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914728B - 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14728B
CN109914728B CN201910322417.2A CN201910322417A CN109914728B CN 109914728 B CN109914728 B CN 109914728B CN 201910322417 A CN201910322417 A CN 201910322417A CN 109914728 B CN109914728 B CN 1099147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wallboard
wall body
laminate
h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224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14728A (zh
Inventor
蔡明�
蔡兴国
王庆彦
曹米太
王清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lon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lon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lon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lon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224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147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14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4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147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147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墙体、挂装于墙体上的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墙板、挂装于相邻两行墙板之间的多个层板;墙体上固定设有多个第一吊杆和多个第二吊杆,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相邻两个第一吊杆之间至少包括一个第二吊杆,墙板通过挂钩卡嵌于第一挂接槽、第二挂接槽分别与第一吊杆、第二吊杆挂装固定;层板通过第一板插接于第一插接槽内;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分别通过多个调整组件与墙体固定连接。本发明可以将墙板、层板同时与墙体的固定连接,还可以调整墙板与墙体之间的垂直距离,解决墙体与墙板之间的距离不可调节带来的安装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
背景技术
室内墙面的装饰和保护包括粉刷室内涂料、粘贴壁纸或墙砖、挂装墙板等,其中挂装墙板包括金属墙板、玻璃墙板、实木墙板、复合墙板等。挂装墙板不仅具有丰富的表面装饰效果,同时具有更好的隔热隔音效果,与涂料和瓷砖相比,避免了现场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施工时间较长的缺点,并且由工厂生产,现场安装简单快捷。
在现有技术中,墙面的基层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承重墙、各种混凝土砖、空心砖砌成隔离墙,表面由混凝土砂浆找平。挂装墙板一般在墙面找平后安装。挂装墙板一般由工厂统一制作,尺寸比较精确,在安装现场一般不再裁截,但现场找平的墙面往往精度没有那么高,如图1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挂装墙板与墙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U型墙面01’在挂装墙板02’时,左右两墙面01’之间的上下距离尺寸不一样,造成中间墙板02’的宽度与中间左右墙面01’之间的尺寸不匹配,所以左右两块墙板02’与墙面01’的距离需要调整,这就要求挂装墙板的挂件需要具有相对于墙面垂直调整的功能,否则则会产生图1中A点所示的缝隙,影响墙板的安装效果和整体美观;并且现有技术中对于层板的安装仅通过将层板卡在两个墙板之间,并无更加有效的固定件来将层板牢靠的安装于墙面上,层板长时间受力,会使层板脱落。
因此,提供一种既能将墙板和层板牢靠的固定在墙体上,又可以使墙板与墙体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解决墙体与墙板之间的尺寸误差的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层板固定不牢靠,墙板与墙体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可调节影响安装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包括:墙体、挂装于墙体上的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墙板、挂装于相邻两行墙板之间的多个层板,墙板的延伸方向与层板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墙体上固定设有多个第一吊杆和多个第二吊杆;所述第一吊杆和所述第二吊杆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相邻两个第一吊杆之间至少包括一个第二吊杆,第一吊杆位于相邻两行墙板之间;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均平行于墙体表面;第一吊杆包括第一挂接槽、第一卡扣槽、第一插接槽,第一挂接槽的开口朝向第二方向,第一卡扣槽的开口朝向墙板垂直指向墙体的方向,第一插接槽的开口朝向墙体垂直指向墙板的方向;第二吊杆包括第二挂接槽和第二卡扣槽,第二挂接槽的开口朝向第二方向,第二卡扣槽的开口朝向墙板垂直指向墙体的方向;墙板靠近墙体一侧设有多个挂钩,墙板通过挂钩卡嵌于第一挂接槽、挂钩卡嵌于第二挂接槽分别与第一吊杆、第二吊杆挂装固定;层板为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的L型结构,层板通过第一板插接于第一插接槽内与第一吊杆插接固定;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分别通过多个调整组件与墙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调整组件包括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
第一部包括连接板和设置于连接板上的带内螺纹的第一固定座,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螺钉孔,连接板通过穿过螺钉孔的螺钉与墙体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座外围的连接板上设有两个铆钉和两个第一螺纹孔;
第二部为方形固定块,第二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座相匹配的套孔,套孔周围开设有与铆钉和第一螺纹孔相匹配的铆钉孔和第二螺纹孔,第一部和第二部通过顶丝穿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铆钉穿过铆钉孔固定连接;
第三部包括旋转部和设置于旋转部上的带外螺纹的第二固定座,第三部通过第二固定座穿过套孔与第一固定座拧紧固定,旋转部上开设有六方槽;
调整组件的第二部卡扣于第一卡扣槽中与第一吊杆固定连接,调整组件的第二部卡扣于第二卡扣槽中与第二吊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连接板上的多个螺钉孔包括第一螺钉孔、第二螺钉孔、第三螺钉孔,第一螺钉孔和第二螺钉孔均为腰型孔,第三螺钉孔为圆形孔,第一螺钉孔的长轴方向与第二螺钉孔的长轴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卡扣槽和第二卡扣槽上均开设有与六方槽相匹配的圆孔,圆孔的直径大于六方槽的外接圆的直径。
进一步优选的,第二部靠近连接板的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
优选的,第一插接槽的内部设有第一限位条,第一限位条到第一插接槽底部的垂直距离等于层板的第一板的厚度。
优选的,第一插接槽远离第一卡扣槽的外部设有第二限位条,第二限位条到墙体的垂直距离与第一卡扣槽底部到墙体的垂直距离相等。
优选的,挂钩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部连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同,第一连接部与墙板贴合固定,第三连接部与墙板之间设有间隙,第三连接部分别卡嵌于第一挂接槽、第二挂接槽内。
优选的,多个调整组件分别均匀设置于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上。
优选的,第一挂接槽、第二挂接槽、第一插接槽均为U型槽,第一卡扣槽和第二卡扣槽均为C型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第一吊杆、第二吊杆的设置,在固定墙板的同时还可以固定层板,实现了将墙板、层板同时与墙体的固定连接,安装牢靠,可以节省挂接组件,加快安装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本发明的层板为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的L型结构,层板通过第一板插接于第一插接槽内与第一吊杆插接固定,从而可以加强层板的固定效果,避免发生层板长时间受力造成层板脱落的情况。
3、本发明的调整组件,不仅可以将第一吊杆、第二吊杆固定在墙体上,并通过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将墙板与层板挂接在墙体上,还可以通过旋转第三部的旋转部,带动第二部沿垂直于墙体表面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吊杆、第二吊杆、墙板、层板在垂直于墙体的方向上移动,进而实现调整墙板与墙体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操作方便的同时,解决了墙体与墙板之间的距离不可调节带来的安装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4、本发明限定了连接板上的多个螺钉孔包括第一螺钉孔、第二螺钉孔、第三螺钉孔,且第一螺钉孔和第二螺钉孔均为腰型孔,第三螺钉孔为圆形孔,从而可以防止打击力导致的第一部可能会跑偏带来的精度不准确的问题,通过腰型孔进行相应位置调整,可以达到更好的安装精度。
5、本发明的调整组件的连接板上设有两个铆钉,铆钉穿过第二部上的铆钉孔使第一部和第二部铆接在一起,铆钉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一部和第三部脱落,还可以在可移动的范围内,不限制第二部的移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中挂装墙板与墙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的安装效果示意图;
图4是第一吊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第一吊杆位置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二吊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的第二吊杆位置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一吊杆与调整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一吊杆与调整组件的另一视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墙板靠近墙体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调整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调整组件的第一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1中调整组件的第二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吊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2的第一吊杆位置处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挂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参考图2-图10,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板20与层板30的挂装结构的安装效果示意图,图4是第一吊杆4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的第一吊杆41位置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第二吊杆4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的第二吊杆42位置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第一吊杆41与调整组件50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是第一吊杆41与调整组件50的另一视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墙板20靠近墙体10一侧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板20与层板30的挂装结构,包括:墙体10、挂装于墙体10上的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墙板20、挂装于相邻两行墙板20之间的多个层板30,墙板20的延伸方向与层板30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墙体10上固定设有多个第一吊杆41和多个第二吊杆42;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42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沿第二方向Y,相邻两个第一吊杆41之间至少包括一个第二吊杆42,第一吊杆41位于相邻两行墙板20之间;其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且均平行于墙体10表面;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吊杆41包括第一挂接槽411、第一卡扣槽412、第一插接槽413,第一挂接槽411的开口朝向第二方向Y,第一卡扣槽412的开口朝向墙板20垂直指向墙体10的方向,第一插接槽413的开口朝向墙体10垂直指向墙板20的方向;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吊杆42包括第二挂接槽421和第二卡扣槽422,第二挂接槽421的开口朝向第二方向Y,第二卡扣槽422的开口朝向墙板20垂直指向墙体10的方向;
墙板20靠近墙体10一侧设有多个挂钩201,墙板20通过挂钩201卡嵌于第一挂接槽411、挂钩201卡嵌于第二挂接槽421分别与第一吊杆41、第二吊杆42挂装固定;如图5所示,层板30为包括第一板301和第二板302的L型结构,层板30通过第一板301插接于第一插接槽413内与第一吊杆41插接固定;
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42分别通过多个调整组件50与墙体10固定连接。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墙板20与层板30的挂装结构,墙板20所在的平面与层板30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墙体10上固定设有多个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吊杆41和多个第二吊杆42,沿第二方向Y,相邻两个第一吊杆41之间至少包括一个第二吊杆42,第一吊杆41位于相邻两行墙板20之间,墙板20靠近墙体10一侧设有多个挂钩501,第一吊杆41用于挂装墙板20和层板30,第二吊杆42用于挂装墙板20,具体为:第一吊杆41包括第一挂接槽411、第一卡扣槽412、第一插接槽413,第一挂接槽411的开口朝向第二方向Y,第一卡扣槽412的开口朝向墙板20垂直指向墙体10的方向,第一插接槽413的开口朝向墙体10垂直指向墙板20的方向,其中,第一挂接槽411用于墙板20上部分挂钩201的卡嵌,第一卡扣槽412用于将调整组件50与第一吊杆41固定,第一插接槽413用于层板30的插接固定,由于墙板20的延伸方向与层板30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因此第一插接槽413的开口朝向需设置为墙体10垂直指向墙板20的方向,使其与固定墙板20的第一挂接槽411的开口朝向的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第二吊杆42包括第二挂接槽421和第二卡扣槽422,第二挂接槽421的开口朝向第二方向Y,第二卡扣槽422的开口朝向墙板20垂直指向墙体10的方向,其中,第二挂接槽421用于墙板20上其他挂钩201的卡嵌,第二卡扣槽422用于将调整组件50与第二吊杆42固定。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墙板20的部分挂钩201卡嵌于第一挂接槽411与第一吊杆41挂装固定,层板30插接于第一吊杆41的第一插接槽413内与第一吊杆41插接固定,墙板20的其他挂钩201卡嵌于第二挂接槽421与第二吊杆42挂装固定;然后通过多个调整组件50使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均42与墙体10固定连接,即通过第一吊杆41、第二吊杆42和多个调整组件50实现了将墙板20、层板30同时与墙体10的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层板30为包括第一板301和第二板302的L型结构,层板30通过第一板301插接于第一插接槽413内与第一吊杆41插接固定,从而可以加强层板30的固定效果,避免发生层板30长时间受力造成层板30脱落的情况。并且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调整组件50的设置来调整墙板20与墙体10之间的垂直距离,解决墙体10与墙板20之间的距离不可调节带来的安装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吊杆41、第二吊杆42的设置,在固定墙板20的同时还可以固定层板30,且安装牢靠,还可以通过调整组件50来解决墙体10与墙板20之间的尺寸误差,调整墙板20与墙体10之间的垂直距离,避免墙板20之间存在的间隙影响安装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1和图12,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组件50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调整组件5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调整组件50包括第一部501、第二部502、第三部503;
第一部501包括连接板5011和设置于连接板5011上的带内螺纹的第一固定座5012,连接板5011上开设有多个螺钉孔5013,连接板5011通过穿过螺钉孔5013的螺钉(图中未示意)与墙体10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座5012外围的连接板5011上设有两个铆钉5014和两个第一螺纹孔5015;
第二部502为方形固定块,第二部502中间位置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座5012相匹配的套孔5021,套孔5021周围开设有与铆钉5014和第一螺纹孔5015相匹配的铆钉孔5022和第二螺纹孔5023,第一部501和第二部502通过顶丝60穿过第一螺纹孔5015和第二螺纹孔5023、铆钉5014穿过铆钉孔5022固定连接;
第三部503包括旋转部5031和设置于旋转部5031上的带外螺纹的第二固定座5032,第三部503通过第二固定座5032穿过套孔5021与第一固定座5012拧紧固定,旋转部5031上开设有六方槽5033;
调整组件50的第二部502卡扣于第一卡扣槽412中与第一吊杆41固定连接,调整组件50的第二部502卡扣于第二卡扣槽422中与第二吊杆4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调整组件50的结构,调整组件50第一部501包括连接板5011和设置于连接板5011上的带内螺纹的第一固定座5012,连接板5011上开设有多个螺钉孔5013,可以通过螺钉穿过螺钉孔5013把第一部501固定在墙体10上。第二部502为方形固定块,方形固定块卡嵌在第一吊杆41的第一卡扣槽412和第二吊杆42的第二卡扣槽422内,并且通过两个带螺纹的顶丝60穿过第一螺纹孔5015和第二螺纹孔5023顶紧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42,从而使得第二部502和第一吊杆41固定为一体、第二部502和第二吊杆42固定为一体。第三部503的上的带外螺纹的第二固定座5032穿过第二部502的套孔5021与第一部501的第一固定座5012螺纹连接,旋转部5031上开设有六方槽5033,用内六方扳手插入六方槽5033内即可旋转第三部503的旋转部5031,带动第二部502沿垂直于墙体10表面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吊杆41、第二吊杆42、墙板20、层板30在垂直于墙体10的方向上移动。调整组件50的连接板5011上设有两个铆钉5014,铆钉5014穿过第二部502上的铆钉孔5022使第一部501和第二部502铆接在一起,铆钉5014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一部501和第三部503脱落,还可以在可移动的范围内,不限制第二部502的移动。本实施例提供的调整组件50,不仅可以将第一吊杆41、第二吊杆42固定在墙体上,并通过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42将墙板20与层板30挂接在墙体10上,还可以通过旋转第三部503的旋转部5031,带动第二部502沿垂直于墙体10表面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吊杆41、第二吊杆42、墙板20、层板30在垂直于墙体10的方向上移动,进而实现调整墙板20与墙体10之间的垂直距离,解决墙体10与墙板20之间的距离不可调节带来的安装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两个铆钉5014和两个第一螺纹孔5015、以及与铆钉5014和第一螺纹孔5015相匹配的铆钉孔5022和第二螺纹孔5023的位置是以两个铆钉5014位于第一固定座5012外围的四个顶点中的相对两个顶点位置处,两个第一螺纹孔5015位于四个顶点中的另外两个顶点位置处,本实施例仅是举例说明两个铆钉5014和两个第一螺纹孔5015的位置,但不仅限于此位置分布,可以是其他位置设计,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3,图13是图11中调整组件50的第一部50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连接板5011上的多个螺钉孔5013包括第一螺钉孔50131、第二螺钉孔50132、第三螺钉孔50133,第一螺钉孔50131和第二螺钉孔50132均为腰型孔,第三螺钉孔50133为圆形孔,第一螺钉孔50131的长轴方向M与第二螺钉孔50132的长轴方向N相互垂直。
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连接板5011上的多个螺钉孔5013包括第一螺钉孔50131、第二螺钉孔50132、第三螺钉孔50133,且第一螺钉孔50131和第二螺钉孔50132均为腰型孔,第三螺钉孔50133为圆形孔,在调整组件50与墙体10的固定过程中,由于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42均为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长条结构,因此需要对在同一行上的各个调整组件50的位置进行合理调整,调整其位置的过程如下:首先固定第一螺钉孔50131和第二螺钉孔50132中的其中之一的螺钉,与第三螺钉孔50133的圆孔配合使用,只在墙体10上打入两个螺钉,先打第一螺钉孔50131和第二螺钉孔50132中的其中之一的螺钉,即需要上下移动(沿第二螺钉孔50132的长轴方向N移动)时螺钉打入第二螺钉孔50132,需要左右移动(沿第一螺钉孔50131的长轴方向M移动)时螺钉打入第一螺钉孔50131,调整位置结束后,再将螺钉打入第三螺钉孔50133的圆孔内固定定位。并且,先通过螺钉打入第一螺钉孔50131和第二螺钉孔50132中的其中之一时,还可以防止打击力导致的第一部501可能会跑偏带来的精度不准确的问题,通过腰型孔进行相应调整,最后螺钉打入第三螺钉孔50133的圆孔内定位,可以达到更好的安装精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4-图9、图11-图13,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扣槽412和第二卡扣槽422上均开设有与六方槽5033相匹配的圆孔70(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仅在图7中示意圆孔70可结合其余附图理解本实施例完整的技术方案),圆孔70的直径大于六方槽5033的外接圆的直径。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第一卡扣槽412和第二卡扣槽422上均开设有与六方槽5033相匹配的圆孔70,从而可在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42安装结束后需要调整墙板20与墙体10之间的垂直距离时,通过内六方扳手穿过圆孔70后与六方槽5033卡嵌,从而带动第三部503的旋转部5031旋转,来实现调整墙板20与墙体10之间垂直距离的目的。并且,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圆孔70的直径大于六方槽5033的外接圆的直径,从而可以使内六方扳手更容易的穿过该圆孔70,操作便捷。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1-图13和图14,图14是图11中调整组件50的第二部50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二部502靠近连接板5011的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5024。
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二部502靠近连接板5011的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5024,凹槽5024用于将第二部502更牢靠的卡嵌在第一卡扣槽412和第二卡扣槽422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加强调整组件50和第一吊杆41、调整组件50和第二吊杆42的固定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2、图15和图16,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吊杆4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2的第一吊杆41位置处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槽413的内部设有第一限位条4131,第一限位条4131到第一插接槽413底部的垂直距离L1等于层板30的第一板301的厚度。
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一插接槽413的内部设有第一限位条4131,第一限位条4131到第一插接槽413底部的垂直距离L1等于层板30的第一板301的厚度,从而可以使L型结构的层板30的第一部301更好的限位在第一插接槽413的底部与第一限位条4131之间,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层板30的固定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2、图15和图16,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槽413远离第一卡扣槽412的外部设有第二限位条4132,第二限位条4132到墙体10的垂直距离L2与第一卡扣槽412底部到墙体10的垂直距离L3相等。
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一插接槽413远离第一卡扣槽412的外部设有第二限位条4132,第二限位条4132到墙体10的垂直距离L2与第一卡扣槽412底部到墙体10的垂直距离L3相等,从而可以通过第二限位条4132的限位,使第一吊杆41位置处的在第二方向Y上的相邻两个墙板可以保持在同一平面上,进而加强了整体墙板20的安装平整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5、图10、图16、图17和图18,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挂/20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7的剖面图,本实施例中,挂钩20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2011、第二连接部2012、第三连接部2013,第二连接部201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2011连接,第二连接部201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部2013连接,第一连接部2011与第三连接部201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Y相同,第一连接部2011与墙板20贴合固定,第三连接部2012与墙板20之间设有间隙,第三连接部2013分别卡嵌于第一挂接槽411、第二挂接槽421内。
本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了挂钩20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2011、第二连接部2012、第三连接部2013,第一连接部2011用于与墙板20贴合固定,第二连接部2012用于改变第一连接部2011的方向,使第三连接部2012与墙板20之间产生间隙,从而达到第三连接部2013可以卡嵌于第一挂接槽411、第二挂接槽421内,实现墙板20通过挂钩201挂接在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42上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2011与墙板20贴合固定的方式可以采用螺钉固定,如图17所示,第一连接部2011上可开设多个螺孔,且多个螺孔可包括圆孔和腰型孔,从而可以通过腰型孔和圆孔相互配合,在可以调节挂钩201固定位置的同时还可加强固定效果,使墙板20的挂接更加可靠。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2、图8、图9,本实施例中,多个调整组件50分别均匀设置于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42上。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多个调整组件50分别均匀设置于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42上,由于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42均为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长条结构,因此在同一个第一吊杆41或者同一个第二吊杆42上,均分别需要多个调整组件50来将长条状的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42固定于墙体10上,因此通过使多个调整组件50分别均匀设置于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42上,可以使长条状的第一吊杆41和长条状的第二吊杆42的受力更均匀,从而在达到美观效果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加强第一吊杆41和第二吊杆42的固定可靠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4、图6,本实施例中,第一挂接槽411、第二挂接槽421、第一插接槽413均为U型槽,第一卡扣槽412和第二卡扣槽422均为C型槽。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第一挂接槽411、第二挂接槽421、第一插接槽413均为U型槽,第一卡扣槽412和第二卡扣槽422均为C型槽,由于第一挂接槽411、第二挂接槽421的开口朝向均为第二方向Y,且用于挂接挂钩201,因此,将其设计为扁平状开口的U型槽,利于挂钩201的卡嵌,还可以使墙板20与第一吊杆41、墙板20与第二吊杆42的贴合更紧密。第一插接槽413用于插接层板30,因此将第一插接槽413设计为U型槽,有利于板状层板30的插接,且能更好的限定出层板30的延伸方向与墙板20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的结构。第一卡扣槽412和第二卡扣槽422均用于卡嵌调整组件50的第二部502,因此将第一卡扣槽412和第二卡扣槽422设计为C型槽,C型槽槽口边缘的弯折结构可以更好的将调整组件50卡嵌牢固,从而可以进一步加强第一卡扣槽412、第二卡扣槽422与调整组件50的卡嵌牢固效果。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第一吊杆、第二吊杆的设置,在固定墙板的同时还可以固定层板,实现了将墙板、层板同时与墙体的固定连接,安装牢靠,可以节省挂接组件,加快安装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本发明的层板为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的L型结构,层板通过第一板插接于第一插接槽内与第一吊杆插接固定,从而可以加强层板的固定效果,避免发生层板长时间受力造成层板脱落的情况。
3、本发明的调整组件,不仅可以将第一吊杆、第二吊杆固定在墙体上,并通过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将墙板与层板挂接在墙体上,还可以通过旋转第三部的旋转部,带动第二部沿垂直于墙体表面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吊杆、第二吊杆、墙板、层板在垂直于墙体的方向上移动,进而实现调整墙板与墙体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操作方便的同时,解决了墙体与墙板之间的距离不可调节带来的安装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4、本发明限定了连接板上的多个螺钉孔包括第一螺钉孔、第二螺钉孔、第三螺钉孔,且第一螺钉孔和第二螺钉孔均为腰型孔,第三螺钉孔为圆形孔,从而可以防止打击力导致的第一部可能会跑偏带来的精度不准确的问题,通过腰型孔进行相应位置调整,可以达到更好的安装精度。
5、本发明的调整组件的连接板上设有两个铆钉,铆钉穿过第二部上的铆钉孔使第一部和第二部铆接在一起,铆钉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第一部和第三部脱落,还可以在可移动的范围内,不限制第二部的移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挂装于所述墙体上的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墙板、挂装于相邻两行所述墙板之间的多个层板,所述墙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层板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墙体上固定设有多个第一吊杆和多个第二吊杆;所述第一吊杆和所述第二吊杆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吊杆之间至少包括一个所述第二吊杆;所述第一吊杆位于相邻两行所述墙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且均平行于所述墙体表面;
所述第一吊杆包括第一挂接槽、第一卡扣槽、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挂接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卡扣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墙板垂直指向所述墙体的方向,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墙体垂直指向所述墙板的方向;
所述第二吊杆包括第二挂接槽和第二卡扣槽,所述第二挂接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二卡扣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墙板垂直指向所述墙体的方向;
所述墙板靠近所述墙体一侧设有多个挂钩,所述墙板通过所述挂钩卡嵌于所述第一挂接槽、所述挂钩卡嵌于所述第二挂接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吊杆、所述第二吊杆挂装固定;所述层板为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的L型结构,所述层板通过所述第一板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槽内与所述第一吊杆插接固定;
所述第一吊杆和所述第二吊杆分别通过多个调整组件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
所述调整组件包括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
所述第一部包括连接板和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带内螺纹的第一固定座,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螺钉孔,所述连接板通过穿过所述螺钉孔的螺钉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外围的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两个铆钉和两个第一螺纹孔;
所述第二部为方形固定块,所述第二部中间位置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匹配的套孔,所述套孔周围开设有与所述铆钉和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匹配的铆钉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通过顶丝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所述铆钉穿过所述铆钉孔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部包括旋转部和设置于所述旋转部上的带外螺纹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三部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座穿过所述套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拧紧固定,所述旋转部上开设有六方槽;
所述调整组件的所述第二部卡扣于所述第一卡扣槽中与所述第一吊杆固定连接,所述调整组件的所述第二部卡扣于所述第二卡扣槽中与所述第二吊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的多个所述螺钉孔包括第一螺钉孔、第二螺钉孔、第三螺钉孔,所述第一螺钉孔和所述第二螺钉孔均为腰型孔,所述第三螺钉孔为圆形孔,所述第一螺钉孔的长轴方向与所述第二螺钉孔的长轴方向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扣槽和所述第二卡扣槽上均开设有与所述六方槽相匹配的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六方槽的外接圆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内部设有第一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到所述第一插接槽底部的垂直距离等于所述层板的所述第一板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槽远离所述第一卡扣槽的外部设有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二限位条到所述墙体的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一卡扣槽底部到所述墙体的垂直距离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墙板贴合固定,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墙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别卡嵌于所述第一挂接槽、所述第二挂接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调整组件分别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吊杆和所述第二吊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接槽、所述第二挂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均为U型槽,所述第一卡扣槽和所述第二卡扣槽均为C型槽。
CN201910322417.2A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 Active CN1099147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2417.2A CN109914728B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2417.2A CN109914728B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14728A CN109914728A (zh) 2019-06-21
CN109914728B true CN109914728B (zh) 2024-01-12

Family

ID=66978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22417.2A Active CN109914728B (zh) 2019-04-22 2019-04-22 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147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7270A (zh) * 2020-10-30 2021-01-05 怀化简美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家装用避免破坏墙体的墙钉套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26657A (ko) * 2010-09-10 2012-03-20 박왕규 건축물 벽체의 조립식 외장 구조
CN207314724U (zh) * 2017-09-13 2018-05-04 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可三维调节式墙板挂件及墙板安装结构
CN108316593A (zh) * 2018-03-16 2018-07-24 丰屋蔀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墙板干挂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0177847U (zh) * 2019-04-22 2020-03-24 博洛尼智能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26657A (ko) * 2010-09-10 2012-03-20 박왕규 건축물 벽체의 조립식 외장 구조
CN207314724U (zh) * 2017-09-13 2018-05-04 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可三维调节式墙板挂件及墙板安装结构
CN108316593A (zh) * 2018-03-16 2018-07-24 丰屋蔀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墙板干挂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0177847U (zh) * 2019-04-22 2020-03-24 博洛尼智能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14728A (zh) 2019-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3793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stalling cladding panels
CN111622416B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装配式天花吊顶结构
US9670675B2 (en) Alignment guides for constructing building components
US10876299B2 (en) Fastening system
CN210216864U (zh) 一种吊顶跌级立框带灯槽安装结构
KR20150003622A (ko) 석재 오픈 조인트용 연결철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석재의 고정구조
CN109914728B (zh) 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
CN205314448U (zh) 外墙板锚固件
US20060032157A1 (en) Seismic wall system
US6622438B2 (en) Temporary installation support device for sheet material
CN210177847U (zh) 一种墙板与层板的挂装结构
US10024054B2 (en) Facade construction
CN111075056B (zh) 一种多功能轻钢龙骨和隔墙
CN210482870U (zh) 可调节挂件
US20220064961A1 (en) Building Surface Product Including Attachment Clip, Building Surface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214302518U (zh) 一种大面积铝板吊顶装配式设计结构
CN211923299U (zh) 一种装配式板材
KR102306772B1 (ko) 상품 전시용 벽 구조체 및 그의 설치 방법
CN113700179A (zh) 一种厚度可调的组合式pvc内模板隔墙
CN113417418A (zh) 一种墙板可横竖双向安装的装配式墙面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KR102740851B1 (ko) 건축 내외장재 시공용 하지틀구조
CN112709369A (zh) 一种大面积铝板吊顶装配式设计结构
KR20190077819A (ko) 가변형 벽체 시스템
JP2009002129A (ja) 下がり壁用野縁受
JP7368574B1 (ja) 天井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