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34478B - 一种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34478B CN109934478B CN201910167913.5A CN201910167913A CN109934478B CN 109934478 B CN109934478 B CN 109934478B CN 201910167913 A CN201910167913 A CN 201910167913A CN 109934478 B CN109934478 B CN 1099344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ear
- under
- unit
- carbon
- follow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0—Fertilizers of biological origin, e.g. guano or fertiliz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本发明针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所述碳减排量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核算:1)对基准线情景下的碳排放量进行计算;2)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过程中涉及的项目活动碳排放量进行计算;3)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的农田土壤年度固碳量进行计算;4)根据1)~3)计算得到基准线碳排放量、项目活动碳排放量和农田土壤年度固碳量后,对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进行核算。该方法覆盖了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过程中所有碳排放和固碳利用的相关环节,从而能够精准测算一个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项目的碳减排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
背景技术
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将可以减缓温室效应、放慢气候变暖的步伐,这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重大意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双重压力下,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已成为我国推进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具,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节约能源和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
面对温室气体的排放管控,各行业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开发和推广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土壤固碳技术,而碳减排量作为评价减排和固碳技术效果的重要指标,如何对其进行准确监测和核算,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面向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提出一种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所述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具体过程包括:
a)将餐厨废弃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形有机物和废液;
b)将所述固形有机物进行好氧发酵,得到生物腐植酸类产品;将所述废液进行厌氧发酵,并达标排放;
c)将所述生物腐植酸类产品作为肥料施用到农田土壤中;
所述碳减排量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核算:
1)按照公式(1)对基准线情景下的碳排放量进行计算;所述基准线情景包括在没有项目活动的情况下,对餐厨废弃物进行填埋,填埋产生的甲烷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以及在没有项目活动时,对农田土壤施用无机氮肥;
式(1)中:
BEy——第y年的基准线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2)按照公式(2)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过程中涉及的项目活动碳排放量进行计算:
式(2)中:
PEy——第y年的项目活动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PEComp,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好氧发酵过程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PEAD,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厌氧发酵过程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PEEC,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耗电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 tCO2e/a;
PEFC,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燃烧燃料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PEww,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对资源化循环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PEH,PJ,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热源厂发热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3)按照公式(3)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的农田土壤年度固碳量进行计算:
ΔC=ΔCPE-ΔCBE (3);
式(3)中:
ΔC―农田土壤年度固碳量,单位:tCO2e/a;
ΔCPE―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年度变化量,单位: tCO2e/a;
ΔCBE―基准线情景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年度变化量,单位:tCO2e/a;
4)根据1)~3)计算得到基准线碳排放量、项目活动碳排放量和农田土壤年度固碳量后,按照公式(4)对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进行核算:
ERy=BEy-PEy+ΔC (4);
式(4)中:
ERy——第y年的碳减排量,单位:tCO2e/a;
BEy——第y年的基准线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PEy——第y年的项目活动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ΔC——农田土壤年度固碳量,单位:tCO2e/a。
优选的,所述PEAD,y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式(5)中:
PEAD,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厌氧发酵过程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式(6)中:
Qbiogas,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厌氧发酵过程产生的沼气量,单位:Nm3biogas/a;
式(7)中:
式(8)中:
p―无机氮肥类型;
EF1―无机氮肥N2O排放因子,单位:tN2O-N/tN;
式(9)中:
q―有机肥类型;
EF2―有机肥N2O排放因子,单位:tN2O-N/tN。
优选的,所述PEEC,y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PEEC,y=ECPJ,y×EFgrid,CM,y (12);
式(12)中:
PEEC,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耗电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 tCO2e/a;
ECPJ,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处理餐厨废弃物的总耗电量,单位:MWh/a;
EFgrid,CM,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的电力系统组合边际排放因子,单位:tCO2/MWh。
优选的,所述PEFC,Y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式(13)中:
PEFC,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燃烧燃料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FCi,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燃烧的燃料i的量,单位:(质量或体积)/a;
NCVi,y——燃料i的净热值,单位:GJ/质量或体积;
EFFC,i,y——燃料i的排放因子,单位:tCO2e/GJ。
优选的,所述ΔCPE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式(14)中:
ΔCPE―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年度变化量,单位: tCO2e/a;
SOCT,PE―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核算期最后一年的土壤有机碳库,单位:t C;
SOC0,PE―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核算期初始年的土壤有机碳库,单位:t C;
T―一个单独核算期的年数,单位:a;
优选的,土壤有机碳库采用实测法或估算法计算得到;
所述实测法的计算公式为:
SOCy,PE=γy×H×A×OMy×κ×0.58×0.1 (15);
式(15)中:
SOCy,PE―第y年土壤有机碳库,单位:tC;
γy―第y年被估算土地的土壤容重,单位:g/cm3;
A―被估算农田的面积,单位:hm2;
OMy―第y年30cm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单位:g/kg;
κ―20cm耕层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转换为30cm耕层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系数,无量纲;
0.58―土壤有机碳与土壤有机质的转化系数,无量纲;
0.1―单位换算系数,无量纲;
所述估算法的计算公式为:
SOCy,PE=SOCref×FLU×FMG×FI×A (16);
式(16)中:
SOCy,PE―第y年土壤有机碳库,单位:t C;
SOCref―参考碳库,单位:tC/hm2;
FLU―不同耕地类型的库变化因子,无量纲;
FMG―不同耕作方式变化因子,无量纲;
FI―秸秆及肥料投入的库变化因子,无量纲;
A―被估算农田的面积,单位:hm2。
优选的,所述厌氧发酵的溶解氧浓度<0.5mg/L;所述厌氧发酵的温度为 32~35℃;所述废液进行厌氧发酵的停留时间为10~20天;
所述好氧发酵在通氧条件下在生化处理机内进行;所述好氧发酵的CO2体积浓度<16%;所述好氧发酵的温度>65℃;
所述生物腐植酸类产品的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7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本发明针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所述碳减排量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核算:1)对基准线情景下的碳排放量进行计算;2) 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过程中涉及的项目活动碳排放量进行计算;3) 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的农田土壤年度固碳量进行计算;4)根据1)~3)计算得到基准线碳排放量、项目活动碳排放量和农田土壤年度固碳量后,对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进行核算。本发明针对特定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和循环利用情景,分别计算了基准线碳排放量、项目活动碳排放量和农田土壤年度固碳量,并基于上述计算结果对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进行了核算。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建立了餐厨废弃物处理和还田利用过程的碳排放监测和碳减排量核算体系,该体系覆盖了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过程中所有碳排放和固碳利用的相关环节,从而能够精准测算一个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项目的碳减排量,适用于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厂碳减排量的评价与测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其中,所述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具体过程包括:
a)将餐厨废弃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形有机物和废液;
b)将所述固形有机物进行好氧发酵,得到生物腐植酸类产品;将所述废液进行厌氧发酵,并达标排放;
c)将所述生物腐植酸类产品作为肥料施用到农田土壤中。
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资源化循环利用过程中,所述厌氧发酵的溶解氧浓度优选<0.5mg/L;所述厌氧发酵的温度优选为32~35℃;所述废液进行厌氧发酵的停留时间优选为10~20天;所述好氧发酵优选在通氧条件下在生化处理机内进行;所述生化处理机优选采用申请号为200910085141.7的中国专利公开的生化处理机;所述好氧发酵的CO2体积浓度优选<16%;所述好氧发酵的温度优选>65℃;所述生物腐植酸类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有机源土壤调理剂、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肥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生物有机肥具体可为有机源生物腐植酸肥料;所述生物腐植酸类产品的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优选≥75%。在本发明中,所述生物有机肥和有机肥所执行的标准不同,所述生物有机肥执行的标准为“生物有机肥(NY884-2012)”,所述有机肥执行的标准为“有机肥料(NY525-2012)”。
在本发明中,针对上述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所述碳减排量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核算:
1)对基准线情景下的碳排放量进行计算;
2)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过程中涉及的项目活动碳排放量进行计算;
3)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的农田土壤年度固碳量进行计算;
4)根据1)~3)计算得到基准线碳排放量、项目活动碳排放量和农田土壤年度固碳量后,对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进行核算。
在本发明提供的核算方法中,首先分别计算基准线碳排放量、项目活动碳排放量和农田土壤年度固碳量。其中,所述基准线碳排放量是指基准线情景下的碳排放量;所述基准线情景包括在没有项目活动的情况下,对餐厨废弃物进行填埋,填埋产生的甲烷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以及在没有项目活动时,对农田土壤施用无机氮肥。在本发明中,所述基准线碳排放量按照公式(1) 进行计算:
式(1)中:
BEy——第y年的基准线碳排放量,单位:tCO2e/a(吨二氧化碳当量/年);
BEH,PJ,y——基准线情景下,第y年热源厂发热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 tCO2e/a。
式(1-1)中:
fy——垃圾填埋场内补集、火炬、燃烧或以其它方式处理的避免排放到大气中的甲烷比例,无量纲;
OX——氧化因子,无量纲;
F——垃圾填埋气中的甲烷比例(体积比),无量纲;
DOCf,y——第y年在垃圾填埋场特定条件下可降解有机碳的比例(质量比),无量纲;
MCFy——第y年甲烷修正因子,无量纲;
Wx——在第x年,避免填埋的新鲜餐厨废弃物的数量,单位:吨;
DOC——餐厨废弃物中可降解有机碳的比例(质量比),无量纲;
k——餐厨废弃物的降解率,单位:1/yr;
x——减排期的年数,从第一个减排期的第一年开始(x=1)到计算减排量的第y年(x=y);
y——计算餐厨废弃物填埋气排放量的当年。
(i)如果强制法规中具体指定了必须焚烧的填埋气(以下简称LFG)的百分比,这个值等于fy;
(ii)如果强制法规中未指定应销毁的LFG的量或百分比,但要求安装无需将捕获的LFG焚烧的捕获系统,那么fy=0;
(iii)如果强制法规中未指定应销毁的LFG的量或百分比,但要求安装捕获和焚烧LFG的系统,那么假设fy=0.2。
式(1-6)中:
p―无机氮肥类型;
EF1―无机氮肥N2O排放因子,单位:tN2O-N/tN。
在本发明提供的核算方法中,公式(1)中,所述BEH,PJ,y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BEH,PJ,y=HGPJ,y×EFH,PJ (1-8);
式(1-8)中:
BEH,PJ,y——基准线情景下,第y年热源厂发热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 tCO2e/a;
EFH,PJ——基准线情景下的热源厂排放系数;若热源厂有排放系数,采用该系数计算;若没有采用缺省值0.11(即,1GJ热源=0.11tCO2e);
HGPJ,y——基准线情景下的热源用量,单位:GJ/a。
在本发明提供的核算方法中,所述项目活动碳排放量按照公式(2)进行计算:
式(2)中:
PEy——第y年的项目活动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PEComp,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好氧发酵过程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PEAD,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厌氧发酵过程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PEEC,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耗电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 tCO2e/a;
PEFC,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燃烧燃料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PEww,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对资源化循环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PEH,PJ,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热源厂发热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在本发明提供的核算方法中,公式(2)中,所述PEComp,y可以根据“堆肥导致的项目和泄漏排放计算工具(1.0版)”计算。
在本发明提供的核算方法中,公式(2)中,所述PEAD,y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式(5)中:
PEAD,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厌氧发酵过程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式(6)中:
Qbiogas,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厌氧发酵过程产生的沼气量,单位:Nm3biogas/a(标准立方沼气/年);
式(7)中:
式(8)中:
p―无机氮肥类型;
EF1―无机氮肥N2O排放因子,单位:tN2O-N/tN。
式(9)中:
q―有机肥类型;
EF2―有机肥N2O排放因子,单位:tN2O-N/tN。
在本发明提供的核算方法中,公式(2)中,所述PEEC,y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PEEC,y=ECPJ,y×EFgrid,CM,y (12);
式(12)中:
PEEC,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耗电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 tCO2e/a;
ECPJ,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处理餐厨废弃物的总耗电量,单位:MWh(兆瓦时)/a;
EFgrid,CM,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的电力系统组合边际排放因子,单位:tCO2/MWh。
在本发明提供的核算方法中,公式(2)中,所述PEFC,Y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式(13)中:
PEFC,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燃烧燃料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FCi,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燃烧的燃料i的量,单位:(质量或体积)/a;
NCVi,y——燃料i的净热值,单位:GJ/质量或体积;
EFFC,i,y——燃料i的排放因子,单位:tCO2e/GJ(吨二氧化碳当量/吉焦)。
在本发明提供的核算方法中,如果项目活动中(即,资源化循环利用过程中)产生被厌氧处理(而不是在作为项目活动一部分的厌氧消化器内被处理)和厌氧储存的排放废水,或产生未经处理即被释放的排放废水,那么项目参与方可采用下述公式计算PEww,y。该计算把排放废水处理方式产生的甲烷区分为全部、部分或没有进行火炬焚烧/燃烧:
式(2-1)中:
PEww,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对资源化循环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Qww,y——第y年项目活动产生的且经厌氧处理或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排放废水量,单位:m3(立方米)/a;
PCOD,y——第y年项目活动产生的排放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单位: tCOD/m3;
B0——最大的甲烷生产能力,表示给定的化学需氧量可产生的最大甲烷量,单位:tCH4/tCOD;
MCFww——甲烷转换因子(比例),无量纲;
PEflare,ww,y——第y年与排放废水处理相关的焚烧产生的排放,单位: tCO2e/a;
FCH4,flare,y——第y年送到火炬/燃烧器中的排放废水处理所排放的甲烷量,单位:tCH4/a。
在本发明提供的核算方法中,采用公式(2-1)计算PEww,y时,应使用EB “火炬燃烧导致的项目排放计算工具(2.0版)”估算火炬焚毁产生的甲烷排放。如果甲烷是在燃烧器中焚烧而不是火炬燃烧,而且项目参与方已经选择了工具中的选项1,则应采用监测数据确定“项目边界内燃烧产生的CH4和N2O项目排放”的情况,这些排放已经考虑在内了。如果项目参与方选择了选项2使用默认值,那么应假设气体中所包含甲烷的焚毁效率为90%,且PEflare,ww,y=PEcom,ww,y,排放计算如下:
PEcom,ww,y=FCH4,flare,y×0.1………………(2-2)
式(2-2)中:
PEcom,ww,y——第y年废水处理产生的甲烷燃烧引起的排放量,单位: tCO2e/a;
FCH4,flare,y——第y年送到火炬/燃烧室的废水处理气体中的甲烷量,单位: tCO2e/a。
在本发明提供的核算方法中,采用公式(2-1)计算PEww,y时,FCH4,flare,y应用EB“气流中温室气体质量流量的确定工具(1.0版)”来确定,采用以下要求:
(1)应用本工具的对象是连接火炬终端的管道内的气体流;
(2)甲烷是温室气体,应确定其质量流;
(3)应连续测量气体流的流量;
(4)简化气体流分子量的计算是有效的(工具中的公式3或17);
(5)质量流必须根据按小时计的时间间隔t进行计算(依照工具),然后对第y年进行合计(tCH4)。
在本发明提供的核算方法中,采用公式(2-1)计算PEww,y时,如果被处理的废水来源于现场实施的不止一个替代垃圾处理方式,那么应该估算全场区的排放,之后分配给处理方式中的任何一个。
在本发明提供的核算方法中,公式(2)中,所述PEH,PJ,y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PEH,PJ,y=HGPJ,y×EFH,PJ (2-3);
式(2-3)中:
PEH,PJ,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热源厂发热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
EFH,PJ——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的热源厂排放系数;若热源厂有排放系数,采用该系数计算;若没有采用缺省值0.11(即,1GJ热源=0.11tCO2e);
HGPJ,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的热源用量,单位:GJ。
在本发明提供的核算方法中,所述农田土壤年度固碳量按照公式(3)进行计算:
ΔC=ΔCPE-ΔCBE (3);
式(3)中:
ΔC―农田土壤年度固碳量,单位:tCO2e/a(吨二氧化碳当量/年);
ΔCPE―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年度变化量,单位: tCO2e/a;
ΔCBE―基准线情景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年度变化量,单位:tCO2e/a。
在本发明提供的核算方法中,采用公式(3)计算ΔC时,所述ΔCPE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式(14)中:
ΔCPE―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年度变化量,单位: tCO2e/a;
SOCT,PE―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核算期最后一年的土壤有机碳库,单位:tC;
SOC0,PE―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核算期初始年的土壤有机碳库,单位:t C;
T―一个单独核算期的年数,单位:a;
在本发明提供的核算方法中,采用公式(14)计算ΔCPE时,涉及的土壤有机碳库可采用实测法或估算法计算得到。其中,实测法依据检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计算。估算法依据已公开发表的不同土壤固碳技术的参数数据计算,适用于土壤有机质含量数据无法获得的情况。
在本发明提供的核算方法中,所述实测法的计算公式为:
SOCy,PE=γy×H×A×OMy×κ×0.58×0.1 (15);
式(15)中:
SOCy,PE―第y年土壤有机碳库,单位:tC;
γy―第y年被估算土地的土壤容重,单位:g/cm3;
A―被估算农田的面积,单位:hm2;
OMy―第y年30cm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单位:g/kg;
κ―20cm耕层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转换为30cm耕层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系数,无量纲;
0.58―土壤有机碳与土壤有机质的转化系数,无量纲;
0.1―单位换算系数,无量纲;
所述估算法的计算公式为:
SOCy,PE=SOCref×FLU×FMG×FI×A (16);
式(16)中:
SOCy,PE―第y年土壤有机碳库,单位:t C;
SOCref―参考碳库,单位:tC/hm2,北京地区30cm耕层参考碳库的缺省值为68;
FLU―不同耕地类型的库变化因子,无量纲;
FMG―不同耕作方式变化因子,无量纲;
FI―秸秆及肥料投入的库变化因子,无量纲;
A―被估算农田的面积,单位:hm2。
在本发明提供的核算方法中,计算得到基准线碳排放量、项目活动碳排放量和农田土壤年度固碳量后,按照公式(4)对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进行核算:
ERy=BEy-PEy+ΔC (4);
式(4)中:
ERy——第y年的碳减排量,单位:tCO2e/a;
BEy——第y年的基准线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PEy——第y年的项目活动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ΔC——农田土壤年度固碳量,单位:tCO2e/a。
在本发明提供的核算方法中,由于在基准线情景下,农田肥料投入为无机氮肥,长期投入无机氮肥,土壤固碳量变化较小(ΔCBE≈0)。故,为了简化计算,采用公式(3)计算ΔC时,ΔCBE可计为0。
本发明针对特定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和循环利用情景,分别计算了基准线碳排放量、项目活动碳排放量和农田土壤年度固碳量,并基于上述计算结果对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进行了核算。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建立了餐厨废弃物处理和还田利用过程的碳排放、还田利用监测和碳减排量核算体系,该体系覆盖了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过程中所有碳排放和固碳利用的相关环节,从而能够精准测算一个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项目的碳减排量,适用于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厂碳减排量的评价与测算。
此外,参考本发明提供的核算方法,还可针对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和循环利用情景,分别计算其基准线碳排放量、项目活动碳排放量和农田土壤年度固碳量,并基于上述计算结果对厨余垃圾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进行核算。
为更清楚起见,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预先确定的参数和数据
(二)基准线排放(BEy)
(1)餐厨废弃物填埋产生甲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
餐厨废弃物填埋产生甲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餐厨废弃物填埋甲烷排放核算参数值
(2)农田土壤中施肥产生的N2O排放量计算:
i)施用无机氮肥
假设无机氮肥含氮量为15%,亩用量60公斤。
EF<sub>1</sub>(tN<sub>2</sub>O-N/tN) | M<sub>SNP(</sub>tN/hm<sup>2</sup>/a) | C<sub>SNP</sub>(tN/t无机氮肥) | A<sub>SNP</sub>(hm<sup>2</sup>) |
0.0109 | 0.9 | 15% | 4216.67 |
ⅱ)施用有机肥
基准线中不使用有机氮肥。
ⅲ)农田N2O排放
BEN2O=6.20×298×44/28=2906tCO2e/a
(3)基准线排放合计(BEy)
年份 | BE<sub>CH4,SWDS,y</sub>(tCO<sub>2</sub>e) | BE<sub>N2O</sub>(tCO<sub>2</sub>e/a) | BEy(tCO<sub>2</sub>e) |
2017 | 51783 | 2906 | 54,689.06 |
2018 | 94821 | 2906 | 97,726.49 |
2019 | 130589 | 2906 | 133,495.08 |
2020 | 160317 | 2906 | 163,222.50 |
2021 | 185023 | 2906 | 187,929.10 |
2022 | 205557 | 2906 | 208,462.85 |
2023 | 222623 | 2906 | 225,528.55 |
(三)项目排放(PEy)
项目活动是餐厨废弃物采用高温好氧发酵工艺,生产高品质生物有机肥,并将有机肥还田利用。
(1)高温好氧发酵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Q<sub>y</sub>(t) | EF<sub>CH4</sub>(tCH<sub>4</sub>/t) | GWP<sub>CH4</sub> | EF<sub>N2O</sub>(tN<sub>2</sub>O/t) | GWP<sub>N2O</sub> |
73000 | 0.002 | 25 | 0.0002 | 298 |
i)CH4排放
ⅱ)N2O排放
ⅲ)高温好氧发酵过程温室气体总排放
(2)废水厌氧发酵产生的排放:
每天产生废水120吨,经厌氧发酵后产生1314000m3沼气。
厌氧发酵计算参数值表
Q<sub>biogas</sub>(Nm<sup>3</sup>) | f<sub>CH4,default</sub>(%) | ρCH4(tCH4/Nm3CH4) | EF<sub>CH4default</sub> | GWP<sub>CH4</sub> |
1314000 | 0.6 | 0.00067 | 0.05 | 25 |
(3)农田土壤中施肥产生的N2O排放量计算:
i)施用无机氮肥
有机肥全部替代无机氮肥,因此无机氮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为0。
ⅱ)施用有机氮肥
项目配套农田面积为4216.67公顷,每年每亩施用有机肥400公斤。
(4)项目活动耗电产生的项目排放
项目活动年耗电量为4679.09MWh,2016年国家电网华东区排放因子为0.67845tCO2/MWh。
PEEC,y=ECPJ,y×EFgrid,CM,y=4769.09×0.67845=3235.59tCO2e/a
(5)项目活动燃烧天然气产生的项目排放
项目活动年燃烧天然气2146200m3,天然气的排放因子为0.0561tCO2/GJ,天然气的净热值为389.31GJ/104m3。
(6)项目活动排放合计(PEy)
(四)土壤固碳量(△C)
i)基准线情景下土壤固碳量(ΔCBE)
基准线情景下,农田施用肥料为无机氮肥,不施用有机肥,故土壤固碳量很小,可忽略不计。
ⅱ)项目活动土壤固碳量(ΔCPE)
土壤固碳量计算参数值
SOCy,PE=γy×H×A×OMy×κ×0.58×0.1
=1.30×30×4126.67×30.66×0.88×0.58×0.1
=257345.57tC
SOC0,PE=γ0×H×A×OM0×κ×0.58×0.1
=1.50×30×4126.67×22.26×0.88×0.58×0.1
=215584.54tC
=(257345.57-215584.54)/7×44/12
=21874.83tCO2e/a
ⅲ)土壤固碳量(△C)
ΔC=ΔCPE-ΔCBE=21874.83-0=21874.83tCO2e/a
(五)减排量计算公式如下:
ERy=BEy-PEy+ΔC
减排量计算结果如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具体过程包括:
a)将餐厨废弃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形有机物和废液;
b)将所述固形有机物进行好氧发酵,得到生物腐植酸类产品;将所述废液进行厌氧发酵,并达标排放;
步骤b)中,所述好氧发酵的CO2体积浓度<16%,所述好氧发酵的温度>65℃;
c)将所述生物腐植酸类产品作为肥料施用到农田土壤中;
所述碳减排量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核算:
1)按照公式(1)对基准线情景下的碳排放量进行计算;所述基准线情景包括在没有项目活动的情况下,对餐厨废弃物进行填埋,填埋产生的甲烷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以及在没有项目活动时,对农田土壤施用无机氮肥;
式(1)中:
BEy——第y年的基准线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BEH,PJ,y——基准线情景下,第y年热源厂发热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式(1-1)中:
fy——垃圾填埋场内补集、火炬、燃烧的避免排放到大气中的甲烷比例,无量纲;
OX——氧化因子,无量纲;
F——垃圾填埋气中的甲烷体积比,无量纲;
DOCf,y——第y年在垃圾填埋场特定条件下可降解有机碳的质量比,无量纲;
MCFy——第y年甲烷修正因子,无量纲;
Wx——在第x年,避免填埋的新鲜餐厨废弃物的数量,单位:吨;
DOC——餐厨废弃物中可降解有机碳的质量比,无量纲;
k——餐厨废弃物的降解率,单位:1/yr;
x——减排期的年数,从第一个减排期的第一年开始(x=1)到计算减排量的第y年(x=y);
y——计算餐厨废弃物填埋气排放量的当年;
2)按照公式(2)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过程中涉及的项目活动碳排放量进行计算:
式(2)中:
PEy——第y年的项目活动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PEComp,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好氧发酵过程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PEAD,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厌氧发酵过程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PEEC,y ——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耗电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PEFC,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燃烧燃料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PEww,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对资源化循环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PEH,PJ,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热源厂发热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3)按照公式(3)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的农田土壤年度固碳量进行计算:
式(3)中:
4)根据1)~3)计算得到基准线碳排放量、项目活动碳排放量和农田土壤年度固碳量后,按照公式(4)对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进行核算:
式(4)中:
ERy——第y年的碳减排量,单位:tCO2e/a;
BEy——第y年的基准线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PEy——第y年的项目活动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所述PEAD,y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式(5)中:
PEAD,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厌氧发酵过程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式(6)中:
Qbiogas,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厌氧发酵过程产生的沼气量,单位:Nm3biogas/a;
式(7)中:
式(8)中:
MSNp―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农田土壤中无机氮肥类型P的施用量,单位:t无机氮肥/hm2;
CSNp―无机氮肥类型P的含氮量,单位:tN/t无机氮肥;
ASNp―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农田土壤中无机氮肥类型P的施用面积,单位:hm2;
P―无机氮肥类型;
EF1―无机氮肥N2O排放因子,单位:tN2O-N/tN;
式(9)中:
MOFq―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农田土壤中有机肥类型q的施用量,单位:t有机肥/hm2;
COFq―有机肥类型q的含氮量,单位:tN/t有机肥;
AOFq―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农田土壤中有机肥类型q的施用面积,单位:hm2;
q―有机肥类型;
EF2―有机肥N2O排放因子,单位:tN2O-N/tN;
所述PEEC,y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式(12)中:
PEEC,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耗电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ECPJ,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处理餐厨废弃物的总耗电量,单位:MWh/a;
EFgrid,CM,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的电力系统组合边际排放因子,单位:tCO2/MWh;
所述PEFC,Y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计算:
式(13)中:
PEFC,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燃烧燃料产生的碳排放量,单位:tCO2e/a;
FCi,y——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第y年燃烧的燃料i的量,单位:质量或体积/a;
NCVi,y——燃料i的净热值,单位:GJ/质量或体积;
EFFC,i,y——燃料i的排放因子,单位:tCO2e/GJ;
式(14)中:
SOC T,PE ―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核算期最后一年的土壤有机碳库,单位:t C;
SOC0,PE ―资源化循环利用情景下核算期初始年的土壤有机碳库,单位:t C;
T― 一个单独核算期的年数,单位:a;
土壤有机碳库采用实测法或估算法计算得到;
所述实测法的计算公式为:
式(15)中:
SOC y,PE ―第y年土壤有机碳库,单位:t C;
A―被估算农田的面积,单位:hm2;
OMy―第y年30 cm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单位:g/kg;
K―20cm耕层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转换为30cm耕层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系数,无量纲;
0.58―土壤有机碳与土壤有机质的转化系数,无量纲;
0.1―单位换算系数,无量纲;
所述估算法的计算公式为:
式(16)中:
SOC y,PE ―第y年土壤有机碳库,单位:t C;
SOC ref ―参考碳库,单位:tC/hm2;
F LU ―不同耕地类型的库变化因子,无量纲;
F MG ―不同耕作方式变化因子,无量纲;
F I ―秸秆及肥料投入的库变化因子,无量纲;
A―被估算农田的面积,单位:h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发酵的溶解氧浓度<0.5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发酵的温度为32~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进行厌氧发酵的停留时间为10~20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发酵在通氧条件下在生化处理机内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腐植酸类产品的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7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67913.5A CN109934478B (zh) | 2019-03-06 | 2019-03-06 | 一种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67913.5A CN109934478B (zh) | 2019-03-06 | 2019-03-06 | 一种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34478A CN109934478A (zh) | 2019-06-25 |
CN109934478B true CN109934478B (zh) | 2022-05-27 |
Family
ID=66986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67913.5A Active CN109934478B (zh) | 2019-03-06 | 2019-03-06 | 一种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344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08789B (zh) * | 2019-12-20 | 2022-11-25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一种核算种植业氮肥施用后氨排放量的方法 |
CN111680929B (zh) * | 2020-06-16 | 2023-09-01 |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农田所用化肥的农业面源污染的评估方法和应用 |
CN111599418B (zh) * | 2020-06-16 | 2023-06-13 |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废弃物资源的农业面源污染的评估方法和应用 |
CN113537835B (zh) * | 2021-08-13 | 2024-02-23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氨气减排量核算方法 |
CN115290827A (zh) * | 2022-08-09 | 2022-11-04 | 中国光大绿色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垃圾填埋的碳排放分析系统 |
CN117935950A (zh) * | 2023-09-28 | 2024-04-26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针对有机垃圾处理过程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系统 |
CN118229123A (zh) * | 2024-05-24 | 2024-06-21 | 北京华能长江环保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核算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21119A (zh) * | 2014-06-29 | 2016-02-10 | 雷学军 | 植物固碳封存降低大气co2浓度控制全球变暖的方法 |
CN105800874A (zh) * | 2016-05-06 | 2016-07-27 | 广西神州环保设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城镇生活污水及垃圾一体化、循环型集中处理系统 |
CN106780078A (zh) * | 2016-11-25 | 2017-05-31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粮食作物生产碳排放量的测量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85242A1 (en) * | 2012-06-14 | 2013-12-19 | Himark Biogas Inc. | Method of solid-liquid separation and uses thereof |
CN102808000B (zh) * | 2012-08-23 | 2014-06-25 | 辽宁科技大学 |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分级利用及固碳处理方法 |
DE102012112898A1 (de) * | 2012-12-21 | 2014-06-26 | Verbio Vereinigte Bioenergie Ag | Verfahren und Anlage zur Herstellung von Biogas aus lignocellulosehaltiger Biomasse |
CN104030738A (zh) * | 2013-03-05 | 2014-09-10 | 习建华 | 一种餐厨垃圾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
CN105060946B (zh) * | 2015-08-05 | 2019-04-12 | 广州英昊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厨余垃圾制造肥料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 |
CN106844832B (zh) * | 2016-12-11 | 2020-01-21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工业分析、全硫和发热量数据的碳排放核算方法 |
CN108276034A (zh) * | 2017-12-25 | 2018-07-13 | 上海舒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四废资源化处置衍生有机肥料的方法 |
CN108399314A (zh) * | 2018-02-28 | 2018-08-14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评估生物燃料节能减排效益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8405561A (zh) * | 2018-03-13 | 2018-08-17 | 庐江绿世代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餐厨垃圾回收处理工艺 |
CN112084649B (zh) * | 2020-09-04 | 2023-10-31 |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城镇污水处理全流程环节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
-
2019
- 2019-03-06 CN CN201910167913.5A patent/CN1099344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21119A (zh) * | 2014-06-29 | 2016-02-10 | 雷学军 | 植物固碳封存降低大气co2浓度控制全球变暖的方法 |
CN105800874A (zh) * | 2016-05-06 | 2016-07-27 | 广西神州环保设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城镇生活污水及垃圾一体化、循环型集中处理系统 |
CN106780078A (zh) * | 2016-11-25 | 2017-05-31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粮食作物生产碳排放量的测量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农业有机废弃物(畜禽粪便)循环利用项目碳减排量核算指南;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http://scjgj.beijing.gov.cn/cxfw》;20180929;第1-25页 * |
基于干湿分离预处理的厨余垃圾处理模式研究;邓兵;《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20140715(第7期);B027-408 * |
暗河式厌氧反应器处理养猪废水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程群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20170815(第08期);B027-77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34478A (zh) | 2019-06-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34478B (zh) | 一种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碳减排量核算方法 | |
Prapaspongsa et al. | LCA of comprehensive pig manure management incorporating integrated technology systems | |
Börjesson et al. | Environmental systems analysis of biogas systems—Part II: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replacing various reference systems | |
CN101708938B (zh) | 污泥或有机垃圾高低温耦合热解方法 | |
Karapidakis et al. | Energy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biogas utilization in landfills | |
Vega et al. | Choosing co-substrates to supplement biogas production from animal slurry–A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 |
Trivedi et al. | Sustainable bio-energy production models for eradicating open field burning of paddy straw in Punjab, India | |
Pullen | Anaerobic digestion-making biogas-making Energy: the earthscan expert guide | |
CN102808000B (zh) |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分级利用及固碳处理方法 | |
Mendes et al. | 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the biodegradable frac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 Sao Paulo City | |
Jiang et al. | Improve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bioenergy recovery through pig manure and food waste on-farm co-digestion in Ireland | |
Alhassan et al. | A review on biogas production as the alternative source of fuel | |
Nyitrai et al. | Environmental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food waste and sewage sludge | |
Fang et al. | Effect of micro-aerobic conditions based on semipermeable membrane-covered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during dairy manure storage at industrial scale | |
Hauser | Cost evaluation and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biogas upgrading technologies for an anaerobic digestion case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 | |
Bakkaloglu et al. | Life cycl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methane emissions from the biowaste management strategy of the United Kingdom: Towards net zero emissions | |
Nielsen et al. | The future of biogas in Europe: visions and targets until 2020 | |
CN103184086B (zh) | 一种固体燃料及其制备方法 | |
Azolim et al. |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emissions i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phases of liquid swine manure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 |
Chernysh et al. |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Biogas Production | |
Anaya-Reza et al. | Wet anaerobic digestion of organic frac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experience with long-term pilot plant operation and industrial scale-up | |
Awasthi et al. |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mitig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composting and waste management industry: potentials and challenges | |
Hijazi et al. | Sustainability of biogas production with small-sized plant in South America | |
Nielsen et al. | Biogas–a promising renewable energy source for Europe | |
Shaohua et al. | Establishment of a novel technology permitting self-sufficient, renewable energy from rice straw in paddy field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