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13888A - 一种活性水离子气及活性水离子气的制备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性水离子气及活性水离子气的制备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13888A CN109913888A CN201611121323.1A CN201611121323A CN109913888A CN 109913888 A CN109913888 A CN 109913888A CN 201611121323 A CN201611121323 A CN 201611121323A CN 109913888 A CN109913888 A CN 1099138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bble
- gas
- cylinder
- water ion
- active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4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8
- RECVMTHOQWMYFX-UHFFFAOYSA-N oxygen(1+) dihydride Chemical compound [OH2+] RECVMTHOQWMYFX-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868 electroly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752 ionis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8234 soft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OKKJLVBELUTLKV-UHFFFAOYSA-N M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OC OKKJLVBELUTLKV-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215 Carbon black (E152)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30195733 hydrocarbon Natural produ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150000002430 hydrocarbon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1 H+And OH-Package Chemical compound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150000001335 aliphatic alkane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034 coal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ZSJDYOACSA-N heavy water Substances [2H]O[2H] XLYOFNOQVPJJNP-ZSJDYOAC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150000002431 hydrogen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15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345 natural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647 re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435 hydrogen atom Chemical group [H]*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567 combustion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Di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O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HEMHJVSKTPXQMS-UHFFFAOYSA-M Sodium 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H-].[Na+] HEMHJVSKTPXQMS-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882 di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51 electrolyte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00 performanc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活性水离子气及水离子气的制备方法和装置,活性水离子气是由无数个微小气泡构成的一种水雾状气体。气泡主要有两种,一种气泡内部是氢气,另一种气泡内部是氧气,气泡外壳由水或水离子,即H+和OH‑包裹;其方法是通过电解液的电解和电离;电解和电离过程发生在两端带有端盖的封闭容器第一筒体内,容器内布置有多块导电板及电解液,导电板全部位于电解液液位下,两侧分别布置有正负极接线柱以及水进口和气泡出口;第一简体内电解产生的气泡全部进入第二简体,第二筒体内布置有气泡再生器和气泡阻流板,并提供气泡微化处理再生的温度和压力及特定环境,顶部布置有接管和活性水离子气管道,管道上布置有活性水离子气接口用于将活性水离子气输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一种新型环保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水离子气及水离子气的制备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利用电解水法制备氢气和氧气是普遍采用的办法。在诸多的研究和应用中,有的单纯是为了获得氢气或氧气;有的虽然有意识地得到了氢氧混合气体,作为一种燃气来利用。但纯净氢氧混合气体燃烧的安全与可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另外,就电解过程本身的效率与成本来讲,现有技术都未能突破4.0KW*h/m3这一能耗大关。“成本”这一硬性指标,制约了氢氧混合气体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燃气的推广与应用,因此利用水作为燃料能源一直未能突破。本发明颠覆了传统利用水制备氢气和氧气的电解技术,制备出一种以水离子H+和OH-为主的新型水离子气体,最终以1.0-1.8KW*h/m3的能耗,制备出一种水离子气,在加入少量(5-13%)活性碳(诸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煤制气烷烃类气体),制成出一种水离子活性燃气。其热值可达47-50MJ/Nm3;而燃烧排放物中90%以上是水蒸汽,几乎实现了零排放。该技术的突破,提供了一种新型环保新能源,将大大降低燃料成本,可以广泛的应用于燃气领域的所有行业如工业和民用锅炉、钢铁、玻璃和水泥等行业,以及燃气发动机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活性水离子气,活性水离子气是由无数个微小气泡构成的一种水雾状气体。气泡主要有两种,一种气泡内部是氢气,另一种气泡内部是氧气,气泡外壳由水或水离子,即H+和OH-包裹,不但对氢气和氧气形成有效隔离,可以安全的利用氢气和氧气,同时气泡可以有效的携带H+和OH-,气泡越小,气泡的比表面积越大,能携带的H+和OH-越多,由无数这样的气泡形成气体称为活性水离子气,以水雾状存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提供活性水离子气,是将电解液中的水在电解和电离作用下产生气泡,并通过特定的条件和环境,形成微小气泡,并保持气泡不破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提供活性水离子气,利用这样的活性水离子气,与含有碳元素的其它气体或液体,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煤制气烷烃类气体、甲醇等混合后,气泡表面的H+和OH-将与多种元素如C元素等发生反应,生成多氢键的碳氢分子气体,同时释放出气泡内的氢气和氧气,由此形成的一种混合气体称为水离子混合燃气可以用于燃烧;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水离子气方法:
电离过程是通过水在一定温度和磁场作用下进行电离,经电离后产生活性带电水离子,其构成为H3O+和OH-,其电离过程和电离平衡如下:
(H3O+通常简写为H+)
同时电极的阴阳极会发生如下电解反应:
阴极:2H2O+2e→2OH-+H2
阳极:2H2O→4H++O2+4e
电解过程发生在完全封闭的水液下(或电解液下),电解过程中正负极产生的氧气(O2)和氢气(H2)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形成气泡,水或水离子H3O+和OH-将气泡包围,有效的将氢气(H2)和氧气(O2)隔离,安全可靠,且水离子H3O+和OH-为稳定结构,由此制备的水离子气内主要含H+,OH-,H2,和O2,以气泡状(水雾状)形态存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了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软水补充系统,第一筒体为一两端带有端盖的封闭容器,容器内布置有多块导电板以一定间隔交替平行排列,导电板上开有数个导流孔,相邻导电板上导流孔位置不同,导电板的总数通常为3-151片并无需外接电源;第一筒体内注满电解液,导电板全部位于电解液液位下;第一筒体两侧分别布置有带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103)的电极板,两侧端盖上分别布置有水进口和气泡出口,水进口布置在负极接线柱一端;气泡出口布置在正极接线柱一端;第二筒体为一两端带有端盖(215)的封闭容器,容器上布置有进水管道(400),容器内布置有气泡再生器和气泡阻流板,两侧端盖上分别布置有气泡进口和水出口,气泡再生器的管道与气泡进口连接;第二筒体的顶部布置有接管和活性水离子气管道,管道上布置有活性水离子气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第二筒体上水出口与第一筒体水进口通过管道连接,中间布置循环泵和制冷器;第一筒体气泡出口与第二筒体上气泡进口通过管道连接,中间布置有单向阀,由此构成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的封闭循环回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软水补充系统与第二筒体上的进水管道连接,给第二筒体补充进水,并始终维持在设定水位;气泡再生器布置在第二筒体的水位下面,气泡阻流板布置在第二筒体的水位上方,第一筒体内产生的氢气泡和氧气泡在进入第二筒体内的气泡再生器后,在水位下面经微化处理后生成无数的细小气泡,即活性水离子气泡,通过二次微化处理装置进入第二筒体上接管和活性水离子气管道以水雾状气体释放;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第一筒体内电解和电离产生的无数个气泡主要有两种,一种气泡内部是氢气,另一种气泡内部是氧气,气泡外壳有水或H+和OH-包裹,由此形成的一种水雾状气体即称活性水离子气;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第一筒体气泡出口内出来的水雾状气体全部通过第二筒体气泡进口进入气泡再生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气泡再生器为一个或多个,由多个微孔或多孔物质构成的微气泡发生器,布置在水液位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气泡再生器微化处理后的气泡中主要为氢气泡或氧气泡,包围气泡外壳为水或H+和OH-;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制冷器的温度为15℃-60℃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内的温度通常为;15℃-60℃,压力为:0.03MPa-3.0MPa;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构成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的封闭循环回路内的温度通常为:15℃-60℃,压力为:0.03MPa-3.0MPa;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导电板采用耐腐蚀金属材料,并以园形、方形或任意形状制成,园的直径通常为100mm-750mm或相应大小的多方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导电板没有外接电源,只通过电解液导电,并独立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电极板的数量为两片,采用耐腐蚀导电金属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导电板可以组成导电板模块式单元,每单元布置3-15片所述导电板,相应第一筒体由数个导电板模块式单元以螺栓串联组合而成,单元之间布置有密封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第一筒体两侧端盖上的水进口和气泡出口位于端盖的最顶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每片导电板之间通过间隔块分开,其间隔距离通常为1mm-4mm,间隔块采用耐腐蚀绝缘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正负接线柱根据所述电极板的大小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电极板可以是任意形状,采用耐腐蚀导电性能好的金属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软水补充系统可以在由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构成的封闭循环回路上任何位置补充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第一筒体可以是任意形状,内壳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外壳采用金属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第二筒体可以是任意形状,内壳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外壳采用金属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水出口在水位最底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气泡阻流板为一块或多块,布置在第二筒体内部的水位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第二筒体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观察口,活性水离子气管道上安装有压力表、防爆阀和卸压阀;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还包括流量控制阀和水流感应器等控制元器件以及控制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供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第一筒体内的电解液为碱性或酸性;
该发明的优点是:通过较低的能耗,对水产生部分电解,产出的氢气和氧气在全封闭的电解液下自动形成气泡,有效的隔离了氢气和氧气,解决了氢气和氧气混合产生爆炸反应的难题,同时,氢气和氧气气泡的外膜为H+和OH-,由此产生的水离子气可以安全可靠的输出,气泡越小,气泡比表面积越大,气泡携带的H+和OH-越多,在与含碳元素的气液体发生反应以后,既生成热值很高的碳氢分子,又释放出气泡内的氢气和氧气,形成一种热值很高的水离子混合气体。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装置,能以1.0-1.8KW*h/m3这一能耗水平制备水离子气,在将水离子气加入少量(5%-13%)活性碳(诸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煤制气烷烃类气体),可以制成一种水离子活性燃气。其热值可达47-50MJ/Nm3;而燃烧排放物中90%以上为水蒸汽,几乎实现了零排放。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将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其中相似的参考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水离子气制备装置系统方案布置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导电板平面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相邻导电板平面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导电板间隔块示意图
图2D为本发明导电板模块式单元筒体平面示意图
图2E为本发明图2D筒体A-A刨面图
图2F为本发明导电板模块式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G为本发明电极板示意图
图2H为本发明的端盖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A中D-D刨面图)
图3A为本发明图3中C-C刨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在本发明中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等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在可能的情况下,本发明中使用的相同或者相类似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介绍一个具体实施例,为了更好的了解整个装置是如何工作的,先介绍装置中两个筒体内的结构和工作方式。
如图2所示为第一筒体11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该结构采用的是导电板模块式单元);筒体113的内壳由耐腐蚀绝缘材料制成,外壳为金属材料,每个筒体113内部交替设置有导电板105和导电板109,导电板105为阳极板,导电板109为阴极板;在两导电板之间采用间隔块123隔开,间隔距离通常为1.0-4.0mm;优选1.8-2.5mm、间隔块123通常采用绝缘的耐腐蚀材料,设置3-15片导电板,优选5-11片为一组,组成一个导电板模块式单元。导电板通常用不锈钢304或316耐腐蚀导电材料制成,导电板模块式单元可以提高电解水的效率;且制作简单,适于标准化生产。每个导电板模块式单元之间安装有密封条(122);两侧的端盖124由耐腐蚀绝缘材料制成;在一侧的最顶部开有电解液进口101,在另一侧的最顶部开有气泡出口102,由若干个导电板模块式单元通过安装螺栓120将所有的导电板模块式单元及端盖124串联组装,端盖124内安装有电极板117,并在电解液进口101端接上负极接线柱103,在气泡出口102一端接上正极接线柱104,由此组成一台水离子气发生器,里面充满电解液125,并在第一筒体113中产生旋转流动,有益于提高电解效率。
采用上述方式提供的水离子气发生器,导电板构成的阳极和阴极之间均未采用外接电源,但电解液的导电性能,使各导电板之间均具有不同的电位。当阳极与阴极之间充满电解液时,阳极与阴极之间必然形成电位梯度而产生电位差,各导电板上的电位与电位差相对应。
本发明按照相邻导电板间的电位差在0.5-4.5V的范围,来设定它们之间的间隔。这样,在电解液125从一侧旋转流动到另一侧的过程中水被电解,同时由于电解过程中温度的升高,水同样会产生电离及电离平衡,电离后产生H+和OH-,如图2所示,所有的导电板均布置在电解液下,且第一筒体113为全封闭的容器,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在电解液中迅速各自形成气泡,气泡内的气体为氢气或氧气,而气泡的外膜为H+和OH-,气泡在第一筒体113内流动,最后通过另一侧板最顶部的气泡出口102流出。
如图2A所示为导电板105平面示意图,导电板通常为耐腐蚀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如不锈钢304或306,导电板的形状通常为圆形,也可以是多边形,导电板上凸肩108和定位销孔107用于安装和定位。导电板上有四个电解液导流孔106,孔的大小和数量通常根据导电板的大小和电解液的流速及流量确定;
如图2B所示为导电板109平面示意图,材料和尺寸大小与导电板105一样,同样有凸肩112和定位销孔111用于安装和定位。导电板上同样有四个电解液导流孔110,但孔的位置与导电板105上的导流孔不同,四个孔所在的园的直径小于导电板上的导流孔106所在的园的直径。当导电板105与导电板109平行布置时,电解液从孔中的流动形成旋转流动,促进电解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产气效率。
导电板105和导电板109之间需要留有适当的间隙,因此采用如图2C所示的间隔块123,间隙块上有插入定位销孔的凸肩,便于导电板的安装。
如图2D与2E所示为导电板模块式单元筒体,筒体113由耐腐蚀绝缘材料板制成,筒体与导电板组成模块式单元,根据每个单元导电板的数量和间隔决定筒体113的长度,本实施案例中,每个模块式单元采用9块导电板,如图2F所示。
如图2G为电极板示意图,电极板采用耐腐蚀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可以是任意形状,接线柱安装在电极板上。
如图2H为端盖平面示意图,端盖124由耐腐蚀绝缘材料板制成,其设计便于与筒体113组装,通过螺栓120将所有模块式单元与两端的端盖组装在一起,形成水离子气发生器。
如图3所示,第二筒体201与第一筒体113模块组合构成封闭循环回路,主要用于将第一筒体113产生的气泡进行微化处理,同时给第一筒体113提供稳定的供水,补充制备水离子气过程中消耗的用水,因此,第二筒体201上配置有与软水补充系统连接的管道400。第二筒体的内壳采用绝缘耐腐蚀材料,外壳采用金属材料;进口213与第一筒体113的气泡出口102相连接,将第一筒体113产生的气泡通过管道进入第二筒体201内。管道从进口213伸入罐体内中下部,其末端设有气泡再生器203,完全浸没在水下用于将气泡进行微化处理,并通过压力表208和温度传感器204的显示,调整出合理的压力(通常在0.03MPa-3.0MPa)和温度(通常在15℃-60℃),形成最适宜产生气泡的条件。最简单的气泡再生器203可以由多个微孔或多孔物质构成的微气泡发生器,经气泡阻流板202和二次微化处理装置211,有序的将气泡经过接管205引入水离子气管道206,再经过水离子气接口207输出微小气泡水离子气,以水雾状进入下一个制备水离子混合燃气的生产工序。气泡越小,气泡的比表面积越大,能携带的H+和OH-越多,对下一步生产的水离子混合燃气的热值越高。气泡从第二筒体201上浮以后,其余残留电解液与水一起从设置在底部的出口214进入第一筒体113。需要说明的是,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制气过程中消耗的水,是通过软水补充管道400补充进入第二筒体201内,由控制系统始终保持水在设定的水位范围。为了保证平稳安全的运行,第二筒体201安装有防爆阀209、卸压阀210以及水位观察口212。
该实施例中的水离子气制备装置中,第二筒体201与软水补充管道400连接,由软水补充系统提供水液,并维持在设定水位;第二筒体的出口214与第一筒体进口101用管道连接,中间包括制冷器301、流量控制阀302、水流感应器303和循环泵304,循环泵304用于将第二筒体201内的水泵进第一筒体进口101,制冷器301用于控制第一筒体113内的电解液温度,通常控制在15-60℃,流量控制阀302用于控制水进入第一筒体113内的流量,并通过水流感应器303实时监测和控制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第二筒体201内的水液进入第一筒体113进行电离和电解,第一筒体的出口102与第二筒体的进口213用管道连接,中间包括单向阀305;第一筒体113内产生的H+,OH-,H2,和O2以水雾状混合通过出口102进入第二筒体的气泡再生器203,气泡再生器203完全浸没在水液中;经微化处理后的气泡中的气体仍然为氢气或氧气,包围气泡的薄膜为水离子,气泡上浮并最终通过气体管道206将微小气泡输出,而剩余水或水离子与第二筒体201内的水一起通过出口214由循环泵304泵送进入第一筒体113内,由此形成封闭的电离和电解的循环系统。由于采用了单向阀305,气泡只能单方向进入第二筒体201的进口213;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电解液为纯净水及氢氧化钠,PH=7.5~9,电压为380V,电流为150A,达到满意的水离子产气效果。
以上内容只是示例性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进行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发明的水离子气制备装置进行调整,尽管参考附图中出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将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教导的精神范围和背景下,本发明通过结构和位置调整同样可以产出水离子气。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意识到有不同的方式来改变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中的参数,例如尺寸、形状、元件或材料的类型,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29)
1.一种活性水离子气,是由无数个微小气泡构成的一种水雾状气体。气泡主要有两种,一种气泡内部是氢气,另一种气泡内部是氧气,气泡外壳由水或水离子,即H+和OH-包裹,不但对氢气和氧气形成有效隔离,可以安全的利用氢气和氧气,同时气泡可以有效的携带H+和OH-,气泡越小,气泡的比表面积越大,能携带的H+和OH-越多,由无数这样的气泡形成气体称为活性水离子气,以水雾状存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其特征在于:
是将电解液中的水在电解和电离作用下产生气泡,并通过特定的条件和环境,形成微小气泡,并保持气泡不破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其特征在于:
利用这样的活性水离子气,与含有碳元素的其它气体或液体,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沼气、煤制气烷烃类气体、甲醇等混合后,气泡表面的H+和OH-将与多种元素如C元素等发生反应,生成多氢键的碳氢分子气体,同时释放出气泡内的氢气和氧气,由此形成的一种混合气体称为水离子混合燃气可以用于燃烧。
4.一种活性水离子气制备方法如下:
电离过程是通过水在一定温度和磁场作用下进行电离,经电离后产生活性带电水离子,其构成为H3O+和OH-,其电离过程和电离平衡如下:
(H3O+通常简写为H+)
同时电极的阴阳极会发生如下电解反应:
阴极:2H2O+2e→2OH-+H2
阳极:2H2O→4H++O2+4e
电解过程发生在完全封闭的水液下(或电解液下),电解过程中正负极产生的氧气(O2)和氢气(H2)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形成气泡,水或水离子H3O+和OH-将气泡包围,有效的将氢气(H2)和氧气(O2)隔离,安全可靠,且水离子H3O+和OH-为稳定结构,由此制备的活性水离子气内含H+,OH-,H2,和O2以水雾状形态存在。
5.一种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包括:
第一筒体(113),第二筒体(201)和软水补充系统(401);所述第一筒体(113)为一两端带有端盖(124)的封闭容器,容器内布置有多块导电板(105)以一定间隔交替平行排列,所述导电板(105)上开有数个导流孔(106),相邻所述导电板(105)上所述导流孔(106)位置不同,所述导电板(105)的总数通常为3-151片并无需外接电源;所述第一筒体(113)内注满电解液(125),所述所有导电板(105)全部位于所述电解液(125)液位下;所述第一筒体(113)两侧分别布置有带正极接线柱(104)和负极接线柱(103)的电极板(117),所述两侧端盖(124)上分别布置有水进口(101)和气泡出口(102),所述水进口(101)布置在所述负极接线柱(103)一端;所述气泡出口(102)布置在所述正极接线柱(104)一端;所述第二筒体(201)为一两端带有端盖(215)的封闭容器,容器上布置有进水管道(400),容器内布置有气泡再生器(203)和气泡阻流板(202),所述两侧端盖(215)上分别布置有气泡进口(213)和水出口(214),所述气泡再生器(203)的管道与所述气泡进口(213)连接;所述第二筒体(201)的顶部布置有接管(205)和活性水离子气管道(206),管道(206)上布置有活性水离子气接口(207);
所述第二筒体上水出口(214)与所述第一筒体水进口(101)通过管道连接,中间布置循环泵(304)和制冷器(301);所述第一筒体气泡出口(102)与所述第二筒体上气泡进口(213)通过管道连接,中间布置有单向阀(305),由此构成所述第一筒体(113)与所述第二筒体(201)之间的封闭循环回路(100);
所述软水补充系统(401)与第二筒体上的所述进水管道(400)连接,给所述第二筒体(201)补充进水,并始终维持在设定水位;所述气泡再生器(203)布置在所述第二筒体(201)的水位下面,所述气泡阻流板(202)布置在所述第二筒体(201)的水位上方,所述第一筒体(113)内产生的氢气泡和氧气泡在进入第二筒体内的气泡再生器(203)后,在水位下面经微化处理后生成无数的细小气泡,即活性水离子气泡,通过二次微化处理装置(211)进入第二筒体上所述接管(205)和活性水离子气管道(206)以水雾状气体释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筒体(113)内电解和电离产生的无数个气泡主要有两种,一种气泡内部是氢气,另一种气泡内部是氧气,气泡外壳有水或H+和OH-包裹,由此形成的一种水雾状气体即称活性水离子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筒体气泡出口(102)内出来的水雾状气体全部通过所述第二筒体气泡进口(213)进入气泡再生器(203)。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泡再生器(203)为一个或多个,由多个微孔或多孔物质构成的微气泡发生器,布置在水液位下方。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泡再生器(203)微化处理后的气泡中主要为氢气泡或氧气泡,包围气泡外壳为水或H+和OH-。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器(301)的温度为15℃-60℃之间。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筒体(113)和第二筒体(201)内的温度通常为:15℃-60℃,压力为:0.03MPa-3.0MPa。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构成第一筒体(113)与所述第二筒体(201)之间的封闭循环回路(100)内的温度通常为:15℃-60℃,压力为:0.03MPa-3.0MPa。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板(105)采用耐腐蚀金属材料,并以园形、方形或任意形状制成,园的直径通常为100~750mm或相应大小的多方体。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板(105)没有外接电源,只通过电解液(125)导电,并独立运行。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板(117)的数量为两片,采用耐腐蚀导电金属材料。
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板(105)可以组成导电板模块式单元,每单元布置3-15片所述导电板(105),相应第一筒体(113)由数个导电板模块式单元以螺栓(120)串联组合而成,单元之间布置有密封圈(122)。
1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筒体两侧端盖(124)上的水进口(101)和气泡出口(102)位于所述端盖(124)的最顶部。
1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片导电板(105)之间通过所述间隔块(123)分开,其间隔距离通常为1-4mm,间隔块(123)采用耐腐蚀绝缘材料制成。
1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负接线柱根据所述电极板(117)的大小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所述电极板(117)可以是任意形状,采用耐腐蚀导电性能好的金属材料。
2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水补充系统(401)在所述由第一筒体(113)和第二筒体(201)构成的封闭循环回路(100)上任何位置补充水。
2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筒体(113)可以是任意形状,内壳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外壳采用金属材料。
2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筒体(201)可以是任意形状,内壳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外壳采用金属材料。
2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出口(214)在水位最底部。
2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泡阻流板(202)为一块或多块,布置在第二筒体(201)内部的水位上方。
2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筒体(201)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04)和观察口(212),所述活性水离子气管道(206)上安装有压力表(208)、防爆阀(209)和卸压阀(210)。
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包括流量控制阀(302)和水流感应器(303)等控制元器件以及控制系统。
2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筒体(113)内的电解液为碱性或酸性。
28.一种活性水离子气,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个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任意组合。
29.一种活性水离子气制备装置,包括权利要求5-27中任意一个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任意组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21323.1A CN109913888A (zh) | 2016-12-08 | 2016-12-08 | 一种活性水离子气及活性水离子气的制备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121323.1A CN109913888A (zh) | 2016-12-08 | 2016-12-08 | 一种活性水离子气及活性水离子气的制备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13888A true CN109913888A (zh) | 2019-06-21 |
Family
ID=66956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121323.1A Pending CN109913888A (zh) | 2016-12-08 | 2016-12-08 | 一种活性水离子气及活性水离子气的制备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13888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63075A (zh) * | 2019-09-27 | 2021-04-16 | 嘉兴禾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等离子体炬在电场空间高温热解电解水制氢的装置 |
CN113754033A (zh) * | 2020-07-28 | 2021-12-07 | 平流层复合水离子(深圳)有限公司 | 磁旋水离子发生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98456A (zh) * | 2008-02-01 | 2009-08-05 | 佐藤利五郎 | 电解气体混合燃料的发生装置及发生方法 |
CN101629302A (zh) * | 2008-07-14 | 2010-01-20 | 黄富成 | 氢氧气体发生系统 |
CN106118769A (zh) * | 2016-08-07 | 2016-11-16 | 玉灵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燃气重整装置及燃气制备方法 |
CN106190378A (zh) * | 2016-08-07 | 2016-12-07 | 玉灵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燃气重整液及燃气重整与制备方法 |
CN106283102A (zh) * | 2016-08-07 | 2017-01-04 | 玉灵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水电解装置及燃气制备系统 |
-
2016
- 2016-12-08 CN CN201611121323.1A patent/CN10991388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98456A (zh) * | 2008-02-01 | 2009-08-05 | 佐藤利五郎 | 电解气体混合燃料的发生装置及发生方法 |
JP3171237U (ja) * | 2008-02-01 | 2011-10-20 | 利五郎 佐藤 | 水電解ガス混合燃料の生成装置 |
CN101629302A (zh) * | 2008-07-14 | 2010-01-20 | 黄富成 | 氢氧气体发生系统 |
CN106118769A (zh) * | 2016-08-07 | 2016-11-16 | 玉灵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燃气重整装置及燃气制备方法 |
CN106190378A (zh) * | 2016-08-07 | 2016-12-07 | 玉灵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燃气重整液及燃气重整与制备方法 |
CN106283102A (zh) * | 2016-08-07 | 2017-01-04 | 玉灵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水电解装置及燃气制备系统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63075A (zh) * | 2019-09-27 | 2021-04-16 | 嘉兴禾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等离子体炬在电场空间高温热解电解水制氢的装置 |
CN113754033A (zh) * | 2020-07-28 | 2021-12-07 | 平流层复合水离子(深圳)有限公司 | 磁旋水离子发生装置 |
WO2022021212A1 (zh) * | 2020-07-28 | 2022-02-03 | 平流层复合水离子(深圳)有限公司 | 磁旋水离子发生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69432A (zh) | 电解气体发生装置 | |
ES2651112T3 (es) | Procedimiento para la producción de metano y aparato adecuado para ello | |
CN203284472U (zh) | 一种利用纯水制造高纯氢的系统 | |
CN106498432B (zh) | 一种氢能混合燃气生产设备及方法 | |
JP2009203456A (ja) | 水電解ガス混合燃料の生成装置及び生成方法 | |
CN115652351B (zh) | 一种非对称电解水制氢装置 | |
CN109487292A (zh) | 一种使用膜电极产生氢气和氧气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041989A (zh) | 氢呼吸机 | |
JP3171237U (ja) | 水電解ガス混合燃料の生成装置 | |
ITFI20090155A1 (it) | Apparato per arricchire d'idrogeno l'alimentazione di motori a combustione interna alimentati ad ammoniaca durante la fase di avviamento e durante la marcia. | |
CN109913888A (zh) | 一种活性水离子气及活性水离子气的制备方法和装置 | |
CN202881396U (zh) | 一种氢氧气体发生器 | |
CN102094214B (zh) | 氢氧能源发生器 | |
CN108360012A (zh) | 独立电级互偶式水电解氢氧发生装置 | |
CN108425127A (zh) | 一种快速制备氢氧混合气的装置 | |
WO2024023609A1 (en) | A system for generating hydrogen | |
MY143484A (en) | Water fuel apparatus | |
CN203346482U (zh) | 串并联组合高效氢氧气电解槽 | |
CN201901708U (zh) | 氢氧能源发生器 | |
CN102568285B (zh) | 一种离子交换膜法电化学演示仪 | |
CN205529060U (zh) | 一种车用氢燃料供给装置 | |
CN210262022U (zh) | 氢气呼吸机 | |
CN205856614U (zh) | 一种燃气用水电解氢氧混合气体的电解槽 | |
AU2013101077A4 (en) | Hydrogen generating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CN202945332U (zh) | 电解液自循环中压水电解制氢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