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7578B - 一种系统对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系统对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47578B CN109947578B CN201910217420.8A CN201910217420A CN109947578B CN 109947578 B CN109947578 B CN 109947578B CN 201910217420 A CN201910217420 A CN 201910217420A CN 109947578 B CN109947578 B CN 1099475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cking
- key function
- new
-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function n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439 plan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068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07 joint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系统对接方法及装置,包括:在检测到新系统与本机系统对接时,获取该新系统的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在已记录的对接路由表里,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所述路由表项记录了系统类型、系统标识和针对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若存在,则基于查找到的对接路由表项里记录的对接配置信息与所述新系统中的关键功能节点进行对接。使用本申请提供的系统对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系统对接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通信,尤其涉及一种系统对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启了线下合作,线上信息共享的模式。因此,企业系统对接越来越频繁。
现有的企业系统对接是需要人工来进行对接。然而,当企业系统需要与大量不同的其他企业系统对接时,采用人工对接的方式会大大降低系统对接的效率,提高系统对接的出错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系统对接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系统对接的效率。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系统对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新系统与本机系统对接时,获取该新系统的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
在已记录的对接路由表里,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所述路由表项记录了系统类型、系统标识和针对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
若存在,则基于查找到的对接路由表项里记录的对接配置信息与所述新系统中的关键功能节点进行对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不存在,则在预设的系统类型和关键功能节点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获取到的系统类型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
获取针对所述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
基于获取到的对接配置信息、所述新系统的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生成新的对接路由表项,并将新的对接路由表项添加在所述对接路由表中、以及采用获取到的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对新系统的关键功能节点进行对接。
可选的,所述对接配置信息包括:关键功能节点上的接口对接逻辑、数据格式转换逻辑。
可选的,所述系统标识包括:系统厂商标识、系统版本标识。
可选的,所述本机系统为供应链物流系统;所述新系统可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订单管理系统OMS系统、运输管理系统TMS系统、仓库管理系统WMS系统;
当所述新系统为ERP系统时,与ERP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订单创建、订单接收、订单管理;
当新系统为TMS系统时,与TMS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运单推送功能、运单消息回调、运单状态同步、订单跟踪;
当新系统为WMS系统时,与WMS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入库推送功能、出入库消息回调、订单状态同步功能;
当新系统为OMS系统,与OMS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订单创建、订单接收、订单状态同步。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系统对接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新系统与本机系统对接时,获取该新系统的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
查找单元,用于在已记录的对接路由表里,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所述路由表项记录了系统类型、系统标识和针对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
对接单元,用于若存在,则基于查找到的对接路由表项里记录的对接配置信息与所述新系统中的关键功能节点进行对接。
可选的,所述对接单元,还用于若不存在,则在预设的系统类型和关键功能节点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获取到的系统类型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获取针对所述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基于获取到的对接配置信息、所述新系统的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生成新的对接路由表项,并将新的对接路由表项添加在所述对接路由表中、以及采用获取到的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对新系统的关键功能节点进行对接。
可选的,所述对接配置信息包括:关键功能节点上的接口对接逻辑、数据格式转换逻辑。
可选的,所述系统标识包括:系统厂商标识、系统版本标识。
可选的,所述本机系统为供应链物流系统;所述新系统可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订单管理系统OMS系统、运输管理系统TMS系统、仓库管理系统WMS系统;
当所述新系统为ERP系统时,与ERP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订单创建、订单接收、订单管理;
当新系统为TMS系统时,与TMS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运单推送功能、运单消息回调、运单状态同步、订单跟踪;
当新系统为WMS系统时,与WMS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入库推送功能、出入库消息回调、订单状态同步功能;
当新系统为OMS系统,与OMS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订单创建、订单接收、订单状态同步。
由于只在某一新系统首次接入时,需要获取该系统关键功能节点的配置信息,当其他客户使用相同的系统接入时,可以直接查找与该系统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基于对接路由表项记录的关键功能节点的配置信息进行对接,所以可以大大提高系统对接的效率,降低系统对接的出错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系统对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系统对接装置的框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启了线下合作,线上信息共享的模式。因此,现有企业系统不单单只对接一个其他企业系统,而是需要对接大量不同的其他企业系统。
比如,当企业系统为供应链物流系统,该企业系统需要对接上游的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需要对接下游的OMS(OrderManagement System,订单管理系统)系统、TMS(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运输管理系统)系统、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仓库管理系统)系统。而每一种类型的系统又会因为系统生产厂商、系统版本的不同划分为多种不同的系统。比如,ERP系统可包括:金蝶生产的版本1.0的ERP系统、金蝶生成的版本2.0的ERP系统等等。
所以,企业需要对接的其他企业系统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企业系统对接每一个其他企业系统均采用人工对接的方式,则会大大降低系统对接的效率,提高系统对接的出错率。
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系统对接方法,当电子设备检测到某一客户以新系统首次接入本机系统时,可以获取该新系统的关键功能节点的配置信息,生成对接路由表项,添加在对接路由表中。
当电子设备再次检测到其他客户以该新系统接入本次系统后,可以直接查找路由表,获取该新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的配置信息,然后使用该关键功能节点的配置信息与该新系统进行对接。
由于只在某一新系统首次接入时,需要获取该系统关键功能节点的配置信息,当其他客户使用相同的系统接入时,可以直接查找与该系统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基于对接路由表项记录的关键功能节点的配置信息进行对接,所以可以大大提高系统对接的效率,降低系统对接的出错率。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系统对接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可应用于电子设备上,该方法可包括如下所示步骤。
步骤101:在检测到新系统与本机系统对接时,获取该新系统的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
在实现时,当电子设备接收新系统接入消息时,电子设备可从该新系统接入消息中获取该新系统的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
其中,系统类型可包括:ERP系统,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系统)系统、OMS系统、TMS系统,WMS系统等。这里只是对系统类型进行示例性地说明,不进行具体地限定。
上述本机系统可以是SCM系统,也可以是其他系统,这里只是对本机系统进行示例性说明,不进行具体地限定。
系统标识,用以唯一标识一个系统。该系统标识可包括:系统厂商标识、系统版本标识等。
比如,系统标识可以由系统厂商标识和系统版本标识组成,比如一个系统的系统标识可以是:Kingdee-V1.0。其中,Kingdee表示系统生产厂商金蝶,V1.0表示系统版本号。
当然,这里只是对系统标识进行示例性地说明,不进行具体地限定。
步骤102:电子设备可在已记录的对接路由表里,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所述路由表项记录了系统类型、系统标识和针对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
步骤103:若存在,电子设备可基于查找到的对接路由表项里记录的对接配置信息与所述新系统中的关键功能节点进行对接。
步骤104:若不存在,电子设备可在预设系统类型和关键功能节点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获取到的系统类型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获取针对所述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基于获取到的对接配置信息、所述新系统的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生成新的对接路由表项,并将新的对接路由表项添加在所述对接路由表中、以及采用获取到的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对新系统的关键功能节点进行对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接路由表中包括多个对接路由表项。每一个对接路由表项中记录了:系统类型、系统标识和关键功能节点的配置信息。
该对接路由表项的格式如表1所示。
表1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表1还可包括其他信息,这里只是示例性地说明,不进行具体地限定。
其中,上述关键功能节点,是指在系统的多种功能中,用户预先指定的一些功能。
比如,当系统为ERP系统时,与ERP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可包括:订单创建、订单接收、订单管理等功能。
当系统为TMS系统时,与TMS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运单推送功能、运单消息回调、运单状态同步、订单跟踪等功能。
当系统为WMS系统时,与WMS系统对接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入库推送功能、出入库消息回调、订单状态同步等功能。
当系统为OMS系统时,与OMS系统对接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订单创建、订单接收、订单状态同步等功能。
这里只是对各系统对应的关键节点功能进行示例性地说明,不进行具体地限定。
上述关键功能节点的配置信息,用于与新系统的关键功能节点进行配置,该关键功能节点的配置信息可包括:关键功能节点上接口对接逻辑、关键功能节点上的数据格式转换逻辑等。这里只是对关键功能节点的配置信息进行示例性地说明,不进行具体地限定。
在介绍完基本概念后,下面对步骤102进行详细说明。
在电子设备获取到新系统的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后,电子设备可以以该新系统的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作为关键字,在上述对接路由表中,查找是否存在与该关键字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
若在该对接路由表中,存在与该关键字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则基于该对接路由表项中记录的关键功能节点的配置信息,与新系统的关键功能节点进行对接。
例如,在对接时,电子设备可采用该配置信息中记录的接口对接逻辑,与新系统的关键功能节点上的接口进行对接,以及采用该配置信息中记录的数据格式转化逻辑,对新系统关键功能节点输入的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化,以与本系统的数据格式统一等。
若该对接路由表中不存在与该关键字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则表明该新系统为首次接入的系统。此时,电子设备可获取该首次接入系统的关键功能节点的配置信息,生成与该新系统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并基于获取到的关键功能节点的配置信息对新系统的关键功能节点进行对接。
在实现时,电子设备上还记录有系统类型和关键功能节点的对应关系。当电子设备确定对接路由表中不存在与该关键字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时,电子设备可在系统类型和关键功能节点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该新系统的系统类型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
然后,电子设备可获取针对该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在获取时,电子设备可获取用户输入的该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等。这里只是对获取方式进行示例性地说明,不进行具体地限定。
接着,电子设备可利用获取到的关键功能节点的配置信息与该接入系统的关节功能节点进行对接。同时,电子设备还可基于该新系统的系统类型、系统标识、以及新系统的关键功能节点的配置信息生成与该新系统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并将该对接路由表项储存在上述对接路由表中。
由上述描述可知,一方面,在存在与新系统的系统标识和系统类型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时,电子设备可以直接基于该路由表项中记录的对接配置信息完成与新系统的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从而实现了电子设备自动对接系统。由于不再采用人工对接的方式,而是采用电子设备自动对接系统的方式,所以可以大大提高系统对接的效率,降低系统对接的出错率。
另一方面,当对接路由表中不存在与新系统的系统标识和系统类型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时,电子设备还可获取该新系统关键节点的配置信息,生成针对该新系统的对接路由表项并添加在对接路由表中,方便后续相同的系统接入本系统时可以直接通过查对接路由表项进行系统对接。
下面通过具体地例子,对本申请提供的系统对接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假设,电子设备上配置的对接路由表如表2所示。
表2
实施例1:
当电子设备检测客户1的新系统与本机系统对接时,电子设备可获取该新系统的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
假设,获取到的新系统的系统类型为ERP系统,系统标识为Kingdee-V2.0。
电子设备可以以ERP系统、Kingdee-V2.0为关键字,在表2中查找是否存在与关键字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
在本例中,表2中不存在与该客户1的新系统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
电子设备可在预设的系统类型和关键功能节点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客户1的新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比如,与ERP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为:功能节点1和功能节点2。
然后,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功能节点1的对接配置信息2、功能节点2的对接配置信息2。
电子设备可基于获取到的对接配置信息,与客户1的新系统中的功能节点1和功能节点2进行对接。此外,电子设备还可基于客户1新系统的系统类型(即ERP系统)、系统标识(即Kingdee-V2.0)、以及取功能节点1的对接配置信息2和功能节点2的对接配置信息2,生成针对客户1新系统的对接路由表项,生成对接路由表项如表3第三行所示。
表3
实施例2:
当电子设备检测客户2的新系统与本机系统对接时,电子设备可获取该客户2新系统的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
假设,获取到的新系统的系统类型为ERP系统,系统标识为Kingdee-V2.0。
电子设备可以以ERP系统、Kingdee-V2.0为关键字,在表2中查找是否存在与关键字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
在本例中,表2中存在与该客户1的新系统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即表3中的第三行对接路由表项)。电子设备可获取表3中第三行对接路由表项记录的关键功能节点的配置信息(即功能节点1的配置信息2、功能节点2的配置信息2),并基于获取到的功能节点1的配置信息2、功能节点2的配置信息2与新系统的功能节点1和功能节点2进行对接。
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系统对接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包括如下所示单元。
获取单元201,用于在检测到新系统与本机系统对接时,获取该新系统的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
查找单元202,用于在已记录的对接路由表里,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所述路由表项记录了系统类型、系统标识和针对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
对接单元203,用于若存在,则基于查找到的对接路由表项里记录的对接配置信息与所述新系统中的关键功能节点进行对接。
可选的,所述对接单元203,还用于若不存在,则在预设的系统类型和关键功能节点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获取到的系统类型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获取针对所述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基于获取到的对接配置信息、所述新系统的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生成新的对接路由表项,并将新的对接路由表项添加在所述对接路由表中、以及采用获取到的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对新系统的关键功能节点进行对接。
可选的,所述对接配置信息包括:关键功能节点上的接口对接逻辑、数据格式转换逻辑。
可选的,所述系统标识包括:系统厂商标识、系统版本标识。
可选的,所述本机系统为供应链物流系统;所述新系统可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订单管理系统OMS系统、运输管理系统TMS系统、仓库管理系统WMS系统;
当所述新系统为ERP系统时,与ERP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订单创建、订单接收、订单管理;
当新系统为TMS系统时,与TMS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运单推送功能、运单消息回调、运单状态同步、订单跟踪;
当新系统为WMS系统时,与WMS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入库推送功能、出入库消息回调、订单状态同步功能;
当新系统为OMS系统,与OMS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订单创建、订单接收、订单状态同步。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该电子设备包括:通信接口301、处理器302、机器可读存储介质303和总线304;其中,通信接口301、处理器302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303通过总线3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302通过读取并执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303中与系统对接控制逻辑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可执行上文描述的系统对接方法。
本文中提到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303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具体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303可以是RAM(Ra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系统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新系统与本机系统对接时,获取该新系统的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所述新系统和本机系统是软件系统;
在已记录的对接路由表里,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所述路由表项记录了系统类型、系统标识和针对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
若存在,则基于查找到的对接路由表项里记录的对接配置信息与所述新系统中的关键功能节点进行对接;
所述对接配置信息包括:关键功能节点上的接口对接逻辑、和/或数据格式转换逻辑;
所述基于查找到的对接路由表项里记录的对接配置信息与所述新系统中的关键功能节点进行对接,包括:
采用记录的对接配置信息中的接口对接逻辑,与所述新系统的关键功能节点上的接口进行对接,和采用记录的对接配置信息中的数据格式转化逻辑,对所述新系统关键功能节点输入的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化,以与所述本机系统的数据格式统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不存在,则在预设的系统类型和关键功能节点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获取到的系统类型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
获取针对所述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
基于获取到的对接配置信息、所述新系统的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生成新的对接路由表项,并将新的对接路由表项添加在所述对接路由表中、以及采用获取到的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对新系统的关键功能节点进行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标识包括:系统厂商标识、系统版本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机系统为供应链物流系统;所述新系统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订单管理系统OMS系统、运输管理系统TMS系统、仓库管理系统WMS系统;
当所述新系统为ERP系统时,与ERP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订单创建、订单接收、订单管理;
当新系统为TMS系统时,与TMS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运单推送功能、运单消息回调、运单状态同步、订单跟踪;
当新系统为WMS系统时,与WMS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入库推送功能、出入库消息回调、订单状态同步功能;
当新系统为OMS系统,与OMS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订单创建、订单接收、订单状态同步。
5.一种系统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新系统与本机系统对接时,获取该新系统的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所述新系统和本机系统是软件系统;
查找单元,用于在已记录的对接路由表里,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对应的对接路由表项;所述路由表项记录了系统类型、系统标识和针对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
对接单元,用于若存在,则基于查找到的对接路由表项里记录的对接配置信息与所述新系统中的关键功能节点进行对接;
所述对接配置信息包括:关键功能节点上的接口对接逻辑、和/或数据格式转换逻辑;
所述查找单元,在基于查找到的对接路由表项里记录的对接配置信息与所述新系统中的关键功能节点进行对接时,用于采用记录的对接配置信息中的接口对接逻辑,与所述新系统的关键功能节点上的接口进行对接,和采用记录的对接配置信息中的数据格式转化逻辑,对所述新系统关键功能节点输入的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化,以与所述本机系统的数据格式统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单元,还用于若不存在,则在预设的系统类型和关键功能节点的对应关系中,查找与获取到的系统类型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获取针对所述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基于获取到的对接配置信息、所述新系统的系统类型和系统标识生成新的对接路由表项,并将新的对接路由表项添加在所述对接路由表中、以及采用获取到的关键功能节点的对接配置信息对新系统的关键功能节点进行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标识包括:系统厂商标识、系统版本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机系统为供应链物流系统;所述新系统包括如下一个或多个: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订单管理系统OMS系统、运输管理系统TMS系统、仓库管理系统WMS系统;
当所述新系统为ERP系统时,与ERP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订单创建、订单接收、订单管理;
当新系统为TMS系统时,与TMS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运单推送功能、运单消息回调、运单状态同步、订单跟踪;
当新系统为WMS系统时,与WMS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入库推送功能、出入库消息回调、订单状态同步功能;
当新系统为OMS系统,与OMS系统对应的关键功能节点包括:订单创建、订单接收、订单状态同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17420.8A CN109947578B (zh) | 2019-03-21 | 2019-03-21 | 一种系统对接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17420.8A CN109947578B (zh) | 2019-03-21 | 2019-03-21 | 一种系统对接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47578A CN109947578A (zh) | 2019-06-28 |
CN109947578B true CN109947578B (zh) | 2021-06-29 |
Family
ID=67010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17420.8A Active CN109947578B (zh) | 2019-03-21 | 2019-03-21 | 一种系统对接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475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42285A (zh) * | 2019-11-22 | 2020-03-31 |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系统接入方法、装置、服务系统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34829A (zh) * | 2016-03-08 | 2016-06-01 | 浙江安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设备管理方法 |
CN107171922A (zh) * | 2017-07-03 | 2017-09-15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3部队 | 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异构系统桥接服务方法 |
CN108270855A (zh) * | 2018-01-15 | 2018-07-10 | 司中明 | 一种物联网平台接入设备的方法 |
CN108664344A (zh) * | 2018-05-14 | 2018-10-16 |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多电商平台对接的适配系统及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46812B (zh) * | 2013-12-30 | 2017-06-16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认证方法及系统 |
CN103870274A (zh) * | 2014-03-14 | 2014-06-18 | 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webservice技术下实现异构系统间数据交互的可视化开发组件 |
US9857265B2 (en) * | 2015-04-03 | 2018-01-02 | Richard Andrew DeVerse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cting fluidic levels and flow rate and fluidic equipment malfunctions |
CN107302762B (zh) * | 2016-04-14 | 2019-11-19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访问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CN106326352A (zh) * | 2016-08-08 | 2017-01-11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对接多个业务系统的通用接口设计方法及系统 |
CN108052380B (zh) * | 2017-12-07 | 2020-10-30 |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 业务功能对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19
- 2019-03-21 CN CN201910217420.8A patent/CN1099475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34829A (zh) * | 2016-03-08 | 2016-06-01 | 浙江安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设备管理方法 |
CN107171922A (zh) * | 2017-07-03 | 2017-09-15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3部队 | 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异构系统桥接服务方法 |
CN108270855A (zh) * | 2018-01-15 | 2018-07-10 | 司中明 | 一种物联网平台接入设备的方法 |
CN108664344A (zh) * | 2018-05-14 | 2018-10-16 |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多电商平台对接的适配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47578A (zh) | 2019-06-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353672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databases | |
CN100592748C (zh) | 处理对象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7391758B (zh) | 数据库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 |
US11023251B2 (en) | Efficient sharing of artifacts between collaboration applications | |
CN109783076A (zh) | 基于git的代码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11314550B2 (en) | User specific event threading | |
WO2010045331A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athering and organizing information pertaining to an entity | |
CN103379129A (zh) |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服务器及分布式系统 | |
US8924336B2 (en) | Feature and deployment recommend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s to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enhanced feature usage based on usage patterns | |
CN107911249A (zh) | 一种网络设备的命令行发送方法、装置和设备 | |
US12019684B2 (en) |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rranged to interface with a plurality of data sources | |
CN106547646B (zh) | 一种数据备份及恢复方法、数据备份及恢复装置 | |
CN101122978A (zh) | 合约风险转嫁系统及方法 | |
CN109947578B (zh) | 一种系统对接方法及装置 | |
CN112328575A (zh) | 数据资产血缘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 |
US20090234872A1 (en) | Synchronization of disconnected/offline data processing/entry | |
CN106302667A (zh) | 代码管理系统及方法 | |
US11847120B2 (en) | Performance of SQL execution sequence in production database instance | |
CN102325078A (zh) | 应用识别方法及设备 | |
CN113204335B (zh) | 面向协同建模的uml模型合并与一致性检测方法及系统 | |
CN105653566B (zh) | 一种实现数据库写访问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9829678B (zh) | 一种回滚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US20090119643A1 (en) |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usable medium for tracking and recording modifications to a software solution | |
CN111858355B (zh) | 测试案例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US20080033948A1 (en) | Storage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