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6492B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76492B CN109976492B CN201811621025.8A CN201811621025A CN109976492B CN 109976492 B CN109976492 B CN 109976492B CN 201811621025 A CN201811621025 A CN 201811621025A CN 109976492 B CN109976492 B CN 10997649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supply
- supply device
- power
- standard
- capabil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6—Arrangements to supply power to external peripherals either directly from the computer or under computer control, e.g. supply of power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port, computer controlled power-strip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 G06F13/4282—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 G06F13/4295—Bus transfer protocol, e.g. handshake; Synchronisation on a serial bus, e.g. I2C bus, SPI bus using an embedded synchron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0—Means for acting in the event of power-supply failure or interruption, e.g. power-supply fluctu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用于从供电装置接收电力的电力接收部、用于确定所述供电装置的类型的类型确定部、用于确定所述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的能力确定部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供电装置的类型被确定为第一类型并且所述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被确定为第二供电能力的情况下,限制或停止从所述供电装置待接收的电力,所述第二供电能力比与所述第一类型对应的第一供电能力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各方面总体涉及能够经由线缆从供电装置接收电力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根据在USB Type-C标准之前规定的USB(通用串行总线)标准(USB3.0标准、USB2.0标准、USB BC(Battery Charging,电池充电)1.2标准等),电力传输装置的供电能力能够通过使用D+端子和D-端子来检测。在本说明书中,在USB Type-C标准之前规定的USB标准(USB 3.0标准、USB 2.0标准、USB BC(电池充电)1.2标准等)将被称为“传统标准(legacystandard)”。日本特开2012-185661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根据与由传统标准规定的方法不同的方法来检测从主机装置供给到负载的电流的方法。
在USB Type-C标准中,新规定了USB Type-C连接器。在符合传统标准的连接器中未包括的CC(Configuration Channel,配置通道)端子已被添加到USB Type-C连接器。根据USB Type-C标准,CC电压(施加到CC端子的电压)表示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是否是三种不同的供电能力(默认USB、7.5W(1.5A,5V)以及15W(3A,5V))中的一种。默认USB是由传统标准规定的供电能力。7.5W(1.5A,5V)和15W(3A,5V)是由USB Type-C标准规定的供电能力。因此,电力接收装置能够基于检测到的CC电压来检测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
能够将符合USB Type-C标准的供电装置连接到符合USB Type-C标准的电力接收装置的USB Type-C线缆在其两端包括USB Type-C连接器。另一方面,能够将符合传统标准的供电装置连接到符合USB Type-C标准的电力接收装置的USB Type-C线缆例如在一端包括符合USB 2.0标准的A型连接器并且在另一端包括USB Type-C连接器。在本说明书中,能够将符合传统标准的供电装置连接到符合USB Type-C标准的电力接收装置的USB Type-C线缆将被称为“传统线缆”。
符合传统标准的连接器不包括CC端子。因此,符合传统标准的供电装置不能将电压施加到电力接收装置的CC端子。因此,在USB Type-C标准中,在传统线缆要将符合传统标准的供电装置连接到符合USB Type-C标准的电力接收装置的情况下,规定传统线缆将向电力接收装置的CC端子施加电压。结果,向电力接收装置告知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然而,根据USB Type-C标准,传统线缆仅能够将表示默认USB的电压施加到电力接收装置的CC端子。
然而,在市场上存在不满足USB Type-C标准的不适当的传统线缆。因此,供电装置和电力接收装置可能将通过这样的不适当的传统线缆彼此连接。如果供电装置和电力接收装置通过这样的不适当的传统线缆彼此连接,则电力接收装置可能错误地检测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并且可能有问题地试图接收超过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的电力。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电力接收装置不能从供电装置接收足够的电力,所以电力接收装置可能将由于缺乏电力而停止其操作。
发明内容
根据实施例的一方面,能够解决当供电装置和电力接收装置经由不满足USBType-C标准的不适当的线缆连接时发生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根据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电力接收部,其用于从供电装置接收电力;类型确定部,其用于确定所述供电装置的类型;能力确定部,其用于确定所述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以及控制部,其用于在所述供电装置的类型被确定为第一类型并且所述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被确定为第二供电能力的情况下,限制或停止从所述供电装置待接收的电力,第二供电能力比与所述第一类型对应的第一供电能力高。
根据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确定供电装置的类型;确定所述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以及在所述供电装置的类型被确定为第一类型并且所述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被确定为第二供电能力的情况下,限制或停止从所述供电装置待接收的电力,第二供电能力比与所述第一类型对应的第一供电能力高。
根据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存储使计算机执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程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确定供电装置的类型;确定所述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以及在所述供电装置的类型被确定为第一类型并且所述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被确定为第二供电能力的情况下,限制或停止从所述供电装置待接收的电力,第二供电能力比与所述第一类型对应的第一供电能力高。
根据以下实施例,实施例的其他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100的部件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用于例示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的部件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用于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100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例示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5是用于例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100的操作的示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6是用于例示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与CC电压之间的关系的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然而,本公开的方面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用于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100的部件的示例的框图。
电力接收装置100是能够接收经由USB Type-C线缆而从供电装置120供给的电力的电子设备。供电装置120是能够经由USB Type-C线缆向电力接收装置100供给电力的电子设备。
如图1中所示,电力接收装置100包括连接单元101、电源102、电力控制单元103、负载单元104、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电阻器106、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和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然而,电力接收装置100中包括的部件不限于图1中所示的部件。
连接单元101是符合USB Type-C标准的连接器(插座)。供电装置120经由USBType-C线缆连接到连接单元101。连接单元101至少包括VBUS端子、GND(接地)端子、CC(配置通道)端子、D+端子、D-端子等。经由VBUS端子进行从供电装置120向电力接收装置100的供电。表示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的电压被施加到CC端子。经由D+端子和D-端子进行符合USB 2.0标准的通信。如果供电装置120是符合传统标准的电子设备,则经由D+端子和D-端子确定供电装置120的类型。GND(接地)端子连接到接地线(第一电位)。
电源102包括可充电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电力控制单元103将从电源102和供电装置120中的一者或两者接收的电力供给到电力接收装置100的部件(负载单元104、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等)。电力控制单元103通过使用经由连接单元101的VBUS端子从供电装置120接收的电力来对电源102进行充电。电力控制单元103控制电源102的充电。
电力控制单元103从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接收表示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的信息。表示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的信息表示,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是否是三种不同的供电能力(默认USB、7.5W(1.5A,5V)以及15W(3A,5V))中的一种。电力控制单元103能够基于该信息控制待接收的电力(与由电力控制单元103经由连接单元101的VBUS端子从供电装置120待接收的电力对应),使得待接收的电力将不超过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此外,电力控制单元103从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接收表示连接到连接单元101的传统线缆是否是不满足USB Type-C标准的不适当的线缆的信息。结果,在连接到连接单元101的传统线缆是不满足USB Type-C标准的不适当的线缆的情况下,电力控制单元103能够限制或停止接收电力(与由电力控制单元103经由连接单元101的VBUS端子从供电装置120待接收的电力对应)。以这种方式,电力控制单元103能够用作控制经由连接单元101的VBUS端子从供电装置120待接收的电力的控制单元。
负载单元104被形成为例如向用户提供诸如摄像装置(例如,数字照相机)、移动电话(例如,智能手机)或移动终端(例如,平板设备)的功能。负载单元104基于从电力控制单元103供给的电力进行操作。
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连接在电阻器106与连接单元101的GND端子之间。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能够生成连接装置类型信息,该连接装置类型信息表示经由USBType-C线缆连接到连接单元101的供电装置120是符合传统标准的装置、符合USB Type-C标准的装置还是未知装置。向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通知由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生成的连接装置类型信息。注意,如上所述,传统标准表示在USB Type-C标准之前规定的USB标准(USB 3.0标准、USB 2.0标准、USB BC(电池充电)1.2标准等)。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连接到连接单元101的VBUS端子,并且能够检测施加到连接单元101的VBUS端子的电压。稍后将描述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的部件。
电阻器106是用于将连接单元101的CC端子的电压下拉到预定的下拉电压的下拉电阻。预定的下拉电压是由USB Type-C标准规定的电压。电阻器106具有由USB Type-C标准规定的预定的电阻值。电阻器106的一端连接到连接单元101的CC端子。电阻器106的另一端连接到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
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连接到连接单元101的CC端子、D+端子和D-端子。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检测CC电压,CC电压是施加到连接单元101的CC端子的电压。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基于检测到的CC电压检测三种不同的供电能力(默认USB、7.5W(1.5A,5V)以及15W(3A,5V))中的哪一种是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使用图6中所示的关系来确定三种不同的供电能力(默认USB、1.5A/5V以及3A/5V)中的哪一种是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例如,在由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检测到的CC电压为0.9V的情况下,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将确定电源120的供电能力为7.5W(1.5A,5V)(参见图6)。如果确定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为默认USB,则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将根据USB BC 1.2标准经由D+端子和D-端子检测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另外,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包括用于对符合USB PD(Power Delivery,电力传输)标准的BMC(Biphase Mark Coding,双相标记编码)信号进行解码的解码器。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能够通过由解码器对传送到连接单元101的CC端子的数据进行解码来检测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能够通过使用CC端子执行预定的通信来检测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能够向电力控制单元103和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通知表示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的信息。以这种方式,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能够用作检测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的供电能力确定单元。
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获得从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通知的连接装置类型信息。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能够基于该信息确定连接到连接单元101的USB Type-C线缆是否是传统线缆。另外,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获得与从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通知的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相关的信息。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能够基于该信息,确定连接到连接单元101的传统线缆是否是不满足USB Type-C标准的不适当的线缆。
接下来,将参照图3的流程图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100的操作的示例。图3示出了当供电装置120经由USB Type-C线缆连接到电力接收装置100的连接单元101时进行的操作的示例。
在初始状态(供电装置120经由USB Type-C线缆连接到连接单元101之前的状态)下,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的开关202处于导通状态。因此,连接单元101的CC端子的电压被电阻器106下拉到预定的下拉电压。当供电装置120经由USB Type-C线缆连接到连接单元101时,开始步骤S301的处理。在步骤S301中,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检测VBUS电压(施加到连接单元101的VBUS端子的电压)。随后,开始步骤S302的处理。
在步骤S302中,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进行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处理(参见图4)(稍后描述)。通过进行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处理(稍后描述),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能够确定供电装置120(与连接装置对应)是符合USB Type-C标准的装置、符合传统标准的装置还是未知装置。注意,虽然未在图3中示出,但是如果在步骤S302中确定供电装置120是未知装置,则电力控制单元103将限制或停止接收电力(与由电力控制单元103经由连接单元101的VBUS端子从供电装置120待接收的电力对应)。如果要限制接收电力,则电力控制单元103将把从供电装置120待接收的电流限制为例如等于或低于2.5mA。
如果在步骤S302中确定供电装置120是符合USB Type-C标准的装置,则开始步骤S303的处理。在步骤S303中,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确定连接到连接单元101的USB Type-C线缆不是传统线缆。如上所述,传统线缆是能够将符合传统标准的供电装置连接到符合USBType-C标准的电力接收装置的USB Type-C线缆。在连接到连接单元101的USB Type-C线缆不是传统线缆的情况下,供电装置120将向连接单元101的CC端子供给电压。因此,能够使用CC电压(施加到连接单元101的CC端子的电压)来确定三种不同的供电能力(默认USB、1.5A/5V或3A/5V)中的哪一种是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因此,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检测CC电压,并且基于检测到的CC电压确定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在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确定了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之后,开始步骤S304(稍后描述)的处理。
如果在步骤S302中确定供电装置120是符合传统标准的装置,则开始步骤S305的处理。在步骤S305中,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基于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的确定结果,确定供电装置120经由传统线缆连接到连接单元101。注意,如上所述,USB Type-C线缆能够将符合传统标准的供电装置连接到符合USB Type-C标准的电力接收装置。在步骤S305中,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检测CC电压(施加到连接单元101的CC端子的电压),并且基于检测到的CC电压确定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例如,如图6中所示,在CC电压等于或高于0.25V但低于0.66V的情况下,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将确定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是默认USB。注意,在供电装置120是符合传统标准的装置的情况下,由传统线缆而不是供电装置120来供给CC电压。在确定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之后,开始步骤S306的处理。
在步骤S306中,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确定在步骤S305中确定的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是否是默认USB。
根据USB Type-C标准,通过传统线缆仅允许将默认USB作为供电能力告知电力接收装置。因此,如果在步骤S305中确定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是默认USB,则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将确定连接到连接单元101的传统线缆是满足USB Type-C标准的适当的线缆(步骤S307)。在步骤S305中确定的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是默认USB的情况下,在USB Type-C标准中规定电力接收装置100将根据传统标准经由连接单元101的VBUS端子接收电力。因此,在第一实施例中,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将根据USB BC 1.2标准确定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步骤S308)。在根据USB BC 1.2标准确定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之后,开始步骤S304的处理。
在步骤S304中,电力控制单元103确定待接收的电力(与由电力控制单元103经由连接单元101的VBUS端子从供电装置120待接收的电力对应),使得待接收的电力将不超过在步骤S303或步骤S308中确定的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电力控制单元103开始电力接收操作,以便从供电装置120接收等于或低于在步骤S304中确定的电力的电力。
在步骤S305中确定的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不是默认USB的情况(在步骤S306中为“否”)意味着连接到连接单元101的传统线缆向电力接收装置100告知了除默认USB以外的供电能力。传统线缆向电力接收装置告知除默认USB以外的供电能力的状态是背离USBType-C标准的状态。因此,在步骤S309中,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将确定连接到连接单元101的传统线缆是不满足USB Type-C标准的不适当的线缆。在通过使用CC电压从这样的不适当的线缆向电力接收装置告知供电能力的情况下,供电能力可能将超过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为了防止电力接收装置从供电装置120接收超过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的电流,开始步骤S310的处理。
在步骤S310中,基于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的确定结果,电力控制单元103限制或停止接收电力(与由电力控制单元103经由连接单元101的VBUS端子从供电装置120待接收的电力对应)。如果要限制接收电力,则电力控制单元103例如将从供电装置120待接收的电流限制为等于或低于2.5mA。
以这种方式,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100能够通过确定连接到连接单元101的线缆是否是不满足USB Type-C标准的不适当的线缆来适当地确定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电力接收装置100能够使负载单元104根据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进行操作,并且能够根据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对电源102进行充电。电力接收装置100能够适当地确定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并且能够从供电装置120接收适于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的电流。因此,电力接收装置100能够防止由于来自供电装置120的电力不足而导致负载单元104变得不能操作的状态发生。
接下来,将参照图2描述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的部件的示例。如图2中所示,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包括控制单元201、开关202和VBUS电压检测单元203。注意,这些部件仅仅是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中包括的部件的示例。
开关202布置在电阻器106与连接单元101的GND端子之间。开关202能够在控制单元201的控制下将电阻器106和GND端子设置处于导通状态和非导通状态。注意,在开关202的初始状态下,即,在开关202不在控制单元201的控制下的状态下,开关202处于导通状态。开关202由例如p沟道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场效应晶体管)形成。在开关202由p沟道FET形成的情况下,p沟道FET的漏极将连接到连接单元101的GND端子,并且p沟道FET的源极将连接到电阻器106。从控制单元201向p沟道FET的栅极供给高电平信号或低电平信号。如果在p沟道FET的栅极为低电平的状态下向CC端子施加电压,则开关202被设置为导通状态。可以使用耗尽型FET、结型FET等作为开关202,使得即使在CC电压低的情况下(例如,在CC电压为0.25V的情况下),开关202也将被设置为导通状态。虽然在第一实施例中开关202布置在电阻器106与GND端子之间,但是第一实施例不限于此。只要开关202能够对是否将电阻器106作为负载连接到连接单元101的CC端子进行切换即可。因此,开关202可以布置在CC端子与电阻器106之间。
VBUS电压检测单元203检测VBUS电压(施加到连接单元101的VBUS端子的电压)。VBUS电压检测单元203向控制单元201通知表示由VBUS电压检测单元203检测到的VBUS电压的VBUS电压信息。控制单元201能够通过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处理(稍后描述)来确定经由USBType-C线缆连接到连接单元101的供电装置120是符合USB Type-C标准的装置、符合传统标准的装置还是未知装置。控制单元201能够从VBUS电压检测单元203获得VBUS电压信息。另外,控制单元201能够向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通知通过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处理获得的连接装置类型信息。
接下来,将参照图4的流程图描述在步骤S302中由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进行的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处理的示例。
在步骤S401中,控制单元201将开关202设置为非导通状态。当开关202被设置为非导通状态时,连接单元101的CC端子的电压被设置为在电压被电阻器106下拉到预定的下拉电压之前所设置的电压。在供电装置120是符合USB Type-C标准的供电装置的情况下,当连接单元101的CC端子的电压改变为在电压被电阻器106下拉到预定的下拉电压之前所设置的电压时,供电装置120将停止向VBUS端子施加电压。另一方面,在供电装置120是符合传统标准的供电装置的情况下,即使当连接单元101的CC端子的电压改变为在电压被电阻器106下拉到预定的下拉电压之前所设置的电压时,供电装置120也将继续向VBUS端子施加电压。
在步骤S401中将开关202设置为非导通状态之后,开始步骤S402的处理。在步骤S402中,控制单元201参照从VBUS电压检测单元203通知的VBUS电压信息,并且确定由VBUS电压检测单元203检测到的VBUS电压是否等于或小于第一值。第一值例如为0.8V,该值是将确定在USB PD标准中已经停止VBUS电压的输出的电压。如果确定检测到的VBUS电压等于或小于第一值(在步骤S402中为“是”),则控制单元201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403。如果确定检测到的VBUS电压超过第一值(在步骤S402中为“否”),则控制单元201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404。
在步骤S403中,控制单元201确定供电装置120是符合USB Type-C标准的供电装置。随后,控制单元201向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通知表示供电装置120是符合USB Type-C标准的供电装置的连接装置类型信息,并且处理前进到步骤S408。
在步骤S404中,控制单元201参照上述的VBUS电压信息,并且确定由VBUS电压检测单元203检测到的VBUS电压是否落在预定的范围内。假设预定的范围例如是从4.75V至5.25V。如果确定检测到的VBUS电压落在预定的范围内(在步骤S404中为“是”),则控制单元201将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405。如果确定检测到的VBUS电压未落在预定的范围内(在步骤S404中为“否”),则控制单元201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406。
在步骤S405中,控制单元201确定供电装置120是符合传统标准的供电装置。随后,控制单元201向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通知表示供电装置120是符合传统标准的供电装置的连接装置类型信息,并且处理前进到步骤S408。
在步骤S406中,控制单元201确定步骤S404的处理的重试计数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计数。假设预定的计数例如是从2至20中的任何数。如果确定步骤S404的处理的重试计数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计数(在步骤S406中为“是”),则控制单元201使处理前进到步骤S407。如果确定步骤S404的处理的重试计数小于预定的计数(在步骤S406中为“否”),则控制单元201使处理返回到步骤S404。
在步骤S407中,控制单元201确定供电装置120是未知装置。随后,控制单元201向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通知表示供电装置120是未知装置的连接装置类型信息,并且处理前进到步骤S408。
在步骤S408中,控制单元201将开关202设置为导通状态。在步骤S408中将开关202设置为导通状态之后,图4中所示的操作示例的处理结束。
注意,只要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能够检测供电装置120是符合USB Type-C标准的装置、符合传统标准的装置还是未知装置即可,并且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不限于图2中所示的布置或图4中所示的操作示例。
以这种方式,根据第一实施例,在即使已经检测到供电装置120是符合传统标准的装置,但仍检测到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不是默认USB的情况下,限制或停止接收电力(与由电力控制单元103经由连接单元101的VBUS端子从供电装置120待接收的电力对应)。因此,根据第一实施例,能够防止电力接收装置100试图接收超过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的电力。因此,根据第一实施例,能够提供能够从供电装置120适当地接收电力的电子设备。
注意,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改变或变型的第一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第一实施例描述了如下示例:在确定供电装置120是符合USB Type-C标准的装置、符合传统标准的装置还是未知装置之后,确定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还能够切换连接装置类型的确定和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的确定的顺序,并且以切换的顺序进行确定操作。因此,第二实施例将描述如下示例:在确定了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之后,确定供电装置120是符合USB Type-C标准的装置、符合传统标准的装置还是未知装置。另外,第二实施例将描述如下示例:在连接装置类型的确定之后,进行关于供电装置120是否经由满足USBType-C标准的适当的线缆连接到电力接收装置的确定。在第二实施例中,能够通过进行更少的处理来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100的部件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100的部件相同,因此将省略描述。
接下来,将参照图5的流程图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100的操作的示例。图5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当供电装置120经由USB Type-C线缆连接到电力接收装置100的连接单元101时进行的操作的示例。
在初始状态(在供电装置120经由USB Type-C线缆连接到连接单元101之前的状态)下,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的开关202处于导通状态。因此,连接单元101的CC端子的电压被电阻器106下拉到预定的下拉电压。当供电装置120经由USB Type-C线缆连接到连接单元101时,开始步骤S501的处理。在步骤S501中,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检测VBUS电压(施加到连接单元101的VBUS端子的电压)(步骤S501)。随后,开始步骤S502的处理。
在步骤S502中,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检测CC电压(施加到连接单元101的CC端子的电压),并且基于检测到的CC电压确定供电装置120(与连接装置对应)的供电能力。如果确定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是默认USB(在步骤S503中为“是”),则开始步骤S504的处理。如果确定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不是默认USB(在步骤S503中为“否”),则开始步骤S506的处理。
在步骤S504中,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根据USB BC 1.2标准确定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在确定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之后,开始步骤S505(稍后描述)的处理。
在步骤S506中,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进行上述的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处理(参见图4)。通过进行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处理,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单元105能够确定供电装置120是符合USB Type-C标准的装置、符合传统标准的装置还是未知装置。注意,虽然未在图5中示出,但是如果确定供电装置120是未知装置,则电力控制单元103将限制或停止接收电力(与由电力控制单元103经由连接单元101的VBUS端子从供电装置120待接收的电力对应)。如果要限制接收电力,则电力控制单元103将把从供电装置120待接收的电流限制为例如等于或低于2.5mA。
注意,由于在上述的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处理中开关202将被暂时设置为非导通状态,因此存在符合USB Type-C标准的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将在连接装置类型确定处理的执行之前/之后改变的可能性。因此,在供电装置120是符合USB Type-C标准的装置的情况下,开始步骤S507的处理。在步骤S507中,供电能力确定单元107检测CC电压(施加到连接单元101的CC端子的电压),并且基于检测到的CC电压再次确定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注意,在供电装置120是符合USB Type-C标准的装置的情况下,由供电装置120供给CC电压,并且将通过该CC电压向电力接收装置100告知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在确定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之后,开始步骤S505的处理。
在步骤S505中,电力控制单元103确定待接收的电力(与由电力控制单元103经由连接单元101的VBUS端子从供电装置120待接收的电力对应),使得待接收的电力将不超过在步骤S504或步骤S507中确定的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电力控制单元103开始电力接收操作,以便从供电装置120接收等于或低于在步骤S505中确定的电力的电力。
如果在步骤S506中确定供电装置120是符合传统标准的装置,则开始步骤S508的处理。在步骤S508中,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确定连接到连接单元101的USB Type-C线缆是传统线缆。CC电压是通过传统线缆而不是通过供电装置120供给的电压。通过该CC电压向电力接收装置100告知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然而,传统线缆向电力接收装置告知除默认USB以外的供电能力的状态是背离USB Type-C标准的状态。因此,在步骤S508中,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将确定连接到连接单元101的传统线缆是不满足USB Type-C标准的不适当的线缆。在通过使用CC电压从这样的不适当的线缆向电力接收装置告知供电能力的情况下,供电能力可能将超过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为了防止电力接收装置从供电装置120接收超过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的电流,开始步骤S509的处理。
在步骤S509中,基于线缆类型确定单元108的确定结果,电力控制单元103限制或停止接收电力(与由电力控制单元103经由连接单元101的VBUS端子从供电装置120待接收的电力对应)。如果要限制接收电力,则电力控制单元103例如把从供电装置120待接收的电流限制为等于或低于2.5mA。
以这种方式,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电力接收装置100中,在确定了供电装置120的供电能力之后,确定供电装置120是符合USB Type-C标准的装置、符合传统标准的装置还是未知装置。随后,在第二实施例中,确定供电装置120是否经由满足USB Type-C标准的适当的线缆连接到电力接收装置。结果,根据第二实施例,能够通过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不同的方法来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注意,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如上所述的第二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改变或变型的第二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各种功能、处理或方法能够由个人计算机、微计算机、CPU(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等通过使用对应的程序来实现。在第三实施例中,在下文中,个人计算机、微计算机、CPU(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等将被称为“计算机X”。另外,在第三实施例中,用于控制计算机X的程序(即,用于实现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各种功能、处理或方法中的一种的程序)将被称为“程序Y”。
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各种功能、处理或方法中的各个均通过计算机X执行程序Y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程序Y经由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被供给到计算机X。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硬盘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磁光存储设备、存储器卡、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等中的至少一个。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是非暂时性存储介质。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方面,但是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面不限于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
Claims (7)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电力接收部,其包括VBUS端子和配置通道端子,其中,所述VBUS端子用于从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装置接收电力;
类型确定部,其用于在所述配置通道端子的电压不是预定电压的同时,基于所述VBUS端子的电压来确定所述供电装置是否符合USB Type-C标准;
能力确定部,其用于使用配置通道端子确定所述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以及
控制部,其用于在由所述类型确定部确定所述供电装置不符合USB Type-C标准并且由所述能力确定部确定所述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为第二供电能力的情况下,限制或停止经由所述VBUS端子从所述供电装置接收电力,所述第二供电能力比与在USB Type-C标准之前指定的USB标准对应的第一供电能力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在所述类型确定部确定所述供电装置符合USB Type-C标准的情况下,所述能力确定部基于所述配置通道端子的电压来确定所述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在所述类型确定部确定所述供电装置是否符合USB Type-C标准之后,所述能力确定部确定所述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在所述能力确定部确定所述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之后,所述类型确定部确定所述供电装置是否符合USB Type-C标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力接收部符合USB Type-C标准。
6.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VBUS端子和配置通道端子,其中,所述VBUS端子用于从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装置接收电力,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配置通道端子的电压不是预定电压的同时,基于所述VBUS端子的电压来确定供电装置是否符合USB Type-C标准;
使用配置通道端子确定所述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以及
在所述供电装置被确定为不符合USB Type-C标准并且所述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被确定为第二供电能力的情况下,限制或停止经由所述VBUS端子从所述供电装置接收电力,所述第二供电能力比与在USB Type-C标准之前指定的USB标准对应的第一供电能力高。
7.一种存储介质,其存储使计算机执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程序,所述电子设备包括VBUS端子和配置通道端子,其中,所述VBUS端子用于从连接到所述电子设备的供电装置接收电力,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配置通道端子的电压不是预定电压的同时,基于所述VBUS端子的电压来确定供电装置是否符合USB Type-C标准;
使用配置通道端子确定所述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以及
在所述供电装置被确定为不符合USB Type-C标准并且所述供电装置的供电能力被确定为第二供电能力的情况下,限制或停止经由所述VBUS端子从所述供电装置接收电力,所述第二供电能力比与在USB Type-C标准之前指定的USB标准对应的第一供电能力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54577A JP7072382B2 (ja) | 2017-12-28 | 2017-12-28 |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7-254577 | 2017-12-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76492A CN109976492A (zh) | 2019-07-05 |
CN109976492B true CN109976492B (zh) | 2023-12-22 |
Family
ID=64746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621025.8A Active CN109976492B (zh) | 2017-12-28 | 2018-12-28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23030B2 (zh) |
EP (1) | EP3506050B1 (zh) |
JP (1) | JP7072382B2 (zh) |
CN (1) | CN10997649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0008897A (ja) * | 2018-07-02 | 2020-01-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7427385B2 (ja) | 2019-07-31 | 2024-02-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7256105B2 (ja) * | 2019-10-25 | 2023-04-11 |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電子装置およびその受電制御方法 |
JP7097920B2 (ja) * | 2020-01-24 | 2022-07-08 |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JP7515314B2 (ja) | 2020-06-24 | 2024-07-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
JP2022025593A (ja) | 2020-07-29 | 2022-02-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N112346552B (zh) * | 2020-10-15 | 2023-05-26 | 宁畅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 | 电源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JP2023154165A (ja) * | 2022-04-06 | 2023-10-19 |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 Usb接続検知装置およびusb接続検知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043694A (ja) * | 2012-08-24 | 2014-03-13 | Sharp Corp | 段積み用治具、段積み用治具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段積み方法、及び、段積み用治具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
JP2014102693A (ja) * | 2012-11-20 | 2014-06-05 |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 携帯端末機器及び給電方法 |
CN104881391A (zh) * | 2015-06-10 | 2015-09-02 | 赛尔康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USB Type-C接口的识别电路 |
CN105577391A (zh) * | 2015-12-16 | 2016-05-11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差分型通信接口的供电装置、方法和系统 |
CN105785817A (zh) * | 2016-03-24 | 2016-07-20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供电电路及供电方法 |
WO2017177377A1 (zh) * | 2016-04-12 | 2017-10-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USB Type-C端口设备识别对端设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22605B2 (ja) * | 1995-11-17 | 2001-01-0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JP3642319B2 (ja) * | 2002-01-30 | 2005-04-2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電源の制御装置 |
JP3674855B2 (ja) * | 2002-03-20 | 2005-07-2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電源制御装置および電源制御方法 |
US7463886B2 (en) * | 2003-09-16 | 2008-12-09 | Spyder Navigations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residual energy awareness in an ad ho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JPWO2006117966A1 (ja) * | 2005-04-27 | 2008-12-18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ド型電子装置及びホスト装置 |
JP5697401B2 (ja) * | 2010-10-28 | 2015-04-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源回路 |
JP5755908B2 (ja) | 2011-03-04 | 2015-07-29 |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 周辺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usbケーブル |
TWI500228B (zh) * | 2012-10-23 | 2015-09-11 | Acbel Polytech Inc | Power supply with output protection function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JP6422199B2 (ja) * | 2013-01-17 | 2018-11-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MY187683A (en) | 2013-09-27 | 2021-10-11 | Intel Corp |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change current limit |
US9606953B2 (en) * | 2014-03-13 | 2017-03-2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entering accessory docking mode in USB type C |
JP6448200B2 (ja) * | 2014-03-17 | 2019-01-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JP6083878B2 (ja) * | 2014-04-09 | 2017-02-22 | ノキア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オーユー | 電力供給の方向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CN103944225B (zh) * | 2014-04-16 | 2017-04-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电池智能管理方法、电池智能管理装置及电池 |
US9891680B2 (en) * | 2014-11-19 | 2018-02-13 | Dell Products L.P. |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multi-purpose connector guide pin structure |
US10324877B2 (en) | 2014-12-24 | 2019-06-18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Circuit and method for interfacing universal serial bus |
EP3575922B1 (en) * | 2015-01-23 | 2021-03-10 | Icr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usb power delivery |
US9866055B2 (en) * | 2015-06-19 | 2018-01-09 |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Automatic scheme to detect multi-standard charger types |
KR102599644B1 (ko) * | 2015-12-02 | 2023-11-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리튬 배터리를 갖는 전원 공급 시스템 |
KR102471497B1 (ko) * | 2016-04-01 | 2022-11-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원 공급 시스템 및 파워 모듈 |
US20170293335A1 (en) | 2016-04-08 | 2017-10-12 | Robert A. Dunstan | Adjustable power delivery apparatus for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type-c |
US10761553B2 (en) | 2016-06-17 | 2020-09-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niversal serial bus (USB) cable type detec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
US10318394B2 (en) | 2016-08-26 | 2019-06-11 |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USB TYPE-C to legacy USB cable detection |
TW201818231A (zh) | 2016-11-08 | 2018-05-16 | 祥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橋接模組及其操作方法 |
KR102384785B1 (ko) | 2017-03-14 | 2022-04-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배터리의 전압에 기반한 충전 제어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
-
2017
- 2017-12-28 JP JP2017254577A patent/JP7072382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2-20 EP EP18214342.0A patent/EP3506050B1/en active Active
- 2018-12-28 US US16/235,233 patent/US11023030B2/en active Active
- 2018-12-28 CN CN201811621025.8A patent/CN10997649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043694A (ja) * | 2012-08-24 | 2014-03-13 | Sharp Corp | 段積み用治具、段積み用治具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段積み方法、及び、段積み用治具を用い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
JP2014102693A (ja) * | 2012-11-20 | 2014-06-05 |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 携帯端末機器及び給電方法 |
CN104881391A (zh) * | 2015-06-10 | 2015-09-02 | 赛尔康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USB Type-C接口的识别电路 |
CN105577391A (zh) * | 2015-12-16 | 2016-05-11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差分型通信接口的供电装置、方法和系统 |
CN105785817A (zh) * | 2016-03-24 | 2016-07-20 |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 供电电路及供电方法 |
WO2017177377A1 (zh) * | 2016-04-12 | 2017-10-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USB Type-C端口设备识别对端设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Universal Serial Bus Type-C Cable and Connector Specification, Release 1.3"";USB 3.0 PROMOTER GROUP;《https://whycan.com/files/members/1510/USB%20Type-C%20Specification%20Release%201.3.pdf》;20170714;第139,184,202页 * |
USB Type-C解析;今日电子(第01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9121084A (ja) | 2019-07-22 |
CN109976492A (zh) | 2019-07-05 |
EP3506050B1 (en) | 2023-06-21 |
US11023030B2 (en) | 2021-06-01 |
EP3506050A1 (en) | 2019-07-03 |
US20190204895A1 (en) | 2019-07-04 |
JP7072382B2 (ja) | 2022-05-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76492B (zh)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
JP6730888B2 (ja) |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
US6130518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a battery | |
CN109980715B (zh) | 从供电装置接收电力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 | |
CN105518967B (zh) | 改变电流限制的装置和方法 | |
US20190212795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US8796988B2 (en) | Input-output circuit | |
US9577452B2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harging method therefor | |
US11506725B2 (en) | USB interface detection module | |
US20200004309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EP2980958B1 (en) |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upporting the same | |
KR20190136690A (ko) | 충전 회로와 연결된 스위치들을 제어하는 복수의 제어 회로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
KR20190000690A (ko) |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충전 제어 방법 | |
CN103237189A (zh) | 电子设备、mhl连接器、mhl系统和连接器检测方法 | |
CN109980760B (zh) | 从供电装置接收电力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 | |
CN114553457B (zh) |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KR20140126491A (ko) | 전자 장치의 전원 공급 회로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US11181958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ower source control ciruitry for determining a current | |
US20140344493A1 (en) | Usb interface detection device | |
JP6681292B2 (ja) |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 |
US12254075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 |
US20150325960A1 (en) | Universal serial bus interface and mobile device | |
US20230099247A1 (en) | Power supplying apparatus that supplies power to externa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
US11714770B2 (en) | Re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relay device | |
JP2020067918A (ja) |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