连接。
在这里,在第二连接部件4中,供电用电线31p、32p的全部汇集排列于第二连接部件4的左右方向的一侧(图2中的右方R侧)。即,第一供电线组30C及第二供电线组30D在第二连接部件4的上表面41,以与第一电线组30A及第二电线组30B相邻的方式,在多根电线31p、32p的并排方向上的一侧(右方R侧)并排而连接。
如上所述,通过将第一供电线组30C及第二供电线组30D汇集排列于第二连接部件4的上表面41的一侧,从而能够在第二连接部件4的对象侧的未图示的电路(设备的基板上的电路等),将供电用的电路汇集而进行处理,是优选的。
另外,第一供电线组30C和第二供电线组30D相邻而排列。另外,第一电线组30A和第二电线组30B相邻而排列。即,将第一供电线组30C和第二供电线组30D从第一电线组30A和第二电线组30B分离而排列。通过该排列,在第二连接部件4上,不易将由从供电用电线31p、32p延伸的电路产生的噪声的影响赋予给从高速信号用电线31a、32a延伸的电路,是优选的。
另外,在第二连接部件4中,两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1a以隔着4根低速信号用电线31b的方式并排。另外,两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2a以隔着4根低速信号用电线32b的方式并排。通过该结构,能够抑制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1a、32a相互的信号的串扰。
并且,如果将低速信号用电线31b、32b设为绝缘电线,则能够进一步抑制对高速信号用电线31a、32a相互的信号的串扰。
以上,根据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1,第一供电线组30C在中继基板5的上表面51,以与第一电线组30A相邻的方式并排而连接。第二供电线组30D在中继基板5的下表面54,以与第二电线组30B相邻的方式并排而连接。第一供电线组30C在第二连接部件4的上表面41,以与第二供电线组30D相邻的方式并排而连接。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连接部件(第二连接部件4)和被连接部件(基板7等电子设备的内部部件)的连接。另外,与中继基板5的上表面51连接的第一电线组30A和与中继基板5的下表面54连接的第二电线组30B并排而与第二连接部件4的一个面41连接,因此各电线3不会拥挤。因此,能够使连接部件2、4、5和电线3的连接变得容易。
另外,第一供电线组30C以与第二供电线组30D相邻的方式并排而连接,因此容易供给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1的电力,是优选的。另外,供电用电线31p、32p汇集排列,因此供电用电线31p和供电用电线32p不会拥挤。因此,供电用电线31p、32p的排列变得容易,容易制造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1并容易使用。
另外,第一电线组30A和第二电线组30B以相互相邻的方式并排而与第二连接部件4的一个面41连接,因此容易对第一电线组30A及第二电线组30B进行排列,容易制造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1。
另外,通过上述结构,对第一供电线组30C及第二供电线组30D进行连接的基板上或者连接器上的电路,与对第一电线组30A及第二电线组30B(信号线)进行连接的基板上或者连接器上的电路分离。因此,能够抑制向第一电线组30A及第二电线组30B(信号线)进入的噪声,能够良好地传送信号。
另外,多根电线3的前方F侧和中继基板5直接电连接。因此,多根电线3的排列变得容易,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1的制造变得容易。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自由地适当变形、改良等。除此以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各结构要素的材质、形状、尺寸、数值、方式、数量、配置场所等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则是任意的,不受限定。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1中,对第一连接部件2包含中继基板5及插座6的结构例进行了说明,但第一连接部件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将第一连接部件由一个基板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供电用电线31p、32p与第一连接部件2的右方R连接,且与第二连接部件4的右方R连接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电线3的排列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供电用电线31p、32p可以与第一连接部件2的右方R侧连接,与第二连接部件4的左方L侧连接。
另外,在图3中,说明了在中继基板5的上表面51及下表面54各自排列2根低速信号用电线31b和一对低速信号用电线31b的例子,但第一连接部件2中的信号线的排列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第一连接部件在上表面及下表面排列至少1根供电用电线及多根信号用电线即可。例如,可以在第一连接部件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排列两对高速信号用电线(同轴电线)和隔着该两对高速信号用电线的4根低速信号用电线(绝缘电线),在与该高速信号用电线及低速信号用电线相邻的位置排列多根供电用电线。
Claims (5)
1.一种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其具有:
多根电线;
第一连接部件,其与所述多根电线的一端侧电连接;以及
第二连接部件,其与所述多根电线的另一端侧电连接,
在该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中,
所述多根电线包含多根信号用电线和多根供电用电线,
所述多根信号用电线的一部分并排而成为第一电线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一个面连接,
所述多根信号用电线的其他部分并排而成为第二电线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另一个面连接,
所述第一电线组和所述第二电线组以相互相邻的方式并排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一个面连接,
所述多根供电用电线具有由所述供电用电线的一部分构成的组即第一供电线组和由所述供电用电线的其他部分构成的组即第二供电线组,
所述第一供电线组以与所述第一电线组相邻的方式并排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所述一个面连接,
所述第二供电线组以与所述第二电线组相邻的方式并排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所述另一个面连接,
所述第一供电线组以与所述第二供电线组相邻的方式并排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所述一个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其中,
所述第一供电线组及所述第二供电线组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在所述多根电线的并排方向上的相同侧连接,
所述第一供电线组和所述第二供电线组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而不与所述第一电线组或者所述第二电线组交叉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其中,
在所述第一电线组中,包含两对高速信号用电线及至少1根低速信号用电线,
所述低速信号用电线是绝缘电线,
以在所述两对高速信号用电线之间隔着所述绝缘电线的方式并排有各电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其中,
在所述第二电线组中,包含两对高速信号用电线及至少1根低速信号用电线,
所述低速信号用电线是绝缘电线,
以在所述两对高速信号用电线之间隔着所述绝缘电线的方式并排有各电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含:
中继基板,其与所述多根电线的所述一端侧直接电连接;以及
插座,其与所述中继基板电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42827 | 2017-12-19 | ||
JP2017242827A JP6904238B2 (ja) | 2017-12-19 | 2017-12-19 | 接続部材付き多心ケーブル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11146A true CN110011146A (zh) | 2019-07-12 |
CN110011146B CN110011146B (zh) | 2022-02-22 |
Family
ID=67165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54181.7A Active CN110011146B (zh) | 2017-12-19 | 2018-12-19 | 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904238B2 (zh) |
CN (1) | CN11001114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18491A (zh) * | 2021-10-11 | 2022-01-1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母板 |
CN113918495A (zh) * | 2021-10-11 | 2022-01-1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源子板 |
CN114036095A (zh) * | 2021-10-11 | 2022-02-1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转接口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456075B (en) * | 1999-03-31 | 2001-09-21 | Seiko Epson Corp | Connector used for small spacing, static actuator, piezoelectric actuator, ink jet head, ink jet printer, micro machine, liquid display plate, and electronic machine |
CN2809977Y (zh) * | 2004-10-12 | 2006-08-2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881692A (zh) * | 2005-06-17 | 2006-12-20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串行高阶硬盘架构接口延长线 |
CN101036270A (zh) * | 2004-10-07 | 2007-09-12 | 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CN203026652U (zh) * | 2012-11-23 | 2013-06-26 | 深圳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US20130203283A1 (en) * | 2012-02-06 | 2013-08-08 |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Ltd. | Cable end connector an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
CN205724021U (zh) * | 2016-04-12 | 2016-11-23 | 通普康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及其承载模块 |
CN206098961U (zh) * | 2016-09-28 | 2017-04-12 | 东莞市金河田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发光的供电线 |
WO2017061266A1 (ja) * | 2015-10-08 | 2017-04-13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コネクタユニット、電気部品組込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電気部品 |
CN206574983U (zh) * | 2017-01-04 | 2017-10-20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带连接器的线缆 |
-
2017
- 2017-12-19 JP JP2017242827A patent/JP6904238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2-19 CN CN201811554181.7A patent/CN11001114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456075B (en) * | 1999-03-31 | 2001-09-21 | Seiko Epson Corp | Connector used for small spacing, static actuator, piezoelectric actuator, ink jet head, ink jet printer, micro machine, liquid display plate, and electronic machine |
CN101036270A (zh) * | 2004-10-07 | 2007-09-12 | Fci连接器新加坡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CN2809977Y (zh) * | 2004-10-12 | 2006-08-23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1881692A (zh) * | 2005-06-17 | 2006-12-20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串行高阶硬盘架构接口延长线 |
US20130203283A1 (en) * | 2012-02-06 | 2013-08-08 |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Ltd. | Cable end connector and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
CN203026652U (zh) * | 2012-11-23 | 2013-06-26 | 深圳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WO2017061266A1 (ja) * | 2015-10-08 | 2017-04-13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コネクタユニット、電気部品組込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付電気部品 |
CN205724021U (zh) * | 2016-04-12 | 2016-11-23 | 通普康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线缆连接器及其承载模块 |
CN206098961U (zh) * | 2016-09-28 | 2017-04-12 | 东莞市金河田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可发光的供电线 |
CN206574983U (zh) * | 2017-01-04 | 2017-10-20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带连接器的线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904238B2 (ja) | 2021-07-14 |
CN110011146B (zh) | 2022-02-22 |
JP2019110048A (ja) | 2019-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979145B2 (en) | Cable having improved arrangement of power wires | |
US10559930B2 (en) | Interconnection system | |
US9214768B2 (en) | Communication connector and transmission module thereof | |
TWI285459B (en) | Electric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connection objects | |
US9276330B2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conductive element for connecting grounding layers of the cable together | |
CN110011146A (zh) | 带连接部件的多芯线缆 | |
TW201010210A (en) | Carrier assembly and system configured to commonly ground a header | |
US9948034B2 (en) |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wire unit | |
US10218127B2 (en) | Paddle card and plug-cable assembly | |
US10103505B1 (en) | Cable with connectors | |
US20190271811A1 (en) | Optical-Electrical Complex Connector | |
TW201711321A (zh) | 轉接卡及插頭電纜總成 | |
JP6332222B2 (ja) | コネクタ付きケーブル | |
TWI286867B (en) | Electric connector | |
CN111555066B (zh) | 连接器电缆模块 | |
CN107799704A (zh) | 电池单元和用于电池单元的布线单元 | |
CN206574983U (zh) | 带连接器的线缆 | |
US8007322B2 (en) | Connector component and connector device | |
TWI622234B (zh) | 轉接卡及插頭電纜總成 | |
US10027062B2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cable | |
CN107732578B (zh) | 线缆连接器 | |
JP6421734B2 (ja) | コネクタ付きケーブル | |
TWI734433B (zh) | 電連接線 | |
TWM409677U (en) | Circuit board structure, electronic module and micro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3.0 | |
US20220311189A1 (en) | Connector attached multi-conductor cab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