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0134A - 具有缠绕在凸轮上的链条的问时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缠绕在凸轮上的链条的问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60134A CN109960134A CN201811571714.2A CN201811571714A CN109960134A CN 109960134 A CN109960134 A CN 109960134A CN 201811571714 A CN201811571714 A CN 201811571714A CN 109960134 A CN109960134 A CN 1099601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r
- belt wheel
- axis
- chain
- r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21/00—Indicating the time by acoustic means
- G04B21/02—Regular striking mechanisms giving the full hour, half hour or quarter hour
- G04B21/12—Reiterating watches or clock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21/00—Indicating the time by acoustic mean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B—MECHANICALLY-DRIVEN CLOCKS OR WATCHES; MECHANICAL PARTS OF CLOCKS OR WATCHES IN GENERAL; TIME PIECE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UN, MOON OR STARS
- G04B21/00—Indicating the time by acoustic means
- G04B21/02—Regular striking mechanisms giving the full hour, half hour or quarter hour
- G04B21/04—Hour wheels; Racks or rakes; Snails or similar control mechanis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Electromechanical Clocks (AREA)
- Measurement Of Unknown Time Intervals (AREA)
Abstract
一种问时机构(5),其包括:‑小时蜗形轮(6),‑小时齿条(10),其承载小时喙状部(11),并围绕小时轴线在休止位置和读取位置之间可转动地安装,‑使小时齿条(10)返回其读取位置的小时弹簧(19),‑带轮(38),所述带轮围绕带轮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并且构成螺旋形的周边凸轮路径(39),‑能够缠绕在带轮(38)上的链条(40),该链条(40)钩连在带轮(38)和小时齿条(10)上,和‑联接到带轮(38)的返回弹簧(35),带轮通过该返回弹簧(35)经由链条(40)将小时齿条(10)拉到其休止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钟表领域。更具体地,它涉及一种用于报时钟表的问时机构(repeatermechanism);术语“钟表”优选地指手表(腕表或怀表),但是也可以指摆钟或其它时钟。
背景技术
问时机构(通常简称为“问时器/问表”)的目的是在使用者(或佩戴者)的要求下,通过在任何时间按下推动件,鸣报该时刻由钟表的指针所指示的时间。
问时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钟表复杂功能组件。以前旨在允许在黑暗中确定时间,现在问时器装配于高价值或极高价值的手表中。
存在多种类型的问时器。在F.Lecoultre所著的Les Montres Compliquées(复杂功能手表指南)(Ed.Simonin,第五版,2013年)中列举了五种,但是挑选出两种(最常见的):
-三问报时器,它鸣报所有分钟和小时,
-二问报时器,它鸣报自上一小时以来的刻钟和然后的任何剩余分钟,以及小时。
无论何种类型,三问报时器常规地包括:
-至少一个小时蜗形轮,
-至少一个小时齿条,其具有小时喙状部,并且围绕小时轴线在以下位置之间可转动地安装:
-休止位置,其中,小时喙状部与小时蜗形轮在角度上分隔开,和
-“读取”位置,其中,小时喙状部与小时蜗形轮接触,
-使小时齿条返回其读取位置的小时弹簧,和
-报时发条盒,其联接到小时齿条,以使该小时齿条返回其休止位置。
在没有使用者操作的情况下,小时齿条处于其休止位置。
推动件的移位导致报时发条盒的受迫转动,小时齿条本身于是抵抗弹簧而移动到其读取位置。
释放推动件上的压力导致小时齿条返回其休止位置。在行程中,小时齿条(直接地或间接地)与音锤接合,该音锤击打音簧的次数等于在蜗形轮上“读取”的小时数,并且与小时齿条在其两个位置(读取位置、休止位置)之间行进的角距离成比例。
在所谓的旧式问时机构中,通过杆和链条实现发条盒与小时齿条的联接,如F.Lecoultre所述(上文引用的书,68-69页和图19,板17)。
在现代的问时器中,这种联接已经被问时齿条和轮系代替,也如F.Lecoultre所述(上文引用的书,73-74页)。设置了两个相反的弹簧:将小时齿条驱动到其休止位置的主发条和将小时齿条驱动到其读取位置的小时弹簧。使用者通过对主发条上条来致动发条盒,释放小时弹簧,该小时弹簧使小时齿条返回其读取位置。相反,释放发条盒将释放主发条,该主发条使小时齿条返回其休止位置(抵抗小时弹簧),同时鸣报小时。
最近提出了一种新的问时机构,其装配到宝玑手表型号7087“Tradition”,其中,轮系由链条传动装置代替。
这种传动装置不应与上面提及的旧式问时机构的链条相混淆,因为它的工作方式恰好相反。
更具体地,在该问时器中,发条盒包括:
-条轴,
-条盒轮,
-主发条,其内端部与条轴成一体,外端部与条盒轮成一体,
-在转动方面联接到条轴的带轮,并且链条缠绕在该带轮上。
链条通过近端钩连在带轮上,并且通过远端钩连在小时齿条上。在使用者不操作推动件的情况下,主发条拉伸链条,该链条将小时齿条保持在其休止位置。使用者操作推动件会导致条轴的受迫转动,这释放了链条以及由此释放小时齿条,该小时齿条被小时弹簧返回其读取位置。
当使用者释放推动件时,在条轴上施加的驱动力矩大于小时弹簧在小时齿条上施加的阻力力矩的主发条使小时齿条返回其休止位置。在其行程中,鸣报小时。
刻钟和/或分钟的读取(和鸣报)遵循相同的原理,其中,刻钟蜗形轮(或分钟蜗形轮)和承载刻钟喙状部(或分钟喙状部)的刻钟齿条(或分钟齿条)能够在读取位置接触。
这种机构在紧凑性和组装方面具有优势。实际上,在发条盒和小时齿条之间构成机械连接的链条使得可以将所述部件彼此远离地定位。因此,无论小时齿条在表壳中间件内的位置如何,都可以将发条盒放置成非常靠近推动件,这避免了必须使用复杂的中间轮和杆,从而有利于手表的可靠性。
然而,在报时功能期间,在此机构中会发现鸣报频率的轻微变化。已知为该机构设置调节器,该调节器部分地抵消了这些变化。然而,精确的测量表明,尽管有调节器,但是鸣报的频率并不是完全恒定。
因此,在链条式问时机构中,第一目的是进一步最小化问时器鸣报的频率变化。
更具体地,第二目的是使链条经受的力的变化最小化。
发明内容
为此,首先提出了一种用于报时钟表的问时机构,该问时机构包括:
-小时蜗形轮,
-小时齿条,该小时齿条承载小时喙状部,并且围绕小时轴线在以下位置之间可转动地安装:
-休止位置,其中,小时喙状部与小时蜗形轮沿角向分开,
-“读取”位置,其中,小时喙状部与小时蜗形轮相接触,
-使小时齿条返回其读取位置的小时弹簧,
-带轮,所述带轮围绕一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并且限定围绕所述轴线螺旋形延伸的周边凸轮路径,
-能够部分地缠绕在带轮上的链条,该链条通过近端钩连在带轮上,并且通过远端钩连在小时齿条上,
-联接到带轮的返回弹簧,带轮借助于该返回弹簧经由链条将小时齿条拉到其休止位置。
借助于所述凸轮路径,可以抵消主发条在条轴上产生的驱动力矩的变化,这使得可以最小化由带轮在链条上产生的牵引力的变化。这导致在报时功能期间产生频率极为规则的鸣报。
可以单独或组合地提供各种附加特征。
因此,例如,带轮和链条在凸轮路径上共同构成接触点,该接触点与条轴的距离随着链条的缠绕而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凸轮路径可以抵消主发条产生的驱动力矩的减小。
从接触点到条轴的距离按照优选地包括在5%和20%之间的比例变化。
到带轮轴线的距离随着链条的缠绕发生的变化有利地是线性的。
根据一个特定实施例,问时机构包括:
-报时发条盒,其包括:
-条轴,该条轴限定了与带轮轴线重合的条盒轴线,
-条盒轮。
-主发条,其内端部与条轴成一体,外端部与条盒轮成一体,
-带轮,该带轮在转动方面联接到主发条。
其次,提出了一种装配有如上所述的问时机构的钟表,例如手表。
附图说明
根据参考附图对一个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显现出来,图中:
-图1是部分示出设置有问时机构的手表的透视图。
-图2是问时机构自身的更大比例的透视图。
-图3是问时机构的透视图,该问时机构被部分去除以更清楚地示出其结构和工作情况。
-图4是从不同角度观察的图3的机构的透视图。
-图5是在图3的横截面V-V上示出问时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示出凸轮路径的形状的图。
-图7是在与图5相同的平面上的细节剖视图,示出了处于链条的完全展开位置的带轮,该链条以粗线表示。
-图8是示出带轮的转动中心处与和链条的接触点的距离的变化的图表。
-图9、10和11是与图8类似的视图,示出了链条在带轮上的逐渐缠绕。
具体实施方式
图1部分地示出钟表,在这种情况下是手表1。手表1包括构成内部空间3的表壳中间件2。在所示的示例中,手表1设计成佩戴在手腕上,其表壳中间件2为此包括突出的角部4,表带(未示出)旨在附装到该角部4上。
手表1包括钟表机芯,该钟表机芯设计成至少指示小时和分钟。该机芯包括主机板,该主机板旨在容纳在由表壳中间件2构成的内部空间3中,并且固定在其中。
该机芯还包括分组成多个子组件的多个功能部件。当子组件具有除了显示小时、分钟和(如果适用的话)秒钟之外的功能时,它被称为“复杂功能组件”。
因此,所示的钟表(即手表1)具有报时机构,并且为了对当前时间报时,具有问时机构,也称为“问时器问时复杂功能组件”或更简单地(如下文所使用的)“问时器”5。
问时器5首先包括至少一个小时蜗形轮6。该蜗形轮6可转动地安装在轴线A1上。它具有大体上螺旋形的形状,并且在其边缘上包括一系列十二个角扇区,这些角扇区与轴线A1的距离逐渐减小。
小时蜗形轮6与小时星轮7一体转动,该小时星轮7具有十二个尖齿。
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问时器5还包括刻钟蜗形轮8,其围绕轴线A2可转动地安装。刻钟蜗形轮8包括四个角扇区,这些角扇区与轴线A2的距离逐渐减小,并且由光滑的连接表面分隔开。
问时器5还包括分钟蜗形轮9,该分钟蜗形轮9与刻钟蜗形轮8一体转动,并且具有四个带有锯齿状边缘的臂,这些臂由光滑的连接面分隔开,这些连接面在刻钟蜗形轮8的连接表面的延伸范围中延伸。
刻钟蜗形轮8在其边缘附近承载一指部,该指部在每次回转时与小时星轮7的一个齿啮合,以使该小时星轮7转动十二分之一圈,表示前进了一个小时的步级。
其次,问时器5包括小时齿条10,该小时齿条10围绕轴线A3可转动地安装,并且承载小时喙状部11。
小时齿条10安装成可围绕其轴线A3在以下位置之间转动:
-休止位置(图5中的实线),其中,小时喙状部11与小时蜗形轮6沿角向分开,和
-“读取”位置(图5中的虚线),其中,小时喙状部11与小时蜗形轮6进入接触。
如图2和图3所示,小时齿条10包括带齿区段12,该带齿区段12经由传动轮系14联接到调节器装置(或调节器)13。在所示的示例中,调节器13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定子16中的转子15。
调节器13优选是磁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它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定子16中的转子15。转子15具有一最大转速,该最大转速通过施加到安装在转子15上的可移动铁磁惯性块的离心力与由定子16中包含的成对磁体产生的交变磁场引起的涡流在惯性块中产生的反电动势之间的平衡设定。
小时齿条10具有外臂17,该外臂17设置有小时齿条齿部18,其包括十二个凸齿。当小时齿条10从其读取位置返回其休止位置时,小时齿条齿部18致动小时音锤(未示出),该小时音锤击打小时音簧,该小时音簧被调谐到预定的声频,其可能被手表1的结构部分(例如表壳中间件2)放大。小时音锤击打小时音簧的次数(包括在1和12之间)等于小时齿条齿部18的齿数,当小时齿条10从其读取位置返回其休止位置时,该小时齿条齿部18致动该音锤。
第四,问时器5包括小时弹簧19,该小时弹簧19使小时齿条10返回其读取位置。在所示的示例中,小时弹簧19是螺旋弹簧。它有利地通过内端部20固定到小时齿条10,并且通过外端部21固定到与主机板成一体的心轴。
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问时器5包括刻钟齿条22,该刻钟齿条22带有刻钟喙状部23,并且安装成可围绕轴线A3在以下位置之间转动:
-休止位置,其中,刻钟喙状部23与刻钟蜗形轮8沿角向分开,和
-“读取”位置,其中,刻钟喙状部23与刻钟蜗形轮8进入接触。
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问时器还包括分钟齿条24,该分钟齿条24带有分钟喙状部25,并且安装成可围绕轴线A3在以下位置之间转动:
-休止位置,其中,分钟喙状部25与分钟蜗形轮9沿角向分开,和
-“读取”位置,其中,分钟喙状部25与分钟蜗形轮9进入接触。
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问时器还包括分钟齿条24,该分钟齿条24带有分钟喙状部25,并且安装成可围绕轴线A3在以下位置之间转动:
-休止位置,其中,分钟喙状部25与分钟蜗形轮9沿角向分开,和
-“读取”位置,其中,分钟喙状部25与分钟蜗形轮9进入接触。
问时器5还包括刻钟弹簧26和分钟弹簧27,该刻钟弹簧26使刻钟齿条22返回其读取位置,分钟弹簧27使分钟齿条24返回其读取位置。
分钟齿条24在外臂28上设置有分钟齿条齿部29,该分钟齿条齿部29包括十四个凸齿。当分钟齿条24从其读取位置返回其休止位置时,分钟齿条齿部29致动分钟音锤(未示出),该分钟音锤击打分钟音簧,该分钟音簧被调谐到与小时音簧的声频不同的预定声频(例如音高较低的声频)。分钟音锤击打分钟音簧的次数(包括在1和14之间)等于分钟齿条齿部29的齿数,当分钟齿条24从其读取位置返回其休止位置时,该分钟齿条齿部29致动该音锤。
刻钟齿条22在外臂30上设置有刻钟齿条齿部31,该刻钟齿条齿部31包括三组凸齿。当刻钟齿条22从其读取位置返回其休止位置时,刻钟齿条齿部31几乎同时致动小时音锤和分钟音锤,以产生紧接的两个音符。小时音锤和分钟音锤击打其相应音簧的次数(包括在0和3之间)等于刻钟齿条齿部31的齿的组数,当刻钟齿条22从其读取位置返回其休止位置时,该刻钟齿条齿部31致动这些音锤。
如图2所示,小时齿条10、刻钟齿条22和分钟齿条24可转动地安装在同一轴线A3上,并且相对于彼此沿角向间隔开,使得在它们围绕轴线A3一体转动期间,按照以下顺序相继进行读取:分钟、刻钟、小时。然而,按照相反的顺序执行报时功能:小时、刻钟、分钟。
第五,问时器5包括报时发条盒32。
报时发条盒32围绕轴线A4可转动地安装。报时发条盒32是子组件,其包括多个组成部件,包含以下这些:
-条轴33,
-条盒轮34,
-主发条35,其内端部36与条轴33成一体,外端部37与条盒轮34成一体,和
-带轮38,其构成周边凸轮路径39。
条轴33和条盒轮34都围绕条盒轴线A4可转动地安装。
带轮38在转动方面联接到条轴33。带轮38围绕在这里与条盒轴线A4重合的转动轴线安装。
第六,问时器5包括链条40,该链条40能够部分地缠绕在带轮38上,更具体地,缠绕在凸轮路径39上。链条40通过近端41钩连在带轮38上,并且通过远端42钩连在小时齿条10上。
链条40包括彼此铰接的多个链节43。位于链条40的近端41处的链节43固定到与带轮38成一体的销44。位于链条40的远端42处的链节43固定到与小时齿条10的外臂17成一体的销45上。
根据图2至5所示的一个实施例,问时器5包括中间轴承46,链条40在该中间轴承46上在报时发条盒32和小时齿条10之间移动。该中间轴承46有利地采用滚动轴承(例如球轴承)的形式。
如图2至4所示,条盒轮34在其边缘上承载带齿冠部47,该带齿冠部47具有非对称的多个齿,并且问时器5包括与带齿冠部47啮合的锁定棘爪,以防止条盒轮34沿着展开链条40的方向转动。
第七,如图4所示,问时器5包括:
-问时齿条49,其围绕固定的问时齿条轴线A5可转动地安装,并且设置有带齿区段50,
-报时轮系51,其一方面与问时齿条49啮合,另一方面与条轴33啮合。
问时齿条49是钩形的。问时齿条49设置有孔52,通过该孔52将该问时齿条49安装在其轴线A5上。在孔52的两侧,问时齿条49具有杆53和弯曲臂55,该杆53在其端部承载按钮54(在所示的示例中,该按钮54是压入到在杆53的端部中形成的孔中的附加部件),在该弯曲臂55中形成带齿区段50。
问时齿条49安装成可围绕其轴线A5在休止位置(图4)和完全缠绕位置之间转动。
根据图4所示的实施例,报时轮系51包括与问时齿条49啮合的输入小齿轮56,和与条轴33一体转动的输出小齿轮57。
在所示的示例中,报时轮系51还包括与输入小齿轮56一体转动并且与输出小齿轮57啮合的传动小齿轮58(在图4中部分被去除)。
还如图4所示,问时齿条49有利地在带齿区段50的自由端设置有端部止动件59,该端部止动件59在这里采用附加的压入部件的形式,并且,在问时齿条49的完全缠绕位置,该端部止动件59楔靠于输入小齿轮56,该输入小齿轮56由此构成所述齿条的行程终点止动件。
如图1所示,手表1设置有推动件60。该推动件60安装成相对于表壳中间件2在以下位置之间平移:
-非致动位置,其中,推动件60未在问时齿条49上施加驱动力矩,和
-致动位置,其中,推动件60经由按钮54在问时齿条49上施加推力(由图4左下方和图5右下方的白色箭头表示),从而产生驱动力矩,该驱动力矩经由报时轮系51驱动条轴33转动。
通过手指按压推动件60来致动问时器5。推动件60推回按钮54,该按钮54经由杆53使问时齿条49围绕其轴线A5枢转。问时齿条49经由其带齿区段50的啮合来驱动输入小齿轮56转动,所述转动通过与输入小齿轮56成一体的传动小齿轮58传递到输出小齿轮57,该输出小齿轮57在其转动时驱动条轴33(沿着图5中箭头F1的方向)以及与该条轴33成一体的带轮38。问时齿条49及其驱动的部件是抵抗由主发条35施加的返回力矩被迫转动的,该主发条35的内端部36与条轴33一起转动,而其外端部37与条盒轮34一起保持静止不动,由与带齿冠部47啮合的棘爪48锁定。因此很明显,问时齿条49的转动具有为主发条35上条的作用。
由小时齿条10在链条40的远端侧42拉动(沿着图5中的箭头F2的方向)的链条40从带轮38上解开缠绕,其中,该小时齿条10本身被小时弹簧19(沿着图5中的箭头F3的方向)转回到其读取位置。
当小时齿条10到达读取位置时(其中,小时喙状部11与小时蜗形轮6进入接触),小时齿条10被止动,同时如果适用的话,刻钟齿条22和分钟齿条24可以继续它们的转动,并分别被刻钟弹簧26和分钟弹簧27返回其读取位置,直到刻钟喙状部23和分钟喙状部25分别与刻钟蜗形轮8和分钟蜗形轮9进入接触。
释放推动件60将会释放主发条35,该主发条35的外端部37保持与条盒轮固定,其内端部36驱动条轴33(沿着与箭头F1相反的方向)以及与条轴33一起的带轮38(沿着相同的转动方向)转动。由于主发条35施加在带轮上的返回力矩高于(或远高于)小时弹簧19对小时齿条10施加的阻力力矩,因此带轮38会拉动链条40(沿着与箭头F2相反的方向),该链条40缠绕在带轮周围,从而驱动小时齿条10围绕其轴线A3转动(沿着与箭头F3相反的方向),直到小时齿条10到达其休止位置,这通过小时齿条10抵靠中间轴承46实现,该中间轴承46锁定问时器5。
在伴随着推动件60的释放的运动期间,小时齿条10、刻钟齿条22和分钟齿条24一起(如上所述)鸣报所显示的时间。
问时器5设置有调节器13,使得以尽可能规则的频率执行报时功能。
然而,调节器13是不够的,因为主发条35在条轴33上产生的驱动力矩(标记为C)随着带轮38的角位置(标记为A)的变化不是恒定的,其中,参考缠绕位置(其中按照惯例,A=0)来测量该角位置A。在以下描述中,该角位置A被称为“带轮角”。
如图2至5所示,链条40具有直线区段40.1和曲线区段40.2,该直线区段40.1在带轮38和中间轴承46之间延伸,该曲线区段40.2从直线区段40.1延伸出来缠绕在带轮38周围(更准确地在凸轮路径39周围)。
带轮38和链条40在凸轮路径39上共同形成接触点M。该接触点M位于链条40的缠绕边界处。
接触点M是凸轮路径39上的这样一个点,即在该点处,链条40开始缠绕在带轮38上,或者换句话说,是链条40离开带轮38的点。这意味着接触点M位于直线区段40.1和曲线区段40.2之间的接合处。根据带轮38的角位置,凸轮路径39上的点M的位置改变。
由条轴33将驱动力矩C传递到带轮38,该带轮38围绕条盒轴线A4被转动地联接。由于主发条35产生的驱动力矩C,带轮38继而施加牵引力(标记为T)。该牵引力T施加到接触点M,与直线区段40.1共线。从接触点M到条盒轴线A4的距离标记为L,称为“杆臂”。
给定这些标记,牵引力T由力矩C通过以下常规公式推导出:
由于驱动力矩C沿着带轮角A不是恒定的,这意味着如果杆臂L恒定,则牵引力T沿着带轮角A也不会是恒定的。
这是凸轮路径39的作用:改变杆臂L以抵消力矩C的变化,从而使牵引力T的变化最小化。
更具体地,已经观察到从展开位置(图7所示)开始,随着带轮角A的增加,驱动力矩C逐渐减小。
这就是凸轮路径39围绕条盒轴线A4以螺旋形式延伸的原因。更具体地,杆臂L随着链条40的缠绕(即,随着带轮角A的增加)而减小。换句话说,从接触点M到条盒轴线A4的距离是带轮角A的递减函数。
图8示出表示杆臂L(在纵坐标上,其中在所示的示例中,坐标轴以毫米为刻度)随着带轮角A(在横坐标上,其中在所示的示例中,坐标轴以度数为刻度)变化的曲线。当带轮角A为零时(在与带轮38的解开缠绕相对应的展开位置,图7),所测量的(“初始”)杆臂标记为Li,当角度A最大时(在对应于带轮38的完全缠绕的缠绕位置,图11),所测量的(“最终”)杆臂标记为Lf。
杆臂L优选地以5%至20%的比例变化。这种变化可能看起来很小,但是足以抵消驱动力矩C的变化,并且使得由主发条35返回的带轮38施加在链条40上的牵引力T几乎恒定。
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
因此,在此示例中,杆臂L的变化大约是14%,但是此示例不是限制性的,因为它取决于发条35的性能。
如已经提到的,变形的弹簧趋向于通过产生不会随着变形而保持恒定的返回力矩来返回稳定的平衡构型。仔细研究表明,一般而言,由弹簧产生的返回力矩随着变形的变化总体上不是线性的,但是可以局部呈线性。
因此很清楚,如果发条35可以保持在其中所产生的力矩变化呈线性的变形范围内,则可以设计一种带轮38,其杆臂L随着带轮角A也线性地变化。换句话说,凸轮路径39是阿基米德螺线。
因此,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用曲线表示出杆臂L随着带轮角A的变化。可以看出,在此示例中,杆臂L随着带轮角A线性变化,其对应于阿基米德螺线形式的凸轮路径39。
凸轮路径39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在附图中示出,更具体地在图6中示出。在此示例中,凸轮路径39在角扇区S上延伸,该角扇区S的幅度小于360°(即,凸轮路径39布置成在小于带轮38围绕条盒轴线A4回转一圈的范围上执行其功能)。
在图7至10所示的示例中,其对应于杆臂L的变化在图6中示出的带轮,该带轮38的角行程的幅度约为270°。
已经提到了这种结构的如下优点:
-使问时器鸣报的频率变化(即每秒或每分的鸣报次数)最小化,
–使链条中的力的变化最小化。应指出,这具有限制链条中的机械疲劳的作用,并由此增加其寿命。
应指出,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刚刚描述的结构可以具有多种变型。
因此,可以设想用具有相同的驱动功能的另一子组件代替发条盒32。这种子组件例如包括带簧,该带簧通过弯曲工作,带轮38通过一个或多个连接部件连接到该带簧,该连接部件将带簧的弯曲运动转化成带轮38的转动运动。这种带簧的功能与主发条35的功能相同:经由带轮38和链条40将小时齿条10朝向其休止位置驱动。
Claims (6)
1.一种用于报时钟表(1)的问时机构(5),所述问时机构(5)包括:
-小时蜗形轮(6),
-小时齿条(10),所述小时齿条(10)承载小时喙状部(11),并且围绕小时轴线(A1)在以下位置之间可转动地安装:
-休止位置,其中,所述小时喙状部(11)与所述小时蜗形轮(6)沿角向分开,
-“读取”位置,其中,所述小时喙状部(11)与所述小时蜗形轮(6)相接触,
-使所述小时齿条(10)返回其读取位置的小时弹簧(19),
-围绕带轮轴线(A4)可转动地安装的带轮(38),
-能够部分地缠绕在所述带轮(38)上的链条(40),所述链条(40)通过近端(41)钩连在所述带轮(38)上,并且通过远端(42)钩连在所述小时齿条(10)上,
-联接到所述带轮(38)的返回弹簧(35),所述带轮借助于所述返回弹簧(35)经由所述链条(40)将所述小时齿条(10)拉到其休止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38)形成围绕所述带轮轴线(A4)以螺旋形式延伸的周边凸轮路径(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问时机构(5),其中,所述带轮(38)和所述链条(40)在所述周边凸轮路径(39)上一起形成接触点(M),所述接触点(M)到所述条盒轴线(A4)的距离(L)随着所述链条(40)的缠绕而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问时机构(5),其中,到所述带轮轴线(A4)的所述距离(L)随着所述链条(40)的缠绕产生的变化是线性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问时机构(5),其中,从所述接触点(M)到所述条盒轴线(A4)的所述距离(L)以5%至20%的比例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问时机构(5),所述问时机构(5)包括:
-报时发条盒(32),其包括:
-条轴(33),所述条轴(33)形成与所述带轮的带轮轴线(A4)重合的条盒轴线(A4),
-条盒轮(34),
-所述返回弹簧(35),其内端部(36)与所述条轴(33)成一体,外端部(37)与所述条盒轮(34)成一体,和
-转动地联接到所述返回弹簧(35)的所述带轮(38)。
6.一种设置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问时机构(5)的钟表(1),例如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17209993.9 | 2017-12-22 | ||
EP17209993.9A EP3502794B1 (fr) | 2017-12-22 | 2017-12-22 | Répétition à chaîne enroulée sur une cam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60134A true CN109960134A (zh) | 2019-07-02 |
CN109960134B CN109960134B (zh) | 2021-04-06 |
Family
ID=60782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71714.2A Active CN109960134B (zh) | 2017-12-22 | 2018-12-21 | 具有缠绕在凸轮上的链条的问时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175628B2 (zh) |
EP (1) | EP3502794B1 (zh) |
JP (1) | JP6659812B2 (zh) |
CN (1) | CN10996013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241896B2 (en) | 2019-06-19 | 2022-02-08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Housing case and tape ribbon set |
CH716878A1 (de) * | 2019-12-02 | 2021-06-15 | Bucherer Ag | Schlagwerk, Armbanduhr und Regulator.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81427A (zh) * | 2011-03-08 | 2012-09-19 | 蒙特雷布勒盖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大自鸣表的闹钟报时 |
CN102681425A (zh) * | 2011-03-08 | 2012-09-19 | 蒙特雷布勒盖股份有限公司 | 保护三问报时表免受非有意致动的安全机构 |
CH707271A2 (fr) * | 2012-11-27 | 2014-05-30 | Montres Breguet Sa | Mouvement de montre comportant une fusée. |
CH707273A2 (fr) * | 2012-11-28 | 2014-05-30 | Le Cercle Des Horlogers Sa | Mécanisme de sonnerie. |
CN105717780A (zh) * | 2014-12-23 | 2016-06-29 | 朗格钟表有限公司 | 表 |
EP3070542A1 (de) * | 2015-03-18 | 2016-09-21 | Glashütter Uhrenbetrieb GmbH | Repetitionsschlagwerk mit dedizierten spannungs- und auslösegetrieben |
CN106168749A (zh) * | 2015-05-21 | 2016-11-30 | 布朗潘有限公司 | 用于钟表报时机构的选择和/或致动的安全机构 |
WO2016188921A1 (de) * | 2015-05-22 | 2016-12-01 | Walter Rehm | Uhr mit akustischer sekundenanzeig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3274A (en) * | 1897-11-09 | Mechanism foe watches | ||
JP2008020212A (ja) * | 2006-07-10 | 2008-01-31 | Seiko Epson Corp | 時計 |
EP2498143B1 (fr) * | 2011-03-08 | 2018-05-02 | Montres Breguet SA | Mécanisme d'isolement entre mécanismes horlogers de déclenchement de différents signaux sonores |
CH706209B1 (fr) * | 2012-03-07 | 2016-06-30 | Montres Romain Gauthier Sa | Mouvement de montre comprenant un barillet à couple constant. |
EP2735919B1 (fr) * | 2012-11-27 | 2015-07-22 | Montres Breguet SA | Mouvement de montre comportant une fusée |
CH710189A1 (fr) * | 2014-09-23 | 2016-03-31 | Complitime Sa | Mécanisme de sonnerie. |
EP3217227B1 (fr) * | 2016-03-11 | 2019-02-27 | Th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 Mecanisme regulateur d'horlogerie a echappement magnetique optimise |
EP3339976A1 (fr) * | 2016-12-23 | 2018-06-27 | Blancpain SA | Montre mecanique a sonnerie avec carillon |
EP3502795B1 (fr) * | 2017-12-22 | 2020-09-23 | Montres Breguet S.A. | Mécanisme de répetition à chaîne tendue |
EP3508925B1 (fr) * | 2018-01-04 | 2021-12-08 | Montres Breguet S.A. | Repetition a mobile de transmission debrayable |
-
2017
- 2017-12-22 EP EP17209993.9A patent/EP3502794B1/fr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1-30 US US16/205,293 patent/US11175628B2/en active Active
- 2018-12-05 JP JP2018227872A patent/JP6659812B2/ja active Active
- 2018-12-21 CN CN201811571714.2A patent/CN1099601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81427A (zh) * | 2011-03-08 | 2012-09-19 | 蒙特雷布勒盖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大自鸣表的闹钟报时 |
CN102681425A (zh) * | 2011-03-08 | 2012-09-19 | 蒙特雷布勒盖股份有限公司 | 保护三问报时表免受非有意致动的安全机构 |
CH707271A2 (fr) * | 2012-11-27 | 2014-05-30 | Montres Breguet Sa | Mouvement de montre comportant une fusée. |
CH707273A2 (fr) * | 2012-11-28 | 2014-05-30 | Le Cercle Des Horlogers Sa | Mécanisme de sonnerie. |
CN105717780A (zh) * | 2014-12-23 | 2016-06-29 | 朗格钟表有限公司 | 表 |
EP3070542A1 (de) * | 2015-03-18 | 2016-09-21 | Glashütter Uhrenbetrieb GmbH | Repetitionsschlagwerk mit dedizierten spannungs- und auslösegetrieben |
CN106168749A (zh) * | 2015-05-21 | 2016-11-30 | 布朗潘有限公司 | 用于钟表报时机构的选择和/或致动的安全机构 |
WO2016188921A1 (de) * | 2015-05-22 | 2016-12-01 | Walter Rehm | Uhr mit akustischer sekundenanzeig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175628B2 (en) | 2021-11-16 |
JP2019113539A (ja) | 2019-07-11 |
JP6659812B2 (ja) | 2020-03-04 |
EP3502794B1 (fr) | 2020-10-21 |
US20190196410A1 (en) | 2019-06-27 |
EP3502794A1 (fr) | 2019-06-26 |
CN109960134B (zh) | 2021-04-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351237B2 (ja) | 時計機構用の同期脱進機 | |
US7029169B2 (en) | Chronograph timepiece having zeroing structure | |
US5086416A (en) | Display module for watch movement | |
US8920021B2 (en) | Column wheel and chronograph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same | |
KR20110097687A (ko) | 회전추에 통합되는 파워 리저브 인디케이터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자동 태엽 시계용 회전추 | |
JP6285567B2 (ja) | いくつかの情報種類のアナログ表示を有する電子計時器用ムーブメント | |
US20180181070A1 (en) | Mechanical watch with a carillon striking mechanism | |
CN109960134A (zh) | 具有缠绕在凸轮上的链条的问时器 | |
CN109960130B (zh) | 具有张紧链条的问表机构 | |
CN107168032B (zh) | 换日轮、日历机构、机芯以及钟表 | |
CN104238340B (zh) | 显示机构、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 |
CN110007583B (zh) | 具有可脱离接合的传动运动装置的问时器 | |
CN107045277A (zh) | 用于计量和显示时间单位分数的装置 | |
US8374057B2 (en) | Minute-repeater timepiece | |
US10054907B2 (en) | Timepiece movement including an analogue display | |
CN108572536B (zh) | 擒纵机、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 |
CN109814365A (zh) | 利用蜗形凸轮使秒针回零的钟表机构 | |
CN108572538A (zh) | 擒纵机、钟表用机芯以及钟表 | |
US550182A (en) | lecoultre-piguet | |
CN114995085B (zh) | 用于钟表机芯的自然式擒纵机构和包括这种擒纵机构的钟表机芯 | |
US458348A (en) | Ferdinand bourquin | |
US20230367264A1 (en) | Anterograde display mechanism for timepiece | |
RU2806541C1 (ru) | Механизм индикации для часов | |
US584681A (en) | Watch | |
US213833A (en) | Improvement in stem winding and setting watch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103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