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2893A - 一种智能呼叫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呼叫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62893A CN109962893A CN201711429618.XA CN201711429618A CN109962893A CN 109962893 A CN109962893 A CN 109962893A CN 201711429618 A CN201711429618 A CN 201711429618A CN 109962893 A CN109962893 A CN 1099628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lled
- terminal
- calling
- call
- called subscri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229—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e. services related to one subscriber independent of his terminal and/or location
- H04M3/42263—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e. services related to one subscriber independent of his terminal and/or location where the same subscriber uses different terminals, i.e. nomadis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呼叫方法及其相关设备,用于保证用户得到合理的通话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服务器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被叫用户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呼叫请求获取所述被叫用户的终端号码,所述终端号码包括与所述呼叫请求对应的程序的软号码和/或所述被叫用户的电话号码;根据预置的呼叫决策呼叫所述终端号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呼叫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终端设备的IP语音(voice over IP,VOIP)呼叫/拨打方式,是根据用户的手动设置来生效的;当用户选定某种方式后,终端会记住该选项并后续默认以该方式进行呼叫。如果当前手机有无线网(wIreless-Fidelity,WIFI),则用户可能希望使用VOIP呼叫;如果无WIFI可能希望使用点击拨号(click to dial,CTD)回呼;这些场景都需要终端进行优化体验。
现有的VOIP呼叫/拨打方式中,多终端登录使用统一社交帐号的场景下多个设备不能同时使用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呼叫而是只能多选一。这就导致一方面主叫用户在呼叫时一定要选择被叫号码,而被叫用户无法预测当前已登录的终端哪个会收到呼叫,或者说被叫用户无法指定用哪个设备来接受呼叫。对于主叫用户来说,其实并不关心被叫用哪个设备或者号码来接听,只要能联系上被叫就行了;对于被叫用户来说,则希望能指定用哪个设备来接,比如出差或者在海外时希望用本地号码来接,有WIFI时希望能用VoIP来接。但现有技术还没有根据呼叫决策(被叫用户设置的呼叫条件,或者根据被叫用户的接听习惯生成的策略等预置条件)对被叫用户进行拨号的方法,不能保证用户得到合理的通话方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呼叫方法及其相关设备,用于保证用户得到合理的通话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呼叫方法,包括:服务器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被叫用户的用户信息;然后根据该呼叫请求获取所述被叫用户的终端号码,所述终端号码包括与所述呼叫请求对应的程序的软号码和/或所述被叫用户的电话号码,最后根据预置的呼叫决策呼叫所述终端号码。本实施例中的服务器会根据预置的呼叫策略呼叫被叫终端的终端号码,可以保证用户得到合理的通话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预置的呼叫决策呼叫所述终端号码包括:服务器判断所述被叫用户同时登录的被叫终端的个数是否大于1;若大于,则根据所述被叫终端的用户登录状态呼叫所述终端号码;若不大于,则根据所述被叫终端的用户登录状态及所述被叫用户登记的电话号码的状态呼叫所述终端号码。本实施例具体说明了服务器如何根据预置的呼叫决策呼叫所述终端号码,增加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可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被叫终端的用户登录状态呼叫所述终端号码包括:若在线终端只有1个,则呼叫与所述在线终端相对应的终端号码,所述在线终端指用户的登录状态在线的被叫终端;若所述在线终端有多个,则呼叫所述在线终端中的个人计算机PC终端对应的终端号码;若所述在线终端为0个,则呼叫所述被叫用户登记的电话号码。本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了服务器如何根据呼叫决策呼叫终端号码,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被叫终端的用户登录状态及所述被叫用户登记的电话号码的状态呼叫所述终端号码包括:若所述被叫终端在线,则判断所述被叫用户是否设置了强制被叫号码;若所述被叫用户设置了强制被叫号码,则呼叫所述强制被叫号码;若所述被叫用户没有设置强制被叫号码,则呼叫所述被叫终端对应的终端号码;若所述终端不在线,则判断所述被叫用户是否设置了多个电话号码;若所述被叫用户设置了多个电话号码,则判断是否存在非漫游电话号码;若存在所述非漫游电话号码,则呼叫所述非漫游电话号码;若不存在所述非漫游电话号码,则根据电话号码的优先级呼叫所述电话号码。本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了服务器如何根据呼叫决策呼叫终端号码,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服务器接收用户通过终端发送的号码选择策略,所述终端为被叫终端或主叫终端;然后根据所述号码选择策略更新所述终端中的所述呼叫决策。本实施例服务器还会接收终端发送的号码选择策略,并更新呼叫决策,完善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操作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预置的呼叫决策呼叫所述终端号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记录接听结果,所述接听结果包括所述被叫用户是否通过决策号码接听成功,和通过所述决策号码尝试呼叫的次数,所述决策号码为根据所述呼叫策略呼叫的号码;然后根据所述接听结果更新所述呼叫策略。本实施例中的服务器还会记录接听结果,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更加具有逻辑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接听结果更新所述呼叫策略包括:服务器根据接听率高调整与所述接听率对应的终端号码的呼叫等级,所述接听率根据所述接听结果得出。本实施例具体说明了如何根据接听结果更新所述呼叫策略,完善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操作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被叫用户的用户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呼叫请求获取所述被叫用户的终端号码,所述终端号码包括与所述呼叫请求对应的程序的软号码和/或所述被叫用户的电话号码;呼叫单元,用于根据预置的呼叫决策呼叫所述终端号码。本实施例中的服务器会根据预置的呼叫策略呼叫被叫终端的终端号码,可以保证用户得到合理的通话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呼叫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被叫用户同时登录的被叫终端的个数是否大于1;若大于,则根据所述被叫终端的用户登录状态呼叫所述终端号码;若不大于,则根据所述被叫终端的用户登录状态及所述被叫用户登记的电话号码的状态呼叫所述终端号码。本实施例具体说明了服务器如何根据预置的呼叫决策呼叫所述终端号码,增加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可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呼叫单元具体还用于:若在线终端只有1个,则呼叫与所述在线终端相对应的终端号码,所述在线终端指用户的登录状态在线的被叫终端;若所述在线终端有多个,则呼叫所述在线终端中的个人计算机PC终端对应的终端号码;若所述在线终端为0个,则呼叫所述被叫用户登记的电话号码。本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了服务器如何根据呼叫决策呼叫终端号码,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呼叫单元具体还用于:若所述被叫终端在线,则判断所述被叫用户是否设置了强制被叫号码;若所述被叫用户设置了强制被叫号码,则呼叫所述强制被叫号码;若所述被叫用户没有设置强制被叫号码,则呼叫所述被叫终端对应的终端号码;若所述终端不在线,则判断所述被叫用户是否设置了多个电话号码;若所述被叫用户设置了多个电话号码,则判断是否存在非漫游电话号码;若存在所述非漫游电话号码,则呼叫所述非漫游电话号码;若不存在所述非漫游电话号码,则根据电话号码的优先级呼叫所述电话号码。本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了服务器如何根据呼叫决策呼叫终端号码,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器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终端发送的号码选择策略,所述终端为被叫终端或主叫终端;第一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号码选择策略更新所述终端中的所述呼叫决策。本实施例服务器还会接收终端发送的号码选择策略,并更新呼叫决策,完善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操作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器还包括: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接听结果,所述接听结果包括所述被叫用户是否通过决策号码接听成功,和通过所述决策号码尝试呼叫的次数,所述决策号码为根据所述呼叫策略呼叫的号码;第二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听结果更新所述呼叫策略。本实施例中的服务器还会记录接听结果,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更加具有逻辑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更新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接听率高调整与所述接听率对应的终端号码的呼叫等级,所述接听率根据所述接听结果得出。本实施例具体说明了如何根据接听结果更新所述呼叫策略,完善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操作步骤。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服务器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其中,呼叫请求包括被叫用户的用户信息;然后根据该呼叫请求获取被叫用户的终端号码,其中,终端号码包括与呼叫请求对应的程序的软号码和/或被叫用户的电话号码;最后根据预置的呼叫决策呼叫终端号码。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预置的呼叫策略呼叫终端号码,可以保证用户得到合理的通话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呼叫方法的一个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智能呼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呼叫方法及其相关设备,用于保证用户得到合理的通话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该网络架构中,主叫用户通过服务器呼叫被叫用户。其中,服务端主要包含一下3类服务器:
一类是UC服务器,主要提供VoIP语音呼叫能力。例如,企业需要部署媒体服务器、语音网关、管理服务器。这类服务器是企业内通信的基础服务器。
二类是落地网关,用于企业内VoIP呼叫进行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PSTN)出局外呼。
三类是智能决策服务器,用于本申请中对被叫用户进行号码决策。该服务器可以逻辑存在,合设在UC服务器上。
本申请中提及的终端(被叫终端和主叫终端)主要是指话机、软终端等企业内通信载体,本申请中客户端可以是硬VoIP话机,也可以是安装在PC或者手机的软终端。
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呼叫方法一个实施例包括:
201、主叫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呼叫请求。
本实施例中,主叫用户在主叫终端(例如手机中的一个社交应用(application,APP))中的通信录中找到被叫用户,通过选择被叫用户,使得主叫终端接收到主叫用户的呼叫请求,其中,该呼叫请求包括被叫用户的用户信息,然后主叫终端向服务器发送该呼叫请求。
202、服务器根据呼叫请求获取被叫用户的终端号码。
本实施例中,当服务器接收到主叫终端发送的呼叫请求之后,将会根据该呼叫请求中的被叫用户的用户信息从服务器中获取与该被叫用户相关的终端号码,其中,该终端号码包括与呼叫请求对应的程序的软号码和/或被叫用户的电话号码。
203、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终端号码判断被叫用户同时登录的被叫终端的个数是否大于1,若大于,则执行步骤204,若不大于,则执行步骤205。
本实施例中,当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呼叫请求获取被叫用户的终端号码之后,将会判断该被叫用户同时登录的被叫终端的个数有几个,是否大于1个。
204、服务器根据被叫终端的用户登录状态呼叫终端号码。
本实施例中,当服务器判断出被叫用户同时登录了多个被叫终端时,则此时开始检测被叫终端中的用户登录状态,并根据被叫终端的用户登录状态呼叫终端号码,具体为:
当判断出被叫终端中的在线终端只有1个时,那么则优先呼叫与该在线终端相对应的终端号码,其中在线终端是指用户的登录状态在线的被叫终端;
当判断出被叫终端中的在线终端有多个时,那么则优先呼叫该在线终端中的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终端对应的终端号码;
当判断出被叫终端中没有在线的终端时,那么则有线呼叫被叫用户登记的电话号码。
需要说明的是,被叫终端的用户登录状态按照包括:在线、忙碌、离开和离线,其中,忙碌、离开、离线为非在线状态,如果被叫用户没有登记电话号码,且该被叫用户登录了多个被叫终端,那么,则按照在线>忙碌>离开>离线的优先级进行呼叫,如果用户登记了电话号码,那么当检测到没有被叫终端在线时,则优先呼叫登记的电话号码,其中,若登记的电话号码有多个时,服务器还会根据电话号码的漫游状态呼叫哪个电话号码,若存在非漫游状态的电话号码,则优先呼叫非漫游电话号码。
需要说明的是,当被叫用户登记了多个电话号码时,服务器在呼叫电话号码时可结合顺振业务,即一个未接听时进行下个号码呼叫尝试,直接有号码接听为止或者本次呼叫结束。
205、服务器根据被叫终端的用户登录状态及被叫用户登记的电话号码的状态呼叫终端号码。
本实施例中,当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终端号码判断被叫用户同时登录的被叫终端的个数只有一个时,则判断该终端是否在线。
若该终端在线,那么则判断该终端是否设置了强制被叫号码,若设置了强制被叫号码,那么则优先呼叫该强制被叫号码,若没有设置强制被叫号码,那么则优先呼叫该在线终端的终端号码。
若该终端不在线,那么则判断该被叫用户是否设置了多个电话号码;如果被叫用户设置了多个电话号码,那么则判断电话号码中是否存在非漫游电话号码;若存在非漫游电话号码,那么则呼叫该非漫游电话号码;若不存在非漫游电话号码,那么则根据电话号码的优先级呼叫等级的电话号码。其中,电话号码的优先级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设定,服务器还可以根据电话号码的接通率设置优先级,通率高的电话号码优先级高。
需要说明的是,当服务器判断出被叫用户同时登录的被叫终端的个数有多个时,若被叫用户设置了强制被叫号码,服务器也优先呼叫该强制被叫号码。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还可以通过终端设置自身的号码选择策略,并通过终端发送该号码选择策略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用户发送的号码选择策略更新用户对应的呼叫策略。
206、记录接听结果。
本实施例中,当本次呼叫结束的时候,服务器会为用户生成一条数据,记录此次呼叫的接听结果,其中,该接听结果包括该被叫用户通过决策号码接听成功的次数,和通过该决策号码尝试呼叫的次数,该决策号码为根据呼叫策略呼叫的号码。
207、服务器根据接听结果更新呼叫策略。
本实施例中,当服务器获取了接听结果之后,会根据该接听结果自动更新被叫终端的对饮的呼叫策略,根据接听率高调整与该接听率对应的终端号码的呼叫等级,接听率越高的终端号码优先级越高。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根据大数据分析后,当前服务器中系统的决策接通率没有达到预期时,则可以通知系统管理员,让系统管理员进行优先级设置调整进行优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实施例的呼叫决策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策略,该策略可以根据用户的接听习惯自适应调整,也可以接收来自终端的号码选择策略,并根据这些习惯和策略对呼叫决策进行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其中,呼叫请求包括被叫用户的用户信息;然后根据该呼叫请求获取被叫用户的终端号码,其中,终端号码包括与呼叫请求对应的程序的软号码和/或被叫用户的电话号码;最后根据预置的呼叫决策呼叫终端号码。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预置的呼叫策略呼叫终端号码,可以保证用户得到合理的通话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根据用户行为习惯和其他预置条件来智能选择被叫号码,同时能让被叫用户强制指定接受呼叫的号码。本申请中主叫用户在拨号时,可以不用在选择被叫用户的号码,只需要选择到用户即可。服务器中的系统会根据预置的判断条件,比如用户的多终端设备状态,设备的接入状态等进行分析,按照接通成功率最高的方式进行连接。作为被叫用户也可以得到最优化的接通方式,对于主被叫用户而言都能得到最合理的通话方式。本申请可以基于大数据分析,根据用户行为习惯和多终端位置等条件来智能选择用户呼叫方式;使用户不再进行繁琐的呼叫方式设置。
2、对智能决策模块的算法调优:根据历史经验模型,进行不断的条件导入迭代优化,得到一个相对准确和不断学习进化的号码选择策略。
3、对决策矩阵的优先级设计优化:根据用户行为的模拟和历史数据的分析,得到普通用户对号码选择优先级的概率模型,然后套用模型进行方案实施。
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在该终端300的在设置模块中,新增通话设置模块301call setting,主要用于让用户设置呼叫策略:指定回呼号码/VoIP优先。登录模块302login、连接模块303contact、企业名册模块304enterprisebook等为现有技术中已有模块。
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服务器包400括策略决策模块401,策略导入模块402,策略调整模块403。
其中,策略决策模块401包含三个部分:策略导入模块4011、策略调整模块4012和被叫号码选择模块4013。其中,策略导入模块402主要是用于系统导入号码选择策略,策略导入模块402分为策略生成模块4021、策略解析模块4022和策略优先级模块4023三部分。生成策略模块4021用于导入之前的模板生成,系统管理员按照模板填写策略;策略解析模块4022用于将导入后的模块进行分解,识别其中的关键信息部分进行保存和分发;策略优先级模块4023用于保存每个策略对应的自然优先级,即导入时用户指定的优先级,如果没有指定则按照系统默认的进行生成。策略调整模块403则分为优先级设置模块4031、接通率统计模块4032和自适应策略模块4033三部分。优先级设置模块4031用于对策略优先级的增删改查四部分操作;接通率统计模块4032用于系统记录每个策略生效后选择的号码最后按照呼叫次数和接听次数折算接通率;自适应策略模块4033当系统没有强制指定策略的优先级时,用于尝试根据自选择策略进行被叫号码的呼叫尝试。
请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其中,该呼叫请求包括被叫用户的用户信息;
获取单元502,用于根据呼叫请求获取被叫用户的终端号码,其中,该终端号码包括与呼叫请求对应的程序的软号码和/或被叫用户的电话号码;
呼叫单元503,用于根据预置的呼叫决策呼叫终端号码。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接收单元501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其中,呼叫请求包括被叫用户的用户信息;获取单元502根据呼叫请求获取被叫用户的终端号码,终端号码包括与呼叫请求对应的程序的软号码和/或被叫用户的电话号码;最后呼叫单元503根据预置的呼叫决策呼叫终端号码。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预置的呼叫策略呼叫终端号码,可以保证用户得到合理的通话方式。
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601,用于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呼叫请求包括被叫用户的用户信息;
获取单元602,用于根据呼叫请求获取被叫用户的终端号码,终端号码包括与呼叫请求对应的程序的软号码和/或被叫用户的电话号码;
呼叫单元603,用于根据预置的呼叫决策呼叫终端号码。
可选的,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另一个实施例,上述呼叫单元603
判断被叫用户同时登录的被叫终端的个数是否大于1;若大于,则根据被叫终端的用户登录状态呼叫终端号码;若不大于,则根据被叫终端的用户登录状态及被叫用户登记的电话号码的状态呼叫终端号码。
可选的,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另一个实施例,上述呼叫单元603具体还用于:
若在线终端只有1个,则呼叫与在线终端相对应的终端号码,在线终端指用户的登录状态在线的被叫终端;若在线终端有多个,则呼叫在线终端中的个人计算机PC终端对应的终端号码;若在线终端为0个,则呼叫被叫用户登记的电话号码。
可选的,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另一个实施例,上述呼叫单元603具体还用于:
若被叫终端在线,则判断被叫用户是否设置了强制被叫号码;若被叫用户设置了强制被叫号码,则呼叫强制被叫号码;若被叫用户没有设置强制被叫号码,则呼叫被叫终端对应的终端号码;若终端不在线,则判断被叫用户是否设置了多个电话号码;若被叫用户设置了多个电话号码,则判断是否存在非漫游电话号码;若存在非漫游电话号码,则呼叫非漫游电话号码;若不存在非漫游电话号码,则根据电话号码的优先级呼叫电话号码。
可选的,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另一个实施例,上述服务器还可以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604,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终端发送的号码选择策略,终端为被叫终端或主叫终端;
第一更新单元605,用于根据号码选择策略更新终端中的呼叫决策。
记录单元606,用于记录接听结果,接听结果包括被叫用户是否通过决策号码接听成功,和通过决策号码尝试呼叫的次数,决策号码为根据呼叫策略呼叫的号码;
第二更新单元607,用于根据接听结果更新呼叫策略。
可选的,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另一个实施例,上述第二更新单元607具体用于:
根据接听率高调整与接听率对应的终端号码的呼叫等级,接听率根据接听结果得出。
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根据预置的呼叫策略呼叫终端号码,可以保证用户得到合理的通话方式。
上面从单元化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器进行了描述,下面从硬件处理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器进行描述,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7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7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7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742或数据744的存储介质7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732和存储介质7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7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服务器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7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730通信,在服务器700上执行存储介质7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服务器7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726,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7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758,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741,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
上述实施例中由服务器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基于该图7所示的服务器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智能呼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被叫用户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呼叫请求获取所述被叫用户的终端号码,所述终端号码包括与所述呼叫请求对应的程序的软号码和/或所述被叫用户的电话号码;
根据预置的呼叫决策呼叫所述终端号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置的呼叫决策呼叫所述终端号码包括:
判断所述被叫用户同时登录的被叫终端的个数是否大于1;
若大于,则根据所述被叫终端的用户登录状态呼叫所述终端号码;
若不大于,则根据所述被叫终端的用户登录状态及所述被叫用户登记的电话号码的状态呼叫所述终端号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被叫终端的用户登录状态呼叫所述终端号码包括:
若在线终端只有1个,则呼叫与所述在线终端相对应的终端号码,所述在线终端指用户的登录状态在线的被叫终端;
若所述在线终端有多个,则呼叫所述在线终端中的个人计算机PC终端对应的终端号码;
若所述在线终端为0个,则呼叫所述被叫用户登记的电话号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被叫终端的用户登录状态及所述被叫用户登记的电话号码的状态呼叫所述终端号码包括:
若所述被叫终端在线,则判断所述被叫用户是否设置了强制被叫号码;
若所述被叫用户设置了强制被叫号码,则呼叫所述强制被叫号码;
若所述被叫用户没有设置强制被叫号码,则呼叫所述被叫终端对应的终端号码;
若所述终端不在线,则判断所述被叫用户是否设置了多个电话号码;
若所述被叫用户设置了多个电话号码,则判断是否存在非漫游电话号码;
若存在所述非漫游电话号码,则呼叫所述非漫游电话号码;
若不存在所述非漫游电话号码,则根据电话号码的优先级呼叫所述电话号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终端发送的号码选择策略,所述终端为被叫终端或主叫终端;
根据所述号码选择策略更新所述终端中的所述呼叫决策。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置的呼叫决策呼叫所述终端号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接听结果,所述接听结果包括所述被叫用户是否通过决策号码接听成功,和通过所述决策号码尝试呼叫的次数,所述决策号码为根据所述呼叫策略呼叫的号码;
根据所述接听结果更新所述呼叫策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听结果更新所述呼叫策略包括:
根据接听率高调整与所述接听率对应的终端号码的呼叫等级,所述接听率根据所述接听结果得出。
8.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主叫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呼叫请求包括被叫用户的用户信息;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呼叫请求获取所述被叫用户的终端号码,所述终端号码包括与所述呼叫请求对应的程序的软号码和/或所述被叫用户的电话号码;
呼叫单元,用于根据预置的呼叫决策呼叫所述终端号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被叫用户同时登录的被叫终端的个数是否大于1;
若大于,则根据所述被叫终端的用户登录状态呼叫所述终端号码;
若不大于,则根据所述被叫终端的用户登录状态及所述被叫用户登记的电话号码的状态呼叫所述终端号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单元具体还用于:
若在线终端只有1个,则呼叫与所述在线终端相对应的终端号码,所述在线终端指用户的登录状态在线的被叫终端;
若所述在线终端有多个,则呼叫所述在线终端中的个人计算机PC终端对应的终端号码;
若所述在线终端为0个,则呼叫所述被叫用户登记的电话号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单元具体还用于:
若所述被叫终端在线,则判断所述被叫用户是否设置了强制被叫号码;
若所述被叫用户设置了强制被叫号码,则呼叫所述强制被叫号码;
若所述被叫用户没有设置强制被叫号码,则呼叫所述被叫终端对应的终端号码;
若所述终端不在线,则判断所述被叫用户是否设置了多个电话号码;
若所述被叫用户设置了多个电话号码,则判断是否存在非漫游电话号码;
若存在所述非漫游电话号码,则呼叫所述非漫游电话号码;
若不存在所述非漫游电话号码,则根据电话号码的优先级呼叫所述电话号码。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终端发送的号码选择策略,所述终端为被叫终端或主叫终端;
第一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号码选择策略更新所述终端中的所述呼叫决策。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记录单元,用于记录接听结果,所述接听结果包括所述被叫用户是否通过决策号码接听成功,和通过所述决策号码尝试呼叫的次数,所述决策号码为根据所述呼叫策略呼叫的号码;
第二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听结果更新所述呼叫策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更新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接听率高调整与所述接听率对应的终端号码的呼叫等级,所述接听率根据所述接听结果得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29618.XA CN109962893B (zh) | 2017-12-25 | 2017-12-25 | 一种智能呼叫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29618.XA CN109962893B (zh) | 2017-12-25 | 2017-12-25 | 一种智能呼叫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62893A true CN109962893A (zh) | 2019-07-02 |
CN109962893B CN109962893B (zh) | 2021-08-20 |
Family
ID=67021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29618.XA Active CN109962893B (zh) | 2017-12-25 | 2017-12-25 | 一种智能呼叫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62893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32045A (zh) * | 2019-11-28 | 2020-05-08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顺振业务呼叫顺序确定方法和实体 |
CN111147455A (zh) * | 2019-12-12 | 2020-05-12 | 北京淇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sip协议的外呼拨号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1601004A (zh) * | 2020-05-18 | 2020-08-28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呼叫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4006878A (zh) * | 2021-10-11 | 2022-02-01 | 广州迷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融合通信即时群呼系统、方法及装置 |
CN117221476A (zh) * | 2023-11-09 | 2023-12-12 | 广州视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优先级筛选的可视化对话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13330A1 (de) * | 2001-11-15 | 2003-05-21 | Alcatel | Senden von Information an ein Endgerät eines anrufenden Teilnehmers über die erreichbare einem angerufenen Teilnehmer zugeordnete Endgeräte |
CN101282380A (zh) * | 2007-04-02 | 2008-10-08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名通业务呼叫接续方法、服务器和通信系统 |
CN101471986A (zh) * | 2007-12-29 | 2009-07-01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呼叫控制方法和设备 |
CN102480716A (zh) * | 2010-11-29 | 2012-05-3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 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一号通业务呼叫路由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503405A (zh) * | 2012-12-31 | 2014-0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 |
-
2017
- 2017-12-25 CN CN201711429618.XA patent/CN10996289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13330A1 (de) * | 2001-11-15 | 2003-05-21 | Alcatel | Senden von Information an ein Endgerät eines anrufenden Teilnehmers über die erreichbare einem angerufenen Teilnehmer zugeordnete Endgeräte |
CN101282380A (zh) * | 2007-04-02 | 2008-10-08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名通业务呼叫接续方法、服务器和通信系统 |
CN101471986A (zh) * | 2007-12-29 | 2009-07-01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呼叫控制方法和设备 |
CN102480716A (zh) * | 2010-11-29 | 2012-05-3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 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中一号通业务呼叫路由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503405A (zh) * | 2012-12-31 | 2014-01-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32045A (zh) * | 2019-11-28 | 2020-05-08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顺振业务呼叫顺序确定方法和实体 |
CN111147455A (zh) * | 2019-12-12 | 2020-05-12 | 北京淇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sip协议的外呼拨号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1147455B (zh) * | 2019-12-12 | 2023-01-10 | 北京淇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sip协议的外呼拨号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1601004A (zh) * | 2020-05-18 | 2020-08-28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呼叫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4006878A (zh) * | 2021-10-11 | 2022-02-01 | 广州迷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融合通信即时群呼系统、方法及装置 |
CN117221476A (zh) * | 2023-11-09 | 2023-12-12 | 广州视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优先级筛选的可视化对话方法及系统 |
CN117221476B (zh) * | 2023-11-09 | 2024-04-16 | 广州视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优先级筛选的可视化对话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62893B (zh) | 2021-08-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62893A (zh) | 一种智能呼叫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 |
CN109873909B (zh) | 一种语音呼叫方法、装置和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US8649500B1 (en) | Dynamic allocation of agents for outbound calling in an automated communication link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system | |
US9088650B2 (en) | Predictive dialing based on simulation | |
CN110248029A (zh) | 一种通话中动态选择通讯线路的方法 | |
CN106171019B (zh) | 确定终端漫游状态的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 |
CN106506784A (zh) | 一种拦截骚扰电话的方法及装置 | |
US961495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customer premise 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7708078A (zh) | 移动终端及其呼叫转移方法、存储装置 | |
CN108293051A (zh) | 管理通信事件 | |
CN106921627A (zh) | 提供到外部电话网络的呼叫转发的VoIP | |
CN106131353A (zh) | 电话拨打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 |
CN106027377A (zh) | 建立社交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9246316A (zh) |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系统 | |
US20180146086A1 (en) |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early feedback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call | |
US9253310B2 (en) | Outbound effectiveness through management of idle agent pool | |
US20090161855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old and re-ring | |
CN106878571B (zh) | 一种应用于有线呼叫的自适应分配方法 | |
CN110213154A (zh) | 即时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 |
US12028481B2 (en) | Spam telephone call reducer | |
CN103685788A (zh) | 一种基于ip网络的自动电话外呼及语音交互系统 | |
CN107920174A (zh) | 一种网络电话呼叫方法和装置 | |
US20220311811A1 (en) | Personalized action reminders and dynamic injection of information in a cellular network | |
CN107360325A (zh) | 终端呼叫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6603797B (zh) | 对通信号码分组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