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917581A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17581A
CN109917581A CN201910163431.2A CN201910163431A CN109917581A CN 109917581 A CN109917581 A CN 109917581A CN 201910163431 A CN201910163431 A CN 201910163431A CN 109917581 A CN109917581 A CN 1099175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ation
reg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rysta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634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甲伟
王臣
任庆玲
马玉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634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1758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17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75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子像素单元阵列、上线栅偏光片以及下线栅偏光片;下线栅偏光片与每个子像素单元相对应的区域包括第一类下偏光区域和第二类下偏光区域,第一类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与第二类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垂直,上线栅偏光片与每个子像素单元相对应的区域包括第一类上偏光区域和第二类上偏光区域,第一类上偏光区域在下线栅偏光片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类下偏光区域重叠,第二类上偏光区域在下线栅偏光片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类下偏光区域重叠。该液晶显示面板采用线栅偏光片,透过率高,且无需设计图像分离结构,即可实现3D显示,透过率损耗小,大大提高了透过率,降低了背光源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液晶显示面板进行3D显示,一般是借用现有的2D显示面板,在此基础上加装图像分离结构,将2D显示面板显示的2D图像分离为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然后利用3D检偏眼镜进行观察,最终使观察者能够观察到三维立体图像。
但是,2D显示面板的出射光为单一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如图1所示,图像分离结构02包括1/4波片021和起偏器022,液晶显示面板01射出单一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图像分离结构02为了将此偏振光转化为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光,需要先将此单一方向的线偏振光通过1/4波片021转换为圆偏光,然后再将圆偏光通过起偏器022转化为两种相互垂直的偏振光。在整个系统中液晶显示面板的透过率经过多次损耗,造成显示面板透过率低。
因此,如何提高液晶显示面板进行3D显示时的透过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液晶显示面板进行3D显示时透过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由多个子像素单元组成的子像素单元阵列、上线栅偏光片以及下线栅偏光片;所述下线栅偏光片与每个所述子像素单元相对应的区域包括第一类下偏光区域和第二类下偏光区域,所述第一类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类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垂直,所述上线栅偏光片与每个所述子像素单元相对应的区域包括第一类上偏光区域和第二类上偏光区域,所述第一类上偏光区域在所述下线栅偏光片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类下偏光区域重叠,所述第二类上偏光区域在所述下线栅偏光片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类下偏光区域重叠,所述第一类上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类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垂直,所述第二类上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类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垂直。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液晶显示面板。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由多个子像素单元组成的子像素单元阵列、上线栅偏光片以及下线栅偏光片;下线栅偏光片与每个子像素单元相对应的区域包括第一类下偏光区域和第二类下偏光区域,且第一类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与第二类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上线栅偏光片与每个子像素单元相对应的区域包括与第一类下偏光区域对应的第一类上偏光区域和与第二类下偏光区域对应的第二类上偏光区域,且第一类上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与第一类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第二类上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与第二类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中,由于下线栅偏光片4和上线栅偏光片5均采用金属线栅设计,与传统偏光片相比透过率高,并且下线栅偏光片4和上线栅偏光片5的偏振设计使得每一个子像素单元的出射光在上线栅偏光片和下线栅偏光片的配合下直接转换成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两种偏振光,无需额外设计图像分离结构,即可实现3D显示,系统透过率损耗减少,进而大大提高了液晶显示面板的透过率,降低了背光源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3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像素单元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线栅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线栅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线栅偏光片与一个子像素单元对应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线栅偏光片与一个子像素单元对应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下线栅偏光片与一个子像素单元对应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线栅偏光片与一个子像素单元对应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下线栅偏光片与一个子像素单元对应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线栅偏光片与一个子像素单元对应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下线栅偏光片与一个子像素单元对应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线栅偏光片与一个子像素单元对应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下线栅偏光片与一个子像素单元对应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线栅偏光片与一个子像素单元对应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单畴结构的子像素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下线栅偏光片与一个子像素单元对应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线栅偏光片与一个子像素单元对应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真双畴结构的子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伪双畴结构的子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
01-液晶显示面板;02-图像分离结构;021-1/4波片;022-起偏器;
1-第一基板;11-透明基板;12-缓冲层;13-子像素单元阵列层;131-数据线;132-栅线;133-薄膜晶体管;134-像素电极;10-子像素单元;14-下配向层;
2-第二基板;21-透明基底;22-黑矩阵;23-色阻层;24-平坦层;25-公共电极;26-上配向层;
3-液晶层;
4-下线栅偏光片;41-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1-第一下偏光区域;42-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1-第二下偏光区域;
5-上线栅偏光片,51-第一类上偏光区域;511-第一上偏光区域;52-第二类上偏光区域;521-第二上偏光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液晶显示面板显示3D画面,需要将传统2D显示面板显示的图像分离为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然后利用3D检偏眼镜进行观察,使得左眼和右眼分别接收到偏振方向不同的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最终通过人的视觉系统产生立体图像,但是在图像分离过程中需要在液晶显示面板上设置图像分离结构,而图像分离结构需要先将偏振光转换为圆偏光,然后再将圆偏光转化为两种相互垂直的偏振光,整个系统的透过率经过多次损耗,造成系统透过率低。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应当理解,下面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应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如图2、图3a以及图3b所示,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由多个子像素单元10组成的子像素单元阵列、上线栅偏光片5以及下线栅偏光片4;下线栅偏光片4与每个子像素单元10相对应的区域包括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和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的偏振方向与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的偏振方向垂直,上线栅偏光片5与每个子像素单元10相对应的区域包括第一类上偏光区域51和第二类上偏光区域52,第一类上偏光区域51在下线栅偏光片4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重叠,第二类上偏光区域52在下线栅偏光片4上的正投影与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重叠,第一类上偏光区域51的偏振方向与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的偏振方向垂直,第二类上偏光区域52的偏振方向与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的偏振方向垂直。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每一个子像素单元10的出射光在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和第一类上偏光区域51的配合下直接转换成与第一类上偏光区域51的偏振方向相同的第一偏振光,且在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和第二类上偏光区域52的配合下直接转换成与第二类上偏光区域52的偏振方向相同的第二偏振光,这样使得每一个子像素单元的出射光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当进行3D画面显示时,观察者通过3D检偏眼镜的偏振设计(两个镜片的偏振方向分别与第一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和第二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同),可以使得左眼只能看到液晶显示面板的左眼视场的画面(假设与第一偏振光射出区域对应),则右眼相应看到液晶显示面板的右眼视场的画面(假定与第二偏振光射出区域对应),两个画面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形成3D感觉。
具体地,液晶面板进行3D画面显示时,与第一类上偏光区域51对应的显示区出射第一偏振光,与第二类上偏光区域52对应的显示区出射第二偏振光,观察者使用3D检偏眼镜观察时,左眼接收到第一偏振光,感受到的亮度为L1,相应的右眼接收到第二偏振光,感受到的亮度为L2,则大脑感受到的总亮度为L1+L2,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与目前具有图像分离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相比,下线栅偏光片4和上线栅偏光片5均采用金属线栅方案,与传统2D显示面板使用的偏光片相比,透过率大大增加,并且无需设置图像分离结构,透过率损耗减少,进而显示亮度有巨大的提升。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使用了线栅偏振片,其透过率要比传统碘系或燃料系偏光片高50%以上,并且无需设置图像分离结构,透过率损耗相对减少,如果在显示模组亮度相同的情况下,显示面板透过率高的对应设计可以降低背光源的亮度(即背光源电流),从而降低背光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既可以显示3D画面,也可显示普通2D画面。当液晶显示面板显示普通的2D画面时,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射光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偏振方向,从而使得出射光近似为自然光,因为人眼没有检偏的功能,能够同时看到两种相互垂直的偏振光,所以,和传统的射出单一线偏光的面板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2D画面时具有更好的人眼适应性。
另外,具有偏振功能的太阳眼镜只能透过一个偏振方向的偏振光,而普通液晶显示面板也只出射一个偏振方向的偏振光,若太阳眼镜透过的偏振光与普通液晶显示面板射出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当佩戴具有偏振功能的太阳眼镜观看普通液晶显示面板时,会出现黑屏现象,而本发明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能够出射两个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偏振光,当佩戴具有偏振功能的太阳眼镜观看时,不会出现黑屏的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在下线栅偏光片4与每个子像素单元10相对应的区域,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与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设置的形状在这里不做限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定,相对应的,第一类上偏光区域51与第二类上偏光区域52设置的形状分别与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与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的对应。
可选地,如图4a所示,在下线栅偏光片4与每个子像素单元10相对应的区域,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下偏光区域411,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下偏光区域421,第一下偏光区域411的偏振方向与第二下偏光区域421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相对应的,在上线栅偏光片5与每个子像素单元10相对应的区域,如图4b所示,第一类上偏光区域51包括与第一下偏光区域411一一对应的第一上偏光区域511,第二类上偏光区域52包括与第二下偏光区域421一一对应的第二上偏光区域521,且第一上偏光区域511的偏振方向与第一下偏光区域411的偏振方向垂直,第二上偏光区域521的偏振方向与第二下偏光区域421的偏振方向垂直,其中,第一下偏光区域411与第二下偏光区域421沿子像素单元阵列的行方向和/或列方向上交错排列。
具体地,如图5a所示,第一下偏光区域411和第二下偏光区域421沿子像素单元阵列的行方向交错排列,即在一行上两个相同的偏光区域不相邻,第一下偏光区域411与第二下偏光区域511的个数均大于等于1;相应的,如图5b所示,第一上偏光区域511的排列位置与第一下偏光区域411的排列位置对应,第二上偏光区域521的排列位置与第二下偏光区域421的排列位置对应。
具体地,如图6a所示,第一下偏光区域411与第二下偏光区域421沿子像素单元阵列的列方向交错排列,即在一列上两个相同的偏光区域不相邻,第一下偏光区域411与第二下偏光区域511的个数均大于等于1;相应的,如图6b所示,第一上偏光区域511的排列位置与第一下偏光区域411的排列位置对应,第二上偏光区域521的排列位置与第二下偏光区域421的排列位置对应。
具体地,如图7a所示,第一下偏光区域411和第二下偏光区域421沿子像素单元阵列的行方向和列方向均交错排列,即在一行上两个相同的偏光区域不相邻,且在一列上两个相同的偏光区域也不相邻,第一下偏光区域411与第二下偏光区域511的个数均大于等于2;相应的,如图7b所示,第一上偏光区域511的排列位置与第一下偏光区域411的排列位置对应,第二上偏光区域521的排列位置与第二下偏光区域421的排列位置对应。第一下偏光区域411和第二下偏光区域421的此种排列方式能够使显示画面看起来更加均匀,尤其适用于分辨率大的液晶显示面板。
上述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面板中,可选地,如图4a和8a所示,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包括一个第一下偏光区域411,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包括一个第二下偏光区域421,第一下偏光区域411与第二下偏光区域421沿列方向排列,如图4b和8b所示,第一类上偏光区域511包括一个与第一下偏光区域411对应的第一上偏光区域511,第二类上偏光区域52包括一个与第二下偏光区域421对应的第一上偏光区域521;或者,如图7a所示,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包括两个第一下偏光区域411,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包括两个第二下偏光区域421,两个第一下偏光区域411与两个第二下偏光区域421呈2*2阵列排列、且在行方向和列方向上均交错排列,如图7b所示,第一类上偏光区域51包括两个与第一下偏光区域411一一对应的第一上偏光区域511,第二类上偏光区域52包括两个与第二下偏光区域421一一对应的第一上偏光区域52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在下线栅偏光片4上,第一下偏光区域411的偏振方向和第二下偏光区域421的偏振方向需要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具体设置。
可选地,如图4a所示,第一下偏光区域411的偏振方向平行于列方向,第二下偏光区域421的偏振方向平行于行方向;而相应的,如图4b所示,第一上偏光区域511的偏振方向平行于行方向,第二上偏光区域521的偏振方向平行于列方向。
可选地,如图8a所示,第一下偏光区域411的偏振方向还可以与行方向呈45度角,第二下偏光区域421的偏振方向与行方向呈135度角,相应的,如图8b所示,第一上偏光区域511的偏振方向与行方向呈135度角,第二上偏光区域521的偏振方向与行方向呈45度角。
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可以选择设置下线栅偏光片4与每个子像素单元10相对应的区域中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的面积等于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的面积,相应的,上线栅偏光片5与每个子像素单元10相对应的区域中第一类上偏光区域51的面积等于第二类上偏光区域52的面积。例如,如图7a所示,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中包括的两个第一下偏光区域411的总面积等于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包括的两个第二下偏光区域421的总面积。其中,因为人眼不能直接区分出第一偏振光的亮度与第二偏振光的亮度的不同,所以设置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的面积与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的面积不相等,也可以实现3D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上,如图2和图9所示,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以及位于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3,第一基板1上具有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132以及数据线131,栅线132以及数据线131交叉位置处限定出每个子像素单元10,如图2所示。
具体地,如图9和图2所示,第一基板1为阵列基板,第一基板1包括透明基板11、依次设置于透明基板11上的缓冲层12、子像素单元阵列层13以及下配向层14,子像素单元阵列层13包括限定出子像素单元阵列的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132和数据线131、在栅线132和数据线131交叉处形成的薄膜晶体管133以及形成于每个子像素单元区域的像素电极134,下配向层14与液晶层3相接触,用于给液晶层3的靠近第一基板1的液晶分子初始配向。需要说明的是,像素电极134的结构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这里不做限定。
具体地,第二基板2为彩膜基板,包括透明基底21、设置于透明基底21上的黑矩阵22、色阻层23、平坦层24、公共电极24以及上配向层26,黑矩阵22具有与第一基板1上的子像素单元10一一对应的多个开口,色阻层23包括与第一基板1上的子像素单元10一一对应的多个色阻单元,在本实施例中,色阻层23包括红色色阻单元R、绿色色阻单元G以及蓝色色阻单元B,三个颜色的色阻单元可以在色阻层23的行方向上交错重复排列,在色阻层23的列方向上设置相同颜色的色阻单元,公共电极24与像素电极配合对液晶层3上的液晶分子施加电压控制液晶分子扭转或者转动,上配向层26与液晶层3相接触,用于给液晶层3的靠近第二基板2的液晶分子初始配向,且上配向层26的摩擦方向与下配向层14的摩擦方向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公共电极也可以设置在阵列基板上,这里不做限定。
上述下线栅偏光片4与上线栅偏光片5分别位于液晶层3的两侧。
具体地,如图9所示,下线栅偏光片4形成于第一基板1上,上线栅偏光片5形成于第二基板2上。其中,下线栅偏光片4为形成于第一基板1上的金属线栅偏光图案,上线栅偏光片5为形成于第二基板2上的金属线栅偏光图案;上述金属线栅偏光图案由纳米压印法制作。下线栅偏光片4与上线栅偏光片5的设计无需在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上单独贴附偏振片,增加了透过率,并且减小了液晶显示面板的总体厚度,有利于轻薄化,且节省成本。
其中,如图4a所示,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形成的金属线栅偏光图案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的偏振方向相同,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形成的金属线栅偏光图案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的偏振方向相同,如图4b所示,第一类上偏光区域51形成的金属线栅偏光图案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类上偏光区域51的偏振方向相同,第二类上偏光区域52的金属线栅偏光图案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类上偏光区域52的偏振方向相同。
可选地,如图9所示,下线栅偏光片4形成于透明基板11背离透明基底21的表面。
可选地,下线栅偏光片4形成于透明基板11朝向透明基底21的一侧。下线栅偏光片4可以形成于透明基板11朝向第二基板2的表面,即下线栅偏光片4形成于透明基板11与缓冲层12之间,此种下线栅偏光片4位置的设置能够使得金属线栅偏光图案制作更精确,偏光效果更好;下线栅偏光片4也可以形成于子像素单元阵列层13中的平坦层上(未画出)。
可选地,如图9所示,上线栅偏光片5形成于透明基底21背离透明基板11的表面。
可选地,上线栅偏光片5形成于透明基底21朝向透明基板11的一侧。上线栅偏光片5可以形成于透明基底21朝向透明基板11的表面,即位于透明基底21上黑矩阵22的开口区域,此种上线栅偏光片5位置的设置能够使得金属线栅偏光图案制作更精确,偏光效果更好;上线栅偏光片5也可以形成于平坦层24上。
可选地,当上线栅偏光片5形成于透明基底21朝向透明基板11的表面时,透明基底21上可以不用设置黑矩阵22,而是在上线栅偏光片5与每个子像素单元相对应的区域的四周设置有用于遮光的金属图案,即在原黑矩阵遮光的区域,直接形成与金属线栅偏光图案同层的用于阻挡光线射出的金属图案,能够减少黑矩阵的制作程序,提高遮光精度,并且节省成本。
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中,下线栅偏光片4中的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的偏振方向平行于液晶分子的初始配向,即子像素单元10对应的区域为“E”mode显示,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的偏振方向垂直于液晶分子的初始配向,即子像素单元10对应的区域为“O”mode显示;下线栅偏光片4中的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的偏振方向也可以垂直于液晶分子的初始配向,即子像素单元10对应的区域为“E”mode显示,而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的偏振方向平行于液晶分子的初始配向,即子像素单元10对应的区域为“O”mode显示,在这里不做限制。
具体地,背光源射出的光进入第一基板1上的下线栅偏光片4后,在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形成平行于液晶分子初始配向的第一线偏光,在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形成垂直于液晶分子初始配向的第二线偏光,第一线偏光经过液晶分子的扭转或者转动的作用,偏振方向发生偏转并通过上线栅偏光片5的第一类上偏振区域51形成用于显示画面的第一偏振光,第一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平行于第一类上偏光区域51的偏振方向,同理,第二线偏光经过液晶分子的扭转或者转动的作用,偏振方向发生偏转并通过上线栅偏光片5的第二类上偏振区域52形成用于显示画面的第二偏振光,第二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平行于第二类上偏光区域52的偏振方向。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中,由于下线栅偏光片4和上线栅偏光片5均采用金属线栅设计,与传统偏光片相比透过率高,并且下线栅偏光片4和上线栅偏光片5的偏振设计使得每一个子像素单元的出射光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无需额外设计图像分离结构,即可实现3D显示,系统透过率损耗减少,进而大大提高了液晶显示面板的透过率,降低了背光源的功耗。
上述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显示模式可以为很多种,例如TN(Twisted Nametic)显示模式、VA(Vertical Alignment)显示模式、IPS(In Plan Switch)显示模式和FFS(Fringe Field Switching)显示模式等。
以FFS显示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为例,大多子像素单元采用单畴或者双畴的子像素单元阵列结构。
子像素单元阵列采用单畴结构时,如图10所示为单畴结构的子像素单元,下线栅偏光片4与每个子像素单元10对应的区域可以如图11a所示,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的偏振方向与列方向所呈的角度为θ,θ的数值可以为5°、7°或者10°,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的偏振方向与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的偏振方向垂直;相应的,上线栅偏光片5与每个子像素单元10对应的区域可以如图11b所示。或者,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的偏振方向与列方向所呈的角度为θ,θ的数值可以为5°、7°或者10°,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的偏振方向与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的偏振方向垂直,在这里不做限制。
子像素单元阵列采用双畴结构时,包括真双畴结构和伪双畴结构,如图12a为真双畴结构的子像素单元,如图12b为伪双畴结构的子像素单元,下线栅偏光片4与每个子像素单元10对应的区域可以如图4a或者图7a所示,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的偏振方向与行方向平行,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的偏振方向与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的偏振方向垂直;相应的,上线栅偏光片5与每个子像素单元10对应的区域可以如图4b或者图7b所示。
而以TN显示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为例,下线栅偏光片4与每个子像素单元10对应的区域可以如图8a所示,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的偏振方向与行方向呈45°,第二类下偏光区域42的偏振方向与第一类下偏光区域41的偏振方向垂直;相应的,上线栅偏光片5与每个子像素单元10对应的区域可以如图8b所示。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由多个子像素单元组成的子像素单元阵列、上线栅偏光片以及下线栅偏光片;下线栅偏光片与每个子像素单元相对应的区域包括第一类下偏光区域和第二类下偏光区域,且第一类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与第二类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上线栅偏光片与每个子像素单元相对应的区域包括与第一类下偏光区域对应的第一类上偏光区域和与第二类下偏光区域对应的第二类上偏光区域,且第一类上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与第一类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第二类上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与第二类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中,由于下线栅偏光片4和上线栅偏光片5均采用金属线栅设计,与传统偏光片相比透过率高,并且下线栅偏光片4和上线栅偏光片5的偏振设计使得每一个子像素单元的出射光在上线栅偏光片和下线栅偏光片的配合下直接转换成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两种偏振光,无需额外设计图像分离结构,即可实现3D画面显示,系统透过率损耗减少,进而大大提高了液晶显示面板的透过率,降低了背光源的功耗。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子像素单元组成的子像素单元阵列、上线栅偏光片以及下线栅偏光片;所述下线栅偏光片与每个所述子像素单元相对应的区域包括第一类下偏光区域和第二类下偏光区域,所述第一类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类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垂直,所述上线栅偏光片与每个所述子像素单元相对应的区域包括第一类上偏光区域和第二类上偏光区域,所述第一类上偏光区域在所述下线栅偏光片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类下偏光区域重叠,所述第二类上偏光区域在所述下线栅偏光片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类下偏光区域重叠,所述第一类上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类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垂直,所述第二类上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类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下偏光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下偏光区域,所述第二类下偏光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下偏光区域,所述第一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垂直;
所述第一类上偏光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一下偏光区域一一对应的第一上偏光区域,所述第二类上偏光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二下偏光区域一一对应的第二上偏光区域,所述第一上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垂直,所述第二上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二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垂直;
其中,所述第一下偏光区域与所述第二下偏光区域在所述子像素单元阵列的行方向和/或列方向上交错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下偏光区域包括一个第一下偏光区域,所述第二类下偏光区域包括一个第二下偏光区域,所述第一下偏光区域与所述第二下偏光区域沿列方向排列;或者,
所述第一类下偏光区域包括两个第一下偏光区域,所述第二类下偏光区域包括两个第二下偏光区域,两个所述第一下偏光区域与两个所述第二下偏光区域呈2*2阵列排列、且在行方向上和列方向上均交错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平行于列方向,所述第二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平行于行方向,所述第一上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平行于行方向,所述第二上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平行于列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与行方向呈45度角,所述第二下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与行方向呈135度角,所述第一上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与行方向呈135度角,所述第二上偏光区域的偏振方向与行方向呈45度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下偏光区域的面积等于所述第二类下偏光区域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上具有交叉设置的多条栅线以及数据线,所述栅线以及数据线交叉位置处限定出每个所述子像素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线栅偏光片为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金属线栅偏光图案,所述上线栅偏光片为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金属线栅偏光图案,所述金属线栅偏光图案通过纳米压印法制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透明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透明基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线栅偏光片位于所述透明基板背离所述透明基底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线栅偏光片位于所述透明基板朝向所述透明基底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线栅偏光片位于所述透明基底背离所述透明基板的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线栅偏光片位于所述透明基底朝向所述透明基板的表面,所述上线栅偏光片与每个子像素单元相对应的区域的四周设置有用于遮光的金属图案。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CN201910163431.2A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99175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3431.2A CN109917581A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3431.2A CN109917581A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17581A true CN109917581A (zh) 2019-06-21

Family

ID=66963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63431.2A Pending CN109917581A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1758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38031A1 (zh) * 2019-05-27 2020-12-0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3d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5148885A (zh) * 2022-06-27 2022-10-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2228816B2 (en) 2019-09-30 2025-02-1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display apparatus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87529A1 (en) * 2011-02-14 2012-08-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panel comprising metal grid color selective polarizer
CN104656303A (zh) * 2015-02-13 2015-05-2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05700224A (zh) * 2016-04-22 2016-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205542789U (zh) * 2016-04-27 2016-08-3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终端
CN106094083A (zh) * 2016-06-01 2016-11-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裸眼立体显示设备的狭缝光栅及裸眼立体显示设备
CN106773229A (zh) * 2017-03-10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6842677A (zh) * 2016-12-26 2017-06-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液晶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显示器
CN107422549A (zh) * 2017-09-29 2017-12-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621734A (zh) * 2016-10-21 2018-01-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画素结构
CN107991783A (zh) * 2018-01-30 2018-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d显示器件
CN108198841A (zh) * 2017-12-29 2018-06-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87529A1 (en) * 2011-02-14 2012-08-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panel comprising metal grid color selective polarizer
CN104656303A (zh) * 2015-02-13 2015-05-2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05700224A (zh) * 2016-04-22 2016-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205542789U (zh) * 2016-04-27 2016-08-31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和显示终端
CN106094083A (zh) * 2016-06-01 2016-11-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裸眼立体显示设备的狭缝光栅及裸眼立体显示设备
CN107621734A (zh) * 2016-10-21 2018-01-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画素结构
CN106842677A (zh) * 2016-12-26 2017-06-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液晶显示面板及包含其的显示器
CN106773229A (zh) * 2017-03-10 2017-05-3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422549A (zh) * 2017-09-29 2017-12-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198841A (zh) * 2017-12-29 2018-06-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991783A (zh) * 2018-01-30 2018-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d显示器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38031A1 (zh) * 2019-05-27 2020-12-0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3d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1405604B2 (en) 2019-05-27 2022-08-02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3D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2228816B2 (en) 2019-09-30 2025-02-1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display apparatus
CN115148885A (zh) * 2022-06-27 2022-10-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64285B2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US8823889B2 (en) Stereo display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thereof
CN202677021U (zh) 一种液晶面板、立体图像显示器及偏光眼镜
US9213203B2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KR20180049297A (ko) 광 밸브를 구비한 액정 표시장치
TWI551930B (zh) 具錯位畫素之液晶顯示器
CN103403607A (zh) 多视点图像显示装置
CN102929048B (zh) 能同时兼容2d与3d的液晶狭缝光栅
US20150326850A1 (en) Three-dimensiona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1888564A (zh) 图像显示设备
US20120013602A1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JPWO2014196125A1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液晶レンズ
CN102928906B (zh) 彩色滤光片及使用该彩色滤光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WO2014063411A1 (zh) 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US20140111712A1 (en) 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switchab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ing method thereof
CN109917581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003868B (zh) 显示设备
CN103048836A (zh) Tft阵列基板、液晶屏、其驱动方法及3d显示系统
CN102778777B (zh) 立体影像显示器的显示面板
CN102508382B (zh) 立体显示器以及用于立体显示器的切换面板
CN11181287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608809B (zh) 一种 3d 液晶面板、3d 液晶显示装置和一种驱动方式
CN103676277B (zh) 3d显示装置及其像素阵列结构
CN113050334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3676169B (zh) 立体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