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6459A - 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76459A CN109976459A CN201910380740.5A CN201910380740A CN109976459A CN 109976459 A CN109976459 A CN 109976459A CN 201910380740 A CN201910380740 A CN 201910380740A CN 109976459 A CN109976459 A CN 1099764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screen
- flexible touch
- groove
- touch display
- flexi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1—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ormed by a plurality of foldable display compon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包括:读写设备本体,其包括第一设备本体、第二设备本体、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以及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第一设备本体的右壁与第二设备本体的左壁铰接,第一设备本体内设置有主板;第一设备本体的上表面靠近其右壁的部位与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右壁铰接,第二设备本体的上表面靠近其左壁的部位与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左壁铰接,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与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均通过柔性电路板与主板电连接。该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通过设置第一设备本体、第二设备本体、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以及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实现读写设备本体的折叠,以方便用户携带及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读写设备普及率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多。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这些读写设备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用户的学习场景、商务工作场景以及生活场景中,用户通过使用读写设备进行阅读和书写,进而逐渐替代传统纸质书籍和纸张;另外,为了方便人们的阅读与读写,这些读写设备的屏幕也越来越大,但大屏幕也给用户的携带使用也会带来不便,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读写设备,以便克服现有读写设备的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中柔性可触控显示屏均为全彩AMOLED柔性可触控显示屏,具有轻质、耐万次弯折、不碎等特点,并带给用户纸质书的书写质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可为触控笔提供防护,避免触控笔的笔身外表面出现掉色以及生锈,而影响触控笔的使用以及美观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包括:
读写设备本体,其包括第一设备本体、第二设备本体、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以及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所述第一设备本体的右壁与所述第二设备本体的左壁铰接,所述第一设备本体内设置有主板,所述第二设备本体内设置有充电电池,所述主板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设备本体的上表面靠近其右壁的部位与所述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右壁铰接,所述第二设备本体的上表面靠近其左壁的部位与所述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左壁铰接,所述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均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所述主板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本体可转动至盖合在所述第二设备本体的上方。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二设备本体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右侧的部位设置有触控模块,所述触控模块包括触控笔和放置所述触控笔的盒体,所述第二设备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盒体相对的第一凹槽;所述盒体的上端开口处铰接有透明盖板,其外底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干燥剂,并且其槽口可拆卸地设置有底板,所述盒体的内底面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的通孔,所述盒体内设置有多个卡接所述触控笔的卡片,所述卡片呈弧形,并且所述卡片卡接所述触控笔的表面上粘接有耐磨层。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个相对的竖直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竖直卡槽,所述盒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竖直卡槽相卡接的竖直凸出部,以使得所述盒体卡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或由所述第一凹槽内取出。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二设备本体的右壁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两个相对的竖直侧壁均设置有滑道,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隐藏搭接部,所述隐藏搭接部的内端设置有与两个所述滑道滑动连接的轴杆,以使得所述隐藏搭接部沿所述滑动在所述第三凹槽内移动,所述隐藏搭接部的外端与所述第一设备本体的背面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本体的背面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隐藏搭接部的外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本体的上表面靠近其右壁的部位铰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一长槽,所述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右端插入所述第一长槽内与所述第一长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设备本体的上表面靠近其左壁的部位铰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二长槽,所述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右端插入所述第二长槽内与所述第二长槽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轴相对的第一轴槽,所述第二设备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相对的第二轴槽。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本体的背面设置有摄像模块,所述第一设备本体的顶壁上设置有多接口系统,所述第一设备本体的左壁上设置有电源键和音量调节按键,所述第一设备本体内靠近其底壁的部位设置有扬声器,所述第一设备本体的底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扬声器对应的扬声孔,所述摄像模块、所述多接口系统、所述电源键、所述音量调节按键、所述扬声器均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第一设备本体、第二设备本体、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以及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实现读写设备本体的折叠,以方便用户携带及使用,满足用户在学习场景、商务工作场景以及生活场景使用该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的需求。
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中第一设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中触控模块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中触控模块的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中第二设备本体的右壁示意图。
图中,1-第一设备本体;2-第二设备本体;3-充电电池;4-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6-触控模块;7-触控笔;8-盒体;9-第一凹槽;10-第二凹槽;11-干燥剂;12-底板;13-通孔;14-卡片;15-耐磨层;16-竖直卡槽;17-竖直凸出部;18-第三凹槽;19-滑道;20-主板;21-透明盖板;22-隐藏搭接部;23-第四凹槽;24-第一连接部;25-第二连接部;26-多接口系统;27-第一连接轴;28-第一长槽;29-第二连接轴;30-第二长槽;31-第一轴槽;32-第二轴槽;33-轴杆;34-摄像模块;35-电源键;36-音量调节按键;37-扬声器;38-扬声孔;100-读写设备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包括:
读写设备本体100,其包括第一设备本体1、第二设备本体2、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以及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的右壁与所述第二设备本体2的左壁铰接,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内设置有主板20,所述第二设备本体2内设置有充电电池3,所述主板20与所述充电电池3电连接;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的上表面靠近其右壁的部位与所述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的右壁铰接,所述第二设备本体2的上表面靠近其左壁的部位与所述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的左壁铰接,所述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与所述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均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所述主板20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可转动至盖合在所述第二设备本体2的上方。
上述的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均为全彩AMOLED柔性可触控显示屏,不伤眼睛,其0.01mm超薄的厚度,显示屏的弯折半径可以小到5毫米,弯折5~10万次后依然可以实现高质量的显示效果,让用户体验到真实书本的感觉。
本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中提供的主板20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射频部分、逻辑部分、供电部分和界面部分。其中,射频部分负责收发信号与外界联络,包括天线和控制器频率合成以及功率放大器,用来进行调制解调。逻辑部分由CPU和软件存储器等组成,负责处理一些常规的操作,包括控制整个读写设备各个部分工作。供电部分由电源集成电路和供电管,把充电电池的电能分配到各个组成部分上,保证各个组成部分正常工作。界面部分负责与用户之间进行操作和沟通的部分。
CPU优选用Snapdragon系列的,如660/710/835/845/855等型号,软件存储器内部安装有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优选为Android操作系统,其内安装有文件管理软件、摄像机软件、录音软件、绘图软件、文档编辑软件、手写输入软件、文件扫描软件、音频播放软件、视屏播放软件等,该软件可通过USB接口导入到第一设备本体1后自行安装或通过无线下载到第一设备本体1后自行安装。
另外,本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中的第一设备本体1与第二设备本体2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柔性铰接实现二者之间的转动连接,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第一设备本体1和第二设备本体2铰接,第一设备本体1可转动至盖合在第二设备本体2的上方;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铰接在第一设备本体1上,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铰接在第二设备本体2上,用户打开第一设备本体1和第二设备本体2,将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转动至第一设备本体1上,这样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与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展开成大屏,用户可分屏或整屏使用,满足用户在学习场景、商务工作场景以及生活场景使用该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的需求。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一设备本体1、第二设备本体2、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以及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实现读写设备本体100的折叠,以方便用户携带及使用;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实现用户分屏或整屏使用;该读写设备本体100具备如平板电脑的强大功能,用户可根据需求使用相应的软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本体2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右侧的部位设置有触控模块6,所述触控模块6包括触控笔7和放置所述触控笔7的盒体8,所述第二设备本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盒体8相对的第一凹槽9;所述盒体8的上端开口处铰接有透明盖板21,其外底面设置有第二凹槽10,所述第二凹槽10内设置有干燥剂11,并且其槽口可拆卸地设置有底板12,所述盒体8的内底面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凹槽10连通的通孔13,所述盒体8内设置有多个卡接所述触控笔7的卡片14,所述卡片14呈弧形,并且所述卡片14卡接所述触控笔7的表面上粘接有耐磨层1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用户打开透明盖板21,取出触控笔7可在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上进行操作使用;触控笔7平时放置在盒体8内,盒体8内设置有卡片14和干燥剂11,卡片14上又耐磨层15。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盒体8可为触控笔7提供防护,卡片14上的耐磨层15避免卡片14直接接触触控笔7,以防触控笔7的笔身外表面出现掉色以及生锈,另外,通过设置的干燥剂11,保持盒体8内干燥,并吸收掉用户使用触控笔7后的残留汗渍,以免影响触控笔7的使用以及美观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9的两个相对的竖直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竖直卡槽16,所述盒体8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竖直卡槽16相卡接的竖直凸出部17,以使得所述盒体8卡接在所述第一凹槽9内或由所述第一凹槽9内取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盒体8外表面的竖直凸出部17可以卡在第一凹槽9内的竖直卡槽16;用户可定期将盒体8从第一凹槽9内取出来,用户取出盒体8后,可以打开盒体8底部的底板12,取出失效干燥剂11,将新的干燥剂11放入第二凹槽10内,关闭底板12,再将盒体8安装到第一凹槽9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用户通过更换干燥剂11,可以长期的保持触控笔7在盒体8内处于干燥状态,进而保持触控笔7处于良好使用和美观状态。
上述的干燥剂11可以为袋装的硅胶干燥剂,这样方便用户更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本体2的右壁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第三凹槽18,所述第三凹槽18的两个相对的竖直侧壁均设置有滑道19,所述第三凹槽18内设置有隐藏搭接部22,所述隐藏搭接部22的内端设置有与两个所述滑道19滑动连接的轴杆33,以使得所述隐藏搭接部22沿所述滑动19在所述第三凹槽18内移动,所述隐藏搭接部22的外端与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的背面可拆卸地连接。隐藏搭接部22可由橡胶或硅胶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用户使用读写设备本体100时,将隐藏搭接部22的外端从第一设备本体1的背面打开,可以把大部分的隐藏搭接部22推动至隐藏在第三凹槽18内,只剩下外端部分在第三凹槽18外部;用户将第一设备本体1和第二设备本体2折叠时,用户拉住隐藏搭接部22的外端将其从第三凹槽18内拉出来,隐藏搭接部22的外端再固定到第一设备本体1的背面,将第一设备本体1牢固的闭合在第二设备本体2上。
隐藏搭接部22上的轴杆33在两个滑道19内滑动,实现隐藏搭接部2在第三凹槽18内的往复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三凹槽18内设置有隐藏搭接部22,在用户使用读写设备本体100时,隐藏搭接部22的大部分部位在第三凹槽18内,不会影响用户的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第四凹槽23,所述第四凹槽23内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4,所述隐藏搭接部22的外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4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第一连接部24和第二连接部25可为子母扣结构,隐藏搭接部22外端上的第二连接部24与第四凹槽23内的第一连接部25相互扣合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实现隐藏搭接部22将第一设备本体1牢固的盖合在第二设备本体2上,避免读写设备本体100在折叠状态时被误触打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的上表面靠近其右壁的部位铰接有第一连接轴27,所述第一连接轴27上设置有第一长槽28,所述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的右端插入所述第一长槽28内与所述第一长槽2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设备本体2的上表面靠近其左壁的部位铰接有第二连接轴29,所述第二连接轴29上设置有第二长槽30,所述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的右端插入所述第二长槽30内与所述第二长槽30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通过第一连接轴27相对第一设备本体1进行转动;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通过第二连接轴29相对第二设备本体2进行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方便用户调节转动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轴27相对的第一轴槽31,所述第二设备本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轴29相对的第二轴槽3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第一连接轴27设置在第一轴槽31内,二者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轴29设置在第二轴槽32内,二者转动连接;这样用户可以在使用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时,可以像翻动书页似的对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进行转动,也方便用户将第一设备本体1转动盖合在第二设备本体2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方便用户使用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摄像模块34,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的顶壁上设置有多接口系统26,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的左壁上设置有电源键35和音量调节按键36,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内靠近其底壁的部位设置有扬声器37,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的底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扬声器37对应的扬声孔38,所述摄像模块34、所述多接口系统26、所述电源键35、所述音量调节按键36、所述扬声器均与所述主板20电连接。多接口系统26包括I2C接口、USB接口、SPI接口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用户使用摄像模块34进行拍照,使用多接口系统26实现本读写设备本体100与其他设备的通信连接;使用电源键35可开启和关闭本读写设备本体100,音量调节按键36可调节扬声器37的播放音量。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方便用户使用更好的使用读写设备本体100。
一种制作本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和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的屏幕大小的比例的步骤,所述步骤包括:
首先,提取P组可触屏显示屏总面积一样,但由不同比例的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以及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组成的可触控显示屏组,将所对应的比例的值形成相应的向量D1和D2,所述D1为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的屏幕大小所占比例,所述D2为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的屏幕大小所占比例,将所述P组可触控显示屏组进行触控效果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给予一定的分值,得到相应的测试结果分值向量Y1,同时记录所述每个比例的可触控显示屏组的平均单位时间耗电量,保存为向量Y2,其中所述向量的值均为P个,然后利用所述D1,D2,Y1,Y2向量构建相应的残差方程式(1);
其中,Qj为所述第j个残差方程式,为YJ的第i个值,D1i为D1的第i个值,D2i为D2的第i个值,aj,bj,cj为所需求解的可变系数;j=1,2,当Qj达到最小值时,所述可变系数的值则能取到最优值。
利用公式(1)可以得出拟合的结果和实际值之间的差距的总值,从而时总值最大时,达到拟合效果最好。
则求解步骤如公式(2)所述
其中,为Qj对aj求偏导,将j=1和2分别带入相应的方程式,能形成六个六元一次的方程组,则能求解出相应的可变系数。
利用公式(2),可以求解出在误差最小情况下所得到的相应的可变系数,使可变系数的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值,同时利用求偏导,将一个复杂的最优问题简单化。
将可变系数a1,b1,c1,a2,b2,c2带入公式(3),得出相应的可触控显示屏组的质量的表达式和可触控的耗电量的表达式;
其中,f1(x1,x2)为所述可触控显示屏组的质量的表达式,f2(x1,x2)为所述可触控显示屏组的耗电量的表达式,X1和X2为所需求解的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和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的屏幕大小的比例;
利用公式3可以得出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的所述可触控屏的触控效果和耗电情况分别与所述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以及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之间的屏幕大小的比例的关系,从而方便最后确定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以及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的屏幕大小的最优情况下的比例。
然后,确定所述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的屏幕大小和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的屏幕大小的比例,其具体步骤为:
将f1(x1,x2)的值取为Y1中的最大值,f2(x1,x2)的值取为Y2中的最小值,带入方程式3,得出X1和X2,则所得出的X1/X2则为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和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的屏幕大小的比例;
按照所述X1/X2的值来确定所述读写设备中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和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各自的屏幕大小;
根据所述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和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各自的屏幕大小制作所述读写设备。
利用上述技术,可以对所述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和所述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的屏幕大小的比例的确定的时候不在是随机确定,或者是根据经验对屏幕的大小的比例进行确定,而是通过使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组的读写设备在满足所述可触控屏组的触控效果最优和耗电最低这两个条件下所对应的屏幕的比例来确定屏幕比例的大小,同时在求解触控效果最优和耗电最低的情况下的时候,利用方便取得的数据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使得计算变得容易操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写设备本体(100),其包括第一设备本体(1)、第二设备本体(2)、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以及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的右壁与所述第二设备本体(2)的左壁铰接,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内设置有主板(20),所述第二设备本体(2)内设置有充电电池(3),所述主板(20)与所述充电电池(3)电连接;
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的上表面靠近其右壁的部位与所述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的右壁铰接,所述第二设备本体(2)的上表面靠近其左壁的部位与所述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的左壁铰接,所述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与所述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均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所述主板(20)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可转动至盖合在所述第二设备本体(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本体(2)的上表面位于所述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右侧的部位设置有触控模块(6),所述触控模块(6)包括触控笔(7)和放置所述触控笔(7)的盒体(8),所述第二设备本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盒体(8)相对的第一凹槽(9);
所述盒体(8)的上端开口处铰接有透明盖板(21),其外底面设置有第二凹槽(10),所述第二凹槽(10)内设置有干燥剂(11),并且其槽口可拆卸地设置有底板(12),所述盒体(8)的内底面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凹槽(10)连通的通孔(13),所述盒体(8)内设置有多个卡接所述触控笔(7)的卡片(14),所述卡片(14)呈弧形,并且所述卡片(14)卡接所述触控笔(7)的表面上粘接有耐磨层(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9)的两个相对的竖直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竖直卡槽(16),所述盒体(8)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竖直卡槽(16)相卡接的竖直凸出部(17),以使得所述盒体(8)卡接在所述第一凹槽(9)内或由所述第一凹槽(9)内取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本体(2)的右壁设置有向内延伸的第三凹槽(18),所述第三凹槽(18)的两个相对的竖直侧壁均设置有滑道(19),所述第三凹槽(18)内设置有隐藏搭接部(22),所述隐藏搭接部(22)的内端设置有与两个所述滑道(19)滑动连接的轴杆(33),以使得所述隐藏搭接部(22)沿所述滑动(19)在所述第三凹槽(18)内移动,所述隐藏搭接部(22)的外端与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的背面可拆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第四凹槽(23),所述第四凹槽(23)内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4),所述隐藏搭接部(22)的外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4)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的上表面靠近其右壁的部位铰接有第一连接轴(27),所述第一连接轴(27)上设置有第一长槽(28),所述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的右端插入所述第一长槽(28)内与所述第一长槽(28)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设备本体(2)的上表面靠近其左壁的部位铰接有第二连接轴(29),所述第二连接轴(29)上设置有第二长槽(30),所述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的右端插入所述第二长槽(30)内与所述第二长槽(3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轴(27)相对的第一轴槽(31),所述第二设备本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轴(29)相对的第二轴槽(3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摄像模块(34),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的顶壁上设置有多接口系统(26),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的左壁上设置有电源键(35)和音量调节按键(36),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内靠近其底壁的部位设置有扬声器(37),所述第一设备本体(1)的底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扬声器(37)对应的扬声孔(38),所述摄像模块(34)、所述多接口系统(26)、所述电源键(35)、所述音量调节按键(36)、所述扬声器(37)均与所述主板(20)电连接。
9.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和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的屏幕大小的比例的步骤,所述步骤包括:
首先,提取P组可触屏显示屏总面积一样,但由不同比例的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以及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组成的可触控显示屏组,将所对应的比例的值形成相应的向量D1和D2,所述D1为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的屏幕大小所占比例,所述D2为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的屏幕大小所占比例,将所述P组可触控显示屏组进行触控效果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给予一定的分值,得到相应的测试结果分值向量Y1,同时记录所述每个比例的可触控显示屏组的平均单位时间耗电量,保存为向量Y2,其中所述向量的值均为P个,然后利用所述D1,D2,Y1,Y2向量构建相应的残差方程式(1);
其中,Qj为所述第j个残差方程式,为YJ的第i个值,D1i为D1的第i个值,D2i为D2的第i个值,aj,bj,cj为所需求解的可变系数;j=1,2,当Qj达到最小值时,所述可变系数的值则能取到最优值,则求解步骤如公式(2)所述
其中,为Qj对aj求偏导,将j=1和2分别带入相应的方程式,能形成六个六元一次的方程组,则能求解出相应的可变系数,将可变系数a1,b1,c1,a2,b2,c2带入公式(3),得出相应的可触控显示屏组的质量的表达式和可触控的耗电量的表达式;
f1(x1,x2)=a1+b1*x1+c1*x2
f2(x1,x2)=a2+b2*x1+c2*x2
(3)
其中,f1(x1,x2)为所述可触控显示屏组的质量的表达式,f2(x1,x2)为所述可触控显示屏组的耗电量的表达式,X1和X2为所需求解的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和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的屏幕大小的比例;
然后,确定所述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的屏幕大小和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的屏幕大小的比例,其具体步骤为:
将f1(x1,x2)的值取为Y1中的最大值,f2(x1,x2)的值取为Y2中的最小值,带入方程式(3),得出X1和X2,则所得出的X1/X2则为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和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的屏幕大小的比例;
按照所述X1/X2的值来确定所述读写设备中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和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各自的屏幕大小;
根据所述第一柔性可触控显示屏(4)和第二柔性可触控显示屏(5)各自的屏幕大小制作所述读写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80740.5A CN109976459A (zh) | 2019-05-08 | 2019-05-08 | 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80740.5A CN109976459A (zh) | 2019-05-08 | 2019-05-08 | 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76459A true CN109976459A (zh) | 2019-07-05 |
Family
ID=67073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80740.5A Pending CN109976459A (zh) | 2019-05-08 | 2019-05-08 | 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76459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56895A (zh) * | 2020-06-01 | 2020-10-0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2987858A (zh) * | 2021-04-15 | 2021-06-1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608542A (zh) * | 2014-06-27 | 2016-03-01 | 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可折式裝置 |
US20160062395A1 (en) * | 2014-09-02 | 2016-03-03 |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 Multi-screen display device |
CN209895218U (zh) * | 2019-05-08 | 2020-01-03 | 本予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 |
-
2019
- 2019-05-08 CN CN201910380740.5A patent/CN10997645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608542A (zh) * | 2014-06-27 | 2016-03-01 | 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可折式裝置 |
US20160062395A1 (en) * | 2014-09-02 | 2016-03-03 |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 Multi-screen display device |
CN209895218U (zh) * | 2019-05-08 | 2020-01-03 | 本予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56895A (zh) * | 2020-06-01 | 2020-10-0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2987858A (zh) * | 2021-04-15 | 2021-06-1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2987858B (zh) * | 2021-04-15 | 2024-01-3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40255899A1 (en) | Communication tablet for teaching | |
US8923934B2 (en) | Dual display folder type terminal | |
CN104350444A (zh) | 混合计算设备、装置和系统 | |
KR101955050B1 (ko) | 가요성 디스플레이 플렉셔 조립체 | |
CN105900037B (zh) | 具有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设备 | |
CN101387807B (zh) | 手持类纸电子设备 | |
WO2020080547A1 (en) | A folding protective cove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1470469A (zh) | 折叠计算机 | |
CN109976459A (zh) | 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 | |
KR102556654B1 (ko) |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와 힌지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
CN102135787A (zh) | 一种可以应用到笔记本电脑的键盘盖板装置 | |
US11974406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lexible display | |
US8917499B1 (en) | Foldable keyboard | |
CN108475083B (zh) | 电子装置及其折叠装置 | |
CN209895218U (zh) | 一种基于柔性可触控显示屏的读写设备 | |
US20090150610A1 (en) | Two-in-one memory card | |
CN204515605U (zh) | 电子设备保护套 | |
US20090094384A1 (en) | Portable computer system for expanding usage function | |
US20130335315A1 (en) | Mobile handset accessory supporting touchless and occlusion-free user interaction | |
US7425947B1 (en) | Dual sided input device for a handheld computer | |
KR20220050404A (ko) |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형태에 기초한 기능 제어 방법 | |
US20200121045A1 (en) | Folding protective cove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2035908A (zh) | 折叠式携带终端机用的铰接装置 | |
US7567237B2 (en) | Opening and closing of a user interface element | |
CN107960740A (zh) | 用于学校的一体式电脑桌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