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0443A - 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60443A CN109960443A CN201711402138.4A CN201711402138A CN109960443A CN 109960443 A CN109960443 A CN 109960443A CN 201711402138 A CN201711402138 A CN 201711402138A CN 109960443 A CN109960443 A CN 1099604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ed performance
- display area
- instruction
- terminal device
- appl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及终端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的尺寸过小,不方便用户寻找应用图标,同时增加了用户对应用图标进行操作的难度的问题。该方法包括:确定接收到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放大的应用图标的第一指令,此后终端响应第一指令,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具有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其中第一尺寸大于未收到第一指令时终端设备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所具有的第二尺寸,从而可以在终端设备收到第一指令后,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放大的应用图标以便于用于寻找应用图标和对应用图标进行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大尺寸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类的终端设备越来越多地被用户使用,而大尺寸终端设备为用户带来更大的操控难度,例如,用户往往不能通过单手对大尺寸终端设备进行方便操控。
为了方便用户操作大尺寸终端设备,目前的终端设备提供了单手操作模式功能,在单手操作模式功能启用后,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上会出现一个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会相应倍数缩小后集中显示到该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这样由于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尺寸比整个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的尺寸要小的多,且集中显示有显示屏上的所有显示内容的缩略图,所以用户就可以通过该单手操作显示区域方便地操作大尺寸终端设备。
但是,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的尺寸也会相应缩小,由于在用户使用中需要频繁对应用图标进行点击或者其他操作,而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缩小的应用图标不方便用户寻找应用图标,也增加了用户对应用图标进行操作的难度。
综上,现有技术中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的尺寸过小,不方便用户寻找应用图标,同时增加了用户对应用图标进行操作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及终端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的尺寸过小,不方便用户寻找应用图标,同时增加了用户对应用图标进行操作的难度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可以在收到第一指令后,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其中,第一尺寸大于未收到第一指令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在单手操作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所具有的第二尺寸,第一指令为指示终端设备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放大的应用图标的指令。采用以上方法,终端设备能够响应第一指令,放大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的尺寸,从而能够减小用户在对应用图标进行操作(如点击、拖动等操作)时误触的可能性,并且放大后的应用图标也更利于老年人等用户寻找应用图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还可以预测一下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时,如果任意相邻两个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预设的间距阈值后,再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其中预测方式可以为:根据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第三尺寸以及第一尺寸确定若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时,任意相邻两个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然后再判断任意相邻两个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预设的间距阈值。这样,能够防止改变应用图标的尺寸后,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过小甚至出现应用图标之间的重叠,容易导致用户误触或显示不美观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单手操作模式中,终端设备检测到发生在显示屏上设定区域的第一触摸操作;此后终端设备确定该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并根据确定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在目标区域中显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
通过上述方法,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根据用户在显示屏上的手势触摸产生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自动对显示屏上已显示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移动,来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在显示屏中的显示位置,从而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若要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在显示屏中的显示位置需要用户打开设置功能界面,在设置功能界面中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在整个显示屏中的显示位置,从而可以避免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在整个显示屏中的显示位置的操作较为繁琐,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设定区域是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中除当前显示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以外的区域,终端设备检测到发生在显示屏上设定区域的第一触摸操作后根据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在目标区域中显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从而能够防止终端设备根据用户误触产生的触摸操作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位置进行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收到第二指令后,再根据用户在显示屏上的手势触摸产生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对显示屏上已显示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移动,其中第二指令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在显示屏中的显示位置的指令。这样,可以使得终端设备在根据用户在设定区域的第一触摸操作移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之前,确定收到第二指令,从而防止终端设备在没有收到第二指令的情况下,由于用户在显示屏上的误触错误地造成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移动;而在终端设备确定收到第二指令的情况下,说明用户需要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位置进行移动,从而排除了用户由于误触而产生第一触摸操作的可能,从而避免用户误触造成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位置的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指令可以为:在设定区域的任意位置被按压的时长达到设定时长值;还可以为在设定区域的任意位置接收到单击操作或双击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收到第三指令后,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应用对应的目标图标,即新图标,其中,应用对应的新图标与用户的原图标不同,用户的原图标是指未收到第三指令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在单手操作区域中显示的应用的图标,第三指令为指示终端设备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应用的新图标的指令,另外,可以预设应用的原图标和目标图标的对应关系,以方便确定应用对应的原图标和目标图标。采用以上方法,终端设备能够响应第三指令,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应用的目标图标,从而可以根据预先的设置,改变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而若仍然采用现有的方法,则只能在单手显示区域中显示应用的原图标,这样对于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应用图标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显示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在预测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应用的新图标时,若任意相邻两个应用图标之间(不限于两个新图标之间,也可以是新图标与原图标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预设的间距阈值后,再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应用的新图标,其中预测的方法可以为根据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第三尺寸以及新图标的显示尺寸确定任意相邻两个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然后再判断任意相邻两个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预设的间距阈值。这样,能够防止在显示应用的新图标后,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过小甚至出现应用图标之间的重叠,容易导致用户误触或显示不美观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收到第四指令后,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在预设区域中进行显示,其中,第四指令为指示终端设备在预设区域显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指令,预设区域距离显示屏任意一个边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X厘米,X为正数。这样,终端设备能够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在与显示屏的边框存在一定距离的区域进行显示,从而有效避免用户误触显示屏的边框,造成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误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在确定在设定区域上检测到的第二触摸操作,后根据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放大或者缩小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这样,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二触摸操作放大或者缩小单手操作区域的显示面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方法示例中终端设备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显示屏和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输入输出接口以及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总线连接;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上述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具有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之前,根据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所具有的第三尺寸以及所述第一尺寸,确定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若显示所述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时,任意相邻两个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预设的间距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显示屏还用于检测触摸操作,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单手操作模式中,在所述显示屏的设定区域上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确定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将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移动到目标区域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中的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将接收的第二指令输入至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触摸操作改变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中的显示位置;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确定通过所述输入输出接口接收所述第二指令后,在所述显示屏的设定区域上检测第一触摸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指令包括下列指令中的至少一个指令:所述设定区域的任意位置被按压的时长达到设定时长值;所述设定区域的任意位置接收到单击操作或双击操作。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三指令输入至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三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改变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响应所述第三指令,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各个应用对应的目标图标,其中,显示的各个应用对应的目标图标与所述终端设备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三指令时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各个应用对应的原图标不同、且每个应用的原图标和目标图标的对应关系是预先存储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各个应用对应的目标图标之前,根据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所具有的尺寸和所述目标图标所具有的尺寸,确定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若显示各个应用的目标图标时,任意相邻两个目标图标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预设的间距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将接收到的第四指令输入至所述处理器,所述第四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显示屏的预设区域显示所述单手操作区域,其中,所述预设区域距离所述显示屏的任一边框的距离不小于X厘米,X>0;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响应所述第四指令,在所述预设区域中显示单手操作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显示屏还用于检测触摸操作,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显示屏的设定区域上检测到第二触摸操作后,确定所述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以及根据所述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对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放大或缩小处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计算机调用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应用图标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位置的实现方法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置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位置的实现方法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显示屏设置的虚拟按键触发第二指令的虚拟按键设置方式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应用的新图标的方法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应用的新图标的方法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预设区域中显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方法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应用的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和应用的新图标的方法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大小的实现方法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确定放大或者缩小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实现方法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缩放操作基准点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大小的实现方法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大小的实现方法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位置和显示面积大小的实现方法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及终端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的尺寸过小,不方便用户寻找应用图标,同时增加了用户对应用图标进行操作的难度的问题。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销售终端(Point of Sales,POS)、车载计算机设备、智能手表,电视机、以及其他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等。
2、单手操作模式,是终端设备具备的一种操作模式,该操作模式将终端设备在显示屏的原显示区域(即进入单手操作模式前,终端设备的显示区域,例如,可以是终端设备的桌面界面,或者某一应用程序的界面)及其中的显示内容(例如显示区域中的应用图标、文字、图案、显示窗口、虚拟按键、应用程序界面等)进行缩小,并将缩小后的显示区域及缩小后的显示内容置于显示屏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显示(例如在紧贴显示屏的左边框或者右边框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显示),在该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能够实现缩小前显示区域的全部功能,包括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显示缩小后的显示内容和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触控操作,从而仅通过左手或者右手就能够在缩小后的显示区域实现对终端设备的正常操作,例如图1A所示,终端设备进入单手操作模式后,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01中显示缩小后原显示区域及缩小后的显示内容,其中显示内容包括应用的应用图标102,当用户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01对显示内容进行触控操作(例如单击应用图标102)后,终端设备响应对显示内容的触控操作(例如打开应用图标102对应的应用程序)。
3、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一旦触发终端设备的单手操作模式,将会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显示终端设备的缩小后的显示区域,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能够实现触控操作,例如,终端设备检测用户对单击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的应用图标的单击操作,打开应用图标对应的应用程序。
4、触摸操作,包括用户对终端设备显示屏的触碰、触碰后在显示屏上的移动等操作,不仅包括用户通过手指或身体其他部位对显示屏的触摸,还包括用户通过触摸笔等触摸装置对显示屏的触摸,其中这里的触碰可以为直接接触触摸屏的操作,也可以为距离触摸屏表面的垂直距离在一定较小的距离范围内对显示屏的控制,例如手指可以直接接触触摸屏,也可以在距离触摸屏表面的垂直距离较小的距离范围内对触摸屏实现触碰控制,即不用直接接触触摸屏表面。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可应用于各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式或膝上型设备、移动设备(比如手机、移动电话、平板电脑、PDA、媒体播放器等等)、消费型电子设备、车载计算机,智能手表,电视机、以及其他具有显示屏的终端设备等。
下面以手机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下述先简单介绍手机的具体结构组成,具体如图1B所示。
如图1B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手机100的硬件结构包括显示屏110、处理器120以及存储器130。存储器130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以及数据,处理器12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30中的计算机程序以及数据,从而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3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图像数据等)等。此外,存储器13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处理器120是手机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3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数据,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1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通用处理器,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也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用于执行相关操作,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显示屏110,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100的各种菜单界面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在单手操作模式下显示手机100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显示屏110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屏110。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屏110可以为触摸屏,例如可以是电容式显示屏。
手机100还可以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40,RF电路14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通常,RF电路14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
手机1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50,例如触控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等。其中,触控传感器能够检测在显示屏110上发生的触控操作,例如,检测用户在显示屏110进行的触摸和滑动等操作,触控传感器将触控操作对应的触控信号发送至处理器120使得处理器120能够根据触控信号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相应操作。
手机1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160,用于接收输入的信息、字符信息或接触式触摸操作/非接触式手势,以及产生与手机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等。具体的,输入输出接口160可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以及触摸屏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除以上之外,手机1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70(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2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
当然,根据具体应用中的需要,上述手机1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音频电路、扬声器等,由于这些部件不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重点使用的部件,因此,在图1B中没有示出,且不再详述。
基于上述介绍,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及终端设备,用以解决现有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的尺寸过小,不方便用户寻找应用图标,同时增加了用户对应用图标进行操作的难度的问题。其中,上述方法及终端设备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方法及装置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所述手机100为例进行描述,但是并不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应用到其他类型的终端设备中。参阅图2所示,该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
S101:手机100确定接收到第一指令,其中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手机100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放大的应用图标;
S102:手机100响应第一指令,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具有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其中,第一尺寸大于第二尺寸,第二尺寸是手机100未收到第一指令时,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所具有的尺寸。
根据以上步骤S101至步骤S102,手机100能够在单手操作模式中显示具有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由于第一尺寸大于未收到第一指令时应用图标在手机100的单手操作模式中显示时的第二尺寸,从而放大了单手操作模式中显示的应用图标的显示尺寸,方便用于寻找应用图标以及使得用户更容易对应用图标进行操作,避免对应用图标的操作过程中出现误触。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应用图标不应仅限于终端设备中显示的应用程序的图标,也应包含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的可进行点击或者其他触控操作的图标,例如,显示屏上显示的时钟图标、虚拟按键图标、接收消息图标、事件提醒图标等等。在实施中,预先设置在收到第一指令后需要进行放大的应用图标,例如可以根据应用图标的类型,预先设置在收到第一指令后需要对哪些应用图标进行放大处理,而不需要对哪些应用图标进行放大处理。
举例来说,若手机当前正在如图1A所示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01中显示尺寸均为第二尺寸的应用图标102,手机在收到用于指示手机放大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的第一指令后,可以响应该第一指令,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01中显示的部分或全部的应用图标进行放大,从而在如图3所示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301中显示具有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302,其中第一尺寸大于第二尺寸。由于能够放大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的尺寸,从而更加方便用户对放大后的应用图标进行点击操作,减小用户点击应用图标时的误触几率。
可选地,可以针对每一个应用的应用图标,分别设置放大后的应用图标的第一尺寸,任意两个应用图标的第一尺寸可以不同,从而可以在S102中,根据设置的第一尺寸显示应用图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指令可以是发生在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在设定区域任意位置的单击操作、双击操作或者上述操作之间的组合等等。另外,还可以将令手机进入单手操作模式的指令作为第一指令,则在进入单手模式时,手机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放大的具有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
若第一指令是令手机进入单手操作模式的指令,即此前手机并没有进入单手操作模式并显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则应用图标的第二尺寸可以是应用图标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进行显示时的预设显示尺寸,或者,应用图标的第二尺寸可以是此前一次退出单手操作模式时该应用图标的显示尺寸,则在第二尺寸的基础上,在进入单手操作模式后,手机可以对应用图标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尺寸进行放大,显示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
可选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确定具有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
方式一、使显示第二尺寸的应用图标时,应用图标所在的显示区域的中心与显示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时显示区域的中心重合。
方式二、使显示第二尺寸的应用图标时,应用图标几何形状中的任意一个几何位置(如矩形应用图标的左上角顶点)的显示位置与在显示相同形状的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时,应用图标的同一个几何位置(应用图标的左上角顶点)所在的显示位置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手机在收到第一指令后,并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放大的应用图标后,还可以在收到取消放大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的指令后,停止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并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恢复显示具有第二尺寸的应用图标。其中,所述取消放大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的指令,可以是与第一指令相同的指令,例如,手机在收到对第一指令对应的虚拟按键的触发操作(例如对虚拟按键的长按操作)后,放大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的应用图标的显示尺寸(即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第一尺寸的大应用图标),手机可以在再一次收到对虚拟按键的触发操作后,恢复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应用图标的显示尺寸(即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恢复显示第二尺寸的小应用图标)。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手机在收到第一指令后,还需要根据显示屏400中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401所具有的第三尺寸以及应用图标403放大后具有的第一尺寸,确定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401中显示部分或全部应用的放大后的应用图标403时,全部应用中任意两个应用图标(这里的应用图标包括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和第二尺寸的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预设的间距阈值,之后,才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401中显示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403,以避免放大后的应用图标与相邻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过窄或出现应用图标之间的重叠。其中,如果手机仍然需要根据第二尺寸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401中显示其他的应用图标402,则在确定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时还需要考虑其他的应用图标402的显示尺寸。
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第三尺寸可以是该区域当前的实际显示尺寸,如果第一指令是进入单手操作模式的指令,即此前并没有实际显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可以将预设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尺寸作为第三尺寸,或者也没有将。另外,如果第一指令是进入单手操作模式的指令,第三尺寸也可以是手机上一次退出单手操作模式前,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尺寸。
另外,若手机确定单手操作显示区域401中显示部分或全部应用的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时,任意两个应用图标(例如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403与第二尺寸的应用图标402)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预设的间距阈值,则手机可以将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401中显示的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的显示尺寸变更为第四尺寸,其中,第四尺寸可以大于应用图标的第二尺寸且小于第一尺寸。此外,手机也可以在确定任意两个应用图标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预设的间距阈值后,通过显示屏向用户提示页面尺寸过小,无法继续放大图标等提示信息。
下面以第一指令为用户发出的进入单手模式的指令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的方法的实现过程:
实施例一
如图4所示,手机在收到用户发出的进入单手模式的指令后,根据用户此前对单手操作模式的设置确定单手操作显示区域401的长和宽分别为7厘米和10厘米,手机根据单手操作显示区域401的长和宽和第二尺寸(例如,具有第二尺寸的应用图标402的长和宽分别为1.5厘米和1.3厘米)的应用图标放大后所具有的第一尺寸(例如,具有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403的长和宽分别为1.8厘米和1.5厘米),确定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具有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403时,全部相邻的应用图标两两之间的最小间距是否不小于间距阈值(例如为4毫米),若是,则手机在显示屏400中显示具有第三尺寸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401,以及,在该单手操作显示区域401中显示长和宽分别为1.8厘米和1.5厘米的应用图标402;否则,将应用图标的尺寸变更为第四尺寸,第四尺寸的长和宽分别可以是1.7厘米和1.4厘米,并再次判断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401中显示第四尺寸的应用图标时,全部相邻的应用图标两两之间的最小间距是否不小于间距阈值。
采用以上实施例,能够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放大的应用图标,从而更方便用户寻找应用图标和对应用图标进行操作,减少用户的误触。
可选地,在单手操作模式下,手机100还可以在显示屏的设定区域上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后,确定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之后根据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移动到目标区域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的手机100的传感器150能够在单手操作模式中检测发生在显示屏110上的第一触摸操作,处理器120接收传感器150发送的与该第一触摸操作对应的第一触摸信号,在根据第一触摸信号确定第一触摸操作发生在显示屏110的设定区域后,确定在显示屏的设定区域上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进一步可以根据该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移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位置,以实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显示位置的快捷调整。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将设定区域设置为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中除已显示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以外的区域,例如图1A所示的设定区域103,以防止发生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内的第一触摸操作被认为是用户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正常触控操作。如图1B所示的手机100的传感器150在显示屏110上检测到的起点位置位于设定区域103的第一触摸操作后,根据该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移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位置。其中,第一触摸操作的起点与终点之间的其他途经点所在位置和终点所在位置可以不在该设定区域的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传感器150在检测到发生在显示屏110上的第一触摸操作后,还能够确定第一触摸操作在显示屏110上的移动轨迹,传感器150可以将确定的移动轨迹对应的触摸信号发送至处理器120,处理器120根据触摸信号确定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20可以根据触摸信号确定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轨迹中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根据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或,根据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之间连线的距离确定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距离。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处理器120在确定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后,根据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移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在显示器110中的显示位置,使得移动后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在目标区域显示中显示。采用以上方法,能够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位置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在单手操作模式下方便地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位置。
在实施中,可以采用以上方法移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使得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与手机显示屏的任意一个边框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例如一厘米的距离),从而防止用户误触显示屏的边框造成手机对用户的误触进行响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20可以以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移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使得移动前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参考点(如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的中心或者某一个顶角)所在的位置,与移动后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该参考点所在的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与第一触摸操作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致,应注意,这里的位置关系一致,包括方位关系一致(例如,移动前参考点与移动后该参考点之间连线与水平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等于第一触摸操作的起点和终点之间连线与水平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和距离一致(即移动前参考点与移动后该参考点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触摸操作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另外,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20还可以以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的反方向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移动方向;处理器120还可以以N倍的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距离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移动距离,来移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其中N>1,或者,0<N<1。
可选地,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摸操作可以是正在进行中的触摸操作,例如,用户通过手指在显示屏上进行触摸和滑动,在用户手指离开显示屏之前,手机可以在不同时刻检测出多个起点不用的第一触摸操作,并根据多个第一触摸操作确定多个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手机可以在用户的触摸操作的持续过程中根据这些确定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持续移动,从而实现根据用户触摸操作的运动轨迹控制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在显示屏中的显示位置进行动态变化。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触摸操作也可以是已经结束的触摸操作,举例来说,手机的处理器在根据传感器发送的触摸信号确定第一触摸操作结束(例如,确定进行第一触摸操作的用户停止与显示屏的接触)后,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来控制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移动,从而达到用户在显示屏上进行触摸操作的过程中不移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而是在触摸操作结束后才通过一次性操作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移动至对应的目标区域,以节省移动手机内存资源占用。
下面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位置的方法的实现过程:
实施例二
若当前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505如图5所示,用户在显示屏500上进行触摸操作,手机在确定第一触摸操作的轨迹501后,根据轨迹501的起点502和终点503移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505到达目标显示区域506进行显示,例如,根据起点502和终点503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距离确定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并以同样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移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505到达目标区域506进行显示。
实施例三
仍以图5为例,当前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505如图5所示,用户在显示屏500上进行触摸操作,手机在确定第一触摸操作的轨迹501,且确定轨迹501中的起点502位于设定区域504(即起点502位于显示屏500中除当前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505之外的其他显示区域中)后,根据轨迹501的起点502和终点503移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505到达目标显示区域506进行显示,例如,根据起点502和终点503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距离确定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并以同样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移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505到达目标区域506进行显示。
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当前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605如图6所示,若用户在显示屏600上进行触摸操作,用户的触摸操作的轨迹起点为设定区域604中的位置601,当用户从位置601滑动至位置602时,手机检测到一个正在进行中的第一触摸操作,该第一触摸操作的起点为起点601,终点为602,此时,手机根据起点601和终点602确定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并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605进行移动,以使单手操作显示区域605移动到第一目标区域606中进行显示;当用户继续在显示屏上进行滑动,触摸操作的轨迹移动至位置603时,手机检测到另一个正在进行中的第一触摸操作,该第一触摸操作的起点为起点602,终点为603,此时,手机根据起点602和终点603确定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并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606继续进行移动,使得此前移动至第一目标区域606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再次移动到第二目标区域607中显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手机可在确定收到用于指示手机根据第一触摸操作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在显示屏中的显示位置的第二指令后,再根据检测到的第一触摸操作移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位置。从而可以在收到用于指示手机移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第二指令后,再根据第一触摸操作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移动到目标区域并显示,以防止用户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正常触控操作造成单手操作显示区域显示位置的改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指令可以是用户在设定区域504或604中任意位置进行的长按操作,长按操作是指手机显示屏被按压的时长达到设定时长值,例如达到两秒;另外,第二指令还可以是用户在设定区域504或604中的任意位置进行的单击操作或双击操作。
如图7所示,可以在显示屏中除去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之外的设定区域701中的任意位置设置第一虚拟按键702,并在第一虚拟按键702处显示“移动单手区域”等文字和/或“箭头”等图案进行提示,则第二指令可以是用户在该第一虚拟按键702处进行的单击、双击或者长按等操作。当第一虚拟按键702被单击、双击或者长按等操作激活后,手机可以通过点亮或者改变第一虚拟按键702和其中的文字、图案的显示颜色的方式,向用户提示当前手机已经收到第二指令,可以进行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位置的变更;另外,手机也可以通过点亮或者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外边框的显示颜色等方式,向用户提示当前手机已经收到第二指令,可以进行更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位置了。
在实施中,第二指令可以与第一指令是相同的指令,例如,第一指令与第二指令均是在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则手机在检测到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后,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的应用图标显示为具有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此后,手机可以在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后,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移动至目标区域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根据用户对单手操作模式的设置,手机需要在如图1A所示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01中显示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以下称为原图标)102,或者,手机当前正在如图1A所示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01中显示应用的原图标102,手机在收到用于指示手机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的第三指令后,可以响应该第三指令,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01中的部分或全部应用的应用图标,替换为应用对应的目标图标(以下称为新图标),从而在如图8所示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801中显示应用对应的新图标802,其中,同一个应用对应的新图标和原图标不同,例如,新图标和原图标的显示尺寸、图案或颜色等存在区别。其中,可以预设应用与新图标的对应关系,手机在收到第三指令后,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应用需要显示的新图标。采用以上方法,可以改变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的样式,不再必须显示每一个应用所对应的原图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指令可以是发生在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在设定区域任意位置的单击操作、双击操作或者上述操作之间的组合等等。另外,还可以将令手机进入单手操作模式的指令作为第三指令,则在进入单手模式时,手机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应用对应的新图标。
另外在实施中,第三指令可以与第一指令相同,例如,第一指令与第三指令均是在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则手机在检测到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后,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的部分或全部应用图标显示为具有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以及将部分或全部应用图标显示为对应的新图标;第三指令还可以与第二指令相同,例如,第三指令与第二指令均是在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则手机在检测到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后,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的应用图标显示为应用图标对应的新图标,此后,手机可以在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后,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移动至目标区域中进行显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应用的新图标设置为比原图标更为醒目的应用图标,例如,将新图标的背景颜色设置为红色等更加醒目的颜色,以减小用户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寻找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的难度,或者,新图标的显示尺寸可以大于原图标的显示尺寸且新图标所具有的图案可以与原图标不同,以减小用户寻找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的难度和降低用户误触的几率。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任意一种确定应用的新图标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的显示位置:
方式一、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新图标时,新图标所在的显示区域的中心与显示原图标时图标显示区域的中心重合。
方式二、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新图标时,新图标具有的几何形状中的任意一个几何位置(如矩形原图标的左上角顶点)的显示位置与在显示相同形状的原图标时,原图标的同一个几何位置(原图标的左上角顶点)所在的显示位置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手机在收到第三指令,并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应用的新图标后,还可以在收到取消显示新图标的指令后,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恢复显示应用的原图标。其中,取消显示新图标的指令,可以是与第三指令相同的指令,例如,手机在收到对第三指令对应的虚拟按键的触发操作后,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应用的新图标,之后,可以在再一次收到对虚拟按键的触发操作后,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恢复显示应用的原图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手机在收到第三指令后,还需要根据单手操作显示区域901所具有的第三尺寸以及应用的新图标903的尺寸,确定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901中显示部分或全部应用的新图标903时,全部应用中任意两个应用的应用图标(这里的应用图标包括新图标和原图标)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预设的间距阈值,之后,才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901中显示应用的新图标903,以避免新图标902与相邻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过窄或出现图标重叠。其中,如果手机仍然需要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901中显示其他应用的原图标902,则在确定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应用的原图标902所具有的尺寸。
另外,若手机确定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901中显示部分或全部应用的新图标时,任意两个应用的应用图标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预设的间距阈值,则手机可以将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新图标的显示尺寸变更为第五尺寸,其中,第五尺寸可以大于应用的原图标的尺寸且小于应用的新图标的尺寸。此外,手机也可以在确定应用的图标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预设的间距阈值后,通过显示屏向用户提示页面尺寸过小,无法显示新图标等提示信息。
下面以第三指令为用户发出的进入单手模式的指令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应用的新图标的方法的实现过程:
实施例五
如图9所示,手机在收到用户发出的进入单手模式的指令后,根据用户设置确定单手操作显示区域901的长和宽分别为7厘米和10厘米,手机根据单手操作显示区域901的长和宽和应用的新图标903的尺寸(例如长和宽分别为1.8厘米和1.5厘米),确定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新图标903时,全部相邻的应用图标两两之间的最小间距是否不小于间距阈值(例如为4毫米),其中假设其他应用的应用图标902的长和宽分别为1.5厘米和1.3厘米,若是,则手机在显示屏900中显示具有第三尺寸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901,以及,在该单手操作显示区域901中显示长和宽分别为1.8厘米和1.5厘米的新图标903;否则,将应用的新图标的长和宽分别变更为1.7厘米和1.4厘米,并再次判断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901中显示上述尺寸的图标时,全部相邻的应用图标两两之间的最小间距是否不小于间距阈值。
采用以上实施例,能够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应用的新图标,从而更方便用户寻找应用的应用图标和对应用图标进行操作,减少用户的误触。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根据用户对单手操作模式的设置,手机需要在如图1A所示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01中显示应用对应的应用图标(以下称为原图标)102,或者,手机当前正在如图1A所示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01中显示应用的原图标102,手机在收到用于指示手机在预设区域中显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第四指令后,响应该第四指令,在如图10所示的显示屏1000中的预设区域1001中显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其中,预设区域1001到显示屏1000的显示区域中任一边框的距离不小于X厘米,X>0。
采用以上方法,用于显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预设区域距离显示屏的边框有一定距离,即便用户在单手操作模式误触了手机的边框也不会触发对手机的操作,从而防止用户在单手操作模式下误触手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中,所述预设区域可以是用户预先设定的区域,或者,所述预设区域可以是用户上一次退出单手操作模式时单手操作显示区域所在的位置。例如,可以预设如图10所示的显示屏1000中的预设区域1001距离显示屏1000的右边框1002和下边框1003的距离均为1厘米,且预设区域1001距离显示屏1000的左边框1004和上边框1005的距离均大于1厘米。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四指令可以是发生在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在设定区域任意位置的单击、双击操作或者上述操作之间的组合等等。另外,还可以将令手机进入单手操作模式的指令作为第四指令,则在进入单手模式时,手机在预设区域中显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
在实施中,第四指令可以与第一指令是相同的指令,例如,第一指令与第四指令均是在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则手机在检测到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后,在预设区域中显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并且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具有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另外,第四指令还可以与第三指令是相同的指令,例如,第三指令与第四指令均是在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则手机在检测到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后,在预设区域中显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并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的应用图标显示为应用图标对应的新图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手机在收到第四指令,并在预设区域中显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后,还可以在收到取消预设区域中显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指令后,停止在预设区域中显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并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预设的显示区域进行显示。其中,取消预设区域中显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指令,可以是与第四指令相同的指令。
下面以第一指令、第三指令和第四指令均为用户发出的进入单手模式的指令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及应用图标的方法的实现过程:
实施例六
如图11所示,手机可以在收到进入单手操作模式的指令后,在显示屏1100中按照预设的显示尺寸在预设区域显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101,以及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101中显示部分应用的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1102,并且,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101中显示部分应用的新图标1103。
在一种可行的方式中,如图12所示,手机还可以在显示屏1200的设定区域1201上检测到第二触摸操作1202后,根据第二触摸操作1202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对当手机前显示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203进行放大或缩小处理。举例来说,可以根据第二触摸操作1202在显示屏1200中显示放大后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204。
根据上述方法,手机可以根据显示屏的设定区域中检测到的第二触摸操作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大小,从而能够方便地调整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面积大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手机可以在收到预设的第五指令后,根据检测到的第二触摸操作对单手触摸操作进行缩小或放大处理,以防止手机根据用户误触产生的触摸操作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其中,第五指令可以为在设定区域的任意位置被按压的时长达到设定时长值(以下称为长按指令),或者为在设定区域的任意位置接收到单击操作(以下称为单击指令)或双击操作(以下称为双击指令)。
在实施中,第五指令可以与第一指令是相同的指令,例如,第一指令与第五指令均是在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则手机在检测到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后,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的应用图标显示为具有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此后,手机可以在检测到第二触摸操作后,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放大处理;第五指令还可以与第三指令是相同的指令,例如,第三指令与第五指令均是在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则手机在检测到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后,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的应用图标显示为应用图标对应的新图标,此后,手机可以在检测到第二触摸操作后,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放大处理;另外第五指令还可以与第四指令是相同的指令,例如,第四指令与第五指令均是在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则手机在检测到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后,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移动到预设区域进行显示,此后,手机可以在检测到第二触摸操作后,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放大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在接收到第五指令后确定需要根据第二触摸操作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缩小处理或者放大处理,以及手机可以在再次收到第五指令后,不再对第二触摸操作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缩小处理或者放大处理。例如,手机当前处于根据第一触摸操作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移动的状态,在收到第五指令后,手机确定需要根据第二触摸操作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缩小处理或者放大处理,此后,若手机再次收到第五指令,则手机结束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缩小处理或者放大处理,并且,手机还可以再次进入根据第一触摸操作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移动的状态,从而实现根据同一个指令改变手机对检测到的触摸操作的响应效果。其中,手机可以通过点亮或者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外边框的显示颜色等方式,向用户提示当前手机已经收到第二指令或者第五指令。
可选地,在实施中,设定区域1201可以是显示屏1200中除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203以外的显示区域,从而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203的正常触控操作不会引发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203的缩小或放大。
具体的,手机可以根据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确定需要放大或是缩小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以及,根据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距离确定单手操作显示区域放大或是缩小的尺寸或比例。其中,可以在保持长宽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包含单手操作显示区域本身以及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的显示内容)进行放大处理或者缩小处理。
一种方式中,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的确定方式可以参照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的确定方式,以及,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距离的确定方式可以参照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距离的确定方式,在此不在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手机可以在检测到第二指令后,确定需要根据第一触摸操作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移动,以及在检测到第五指令后,确定需要根据第二触摸操作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缩小处理或者放大处理。本申请并不限制第二指令与第五指令的设置方式,下面举例几种第二指令与第五指令的设置方式,以进行说明:
方式一、根据不同的设定时长值,区分检测到的长按指令是第二指令或者第五指令
举例来说,可以预设第二指令为在设定区域的任意位置的按压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值且未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值的长按指令,且预设第五指令为在设定区域的任意位置的按压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值的长按指令;或者第二指令为在设定区域的任意位置的按压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值的长按指令,且第五指令为在设定区域的任意位置的按压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值且未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值的长按指令。采用以上方法,能够通过长按指令的预设时长值的不同区分第二指令与第五指令。
方式二、根据检测到单击指令或双击指令的不同位置,区分单击指令或双击指令是第二指令或者是第五指令
举例来说,可以将设定区域中的第一设定位置作为第二指令对应的单击或双击区域,则手机在该第一设定位置检测到单击或双击操作后确定收到第二指令,其中第一设定位置可以是一个区域,并且可以通过虚拟按键的方式向用户提示该第一设定区域;另外,还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将设定区域中的第二设定位置作为第五指令对应的单击或双击区域,从而手机可以确定在不同位置检测到的单击指令或者双击指令是第二指令或者第五指令。
方式三、根据当前是否收到第二指令或者第五指令,判断检测到的指令是第二指令或者是第五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同一个指令(长按指令、单击、双击指令中的至少一种)表示第二指令和第五指令,并根据当前是否已经收到第二指令或者第五指令确定收到的指令是第二指令或者第五指令,例如,手机在第一次检测到长按指令后,确定收到第二指令,以及在再一次收到长按指令后,确定收到第五指令;此外,手机也可以在第一次检测到长按指令后,确定收到第五指令,以及在再一次检测到长按指令后,确定收到第二指令,即第二指令和第五指令是轮番下达的,手机在检测到相同的触发指令后,会按照预设顺序轮番确定每一次收到的触发指令具体是第二指令还是第五指令。
通过以上方法,手机可以确定收到的长按指令、单击指令、双击指令或者这些指令的组合是第二指令或者是第五指令,从而方便用户通过长按、单击、双击等方式发出第二指令和/或第五指令,以使手机根据检测到的触摸操作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位置或者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手机可以根据预设的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与缩放操作的对应关系,确定检测到的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对应的是放大处理还是缩小处理。例如,如图13所示,预设移动方向朝向显示屏1300的上方(包括移动方向竖直向上,和移动方向朝向斜上方)的第二触摸操作1301作为放大处理对应的第二触摸操作,以及将移动方向朝向显示屏下方(包括移动方向竖直向下,和移动方向朝向斜下方)的第二触摸操作1302作为缩小处理对应的第二触摸操作。
具体地,手机可以根据预设的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距离的范围与缩放比例的对应关系确定检测到的第二触摸操作对应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缩放比例。例如,预设如表1所示的移动距离的范围与缩放比例的对应关系表,在确定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距离后,根据表1确定对应的缩放比例。
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距离 | 放大比例 | 缩小比例 |
处于距离范围A中 | 1.1倍 | 0.9倍 |
处于距离范围B中 | 1.2倍 | 0.8倍 |
处于距离范围C中 | 1.3倍 | 0.7倍 |
表1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距离与缩放比例的对应关系表
举例来说,手机在确定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距离处于距离范围A中时,可以根据表1确定距离A对应的放大比例为1.1倍,对应的缩小比例为0.9倍;若手机确定需要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放大处理,则可以以1.1倍的放大比例,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放大处理。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若第二触摸操作是正在进行中的触摸操作,例如,用户通过手指在显示屏上进行触摸和滑动,在用户手指离开显示屏之前,手机可以在不同时刻检测出多个起点不同的第二触摸操作,并根据多个第二触摸操作确定多个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手机可以在用户的持续触摸操作过程中,根据这些确定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持续调整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的大小,从而实现根据用户触摸操作的运动轨迹持续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进行动态调整。其中,在调整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时,可以保持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长、宽比例不变。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第二触摸操作是已经结束的触摸操作,例如,手机的处理器在根据传感器发送的触摸信号确定第二触摸操作结束(如,确定进行第二触摸操作的用户停止与显示屏的接触)后,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一次性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进行放大或缩小处理,从而实现用户在显示屏上进行触摸操作的过程中不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进行缩放,而是在触摸操作结束后通过一次缩小或放大操作来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以节省手机内存资源占用。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手机可以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的缩放操作基准点为放大处理或者缩小处理的基准点,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放大处理或者缩小处理。下面以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放大处理为例,说明根据缩放操作基准点进行放大处理或者缩小处理的方法:
如图14所示,选择放大前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400右下方的顶点位置1401为缩放操作基准点,从而在进行放大处理时,以顶点位置1401为基准,根据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400进行放大,保持放大处理后的缩放操作基准点1401的位置不变,即放大后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402的右下方的顶点仍为位置1401。另外,在进行放大处理或者缩小处理时,还可以选择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的其他任意一个位置作为缩放操作基准点。
下面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面积的大小的方法的实现过程:
实施例七
仍以图12为例,手机检测到在显示屏1200上发生的触摸操作,则手机在确定该触摸操作的轨迹1202后,确定轨迹1202中的起点位置1205位于设定区域1201中时,此时手机可以根据轨迹1202的起点位置1205和终点位置1206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203的显示面积进行调整,例如,根据位置1205和位置1206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距离确定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并在根据移动方向确定需要放大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以及根据移动距离确定放大比例后,以右下角的位置1207为缩放基准点放大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203,得到放大后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204。
实施例八
仍以图12为例,手机在收到第五指令,且检测到在显示屏1200上发生的触摸操作后,则手机在确定该触摸操作的轨迹1202后,确定轨迹1202中的起点位置1205位于设定区域1201中时,此时手机可以根据轨迹1202的起点位置1205和终点位置1206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203的显示面积进行调整,例如,根据位置1205和位置1206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距离确定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并在根据移动方向确定需要放大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以及根据移动距离确定放大比例后,以右下角的位置1207为缩放基准点放大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203,得到放大后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204。
实施例九
如图15所示,若用户在显示屏1500上进行触摸操作,用户的触摸操作的轨迹的起点为位置1501(位置1501位于设定区域1504之内),当用户从位置1501滑动至位置1502时,手机检测到一个正在进行中的第二触摸操作,该第二触摸操作的起点为位置1501,终点为位置1502,此时,手机根据位置1501和位置1502确定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并在根据移动方向确定需要进行放大处理后,以右下角的位置1505为缩放基准点放大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506,得到放大后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507;当用户继续在显示屏上进行滑动,触摸操作的轨迹移动至位置1503时,手机检测到另一个正在进行中的第二触摸操作,该第二触摸操作的起点为位置1502,终点为位置1503,此时,手机根据位置1502和位置1503确定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并以右下角的位置1505为缩放基准点放大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507,得到再次放大后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508。
实施例十
如图16所示,在手机收到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600进行移动的第二指令后,根据第一触摸操作1601将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600移动至目标区域1602,此时若手机收到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缩放处理的第五指令,则手机需要在检测到第二触摸操作1603后,将目标区域1602显示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604。
如图17所示,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若第二指令和第五指令均为用户在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且第一指令、第三指令和第四指令均为用户发出的进入单手操作模式的指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可以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701:手机在检测到用户发出的进入单手模式的指令后,在如图18所示的显示屏1800中按照预设的显示尺寸在预设区域显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801,以及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801中显示部分应用的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1802,并且,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801中显示部分应用的新图标1803;
步骤1702:手机检测到用户在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确定收到第二指令;
步骤1703:手机根据起点在设定区域内的第一触摸操作1804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移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801的显示位置至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805;
步骤1704:手机再次检测到用户在设定区域的长按操作,确定收到第五指令;
步骤1705:手机根据起点在设定区域内的第二触摸操作1806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805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807,之后结束本流程。
采用上述步骤1701至步骤1705,能够在显示屏的预设区域显示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801,并且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801中显示部分应用的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1802和部分应用对应的新图标1803,从而可以防止用户接触显示屏边框造成误触,并且降低用户寻找应用图标的难度,另外,手机还能根据第一触摸操作对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801的显示位置进行移动,并且根据第二触摸操作改变单手操作显示区域1801的显示面积的大小,从而能够方便调整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的显示位置和显示面积的大小。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如图19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1900可以包括存储器1901、处理器1902、显示屏1903和输入输出接口1904。
存储器1901用于存储处理器1902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30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19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存储器1901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1901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存储器1901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1901可以是上述存储器的组合。
处理器1902,用于执行终端的各种功能和进行数据处理。其中,处理器402可以采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操作,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地,处理器1902可以调用存储器190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并通过执行调用的程序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各种方案以及各种方案的组合。
显示屏1903,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另外,在实施中显示屏1903还可用于检测用户的触摸操作,例如检测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一触摸操作和第二触摸操作。
终端设备1900还包括以及输入输出接口1904,处理器1902通过输入输出接口1904接收指令,例如,处理器1902接收输入输出接口1904接收后输入到处理器1902的、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一指令、第二指令、第三指令、第四指令和/或第五指令等。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存储器1901、处理器1902、显示屏1903以及输入输出接口1904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例如,存储器1901、处理器1902、显示屏1903以及输入输出接口1904之间可以通过总线1905连接,所述总线1905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在图19中为了方便表示,仅以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如果上述处理器1902基于硬件芯片或逻辑电路实现,基于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相连接,能够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各种方案以及各种方案的组合。
基于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一些指令,这些指令被终端设备调用执行时,可以使得终端设备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方法实施例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涉及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
基于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同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被终端设备调用执行时可以完成方法实施例以及上述方法实施例任意可能的设计中所涉及的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中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本申请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2)
1.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放大的应用图标的第一指令;
所述终端设备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具有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其中第一尺寸大于终端设备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时,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具有的第二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具有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所具有的第三尺寸以及所述第一尺寸,确定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若显示所述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时,任意相邻两个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预设的间距阈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在单手操作模式中,终端设备在显示屏的设定区域上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将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移动到目标区域显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区域为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中除已显示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以外的区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在显示屏的设定区域上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触摸操作改变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中的显示位置的第二指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令包括下列指令中的至少一个指令:
所述设定区域的任意位置被按压的时长达到设定时长值;
所述设定区域的任意位置接收到单击操作或双击操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改变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的第三指令;
所述终端设备响应所述第三指令,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各个应用对应的目标图标,其中,显示的各个应用对应的目标图标与所述终端设备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三指令时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各个应用对应的原图标不同、且每个应用的原图标和目标图标的对应关系是预先存储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各个应用对应的目标图标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所具有的尺寸和所述目标图标所具有的尺寸,确定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若显示各个应用的目标图标时,任意相邻两个目标图标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预设的间距阈值。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接收到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所述显示屏的预设区域显示所述单手操作区域的第四指令,其中,所述预设区域距离所述显示屏的任一边框的距离不小于X厘米,X>0;
所述终端设备响应所述第四指令,在所述预设区域中显示单手操作区域。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显示屏的设定区域上检测到第二触摸操作;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对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放大或缩小处理。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显示屏;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
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一指令输入至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一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放大的应用图标;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
响应所述第一指令,在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具有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其中第一尺寸大于终端设备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一指令时,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具有的第二尺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具有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之前,根据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所具有的第三尺寸以及所述第一尺寸,确定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若显示所述第一尺寸的应用图标时,任意相邻两个应用图标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预设的间距阈值。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用于检测触摸操作;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单手操作模式中,在所述显示屏的设定区域上检测到第一触摸操作,确定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以及根据所述第一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将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移动到目标区域显示。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区域为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中除已显示的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以外的区域。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将接收的第二指令输入至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触摸操作改变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在所述显示屏中的显示位置;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确定通过所述输入输出接口接收所述第二指令后,在所述显示屏的设定区域上检测第一触摸操作。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令包括下列指令中的至少一个指令:
所述设定区域的任意位置被按压的时长达到设定时长值;
所述设定区域的任意位置接收到单击操作或双击操作。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三指令输入至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三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改变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应用图标;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响应所述第三指令,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各个应用对应的目标图标,其中,显示的各个应用对应的目标图标与所述终端设备在未接收到所述第三指令时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各个应用对应的原图标不同、且每个应用的原图标和目标图标的对应关系是预先存储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显示各个应用对应的目标图标之前,根据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所具有的尺寸和所述目标图标所具有的尺寸,确定在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中若显示各个应用的目标图标时,任意相邻两个目标图标之间的间距不小于预设的间距阈值。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接口还用于将接收到的第四指令输入至所述处理器,所述第四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显示屏的预设区域显示所述单手操作区域,其中,所述预设区域距离所述显示屏的任一边框的距离不小于X厘米,X>0;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响应所述第四指令,在所述预设区域中显示单手操作区域。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用于检测触摸操作;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显示屏的设定区域上检测到第二触摸操作后,确定所述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以及根据所述第二触摸操作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对所述单手操作显示区域进行放大或缩小处理。
2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计算机调用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02138.4A CN109960443A (zh) | 2017-12-22 | 2017-12-22 | 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PCT/CN2018/096508 WO2019119799A1 (zh) | 2017-12-22 | 2018-07-20 | 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02138.4A CN109960443A (zh) | 2017-12-22 | 2017-12-22 | 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60443A true CN109960443A (zh) | 2019-07-02 |
Family
ID=66992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02138.4A Pending CN109960443A (zh) | 2017-12-22 | 2017-12-22 | 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60443A (zh) |
WO (1) | WO2019119799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58835A (zh) * | 2019-12-31 | 2020-05-15 |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智能终端设备及其应用程序的运行方法 |
CN111913626A (zh) * | 2020-07-31 | 2020-11-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通知栏的方法和装置 |
CN110780799B (zh) * | 2019-10-21 | 2021-04-30 | 湖南新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3885734A (zh) * | 2021-11-01 | 2022-01-04 | 浙江方泰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集成式led显示屏的控制方法 |
CN114895820A (zh) * | 2022-04-12 | 2022-08-12 | 深圳市中天地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显示控制方法 |
US20220391061A1 (en) * | 2021-06-07 | 2022-12-08 | Asustek Computer Inc.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one-hand touch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
CN117111823A (zh) * | 2023-07-12 | 2023-11-24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缩放方法及相关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11899A (zh) * | 2004-12-28 | 2006-08-02 |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 显示方法、便携式终端设备和显示程序 |
CN102799356A (zh) * | 2012-06-19 | 2012-11-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优化移动终端大屏触屏单手操作的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3870282A (zh) * | 2014-03-24 | 2014-06-18 |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图标显示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049883A (zh) * | 2013-03-15 | 2014-09-17 |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显示子屏幕和在子屏幕中进行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
US20140351761A1 (en) * | 2013-05-24 | 2014-11-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picture on portable device |
CN107037974A (zh) * | 2017-04-24 | 2017-08-1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38926A (zh) * | 2013-06-07 | 2014-12-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触摸终端虚拟屏生成方法、装置和触摸终端及其操作方法 |
WO2015029239A1 (ja) * | 2013-08-30 | 2015-03-05 | 株式会社東芝 | 情報処理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N103744582B (zh) * | 2014-01-21 | 2017-06-20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终端操控装置和终端操控方法 |
CN105739823A (zh) * | 2016-01-26 | 2016-07-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图标排列的方法及装置 |
-
2017
- 2017-12-22 CN CN201711402138.4A patent/CN109960443A/zh active Pending
-
2018
- 2018-07-20 WO PCT/CN2018/096508 patent/WO201911979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11899A (zh) * | 2004-12-28 | 2006-08-02 |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 显示方法、便携式终端设备和显示程序 |
CN102799356A (zh) * | 2012-06-19 | 2012-11-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优化移动终端大屏触屏单手操作的系统、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4049883A (zh) * | 2013-03-15 | 2014-09-17 |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显示子屏幕和在子屏幕中进行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
US20140351761A1 (en) * | 2013-05-24 | 2014-11-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picture on portable device |
CN103870282A (zh) * | 2014-03-24 | 2014-06-18 |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图标显示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037974A (zh) * | 2017-04-24 | 2017-08-1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的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780799B (zh) * | 2019-10-21 | 2021-04-30 | 湖南新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显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1158835A (zh) * | 2019-12-31 | 2020-05-15 |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智能终端设备及其应用程序的运行方法 |
CN111913626A (zh) * | 2020-07-31 | 2020-11-1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通知栏的方法和装置 |
US20220391061A1 (en) * | 2021-06-07 | 2022-12-08 | Asustek Computer Inc.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one-hand touch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
US11893229B2 (en) * | 2021-06-07 | 2024-02-06 | Asustek Computer Inc.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one-hand touch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
CN113885734A (zh) * | 2021-11-01 | 2022-01-04 | 浙江方泰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集成式led显示屏的控制方法 |
CN113885734B (zh) * | 2021-11-01 | 2022-04-22 | 浙江方泰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集成式led显示屏的控制方法 |
CN114895820A (zh) * | 2022-04-12 | 2022-08-12 | 深圳市中天地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显示控制方法 |
CN114895820B (zh) * | 2022-04-12 | 2024-04-19 | 西藏腾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显示控制方法 |
CN117111823A (zh) * | 2023-07-12 | 2023-11-24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缩放方法及相关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119799A1 (zh) | 2019-06-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60443A (zh) | 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
US11054988B2 (en) |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display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KR101229699B1 (ko) | 애플리케이션 간의 콘텐츠 이동 방법 및 이를 실행하는 장치 | |
WO2021035884A1 (zh) | 投屏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JP6177669B2 (ja) |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EP2741189B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zooming of display object | |
US9753573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split view in portable device | |
CN103455278B (zh) | 应用关联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6201315B (zh) | 信息处理装置和显示方法 | |
KR102188097B1 (ko) | 페이지 운용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 |
US9298341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split view in portable terminal | |
US20140310638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diting message in mobile terminal | |
US20150143291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ata items displayed on a user interface | |
US20130169570A1 (en) | Electronic equipment, storage medium and deletion controlling method | |
CN105068727A (zh) | 一种绘图工具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 |
CN103324392A (zh) | 根据手持位置调整图形控件的方法及触摸式移动终端 | |
CN103092483A (zh) | 用户界面上的触摸操作方法与移动终端 | |
JP2014071724A (ja) |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
JP2016532941A (ja) | テキスト選択方法、装置および端末 | |
CN108932057A (zh) | 操作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US20170075453A1 (en) | Terminal and terminal control method | |
US10101894B2 (en) | Information input user interface | |
JP2015148857A (ja) | 情報閲覧装置及びオブジェクト選択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オブジェクト選択制御方法 | |
US20150153925A1 (en) | Method for operating gestures and method for calling cursor | |
JP2015215840A (ja)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入力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