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7305B - 触摸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摸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47305B CN109947305B CN201910238940.7A CN201910238940A CN109947305B CN 109947305 B CN109947305 B CN 109947305B CN 201910238940 A CN201910238940 A CN 201910238940A CN 109947305 B CN109947305 B CN 10994730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rate
- touch
- metal layer
- touch panel
-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 for ex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WABPQHHGFIMREM-AKLPVKDBSA-N lead-210 Chemical compound [210Pb] WABPQHHGFIMREM-AKLPVKDB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120 photoresistant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触摸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摸显示装置。具体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触摸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划分为触摸传感区,以及位于所述触摸传感区周边的走线区;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防静电金属层,所述防静电金属层设置在所述基板远离所述触控电极的一侧,且所述防静电金属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走线区中;绝缘保护层,所述绝缘保护层设置在所述防静电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绝缘保护层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走线区中;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在所述开口处和所述防静电金属层电连接。由此,可以提高触摸面板的抗静电能力,并且有利于窄化边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地,涉及触摸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摸屏作为实现人机交互的重要产品之一,得到了快速发展。触摸屏已由早期的电阻式发展到目前普遍使用的电容式,电容式触摸屏触控精准,大大改善了触摸效果。触摸屏一般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使用,例如手机等,其屏体常会与衣服等发生摩擦,从而使屏体的表面上带有静电荷。电容式触摸屏是通过电效应来实现触控功能的,因此对于屏体表面的电效应反应较为灵敏,一旦屏体表面上带有静电荷,且不能及时导除,则会产生触控偏差,使触摸点不能被准确捕捉,影响触摸屏的正常工作。
因而,目前的触摸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摸显示装置,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于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目前,随着电子设备窄边框的发展趋势,触摸屏的边框也不断减小,触摸屏边框减小之后,其抗静电能力减弱,不能快速释放静电荷,静电放电(ESD)产生的瞬间高压会击穿电极引线以及触控电极等,造成短路,出现触控失灵现象,严重时甚至完全破坏触摸屏的触控功能。因此,如果能提出一种新的触摸面板,既能窄化边框,又不影响其抗静电性能,将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
有鉴于此,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触摸面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触摸面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具有触摸传感区,以及位于所述触摸传感区周边的走线区;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防静电金属层,所述防静电金属层设置在所述基板远离所述触控电极的一侧,且所述防静电金属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走线区中;绝缘保护层,所述绝缘保护层设置在所述防静电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绝缘保护层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走线区中;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在所述开口处和所述防静电金属层电连接。由此,该触摸面板通过在基板远离触控电极一侧的走线区中增设防静电金属层,并将其和柔性电路板相连(即和柔性电路板的地线导通),可以快速释放静电,避免电极损伤,又不会增加走线区的宽度(即边框宽度),既可以提高触摸面板的抗静电能力,又有利于窄化边框,提升使用该触摸面板的产品的视觉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防静电金属层电连接。由此,该柔性电路板可以分别和防静电金属层以及触控电极电连接,进一步提高了该触摸面板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合。由此,便于该柔性电路板分别和防静电金属层以及触控电极电连接,并且不会相互影响和干扰,进一步提高了该触摸面板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的距离不小于20μm。由此,便于该柔性电路板分别和触控电极以及防静电金属层的绑定贴合,进一步提高了该触摸面板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防静电金属层的边缘和所述基板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08-0.15mm。由此,可以避免基板外边缘的小裂纹等缺陷造成防静电金属层产生裂纹,又可以使该防静电金属层的宽度尽可能大,进一步高了该触摸面板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走线区中具有绑定区域,所述触摸面板进一步包括:多个电极引线,所述电极引线位于所述走线区中,所述电极引线和所述触控电极相连并延伸至所述绑定区域中;接地线,所述接地线位于所述走线区中,所述接地线和所述触控电极同层设置并延伸至所述绑定区域中,其中,所述接地线位于所述电极引线的外围。由此,进一步提高了该触摸面板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接地线的宽度不大于25μm。由此,该接地线的宽度可以较小,又不会影响该触摸面板的抗静电性能,有利于窄化边框。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前面所述的触摸面板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提供基板;在所述基板的一侧经过第一构图工艺,形成触控电极;在所述基板远离所述触控电极的一侧蒸镀金属,并经过第二构图工艺,形成防静电金属层;在所述防静电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绝缘保护层,并在形成的所述绝缘保护层上形成开口;将柔性电路板在所述开口处和所述防静电金属层电连接。由此,该方法制备的触摸面板抗静电性能良好,且容易窄化边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绝缘保护层是由透明材料形成的,所述绝缘保护层覆盖所述防静电金属层以及所述基板远离所述触控电极的全部表面。由此,可以简化生产工艺,又不影响所制备的触摸面板的使用性能。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触摸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触摸显示装置包括:前面所述的触摸面板;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触摸面板贴合,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至少之一。由此,该触摸显示装置具有良好的触摸效果,使用性能较佳,且容易窄化边框效果。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触摸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触摸面板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触摸面板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绝缘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触摸面板的部分结构图;
图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备触摸面板的方法流程图;以及
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触摸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基板;110:触摸传感区;120:走线区;121:绑定区域;200:触控电极;210:电极引线;220:接地线;230:连接端子;300:防静电金属层;400:绝缘保护层;410:开口;500:柔性电路板;510:第一连接部;520:第二连接部;1000:触摸面板;1100:显示模组;1200:触摸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触摸面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以及图2(其中,图2为图1中的M区域沿着AA’方向的截面图),触摸面板1000包括基板100、触控电极200、防静电金属层300、绝缘保护层400以及柔性电路板500,其中,基板100上具有触摸传感区110,以及位于触摸传感区110周边的走线区120,触控电极200设置在基板100的一侧,防静电金属层300设置在基板100远离触控电极200的一侧,且防静电金属层300在基板100上的正投影位于走线区120中,绝缘保护层400设置在防静电金属层300远离基板100的一侧,绝缘保护层400具有开口(图中未示出),该开口在基板100上的正投影位于走线区120中,柔性电路板500在该开口处和防静电金属层300电连接。由此,该触摸面板1000通过在基板100远离触控电极200一侧的走线区120中增设防静电金属层300,并将其和柔性电路板500相连(即和柔性电路板500的地线导通),可以快速释放静电,避免电极损伤,又不会增加走线区120的宽度(即边框宽度),既可以提高触摸面板1000的抗静电能力,又有利于窄化边框,提升使用该触摸面板1000的产品的视觉效果。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摸面板能够实现上述有益效果的原理进行说明:
如前所述,目前的触摸面板的边框减小之后,其抗静电能力减弱,容易出现触控失灵等问题。具体地,目前的触摸面板,通常在其边框区(即走线区)布置电极引线以及接地线(即GND信号线),接地线通常布置在边框区的最外围,用于屏蔽静电放电(ESD)对触控电极等造成的损伤。接地线的宽度决定了触摸屏抗静电放电(ESD)性能的好坏,接地线越宽,释放静电的速度就越快,不会使静电积累击穿电极引线等,可以提高触摸屏的抗静电性能,并能保护电极。但是,目前随着手机等显示产品窄边框的流行,边框区越来越窄,布线空间不足,因而电极引线越做越窄,电极引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接地线的宽度也越来越小,并且接地线和电极引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因此,一方面,接地线的宽度减小,释放静电的速度减慢,抗静电能力减弱;另一方面,接地线和电极引线之间的距离较小,促使了静电跨越接地线流向电极引线,并导入触控电极,在高压下,触控电极很容易受到电击伤导致通道断路,造成触控失灵。当触摸屏接触带有静电的物体,或带有静电的人手触摸显示屏时,静电会从屏幕的侧边缘缝隙进入屏体,在较高的静电电压下(例如静电电压大于6kV时),较窄的接地线不足以快速释放静电电荷,导致击穿电极引线甚至触控电极,出现触控失灵现象,严重时甚至完全破坏触摸屏的触控功能。
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摸面板1000,通过在基板100远离触控电极200一侧的走线区120中增设防静电金属层300,并将其和柔性电路板500相连(即和柔性电路板500的地线导通),可以快速释放静电,避免电极损伤,无需增加接地线的宽度,甚至可以减小接地线的宽度、减小走线区120的宽度(即边框宽度),因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摸面板1000既具有良好的抗静电能力,又有利于窄化边框,视觉效果良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板100的具体类型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其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即可。具体地,基板100可以为柔性透明薄膜,例如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COP光学材料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防静电金属层300的材料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包括金、银等导电材料。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防静电金属层300设置在基板100远离触控电极200的一侧,且位于走线区120中,即防静电金属层300的宽度(参考图2中示出的防静电金属层宽度d)不大于走线区120的宽度(参考图2中示出的走线区宽度a),由此,一方面,避免防静电金属层300在基板100上的投影位于触摸传感区110中,影响触摸传感区110的显示性能等,造成不良;另一方面,防静电金属层300和基板100的外边缘之间也可以有一定的距离,例如防静电金属层300的边缘和基板100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为0.08-0.15mm,即防静电金属层300的外边缘和基板100的外边缘(参考图2中示出的“外”方向)之间的距离(参考图2中所示出的距离c)可以为0.08-0.15mm,例如可以为0.1mm,可以为0.12mm等。由此,可以避免基板外边缘的小裂纹等缺陷造成防静电金属层产生裂纹,又可以使该防静电金属层300的宽度d尽可能大,进一步高了该触摸面板的使用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防静电金属层300的边缘有裂纹,则防静电金属层300不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会在裂纹处断路,因而无法在开口410处,将整个防静电金属层300和柔性电路板500的地线相导通,进而造成防静电金属层300的静电导除能力减弱甚至失效,因此,防静电金属层300和基板100的外边缘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例如0.08-0.15mm的距离,可以避免基板100外边缘的小裂纹等缺陷造成防静电金属层300产生裂纹,进一步提高防静电金属层300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图3(图3为图1中的N区域沿BB’方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触摸面板1000进一步包括:多个电极引线210以及接地线220,电极引线210位于走线区120中,且和触控电极200相连;接地线220位于走线区120中,且和触控电极200同层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在走线区120中,电极引线210和接地线220均延伸至绑定区域(BondingPad),并和位于绑定区域的连接端子相连(图中未示出),以便将电极引线210和接地线220通过该连接端子和柔性电路板绑定,其中,接地线220位于电极引线210的外围(参考图3中所示出的接地线220A以及220B)。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接地线220的宽度(参考图2中所示出的接地线宽度b)可以不大于25μm,例如可以为22μm,可以为20μm,可以为15μm等。如前所述,目前的触摸面板为了窄化边框,边框区(即走线区)的宽度较小,但又要保证该触摸面板的抗静电性能,因此接地线的宽度通常为30-80μm,如果接地线的宽度小于30μm,则触摸面板发生击穿等的风险较大,抗静电性能较差。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摸面板1000,通过在基板100的下表面(参考图中所示出的“上”、“下”方向)增设防静电金属层300,可以显著提高触摸面板1000的抗静电性能,因而,该接地线220的宽度可以更小,例如可以小于25μm,由此,既不会影响该触摸面板1000的抗静电性能,又有利于实现更窄边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绝缘保护层400设置在防静电金属层300远离基板100的一侧,绝缘保护层400至少全部覆盖该防静电金属层30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绝缘保护层400的具体材料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保护防静电金属层300(例如防止静电金属层300划伤等),并且具有绝缘性能即可。具体地,绝缘保护层400可以是由透明材料或者不透明材料形成的,当绝缘保护层400由不透明材料形成时,该绝缘保护层400在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在走线区120内,更具体地,参考图1以及图2所示出的,绝缘保护层400在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可以和防静电金属层300在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当绝缘保护层400由透明材料形成时,绝缘保护层400可以覆盖防静电金属层300远离基板100一侧的全部表面,以及基板100远离触控电极200一侧的全部表面,由此,简化了生产工艺,又不影响所制备的该触摸面板的使用性能。具体地,参考图4,绝缘保护层400的形状以及大小可以和基板100相同,绝缘保护层400上具有开口410,开口410在基板100上的正投影位于走线区120中(图4中所示出的虚线框即为将该绝缘保护层400设置在防静电金属层300远离基板100的一侧时,基板100上的触摸传感区110和走线区120的分界线),柔性电路板500在该开口410处和防静电金属层300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以及图5,柔性电路板50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510以及第二连接部520,其中,第一连接部510可以和触控电极200电连接,具体地,如前所述,参考图6,多个电极引线210和触控电极200电连接(图中未示出)并延伸至绑定区域121中,多个电极引线210可以和位于绑定区域(Bonding Pad)121中的连接端子230相连,该连接端子可以和第一连接部510中的金属端子相连,进而实现第一连接部510和触控电极200的电连接。第二连接部520可以和开口410处的防静电金属层300电连接,即防静电金属层300可以在该开口410处和第二连接部520的地线导通,进而可以将触摸面板上产生的静电导除,防止静电损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连接部510中可以具有金属端子,该金属端子可以和前面所述的与触控电极200相连的连接端子相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连接部520中可以形成有金属端子,也可以不形成金属端子,即第二连接部520可以为整面的面铜,由此,便于防静电金属层300和该第二连接部520的地线全导通,以便快速释放静电,并且节省了生产工序。具体的,前面所述的面铜和开口410处的防静电金属层300之间可以具有导电胶,该导电胶不仅可以方便地将第二连接部520和防静电金属层300电连接,还可以保护裸露的面铜,避免面铜氧化等,进一步提高了该触摸面板的使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以及图5中所示出的均为柔性电路板500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在三维空间中,柔性电路板500的第一连接部510是和触控电极200同层设置的,第二连接部520设置在防静电金属层300远离基板100的一侧,即第一连接部510和第二连接部520在连接至基板100上之后,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在垂直于基板的方向上错开一定距离。由此,该柔性电路板500可以同时和防静电金属层300以及触控电极200电连接,又不会互相影响和干扰,进一步提高了该触摸面板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以及图5,第一连接部510在基板10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和第二连接部520在基板10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不重合。也即是说,参考图6,前面所述的开口410在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和绑定区域121不重合,由此,便于该柔性电路板500分别和防静电金属层300以及触控电极200电连接,并且不会相互影响和干扰,进一步提高了该触摸面板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连接部510在基板10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和第二连接部520在基板10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参考图5中所示出的距离f)可以不小于20μm,例如可以为30μm,可以为50μm等。由此,便于柔性电路板500分别和触控电极200以及防静电金属层300电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6,开口410在基板10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和绑定区域121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大于20μm,由此,便于第一连接部510和第二连接部520分别和触控电极200以及防静电金属层300对应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6(图6为图1中N区域在走线区120内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开口410在基板100上(即走线区120上)的正投影,可以靠近绑定区域121设置,由此,便于柔性电路板500同时和防静电金属层300以及触控电极200电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开口410在基板100上的正投影,和绑定区域121不重合。由此,不仅便于柔性电路板500同时和防静电金属层300以及触控电极200电连接,并且第一连接部510和第二连接部520之间不会相互影响和干扰,进一步提高了该触摸面板1000的使用性能。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前面所述的触摸面板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所制备的触摸面板可以具有前面所述的触摸面板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方法制备的触摸面板抗静电性能良好,且容易窄化边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7,该方法包括:
S100:提供基板
在该步骤中,提供基板。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板的具体类型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其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即可。具体地,基板可以为柔性透明薄膜,例如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COP光学材料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基板可以划分为触摸传感区以及位于该触摸传感区周边的走线区。
S200:形成触控电极
在该步骤中,在前面所述的基板的一侧经过第一构图工艺,形成触控电极。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先在前面所述的基板的一侧蒸镀整层金属氧化物,具体地,可以蒸镀氧化铟锡(ITO),形成导电金属层,然后进行第一构图工艺,即在导电金属层的表面设置掩膜,并进行刻蚀工艺,将该导电金属层图案化,以形成触控电极,然后再去除掩膜。具体地,可以通过涂覆光刻胶、曝光、显影等工艺设置以及去除掩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形成的触控电极可以是一层的也可以是两层的,当形成的触控电极是两层时,可以在基板上分别蒸镀两层金属氧化物,并分别进行刻蚀处理等,以便形成两层电极层,并且两层电极层之间还形成有绝缘层。例如,可以在基板的一侧形成矩阵电极(即触控电极),该矩阵电极可以包括相对设置且互相绝缘的第一电极层以及第二电极层,例如,第一电极层可以为驱动电极(Tx),第二电极层可以为感应电极(Rx),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平行排列的第一子电极,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平行排列的第二子电极,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并且,通过刻蚀工艺,可以在位于基板走线区中的导电金属层刻蚀出电极引线、接地线(GND)以及连接端子。具体地,触控电极、电极引线、接地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尺寸参数等可以和前面描述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刻蚀形成的接地线的宽度可以为20μm,接地线的外边缘和基板的外边缘的距离可以为0.1mm,走线区中的电极引线的线宽可以为5μm,相邻两条电极引线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0μm。
S300:形成防静电金属层
在该步骤中,在基板远离前面步骤中形成的触控电极的一侧,蒸镀金属,并经过第二构图工艺,形成防静电金属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基板远离前面步骤中形成的触控电极的一侧蒸镀金属之前,预先在触控电极远离基板的一侧贴附一层保护膜,防止在后续工艺中对触控电极等造成机械损伤以及环境污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先在基板远离前面步骤中形成的触控电极的一侧蒸镀整层金属,例如可以蒸镀金、银等导电金属,然后对蒸镀的整层金属进行第二构图工艺,即进行设置掩膜、刻蚀以及去除掩膜的工艺,以便形成防静电金属层。具体地,可以通过涂覆光刻胶、曝光、显影等工艺设置以及去除掩膜。具体地,刻蚀形成的防静电金属层在基板上的投影位于走线区中,即防静电金属层的宽度不大于走线区的宽度。更具体地,如前所述,防静电金属层的外边缘和基板外边缘的距离可以为0.08-0.15mm。
S400:形成绝缘保护层
在该步骤中,在前面步骤中形成的防静电金属层远离基板的一侧形成绝缘保护层,并在形成的绝缘保护层上形成开口。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防静电金属层远离基板的一侧印刷形成绝缘保护层,可以在形成在走线区内的绝缘保护层上形成开口。具体地,开口的位置、绝缘保护层的位置、材料等参数可以和前面描述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例如,绝缘保护层可以是由透明材料形成的,绝缘保护层可以覆盖防静电金属层以及基板远离触控电极的全部表面。由此,可以简化生产工艺,又不影响所制备的触摸面板的使用性能。
S500:将柔性电路板和防静电金属层电连接
在该步骤中,在前面步骤中形成的绝缘保护层的开口处,将柔性电路板和防静电金属层电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柔性电路板的结构可以和前面描述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可以在绝缘保护层的开口处,利用导电胶将柔性电路板的第二连接部和防静电金属层电连接,进而该防静电金属层可以快速导除触摸面板上产生的静电,防止静电损伤。
综上可知,该方法可以简便地制备触摸面板,制备的触摸面板抗静电性能良好,且容易窄化边框。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触摸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8,触摸显示装置1200包括:前面所述的触摸面板1000以及显示模组1100,显示模组1100和触摸面板1000贴合,具体地,如图8所示出的,触摸面板1100可以贴合在显示模组1100的上方。具体地,显示模组110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至少之一。由此,该触摸显示装置具有良好的触摸效果,使用性能较佳,且容易窄化边框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上具有触摸传感区,以及位于所述触摸传感区周边的走线区;
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
防静电金属层,所述防静电金属层设置在所述基板远离所述触控电极的一侧,且所述防静电金属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走线区中;
绝缘保护层,所述绝缘保护层设置在所述防静电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绝缘保护层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走线区中;
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在所述开口处和所述防静电金属层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防静电金属层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的距离不小于2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金属层的边缘和所述基板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08-0.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区中具有绑定区域,所述触摸面板进一步包括:
多个电极引线,所述电极引线位于所述走线区中,所述电极引线和所述触控电极相连并延伸至所述绑定区域中;
接地线,所述接地线位于所述走线区中,所述接地线和所述触控电极同层设置并延伸至所述绑定区域中,其中,所述接地线位于所述电极引线的外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线的宽度不大于25μm。
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触摸面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基板;
在所述基板的一侧经过第一构图工艺,形成触控电极;
在所述基板远离所述触控电极的一侧蒸镀金属,并经过第二构图工艺,形成防静电金属层;
在所述防静电金属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绝缘保护层,并在形成的所述绝缘保护层上形成开口;
将柔性电路板在所述开口处和所述防静电金属层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保护层是由透明材料形成的,所述绝缘保护层覆盖所述防静电金属层以及所述基板远离所述触控电极的全部表面。
10.一种触摸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触摸面板;
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触摸面板贴合,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至少之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38940.7A CN109947305B (zh) | 2019-03-27 | 2019-03-27 | 触摸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38940.7A CN109947305B (zh) | 2019-03-27 | 2019-03-27 | 触摸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47305A CN109947305A (zh) | 2019-06-28 |
CN109947305B true CN109947305B (zh) | 2022-06-24 |
Family
ID=67011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38940.7A Active CN109947305B (zh) | 2019-03-27 | 2019-03-27 | 触摸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4730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88558B (zh) * | 2020-01-02 | 2024-01-02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
CN111580699B (zh) * | 2020-05-13 | 2023-10-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1651089B (zh) * | 2020-06-16 | 2024-06-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11984148B (zh) * | 2020-08-10 | 2024-02-20 | 河源市汇亮鑫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面板、触摸显示装置及触摸面板的制备方法 |
CN112558822B (zh) * | 2020-12-14 | 2023-04-07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装置、电子设备及触控装置的制造方法 |
CN113504848B (zh) * | 2021-07-26 | 2024-05-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柔性电路板、触控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113690291B (zh) * | 2021-08-27 | 2024-05-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00044A (zh) * | 2013-09-30 | 2014-01-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摸显示面板和触摸显示装置 |
CN104866127A (zh) * | 2014-02-25 | 2015-08-26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防静电触控面板 |
CN107845645A (zh) * | 2017-09-28 | 2018-03-27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8257974A (zh) * | 2018-01-02 | 2018-07-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以及制备阵列基板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25458A (zh) * | 2016-01-04 | 2016-03-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彩膜基板、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 |
-
2019
- 2019-03-27 CN CN201910238940.7A patent/CN10994730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00044A (zh) * | 2013-09-30 | 2014-01-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摸显示面板和触摸显示装置 |
CN104866127A (zh) * | 2014-02-25 | 2015-08-26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防静电触控面板 |
CN107845645A (zh) * | 2017-09-28 | 2018-03-27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8257974A (zh) * | 2018-01-02 | 2018-07-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以及制备阵列基板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47305A (zh) | 2019-06-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47305B (zh) | 触摸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 |
KR101960532B1 (ko) | 표시장치용 정전용량 방식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101295536B1 (ko) |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CN110162206B (zh) | 感测单元和包括感测单元的显示设备 | |
CN105159515B (zh) | 触控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触控基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150085205A1 (en) | Touch panel | |
CN103092414B (zh) | 一种外挂式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US11134593B2 (en) | Touch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 |
US9377891B2 (en) | Touch panel | |
US20170045979A1 (en) | Touch Panel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202838282U (zh) | 触控面板及其电子装置 | |
TWM458612U (zh) | 觸控面板 | |
KR101092500B1 (ko) | 정전기 방전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윈도우 | |
US11579737B2 (en) |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 |
CN106933398A (zh) | 触控面板与电子装置 | |
US20200285347A1 (en) | Touch display panel,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 |
TWI553517B (zh) |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 | |
US20220214767A9 (en) | Touch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07329641A (zh) | 触控电极阵列和触控显示装置 | |
TWI579742B (zh) |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 |
TWI604359B (zh) | 觸控面板與電子裝置 | |
CN106354320B (zh) | 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 |
CN114326189B (zh) |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
JP7308630B2 (ja) |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CN113342203A (zh) | 触控模组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