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25799A - 复合式除沫器 - Google Patents
复合式除沫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25799A CN109925799A CN201910342933.1A CN201910342933A CN109925799A CN 109925799 A CN109925799 A CN 109925799A CN 201910342933 A CN201910342933 A CN 201910342933A CN 109925799 A CN109925799 A CN 1099257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mister
- type demister
- combined type
- vertical section
- corrugated pl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除沫器,包括内含空腔的本体,包含有固体颗粒物的气液混合物由所述空腔下部的入口进入,向上依次通过叶片式除沫器和折流板除沫器,分离后的气体由顶部的气相出口输出,所述叶片式除沫器包含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叶片,所述平行叶片之间形成除沫通道;所述单个叶片由竖直段和折弯段交错连接而成,所述折弯段上部与所述竖直段连接处位于所述竖直段距离底部高度的1/5~1/7处,形成开口向下的V字型结构;所述折流板除沫器包含有上下叠放的至少两组板波纹填料;上下相邻两组所述板波纹填料呈90度排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一种化工领域使用的分离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气液混合物进行除沫处理的复合式除沫器。
背景技术
现有化工领域中使用的除沫器,主要考虑塔器内压力和气速波动较大、气速较高、塔器上部气流漏液量大、气流携带液滴液沫量大、馏出气相纯度及金属离子等指标要求严格的场合。比如,泡罩塔、筛板塔、洗涤填料塔、吸收塔、蒸馏塔尤其是高真空精馏塔、闪蒸塔、再生塔等,都考虑设置除沫器。塔器除沫器,按照结构大致分为叶片式除沫器、丝网式除沫器、折流板除沫器和旋流板除沫器。
CN201894855U公开了一种板式降膜蒸发器的除沫装置,包括外护框、外护框内的若干相互平行的折流板阻尼叶片,折流板阻尼叶片被弯曲成进口段、出口段和折弯段,所述折弯段的拐角外角处设置有用于阻碍蒸汽流向的L形翅片。
CN201244382Y公开了一种高效除沫分离器,分离器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二次蒸汽出口、清洗液进口、料液出口和汽液二相入口,二次蒸汽出口处设置有旋流式除沫器,清洗液进口和汽液二相入口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折流式除沫器。
但是在这种结构中,由于折流板和旋流板除沫器没有摆脱重力分离控制环节,因而气流流向仍旧采用纵向流动,利用向下的重力来摆脱气相,其分离效率低于丝网除沫器,特别是在处理气液混合物中含有少量固体颗粒物的情况下,导致系统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复合式除沫器,包括内含空腔的本体,包含有固体颗粒物的气液混合物由所述空腔下部的入口进入,向上依次通过叶片式除沫器和折流板除沫器,分离后的气体由顶部的气相出口输出;
所述叶片式除沫器包含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叶片,所述平行叶片之间形成除沫通道;所述单个叶片由竖直段和折弯段交错连接而成,所述折弯段上部与所述竖直段连接处位于所述竖直段距离底部高度的1/5~1/7处,形成开口向下的V字型结构;
所述折流板除沫器包含有上下叠放的至少两组板波纹填料,所述板波纹填料由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波纹板叠合而成,所述波纹板的波纹与所述空腔的中心轴的倾角为30度~60度;上下相邻两组所述板波纹填料的波纹呈90度排列。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折流板除沫器上方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冲洗口,所述叶片式除沫器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冲洗口和开口向上的第三冲洗口。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叶片式除沫器的单个叶片由三组竖直段和折弯段交错连接而成。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折弯段上部与所述竖直段连接处位于所述竖直段距离底部高度的1/6处。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波纹板的波纹与所述空腔的中心轴的倾角为45度。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折流板除沫器包含有上下叠放的5组板波纹填料。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板波纹填料包含的波纹板为聚四氟乙烯波纹板,厚度为0.5~5毫米。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聚四氟乙烯波纹板具有向上隆起和向下凹陷间隔排列的波纹,所述波纹的波宽为1~5厘米,波高为0.2~3厘米。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聚四氟乙烯波纹板具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2~0.8厘米。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开口向下的V字型结构的叶片式除沫器和多组板波纹填料叠放组合的折流板除沫器,因此能够较好的处理含有少量固体颗粒物的气液混合物,显著提高除沫效率,并且不易堵塞,检修方便。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叶片式除沫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聚四氟乙烯波纹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区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现形式,其中包括:内含空腔1的本体,包含有固体颗粒物的气液混合物由所述空腔1下部的入口2进入,向上依次通过叶片式除沫器3和折流板除沫器4,分离后的气体由顶部的气相出口5输出。
如图2所示,所述叶片式除沫器3包含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叶片,所述平行叶片之间形成除沫通道;所述单个叶片由竖直段301和折弯段302交错连接而成,所述折弯段302上部与所述竖直段301连接处位于所述竖直段距离底部高度的1/5~1/7处,形成开口向下的V字型结构303。该构件的作用是脱除向上运动的气液混合物中夹带的雾状液滴、液沫及微量固体颗粒。当气液混合物中含有微量固体颗粒及晶体时,叶片式除沫器具有较强的抗堵塞性能。特别是气液混合物从叶片式除沫器叶片下部进入除沫通道,然后与折弯段302发生碰撞,在碰撞过程中形成众多细小的高速旋转的涡流汽团,由于折弯段302上部与所述竖直段301连接处设置有开口向下的V字型结构303,气液混合物在接触到V字型结构303后,在V字型结构303与折弯段302之间回旋,经高速离心分离后失去速度,泡沫就滞留在叶片式除沫器叶片上,泡沫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汇合向下流回至空腔1底部。
所述折流板除沫器4包含有上下叠放的至少两组板波纹填料,所述板波纹填料由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波纹板叠合而成,所述波纹板的波纹与所述空腔的中心轴的倾角为30度~60度;上下相邻两组所述板波纹填料的波纹呈90度排列。该构件的作用是,当气液混合物以一定速度流经折流板除沫器时,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雾沫与波形板相碰撞而被附着在波形板表面上。波形板表面上雾沫的扩散、雾沫的重力沉降使雾沫形成较大的液滴并随气流向前运动至波形板转弯处,由于转向离心力及其与波形板的摩擦作用、吸附作用和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得液滴越来越大,直到集聚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波形板表面上被分离下来。至少两组板波纹填料上下叠放,并且上下相邻两组所述板波纹填料的波纹呈90度排列,使得未被除去的雾沫在下一个直角转弯处经过相同的作用而被捕集,这样反复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除雾效率。
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折流板除沫器4上方设置有开口向下第一冲洗口6,所述叶片式除沫器3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有开口向下第二冲洗口7和有开口向上第三冲洗口8。采用这种方案能够根据需要对折流板除沫器4从上往下进行冲洗,对叶片式除沫器3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进行冲洗,特别是对开口向下的V字型结构303进行冲洗,可以有效避免固体颗粒物堵塞和频繁维护更换内件。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根据使用者需求实施态样。
上述方案中的叶片式除沫器3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所述叶片式除沫器3的单个叶片由三组竖直段301和折弯段302交错连接而成。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加工成型简单和安装方便有利之处。
上述方案中的叶片式除沫器3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所述折弯段302上部与所述竖直段301连接处位于所述竖直段301距离底部高度的1/6处。采用这种方案使得形成开口向下的V字型结构303容量较小,既能便于气体顺利通过除沫通道,也能有效过滤泡沫和固体颗粒物。
上述方案中的折流板除沫器4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所述波纹板的波纹401与所述空腔1的中心轴的倾角为45度。采用这种方案具有加工成型简单和安装方便有利之处。
上述方案中的折流板除沫器4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所述折流板除沫器包含有上下叠放的5组板波纹填料。采用这种方案能够充分对气液混合物中的液体进行反复分离,大大提高了除雾效率。
上述方案中的折流板除沫器4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所述板波纹填料包含的波纹板为聚四氟乙烯波纹板,厚度为0.5~5毫米。采用这种方案大大提高波纹板的抗腐蚀性能,避免频繁维护更换内件。
上述方案中的聚四氟乙烯波纹板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所述聚四氟乙烯波纹板具有向上隆起和向下凹陷间隔排列的波纹,所述波纹的波宽为1~5厘米,波高为0.2~3厘米。采用这种方案能够明显增加波纹板表面气液接触混合面积,波形板的多折向结构增加了雾沫被捕集的机会。
上述方案中的聚四氟乙烯波纹板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所述聚四氟乙烯波纹板具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2~0.8厘米。采用这种方案能进一步增加波纹板表面气液接触混合面积,显著提高除沫效率。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开口向下的V字型结构的叶片式除沫器和多组板波纹填料叠放组合的折流板除沫器,因此能够较好的处理含有少量固体颗粒物的气液混合物,显著提高除沫效率,并且不易堵塞,检修方便。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复合式除沫器,包括内含空腔的本体,包含有固体颗粒物的气液混合物由所述空腔下部的入口进入,向上依次通过叶片式除沫器和折流板除沫器,分离后的气体由顶部的气相出口输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式除沫器包含有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叶片,所述平行叶片之间形成除沫通道;所述单个叶片由竖直段和折弯段交错连接而成,所述折弯段上部与所述竖直段连接处位于所述竖直段距离底部高度的1/5~1/7处,形成开口向下的V字型结构;
所述折流板除沫器包含有上下叠放的至少两组板波纹填料,所述板波纹填料由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波纹板叠合而成,所述波纹板的波纹与所述空腔的中心轴的倾角为30度~60度;上下相邻两组所述板波纹填料的波纹呈90度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除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除沫器上方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冲洗口,所述叶片式除沫器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冲洗口和开口向上的第三冲洗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除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式除沫器的单个叶片由三组竖直段和折弯段交错连接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除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段上部与所述竖直段连接处位于所述竖直段距离底部高度的1/6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除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板的波纹与所述空腔的中心轴的倾角为45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除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除沫器包含有上下叠放的5组板波纹填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式除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波纹填料包含的波纹板为聚四氟乙烯波纹板,厚度为0.5~5毫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式除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波纹板具有向上隆起和向下凹陷间隔排列的波纹,所述波纹的波宽为1~5厘米,波高为0.2~3厘米。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式除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波纹板具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2~0.8厘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42933.1A CN109925799A (zh) | 2019-04-26 | 2019-04-26 | 复合式除沫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42933.1A CN109925799A (zh) | 2019-04-26 | 2019-04-26 | 复合式除沫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25799A true CN109925799A (zh) | 2019-06-25 |
Family
ID=66991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42933.1A Pending CN109925799A (zh) | 2019-04-26 | 2019-04-26 | 复合式除沫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25799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08193A (zh) * | 2020-04-07 | 2020-07-14 | 上海协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在线气液分离器装置 |
CN112807923A (zh) * | 2021-02-02 | 2021-05-18 | 上海协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范围广的气液分离器 |
CN112870858A (zh) * | 2021-01-22 | 2021-06-01 | 上海睿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气相-非气相分离器和分离方法 |
CN114082248A (zh) * | 2021-11-05 | 2022-02-25 | 无锡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 氢气纯化装置和水电解制氢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064699Y (zh) * | 2007-07-18 | 2008-05-28 | 肖欣 | 折流板除沫器 |
CN101362037A (zh) * | 2008-09-28 | 2009-02-11 | 南京大学 | 脉冲型叶片除雾器 |
CN203425620U (zh) * | 2013-08-27 | 2014-02-12 | 昆明尔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网格面折流除沫器 |
CN203525501U (zh) * | 2013-06-28 | 2014-04-09 | 北京青山绿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折板式除雾器 |
CN105944481A (zh) * | 2016-06-16 | 2016-09-21 | 东北电力大学 | 一种除雾器 |
CN205796637U (zh) * | 2016-07-07 | 2016-12-14 | 江苏迈安德节能蒸发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 |
CN206950815U (zh) * | 2017-05-05 | 2018-02-02 | 泰斯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气液分离叶片组件 |
-
2019
- 2019-04-26 CN CN201910342933.1A patent/CN10992579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064699Y (zh) * | 2007-07-18 | 2008-05-28 | 肖欣 | 折流板除沫器 |
CN101362037A (zh) * | 2008-09-28 | 2009-02-11 | 南京大学 | 脉冲型叶片除雾器 |
CN203525501U (zh) * | 2013-06-28 | 2014-04-09 | 北京青山绿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折板式除雾器 |
CN203425620U (zh) * | 2013-08-27 | 2014-02-12 | 昆明尔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网格面折流除沫器 |
CN105944481A (zh) * | 2016-06-16 | 2016-09-21 | 东北电力大学 | 一种除雾器 |
CN205796637U (zh) * | 2016-07-07 | 2016-12-14 | 江苏迈安德节能蒸发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 |
CN206950815U (zh) * | 2017-05-05 | 2018-02-02 | 泰斯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气液分离叶片组件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刘友英等: "《过程设备设计》", 30 September 2017 * |
王伟之等: "《钠碱脱硫体系气液传质及反应特性研究》", 30 November 2014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08193A (zh) * | 2020-04-07 | 2020-07-14 | 上海协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管道在线气液分离器装置 |
CN112870858A (zh) * | 2021-01-22 | 2021-06-01 | 上海睿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气相-非气相分离器和分离方法 |
CN112870858B (zh) * | 2021-01-22 | 2024-04-26 | 上海睿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气相-非气相分离器和分离方法 |
CN112807923A (zh) * | 2021-02-02 | 2021-05-18 | 上海协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范围广的气液分离器 |
CN114082248A (zh) * | 2021-11-05 | 2022-02-25 | 无锡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 氢气纯化装置和水电解制氢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25799A (zh) | 复合式除沫器 | |
AU737526B2 (en) | Co-current contacting separation tray design and methods for using same | |
EP0975404B1 (en) | Co-current contacting separation tray design and methods for using same | |
US7905937B2 (en) | Two-stage mist eliminator and method | |
CA2446171C (en) |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system with a stepped tray | |
AU2012351570B2 (en) | Contact and separation column and tray | |
JP2006518274A (ja) | 分離トレイ | |
JPS62279818A (ja) | 分離装置 | |
US7137622B2 (en) | De-entrainment of liquid particles from gas | |
US3589689A (en) | Vapor-liquid contact process | |
US20040107682A1 (en) | Gas-liquid separator | |
JPS6176808A (ja) | 含水蒸気の乾燥用水/蒸気分離装置 | |
CN205796637U (zh) | 一种气液分离器内置的除沫装置 | |
WO2001060481A2 (en) | Column for counter-currently contacting gas and liquid | |
RU2205063C1 (ru) | Пакетная вихревая насадка для тепло- и массообменных аппаратов | |
CN101367534B (zh) | 管式降膜蒸发器的除沫装置 | |
WO2015071221A1 (en) | Contact and separation column and tray | |
RU229948U1 (ru) | Конденсатор центробежного типа | |
CN222304813U (zh) | 一种带三级除沫的mvr蒸发结晶器 | |
SU1072877A1 (ru) | Сепаратор | |
CN112717616B (zh) | 一种除雾叶片及除雾器 | |
KR100944456B1 (ko) | 습식 집진기 | |
RU2634773C1 (ru) | Пакетная насадка для контактирования смеси веществ | |
KR102014405B1 (ko) | 사이클론 타입의 미스트 익스트랙터 | |
CN114570116A (zh) | 一种高效折流板和高效折流板除雾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