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982012B -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82012B
CN109982012B CN201711467019.7A CN201711467019A CN109982012B CN 109982012 B CN109982012 B CN 109982012B CN 201711467019 A CN201711467019 A CN 201711467019A CN 109982012 B CN109982012 B CN 1099820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brightness
pixel
imag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670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82012A (zh
Inventor
吴冠林
韦虎
张夙
沈珈立
林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670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820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82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2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82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820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1Circuitry for evaluating the brightness vari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60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 H04N25/63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applied to dark curr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图像处理方法包括:采集环境光强度;获取待处理图像,并提取所述待处理图像中每一像素的初始亮度值;根据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所述分析结果包括所述待处理图像的亮度分类;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分析结果确定针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的调整参数;至少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提升图像亮度增强的效果。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背景技术
为了呈现高质量的图像,通常会对图像在亮度上进行处理。
现有技术中,把原影像经过低通滤波器后再与原影像运算,以把原影像分成亮度层与对比层。在亮度的调整上,可以利用转换方程把低平均亮度的地方进行较多的亮度增强。在对比增强方面,则是根据亮度增强的比例来进行对比的增强。最后根据处理过的亮度与对比值得到最后的亮度输出。
但是,现有技术中亮度调整所使用的转换方程没有考虑目前环境光的强度,无法针对不同的环境光做不同的反应。同理,也使得对比调整无法针对环境光强弱做调整。此外,现有技术在亮度调整的转换方程上,根据要处理像素的平均强度把转换方程分成三种不同的转换方程。经过三种方程处理后的像素值并非连续接续不断的,在影像上会出现转换失真现象。例如在平均强度79与80的像素的交界处,因为所使用的转换方程不同,而造成亮度增强的幅度大为不同,形成影像上容易察觉到的失真现象。同理,由于对比也是根据亮度增强的幅度来做调整,因此也会间接影响对比的增强上,造成对比增强上的失真。在对比的调整上,方程式也使用了除法的运算,造成了硬件设计上的复杂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升图像亮度增强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方法包括:采集环境光强度;获取待处理图像,并提取所述待处理图像中每一像素的初始亮度值;根据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所述分析结果包括所述待处理图像的亮度分类;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分析结果确定针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的调整参数;至少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至少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包括: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在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基础上加上亮度增加值,其中,所述亮度增加值与所述调整参数的值正相关,且所述环境光强度越高,所述调整参数的值越大,所述分析结果中亮度分类指示的亮度越高,所述调整参数的值越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分析结果确定针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的调整参数包括:对于多个初始亮度值的取值范围,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分析结果分别确定多个子调整参数,所述调整参数为所述多个子调整参数的集合。
可选的,所述至少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包括: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在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基础上加上亮度增加值,其中,所述亮度增加值与所述子调整参数的值正相关,且处于取值范围内的初始亮度值越大,所述子调整参数的值越小。
可选的,所述根据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分析包括:将取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的所述初始亮度值划分为多个连续区段;计算各个区段内像素总数与所述待处理图像的像素总数的比值;将所述比值与第二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亮度分类为偏暗或偏亮;或者,将所述比值与多个设定取值范围进行比较,并根据所述比值落入的设定取值范围确定所述亮度分类。
可选的,所述根据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分析还包括:将设定区段内像素总数与所述待处理图像的像素总数比值作为暗像素比例,并加入所述分析结果,其中,所述设定区段内初始亮度值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分析结果确定针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的调整参数包括: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亮度分类确定第一调整参数;根据所述暗像素比例确定第二调整参数;所述至少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包括:利用所述第一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初次调整;利用所述第二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二次调整。
可选的,所述至少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包括: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计算调整后的各个像素在不同对比度下的第一亮度值和第二亮度值;根据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背景图像的亮度融合所述第一亮度值和所述第二亮度值,以得到各个像素的最终亮度值。
可选的,所述至少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之前还包括:如果所述环境光强度大于第三设定阈值,则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调整展示所述待处理图像的显示屏幕的背光亮度,所述环境光强度与所述背光亮度正相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包括:环境光强度采集模块,适于采集环境光强度;亮度提取模块,适于获取待处理图像,并提取所述待处理图像中每一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分析模块,适于根据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所述分析结果包括所述待处理图像的亮度分类;调整参数确定模块,适于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分析结果确定针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的调整参数;调整模块,适于至少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
可选的,所述调整模块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在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基础上加上亮度增加值,其中,所述亮度增加值与所述调整参数的值正相关,且所述环境光强度越高,所述调整参数的值越大,所述分析结果中亮度分类指示的亮度越高,所述调整参数的值越小。
可选的,所述调整参数确定模块包括:子调整参数确定单元,适于对于多个初始亮度值的取值范围,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分析结果分别确定多个子调整参数,所述调整参数为所述多个子调整参数的集合。
可选的,所述调整模块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在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基础上加上亮度增加值,其中,所述亮度增加值与所述子调整参数的值正相关,且处于取值范围内的初始亮度值越大,所述子调整参数的值越小。
可选的,所述分析模块包括:区段划分单元,适于将取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的所述初始亮度值划分为多个连续区段;比值计算单元,适于计算各个区段内像素总数与所述待处理图像的像素总数的比值;比较单元,适于将所述比值与第二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亮度分类为偏暗或偏亮;亮度分类确定单元,适于将所述比值与多个设定取值范围进行比较,并根据所述比值落入的设定取值范围确定所述亮度分类。
可选的,所述分析模块还包括:暗像素比例确定单元,适于将设定区段内像素总数与所述待处理图像的像素总数比值作为暗像素比例,并加入所述分析结果,其中,所述设定区段内初始亮度值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
可选的,所述调整参数确定模块包括:第一调整参数确定单元,适于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亮度分类确定第一调整参数;第二调整参数确定单元,适于根据所述暗像素比例确定第二调整参数;所述调整模块包括:初次调整单元,适于利用所述第一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初次调整;二次调整单元,适于利用所述第二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二次调整。
可选的,所述调整模块包括:调整单元,适于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亮度值计算单元,适于计算调整后的各个像素在不同对比度下的第一亮度值和第二亮度值;融合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背景图像的亮度融合所述第一亮度值和所述第二亮度值,以得到各个像素的最终亮度值。
可选的,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背光亮度调整模块,适于在所述环境光强度大于第三设定阈值时,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调整展示所述待处理图像的显示屏幕的背光亮度,所述环境光强度与所述背光亮度正相关。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所述图像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所述图像处理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采集环境光强度;获取待处理图像,并提取所述待处理图像中每一像素的初始亮度值;根据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所述分析结果包括所述待处理图像的亮度分类;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分析结果确定针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的调整参数;至少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本发明技术方案在对待处理图像进行亮度调整时,通过结合亮度分类与环境光强度,可以在考量待处理图像本身的像素亮度的同时,将环境光也考量至像素亮度的调整,从而提升图像亮度增强的效果;进而使得在呈现待处理图像时,提升图像呈现效果。
进一步,对于多个初始亮度值的取值范围,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分析结果分别确定多个子调整参数,所述调整参数为所述多个子调整参数的集合。所述至少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包括: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在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基础上加上亮度增加值,其中,所述亮度增加值与所述子调整参数的值正相关,且处于取值范围内的初始亮度值越大,所述子调整参数的值越小。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将待处理图像的初始亮度值划分为多个取值范围,并分别对多个取值范围分别进行处理,可以避免图像的失真现象,保证处理效果的均衡性。此外,处于取值范围内的初始亮度值越大,所述子调整参数的值越小;也即对于初始亮度值越大的像素,对其进行调整所使用的子调整参数的值越小,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在亮度层面上,各个像素的均衡性和平滑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具体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步骤S103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是图1所示步骤S105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分析模块503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调整模块505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现有技术中亮度调整所使用的转换方程没有考虑目前环境光的强度,无法针对不同的环境光做不同的反应。同理,也使得对比调整无法针对环境光强弱做调整。此外,现有技术在亮度调整的转换方程上,根据要处理像素的平均强度把转换方程分成三种不同的转换方程。经过三种方程处理后的像素值并非连续接续不断的,在影像上会出现转换失真现象。同理,由于对比也是根据亮度增强的幅度来做调整,因此也会间接影响对比的增强上,造成对比增强上的失真。在对比的调整上,方程式也使用了除法的运算,造成了硬件设计上的复杂度增加。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对待处理图像进行亮度调整时,通过结合亮度分类与环境光强度,可以在考量待处理图像本身的像素亮度的同时,将环境光也考量至像素亮度的调整,从而提升图像亮度增强的效果;进而使得在呈现待处理图像时,提升图像呈现效果。
进一步,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将待处理图像的初始亮度值划分为多个取值范围,并分别对多个取值范围分别进行处理,可以避免图像的失真现象,保证处理效果的均衡性。此外,处于取值范围内的初始亮度值越大,所述子调整参数的值越小;也即对于初始亮度值越大的像素,对其进行调整所使用的子调整参数的值越小,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在亮度层面上,各个像素的均衡性和平滑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所示图像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采集环境光强度;
步骤S102:获取待处理图像,并提取所述待处理图像中每一像素的初始亮度值;
步骤S103:根据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所述分析结果包括所述待处理图像的亮度分类;
步骤S104: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分析结果确定针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的调整参数;
步骤S105:至少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
在步骤S101的具体实施中,可以利用传感器获取环境光强度。所述环境光强度是指呈现待处理图像的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所述传感器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意可实施的传感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待处理图像可以是单张图像,也可以是视频中的帧图像。在步骤S102的具体实施中,可以提取待处理图像中每一像素(pixel)的初始亮度值,也可以称为原始亮度值。具体而言,如果待处理图像为色彩空间图像,例如,YUV图像或YCbCr图像,则可以直接在亮度层面提取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如果待处理图像为RGB图像,则需要先将RGB图像转换为YUV图像或YCbCr图像,再在亮度层面提取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
在步骤S103的具体实施中,基于待处理图像中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可以分析得到待处理图像的亮度分类。亮度分类可以表征待处理图像的整体亮度。例如,亮度分类可以包括偏暗和偏亮,亮度分类还可以包括亮、中和暗。
在步骤S104的具体实施中,由于环境光强度可以表征呈现待处理图像的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分析结果中的亮度分类可以表征待处理图像的整体亮度,因此可以根据环境光强度和所述分析结果确定调整参数,调整参数可以用于对待处理图像的亮度调整。由此,调整参数中考量了待处理图像本身的亮度以及环境光强度,可以在步骤S105中利用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时,可以提高图像亮度处理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在对待处理图像进行亮度调整时,通过结合亮度分类与环境光强度,可以在考量待处理图像本身的像素亮度的同时,将环境光也考量至像素亮度的调整,从而提升图像亮度增强的效果;进而使得在呈现待处理图像时,提升图像呈现效果。
进一步地,在对待处理图像中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调整之后,再将处理后的亮度与待处理图像的色度组合后输出。也可以将组合后的图像再转换成RGB图像输出。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图1所示步骤S105之前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如果所述环境光强度大于第三设定阈值,则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调整展示所述待处理图像的显示屏幕的背光亮度,所述环境光强度与所述背光亮度正相关。
本实施例中,当环境光强度大于第三设定阈值时,表示外界环境光比较强,在这种情况下,仅对待处理图像的各个像素进行亮度调整的效果不明显。由此,可以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调整展示所述待处理图像的显示屏幕的背光亮度。具体而言,可以通过环境光强度调节显示屏幕的背光灯源。调整方式为环境光越强,背光灯源调亮越多。从而使得待处理图像经过处理后,在当前环境光强度下,能在显示屏幕上呈现出更适于人眼观看的影像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设定阈值可以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预先设定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图1所示步骤S105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在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基础上加上亮度增加值。其中,所述亮度增加值与所述调整参数的值正相关,且所述环境光强度越高,所述调整参数的值越大,所述分析结果中亮度分类指示的亮度越高,所述调整参数的值越小。
也就是说,调整参数的值与环境光强度正相关,环境光强度越高,对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增加的越多,也即亮度增加值越大。调整参数的值与亮度分类指示的亮度负相关,与亮度分类指示的亮度越高,对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增加的越少,也即亮度增加值越小。
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图1所示步骤S104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对于多个初始亮度值的取值范围,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分析结果分别确定多个子调整参数,所述调整参数为所述多个子调整参数的集合。
本实施例中,多个子调整参数可以分别用于对多个初始亮度值的取值范围内的像素值进行亮度调整。通过将待处理图像的初始亮度值划分为多个取值范围,并分别对多个取值范围分别进行处理,可以避免图像的失真现象,保证处理效果的均衡性。
进一步地,图1所示步骤S105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在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基础上加上亮度增加值。其中,所述亮度增加值与所述子调整参数的值正相关,且处于取值范围内的初始亮度值越大,所述子调整参数的值越小。
本实施例中,处于取值范围内的初始亮度值越大,所述子调整参数的值越小;也即对于初始亮度值越大的像素,对其初始亮度值增加的越小,对其进行调整所使用的子调整参数的值越小。
换言之,在调整后待处理图像中,能够达到的效果可以是:在越暗区域增加的亮度会比在越亮的区域增加的亮度更大。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在亮度层面上,各个像素的均衡性和平滑性。
图2示出本发明一个具体应用场景。如图2所示,横坐标表示待处理图像中各个像素初始亮度值,竖坐标表示调整后的输出亮度。对于多个初始亮度值的取值范围(a,b)、(b,c)和(c,d),分别使用曲线L1、L2和L3所示出的对应关系进行亮度调整。
其中,初始亮度值较低的取值范围对应的曲线斜率通常比取值范围较高的取值范围对应的曲线斜率要大。具体地,曲线L1的斜率大于曲线L2的斜率,曲线L2的斜率大于曲线L3的斜率。
更具体地,令在像素位置(x,y)对应的初始亮度值为P′(x,y),则对应像素位置(x,y)的输出亮度P″(x,y)与初始亮度值P′(x,y)关系可以为
Figure BDA0001529609290000091
其中,S1、S2和S3分别为曲线L1、L2、L3的斜率,斜率S1可以根据环境光强度和亮度分类确定,S2=S1+k1,k1为设定数值,a、b和c为设定初始像素值,d1、d2和d3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由于像素点A(a,0)位于曲线L1,且S1已知,则可以通过计算得到d1;进而得到曲线L1的表达式,则可以计算像素点B的输出亮度。根据像素点B和斜率S2,可以通过计算得到d2,进而得到曲线L2的表达式。可以利用曲线L2的表达式计算像素点C的输出亮度,利用像素点C和像素点D(255,255),可以得到d3,进而得到曲线L3的表达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根据需求的不同,还可以配置更多数量的曲线;曲线的表达式可以参照上述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图1所示步骤S103可以包括步骤S301、步骤S302和步骤S303,或者步骤S301、步骤S302和步骤S304。
步骤S301:将取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的所述初始亮度值划分为多个连续区段;
步骤S302:计算各个区段内像素总数与所述待处理图像的像素总数的比值;
步骤S303:将所述比值与第二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亮度分类为偏暗或偏亮。
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定阈值可以是较小的数值,例如69、49等。例如,第一设定阈值为69,则可以统计初始亮度值在(0,24),(0,39),(0,49)和(0,69)范围内像素个数;并计算各个区段内像素总数与所述待处理图像的像素总数的比值。也可以统计初始亮度值在(0,24),(24,39),(39,49)和(49,69)范围内像素个数;并计算各个区段内像素总数与所述待处理图像的像素总数的比值。
在步骤S303的具体实施中,可以利用多个比值确定亮度分类。所述比值可以是初始亮度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的像素占待处理图像的像素总数的比例。
例如,如果从0到69的累积亮度信息像素个数比例小于第二设定阀值,则表示待处理图像为偏亮的图像,亮度分类可以是偏亮;否则,亮度分类为偏暗。
步骤S304:将所述比值与多个设定取值范围进行比较,并根据所述比值落入的设定取值范围确定所述亮度分类。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对图像的亮度分类的精确性,可以将比值与多个设定取值范围进行比较。每一取值单位对应一种亮度分类,则可以将比值落入的取值范围对应的亮度分类作为待处理图像的亮度分类。例如,多个取值范围分别对应亮度分类亮、中和暗。
在具体应用中,可以使用直方图(histogram)的方法来判断待处理图像的亮度分类。
图3所示步骤S303或步骤S304之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设定区段内像素总数与所述待处理图像的像素总数比值作为暗像素比例,并加入所述分析结果。所述设定区段内初始亮度值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
例如,第一设定阈值为69时,设定区段可以是(0,24)。初始亮度值在(0,24)范围内的像素个数占整张图像的像素总数比例,也即暗像素比例,可以表示待处理图像中亮度偏低的区域占了多少比例。
可以理解的是,设定区段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适应性配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发明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步骤S104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亮度分类确定第一调整参数;根据所述暗像素比例确定第二调整参数。
进而,步骤S105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所述第一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初次调整;利用所述第二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二次调整。
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两次的全局色调调整机制。第一次全局亮度调整是根据目前环境光强度和亮度分类来给定第一调整参数做全局像素亮度调整,而第二次全局亮度调整则是根据暗像素比例来给定第二调整参数做第二次的全局亮度调整。当待处理图像的暗像素比例大于设定数值时,则第进行二次调整时,可以做更大的亮度增强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图像处理效果。
如图4所示,图1所示步骤S105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
步骤S402:计算调整后的各个像素在不同对比度下的第一亮度值和第二亮度值;
步骤S403:根据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背景图像的亮度融合所述第一亮度值和所述第二亮度值,以得到各个像素的最终亮度值。
步骤S401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S402的具体实施中,对于待处理图像中每一调整后的像素,可以计算得到具有不同对比度的第一亮度值和第二亮度值。更具体而言,可以计算得到具有较高对比度和较低对比度的第一亮度值和第二亮度值。
在步骤S403的具体实施中,第一亮度值和第二亮度值经过融合(composition)得到最后的亮度值输出。第一亮度值和第二亮度值的融合方式是根据该像素的背景图像的亮度确定的。具体地,背景图像(background image)的亮度是由待处理图像经过低通滤波器得到的。
最后输出的亮度值Lout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表示:Lout=w1×Phigh+(1-w1)×Plow;其中,Phigh为具有较高对比度的第一亮度值,Plow为具有较低对比度的第二亮度值,w1是根据背景图像的亮度确定的权重值。
具体地,背景图像的亮度越高,权重值w1越大。
具体应用中,可以采用对比度受限的自适应直方图均衡(Contrast-limitedadaptive histogram equalization,CLAHE)算法执行步骤S402和步骤S403。
如图5所示,图像处理装置50可以包括环境光强度采集模块501、亮度提取模块502、分析模块503、调整参数确定模块504和调整模块505。
其中,环境光强度采集模块501适于采集环境光强度;
亮度提取模块502适于获取待处理图像,并提取所述待处理图像中每一像素的初始亮度值;
分析模块503适于根据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所述分析结果包括所述待处理图像的亮度分类;
调整参数确定模块504适于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分析结果确定针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的调整参数;
调整模块505适于至少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在对待处理图像进行亮度调整时,通过结合亮度分类与环境光强度,可以在考量待处理图像本身的像素亮度的同时,将环境光也考量至像素亮度的调整,从而提升图像亮度增强的效果;进而使得在呈现待处理图像时,提升图像呈现效果。
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调整模块505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在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基础上加上亮度增加值,其中,所述亮度增加值与所述调整参数的值正相关,且所述环境光强度越高,所述调整参数的值越大,所述分析结果中亮度分类指示的亮度越高,所述调整参数的值越小。
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调整参数确定模块504可以包括子调整参数确定单元,子调整参数确定单元适于对于多个初始亮度值的取值范围,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分析结果分别确定多个子调整参数,所述调整参数为所述多个子调整参数的集合。
进一步地,调整模块505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在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基础上加上亮度增加值,其中,所述亮度增加值与所述子调整参数的值正相关,且处于取值范围内的初始亮度值越大,所述子调整参数的值越小。
如图6所示,分析模块503可以包括区段划分单元5031,适于将取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的所述初始亮度值划分为多个连续区段;
比值计算单元5032,适于计算各个区段内像素总数与所述待处理图像的像素总数的比值;
比较单元5033,适于将所述比值与第二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亮度分类为偏暗或偏亮;
亮度分类确定单元5034,适于将所述比值与多个设定取值范围进行比较,并根据所述比值落入的设定取值范围确定所述亮度分类。
分析模块503还可以包括暗像素比例确定单元5035,适于将设定区段内像素总数与所述待处理图像的像素总数比值作为暗像素比例,并加入所述分析结果,其中,所述设定区段内初始亮度值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
在本发明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调整参数确定模块504包括第一调整参数确定单元,适于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亮度分类确定第一调整参数;第二调整参数确定单元,适于根据所述暗像素比例确定第二调整参数。
进而,调整模块505可以包括初次调整单元,适于利用所述第一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初次调整;二次调整单元,适于利用所述第二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二次调整。
本发明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调整模块505可以包括调整单元5051,适于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
亮度值计算单元5052,适于计算调整后的各个像素在不同对比度下的第一亮度值和第二亮度值;
融合单元5053,适于根据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背景图像的亮度融合所述第一亮度值和所述第二亮度值,以得到各个像素的最终亮度值。
本发明再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图5所示图像处理装置50还可以包括背光亮度调整模块,适于在所述环境光强度大于第三设定阈值时,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调整展示所述待处理图像的显示屏幕的背光亮度,所述环境光强度与所述背光亮度正相关。
关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50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的更多内容,可以参照图1至图4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可以执行图1、图3或图4中所示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步骤。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所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非挥发性存储器(non-volatile)或者非瞬态(non-transitory)存储器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可以执行图1、图3或图4中所示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步骤。所述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环境光强度;
获取待处理图像,并提取所述待处理图像中每一像素的初始亮度值;
根据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所述分析结果包括所述待处理图像的亮度分类;
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分析结果确定针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的调整参数;
至少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
所述根据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分析包括:
将取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的所述初始亮度值划分为多个连续区段;
计算各个区段内像素总数与所述待处理图像的像素总数的比值;
将所述比值与第二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亮度分类为偏暗或偏亮;
或者,将所述比值与多个设定取值范围进行比较,并根据所述比值落入的设定取值范围确定所述亮度分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在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基础上加上亮度增加值,其中,所述亮度增加值与所述调整参数的值正相关,且所述环境光强度越高,所述调整参数的值越大,所述分析结果中亮度分类指示的亮度越高,所述调整参数的值越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分析结果确定针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的调整参数包括:
对于多个初始亮度值的取值范围,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分析结果分别确定多个子调整参数,所述调整参数为所述多个子调整参数的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包括: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在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基础上加上亮度增加值,其中,所述亮度增加值与所述子调整参数的值正相关,且处于取值范围内的初始亮度值越大,所述子调整参数的值越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分析还包括:
将设定区段内像素总数与所述待处理图像的像素总数比值作为暗像素比例,并加入所述分析结果,其中,所述设定区段内初始亮度值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分析结果确定针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的调整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亮度分类确定第一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暗像素比例确定第二调整参数;
所述至少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初次调整;
利用所述第二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二次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包括:
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
计算调整后的各个像素在不同对比度下的第一亮度值和第二亮度值;
根据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背景图像的亮度融合所述第一亮度值和所述第二亮度值,以得到各个像素的最终亮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之前还包括:
如果所述环境光强度大于第三设定阈值,则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调整展示所述待处理图像的显示屏幕的背光亮度,所述环境光强度与所述背光亮度正相关。
9.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境光强度采集模块,适于采集环境光强度;
亮度提取模块,适于获取待处理图像,并提取所述待处理图像中每一像素的初始亮度值;
分析模块,适于根据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分析,以得到分析结果,所述分析结果包括所述待处理图像的亮度分类;
调整参数确定模块,适于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分析结果确定针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的调整参数;
调整模块,适于至少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所述分析模块包括:
区段划分单元,适于将取值小于第一设定阈值的所述初始亮度值划分为多个连续区段;
比值计算单元,适于计算各个区段内像素总数与所述待处理图像的像素总数的比值;
比较单元,适于将所述比值与第二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亮度分类为偏暗或偏亮;
亮度分类确定单元,适于将所述比值与多个设定取值范围进行比较,并根据所述比值落入的设定取值范围确定所述亮度分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在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基础上加上亮度增加值,其中,所述亮度增加值与所述调整参数的值正相关,且所述环境光强度越高,所述调整参数的值越大,所述分析结果中亮度分类指示的亮度越高,所述调整参数的值越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参数确定模块包括:
子调整参数确定单元,适于对于多个初始亮度值的取值范围,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分析结果分别确定多个子调整参数,所述调整参数为所述多个子调整参数的集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在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基础上加上亮度增加值,其中,所述亮度增加值与所述子调整参数的值正相关,且处于取值范围内的初始亮度值越大,所述子调整参数的值越小。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模块还包括:暗像素比例确定单元,适于将设定区段内像素总数与所述待处理图像的像素总数比值作为暗像素比例,并加入所述分析结果,其中,所述设定区段内初始亮度值最大值小于所述第一设定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参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调整参数确定单元,适于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和所述亮度分类确定第一调整参数;
第二调整参数确定单元,适于根据所述暗像素比例确定第二调整参数;
所述调整模块包括:
初次调整单元,适于利用所述第一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初次调整;
二次调整单元,适于利用所述第二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二次调整。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包括:调整单元,适于利用所述调整参数对各个像素的初始亮度值进行调整;
亮度值计算单元,适于计算调整后的各个像素在不同对比度下的第一亮度值和第二亮度值;
融合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待处理图像的背景图像的亮度融合所述第一亮度值和所述第二亮度值,以得到各个像素的最终亮度值。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背光亮度调整模块,适于在所述环境光强度大于第三设定阈值时,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调整展示所述待处理图像的显示屏幕的背光亮度,所述环境光强度与所述背光亮度正相关。
17.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图像处理方法的步骤。
18.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图像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1711467019.7A 2017-12-28 2017-12-28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Active CN1099820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67019.7A CN109982012B (zh) 2017-12-28 2017-12-28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67019.7A CN109982012B (zh) 2017-12-28 2017-12-28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2012A CN109982012A (zh) 2019-07-05
CN109982012B true CN109982012B (zh) 2021-06-25

Family

ID=67075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67019.7A Active CN109982012B (zh) 2017-12-28 2017-12-28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820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8745B (zh) * 2020-09-16 2024-06-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亮度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12310B (zh) * 2020-12-04 2025-01-0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增强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机设备
CN112581394B (zh) * 2020-12-16 2024-09-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764749B (zh) * 2020-12-30 2025-01-0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4119432B (zh) * 2021-11-09 2024-11-08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73714A2 (en) * 2006-06-27 2008-0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enhancing visibility of displayed image
CN101324722A (zh) * 2007-06-13 2008-12-1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亮度和对比度调整的方法
CN102137178A (zh) * 2011-04-07 2011-07-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背光控制方法
CN104581345A (zh) * 2014-12-29 2015-04-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显示帧的方法及装置
CN105592254A (zh) * 2014-10-21 2016-05-18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及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64397B2 (en) * 2003-09-30 2007-01-1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Discrete light color processor
CN1856028A (zh) * 2005-04-28 2006-11-01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装置以及摄影装置中补偿图像画面的补偿方法
US8026908B2 (en) * 2007-02-05 2011-09-27 Dreamworks Animation Llc Illuminated surround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for video and other displays
JP5053724B2 (ja) * 2007-06-19 2012-10-17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再生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CN101231169B (zh) * 2008-01-31 2010-06-09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紫外月球敏感器自主积分时间调节方法
CN101620819B (zh) * 2009-06-25 2013-10-16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图像背光亮度的动态调整方法、装置及移动显示设备
CN103826066B (zh) * 2014-02-26 2017-05-03 芯原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曝光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4869332B (zh) * 2015-05-19 2017-09-29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一种自适应多斜率积分调节方法
US10089960B2 (en) * 2015-06-05 2018-10-02 Apple Inc. Rendering and displaying HDR content according to a perceptual mode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73714A2 (en) * 2006-06-27 2008-0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enhancing visibility of displayed image
CN101324722A (zh) * 2007-06-13 2008-12-1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亮度和对比度调整的方法
CN102137178A (zh) * 2011-04-07 2011-07-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背光控制方法
CN105592254A (zh) * 2014-10-21 2016-05-18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04581345A (zh) * 2014-12-29 2015-04-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显示帧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82012A (zh) 2019-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2012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US10157451B2 (e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9852499B2 (en) Automatic selection of optimum algorithms for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 processing based on scene classification
US10565742B1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heng et al. Efficient histogram modification using bilateral Bezier curve for the contrast enhancement
US20160110846A1 (en) Automatic display image enhancement based on user's visual perception model
CN104200431A (zh) 图像灰度化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CN112561906A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3000868A1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EP3363193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set of exposure times for high dynamic range video imaging
JP5410378B2 (ja) 映像信号補正装置および映像信号補正プログラム
CN106488080A (zh) 数字成像中用于高动态范围的动态噪声减小的方法和装置
Hussain et al. Max-RGB based colour constancy using the sub-blocks of the image
US11310440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surveillance camera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13436106A (zh) 水下图像的增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e et al. A back lighting color image enhancement method using color saturation and image fusion
CN107545555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US913568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age enhancement by local tone curve mapping
CN118101854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376716A (zh) 一种细粒度场景感知的动态ae控制方法
Nakamura Assessing scene brightness and glare by an imaging system possibility of appearance-based lighting evaluation
JP2021033502A (ja) 画像処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MISUMI et al. Correction of Color Cast Images using Histogram Equalization of Local Area
Ilayaraja et al. Boosting Dark Images Using Content-Aware Algorithm Through Channel Divi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