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5900A -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95900A CN109995900A CN201711489467.7A CN201711489467A CN109995900A CN 109995900 A CN109995900 A CN 109995900A CN 201711489467 A CN201711489467 A CN 201711489467A CN 109995900 A CN109995900 A CN 1099959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ing seat
- gear
- rack
- electronic device
- rack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功能组件,包括壳体、滑动座、齿条、齿轮以及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时,所述齿条因与所述齿轮啮合而滑动,以使所述滑动座携带所述摄像头模组伸出或缩进所述壳体。包含本功能组件的电子装置可以在壳体内隐藏功能器件,提升用户体验。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能组件,以及包含此功能组件的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发展,电子装置所搭载的功能器件越来越多,用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但是,较多的功能器件集成在电子装置上,破坏了电子装置的外观一致性,尤其不利于电子装置产品对屏占比的控制,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用户体验的功能组件、包含此功能组件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功能组件,包括壳体、滑动座、齿条、齿轮以及电机;所述滑动座沿第一方向可伸缩地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滑动座上设有摄像头模组;所述齿条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至所述滑动座,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使所述齿条抵靠在所述滑动座上且相对于所述滑动座静止;所述齿轮和所述电机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时,所述齿轮带动所述齿条滑动,以使所述齿条带动所述滑动座携带所述摄像头模组伸出或缩进所述壳体。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上述功能组件。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壳体、滑动座、齿条、齿轮以及电机;所述滑动座可伸缩地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滑动座上设有摄像头模组;所述齿轮和所述电机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与所述滑动座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
所述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电子装置接收伸出信号;
所述电子装置根据所述伸出信号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轮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所述齿轮带动所述齿条滑动,所述齿条拉动所述滑动座携带所述摄像头模组伸出所述壳体;
所述电子装置接收收缩信号;
所述电子装置根据所述收缩信号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轮沿第二旋转方向转动,所述齿轮带动所述齿条滑动,所述齿条推动所述滑动座携带所述摄像头模组缩回所述壳体;
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互为反向。
在本申请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电机未驱动所述齿轮时,所述滑动座因为与所述齿条的弹性连接,收容于所述壳体内。设置于所述滑动座上的所述摄像头模组也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时,与所述齿轮啮合的所述齿条被带动,相对于所述齿轮滑动。相应的所述齿条带动所述第一弹性件,拉动所述滑动座伸出所述壳体。设在所述滑动座上的所述摄像头模组随所述滑动座一同运动,得以露出所述壳体。或,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轮反向转动,与所述齿轮啮合的所述齿条被带动滑动,相应的所述齿条带动所述第一弹性件,将伸出于所述壳体的所述滑动座收回所述壳体。设在所述滑动座上的所述摄像头模组得以随所述滑动座缩进所述壳体。当所述功能组件的所述摄像头模组伸出所述壳体时,保证了所述摄像头模组与用户交互;当所述摄像头模组缩进所述壳体时,减小了应用所述功能组件的电子装置的使用体积,便于用户携带电子装置,因此所述功能组件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功能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功能组件的爆炸图;
图3是图2所示功能组件的齿条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功能组件的滑动座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功能组件在另一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功能组件在再一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功能组件在再一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功能组件在再一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的功能组件100,包括壳体10、滑动座20、齿条30、齿轮40以及电机50。所述滑动座20与所述壳体10连接,且所述滑动座20可相对于所述壳体10沿第一方向001滑动,以伸出或缩进所述壳体10。所述滑动座20上还设有摄像头模组60。所述摄像头模组60在随所述滑动座20伸缩滑动时,可实现伸出或隐藏于所述壳体10。所述齿轮40和所述电机50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内部。其中所述电机50为固设于所述壳体10内部,所述齿轮40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内部。所述电机50用于驱动所述齿轮40转动。所述齿条30与所述滑动座20弹性连接。所述齿条30与所述滑动座20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001设有第一弹性件71。所述第一弹性件71使得所述齿条30沿所述第一方向001抵靠在所述滑动座20上,所述齿条30相对于所述滑动座20静止。即在所述第一弹性件71的连接作用下,所述齿条30与所述滑动座20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所述齿轮40与所述齿条30上的齿外形匹配,所述齿条30与所述齿轮40相互啮合。
所述滑动座20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齿轮40与所述齿条30相互啮合但不滑动。所述齿条30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71的作用而与所述滑动座20相对静止。所述滑动座20得以收容于所述壳体10的内部。当所述电机50驱动所述齿轮40沿第一旋转方向003转动时,所述齿轮40转动的外齿通过与所述齿条30的齿部33啮合,而带动所述齿条30滑动。所述齿条30在所述第一弹性件71的作用下拉动所述滑动座20一同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71受电机驱动力时不产生较大的形变,从而使得所述齿条30与所述滑动座20仍然保持相对静止,并一同滑动的状态。随着所述电机50的持续驱动输出,所述齿轮40持续转动以使得所述齿条30滑动,最终带动所述滑动座20滑出所述壳体10。设置于所述滑动座20上的所述摄像头模组60也一同伸出所述壳体10,得以实现拍摄(见图5)。
反之,当所述滑动座20伸出所述壳体10时,所述电机50驱动所述齿轮40沿第二旋转方向004转动。所述第二旋转方向004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003互为反向。所述齿轮40带动所述齿条30反方向滑动,所述齿条30在所述第一弹性件71的作用下推动所述滑动座20一同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71受电机驱动力时不产生较大的形变,从而使得所述齿条30与所述滑动座20仍然保持相对静止,一同滑动的状态。随着所述电机50的持续驱动输出,所述齿轮40相对于所述齿条30保持转动动作,所述齿条30逐步滑回与所述齿轮40啮合的初始位置,由此推动所述滑动座20收回所述壳体10。设置于所述滑动座20上的所述摄像头模组60也一同缩回所述壳体10,得以实现隐藏。
本申请功能组件100,将所述摄像头模组60随所述滑动座20隐藏于所述壳体10中。通过弹性连接所述滑动座20上的所述齿条30与转动固定在所述壳体10上的所述齿轮40的配合,具体的,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0内部的所述齿轮40受固定于所述壳体10内部的所述电机50驱动,而发生转动动作驱动与其啮合的所述齿条30滑动。所述齿条30在所述第一弹性件71的连接作用下拉动所述滑动座20沿所述第一方向001滑动,从而使得固连于所述滑动座20上的所述摄像头模组60随所述滑动座20伸出或缩进所述壳体10。伸出所述壳体10后,所述摄像头模组60脱离了之前的隐藏状态,拍摄功能得以实现。反之,缩进所述壳体10后,所述摄像头模组60处于隐藏状态,并受到所述壳体10的保护。
可以理解的,所述电机50对于所述齿轮40的驱动,可以是所述电机50直接驱动所述齿轮40的转动,与可以在所述电机50和所述齿轮40之间设置传动装置,以将所述电机50与所述齿轮40的分置,使得本申请功能组件100的空间尺寸更合理,易于布置。对于上述传动装置的实施方式很多,传统的变速箱、链传动、带传动、连杆机构等都可以实现所述电机50对所述齿轮40的驱动,此处不将其作为本申请中的保护重点加以描述。
可以理解的,所述电机50对所述齿轮40的控制,本申请功能组件100还可以引入控制单元,并通过位置传感器来监测所述齿条30的滑动动作,或通过角度传感器来监测所述齿轮40的转动角度(图中未示)。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位置传感器或所述角度传感器采集的所述齿条30的位置信息或所述齿轮40的转动角度信息,以判断所述滑动座20在当前相对于所述壳体10的具体位置,进而控制所述摄像头模组60相对于所述壳体10的相对位置。
可以理解的,在所述滑动座20在随所述齿条30的滑动过程中,由于所述第一弹性件71的弹力较大,不受所述电机50的输出功率的影响而发生较大的形变,从而实现所述齿条30与所述滑动座20之间不出现较大的相对位移,所述滑动座20得以随所述齿条30的滑动而产生联动位移。且因为所述第一弹性件71的弹力较大,在此过程中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刚性连接。这样所述滑动座20随所述齿条30的滑动响应时间较短,能够实现所述摄像头模组60的快速伸出和快速收回动作。
可以理解的,请结合参阅图9,所述壳体10还包括有承载板101,所述承载板101在所述壳体10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50等组件设置于所述承载板101上,以实现所述电机50等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10的固定。可以理解的,所述承载板101可以作为电子装置的中隔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见图3、图4,所述滑动座20包括正对所述齿条30的第一表面21。所述第一表面21沿所述第一方向001延伸。所述第一表面21上设有抵持部22。定义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001的方向为第二方向002,在所述第二方向002上,所述齿条30位于所述抵持部22与所述齿轮40之间。所述齿条30上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31与第二面32,所述第一面31与所述第二面32均沿所述第一方向001延伸。所述第一面31上设有所述齿部33,所述齿部33用于与所述齿轮40啮合。所述功能组件100上还设有第二弹性件72,所述第二弹性件72连接在所述第一表面21与所述第二面32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72用于为所述齿条30提供沿所述第二方向002朝向所述滑动座20运动的弹力。即所述第二弹性件72沿所述第二方向002延伸。与所述第二弹性件72一同沿所述第二方向002延伸的还有所述抵持部22。在所述第二弹性件72的拉动下,所述第二面32抵持于所述抵持部22上,即所述齿条30与所述滑动座20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静止,不发生相互位移。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7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72均被设置为弹簧。可以理解的,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71和所述第二弹性件72还可以是其他一些具备弹性的元件,如弹片、碟簧、气液活塞杆等实施方式,本申请在此不做特别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座20上设有限位部23。所述限位部23在所述第一方向001上与所述齿条30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71连接,也即所述滑动座20与所述齿条30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71连接的位置设在所述限位部23处。所述第二面32上设有凹槽34。所述凹槽34具备一定的深度以至少部分容纳所述抵持部22。当所述抵持部22抵持于所述第二面32上时,所述凹槽34相对于所述抵持部22的位置,在所述第一方向001上更靠近所述限位部23。即所述凹槽34在所述第一方向001上相对于所述抵持部22更靠近所述限位部23。在图1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23位于所述齿条30的下方,即所述凹槽34相对于所述抵持部22也处于所述抵持部22的下方。
在所述滑动座20在伸出所述壳体10后,如果发生意外滑落的情况,所述滑动座20会受到朝向所述限位部23方向的外力。此时所述电机50固持住所述齿轮40,所述齿条30因为与所述齿轮40的啮合而不能相对于所述齿轮40产生滑动。所述齿轮40与所述壳体10为转动连接,因此所述齿条30相对于所述壳体10也不能产生相对滑动。而连接所述滑动座20和所述齿条30的所述第一弹性件71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长度变化。由于所述第一弹性件71沿所述第一方向001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71将所述齿条30与所述滑动座20弹性连接,因此在所述第一弹性件71沿所述第一方向001长度方向发生变化后,所述齿条30与所述限位部23的距离被拉大。即所述滑动座20相对于所述齿条30产生移动,所述抵持部22随所述滑动座20的移动而滑至相对于所述凹槽34平齐的位置(见图6)。借由所述第二弹性件72提供的朝向所述第一表面21的弹力,所述齿条30得以将至少部分所述抵持部22纳入所述凹槽34当中。以所述滑动座20为参照,则所述齿条30沿所述第二方向002朝向所述滑动座20移动(见图7)。由此,所述齿条30通过在所述第二方向002上的移动脱开了与所述齿轮40的啮合,所述滑动座20在所述第一方向001上不受外力约束,可以随受到的朝向所述限位部23方向的外力相对于所述壳体10自由滑动,从而实现所述滑动座20对所述外力的缓冲。所述滑动座20通过缓冲作用也得以保护所述摄像头模组60免受损害。
由于所述第一弹性件71的弹力较大,在所述第二弹性件72牵扯所述齿条30朝向所述滑动座20在所述第二方向002上靠拢时,所述第一弹性件71会受到沿所述第二方向002的扭曲。而根据弹性元件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具有自动回复自由状态的特性,所述第一弹性件71会产生将所述齿条30扭回到沿所述第一方向001正对所述限位部23的位置。也即所述齿条30会被所述第一弹性件71拉回到其初始位置上。在所述齿条30在回复到初始位置后,其相对于所述齿轮40的距离也得以恢复,所述齿条30将再度恢复与所述齿轮40的啮合状态,而导致所述滑动座20在所述第一方向001上再次被外力限制住,不能自由滑动以实现缓冲。为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22上还设置了抵持面221,所述抵持面221沿所述第二方向002延伸,所述抵持面221位于所述抵持部22远离所述限位部23的一端;相对应的,在所述凹槽34上设置与所述抵持面221配合的定位面341,所述定位面341同样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在至少部分所述抵持部22被纳入所述凹槽34中时,所述第定位面341与所述抵持面221发生接触,所述抵持面221限制所述定位面341在所述第一方向001上朝向所述限位部23的滑动,则所述第一弹性件71因为所述抵持面221与所述定位面341之间的配合而遭受阻力,无法恢复自身的自由状态。由此,所述齿条30相对于所述滑动座20在所述第一方向001上不再产生位移,所述齿条30在所述第二弹性件341的作用下始终将所述抵持部22收纳在所述凹槽34中,并在所述第二方向002上保持静止而避免与所述齿轮40的重新啮合。
因为所述齿条30与所述滑动座20在所述第二方向002上相对静止,为了在所述滑动座20结束缓冲功能后得以恢复初始状态,实现所述齿条30与所述齿轮40重新啮合,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内还设置了顶块11。所述顶块11固连在所述壳体10内部,所述顶块11在所述第二方向002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21和所述第二面32之间。所述顶块11在所述第二方向002上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抵持部22的高度尺寸。即所述顶块11的外廓在所述第二方向002上,朝向所述齿条30的最近端,要比所述抵持部22朝向所述齿条30的最近端齐平或更近。通过这样的设置,当所述滑动座20收回到所述壳体10内部时,所述第二面32与所述顶块11接触,而所述抵持部22因为所述顶块11的作用而脱开所述凹槽34。所述抵持面221与所述定位面341的接触也因此而脱开,所述第一弹性件71不再受约束,得以恢复自由状态。恢复自由状态的所述第一弹性件71将所述齿条30在所述第二方向002上拉回,所述齿条30得以恢复与所述齿轮40的啮合。由此,所述功能组件100得以恢复初始状态。
需要提出的是,所述顶块11固定于所述壳体10内部,在所述滑动座20伸出所述壳体10的过程中,所述顶块11与所述第二面32在一段距离内仍将发生接触。为了消除所述顶块11对所述滑动座20滑出动作的影响,需要将所述顶块11与所述第二面32的接触位置进行光滑处理。即所述滑动座20在随所述齿条30滑出所述壳体10时,所述顶块11与所述第二面32之间的摩擦力很小,不会影响所述滑动座20的滑动动作。而随所述齿条30的滑动持续,所述顶块11与所述第二面32之间解脱接触,所述顶块11不再影响所述滑动座20的滑出动作。可以理解的,上述的光滑处理可以单独对所述顶块11进行,也可以单独对所述第二面32进行,只要能达到所述顶块11与所述第二面32之间相对较小摩擦力的产生即可。当然,也可以在所述顶块11和所述第二面32上同时进行光滑处理。
另一方面,所述限位部23与所述齿条30沿所述第一方向001弹性连接,则所述限位部23在所述滑动座20收回所述壳体10内部时,会先与所述顶块11发生接触。为了保证所述顶块11的顺利通过,并在其后与所述第二面32发生接触,以解脱所述抵持部22与所述凹槽34的配合,需要在所述限位部23处设置容许所述顶块11穿过的让位结构。该让位结构可以是缺口,也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通孔231。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所述顶块11进入所述第一表面21与所述第二面32之间的空间,一种实施例,在所述第二面32沿所述第一方向001靠近所述顶块11的一端设置倒角321。所述顶块11在顶开所述齿条20的过程中,先接触所述倒角321(见图8)后,再随所述倒角231滑至所述第二面32处。所述倒角321形成所述顶块11顶开所述齿条30时的导引。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齿条30沿所述第一方向001相对于所述齿轮40滑动,以带动所述滑动座20相对于所述壳体10滑动。但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条30并不需要完全正对所述第一方向001并相对于所述齿轮40滑动,所述齿条30相对于所述齿轮40的滑动也可以与所述第一方向001形成一定的夹角,只要所述齿条30能够为所述滑动座20提供沿所述第一方向001滑动的分量即可。可以理解的,所述齿条30相对于所述齿轮40沿所述第一方向001的滑动设置,有利于所述齿条30的滑动距离控制,节约所述壳体10的内部空间。
为了保证所述齿条30相对于所述齿轮40的滑动角度,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抵持部22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抵持部22沿所述第一方向001依次排列;相对应的,所述凹槽34也与所述抵持部22配合设置,所述凹槽34的数量与所述抵持部22的数量相同。所述凹槽34的排列方式亦与所述抵持部22的排列方式相同。由此,可以避免所述齿条30在所述第二弹性件72的拉动下,因为只受一个所述抵持部22的抵持而相对于所述齿条40的滑动角度产生翻转。
同样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72的数量也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件72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列。即所述齿条30通过两个间隔的所述第二弹性件72与所述滑动座20连接。通过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件72之间的相互牵制,所述齿条30相对于所述滑动座20若产生翻转,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弹性件72将被压缩,而另一个所述第二弹性件72被拉伸。显然,被拉伸的所述第二弹性件72将产生更大的弹力将所述齿条30拉回到翻转前的位置。这样的设置有利于所述齿条30的位置保持。
一种实施例,所述滑动座20上还至少设有一个功能器件80。所述功能器件80与所述摄像头模组60一样,可以随所述滑动座20一同伸出所述壳体10。所述功能器件80可以为摄像头模组、虹膜识别模组、人脸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闪光灯、感光传感器、和听筒中的一者或多者。所述功能器件80可以与所述摄像头模组60配合以实现功能,如闪光灯、双摄像头等搭配;也可以独立于所述摄像头模组60以实现功能,如上述识别模组或听筒等。
图9为包含本申请功能组件100的电子装置200,所述电子装置200包括第一面板201,所述第一面板201覆盖所述壳体10。所述滑动座20相应的被所述第一面板201覆盖。本申请电子装置200得以将至少部分所述功能组件100隐藏于所述第一面板201之后,而不影响所述第一面板201的外观一致性。整个所述电子装置200在各方位的外观一致性上趋于完整,提升了所述电子装置200作为一个整体给与用户的观感。
同时,由于所述功能组件100在所述摄像头模组60伸出后能够对所述摄像头模组60实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得本申请电子装置200具备了更高的可靠性和抗跌落能力。
可以理解的,当所述第一面板201为显示屏时,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壳体10上,此时所述滑动座20收容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滑动座20,而此前因为包括摄像头模组在内的各种功能器件在所述第一面板201上的设置需要,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无法对所述第一面板201进行完全覆盖,必须占用所述第一面板201上的一部分面积来安置这些功能器件,由此压缩了所述电子装置200的屏占比。而使用本申请功能组件100的所述电子装置200,则因为所述摄像头模组60及所述功能器件80隐藏在所述滑动座20上,可以在需要使用时对应伸出,而避免了所述摄像头模组60在及所述功能器件80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201上,破坏外观一致性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所述电子装置200还可以在所述功能组件100相背于所述第一面板201的一面设置第二面板202,即所述功能组件100处于所述第一面板201与所述第二面板202之间,所述第二面板202也覆盖至少部分所述功能组件100,从而使得所述功能组件100得以同时隐藏于所述第一面板201和所述第二面板202之间,进一步提高所述电子装置200的外观一致性。
本申请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装置200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 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电子装置200。所述电子装置200包括壳体10、滑动座20、齿条30、齿轮40以及电机50。所述滑动座20与所述壳体10连接,且所述滑动座20可相对于所述壳体10沿第一方向001滑动,以伸出或缩进所述壳体10。所述滑动座20上还设有摄像头模组60。所述摄像头模组60在随所述滑动座20伸缩滑动时,可实现伸出或隐藏于所述壳体10。所述齿轮40和所述电机50均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内部。其中所述电机50为固设于所述壳体10内部,所述齿轮40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内部。所述电机50用于驱动所述齿轮40转动。所述齿轮40与所述齿条30上的齿外形匹配,所述齿条30与所述齿轮40相互啮合。所述齿条30与所述滑动座20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001设有第一弹性件71。所述第一弹性件001使得所述齿条30沿所述第一方向001抵靠在所述滑动座20上,所述齿条30相对于所述滑动座20静止。
本申请所述的电子装置200的控制方法包括:
101.所述电子装置200接收伸出信号;
102.所述电子装置200根据所述伸出信号控制所述电机50,所述电机50驱动所述齿轮40沿所述第一旋转方向003转动。所述齿轮40转动的外齿与所述齿条30的齿通过啮合,而带动所述齿条30滑动。所述齿条30在所述第一弹性件71的作用下拉动所述滑动座20一同滑动。直至所述滑动座20滑出所述壳体10,设置于所述滑动座20上的所述摄像头模组60也一同伸出所述壳体10。
103.所述电子装置200接收收缩信号;
104.所述电子装置200根据所述收缩信号控制所述电机50,所述电机50驱动所述齿轮40沿所述第二旋转方向004转动,所述齿轮40转动的外齿与所述齿条30的齿通过啮合,而带动所述齿条30滑动。所述齿条30在所述第一弹性件71的作用下推动所述滑动座20一同滑动。直至所述滑动座20收回所述壳体10,设置于所述滑动座20上的所述摄像头模组60也一同收回所述壳体10。
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方向003与所述第二旋转方向004互为反向。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子装置200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所述电子装置200可通过触控显示屏、受话器、感光元件等器件接收到伸出信号,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50。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用户需要进行拍摄时,可通过在所述电子装置200上输入所述伸出信号,以使所述滑动座20伸出所述壳体10,即所述摄像头模组60伸出所述壳体10以进行拍摄。此时,所述伸出信号为拍摄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子装置200可通过触控显示屏、受话器、感光元件等器件接收到伸出信号或收缩信号,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50。当用户拍摄完毕时,可通过在所述电子装置200上输入所述收缩信号,以使所述滑动座20收回所述壳体10,所述摄像头模组60跟随所述滑动座20一同收回所述壳体10。当然,也可以在完成拍摄后等待一定时间,若用户没有进一步操作而由所述控制器自动发出收缩信号以缩回所述摄像头模组60。此时,所述收缩信号为拍摄完毕信号。
可以理解的,所述电机50驱动所述齿轮40向所述第二旋向方向004转动,是相对于所述滑动座20在伸出所述壳体10时,所述电机50驱动所述齿轮40向所述第一旋转方向003转动的方向定义的。即所述齿轮40在所述滑动座20伸出所述壳体10时,转动方向为所述第一旋转方向003,所述齿轮40在所述滑动座20缩回所述壳体10时,转动方向为所述第二旋转方向004,所述第一旋转方向003和所述第二旋转方向004相反。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
包括壳体、滑动座、齿条、齿轮以及电机;
所述滑动座沿第一方向可伸缩地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滑动座上设有摄像头模组;
所述齿条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至所述滑动座,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使所述齿条抵靠在所述滑动座上且相对于所述滑动座静止;
所述齿轮和所述电机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时,所述齿轮带动所述齿条滑动,以使所述齿条带动所述滑动座携带所述摄像头模组伸出或缩进所述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座第一表面上设有抵持部,所述齿条位于所述抵持部与所述齿轮之间,所述齿条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与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上设齿部,所述齿部啮合所述齿轮;
所述功能组件还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
所述抵持部与所述第二弹性件均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使所述第二面抵持于所述抵持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面上设有凹槽,当所述抵持部抵持于所述第二面上时,相对于所述抵持部,所述凹槽位于靠近所述限位部的位置;
当所述滑动座受到朝向所述限位部的外力时,所述第一弹性件长度发生变化,所述齿条与所述限位部的距离变大,所述滑动座相对于所述齿条移动,所述齿条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将所述抵持部纳入所述凹槽,所述齿条脱开所述齿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抵持面,所述抵持面位于所述抵持部远离所述限位部一端;所述凹槽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定位面,在所述抵持部纳入所述凹槽时,所述第定位面与所述抵持面发生接触,所述抵持面限制所述齿条相对于所述滑动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顶块,所述顶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所述顶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抵持部的高度尺寸;
当所述滑动座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时,所述第二面与所述顶块接触,所述顶块用于所述滑动座收回所述壳体时解脱所述凹槽对所述抵持部的收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在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顶块的一端设置倒角,所述倒角用于导引所述顶块顶开所述齿条。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齿轮滑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抵持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所述凹槽数量与所述抵持部的数量相同,且排列方式亦相同。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上至少还设有摄像头模组、虹膜识别模组、人脸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闪光灯、感光传感器和听筒中的一者或多者。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功能组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滑动座携带所述摄像头模组缩进所述壳体时,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摄像头模组。
13.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壳体、滑动座、齿条、齿轮以及电机;所述滑动座可伸缩地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滑动座上设有摄像头模组;所述齿轮和所述电机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与所述滑动座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
所述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电子装置接收伸出信号;
所述电子装置根据所述伸出信号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轮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所述齿轮带动所述齿条滑动,所述齿条拉动所述滑动座携带所述摄像头模组伸出所述壳体;
所述电子装置接收收缩信号;
所述电子装置根据所述收缩信号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齿轮沿第二旋转方向转动,所述齿轮带动所述齿条滑动,所述齿条推动所述滑动座携带所述摄像头模组缩回所述壳体;
所述第一旋转方向与所述第二旋转方向互为反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89467.7A CN109995900B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89467.7A CN109995900B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95900A true CN109995900A (zh) | 2019-07-09 |
CN109995900B CN109995900B (zh) | 2021-01-22 |
Family
ID=67110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89467.7A Active CN109995900B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95900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08509A (zh) * | 2020-04-08 | 2020-06-19 | 安徽森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采集时空数据的变电站人员定位装置 |
CN111343315A (zh) * | 2020-05-21 | 2020-06-2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摄像头自动升降机构 |
CN113747031A (zh) * | 2021-09-16 | 2021-12-0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113915469A (zh) * | 2021-09-18 | 2022-01-11 | 深圳市建达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户外智能广告机、安全调试装置及调试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602777U (zh) * | 2012-01-09 | 2012-12-12 | 东莞光阵显示器制品有限公司 | 自动升降精拍仪 |
US20120320202A1 (en) * | 2010-02-05 | 2012-12-20 | Benning Qian | Mechanical device for switching an optical lens filter for a camera |
CN203387588U (zh) * | 2013-06-29 | 2014-01-08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头弹出机构 |
CN103546687A (zh) * | 2013-07-31 | 2014-01-29 | Tcl数码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垂直伸缩的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
CN205620868U (zh) * | 2016-04-11 | 2016-10-05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07122006A (zh) * | 2017-04-17 | 2017-09-01 | 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器上旋转及可升降摄像头结构 |
-
2017
- 2017-12-29 CN CN201711489467.7A patent/CN10999590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20320202A1 (en) * | 2010-02-05 | 2012-12-20 | Benning Qian | Mechanical device for switching an optical lens filter for a camera |
CN202602777U (zh) * | 2012-01-09 | 2012-12-12 | 东莞光阵显示器制品有限公司 | 自动升降精拍仪 |
CN203387588U (zh) * | 2013-06-29 | 2014-01-08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头弹出机构 |
CN103546687A (zh) * | 2013-07-31 | 2014-01-29 | Tcl数码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垂直伸缩的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
CN205620868U (zh) * | 2016-04-11 | 2016-10-05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07122006A (zh) * | 2017-04-17 | 2017-09-01 | 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器上旋转及可升降摄像头结构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08509A (zh) * | 2020-04-08 | 2020-06-19 | 安徽森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采集时空数据的变电站人员定位装置 |
CN111343315A (zh) * | 2020-05-21 | 2020-06-2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摄像头自动升降机构 |
CN113747031A (zh) * | 2021-09-16 | 2021-12-0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113915469A (zh) * | 2021-09-18 | 2022-01-11 | 深圳市建达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户外智能广告机、安全调试装置及调试方法 |
CN113915469B (zh) * | 2021-09-18 | 2023-03-03 | 深圳市建达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户外智能广告机安全调试装置的调试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95900B (zh) | 2021-01-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95900B (zh) |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9788683B (zh) | 电子设备 | |
WO2020156140A1 (zh) | 电子设备 | |
CN110035213B (zh) | 摄像头机构及电子设备 | |
WO2022042394A1 (zh) | 伸缩机构及电子设备 | |
US7933118B2 (en) | Expansion unit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0471496B (zh) | 一种终端设备 | |
TWI565393B (zh) | 活動式插槽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 |
CN110062146B (zh) | 终端设备 | |
CN213342411U (zh) | 摄像头结构及终端设备 | |
CN113194180B (zh) | 电子设备 | |
CN109862140A (zh) | 功能组件、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9862234A (zh) | 功能组件、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WO2023125645A1 (zh) | 电子设备 | |
TW202037140A (zh) | 可隱藏鏡頭模組的電子裝置 | |
CN109862233B (zh) | 功能组件、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 |
US8272884B2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device | |
CN209748673U (zh) |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4338875B (zh) | 电子设备 | |
CN113194178B (zh) | 电子设备 | |
CN114244936B (zh) | 电子设备 | |
CN114554033A (zh) | 摄像头结构及终端设备 | |
CN208386646U (zh) | 电子设备 | |
CN111880606B (zh) | 电子设备 | |
CN113055569B (zh) | 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No. 18 Wusha Haibin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