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987104A - 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和跨座式单轨列车 - Google Patents

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和跨座式单轨列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7104A
CN109987104A CN201711475719.0A CN201711475719A CN109987104A CN 109987104 A CN109987104 A CN 109987104A CN 201711475719 A CN201711475719 A CN 201711475719A CN 109987104 A CN109987104 A CN 109987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tion
torsion bar
straddle
type monorail
monorail 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757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辉跃
奉起华
钟广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757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87104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24905 priority patent/WO201912920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987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71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3/00Other railway systems
    • B61B13/04Monorail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3/00Other railway systems
    • B61B13/04Monorail systems
    • B61B13/06Saddle or like balanced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3/00Locomotives or motor railca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to special systems or purposes
    • B61C13/08Locomotives or motor railca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to special systems or purposes for saddle or like balanced type railw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5/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ogies; Connections between bogies and vehicle underframe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5/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ogies; Connections between bogies and vehicle underframe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 B61F5/02Arrangements permitting limited transverse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vehicle underframe or bolster and bogie; Connections between underframes and bogies
    • B61F5/22Guiding of the vehicle underframes with respect to the bogies
    • B61F5/24Means for damping or minimising the canting, skewing, pitching, or plunging movements of the under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坐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和跨坐式单轨列车,牵引系统包括:牵引机构和两组抗点头机构。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横杆、两个牵引摆臂和两个牵引杆,两个牵引摆臂分别与牵引横杆的两端相连,两个牵引杆分别与两个牵引摆臂对应相连,每个牵引杆适于与构架相连。在牵引横杆的长度方向上,两组抗点头机构分别位于牵引机构的两侧,每组抗点头机构包括扭杆、两个推力杆体和两个扭杆摆臂,两个推力杆体和两个扭杆摆臂一一对应,每个扭杆摆臂的一端固定在扭杆上,每个扭杆摆臂的另一端与推力杆体的上端转动配合。根据本发明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通过设置抗点头机构,可以减轻车体在制动时的俯仰程度,使跨坐式单轨列车的运行更加平稳。

Description

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和跨座式单轨列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跨坐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和跨坐 式单轨列车。
背景技术
跨坐式单轨列车在刹车时,由于惯性力的作用,会出现点头现象(车体的前端向下倾斜)。跨坐式单轨列车的行驶速度越快,跨坐式单轨列车刹车时出现的点头现象越严 重,从而严重影响了跨坐式单轨列车的运行平稳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相关技术中,提出了一种设在单轨转向架上的牵引控制组件,牵引控制组件与转向架相连,牵引控制组件包括第一牵引杆和第二牵引杆,第一牵引杆与第一钟形曲柄机构枢转连接,第二牵引杆与第二钟形曲柄机构枢转连接。该牵引控制组件对车体的适应性较差,抗点头效果一般。而且上述牵引控制组件与转向架之间采用盲孔 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极易出现螺纹滑牙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牵引控制组件的正 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跨座 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所述跨座式单轨列车包括车体和转向架,所述转向架包括构架, 所述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具有安装方便、抗点头能力强的优点。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设有上述牵引系统的跨坐式单轨列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包括: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横杆、两个牵引摆臂和两个牵引杆,所述两个牵引摆臂分别与所述牵引横杆的 两端相连,所述两个牵引杆分别与所述两个牵引摆臂一一对应相连,每个所述牵引杆适 于与所述构架相连;两组抗点头机构,在所述牵引横杆的长度方向上,所述两组抗点头 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牵引机构的两侧,每组所述抗点头机构包括扭杆、两个推力杆体和两 个扭杆摆臂,所述扭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牵引横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扭杆适于固定 在所述车体上,所述两个推力杆体和所述两个扭杆摆臂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扭杆摆臂的 一端固定在所述扭杆上,每个所述扭杆摆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力杆体的上端转动配合, 每个所述推力杆体竖直延伸,每个所述推力杆体的下端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长度 方向与所述扭杆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推力杆体相对所述固定轴可转动,所述固定轴适 于固定在所述构架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通过在牵引机构两侧分别设置抗点 头机构,可以减轻车体在制动时的俯仰程度,使跨坐式单轨列车的运行更加平稳。通过 将牵引系统和转向架组成半包围结构,可以使牵引系统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实现牵引系 统的牵引功能与抗点头功能的相互独立,还可以方便牵引系统的拆卸和维护,大大提升了牵 引系统的实用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扭杆摆臂通过铰接头与所述推力杆体转动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推力杆体的下端固定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 下表面形成为弧形,所述固定轴穿设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固定轴可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扭杆摆臂外套固定在所述扭杆上。
可选地,所述扭杆摆臂和所述扭杆花键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扭杆的两端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外套固定 在所述扭杆上,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座通过穿过固定孔的连接固定件固定在所述车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牵引杆上设有配合部和连接轴,所述配合部上 穿设有连接轴,所述配合部相对所述连接轴可转动,每个所述连接轴的伸出所述配合部的两个端部上分别设有螺杆,所述构架上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伸入空间,所 述连接座上设有位于所述伸入空间上下两侧的连接孔,所述螺杆穿过相应的所述连接孔 后与螺母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牵引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配合部和所述连接 轴,每个所述牵引摆臂上设有与相应的所述连接轴上的两个所述螺杆配合的配合孔,所述螺杆穿出相应的所述配合孔后与螺母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牵引杆内设有插入空间,所述牵引杆的外周壁设有 与所述插入空间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延伸至所述牵引杆的端面上,所述配合部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插入空间内;所述牵引机构还包括卡箍和固定连接轴,所述卡箍形成为开 环形且外套在所述牵引杆上,所述固定连接轴穿过所述卡箍的两个开口端,所述固定连 接轴的穿出每个所述开口端的端部固定有螺母以将所述牵引杆紧固在所述配合部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坐式单轨列车,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牵引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坐式单轨列车,通过设置上述牵引系统,在牵引机构两侧分 别设置抗点头机构,可以减轻车体在制动时的俯仰程度,使跨坐式单轨列车的运行更加平稳。通过将牵引系统和转向架组成半包围结构,可以使牵引系统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实现牵引系统的牵引功能与抗点头功能的相互独立,还可以方便牵引系统的拆卸和维护,大 大提升了跨坐式单轨列车的实用性能。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 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 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牵引系统与转向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所示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所示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牵引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牵引系统与构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所示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抗点头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F所示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牵引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D所示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E所示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牵引系统100,
牵引机构1,
牵引横杆11,
牵引摆臂12,
牵引杆13,配合部131,连接轴132,螺杆133,缺口134,
卡箍14,
固定连接轴15,
固定部16,安装孔16a,肋板16b,
牵引轴17,
抗点头机构2,
扭杆21,
推力杆体22,固定轴221,装配孔221a,连接部222,
扭杆摆臂23,铰接头231,
固定座24,第一连接部241,固定孔241a,第二连接部242,连接通孔242a, 转向架200,
构架201,连接座201a,伸入空间201b,连接孔201c,
固定架202,装配槽202a,螺钉孔202b,
制动装置203,行走轮总成204,轮边驱动总成205,二系悬挂总成206,稳定轮 总成207,导向轮总成20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 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 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 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 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 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 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100,其中, 跨座式单轨列车可以包括车体和转向架200,转向架200包括构架201。
如图1、图4-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100,包括:牵引机构1和两组抗点头机构2。
如图1、图4-图5及图9所示,牵引机构1可以包括牵引横杆11、两个牵引摆臂12 和两个牵引杆13,两个牵引摆臂12分别与牵引横杆11的两端相连,两个牵引杆13分 别与两个牵引摆臂12一一对应相连,每个牵引杆13适于与构架201相连。具体而言, 牵引机构1可以给车体提供牵引力以驱动跨坐式单轨列车向前行驶。其中,两个牵引摆 臂12位于牵引横杆11的左右两端,每个牵引杆13的一端与对应的牵引摆臂12相连, 每个牵引杆13的另一端与转向架200的构架201相连。牵引摆臂12可以分别相对牵引 横杆11和牵引杆13进行转动,由此牵引机构1可以根据实际路况灵活调整其牵引力的 方向,可以提升跨坐式单轨列车的运行平稳性。
如图9和图1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牵引机构1还包括牵引轴17和固定 部16。牵引摆臂12大致形成为L形,其中牵引摆臂12的一端与牵引横杆11的一端转动相连,牵引摆臂12的另一端与牵引杆13的一端转动相连,牵引轴17设在牵引摆臂12的中间 位置,牵引摆臂12可以相对牵引轴17进行转动。固定部16设在牵引轴17一侧,固定部 16与牵引轴17之间通过肋板16b相连。固定部16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孔16a,可以 采用螺钉穿过对应的安装孔16a将固定部16与车体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将牵引机构1与 车体连接在一起。由此,通过上述设计,牵引机构1可以为车体提供牵引力,还可以使牵引 机构1与车体的配合方式更加简单,方便安装。
如图1、图4-图5所示,在牵引横杆11的长度方向上,两组抗点头机构2分别位于 牵引机构1的两侧,每组抗点头机构2可以包括扭杆21、两个推力杆体22和两个扭杆 摆臂23。扭杆21的长度方向可以与牵引横杆11的长度方向垂直,扭杆21适于固定在 车体上。两个推力杆体22和两个扭杆摆臂23一一对应,每个扭杆摆臂23的一端固定 在扭杆21上,每个扭杆摆臂23的另一端与推力杆体22的上端转动配合。每个推力杆 体22竖直延伸,每个推力杆体22的下端可以设有固定轴221,固定轴221的长度方向 可以与扭杆21的长度方向平行,推力杆体22相对固定轴221可转动,固定轴221适于 固定在构架201上。
具体而言,两组抗点头机构2可以分别设在车体的左右两侧,每个推力杆体22的上端可以与对应的扭杆摆臂23转动相连,每个推力杆体22的下端可以与对应的固定轴221 转动相连。每组抗点头机构2中的两个扭杆摆臂23可以分别穿设在对应的扭杆21上并 与扭杆21固定相连,扭杆21的两端可以分别与车体固定相连。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 的一个具体示例中,转向架200还包括两个固定架202,两个固定架202位于构架201 的左右两侧,两组抗点头机构2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架202相连。其中,每个固定轴221 上均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装配孔221a,固定架202上设有对应的螺钉孔202b。当抗点 头机构2与固定架202装配时,固定轴221上的装配孔221a与固定架202上的螺钉孔 202b一一对应,然后采用螺钉分别穿过对应的装配孔221a和螺钉孔202b以将抗点头机 构2与固定架202连接在一起。
当跨坐式单轨列车运行和制动时,车体产生的俯仰力通过转向架200上的固定架202传 递至两组抗点头机构2的推力杆体22上,同组的两个推力杆体22可以相对与其对应的 固定架202左右摆动,也可以相对与其转动连接的扭杆摆臂23上下和左右摆动,同组 推力杆体22上的推力杆体22和扭杆摆臂23可以将车体的俯仰力转化成扭转力矩传递 至与其相连的扭杆21上,扭杆21可以发生扭曲变形以平衡部分的扭转力矩,另一部分 的扭转力矩可以通过扭杆21传递至车体上,车体的制动系统可以将该部分扭转力矩平 衡掉,从而可以减轻车体在制动时的俯仰程度,实现抗车体点头的效果,使跨坐式单轨 列车的运行更加平稳。
由此,通过上述设置,两组抗点头机构2设置在转向架200的左右两侧不仅可以有效 的减小跨坐式单轨列车制动时的俯仰程度,还可以使抗点头机构2适用于高地板和低地板的轨道列车,同时又可以使抗点头机构2适用于单轴转向架、双轴转向架及多轴转向 架,从而可以大大提升抗点头机构2的适用性。牵引机构1和车体左右两侧的两组抗点头 机构2可以使牵引系统100大致形成为“几”字形结构,牵引系统100对转向架200组成半 包围结构,从而可以使牵引系统100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实现跨坐式单轨列车的牵引功 能与抗点头功能的相互独立,还可以方便牵引系统100的拆卸和维护,进而可以提升牵引系 统100的实用性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100,通过在牵引机构1两侧分别设 置抗点头机构2,可以减轻车体在制动时的俯仰程度,使跨坐式单轨列车的运行更加平稳。通过将牵引系统100和转向架200组成半包围结构,可以使牵引系统100的结构更加 简单、紧凑,实现牵引系统100的牵引功能与抗点头功能的相互独立,还可以方便牵引系 统100的拆卸和维护,大大提升了牵引系统100的实用性能。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扭杆摆臂23可以通过铰接头231与推力 杆体22转动配合,由此可以提升扭杆摆臂23的力传动效果。可以理解的是,铰接头231的安装比较方便,结构灵活度比较高,可以承受较大的扭转力矩,从而可以减轻车体的 俯仰程度。
如图3-图5、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推力杆体22的下端可以固定有连接部222,连接部222的下表面可以形成为弧形,固定轴221可以穿设在连接部222 上,连接部222相对于固定轴221可转动,由此可以提升推力杆体22的力传动效果。 例如,如图3和图5所示,每个推力杆体22的连接部222均形成为圆盘形,每个固定 架202上均设有两个在其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装配槽202a,每个连接部222下端可以 伸入到装配槽202a内。由此,可以使推力杆体22与固定架202的配合结构更加紧凑。 连接部222可以与装配槽202a之间形成球面接触,当推力杆体22相对固定轴221进行 转动时,可以使连接部222与装配槽202a之间的相对转动更加平顺,从而可以提升抗 点头机构2的运行平稳性。可选地,可以将连接部222与推力杆体22设置成一体成型 件,可以采用铸造的方法加工而成。也可以将连接部222和推力杆体22设置成分体件, 可以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将连接部222和推力杆体22连接在一起。
如图4-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扭杆摆臂23可以外套固定在扭杆21上,由此可以使扭杆摆臂23与扭杆21之间的配合更加简单、方便装配。可选地,扭杆 摆臂23和扭杆21之间可以采用花键配合,由此可以提升抗点头机构2的结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花键与扭杆21的对中性比较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导向性,由此可以 使抗点头机构2顺利抵消掉车体在高速运行时产生的制动力,从而可以提升抗点头机构 2的抗点头效果。
如图4-图5、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扭杆21的两端可以设有固定座24,固定座24外套固定在扭杆21上,固定座24上可以设有固定孔241a,固定座24 可以通过穿过固定孔241a的连接固定件(图中未示出)固定在车体上,由此可以使抗 点头机构2与车体的固定方式更加简单。可选地,连接固定件可以为螺钉。
例如,如图8所示,固定座24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241和第二连接部242,其中第 一连接部241形成为平板状,第一连接部241上设有四个均匀间隔设置的固定孔241a。 第二连接部242与第一连接部241为一体铸造件,第二连接部242形成为圆柱筒结构并 设在第一连接部241的下端,第二连接部242上的一端设有插入孔(图中未示出),第 二连接部242的另一端(远离扭杆21的一侧)设有四个均匀间隔设置的连接通孔242a。 当固定座24与扭杆21配合时,首先将扭杆21的一端插入到插入孔内,然后采用螺钉 穿过对应的连接通孔242a将固定座24与扭杆21连接在一起,最后采用连接固定件穿 过固定孔241a将固定座24与车体连接在一起。
如图2、图9-图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牵引杆13上可以设有配合部131和连接轴132,配合部131上穿设有连接轴132,配合部131相对连接轴132可 转动,每个连接轴132的伸出配合部131的两个端部上分别设有螺杆133,构架201上 可以设有连接座201a,连接座201a上设有伸入空间201b,连接座201a上可以设有位 于伸入空间201b上下两侧的连接孔201c,螺杆133可以穿过相应的连接孔201c后与螺 母配合,由此可以使牵引杆13与转向架200之间的装配方式更加简单、方便安装和拆 卸。
具体而言,可以在构架20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连接座201a,连接座201a的一端与构 架201连接在一起,连接座201a的另一端形成敞开的伸入空间201b。当牵引杆13与连接座201a配合时,配合部131可以伸入到伸入空间201b内,螺杆133伸入到对应的连接孔 201c内并通过旋合连接与对应的螺母配合。当牵引机构1工作时,配合部131可以相对连 接轴132进行转动,由此可以带动牵引杆13相对构架201左右摆动,可以使牵引系统100 的运行更加平稳。
如图9-图10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牵引杆13的两端可以分别 设有配合部131和连接轴132,每个牵引摆臂12上可以设有与相应的连接轴132上的两个螺杆133配合的配合孔,螺杆133穿出相应的配合孔后与螺母配合,由此可以使牵引 机构1的结构更加简单、还可以提升牵引机构1运行的平稳性。可以理解的是,牵引杆 13两端的配合部131可以分别相对与其对应的连接轴132进行转动,当牵引机构1工作 时,牵引机构1可以根据轨道的延伸方向灵活调整牵引杆13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由此可以提升牵引系统100的控制精度和运行平稳性。可选地,每个牵引杆13两端的 配合部131均可以设置成圆柱形,由此可以使配合部131的运行更加平顺。
如图9-图10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牵引杆13内可以设有插入空间,牵引杆13的外周壁可以设有与插入空间连通的缺口134,缺口134延伸至牵引杆13的端面 上,配合部131的一部分可以伸入到插入空间内,牵引机构1还可以包括卡箍14和固 定连接轴15,卡箍14形成为开环形且外套在牵引杆13上,固定连接轴15可以穿过卡 箍14的两个开口端,固定连接轴15的穿出每个开口端的端部固定有螺母以将牵引杆13 紧固在配合部131上,由此可以使得配合部131与牵引杆13的配合方式更加简单、方 便安装和拆卸。
具体而言,可以在牵引杆13的外周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134,当配合部131与牵引杆13配合时,缺口134可以使牵引杆13发生弹性变形以增大插入空间的配合面积, 从而可以方便配合部131插入到插入空间内。当配合部131插入到牵引杆13内时,可 以将卡箍14外套在牵引杆13与配合部13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轴15可以通过与螺母 旋合配合以减小卡箍14的开口端的开口面积,同时产生紧固力。插入空间的端部在紧 固力的作用下进行收缩,从而可以使配合部131与牵引杆13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当需 要更换或维修配合部131时,可以将固定连接轴15上的螺母拧开,紧固力消失,插入 空间的端部张开,由此可以将配合部131从插入空间内抽出,操作比较方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坐式单轨列车,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牵引系统100。 具体而言,单轨列车跨坐式的设在轨道梁上。“跨坐”是对轨道车辆进行限定,即轨道车辆的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而对于转向架200中的水平轮与轨道梁的相对位置则 没有特殊限定。例如,水平轮可自由配合于轨道梁的外侧壁或内侧壁以适应不同尺寸的 轨道梁结构。换言之,在本发明提供的轨道交通系统中,轨道车辆跨坐在轨道梁上,即 为车体包裹轨道梁结构,车身宽度尺寸大于轨道梁宽度尺寸。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跨坐式单轨列车的转向架200包括构架201、固定架202、制动装置203、行走轮总成204、轮边驱动总成205、二系悬挂总成 206、稳定轮总成207和导向轮总成208。构架201可以通过连接座201a与牵引机构1 相连,构架201可以通过固定架202分别与两组抗点头机构2相连。制动装置203可以 给车体提供制动力,从而可以实现车体的刹车和制动。二系悬挂总成206可以使车体的 高度保持平衡,从而可以提升抗点头机构2的运行平稳性。行走轮总成204、轮边驱动 总成205、稳定轮总成207和导向轮总成208可以共同配合以保证跨坐式单轨列车的正 常运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坐式单轨列车,通过设置上述牵引系统100,在牵引机构1两侧分别设置抗点头机构2,可以减轻车体在制动时的俯仰程度,使跨坐式单轨列车的 运行更加平稳。通过将牵引系统100和转向架200组成半包围结构,可以使牵引系统100 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实现跨坐式单轨列车的牵引功能与抗点头功能的相互独立,还可以 方便牵引系统100的拆卸和维护,大大提升了跨坐式单轨列车的实用性能。
下面参考图1-图11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跨坐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100, 其中,跨座式单轨列车可以包括车体和转向架200,转向架200包括构架201。值得理解的是,下面描述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4-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100,包括:牵引机构1和两组抗点头机构2。
如图1、图4-图5及图9所示,牵引机构1包括牵引横杆11、两个牵引摆臂12和 两个牵引杆13,两个牵引摆臂12分别与牵引横杆11的左右两端端相连。如图11所示, 每个牵引摆臂12大致形成为L形,其中牵引摆臂12的一端与牵引横杆11的一端转动相连, 牵引摆臂12的另一端与牵引杆13的一端转动相连,牵引轴17设在牵引摆臂12的中间位置, 牵引摆臂12可以相对牵引轴17转动。固定部16设在牵引轴17一侧,固定部16与牵引轴 17之间通过肋板16b相连。固定部16上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孔16a,可以采用螺钉穿 过对应的安装孔16a将固定部16与车体连接在一起。
如图2、图9-图10所示,每个牵引杆13的两端分别设有配合部131和连接轴132, 每个配合部131上均穿设有连接轴132,配合部131相对连接轴132可转动。每个连接 轴132的上下两个端部上分别设有螺杆133。构架20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连接座201a, 连接座201a的一端与构架201连接在一起,连接座201a的另一端形成敞开的伸入空间201b。 当牵引杆13与连接座201a配合时,配合部131可以伸入到伸入空间201b内,螺杆133伸 入到对应的连接孔201c内并通过旋合连接与对应的螺母配合。
如图9-图10所示,每个牵引摆臂12上均设有与相应的连接轴132上的两个螺杆133配合的配合孔,螺杆133穿出相应的配合孔后与螺母配合。牵引杆13内设有插入空间, 牵引杆13的外周壁设有与插入空间连通的缺口134,缺口134延伸至牵引杆13的端面 上,配合部131的一部分可以伸入到插入空间内。卡箍14形成为开环形并外套在牵引 杆13与配合部13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轴15穿过卡箍14的两个开口端,固定连接轴 15通过与螺母旋合配合以产生紧固力,由此可以缩小卡箍14的开口端的开口面积,插 入空间的端部在紧固力的作用下进行收缩,从而可以使配合部131与牵引杆13牢固的 连接在一起。
如图1、图4-图5所示,两个抗点头机构2分别设在转向架200的左右两侧。每组抗点头机构2包括扭杆21、两个推力杆体22和两个扭杆摆臂23。扭杆21的长度方向与牵 引横杆11的长度方向垂直,每个扭杆21的两端均设有固定座24。如图8所示,固定座 24包括第一连接部241和第二连接部242,其中第一连接部241形成为平板状,连接部 222上设有四个均匀间隔设置的固定孔241a。第二连接部242与第一连接部241为一体 铸造件,第二连接部242形成为圆柱筒结构并设在第一连接部241的下端,第二连接部 242上的一端设有插入孔,第二连接部242的另一端(远离扭杆21的一侧)设有四个均 匀间隔设置的连接通孔242a。当固定座24与扭杆21配合时,首先将扭杆21的一端插 入到插入孔内,然后采用螺钉穿过对应的连接通孔242a将固定座24与扭杆21连接在 一起。最后采用连接固定件穿过固定孔241a将固定座24与车体连接在一起。
如图1、图4-图5所示,两个推力杆体22和两个扭杆摆臂23一一对应,每个扭杆摆臂23的一端通过花键配合的方式与扭杆21连接在一起上,每个扭杆摆臂23的另一端 与推力杆体22的上端通过铰接头231组成转动配合。每个推力杆体22竖直延伸,每个 推力杆体22的下端固定有圆盘形的连接部222,固定轴221穿设在连接部222上。转向 架200包括两个固定架202,两个固定架202分别位于构架201的左右两侧,每个固定 架202上设有两个在其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装配槽202a。其中,每个固定轴221上均 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装配孔221a,固定架202上设有对应的螺钉孔202b。当抗点头机 构2与固定架202装配时,每个连接部222下端伸入到对应的装配槽202a内,固定轴 221上的装配孔221a与固定架202上的螺钉孔202b一一对应,然后采用螺钉分别穿过 对应的装配孔221a和螺钉孔202b以将抗点头机构2与固定架202连接在一起。
当跨坐式单轨列车运行和制动时,车体产生的俯仰力通过转向架200上的固定架202传 递至两组抗点头机构2的推力杆体22上,同组的两个推力杆体22可以相对与其对应的 固定架202左右摆动,也可以相对与其转动连接的扭杆摆臂23上下和左右摆动,同组 推力杆体22上的推力杆体22和扭杆摆臂23可以将车体的俯仰力转化成扭转力矩传递 至与其相连的扭杆21上,扭杆21可以发生扭曲变形以平衡部分的扭转力矩,另一部分 的扭转力矩可以通过扭杆21传递至车体上,车体的制动系统可以将该部分扭转力矩平 衡掉,从而可以减轻车体在制动时的俯仰程度,实现抗车体点头的效果,使跨坐式单轨 列车的运行更加平稳。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 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 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 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 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 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 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所述跨座式单轨列车包括车体和转向架,所述转向架包括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系统包括:
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横杆、两个牵引摆臂和两个牵引杆,所述两个牵引摆臂分别与所述牵引横杆的两端相连,所述两个牵引杆分别与所述两个牵引摆臂一一对应相连,每个所述牵引杆适于与所述构架相连;
两组抗点头机构,在所述牵引横杆的长度方向上,所述两组抗点头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牵引机构的两侧,每组所述抗点头机构包括扭杆、两个推力杆体和两个扭杆摆臂,所述扭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牵引横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扭杆适于固定在所述车体上,所述两个推力杆体和所述两个扭杆摆臂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扭杆摆臂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扭杆上,每个所述扭杆摆臂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力杆体的上端转动配合,每个所述推力杆体竖直延伸,每个所述推力杆体的下端设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扭杆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推力杆体相对所述固定轴可转动,所述固定轴适于固定在所述构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扭杆摆臂通过铰接头与所述推力杆体转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推力杆体的下端固定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形成为弧形,所述固定轴穿设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固定轴可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摆臂外套固定在所述扭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摆臂和所述扭杆花键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扭杆的两端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外套固定在所述扭杆上,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座通过穿过固定孔的连接固定件固定在所述车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牵引杆上设有配合部和连接轴,所述配合部上穿设有连接轴,所述配合部相对所述连接轴可转动,每个所述连接轴的伸出所述配合部的两个端部上分别设有螺杆,所述构架上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伸入空间,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位于所述伸入空间上下两侧的连接孔,所述螺杆穿过相应的所述连接孔后与螺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牵引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配合部和所述连接轴,每个所述牵引摆臂上设有与相应的所述连接轴上的两个所述螺杆配合的配合孔,所述螺杆穿出相应的所述配合孔后与螺母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杆内设有插入空间,所述牵引杆的外周壁设有与所述插入空间连通的缺口,所述缺口延伸至所述牵引杆的端面上,所述配合部的一部分伸入到所述插入空间内;
所述牵引机构还包括卡箍和固定连接轴,所述卡箍形成为开环形且外套在所述牵引杆上,所述固定连接轴穿过所述卡箍的两个开口端,所述固定连接轴的穿出每个所述开口端的端部固定有螺母以将所述牵引杆紧固在所述配合部上。
10.一种跨座式单轨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牵引系统。
CN201711475719.0A 2017-12-29 2017-12-29 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和跨座式单轨列车 Pending CN1099871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5719.0A CN109987104A (zh) 2017-12-29 2017-12-29 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和跨座式单轨列车
PCT/CN2018/124905 WO2019129207A1 (zh) 2017-12-29 2018-12-28 抗点头机构、牵引系统及跨坐式单轨列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75719.0A CN109987104A (zh) 2017-12-29 2017-12-29 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和跨座式单轨列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7104A true CN109987104A (zh) 2019-07-09

Family

ID=67066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75719.0A Pending CN109987104A (zh) 2017-12-29 2017-12-29 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和跨座式单轨列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87104A (zh)
WO (1) WO2019129207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6951A (zh) * 2019-12-30 2020-04-17 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单轨车辆
CN111661094A (zh) * 2020-05-24 2020-09-15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牵引悬挂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11907534A (zh) * 2020-09-07 2020-11-10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单轨观光车悬架装置
CN113086038A (zh) * 2021-04-28 2021-07-09 陈晓妮 一种避震结构及应用其的悬挂机构以及履带车辆底盘
CN113184002A (zh) * 2021-05-07 2021-07-30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连杆组件锁紧方法及锁紧结构
CN113844486A (zh) * 2020-06-28 2021-12-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113844485A (zh) * 2020-06-28 2021-12-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113844484A (zh) * 2020-06-28 2021-12-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RU211623U1 (ru) * 2022-02-14 2022-06-16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КМЗ" Самобалансирующийся монорельсовый вагон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6142A (zh) * 2009-10-16 2011-10-12 邦巴尔迪尔运输有限公司 具有牵引/俯仰控制组件的单轨转向架
CN103889811A (zh) * 2011-11-30 2014-06-25 庞巴迪运输有限公司 用于单轨转向架的被动转向辅助装置
CN105365839A (zh) * 2015-12-10 2016-03-02 西南交通大学 用于跨座式独轨单轴转向架与车体联接的牵引点头控制装置
CN106274950A (zh) * 2016-09-14 2017-01-04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用牵引连杆机构及构架防护方法
CN106809243A (zh) * 2016-12-29 2017-06-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牵引系统
CN106809241A (zh) * 2016-09-21 2017-06-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牵引机构、转向架总成和跨座式单轨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38732A5 (de) * 1979-07-06 1983-10-14 Schweizerische Lokomotiv Schienenfahrzeug mit einem fahrzeugkasten und zwei drehgestellen.
JPS6167656A (ja) * 1984-09-11 1986-04-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の蛇行動防止装置
CN2747120Y (zh) * 2004-10-25 2005-12-21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城市轻轨低地板拖车转向架
CN106809242B (zh) * 2016-09-21 2018-08-1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牵引机构、转向架总成和跨座式单轨车辆
CN107364462B (zh) * 2017-09-01 2023-06-23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系统的过载保护方法及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6142A (zh) * 2009-10-16 2011-10-12 邦巴尔迪尔运输有限公司 具有牵引/俯仰控制组件的单轨转向架
CN103889811A (zh) * 2011-11-30 2014-06-25 庞巴迪运输有限公司 用于单轨转向架的被动转向辅助装置
CN105365839A (zh) * 2015-12-10 2016-03-02 西南交通大学 用于跨座式独轨单轴转向架与车体联接的牵引点头控制装置
CN106274950A (zh) * 2016-09-14 2017-01-04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用牵引连杆机构及构架防护方法
CN106809241A (zh) * 2016-09-21 2017-06-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牵引机构、转向架总成和跨座式单轨车辆
CN106809243A (zh) * 2016-12-29 2017-06-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牵引系统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6951A (zh) * 2019-12-30 2020-04-17 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单轨车辆
CN111661094A (zh) * 2020-05-24 2020-09-15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牵引悬挂装置及工作方法
WO2022001608A1 (zh) * 2020-06-28 2022-01-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113844484B (zh) * 2020-06-28 2023-06-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113844486A (zh) * 2020-06-28 2021-12-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113844485A (zh) * 2020-06-28 2021-12-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113844484A (zh) * 2020-06-28 2021-12-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和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111907534A (zh) * 2020-09-07 2020-11-10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单轨观光车悬架装置
CN113086038A (zh) * 2021-04-28 2021-07-09 陈晓妮 一种避震结构及应用其的悬挂机构以及履带车辆底盘
CN113086038B (zh) * 2021-04-28 2023-09-05 陈晓妮 一种避震结构及应用其的悬挂机构以及履带车辆底盘
CN113184002B (zh) * 2021-05-07 2022-09-27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连杆组件锁紧方法及锁紧结构
CN113184002A (zh) * 2021-05-07 2021-07-30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连杆组件锁紧方法及锁紧结构
RU211623U1 (ru) * 2022-02-14 2022-06-16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КМЗ" Самобалансирующийся монорельсовый ваго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29207A1 (zh) 2019-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7104A (zh) 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牵引系统和跨座式单轨列车
CN106364512B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落车连接结构及悬挂式单轨车辆
CN106809230B (zh) 转向架总成和跨座式单轨车辆
CN2910705Y (zh) 铁路货车转向架
CN206202293U (zh) 转向架总成以及轨道车辆
CN201300859Y (zh) 转向架一系悬挂双拉杆定位装置
CN112550457B (zh) 胶轮列车及其控制方法、系统
CN110143213A (zh) 一种转向架牵引装置及其应用
CN107284464A (zh) 卡轨器及其卡轨车
CN106809242B (zh) 牵引机构、转向架总成和跨座式单轨车辆
CN106809232B (zh) 转向架总成以及轨道车辆
CN206202315U (zh) 悬挂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转向架总成和轨道车辆
CN208181079U (zh) 转向架总成和轨道车辆
CN205872075U (zh) 低地板铰接式轨道车辆转向架悬挂牵引装置
CN102407860A (zh) 铰接式转向架牵引装置
CN106809241A (zh) 牵引机构、转向架总成和跨座式单轨车辆
CN109835365A (zh) 一种转向架与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10155111A (zh) 轨道车辆的转向架构架、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CN109204366A (zh) 转向架的水平轮组件、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06171467U (zh) 轨道交通车辆的模块化中顶结构
CN108909758A (zh) 一种跨坐式单轨列车双连杆耦合的耦合转向架系统
CN102673590B (zh) 一种轨道车辆单元
CN106218648A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车体横梁连接结构及悬挂式单轨车辆
CN109515463A (zh) 铁路货车三轴转向架及安装方法
CN106080642B (zh) 低地板轨道车辆转向架摇枕结构及转向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