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84C - 用于将样品送检的自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将样品送检的自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084C CN1099084C CN96193289A CN96193289A CN1099084C CN 1099084 C CN1099084 C CN 1099084C CN 96193289 A CN96193289 A CN 96193289A CN 96193289 A CN96193289 A CN 96193289A CN 1099084 C CN1099084 C CN 109908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iner
- transmission line
- passage
- branch road
- samp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1—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a flexible chain, e.g. "cartridge belt", conveyor for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01—Sample carriers,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 G01N2035/0403—Sample carriers with closing or sealing means
- G01N2035/0405—Sample carriers with closing or sealing means manipulating closing or opening means, e.g. stoppers, screw caps, lids or cov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6—General conveyor features
- G01N2035/0462—Buffers [FIFO] or stacks [LIFO] for holding carriers between oper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6—General conveyor features
- G01N2035/0467—Switching points ("aiguillag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6—General conveyor features
- G01N2035/0467—Switching points ("aiguillages")
- G01N2035/0472—Switching points ("aiguillages") for selective recirculation of carrier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722—Communications; Identification
- G01N35/00732—Identification of carriers,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in automatic analys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将样品(9)送至一个或多个检测台(27,28)接受一种或多种指定的检测过程(45)的一种自动装置。一个传输系统(1)传输专门标记了的容器(8),所述的传输线(1)具有至少两条通道(2,3)用于将所述的容器(8)发往一个或多个可以选择的检测台(27,28)。所述通道(2,3)中的至少一个为传送通道,另一个为排队通道。一个容器接口装置(37)读取容器(8)上的标记,并按照由编码在标记(12)上的信息所产生的指令发送容器。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样品送检的自动装置,特别是涉及用于将生物样品送至临床检验的自动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使用这种装置的自动化方法。
将样品,例如血、尿、唾液、脑脊液及其它生物材料一类的生物样品送去接受如血液检测、尿样分析、免疫测定、毒理学或其它特定的化学检测一类可选择的临床检测中的一种或多种检测的自动装置是公知的。一般说来,这种用于临床检验的自动装置用于检测由检验员(例如医生或临床人员)从一个受试者身上取下的生物样品,这些送检的样品被放置在一个试管中,试管上贴有标签,以便与其中的样品所取自的受试者一一对应。这种装置通常具有一条传输线,用于将装在试管一类容器中的样品送到指定的检测台上,在该检测台上,通常是通过将样品放置在试管中,或者从样品中抽取一部分试样送到检测设备进行检测。这种适合于与这样的传输线结合在一起使用的检测设备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在每个检测台上记录下结果数据,并且通常是利用电子数据处理装置将结果数据与样品的标记一一对应起来,从而使该检测结果数据与样品所取自的受试者联系起来。
人们希望这种自动检测装置能够高速地处理样品,以便能够例如尽快地将结果提供给检验人员,并且最终提供给受试者。但是,还有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在这种装置中实现高速的数据处理不能以牺牲检测的精确度和检测结果与样品标记之间的关系的可靠性为代价。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样品,尤其是生物样品送检的自动装置,该装置能提高处理样品的速度,同时能保持上述检测的精确度和可靠性。通过下面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将样品送到各个检测台上接受一种或多种指定的检测的自动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
一条第一传输线,用于传送容纳在加有专门标记的容器中的样品,所述的传输线具有至少两条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的两条通道之间传送容器的装置,所述通道中的至少一条是传送通道,所述通道中至少还有一条是收集通道;
用于控制所述传输线的运转以及在通道中的容器行进的电子设备;
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装置,用于将容器从第一传输线传送到一个支路传输线;
一条或多条支路传输线,用于将所述的容器传送到一个或多个可选择的检测台上,所述的一条或多条支路传输线具有至少两条通道,以及在所述的通道之间传送容器的装置,至少一条所述的通道是传送通道,至少一条所述的通道是排队通道;
一个容器接口装置以及一个样品检测过程设置在所述的一条或多条支路传输线附近;
第一选择装置和发送装置,用于选择容器以及将所选择的容器从支路传输线发往位于所选择的检测台附近的排队通道;
检测装置,用于完成一个检测过程;
将容器从排队通道发往支路传输线的传送通道的装置;
至少一个第二接口装置,用于将容器从支路传输线送往第一传输线;
卸载装置,用于将容器从装置上卸下来。
在本方面的进一步方案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电子装置,用于从容器的所述标记上读取和记录专有的标记信息;
数据处理装置,用于以电子的形式记录、存储和处理所述信息;
电子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记录信息传送和跟踪所述样品;
所述第一选择装置和发送装置,由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控制;
所述装置还包括:
装载装置,用于将所述的容器装载到所述的装置上;
第二选择装置和发送装置,由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控制,用于选择由接口装置从第一传输线的传送通道送往指定支路的传送通道的容器;
所述容器接口装置,用于将一个容器或该容器中的样品送至一个检测过程,并且能够与排队通道中的一个容器以及一个检测过程的分段区域相互作用;和记录和存储所述检测过程的结果的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将样品送到一个或多个检测台上接受一种或多种指定的检测的自动装置,包括
一条传输线,用于传送容纳在加有专门标记的容器中的样品,所述的传输线具有至少两条通道,用于将所述的容器发往一个或多个可选择的检测台,所述通道中的至少一条是传送通道,所述通道中至少还有一条是排队通道,还具有至少一个容器接口装置,用于将容器从排队通道传送到所述的检测装置以及再送回到所述的排队通道;
一个装载装置,用于将所述的容器装到所述的装置上;
电子装置,用于从所述容器的标记上读取和记录专门的标记信息;
数据处理装置,用于以电子的形式记录、存储和处理所述信息;
电子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记录信息传送和跟踪所述样品;
选择装置和发送装置,由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控制,用于选择容器以及将所选择的容器从支路传输通道发往位于所选择的检测台附近的排队通道;
一个容器接口装置,用于将一个容器或该容器中的样品送至一个检测过程,并且能够与排队通道中的一个容器以及一个检测过程的分段区域相互作用;
检测装置,用于执行检测过程;
记录和存储所述检测过程的结果的装置;
将容器从排队通道发往支路传输线的传送通道的装置;
卸载装置,用于将容器从装置上卸下来。
图1是包括一条第一传输线和与该传输线相连的传送支线的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通过图1中的传输线1的剖视图;
图3表示安装在夹具上的试管;
图4以分解透视图的形式示出支路传输线的设计图;
图5示出一个单链双路传输线的设计图。
该装置特别适合用于将生物材料的样品送至如上面所讨论的常规的临床检验过程,并且可以与上面讨论过的自动检测装置结合起来使用,所述的自动检测装置可以装在地板上或台面上,例如装在一个高度可调的台面上,以便能够方便地与本发明的装置相结合。本发明的装置还适合用于需要一些手工步骤(例如转至一个长期培养的步骤)的临床检测,并且“检测台”这一术语在此处表示装置的一个部分,容器被放置在该部分上,接受自动检测或接受需要手动步骤的检测。
可以将生物材料的样品放置在一些试管中,例如放置在临床检测领域中公知的并通用的用常规的橡胶塞封闭或用螺纹帽封闭的试管中。在临床检测领域中的通常的做法是,由取样人员或者在取样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合适的取样步骤从被测试者身上的一个取样点取得生物材料的样品,然后由取样人员或者在取样人员的指导下将样品放入到如试管一类的容器中。然后由取样人员或者在取样人员的指导下按惯例给试管加上专有的标记,该标记上至少具有与被测试者的标记有关的信息,然后,将试管连同确定将要进行的检测的检测要求记录单一起送到本发明的装置所处的检测点的接收区。放置生物样品的另外几种类型的容器包括载片、吸收条或吸收垫等,其上浸有或沾有待测的液体或固体样品。尽管样品被装在本发明的容器中,但该样品在接受测试前可以先经过公知的防腐处理或预处理。
为本发明的装置加在试管上的专有标记可以例如是在上述的取样点处加上的专有标记,或者可以例如是随后加在试管上的以随着试管一同送到检测点的专有标记和/或检测要求记录单为基础的专有标记。专有标记最好是机器可以读取的标记,例如是公知的可以用光学方法读取的条形码,或者是磁条或可以用光学方法读取的字符等。专有标记中至少编有与容器的标志有关的信息(即,使容器与被检测者对应起来),以及与容纳在容器中的样品所要接受的检测有关的信息。专有标记可以是用手工或机械的方式粘在试管上的粘贴型标记,或者是其它形式的标记,例如直接印在试管壁上的标记。加在容器上的标记在处理过程中应当是能够读取出来的。
当容器是上述类型的试管时,它们在传输过程中被安装在第一传输线和支路传输线上并且被放置在夹具中。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试管通常是由玻璃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的,需要稳定地安装在装置的传输线上以便安全运输,减少在传输线上发生翻倒一类事故的危险性。所述的夹具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并且可以具有一个软的侧夹腔,可以将试管以直立的形式夹在其中。这种夹具具有一个较重的例如金属的底座,以降低试管-夹具组合体的重心,由此产生稳定性,防止翻倒。可以在夹具上装上可以与传输线的一部分相结合的导向装置,例如一个或多个可以与传输线附近的导轨相结合的凹槽,以便沿着传输线安全地运送夹具。还有一种可取的办法是,通过例如与传输线的一部分相结合或者与传输线的一个旋转机构相结合,使夹具和试管的组合体,或者使夹具中的试管能够围绕着一条与传输线垂直的轴旋转,从而不管专门标记位于容器上的什么位置和/或什么方位,该专门标记都能被读取信息的装置读到。
如果容器是上述的载片、垫或条,则可以使用适合于这类物品并且对于这类容器具有上述可取特征的夹具。
在采用一条第一传输线和一条第二传输线的系统中,第一传输线可以是直线型的,即不能将样品送回到该起点;或者是环形的。最好是采用一条可以将其上的样品送回到起点的环形的传输线。
第一传输线可以是一条大体上扁平的传送带(可以使该传送带具有一些由柔软的线路构成的高架段,从而使直线形的和环形的操作可以基本上在一个平面内进行)。一个例子是一种包括逆行的直线段的设置。这种扁平的传送带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例如一种公知的以可变的水平速度驱动的Flex-LinkXMTM系列传输带,其可以以例如10-50fpm、10-30fpm的速度工作。
最好是只有一条第一传输线,尽管也可以采用两条或多条以串行或并行方式工作的第一传输线来提高装置的处理容量或处理速度。该第一传输线的所述通道可以用一条宽的传输带构成并且沿这条传输带的宽度方向将其分成几个不同的通道。可以用两条侧壁来构成这些通道的外边缘,并将一个或多个分隔壁设置在这两条侧壁之间的一些位置上,由此实现将一条传输带分隔成预期数量的通道。侧壁和分隔壁可以包括上述的导轨。
就第一传输线中的两条基本通道而言,传送通道的作用是围绕着所述的装置传送容器,收集通道的作用是将容器送到一个目的支路上的将要对容器进行处理的位置或者将要对容器进行入库保存的位置等等。当容器在收集通道上接受了处理后,它立即被送回到传送通道。最好是将选择装置和一个有效的发送装置单独设置在传送通道上,而将其它所有设备,检测模块以及卸载装置设置在收集通道上。最好是将传送通道设置在具有环形传输线的装置的内侧,而将收集通道设置在该装置的外侧。
第一传输线的传送通道的作用是将容器传送到一个目的地或者将容器送到一条支路上,所述的目的地例如是较远的一个点,在该位置上,容器被发送到收集线上以便接受处理。该通道围绕着第一传输线将容器送到一个选择装置和一个发送装置所在位置上,在该位置上,容器被传送到收集通道或一条支路上。此外,该传输通道还接收从收集通道或支路通过返回装置送回来的容器,并将这些容器送到另一个目的地,例如送到卸载装置上。一个优选实施例把传输通道设置在包括第一传输线的环形线的内侧。这个通道最好是具有有源的选择装置和有源的传送装置,例如一个可移动的门,用于利用从容器标记上的专有信息得到的信息来选择容器并将容器发送到收集通道或者一条支路上。
收集通道的作用是首先提供一条旁路,可将容器分流到该旁路上,以便以某种方式对其进行处理,随后,利用一个无源的汇合装置(所述的返回装置)将容器送回到传送通道上。该通道也起到一个收集区的作用,在所选择的目的地尚不能接受所要发送的容器之前可以先将容器存放到该通道上。
就在传送通道和收集通道之间发送容器的方式而言,可以在传送通道上配备受数据处理装置控制的选择装置和发送装置,以便选择容器并且将选择出来的容器从传输通道发往收集通道。也可以在收集通道上配备受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控制的选择装置和发送装置,以便选择容器并且将选择出来的容器从第一传输线的收集通道发往传输通道,但较可取的操作是利用一个停止装置将容器在收集通道上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再释放这些容器,使它们到达一个无源的汇合门,由该汇合门将它们引回到传输通道上。
第一传输线可以只有一个收集通道来实现这些功能。但也可以有一条以上的收集通道,例如有一个第二收集通道来存储容器或者将每两个或更多个容器组成一组以便将它们送到检测站以便更好地对这些成组的容器进行检测。
装载装置可以是手动的,也可以是全自动或半自动的。装载装置最好是将容器装到第一传输线的收集通道上。装载装置可以直接将容器装到第一传输线上。装载装置也可以先将容器装到一条装载传输支路上,容器从该支路上被发送到第一传输线。或者,装载装置将容器装载到第一传输线上,容器从该第一传输线传送到其它第一传输线上。以手动的方式将容器装到第一传输线上的方法可以是,用手将放置在夹具上的加有标记的容器放到第一传输线上。自动装载装置可以包括一个传输线,例如用手将加有标记的容器存放到该传输器上,该传输线上有一个如斜坡一类的引导件,用于将存放的容器引导到一个由一些单个的容器组成的顺序的队列中;还有一个馈送装置,用于将这个队列顺序地馈送到第一传输线上。馈送装置可以由一个公知的门装置构成,例如由一个步进的转轮构成,该转轮有一些沿周边的接收器,每个接收器可以接收一个容器,通过所述的馈送装置可以将单个的容器从队列中接收到接收器上,然后通过步进的旋转以适当的容器间的间隔将这些容器传送到第一传输线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对可供本发明选择的其它自动装载装置有所了解。
当把容器装到了装置上时,最好是先进行一下核查,以确保容器上的标记是可读的并且当把容器放置到一个如圆盘一类的承载装置上时其上的标记处在一个可读的位置。一旦容器被装到了收集通道上,它们便被发送到传输通道上,在传输通道上接受第二次核查,以确保本发明的装置的自动读取装置(如果这些装置正被使用)正确地读取了容器的标记。这个再检查最好是构成第一传输通道上的第一站。
从标记上读取和记录信息的装置可以由公知的与标记的本质相适合的读取装置构成。例如利用光学的条形码阅读器、利用磁头或者光学的字符阅读器。优选的是条形码。对容器进行阅读和处理的整个过程最好是能够在0.5秒内发生。最好是将一个用于初始读取和记录信息的装置放置在容器被装载到第一传输线上的部位上,在这种情况下,该装置可以处在装载装置处或者构成装载装置的一部分,或者在执行将容器装到第一传输线上的动作的下行方向上的一个部位上与第一传输线相邻。这种初始装置的作用是识别和记录容器的涉及病人的标志、样品种类和将要对该样品进行的检测的信息。这实际上是“登记”了样品,因此这些容器可以在本发明的装置中跟踪和发送。
用于在一个特定的部位读取信息的装置可以带有停止装置,用于暂时停止将要对其标记进行读取的单个容器在传输线上的移动,以使该标记在一段适当的时间内被保持在读取装置的读取区间上。这种停止装置最好是包括如光电检测器或电容检测器一类的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容器的存在与否,还包括一个隔离(singulator)装置,用于将单个容器隔离并且使其停止在传输线的读取区间上。隔离(singulator)装置可以是公知类型的,并且可以例如包括一些可以根据检测器对容器的检测而移动的阻挡件,以便将单个的容器隔离在两个阻挡件之间。读取信息的装置可以包括一个用于将容器相对于读取装置的读取区间转向以使标记可以被读取到的装置。这类转动装置可以是上述的可转动的夹具与传输线的结合。这种停止装置和旋转装置的构造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也可以将一个第二读取器放置在该通道的相对侧以进行二次读取,从而不需要转动容器。在一个第三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一个动态的光学读取系统。它可以包括一些可移动的或静止的镜子,这些镜子将从光源发出的光分散到容器的四周然后将它们反射到一个光敏读取器上。
可以将一个自动的或半自动的开盖器插入到该装置的某些工作点上。最好是将它放置在装载装置之后。最为可取的是将它放置到传输线的登记模块之后并且紧靠登记模块的部位。
开盖器的结构使它可以开启可能用于密封一个能够通过本发明的机构进行处理的容器的所有类型的封口。因此它应当能够适合于开启一个螺丝帽以及一个摩擦型的封口。它应当能够用于处理硬的、半硬的或软的盖材料。它应当能够处理硬的塑料帽或者一个被插入到一个试管中并借助于摩擦力保持在位的软的橡胶塞。所有这些处理都不损坏容器壁。
通常将该开盖器置于控制整个装置的操作的计算机的控制之下。该开盖器可以是一个万能的开盖器,即,它可以开启经过它的所有东西。也可以将它设计为只选择性地通过某些打算对其进行所需的检测的容器,或者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在到达一个指定的检测装置之前不能开启而暴露于空气中的容器。一个可选的或者说是补充的结构是将一个开盖装置放置在一个传输支路上的一个检测装置的前方紧靠该检测装置处。通常要用一个第二开盖器来补充在第一传输线上的主开盖器的功能。在这种结构中,容器在通过第一传输线上的万能开盖器时不被开启,而是转到一条支路上,并移到排队通道上,然后在马上要被置于目标检测装置的检测接口装置的控制之下之前被开启。
如果采用一个自动开盖器,人们可能希望在开盖器的下行方向上紧靠着它放一个盖检测器,以确认该盖被完全打开了。这个检测器应当控制一个相邻的门。如果它检测到了一个盖子,它会向所述的门装置传送一个信号,标识出这个出问题的容器并指示门装置启动,将没有完全打开盖或没有合适地打开盖的容器调开。
也可以将一个重新加盖装置装到这一装置中。这种重新加盖装置在一个容器通过了某一里程碑式的部位之后便将容器的盖子重新盖上。或者将一个重新加盖装置与一个检测装置相连,正如开盖器那样,以便将一个装有在不进行取样时需要与外界隔离的敏感性材料或者毒性材料的容器封闭住。
可以在一个或多个传输结构中装入一个容纳溢出物的系统。这可以是一个吊在传输线下面的东西,其上具有或不具有侧盖或顶盖。它可以选择性地用于某些检测装置中。它可以与一个容器接口装置结合在一起使用,也可以构成一个检测装置的一部分。不需要规定具体的装置或材料。对材料和结构的选择留待操作者利用其掌握的技能来进行,或者根据管理机构或法定机构的要求来定。
记录和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计算机或一个微处理器,其中编有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理解的软件。如果该功能是由单个装置来实现的话,数据处理装置必须具有足够大的计算容量和存储容量以便能够实时地控制整个装置以及处理装置中的数据。装置控制功能和数据管理功能可以由同一个计算装置来完成,也可以由不同的装置来完成。一个优选实施例是具有一个针对传输线、选择和发送装置的控制器以及一个具有与该控制器的接口的主数据处理器。一个最为优选的实施例是,控制器和数据处理器是双向的,即控制器与数据处理器通讯,数据处理器又反过来与控制器通讯。一般情况下,数据处理器控制容器接口装置及检测模块并接收来自检测模块的输出。这被称作过程控制管理执行系统(PC/MES)。控制器的一个例子是AllenBradley PLC 5/40ETM。可以用市售的各种计算机中的一种或多种来执行PC/MES功能。
传输支路包括一条大体上扁平的传送带(可以有一条由柔软的线路构成的高架段)从而使整个操作基本上在一个平面内进行。一个例子是一种包括逆行的直线段的设置。这种扁平的传送带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例如一种公知的以可变的连续速度驱动的Flex-Link XMTM系列传输带,可以以例如10-50fpm,又如10-30fpm的速度工作。尽管支路可以是一条进-出线路,但它最好具有这样一个装置,利用该装置,不需要将容器送到第一传输线上就能将容器通过该进-出线路返回来。这在排队通道(下面将描述)因某种原因不能接受容器的情况下特别有用,因为不需要将容器再沿整条线路转回到第一传输线上,然后再回到支路上,只需要使容器围绕着支路反复回转,直到该指定检测的排队通道能够接受该容器。
可以有一条或多条支路。支路的数量由位于检测台的检测装置的尺寸和/或装置的处理容量或处理速度决定。例如,同相的检测可以在两条或多条支路上进行以增加容量或提供备份。
一条支路具有至少一条传送通道和至少一条排队通道。所述的支路传输线的这些通道在结构上可以与第一传输线相似。这些通道可以由限定它们的外边缘的侧壁来限定,在两条侧壁之间的一些中间位置上有一个或多个分隔壁,沿一条传输带的宽度方向将其分成预期数量的通道。侧壁和分隔壁可以包括上述的导轨。
支路的传送通道的作用是围绕着该支路移动容器从而将容器送到预定的检测台。每条支路传输线可以有一条或多条传送通道。支路的传送通道也起到旁路通道的作用,当容器未被选作测试时,可以沿着该旁路通道传送容器,使容器绕过一个或数个检测台。传送通道可以是内通道也可以是外通道;它最好是一条环形传输线的内通道。在传输通道上最好有选择装置和发送装置,用于将容器发送到排队通道。
传输支路的排队通道的作用与第一传输线的收集通道的作用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构成这样一个区域,在该区域上,接口装置和/或设置在该支路附近的检测模块可以对容器起作用。这样,在最低限度地影响容器沿支路的传送通道移动的情况下使处在排队通道内的容器出现在所要进行的检测的接口装置面前。
支路的传送通道最好是一条环形的通道;排队通道则不必如此。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用一条环形的通道将支路传输线的传送通道上的处在容器从支路返回到第一传输线的部位的上行方向上的一个部分与支路传输线的传送通道上的处在将容器从第一传输线送往支路的部位的下行方向上的一个部分连接起来,而选择装置和发送装置则在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下选择容器并且将所选择的容器从支路传输线的传送通道发往所述的环形通道。环形通道可以是一条在结构上与支路传输线或第一传输线相同的传送带,例如Flex-Link XM或XSTM型的传送带或如旋转的圆盘传送带一类的传送带。
尽管在一条支路的外周可以放置任意数量个检测台,但一般要求在一段3米的支路的两侧有两个检测台。这个数目对于本发明的实施并不是关键的,它只是代表仪器和装置的一个实际安装情况。
可以将电、气、水、通讯装置等吊在支路的上层结构之下,使它们处在路径的外面,在需要检修时很容易够得着。最好是将一些支路设置成一个可以被当作插接系统的模块。这种做法也可以将电子控制器装设在支路下方与由这些控制器控制的选择装置和发送装置相近的地方。
容器接口装置是一个可以将容器和/或内装容器的夹具结合到一个检测台或一个检测装置的取样机构上的装置。另一个实施例是,该装置直接从容器中将样品中的一个样本取出来并将其放到一个检测装置的取样机构的接受器上。在一个最简单的实施例中,一个人可以将容器从排队通道上取下来,然后将它们放到一个指定的检测过程的台子上。
能够实现这些功能的容器接口装置是公知的,或者是将公知的装置改装成适用于本发明的装置。这种接口装置的例子包括以下装置:直接取样机,例如容器在该取样机内被从排队通道移到检测装置的取样点;一种取放机,具有机械臂和机械夹,响应于容器检测器而移动和工作,其可以将一个容器或一个由夹具和容器组成的整体从排队通道上夹起,并将容器送到该排队通道附近的检测装置跟前,例如将容器放到一个自动进料装置中,例如放到检测装置的一个圆盘传送带上。取放机具有至少一个夹具,可将一个容器从排队通道夹出来接受检测。最好是使用两个或多个夹具,这使得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容器。例如使用两个夹具,一个可以将检测过的容器从检测装置上移开,与此同时另一个从传输线上取出另一个试管。另一种有用的接口装置是一个吸液机,它可以将一个或多个吸液头分别插入到一个或多个容器中,从容器中抽取要检测的样品的试样,并将抽取出来的试样送到检测装置。另一种有用的接口装置的例子是一种分批移动机,它可以从排队通道中取出数个容器,并将它们安装到导轨中的登录位置上。也可以利用人的手。
可取的是,在接口装置对容器进行接口操作之前或期间,与上面所讨论的读取和记录装置具有相同结构的从容器的标记上读取和记录信息的装置被用来首先从标记上读取信息,然后通过数据处理装置将容器的标志与由读取和记录信息的初始装置所记录的容器标志对应起来,并将具体的检测结果与被检测的样品的标志对应起来。
检测过程由适合于样品的检测构成。例如,在生物样品的情况下它可以是上面讨论过的临床检测。这些检测可以利用上面讨论过的自动检测装置完成。或者,检测过程可以采用手工处理。
就用在本发明中的选择装置而言,这些装置可以包括例如上面所述的从容器的标记上读取和记录信息的装置。从标记上读取的信息最好是至少包括与容器的标志有关的信息,它可以与由读取和记录信息的初始装置记录的容器的标志对应起来,以及包括与检测性质有关的信息,以使数据处理装置能够确认容器的标志,并选择是将容器从第一传输线送到将它们送往合适的检测台的支路上,还是将容器从支路传输线的传送通道送到与合适的检测台相邻的排队通道上。外加的或备选的选择装置可以确认出容器上的缺陷(如上面所讨论),并将容器发送到一个收集通道。
将选择出来的容器从第一传输线的传送通道发往选择出来的支路的传送通道;将选择出来的容器从第一传送通道或支路传输线的传送通道发往与所选择的检测台相邻的排队通道;将容器从排队通道发送到支路传送通道;将选择出来的容器从第一传输线的传送通道发往收集通道以及将选择出来的容器从第一传输线的收集通道发往传送通道的装置都可以包括一个用于在传输线上隔离单个容器的隔离(singulator)装置和一个用于将隔离出来的容器从所述的通道转到另一个通道上的转向器,转向地点位于两条通道走到一起并且并行移动的部位。
转向装置可以包括固定(无源)的或可移动(有源)的挡板,该挡板响应于一个信号并且可以在两个位置之间移动,在其中一个位置使沿着一条通道的行进畅通无阻但挡住另一个通道的入口;在另一个位置,则挡住进入上述的第一通道的入口,但沿着上述的第二通道使容器转向。固定的转向器属于本领域的公知技术。构成可移动的挡板的方法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也是显而易见的。业已发现,能以合适的速度移动的可移动的挡板是枢轴式旋转挡板,其运动是由压缩空气驱动的,而空气的供给则是由响应于数据处理系统的电磁阀控制的。
对于将容器从第一传输线传输到支路传输线的接口装置而言,它可以包括一条传输线,转向装置在其上可以将容器从第一传输线的传送通道传送,进而传送到支路的传送通道。接口装置可以是任何一种能够将容器从第一传输线传送到支路的装置。最好是将两条线路彼此紧贴着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采用一个能够在不干扰容器的正常移动的前提下将容器从一条传送带移到另一条传送带上的机械装置。一个优选的例子是采用一种单通道Flex-LinkXSTM型的与一组导轨并排放置的传送带,它将预先选择出来的第一传输线上的容器送到选择出来的支路的传送带上。其它可供选择的传送装置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由电机驱动的转盘,或者由传输线驱动的转盘。
检测数据可以由任何公知的装置输出及储存。可以用手工的方式将数据输出、存储在检测装置中,也可以用电子的方式将数据取下来送往一个计算装置。以电子方式记录和存储所述检测过程的结果的装置可以包括一个如计算机或微处理器一类的数据处理系统。它可以是与从标记上记录所述的信息的数据处理系统相同的装置,但本发明不作如此限定。
检测数据可以成为循环或反复传送的基础。这种循环或反复传送是在空中(on the fly)进行的。它起因于由检测装置产生的数据,这些数据在与编程在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标准数据相比之后被注明是不精确的或不正确的,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控制容器的发送。因此,数据处理系统不仅根据ID码的初始读数控制容器的处置,而且还可以在检测到由取样源(例如医生办公室或临床实验室)输入的检测曲线中的数据中的不能接受的偏差时,动态地对容器进行重新导向。这一特性具有在早已编程到系统中的现有的检测的级联过程中插入一次重复检测、或者将重新检测加入到那个级联过程的未尾的性能。这一重新检测可以简单地将容器重新转回到同一台仪器中,也可以将容器发送到进行同样的检测的另一台仪器中。并且,在检测过程中还可以当空加入一个新的检测,即,在不循环及卸下容器的情况下加入一个新的检测,然后将其ID重新编程到新的或重复的检测中,然后将其重新装到系统中以便重新送至检测装置。
将容器从支路的传送通道发往第一传输线的装置与上述的将容器从第一传输线发往支路的装置具有同样的功能。可取的是采用与将容器发往支路所用的装置相同的装置完成这一回送,但这对本发明而言是非强制性的。
一个卸载装置被用来从本发明的装置中取出检测完毕的容器。这一卸载操作可以在任何时间在装置中的任何部位进行。最好是先将容器导回到第一传输线上,然后再将它们从装置中取出。但必要时也可以从一条支路上将容器取出。可以将容器引导到本发明的装置的具有卸载装置的地方。可以利用一组转向器或者利用上面讨论过的选择及发送装置来执行这一操作。
卸载装置将容器从传输线上或从一个夹具上或从其它用于围绕着装置传送容器的承载装置上取下来。这可以由手工或机械装置完成。例如,可以用手将试管从夹具上抽出来,并将它们放到如垃圾箱或标志盒一类的贮器中贮存。可以用机械装置完成这一任务。例如可以用一个取放机械将试管从夹具中拉出来,并将它们放到一个接受器中。一种优选的卸载装置是一个取放机,它按照记录在数据处理系统中的记录图表位置放置试管,因此,试管的标志可以找到以用于重新检测。
第一传输线和支路可以各由一台如公知类型的适合于它们各自用途的电机一类的马达来驱动,或者只用一台电机来驱动第一传输线和支路。可以用一台专用的电机来驱动环形的传输线。
第一传输线和支路传输线也可以包括一个开盖装置,用于在检测过程需要时将容器的塞子或盖摘除。第一传输线和支路传输线也可以包括一个再加盖装置,用于在将开口的或摘了盖的容器送到任何需要开了盖的容器的检测过程之后,在装置的工作的某一个阶段将试管一类开口的或开了盖的容器的口再封上。
单传输线,也就是没有支路的传输线,是集第一传输线和支路的特性于一条单传输线的操作中,只是在上面描述的操作中由第一传输线提供的装载/传输操作方面有所不同。采用单传输系统时,最好是采用进出式或环形的传输线结构。传输线可以呈任何一种物理形状,前提是那种形状能够符合于传输线的材料限制和将检测装置沿着传输线并置的要求。例如,它可以是中空的、椭圆形的、或沿其长度方向有一些下凹处或上凸处;这些形状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断续的。尽管传输线最好是以大体上水平的方式运转,但它的布局也可以包括一些斜坡或斜面,它这些斜坡或斜面的终端可以转回到或不转回到它们起点处的平面。
单传输系统的操作包括将容器装载到传输线的传送侧,在该处,容器的专有ID被读取及记录下来。然后,所述的容器沿着传输线被送到一个位于传输通道上并能够将容器转送到检测装置、夹持装置或卸载装置上的门机构上。该门机构具有一个相应的ID读取器,用于读取一个容器的ID并且向门机构发出保持关闭或打开以及转送该容器的指令。如果容器被选定,它便被门机构转送到排队通道。然后,容器以上面所述的方式接受处理,接着被送回到传送通道,然后或者转入另一项检测,或者被卸下来。
本发明的装置最好是包括下面总结出来的其它所需特征。给出这些特征是为了说明本发明,而绝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就第一传输线而言,它包括一个样品检验过程,用于在将样品送至检测过程之前确认样品是否处在适合于接受检测过程检测的状态。例如在生物样品的情况下,样品检验过程可以包括检验样品是否适合于一个选定的临床检测,例如检验分解、污染等项目的混浊度检测或颜色检测。这一检验过程的失败将导致将一个装有错误样品的容器从第一传输线的传送通道传送到收集通道,或者在样品尚适合于选入其它检测时向选择装置发出绕过样品不适合的检测的指令。这一检测过程可以在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下完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线和支路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上升段(“高架段”),以便于人能够接触到装置所处的整个区域从而进行维护和运行。比较合适的是,传输线通过其斜坡段上升到这种高架段上。
可以将传输线构造成模块形式,例如每个模块由传输线的一个区域构成,该区域在各个逆行的段中包括少量(例如四组)选择装置和相应的传送装置,并有一个局部I/O控制系统专属于该模块。业已发现,这种模块结构和控制对于单一集中控制系统而言,在减少所需要的控制线的数量和方便维护方面是比较有利的。
在传输线上的可能发生容器堵塞的一些部位,例如容器从一个通道被传送到另一个通道的部位上,可以配备一个防堵装置,它可以是公知类型的。例如,防堵装置可以由使至少某些容器绕着垂直于传输线平面的轴旋转的装置构成。这种机械可以包括一些可以绕着所述的轴旋转的夹具,以及沿旋转轴的切线方向与这种可旋转的夹具相接触的装置。由于这种传输点有可能也是使容器接受读取和记录信息的装置处理的点,因此防堵装置也可以包括使容器旋转以便使其上的标记暴露在读取信息的装置之下的旋转装置。
支路可以以直角从第一传输线的传送容器部位伸出。可以将支路传输线和传送传输线组成“T”字形,用T字的杆构成支路,T字的每个臂为靠在第一传输线旁边并且总体上与第一传输线并行的传送传输线。在这种结构中,通过将T形的两个臂的端部(即传送传输线的端部)与位于T形的两臂之下的传输带的回路相连,使支路传输线和传送传输线可以组成一个没有端点的环形结构。支路传输线和传送传输线的这种构造使装置的结构特别紧凑。
本发明还提供了将样品送到不同的检测台接受一种或多种指定的检测的方法,该方法涉及到上述装置的使用。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将生物样品送至临床检测。
本发明的装置的上述组成部分的顺序和物理布局将由下述因素决定:样品的性质,容器的性质,其上的标记和信息的性质,在本发明的装置中处理样品的速率,样品所要接受的检测过程的数目和性质,以及装置所处于的位置的自然制约。在本发明的说明书公开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述这些因素,制作出满足任何特定要求的本发明的装置的方法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下面将参照附图以非限定性的例子描述本发明的装置。
参照图1,本发明的装置包括一个(通常)具有一条内道2和一条外道3的第一逆时针循环传输线1。传输线1是一条Flex-Link XMTM传送带,它被设置成在两侧是两条大体上逆向移动的较长的直线,在端部转弯的形式,由此围成大体上棱形的形状。其它几何形状也可采用。两条通道2、3的外缘分别由外壁4、5限定,并且该传输线1被一个中央分隔壁6分成两条通道2和3。在外壁4、5和分隔壁6的面对通道2、3的表面上装有导向脊7。
容器8是安装在可旋转的具有圆形剖面的夹具10中的试管9,在所述的夹具的外表面上有导向槽11,导向脊7可以插入到这些导向槽中,从而引导和阻挡传送线1上的夹具,每个容器中都装有待检测的生物材料的样品(未示出)。在每个试管9上加上了可以用光学形式读取的条形码12,条形码12中编有与试管中的样品的标记和试管9中的样品在本发明的装置中所要接受的检测过程有关的信息。
由一个装载装置13将容器10装到传输线1的外通道3上,装载装置13包括一个公知结构的宽传送带,容器8就放置在该传送带上,并且汇集成由一连串的容器8组成的容器流,然后由公知的装置装载,该公知的装置例如是一个步进的转盘,该转盘具有接受单个容器8的环绕周边的接受器,容器8可以以合适的间隔从该接受器中一一送到通道3上。
容器8刚一被装载到通道3上之后,就被一个由一块斜的挡板组成的转向器14传送到内通道2上。一个从标记上读取信息的初始装置15读取标记上的与每个容器8的标志有关的信息,并且将这一信息通过数据总线17传送到数据处理系统16,由该数据处理系统16记录下来,这实际上是将每个容器8“登记”到本发明的装置中,该初始装置15是一个光学条形码读取器,其上配备了一个隔离器(singulator)和一个公知结构的容器阻挡装置。
如果装置15检测到了容器8的缺陷,例如条形码读不出或没有条形码,则一个转向器18(在转向器18和其它转向器上绘出的箭头表示转向的方向)在数据处理装置16和控制装置17的控制下将该有缺陷的容器8传送到外通道3上。在这一阶段上没有能够检测到缺陷的容器8被留在传输线1的内通道2上。转向装置18可以由一个公知结构的可移动挡板构成,例如可以在压缩空气驱动下摆动,关闭一条通道并将容器8转到另一条通道上。装置15和18的动作加起来最好是花0.5秒左右的时间。因此,内通道2起到传送通道的作用,通过该通道,容器8在本发明的装置中传送,外通道3起到收集通道的作用,有缺陷的容器和/或样品被送到该通道上。
在最初读取并“登记”后,样品8在图中19所示部位被送入一个检验步骤。在19处进行的检验包括,一个与上述的装置15具有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用于从标记上读取信息的装置20从标记上读取与每个容器8的标记以及容器中的样品所要接受的检测有关的信息。在19处有一个公知类型的检验装置21,该装置由数据处理系统16和控制系统17控制,检验容器中的样品所具有的适合于接受所要进行的检测的特性,例如混浊度、颜色等。如果装置20以与装置15相同的方式检测到了容器上的缺陷,或者装置21检验到样品不适合于该项具体的检测,与装置18相同的转向装置22则将有缺陷的容器8送到外侧的收集通道3上,或者,数据处理装置16做出样品不适合于一些检测步骤但适合于其它检测步骤的记录,然后可以将容器8绕过它不适合的检测步骤。
23是一个开盖装置。装置23包括一个与装置15相似的用于从标记上读取信息的装置24,该装置从标记上读取与每个容器8的标志以及容器中的样品所要接受的检测步骤有关的信息。如果样品所要接受的检测步骤需要将试管的盖子或塞子打开,则一个开盖装置25(它可以是公知形式的)在数据处理系统16和控制系统17的控制下将盖子或塞子打开。开盖装置23可以包括一个与装置18相似的转向装置26,它响应于装置24,在数据处理系统16和控制系统17的控制下将容器8送到外侧的收集通道3上。因此,外侧的收集通道3起到这样一个通道的作用,即,可在该通道上或者借助于该通道对容器8进行处理。应当理解,可以将开盖装置23放到本发明的装置的其它部位上,只要它处在任何一个需要开盖容器的检测的上游方向上即可。
图中的装置具有两条支路传输线27和28,尽管它也可以只有一条支路或有多条支路。每条支路传输线27、28的总体结构与第一传输线的相同。每条支路传输线27、28具有一条逆时针循环的传送线,该传送线具有一条内通道29和一条外通道30。传输线27、28是Flex-Link XMTM传送带,它被设置成两条大体上逆向移动的较长的直线部分,该直线部分与传输线1的两条长的直线段大体上成直角,在紧靠第一传输线1处有一个端部,并且在远离第一传输线1的端部转弯。其它几何形状也可采用。两条通道29、30的外缘分别由外壁31、32限定,并且传输线27、28被一个中央分隔壁33分成两条通道29和30,中央分隔壁33在传送带27、28的宽度方向上将它们分成预期数目的通道29、30。在外壁31、32和分隔壁33的面对通道29、30的表面上装有导向脊(未示出),其横截面与图2所示的第一传输线的相应部分大体上相同。
在支路27、28的靠近传输线1的端部,支路27、28弯曲,形成传输通道34、35,它们与第一传输线1的外通道3以相同的速度并排移动。采用Flex-Link XMTM传送带使这种运动成为可能。因此,支路27、28大体上呈"T"形,该T字形支路的横向臂便是传输通道34、35。在传输通道34、35的端部,传输通道在T字臂的正下方回转成一个环路36。图4以分解透视图的形式显示出了这种结构,该图是在T字的臂上沿着T字的杆部朝下看时的示意图,即,沿图1中的箭头A的方向的透视图。采用Flex-Link XMTM传送带就形成这种构造,并且已经发现以这种方式构成特别方便,并且效率高。
37是一个选择装置和发送装置,它在数据处理装置16和控制装置17的控制下选择容器8并且将选择出来的容器8从第一传送通道2发往传输通道34,然后发往已选择的支路27的外通道30,接着很快被一个斜的导向表面38送往支路27的内通道29。通过将壁5、6成形为能够引导容器的形状,而使容器8沿着传输通道34传送。装置37包括一个从标记上读取信息的装置39,与装置15相似,该装置从标记上读取与每个容器8的标志以及容器中的样品所要接受的检测有关的信息。如果样品所要接受的检测步骤需要将容器转向到支路27上,则一个与装置18相似的转向装置40在数据处理系统16和控制系统17的控制下将容器8发送到外通道3上,然后传到传输通道34上,然后传到传输支路27的外通道30上。相反,如果样品所要接受的检测步骤不需要将容器转向到支路27上,则转向装置40不使容器转向,因此,容器8仍然处在传输线1的内传输通道2上。
然后,在支路27上,容器8沿着支路27的内通道29前进。41是选择装置和传输装置,它在数据处理系统16和控制系统17的控制下选择容器8并将选择出来的容器8从支路27的内通道29传输到支路27的外通道30。装置41包括一个从标记上读取信息的装置42,与装置15相似,该装置从标记上读取与每个容器8的标志以及所要进行的检测步骤有关的信息。如果样品所要接受的检测步骤需要将容器8转向到外通道30上,则一个与装置18相似的转向装置43在数据处理系统16和控制系统17的控制下将容器8发送到外通道30上。相反,如果样品所要接受的检测步骤不需要将容器转向到外通道30上,或者装置42以上述的方式检测到了容器8上的缺陷,则如上述的方法转向装置43不将容器转向到外通道30上,因此,容器8仍然处在内通道29上。
外通道30是排队通道,容器8被转向到该通道上。在通道30附近有一个容器接口装置44,它在数据处理系统16和控制系统17的控制下将容器8或者容器8中的样品从外排队通道30传送到与它相邻的由数据处理装置15控制的检测装置45上。数据处理装置15也记录和存储检测结果,并将这些结果与样品的标志结合起来。接口装置44可以是公知类型的,例如上面提到过的直接取样器、取放器、吸液器、分批移动器,检测装置45也可以是公知类型的,例如公知的自动临床检测装置。如果接口装置44为了检测过程45的目的而将容器从通道30上移走,则它必须将容器送回到通道30上。在接口装置44的上行方向上可以有一个从标记上读取信息的装置46,与装置14相似,该装置读取与每个容器8的标志以及所要进行的检测步骤有关的信息,使得检测结果可以同容器中的样品结合起来,并且在即将在装置上进行检测之前确认检测步骤45是合适的。
当完成了在45所示部位的检测步骤以及利用接口装置44将需要返回的容器从检测过程45返回到了外通道30之后,由壁33的倾斜部分构成的转向装置47将容器8送回到内通道29以便围绕着支路29传输,这样,内通道29起到传输通道的作用。
在41所示部位的容器8绕过检测过程45,不被转向到外通道30上,而是在内通道29上继续围绕着支路27传输,内通道29起到传输通道的作用。
容器8在内通道29上围绕着支路27移动时会遇到支路的另一个部分48,它也只是一个传输线,该传输线又另外具有一组或多组与41、42、43、44、45、46、47相应的部件,它可以将容器8送到另一个检测过程中。并且,或者可选择地,在48所示区域可以将绕过了检测过程45的容器8送至检测过程中。
尽管在传输线27上示出了两个检测过程45,但只有一个检测过程或者有多个检测过程也是可行的。当有两个或多个检测过程时,这些检测过程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在49所示部位,内通道29继续延伸,形成一个环形通道,它可以是由电机(未示出)控制的一条传送带,或一个转台。这使内通道27上的容器8得以转回到支路25的内通道27上,例如当在检测过程45的上行方向上紧靠检测过程的排队通道排满的情况下(位于装置42和装置45之间的排队通道30可以带有一个传感器(未示出),用于检测通道30是否是满的,并且通过数据处理装置16和控制装置17可以指挥转向器43不将容器8送到已满的排队通道30上),又如在检测过程45太忙并且已超容量的情况下,将内通道27上的容器8转回到支路25的内通道27上重新进行检测。与从标记上读取与各容器8的标志有关的信息的装置15相似的用于从标记上读取信息的装置51和与装置1相似的转向装置52位于内通道29与环形通道49相遇或汇合之处的上行方向上。如果装置51识别出了将要被处于忙状态的检测过程45检测的容器8,则在数据处理系统16和控制系统17的控制下,转向装置48将这样的容器8送到环形通道46上,然后送回到通道30的处在待查询的检测过程45的上行方向上的一个部位上。相反,如果装置51发现不需要使容器8环行,则转向装置52不将容器8送到环形通道49上,而是沿着作为返回装置的传输通道35,借助于壁32、33的倾斜部分穿过传输线1的外部将容器8送回到传输线1的内传输通道2上。
同时,在37所示部位绕过支路27传送的容器沿着传输线1的内传输通道2行进,并且沿着传输通道35行进的容器8与沿着传输线1的内通道2行进的容器8在53所示部位汇合。
容器8在沿着传输线1的内传输通道2行进时会遇到又一个装置37′,该装置重复装置37的作用,将容器8选择出来并传送到支路28上。支路28的结构和运行情况总体上与支路27的相同,并且支路28可以有另外的、备用的或重复的检测过程与支路27的检测过程45相应。所以本文没有详细地绘出或描述支路28,因为它的特征与支路27的相应。容器8被传输通道35′以与支路27相似的方式送回到传输线1的内传输通道2上,容器8的队伍在53′处汇合。
在传输线1的内传输通道2的处在53′的下行方向上的一个部位上有一个再加盖装置54。装置54可以处在传输线1或支路27或28的任何一个位置上,只要在该位置上,容器8处在检测过程45的下行方向上就行,该检测过程45要求容器8是没有被盖上的,以便执行该检测过程。装置54包括与装置15相似的从标记上读取信息的装置55,该装置从标记上读取与各容器8的标志有关的信息。在数据处理装置16和控制系统17的控制下,装置55判定容器8是否在23所示部位上经过了开盖过程,如果它经过了且需要重新盖上,则由一个可以是公知类型的加盖装置56将盖子盖到容器8上。一个与装置18相似的转向装置57将容器8送回到外部的收集通道3上,可以在收集通道3上执行再加盖操作,然后,斜的导轨58将容器8送回到传输通道2上。
在第一传输线1的处在支路27、 28和再加盖装置54的下行方向上的一个部位上有一个卸载装置59,该装置59包括一个类似于装置15的从所述标记上读取信息的装置60,这个装置60从所述标记上读取与每个容器8的标志有关的信息;一个与装置18相似的的转移装置61,其从传输线1的内传输通道2上将容器8转走,并同时将容器8从传输线1上转走。所述的卸载装置59在数据处理装置16和控制系统17的控制下响应于由装置60读取的信息,将卸下来的容器8放到一些已知的位置上(未示出),例如放置到分层的托盘上,每个容器在分层的托盘上的XYZ坐标由数据处理系统记录下来,在需要时可以连续地存取。装置60读取到的信息和数据处理系统16记录到的信息识别到容器8离开了传输线1,事实上是从本发明的装置中“退掉”容器8。
装置15和从容器的标记上读取信息的相应的装置可以反复地确认试管的标志和它们在本发明的装置中的位置,并且在这些装置中的每一个上的缺陷都可以被检测,然后可以将有缺陷的容器从传输通道转送到收集通道上。这使得本发明的装置具有精确性和可靠性,并且能够迅速地识别装置中的问题或错误。
尽管上面将检测过程45描述成自动检测设备,但它们也可以是一个检测站,在该检测站上,容器被类似于装置59的装置卸下来,以便进行手工检测,例如长期培养。
尽管将传输线1描述成具有一条收集通道3,但它也可以具有两条或多条收集通道,例如有一些与图中的通道2、3平行的通道,或者可以高架在传输线1的上方,例如借助于传送带的倾斜段与通道2、3相连。
传输线1的两条通道2、3的一些区段可以是高架的,例如构成支路27、28之间的一座引桥,这种高架部分可以借助于传送带的倾斜段高架起来。
第一传输线1和支路27、28可以由各自的电机驱动,例如具有速度控制的电机,但是利用上面提到的Flex-Link XMTM系列传送带使得第一传输线1和至少一条支路可以由一个电机驱动。
在53、53′所示部位和在转向装置将容器8引到另一条通道的其它部位上可以有防阻塞装置(未示出),用以通过使样品8旋转从而通过转动使彼此分开来以防止在连接处出现阻塞。
在工作过程中,当第一传输线1和传输支路27、28是Flex-Link XMTM系列传送带时,可以很方便地以10-50fpm的速度驱动它们,例如可以通过调节将速度设定为10fpm至30fpm,或者可以通过调节将速度设定为20-50fpm。这样的速度使得本发明的装置可以以每小时大约5000个样品的速率处理试管中的生物材料样品。
支路27、28和传输线1可以是模块结构,这样使得包括少量由控制系统17控制的装置在内的较短的一段传输线可以作为一个单元来控制。这种模块结构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所需要的互连线路的量。
图5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单路传输装置。这种椭圆形的结构以及图5中标记出来的各标号与图1所示装置的那些标号对等,不同之处在于图5中的装置没有采用支路。图5中用61以内的数字代表的部件都与图1中的相同。它们以与上面所述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执行相同的功能。在图5中加了几个部件。下面详细描述这些部件。
参照图5中另加的几个部件,开盖检测装置62被放置在开盖装置23的下行方向上紧靠开盖装置23的部位上。其目的是确认开盖装置23已适当地将一个容器的盖打开了。它也可以检测由开盖过程造成的或由其它一些原因引起的容器开口的破损。检测器65作为检测装置。它是一个光学装置,用于检测一个指定的容器上的盖在不在。该检测器读取一个容器的专有标志,并检测盖子在还是不在。这一数据作为一个信息被送回到开盖检测器62,开盖检测器62与数据处理器16通讯。处理器16将标志和盖数据与该标志的指令组相比较,确认盖子是被打开了还是未被打开这一事实,以及确认预定的事件是否实际上发生了。如果来自检测器65的数据与开盖器的指令相矛盾,则转向装置68被开盖检测器62起动,将容器从传输线2转送到保持/排队线3上。通常无论装置23处在传输线的什么位置上,都将开盖检测器62和检测器65以及转向器68与开盖装置23结合在一起使用。
Claims (22)
1、一种将样品送到各个检测台上接受一种或多种指定的检测的自动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
一条第一传输线,用于传送容纳在加有专门标记的容器中的样品,所述的传输线具有至少两条通道以及用于在所述的两条通道之间传送容器的装置,所述通道中的至少一条是传送通道,所述通道中至少还有一条是收集通道;
用于控制所述传输线的运转以及在通道中的容器行进的电子设备;
至少一个第一接口装置,用于将容器从第一传输线传送到一个支路传输线;
一条或多条支路传输线,用于将所述的容器传送到一个或多个可选择的检测台上,所述的一条或多条支路传输线具有至少两条通道,以及在所述的通道之间传送容器的装置,至少一条所述的通道是传送通道,至少一条所述的通道是排队通道;
一个容器接口装置以及一个样品检测过程设置在所述的一条或多条支路传输线附近;
第一选择装置和发送装置,用于选择容器以及将所选择的容器从支路传输线发往位于所选择的检测台附近的排队通道;
检测装置,用于完成一个检测过程;
将容器从排队通道传输往支路传输线的传送通道的装置;
至少一个第二接口装置,用于将容器从支路传输线送往第一传输线;卸载装置,用于将容器从装置上卸下来。
2、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自动装置,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电子装置,用于从容器的所述标记上读取和记录专有的标记信息;
数据处理装置,用于以电子的形式记录、存储和处理所述信息;
电子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记录信息传送和跟踪所述样品;
所述第一选择装置和发送装置,由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控制;
所述装置还包括:
装载装置,用于将所述的容器装载到所述的装置上;
第二选择装置和发送装置,由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控制,用于选择由所述第一接口装置从第一传输线的传送通道送往指定支路的传送通道的容器;
所述容器接口装置,用于将一个容器或该容器中的样品送至一个检测过程,并且能够与排队通道中的一个容器以及一个检测过程的分段区域相互作用;和
记录和存储所述检测过程的结果的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数据处理装置能够根据从检测装置接收的数据以插入一个重复检测或新的检测的方式自动地再次发送容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传输线具有一个开盖装置,用于自动开启所述容器的盖。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传输线具有一个开盖装置,用于自动开启所述容器的盖。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将容器从第一传输线发往支路传输线的接口装置是一个由电子控制装置控制的有源的门,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在该门之前紧靠该门处读取容器上的专有标记,并引起一个门机构将容器重新引导到传送带的另一个通道上。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将容器从第一传输线发往支路传输线的接口装置是一个由电子控制装置控制的有源的门,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在该门之前紧靠该门处读取容器上的专有标记,并引起一个门机构将容器重新引导到传送带的另一个通道上。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将容器从第一传输线发往支路传输线的接口装置是一个由电子控制装置控制的有源的门,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在该门之前紧靠该门处读取容器上的专有标记,并引起一个门机构将容器重新引导到传送带的另一个通道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将容器从第一传输线发往支路传输线的接口装置是一个由电子控制装置控制的有源的门,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在该门之前紧靠该门处读取容器上的专有标记,并引起一个门机构将容器重新引导到传送带的另一个通道上。
10、如权利要求1、2、5、7、8和9中任何一个所述的装置,其中,在第一传输线上有两个通道,在一个支路传输线上有两个通道。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在第一传输线上有两个通道,在一个支路传输线上有两个通道。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在第一传输线上有两个通道,在一个支路传输线上有两个通道。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在第一传输线上有两个通道,在一个支路传输线上有两个通道。
14、一种将样品送到一个或多个检测台上接受一种或多种指定的检测的自动装置,包括
一条传输线,用于传送容纳在加有专门标记的容器中的样品,所述的传输线具有至少两条通道,用于将所述的容器发往一个或多个可选择的检测台,所述通道中的至少一条是传送通道,所述通道中至少还有一条是排队通道,还具有至少一个容器接口装置,用于将容器从排队通道传送到所述的检测装置以及再送回到所述的排队通道;
一个装载装置,用于将所述的容器装到所述的装置上;
电子装置,用于从所述容器的标记上读取和记录专门的标记信息;
数据处理装置,用于以电子的形式记录、存储和处理所述信息;
电子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的记录信息传送和跟踪所述样品;
选择装置和发送装置,由所述的数据处理装置控制,用于选择容器以及将所选择的容器从支路传输通道发往位于所选择的检测台附近的排队通道;
一个容器接口装置,用于将一个容器或该容器中的样品送至一个检测过程,并且能够与排队通道中的一个容器以及一个检测过程的分段区域相互作用;
检测装置,用于执行检测过程;
记录和存储所述检测过程的结果的装置;
将容器从排队通道发往支路传输线的传送通道的装置;
卸载装置,用于将容器从装置上卸下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数据处理装置能够在从检测装置接收的数据的基础上以插入一个重复检测或新的检测的方式自动地再次发送容器。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传输线具有一个开盖装置,用于自动开启所述容器的盖。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中,将容器从第一传输线发往支路传输线的接口装置是一个由电子控制装置控制的有源的门,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在该门之前紧靠该门处读取容器上的专有标记,并引起一个门机构将容器重新引导到传送带的另一个通道上。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将容器从第一传输线发往支路传输线的接口装置是一个由电子控制装置控制的有源的门,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在该门之前紧靠该门处读取容器上的专有标记,并引起一个门机构将容器重新引导到传送带的另一个通道上。
19、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中,具有一个二通道传送带。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具有一个二通道传送带。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具有一个二通道传送带。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具有一个二通道传送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08/390,463 US5623415A (en) | 1995-02-16 | 1995-02-16 | Automated sampling and testing of biological materials |
US08/390,463 | 1995-02-16 | ||
US46044495A | 1995-06-02 | 1995-06-02 | |
US08/460,444 | 1995-06-0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1826A CN1181826A (zh) | 1998-05-13 |
CN1099084C true CN1099084C (zh) | 2003-01-15 |
Family
ID=27013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61932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9084C (zh) | 1995-02-16 | 1996-02-16 | 用于将样品送检的自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0809829B1 (zh) |
JP (1) | JP3676814B2 (zh) |
KR (1) | KR100299814B1 (zh) |
CN (1) | CN1099084C (zh) |
AU (1) | AU710397B2 (zh) |
BR (1) | BR9607386A (zh) |
CA (1) | CA2196613C (zh) |
CZ (1) | CZ262097A3 (zh) |
FI (1) | FI119662B (zh) |
HU (1) | HU223869B1 (zh) |
IL (1) | IL117202A (zh) |
MX (1) | MX9706293A (zh) |
NO (1) | NO327642B1 (zh) |
NZ (1) | NZ302599A (zh) |
WO (1) | WO199602571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87850A (zh) * | 2012-07-25 | 2015-04-01 | 英派克控股有限公司 | 与用于化验室诊断的化验模块紧急对接的人工引入和拾取生物样品的自动模块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69775A (en) * | 1996-07-26 | 1998-06-23 | Labotix Automation Inc. | Automated centrifuge for automatically receiving and balancing samples |
US5941366A (en) * | 1996-09-19 | 1999-08-24 | Labotix Automation, Inc. | Transport system for biospecimens |
EP0898171A1 (en) * | 1996-09-19 | 1999-02-24 | Abbott Laboratories | 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structures for determining an item of interest in a sample |
CA2214207A1 (en) * | 1997-03-11 | 1998-09-11 | Adrian J. Murray |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structure for determining an item of interest in a sample |
JP3413355B2 (ja) * | 1997-03-31 | 2003-06-03 |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 自動分析システム |
US6202829B1 (en) | 1997-11-14 | 2001-03-20 | Bayer Corporation | Conveyor system for clinical test apparatus |
US6024204A (en) * | 1997-11-14 | 2000-02-15 | Bayer Corporation | Conveyor system for clinical test apparatus |
JP3505078B2 (ja) * | 1998-02-23 | 2004-03-0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臨床検査システム |
JP2000046837A (ja) * | 1998-07-28 | 2000-02-18 | Hitachi Ltd | 検体自動開栓装置 |
FI113703B (fi) | 1999-03-12 | 2004-05-31 | Innotrac Diagnostics Oy | Diagnostinen mittauslaite |
KR100396468B1 (ko) * | 2001-05-17 | 2003-09-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 샘플링 캐리어와 공기 분석장치 및 방법 |
DE60305439T3 (de) | 2002-01-25 | 2015-09-03 | Thermo Crs Ltd. | Modulares robotsystem für probenuntersuchungen |
JP3725089B2 (ja) * | 2002-04-11 | 2005-12-07 | アロカ株式会社 |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
DE102004043399A1 (de) * | 2004-09-03 | 2006-03-09 | Bioplan Consulting Gmbh | Anlage zur Behandlung mikrobiologischer Proben |
EP2711681A1 (en) * | 2006-09-21 | 2014-03-26 | Kurashiki Boseki Kabushiki Kaisha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sliced specimen |
ITMI20072254A1 (it) * | 2007-11-30 | 2009-06-01 | Dachi S R L | "impianto di identificazione, trasporto ed indirizzamento automatico di campioni di materiale biologico" |
JP5049769B2 (ja) | 2007-12-25 | 2012-10-17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
JP4729594B2 (ja) * | 2008-04-28 | 2011-07-20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自動分析装置 |
EP2148204B1 (en) * | 2008-07-25 | 2013-01-02 | F. Hoffmann-La Roche AG | A laboratory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and a method to handle laboratory sample tubes |
ES2402225T3 (es) * | 2008-07-25 | 2013-04-29 | F. Hoffmann-La Roche Ag | Un método y un sistema de laboratorio para la manipulación de tubos de muestras y una unidad de análisis por imagen |
WO2011074202A1 (ja) * | 2009-12-15 | 2011-06-23 | 株式会社 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自動分析装置 |
EP2455763B1 (en) * | 2010-11-23 | 2018-10-17 | F. Hoffmann-La Roche AG | Junction, device and process for transporting sample racks |
JP5406821B2 (ja) * | 2010-11-29 | 2014-02-05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自動分析装置 |
EP2759838B1 (en) * | 2011-09-20 | 2019-12-11 |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Sample inspection automation system |
WO2013070740A1 (en) * | 2011-11-07 | 2013-05-16 | Beckman Coulter, Inc. | Aliquotter system and workflow |
US9726686B2 (en) | 2012-02-03 | 2017-08-08 |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 Encoding scheme embedded into an automation track surface |
JP6113193B2 (ja) * | 2012-02-03 | 2017-04-12 | シーメンス・ヘルスケア・ダイアグノスティックス・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 バーコード読み取り式試験管ホルダ |
ITMI20121218A1 (it) * | 2012-07-12 | 2014-01-13 | Inpeco Ip Ltd | Stazione di accantonamento provvisorio di dispositivi di trasporto di contenitori di prodotti biologici |
ITMI20130595A1 (it) * | 2013-04-12 | 2014-10-13 | Inpeco Holding Ltd | Modulo ad angolo di un impianto di automazione di laboratorio con corsie secondarie. |
DE102013209362A1 (de) | 2013-05-21 | 2014-11-27 | Krones Ag | Überwachung und Steuerung einer 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Behälter |
JP6509122B2 (ja) * | 2013-11-01 | 2019-05-08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 検体移載装置及び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
CN105637371B (zh) * | 2013-12-19 | 2018-01-16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检体前处理连接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系统 |
JP6408899B2 (ja) | 2014-12-24 | 2018-10-17 | シス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 測定システム、ラック搬出搬入ユニット、及びラック搬出搬入方法 |
EP3073271A1 (en) * | 2015-03-23 | 2016-09-28 | Roche Diagniostics GmbH | Method of operating a laboratory automation system and laboratory automation system |
EP3314269A4 (en) | 2015-06-26 | 2019-01-23 | Abbott Laboratories | REACTION TANK EXCHANGER DEVICE FOR DIAGNOSTIC ANALYZER |
US10576473B2 (en) | 2015-08-31 | 2020-03-03 |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vention of splashing of non-capped fluid sample during transport on diagnostic laboratory Equipment |
CN105092303B (zh) * | 2015-08-31 | 2018-07-06 | 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医学检验标本的智能收集分拣器械 |
CN105203784A (zh) * | 2015-09-29 | 2015-12-30 | 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智能管状液体标本检测系统 |
CN109476427B (zh) | 2016-07-21 | 2021-09-17 | 西门子医疗保健诊断公司 | 临床实验室体外诊断的自动系统上管理样本对空气的暴露 |
JP6764277B2 (ja) * | 2016-07-28 | 2020-09-30 |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 | 検体検査自動化システム |
US11360110B2 (en) | 2016-09-23 | 2022-06-14 | Hitachi High-Tech Corporation | Sample test automation system |
FR3066275B1 (fr) | 2017-05-10 | 2020-09-18 | Stago Diagnostica | Automate pour la conduite automatisee d'analyses, notamment medicales |
US11912512B2 (en) * | 2021-05-13 | 2024-02-27 | HighRes Biosolutions, Inc. | Overhead labware transport system |
CN113752618B (zh) * | 2021-09-21 | 2024-07-12 | 山东西泰克仪器有限公司 | 自动抽检回流装置 |
CN114324926A (zh) * | 2021-12-30 | 2022-04-12 |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批量检测系统和方法 |
WO2024043764A1 (ko) * | 2022-08-25 | 2024-02-29 | 주식회사 씨젠 | 용기 위치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립형 진단 시스템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07251A (en) * | 1985-06-20 | 1987-11-17 | Golden Aluminum Company | Container scanning and accounting device |
US5038911A (en) * | 1989-02-16 | 1991-08-13 | Rapistan Corporation | Controlled spacing induction from plural lines |
US5208762A (en) * | 1990-12-06 | 1993-05-04 |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 Automated prescription vial filling system |
US5315094A (en) * | 1991-09-23 | 1994-05-24 | R. R. Donnelley & Sons Co. | Automated receiving station for inventorying stock item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144110A5 (en) * | 1971-06-30 | 1973-02-09 | Automatisme Cie Gle | Automated analysis - uses coded flasks for repeat tests of many samples particularly medical |
GB1417852A (en) * | 1972-03-21 | 1975-12-17 | Coulter Electronics | Automatic chemical analysis apparatus |
US4325910A (en) * | 1979-07-11 | 1982-04-20 | Technicraft, Inc. | Automated multiple-purpose chemical-analysis apparatus |
US4798095A (en) * | 1986-04-30 | 1989-01-17 | Teruaki Itoh |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liquid samples among test tubes and for dividing the test tubes into groups |
EP0596883A4 (en) * | 1991-07-26 | 1994-12-07 | Cirrus Diagnostics Inc | AUTOMATED ANALYZER FOR IMMUNOLOGICAL ASSAYS. |
EP0633207A1 (de) * | 1993-07-07 | 1995-01-11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Transportsystem zum Transport von Proben zu unterschiedlichen Behandlungseinrichtungen |
-
1996
- 1996-02-16 KR KR1019970705713A patent/KR10029981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6-02-16 WO PCT/US1996/002133 patent/WO1996025712A1/en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6-02-16 AU AU48687/96A patent/AU710397B2/en not_active Ceased
- 1996-02-16 CZ CZ972620A patent/CZ262097A3/cs unknown
- 1996-02-16 MX MX9706293A patent/MX9706293A/es unknown
- 1996-02-16 CA CA002196613A patent/CA2196613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6-02-16 HU HU9800415A patent/HU223869B1/h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6-02-16 JP JP52517096A patent/JP367681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6-02-16 BR BR9607386A patent/BR9607386A/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6-02-16 EP EP96904643.2A patent/EP0809829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6-02-16 NZ NZ302599A patent/NZ302599A/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6-02-16 CN CN96193289A patent/CN109908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6-02-20 IL IL11720296A patent/IL117202A/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7
- 1997-08-18 NO NO19973794A patent/NO327642B1/n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7-08-18 FI FI973378A patent/FI119662B/fi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07251A (en) * | 1985-06-20 | 1987-11-17 | Golden Aluminum Company | Container scanning and accounting device |
US5038911A (en) * | 1989-02-16 | 1991-08-13 | Rapistan Corporation | Controlled spacing induction from plural lines |
US5208762A (en) * | 1990-12-06 | 1993-05-04 |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 Automated prescription vial filling system |
US5315094A (en) * | 1991-09-23 | 1994-05-24 | R. R. Donnelley & Sons Co. | Automated receiving station for inventorying stock items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87850A (zh) * | 2012-07-25 | 2015-04-01 | 英派克控股有限公司 | 与用于化验室诊断的化验模块紧急对接的人工引入和拾取生物样品的自动模块 |
CN104487850B (zh) * | 2012-07-25 | 2016-10-19 | 英派克控股有限公司 | 与用于化验室诊断的化验模块紧急对接的人工引入和拾取生物样品的自动模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HUP9800415A3 (en) | 2000-04-28 |
KR100299814B1 (ko) | 2001-10-27 |
NO973794L (no) | 1997-10-10 |
IL117202A0 (en) | 1996-10-16 |
WO1996025712A1 (en) | 1996-08-22 |
JPH11500224A (ja) | 1999-01-06 |
NO973794D0 (no) | 1997-08-18 |
EP0809829A1 (en) | 1997-12-03 |
AU710397B2 (en) | 1999-09-16 |
MX9706293A (es) | 1998-02-28 |
IL117202A (en) | 1999-12-22 |
AU4868796A (en) | 1996-09-04 |
CZ262097A3 (cs) | 1999-01-13 |
FI973378A (fi) | 1997-10-16 |
JP3676814B2 (ja) | 2005-07-27 |
CA2196613A1 (en) | 1996-08-22 |
EP0809829B1 (en) | 2013-07-24 |
CA2196613C (en) | 1999-07-13 |
HU223869B1 (hu) | 2005-02-28 |
BR9607386A (pt) | 1997-11-25 |
NZ302599A (en) | 1999-03-29 |
EP0809829A4 (en) | 2009-07-15 |
HUP9800415A2 (hu) | 1998-05-28 |
CN1181826A (zh) | 1998-05-13 |
NO327642B1 (no) | 2009-09-07 |
FI973378A0 (fi) | 1997-08-18 |
FI119662B (fi) | 2009-01-30 |
KR19980702316A (ko) | 1998-07-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084C (zh) | 用于将样品送检的自动装置 | |
US5966309A (en) | Clinically testing biological samples | |
MXPA97006293A (en) | Sampling and automated tests of materials biologi | |
US10274505B2 (en) | Robotic arm | |
EP2776848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sample containers | |
US9506943B2 (en) | Aliquotter system and workflow | |
CA2897572C (en) | Multiple payload type carrier | |
US7964141B2 (en) | Apparatus for handling and classifying microtomized tissue samples | |
US9535081B2 (en) | Automatic analysis system | |
US8066943B2 (en) | Clinical analyzer having a variable cycle time and throughput | |
WO2013116669A1 (en) | Status displaying sample carrier | |
CA2890131A1 (en) | Multiple carrier and sleeve tray | |
MXPA04010098A (es) | Metodo para procesar ensayos en un sistema multianalizador. | |
JPH05506512A (ja) | 温度制御チャンバを有する自動分析装置 | |
JPH05142232A (ja) | 臨床検査用検体振り分けシステム | |
JP2009008552A (ja) |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自動分析装置の分注方法 | |
EP1543334A2 (en) | Increasing throughput of an automatic clinical analyzer system by partitioning assays according to frequency of requested performance | |
JP3726865B2 (ja) | 検体処理システム | |
IL130768A (en) |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handling of biological samples | |
JP2024054752A (ja) | ラベル貼付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115 Termination date: 20140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