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4725A - 一种树木固定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树木固定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64725A CN109964725A CN201910388129.7A CN201910388129A CN109964725A CN 109964725 A CN109964725 A CN 109964725A CN 201910388129 A CN201910388129 A CN 201910388129A CN 109964725 A CN109964725 A CN 1099647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bar
- trees
- vertical reinforcing
- reinforcing member
- tru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4—Supports for hops, vines, or trees
- A01G17/14—Props; Stay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Supports For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园林绿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树木固定装置及方法,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杆,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杆绕树木周向方向倾斜设置;多个第二支撑杆,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杆绕树木周向方向倾斜设置,第二支撑杆与树木的支撑位置低于第一支撑杆与树木的支撑位置;多个竖向加固件,多个竖向加固件靠近树木的树干设置,竖向加固件的一侧面与所述树干相对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竖向加固件的顶部超过第一支撑杆沿树干向上延伸。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了竖向加固件,使固定装置对树干的支撑点上移,既能保证固定装置对树木的支撑力,防止树木倒伏,同时又能减小固定装置的体积以及对空间的占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绿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树木固定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树木移植过程中,为了防止新移植的树木倒伏,需要为其加装固定装置。现有的树木固定装置主要由多个斜撑和位于斜撑顶部的抱环构成,抱环环绕树干设置,斜撑的顶部与抱环连接,斜撑的底部插入土层中,因此通过斜撑的侧向支撑力防止树木倒伏。然而为使固定装置具有足够的支撑力,斜撑的支撑高度要足够高(通常要超过树干高度的三分之一),从而导致固定装置体积大,占用树木周边大量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树木固定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树木固定装置支撑力不足,且安装后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树木固定装置,包括:
多个第一支撑杆,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杆绕树木周向方向倾斜设置,用于支撑树木;
多个第二支撑杆,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杆绕树木周向方向倾斜设置,用于支撑树木,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树木的支撑位置低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树木的支撑位置;
多个竖向加固件,所述多个竖向加固件靠近树木的树干设置,所述竖向加固件的一侧面与所述树干相对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并且所述竖向加固件的顶部超过所述第一支撑杆沿树干向上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固定圈,所述第一固定圈绕树干设置且与所述竖向加固件连接;
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固定圈,所述第二固定圈绕树干设置且与所述竖向加固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竖向加固件的顶部连接有第三固定圈,所述第三固定圈绕树干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加固件超出所述第一支撑杆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杆顶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加固件的个数大于或等于三个,并且所述竖向加固件绕所述树干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加固件面向所述树干的表面为弧形曲面,所述弧形曲面的圆心朝向树干且沿树干高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竖向加固件的顶部通过连接片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加固件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侧面凸出的连接部,相邻两个所述竖向加固件的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片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技术方案:
一种树木固定方法,该树木固定方法使用以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树木固定装置,该树木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多个第一支撑杆和多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环绕树木设置及用于支撑树木;
将多个竖向加固件靠近树木的树干设置,所述竖向加固件的一侧面与所述树干相对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
使竖向加固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并且所述竖向加固件的顶部超过所述第一支撑杆沿树干向上延伸。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了竖向加固件,该竖向加固件的中下部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固定,使其能够靠近树干表面并沿树干高度方向向上延伸,从而使固定装置对树干的支撑点上移(即超过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在提供相同的支撑力的情况下可使第一支撑杆的高度更低,因此既能保证固定装置对树木的支撑力,防止树木倒伏,同时又能减小固定装置的体积以及对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树木固定装置固定树木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树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竖向加固件与固定圈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竖向加固件与固定圈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树木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树木固定装置;
11、第一支撑杆;
12、第二支撑杆;
13、连接杆;
14、第二固定圈;
15、第一固定圈;
16、第三固定圈;
161、连接部;
162、螺栓;
163、连接片;
17、竖向加固件;
2、树木;
21、树干;
3、横向连接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树木固定装置,该树木固定装置用于加固树木,特别是刚移植的树木,以提高树木的抗倒伏性。
如图1所示,该树木固定装置1围绕树木2的树干21设置,并支撑在树干21上,从而为树木2提供侧向支撑力,防止其倒伏。具体的,所述树木固定装置1包括:多个第一支撑杆11、多个第二支撑杆12和多个竖向加固件17。其中,多个第一支撑杆11绕树木2周向方向倾斜设置,用于支撑树木2,其中,第一支撑件11的底部插入并固定于土层里,第一支撑杆11的顶部向树木2方向倾斜并支撑于树干21上。优选的,多个第一支撑杆11均匀的分布于树木2外周并支撑树干21,从而使树干21各水平方向的侧向支撑力均衡。与第一支撑杆11相似,多个第二支撑杆12绕树木2周向方向倾斜设置,用于支撑树木2,第二支撑杆12的底部插入并固定于土层里,第二支撑杆12的顶部支撑于树干21上。与第一支撑杆11不同之外在于,第二支撑杆12与树木2的支撑位置低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与树木2的支撑位置。其中,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可以为方管、圆管等不同截面的管材制成,或者也可以为角钢等结构件制成。通过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可对树干21提供一定的侧向支撑力。
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竖向加固件17靠近树木2的树干21设置,并且竖向加固件17的一侧面与树干21相对,竖向加固件17的另一侧面与第一支撑杆11以及第二支撑杆12相对,其中,竖向加固件17与第一支撑杆11以及第二支撑杆12连接,使竖向加固件17固定于树干21上并为树干21提供支撑。具体的,竖向加固件17的顶部超过所述第一支撑杆11沿树干21向上延伸,从而使固定装置对树干的支撑点上移(即超过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在提供相同的支撑力的情况下可使第一支撑杆的高度更低,因此既能保证固定装置对树木的支撑力,防止树木倒伏,同时又能减小固定装置的体积以及对空间的占用。
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竖向加固件17面向树干21的表面为内凹弧形曲面,弧形曲面的圆心朝向树干21且沿树干21高度方向延伸,具体的该竖向加固件17可以为一面内凹的钢材等硬性结构件材料,也可以是硬性结构件材料和橡胶等软性材料的结合。一方面能够防止破坏树木的外表皮,另一方面提高了竖向加固件17与树干21的接触面积,使得竖向加固件17能够贴合树干21,进一步提高竖向加固件17对树干的加固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竖向加固件17的与树干相对的外表面也可以是内凹或者外凸或者平面的设置。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竖向加固件17超出所述第一支撑杆11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顶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2顶部之间的距离。使得树干21受保护的加固范围更大,另一方面利用底部双层固定的结构,增强支撑架构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对树木2的侧向支撑力,使得树干21更不易折断,占用空间更小。
如图1和图2所示,树木2的周围设置有第一固定圈15,第一固定圈15同下面所述第二固定圈14和第三固定圈16可以为角钢等硬性材料的结构件制成,或者也可以为弧形连接件拼接制成。第一固定圈既与竖向加固件17连接,又与多个第一支撑杆11的顶部相连,在夹紧竖向加固件17的同时,使对树木的支撑力通过第一固定圈15均匀作用到多个第一支撑杆11上,在减少第一支撑杆直接定在树上对树木造成的伤害的同时,也便于支撑杆的安装。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支撑杆11与树木2的支撑位置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圈14。与第一固定圈15类似,第二固定圈14与竖向加固件17相连的同时也与多个第二支撑杆12的顶部相连接,在夹紧竖向加固件17的同时,使对树木的支撑力通过第二固定圈14均匀作用到多个第一支撑杆11上,在减少第二支撑杆直接定在树上对树木造成的伤害的同时,也便于支撑杆的安装。
进一步的,多个第一支撑杆11的底部与多个第二支撑杆12底部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第一支撑杆11尾部末端和第二支撑杆12的尾部末端相连,或者第一支撑杆11尾部末端连接在第二支撑杆12的下半部分,或者第二支撑杆12尾部末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杆11的下半部分,使对树木2的支撑力整体分到由多个第一支撑杆11、多个第二支撑杆12、第一固定圈15和第二固定圈14组成的部件上,增强对树干21的侧向支撑力。
进一步的,在第一支撑杆11或者第二支撑杆12的末端设置有底部连接杆13,底部连接杆13与多个第一支撑杆11或者多个第二支撑杆连接的方式可以为螺栓连接,捆绑连接等;底部链接杆13可以是塑料、钢材等具有一定刚性的结构件,使得第一固定圈15、多个第一支撑杆11、第二固定圈14、多个第二支撑杆12和底部连接杆13形成一个整体的底部加固组件,使对树木2的支撑和加固效果更加显著。
在竖向加固件17的顶部设置有第三固定圈16,第三固定圈16可以设置在竖向加固件17的末端,也可以设置在竖向加固件17末端以下的位置,使得竖向加固件17的顶部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加强加固的强度。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竖向加固件17的个数等于或者大于三个,竖向加固件17的个数为三的时候,既能避免只有两个竖向加固件时对树木保护不够周全,树干易倾斜的问题,又能实现对树木较为全面立体的保护,并且所述竖向加固件17绕所述树干21均匀分布,在其他实施例中,竖向加固件17的个数可以为三个,四个或者更多。
如图4所示,在竖向加固件17的顶部设置有连接片163,相邻两个竖向加固件17的顶部通过连接片相互连接,使得竖向加固件的顶部形成一个整体,能防止大风、大雨等自然灾害对单个竖向加固件的破坏,增加竖向加固件的使用年限,增强对树干21的加固作用。
如图5所示,所述竖向加固件17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侧面凸出的连接部161,相邻两个竖向加固件17的连接部161通过连接片163相互连接,通过螺栓162的设置可以实现连接片163长度、宽度的协调,使得连接更加方便和快捷。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树木固定方法,该树木固定方法使用以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树木固定装置,该树木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多个第一支撑杆11和多个第二支撑杆12,所述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分别环绕树木2设置及用于支撑树木2;
将多个竖向加固件17靠近树木2的树干21设置,所述竖向加固件17的一侧面与所述树干21相对,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12连接;
使竖向加固件17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12连接,并且所述竖向加固件17的顶部超过所述第一支撑杆11沿树干21向上延伸。
其中,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的可以均匀设置于树木的四周,第二支撑杆12的长度和支撑高度小于第一支撑杆11,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的底部插入并固定于地面,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向树木方向倾斜并与树干侧面相对,从而可支撑树木。
设置竖向加固件17时,可先将竖向加固件17沿树干周向均匀设置,竖向加固件17沿树干的高度方向,然后通过第一固定圈15和第二固定圈14环抱竖向加固件17的中部和底部,然后再将第一支撑杆11的顶部与第一固定圈15连接,将第二支撑杆12的顶部与第二固定圈14连接。
固定好竖向加固件17之后,可将多个竖向加固件17的顶部连接,使多个竖向加固件17的顶部连接形成整体,提高竖向加固件17的支撑强度。
为的提高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底部的稳定性,在固定好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之后中,可连接底部连接杆13,使得底部连接杆13与多个第一支撑杆11的底部末端或者多个第二支撑杆12的底部末端相连。
该树木固定方法沿树干方向设置了多个竖向加固件17,竖向加固件17的中下部通过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固定,从而使固定装置对树干的支撑点上移(即超过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在提供相同的支撑力的情况下可使第一支撑杆11的高度更低,因此既能保证固定装置对树木的支撑力,防止树木倒伏,同时又能减小固定装置的体积以及对空间的占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树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第一支撑杆,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杆绕树木周向方向倾斜设置,用于支撑树木;
多个第二支撑杆,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杆绕树木周向方向倾斜设置,用于支撑树木,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树木的支撑位置低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树木的支撑位置;
多个竖向加固件,所述多个竖向加固件靠近树木的树干设置,所述竖向加固件的一侧面与所述树干相对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并且所述竖向加固件的顶部超过所述第一支撑杆沿树干向上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有第一固定圈,所述第一固定圈绕树干设置且与所述竖向加固件连接;
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有第二固定圈,所述第二固定圈绕树干设置且与所述竖向加固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竖向加固件的顶部连接有第三固定圈,所述第三固定圈绕树干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加固件超出所述第一支撑杆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支撑杆顶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加固件的个数大于或等于三个,并且所述竖向加固件绕所述树干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加固件面向所述树干的表面为弧形曲面,所述弧形曲面的圆心朝向树干且沿树干高度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竖向加固件的顶部通过连接片相互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树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加固件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侧面凸出的连接部,相邻两个所述竖向加固件的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片相互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
10.一种树木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树木固定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树木固定装置,该树木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多个第一支撑杆和多个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环绕树木设置及用于支撑树木;
将多个竖向加固件靠近树木的树干设置,所述竖向加固件的一侧面与所述树干相对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
使竖向加固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并且所述竖向加固件的顶部超过所述第一支撑杆沿树干向上延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88129.7A CN109964725A (zh) | 2019-05-10 | 2019-05-10 | 一种树木固定装置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88129.7A CN109964725A (zh) | 2019-05-10 | 2019-05-10 | 一种树木固定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64725A true CN109964725A (zh) | 2019-07-05 |
Family
ID=67073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88129.7A Pending CN109964725A (zh) | 2019-05-10 | 2019-05-10 | 一种树木固定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64725A (zh)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04714Y (zh) * | 1997-08-04 | 1999-01-20 | 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组合式钢骨架覆面模板 |
CN202194372U (zh) * | 2011-04-13 | 2012-04-18 |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建筑施工全钢模板 |
CN203066476U (zh) * | 2013-01-09 | 2013-07-17 |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钢框胶合板墙体模板的可调式三角支撑架 |
CN203514794U (zh) * | 2013-08-29 | 2014-04-02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可调节大钢模板支腿 |
CN205123888U (zh) * | 2015-11-16 | 2016-03-30 | 程胜军 | 一种电视机可伸缩支架 |
CN205284446U (zh) * | 2016-01-12 | 2016-06-08 | 武汉华天园林艺术有限公司 | 一种树木支撑装置 |
CN205804939U (zh) * | 2016-04-28 | 2016-12-14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用于地铁车站侧墙的模板组件 |
CN206101141U (zh) * | 2016-10-24 | 2017-04-19 | 中苏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园林景观新移植树木抗倒伏支架装置 |
CN206866241U (zh) * | 2017-04-24 | 2018-01-12 | 上海理工大学 | 一种伐树支撑装置 |
CN207305574U (zh) * | 2017-08-30 | 2018-05-04 | 北京顺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园林苗木扶直固定的树木护筒装置 |
CN208029727U (zh) * | 2018-03-20 | 2018-11-02 | 铜陵市兴达市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树木主干支撑装置 |
CN208409048U (zh) * | 2018-06-11 | 2019-01-22 | 张超晨 | 一种用于管道焊接的防倾斜支架 |
CN208549458U (zh) * | 2018-06-29 | 2019-03-01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苗木支撑加固装置 |
CN208572846U (zh) * | 2018-07-12 | 2019-03-05 | 广州新和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树木固定支架 |
CN209914624U (zh) * | 2019-05-10 | 2020-01-10 | 福州乐亿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树木固定装置 |
-
2019
- 2019-05-10 CN CN201910388129.7A patent/CN10996472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04714Y (zh) * | 1997-08-04 | 1999-01-20 | 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组合式钢骨架覆面模板 |
CN202194372U (zh) * | 2011-04-13 | 2012-04-18 |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建筑施工全钢模板 |
CN203066476U (zh) * | 2013-01-09 | 2013-07-17 |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钢框胶合板墙体模板的可调式三角支撑架 |
CN203514794U (zh) * | 2013-08-29 | 2014-04-02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可调节大钢模板支腿 |
CN205123888U (zh) * | 2015-11-16 | 2016-03-30 | 程胜军 | 一种电视机可伸缩支架 |
CN205284446U (zh) * | 2016-01-12 | 2016-06-08 | 武汉华天园林艺术有限公司 | 一种树木支撑装置 |
CN205804939U (zh) * | 2016-04-28 | 2016-12-14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用于地铁车站侧墙的模板组件 |
CN206101141U (zh) * | 2016-10-24 | 2017-04-19 | 中苏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园林景观新移植树木抗倒伏支架装置 |
CN206866241U (zh) * | 2017-04-24 | 2018-01-12 | 上海理工大学 | 一种伐树支撑装置 |
CN207305574U (zh) * | 2017-08-30 | 2018-05-04 | 北京顺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园林苗木扶直固定的树木护筒装置 |
CN208029727U (zh) * | 2018-03-20 | 2018-11-02 | 铜陵市兴达市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树木主干支撑装置 |
CN208409048U (zh) * | 2018-06-11 | 2019-01-22 | 张超晨 | 一种用于管道焊接的防倾斜支架 |
CN208549458U (zh) * | 2018-06-29 | 2019-03-01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苗木支撑加固装置 |
CN208572846U (zh) * | 2018-07-12 | 2019-03-05 | 广州新和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树木固定支架 |
CN209914624U (zh) * | 2019-05-10 | 2020-01-10 | 福州乐亿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树木固定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90387B (zh) | 用于风轮机塔架的过渡结构 | |
CN108678257A (zh) | 一种大角度斜屋面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AU737806B2 (en) | Fork body | |
US7448400B2 (en) | Modular frame with parabolic top | |
RU2535328C2 (ru) | Поперечный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ый узел, содержащий два расположенных напротив друг друга поперечных конца двух последовательных составляющих элементов дорожного полотна, и его система соединения | |
US20170275143A1 (en) | Lattice piece element and lattice piece for crane boom | |
RU2465425C1 (ru) | Мачта | |
EP2206855B1 (fr) | Banche de moulage d'un voile en béton, ensemble de deux banches de ce type, et procédé d'assemblage des banches | |
FI82522B (fi) | Terrassanlaeggning. | |
CN109964725A (zh) | 一种树木固定装置及方法 | |
CN109667385B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超短柱 | |
CN216713950U (zh) |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支撑胎架 | |
CN202897882U (zh) | 工程车辆的支腿,底盘及工程车辆 | |
US20170328511A1 (en) | Securement for Crawler Cranes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of Same | |
CN113107176B (zh) | 具有多种坡度的边坡作业平台搭设方法 | |
KR101431974B1 (ko) | 비닐하우스 골조 시스템 | |
KR101714420B1 (ko) | 구조물용 연결 시스템 | |
CN209914624U (zh) | 一种树木固定装置 | |
KR101673070B1 (ko) | 연속화 강관 소켓 정착장치를 통한 경사지 확장보도 | |
EP2381484A1 (en) | Improved structure for ground support of photovoltaic modules and photovoltaic plant provided with said structure | |
JP2787422B2 (ja) | 雪崩等の防護柵 | |
RU2781646C2 (ru) | Быстровозводимая облегченная опора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аварийно-восстановительных работ на линиях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 |
KR101254164B1 (ko) | 교량용 지주 | |
CN104060845B (zh) | 一种钢柱临时固定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7512577U (zh) | 一种钢便桥支撑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