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7350A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精喂坊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精喂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07350A CN109907350A CN201910318417.5A CN201910318417A CN109907350A CN 109907350 A CN109907350 A CN 109907350A CN 201910318417 A CN201910318417 A CN 201910318417A CN 109907350 A CN109907350 A CN 1099073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pper
- small
- powder
- micro
- formul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Disintegrating Or Mil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精喂坊。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精喂坊根据饲料的配方生产饲料,精喂坊包括粉碎装置、辅助进料装置、小料斗、微料斗和混合装置。控制方法包括:在配方包括颗粒料时,根据配方控制颗粒料经过粉碎装置后进入混合装置;在配方包括粉料时,根据配方控制粉料经过辅助进料装置后进入混合装置;在配方包括小料时,根据配方控制小料斗中的小料进入混合装置;在配方包括微料时,根据配方控制微料斗中的微料进入混合装置;控制混合装置工作以生产饲料。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精喂坊中,可以自动地将颗粒料、粉料、小料和微料都加入到混合装置中,从而提高生产各种配方的饲料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饲料生产系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精喂坊。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养殖业越来越发达,由传统的散养变成了现在的集中养殖。由于动物(例如,猪)在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要求所需要的营养不相同,因而,按科学配方把多种不同的原料,依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并按规定的工艺流程生产的饲料,广泛应用于养殖业。
然而,相关技术的饲料生产线生产饲料的工艺流程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相关技术的饲料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仍需要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精喂坊。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以用于控制精喂坊根据饲料的配方生产所述饲料。所述精喂坊包括粉碎装置、辅助进料装置、小料斗、微料斗和混合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配方包括颗粒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颗粒料经过所述粉碎装置后进入所述混合装置;在所述配方包括粉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粉料经过所述辅助进料装置后进入所述混合装置;在所述配方包括小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小料斗中的小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在所述配方包括微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微料斗中的微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控制所述混合装置工作以生产所述饲料。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控制精喂坊根据饲料的配方生产所述饲料。所述精喂坊包括粉碎装置、辅助进料装置、小料斗、微料斗和混合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三控制模块、第四控制模块和第五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配方包括颗粒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颗粒料经过所述粉碎装置后进入所述混合装置。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配方包括粉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粉料经过所述辅助进料装置后进入所述混合装置。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配方包括小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小料斗中的小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所述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配方包括微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微料斗中的微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所述第五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混合装置工作以生产所述饲料。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精喂坊用于根据饲料的配方生产所述饲料。所述精喂坊包括粉碎装置、辅助进料装置、小料斗、微料斗、混合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配方包括颗粒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颗粒料经过所述粉碎装置后进入所述混合装置;在所述配方包括粉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粉料经过所述辅助进料装置后进入所述混合装置;在所述配方包括小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小料斗中的小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在所述配方包括微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微料斗中的微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控制所述混合装置工作以生产所述饲料。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精喂坊中,可以分别通过粉碎装置、辅助进料装置、小料斗、微料斗自动地将颗粒料、粉料、小料和微料都加入到混合装置中,从而提高生产各种配方的饲料的便利性,并且能够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了精喂坊的自动化程度。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精喂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5是图1中的精喂坊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精喂坊的传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精喂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精喂坊的粉料传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精喂坊的颗粒传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及图1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精喂坊的粉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精喂坊的脉冲除尘组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3至图17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精喂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精喂坊的作业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精喂坊的作业平台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精喂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的精喂坊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精喂坊的小料斗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的料斗沿XXIII-XXIII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24至图27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精喂坊的破袋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8至图3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精喂坊的安装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精喂坊的大料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图32中的料斗沿XXXIII-XXXIII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3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精喂坊的破袋料斗的立体示意图;
图3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精喂坊的料斗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3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7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38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精喂坊的示意图;
图39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粉碎装置的示意图;
图40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第一控制模块的示意图;
图4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44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粉碎料斗、辅助料斗、小料斗和微料斗的示意图。
图45和图4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7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48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9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50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5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精喂坊的示意图;
图54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第五控制模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阅图1及与图2,本申请的精喂坊100包括混合装置70、辅助进料装置60、搬运装置10和多个粉料斗301,搬运装置10围成有运行空间113,多个粉料斗301安装在运行空间113内,搬运装置10用于将待混合的原料搬运至多个粉料斗301内,多个粉料斗301均与辅助进料装置60连通,辅助进料装置60与混合装置70连通,辅助进料装置60用于称量并存储待混合的原料,混合装置70用于混合待混合的原料。
请结合图31,本申请的粉料斗301可以为破袋料斗303,粉料斗301包括大料斗31和设置在大料斗31上的破袋组件33。在需要将吨袋101内待混合的的原料倾倒到粉料斗301内时,搬运装置10将装有原料的吨袋101搬运至粉料斗301的上方,并将吨袋101放置在破袋组件33上,以使吨袋101在重力作用下与破袋组件33紧密接触,以便被破袋组件33刺破,从而能够将吨袋101内的原料倾倒到大料斗31内,因此,使用破袋组件33将吨袋101内的原料倾倒到粉料斗301内,不需要人工介入,从而提升了饲料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并提高了饲料生产的效率。
每个粉料斗301内存储的待混合的原料可以均不相同。多个粉料斗301内的待混合的原料分别(不同时)加入到辅助进料装置60中,辅助进料装置60能够分别称量从不同粉料斗301进入的待混合的原料的重量,并存储在辅助进料装置60中。混合装置70用于混合从辅助进料装置60进入的多种不同的待混合的原料,以获取不同配比的混合饲料。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粉料斗301中的待混合的原料也可以相同、或者部分相同。待混合的原料可以为粉料,粉料可以为麦麸、糠、大豆粉末、玉米粉末、高粱粉末、面粉等非颗粒状的农产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待混合的原料也可以为颗粒料,颗粒料可以为大豆、玉米、高粱、小麦等颗粒状的农产品。
本实施方式的辅助进料装置60可以称量所有的、从多个粉料斗301进入的待混合的原料后,再一起传输至混合装置70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辅助进料装置60也可以每称量从一个粉料斗301中进入的待混合的原料后,就将待混合的原料传输至混合装置70中,然后再称量下一个粉料斗301中进入的待混合的原料。
现有的饲料生产线在生产饲料时,一般是先称量原料的重量后,再将称重后的原料加入到饲料生产线中生产,从而导致饲料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较低。
本申请的精喂坊100中,辅助进料装置60能够称量并存储待混合的原料,从而辅助进料装置60能够分别称量从不同粉料斗301进入的待混合的原料的重量,并将多种不同的待混合的原料输出至混合装置70中混合以得到混合饲料,提高了精喂坊100的自动化程度。
请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的精喂坊100包括混合装置70、辅助进料装置60、粉料传输组件83、颗粒料斗302、颗粒传输组件82、小料斗41、微料斗49、搬运装置10和多个粉料斗301。
搬运装置10包括滑动支架11、滑动驱动组件12、升降驱动组件13。滑动支架11包括两个子支架,两个子支架分别为第一子支架111和第二子支架112,两个子支架均包括多个支撑座1111和滑轨1112。每个子支架的多个支撑座1111位于同一直线上并间隔设置。支撑座1111的一端固定在用于支撑精喂坊100的支撑面上,该支撑面可以为地面、安装平台等。滑轨1112固定在支撑座1111的远离支撑面的一端,滑轨1112连接多个支撑座1111并呈直线。第一子支架111和第二子支架112间隔并相对设置,第一子支架111和第二子支架112之间形成有运行空间113。
滑动驱动组件12包括第一驱动件121、吊梁122和第二驱动件123。吊梁122设置在两个子支架的滑轨1112上,吊梁122的延伸方向(或长度方向)与滑轨1112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第一驱动件1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驱动件121分别设置在吊梁122的相对两端,两个第一驱动件121能够分别移动地设置在两个滑轨1112上。第一驱动件121的移动方向与滑轨1112的延伸方向(或长度方向)一致。第二驱动件123位于运行空间113内并能够移动地设置在吊梁122上,第二驱动件123能够延伸吊梁122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驱动件121的移动方向与第二驱动件123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升降驱动组件13设置在第二驱动件123上,第二驱动件123移动能够带动升降驱动组件13沿着吊梁122的长度方向移动。升降驱动组件13用于抬升待混合的原料。升降驱动组件13可包括驱动电机、吊绳及挂钩,驱动电机可以驱动吊绳卷设在驱动电机上或从驱动电机上释放出来,当吊绳卷设在驱动电机上时,驱动电机提升待混合的原料;当吊绳从驱动电机上释放出来时,驱动电机降低待混合的原料的高度。具体地,待混合的原料装载在吨袋101内,升降驱动组件13用于抬升装有待混合的原料的吨袋101。
请一并结合图3至图5,辅助进料装置60设置在运行空间113内。辅助进料装置60包括辅助料斗61、粉料称重传感器(图未示)和辅助斗阀门63。辅助料斗61与混合装置70连通。辅助斗阀门63能够移动地设置在辅助料斗61上,辅助斗阀门63相对辅助料斗61移动时能够选择性地使辅助料斗61与混合装置70连通或不连通。粉料称重传感器设置在辅助料斗61内并用于称量辅助料斗61内的待混合的原料。具体地,辅助料斗61包括辅助斗入口611和辅助斗出口612,待混合的原料从辅助斗入口611进入辅助料斗61并从辅助斗出口612输出至辅助料斗61外。本实施方式中,辅助料斗61关于一对称面对称,该对称面定义为辅助斗对称面P1,辅助斗对称面P1垂直于滑轨1112的延伸方向。辅助斗阀门63设置在辅助料斗61的靠近辅助斗出口612的一端。粉料称重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辅助斗阀门63上。
其中,混合的原料可以为粉料,粉料可以为麦麸、糠、大豆粉末、玉米粉末、高粱粉末、面粉等非颗粒状的农产品。
请结合图2、图3和图7,多个粉料斗301安装在运行空间113内。粉料斗301包括大斗进料口3111和大斗出料口3122,待混合的原料能够从大斗进料口3111进入粉料斗301内并从大斗出料口3122输出至粉料斗301外。
多个粉料斗301分布在辅助进料装置60的相背两侧。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粉料斗301的数量为四个,两两为一组分别分布在辅助进料装置60的相背两侧。其中,两个粉料斗301与另外两个粉料斗301关于辅助斗对称面P1对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粉料斗301的数量也可以为奇数,例如,粉料斗301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三个、五个、七个,此时,多个粉料斗301分布在辅助进料装置60的相背两侧;或者,粉料斗301的数量也可以为偶数,粉料斗301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六个、八个,此时,多个粉料斗301对称分布在辅助进料装置60的相背两侧。
请一并结合图7及图8,粉料传输组件83的数量与粉料斗301的数量一致,每个粉料传输组件83连通辅助进料装置60和一个对应的粉料斗301。
粉料传输组件83连通辅助进料装置60的入口及粉料斗301的出口。其中,辅助进料装置60的入口为辅助斗入口611,粉料斗301的出口为大斗出料口3122。本实施方式中,粉料斗301通过粉料传输组件83与辅助进料装置60连通,从而粉料斗301的出口高度能够低于辅助进料装置60的入口高度,此时,粉料斗301相对支撑面的距离可以较小,从而使精喂坊100的整体高度能够做得更小,结构更加紧凑。
请一并结合图3至图5,粉碎装置50包括粉碎料斗51、颗粒称重传感器(图未示)、粉碎斗阀门53和粉碎机54,粉碎机54连通粉碎料斗51及传输装置81,粉碎斗阀门53能够移动地设置在粉碎料斗51上,粉碎斗阀门53相对粉碎料斗51移动时能够选择性地使粉碎料斗51与粉碎机54连通或不连通,颗粒称重传感器设置在粉碎料斗51内并用于称量待粉碎的原料。具体地,粉碎料斗51包括粉碎斗入口511和粉碎斗出口512,待粉碎的原料从粉碎斗入口511进入粉碎料斗51并从粉碎斗出口512输出至粉碎机54内。本实施方式中,粉碎料斗51关于一对称面对称,该对称面定义为粉碎斗对称面P3,粉碎斗对称面P3垂直于滑轨1112的延伸方向并与辅助斗对称面P1重合。粉碎斗阀门53设置在粉碎料斗51的靠近粉碎斗出口512的一端。颗粒称重传感器可以设置在粉碎斗阀门53上。粉碎机54包括粉碎机入口541及粉碎机出口542,粉碎机入口541与粉碎斗出口512连通,粉碎机出口542与第二进料口8112连通。
请一并结合图2、图7及图9,颗粒料斗302的数量包括多个,多个颗粒料斗302分布在粉碎装置50的相背两侧并位于运行空间113内;颗粒传输组件82的数量与颗粒料斗302的数量一致,每个颗粒传输组件82连通粉碎装置50和一个对应的颗粒料斗302。
每个颗粒料斗302内存储的待粉碎的原料可以均不相同。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颗粒料斗302的数量为四个,两两为一组分别分布在粉碎装置50的相背两侧。其中,两个颗粒料斗302与另外两个颗粒料斗302关于粉碎斗对称面P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颗粒料斗302的数量也可以为奇数,例如,颗粒料斗302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三个、五个、七个,此时,多个颗粒料斗302分布在粉碎装置50的相背两侧;或者,颗粒料斗302的数量也可以为偶数,颗粒料斗302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六个、八个,此时,多个颗粒料斗302对称分布在粉碎装置50的相背两侧。
请结合图31,本申请的颗粒料斗302可以为破袋料斗303,颗粒料斗302包括大料斗31和设置在大料斗31上的破袋组件33。在需要将吨袋101内待混合的的原料倾倒到颗粒料斗302内时,搬运装置10将装有原料的吨袋101搬运至粉料斗301的上方,并将吨袋101放置在破袋组件33上,以使吨袋101在重力作用下与破袋组件33紧密接触,以便被破袋组件33刺破,从而能够将吨袋101内的原料倾倒到大料斗31内,因此,使用破袋组件33将吨袋101内的原料倾倒到颗粒料斗302内,不需要人工介入,从而提升了饲料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并提高了饲料生产的效率。
颗粒传输组件82包括颗粒传输管821、颗粒传输件822及颗粒驱动件823。颗粒传输管821包括颗粒进料口8211和颗粒出料口8212,颗粒进料口8211和颗粒出料口8212位于颗粒传输管821的相背两端。颗粒进料口8211与颗粒料斗302的出口连通,颗粒出料口8212与粉碎装置50的入口连通。颗粒传输件822能够转动地安装在颗粒传输管821内,具体地,颗粒传输组件822能够转动地安装在颗粒传输管821的相对两端。颗粒驱动件823与颗粒传输件822连接并用于驱动颗粒传输件822转动。颗粒进料口8211的高度低于颗粒出料口8212的高度,也就是说,颗粒料斗302的出口高度低于粉碎装置50的入口高度。
请结合图2至图4,混合装置70安装在支撑面上并位于运行空间113内。混合装置70与辅助进料装置60连通。混合装置70包括混合机71及混合机支架72。混合机支架72安装在支撑面上,混合机支架72形成有混合机安装孔。混合机71穿设在混合机安装孔内并支撑在混合机支架72上。混合机71包括混合斗711和设置在混合斗711上的搅拌器712。混合斗711用于存储待混合的原料,搅拌器712用于搅拌待混合的原料。混合斗711包括混合斗入口7111和混合斗出口7112,混合斗出口7112收容在混合机支架72内,混合斗入口7111位于混合机支架72外并与辅助料斗61的辅助斗出口612连通。
请一并结合图4至图6,传输装置81包括混合传输管811、混合传输件812和混合驱动件813,混合传输件812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混合传输管811内,混合驱动件813用于驱动混合传输件812转动。
混合传输管811包括第一进料口8111、第二进料口8112和混合出料口8113,第二进料口8112和混合出料口8113分别位于混合传输管811的相背两端,第一进料口8111位于第二进料口8112和混合出料口8113之间。第一进料口8111连通辅助进料装置60的出口,第二进料口8112与粉碎装置50的出口连通,混合出料口8113与混合斗入口7111连通。
混合传输件812经过第一进料口8111处、第二进料口8112处和混合出料口8113处,从而当混合传输件812在混合传输管811内转动时,辅助进料装置60内的原料可以从第一进料口8111进入混合传输管811内并从混合出料口8113输出至混合装置60内,粉碎装置50内的原料可以从第二进料口8112进入混合传输管811内并从混合出料口8113输出至混合装置60内。混合传输件812可以为绞龙。
请参阅图13及图14,小料斗41设置在混合装置70上并与混合装置70连通,微料斗49设置在混合装置70上并与混合装置70连通。
小料斗41可用于存储小料,例如蛋白质、矿物质等粉状的待混合的原料,蛋白质可以为鱼粉、豆饼等原料,矿物质可以为骨粉、石粉等原料。微料斗49可用于存储微料,例如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可以为氨基酸。
小料斗4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每个小料斗41可以存储不同的待混合的原料。微料斗49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每个微料斗49可以存储不同的待混合的原料。下料斗41的数量和微料斗49的数量均取决于饲料的配方。
本实施方式中,小料斗41的出口位于混合装置70的入口的正上方,微料斗49的出口位于混合装置70的入口的正上方,小料斗41的高度小于粉料斗301的高度,微料斗49的高度小于粉料斗301的高度。本实施方式的精喂坊100的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施方式中,混合斗711关于一对称面对称,该对称面定义为混合斗对称面P2,混合斗对称面P2垂直于滑轨1112的延伸方向并与辅助斗对称面P1重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混合斗对称面P2可平行于滑轨1112的延伸方向并与辅助斗对称面P1重合,此时,辅助斗对称面P1也可平行于滑轨1112的延伸方向。
本申请的精喂坊100中,辅助进料装置60能够称量并存储待混合的原料,从而辅助进料装置60能够分别称量从不同粉料斗301进入的待混合的原料的重量,并将多种不同的待混合的原料输出至混合装置70中混合以得到混合饲料,提高了精喂坊100的自动化程度。
请参阅图7及图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粉料传输组件83包括粉料传输管831,粉料传输管831包括粉料进料口8311和粉料出料口8312,粉料进料口8311与粉料斗301连通,粉料出料口8312与辅助进料装置60连通,相对于用于支撑精喂坊100的支撑面,粉料进料口8311的高度低于粉料出料口8312的高度。
具体地,粉料传输组件83还包括粉料传输件832及粉料驱动件833,粉料传输件832能够转动地安装在粉料传输管831内,粉料斗传输件832经过粉料进料口8311和粉料出料口8312,粉料驱动件833与粉料传输件832连接并用于驱动粉料传输件832转动。粉料传输组件83可以为螺旋传输机(绞龙),粉料驱动件833可以为电机,粉料传输件832可包括转轴及设置在转轴上的螺旋叶片。粉料进料口8311和粉料出料口8312分别位于粉料传输管831的相对两端。粉料进料口8311连通粉料斗301的出口(即大斗出料口3122),粉料出料口8312连通辅助进料装置60的入口(即辅助斗入口611)。粉料进料口8311低于粉料出料口8312,则粉料斗301的出口高度低于辅助进料装置60的入口高度,此时,粉料斗301相对支撑面的距离可以较小,从而使精喂坊100的整体高度能够做得更小,结构更加紧凑。
请参阅图2及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个颗粒料斗302和多个粉料斗301均分布在辅助进料装置60和粉碎装置50的相背两侧并位于运行空间113内。位于辅助进料装置60同一侧的颗粒料斗302和粉料斗301位于同一直线上,并且,位于辅助进料装置60同一侧的颗粒料斗302和粉料斗301均安装在同一支架上。本实施方式中,位于辅助进料装置60同一侧的颗粒料斗302和粉料斗301均安装在同一支架(料斗支架32)上,从而使精喂坊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具体地,料斗支架32形成有多个料斗收容孔323,多个料斗收容孔323等间隔分布,多个料斗收容孔323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每个颗粒料斗302和每个粉料斗301分别安装在一个料斗收容孔323内。
本申请的精喂坊100中,多个颗粒料斗302对称分布在粉碎装置50的相背两侧,从而使精喂坊100的元件分布更加紧凑。同时,颗粒进料口8211的高度低于颗粒出料口8212的高度,从而使颗粒料斗302的高度可以设置得比较低,进而使精喂坊100的高度可以设置得比较低。
每个颗粒料斗302内存储的待粉碎的原料可以均不相同。多个颗粒料斗302内的待粉碎的原料分别(不同时)加入到粉碎装置50中,粉碎装置50能够分别称量从不同颗粒料斗302进入的待粉碎的原料的重量,并存储在粉碎装置50(粉碎料斗51)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颗粒料斗302中的待粉碎的原料也可以相同、或者部分相同。
本实施方式的粉碎装置50可以称量所有的、从多个颗粒料斗302进入的待混合的原料后,再一起传输至粉碎机54中进行粉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粉碎装置50也可以每称量从一个颗粒料斗302中进入的待粉碎的原料后,就将待粉碎的原料传输至粉碎机54中进行粉碎,然后再称量下一个颗粒料斗302中进入的待混合的原料。
本申请的精喂坊100中,粉碎装置50能够称量并粉碎待粉碎的原料,从而粉碎装置50能够分别称量从不同颗粒料斗302进入的待混合的原料的重量,并将多种不同的待混合的原料输出至混合装置70中混合以得到混合饲料,提高了精喂坊100的自动化程度。
请参阅图3、图10及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粉碎装置50还包括粉碎机支架55,粉碎机54安装在粉碎机支架55上。粉碎机支架55安装在支撑面上,粉碎机支架55能够吸收粉碎机54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具体地,粉碎机支架55可以设置有吸震件,粉碎机54设置在吸震件上,吸震件可以为橡胶件。
请参阅图3、图10及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粉碎装置50还包括脉冲除尘组件56,脉冲除尘组件56包括风机561及与风机561连接的除尘本体562,除尘本体562形成有除尘仓563、除尘入料口564、出风口565及除尘出料口566,除尘入料口564、出风口565及除尘出料口566均与除尘仓563连通,粉碎机54的出口(即粉碎机出口542)连通传输装置81,风机561连通除尘入料口564及粉碎机54的出口连通,除尘出料口566与传输装置81连通,风机561用于将部分被粉碎的原料及风传输至除尘仓563内,进入除尘仓563内的风从出风口565输出至除尘本体562外,部分被粉碎的原料从除尘出料口566传输至传输装置8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除尘出料口566也可以不与传输装置81连通而是与容置装置连通,容置装置可以为袋子、料斗或存储仓,容置装置用于暂时存放进入脉冲除尘组件56内的被粉碎的原料。
具体地,粉碎机54的出口(即粉碎机出口542)连通第二进料口8112。除尘出料口566可以与第二进料口8112连通;或者,传输装置81上的除第二进料口8112之外的位置连通。除尘本体56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本体567和第二本体568。第一本体567呈圆筒状并的围成圆柱形的腔体,除尘入料口564开设在第一本体567的外周面上,除尘入料口564的轴线方向与第一本体567的内壁相切。出风口565开设在第一本体567的远离第二本体568的一端,出风口565的轴线与第一本体567的轴线重合。第二本体568呈圆锥筒状,第二本体568的轴线与第一本体567的轴线重合。除尘出料口566开设在第二本体568的远离第一本体567的一端。除尘入料口564为圆形开口,出风口565为圆形开口。
请结合图12,当脉冲除尘组件56工作时,部分被粉碎的原料和风被风机561由除尘入料口564吸入到第一本体567内,含有原料的气流(风、空气)由除尘入料口564沿着第一本体567的切线方向进入第一本体567内后,沿着第一本体567的内壁由上而下作旋转运动,这股旋转向下的气流称为外涡旋(外涡流),外涡旋达到第二本体568的底部后转而沿着轴线向上旋转。这股向上旋转的空气称为内涡旋(内涡流)。内涡旋中的空气由出风口565输出至除尘本体562外。由于外涡旋和内涡旋的旋转方向相同,含有原料的气流作旋转运动时,原料在惯性离心推动下移向第二本体568的内壁,到达第二本体568的内壁的原料在气流和重力共同作用下沿第二本体568的内壁下降并由除尘出料口566输出至除尘本体562外。
粉碎装置50在工作过程中,粉碎机54粉碎待粉碎的原料后得到被粉碎的原料,部分被粉碎的原料由风机561进入除尘本体562内,进入除尘本体562内的被粉碎的原料沉降后由除尘出料口566进入到传输装置81内;另一部分没有被风机561吸入到除尘本体562内的被粉碎的原料直接由第二进料口8112进入到传输装置81内。具体地,风机561只吸颗粒尺寸较小的被粉碎的原料,颗粒尺寸较大的被粉碎的原料可直接由第二进料口8112进入到传输装置81内。
本实施方式的精喂坊100中,通过在粉碎机上设置脉冲除尘组件,从而能够减少粉碎装置产生的粉尘,提升了精喂坊所处环境的空气质量。本实施方式的粉碎装置50中,由于脉冲除尘组件56只吸部分被粉碎的原料进入脉冲除尘本体562内,因而,风机561的功率可以设置得比较小,并且出风口565处可以不设置风机,除尘出料口566处也可以不设置关风机,从而能够减少脉冲除尘组件56的元件可以设置得比较少,并能够减少粉碎装置50的制造成本。
请参阅图15及图1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精喂坊100还包括作业平台20,作业平台20围成有安装空间214,混合装置70、辅助进料装置60及粉碎装置50安装在安装空间214内,作业平台20形成有与安装空间214连通的支架收容孔220,小料斗41与微料斗49均收容在支架收容孔220内。
平台22可用于存放待混合的原料,该待混合的原料可加入到小料斗41和微料斗49内,并通过小料斗41和微料斗49加入到混合装置70内。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作业平台20形成有安装空间214及与安装空间214连通的支架收容孔220,混合装置70收容在安装空间214内,小料斗41和微料斗49收容在支架收容孔220内,并使小料斗41和微料斗49连通混合装置70,从而使精喂坊100的结构更加紧凑。
请参阅图1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精喂坊100还包括加热装置91及料线92,加热装置91与混合装置70连通,料线92与加热装置91连通,加热装置91用于加热经过混合装置70混合的原料,料线92用于将加热后的原料传输至动物的房舍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91直接与混合装置70连通,此时,加热装置91的入口位于混合装置70的出口(即混合斗出口7112)的下方并与混合斗出口7112连通。在重力的作用下,混合装置70内的原料(饲料)能够依次从混合斗出口7112及加热装置91的入口掉落至加热装置91内。
当房舍内的动物的营养需求发生改变时,混合装置70、粉碎装置50、辅助进料装置60、传输装置81共同用于生产与动物的营养需求相对应的饲料,接着直接将饲料传输至加热装置91加热,然后再通过料线将加热后的饲料传输至动物的房舍。
本申请的精喂坊100中,混合装置70混合得到饲料后直接通过加热装置91加热,然后再通过料线92将加热后的饲料传输至动物的房舍,从而精喂坊100能够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及时地生产饲料并传输至动物的房舍以喂养房舍内的动物;同时,精喂坊100生产的饲料可以直接传输至动物的房舍内喂养动物,进而提升了动物饲养的自动化程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精喂坊100还包括连通加热装置91和混合装置70的饲料传输组件84,饲料传输组件84包括饲料传输管841、饲料传输件(图未示)及饲料驱动件(图未示);饲料传输管841连通混合装置70的出口(即混合斗出口7112)及加热装置91的入口;饲料传输件能够转动地安装在饲料传输管841内,饲料驱动件与饲料传输件连接并用于驱动饲料传输件转动。饲料传输组件84可以为螺旋传输机(绞龙)。
本实施方式的精喂坊100通过设置饲料传输组件84,此时,加热装置91的出口设置不设置在混合斗出口7112的下方,从而便于将加热装置91安装在适当的位置。
请参阅图18至图20,本申请的作业平台20包括框架21、平台22和扶梯23。框架21和平台22共同围成有安装空间214,安装空间214用于收容待安装装置,平台22开设有与安装空间214连通的支架收容孔220,待安装料斗安装在作业平台20上并收容在支架收容孔220内以使待安装料斗与待安装装置对应。扶梯23设置在框架21上并与平台22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待安装装置包括混合装置70、辅助进料装置60及粉碎装置50。待安装料斗包括小料斗41和微料斗49。待安装料斗与待安装装置对应指的是:小料斗41的出料口(即下料口452)位于混合斗入口7111的上方,并且微料斗49的出口也位于混合斗入口7111的上方。
平台22可用于存放待混合的原料,该待混合的原料可加入到小料斗41和微料斗49内,并通过小料斗41和微料斗49加入到混合装置70内。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作业平台20形成有安装空间214及与安装空间214连通的支架收容孔220,待安装装置收容在安装空间214内,并且待安装料斗收容在支架收容孔220内并使待安装料斗与待安装装置对应,从而使作业平台20的结构更加紧凑、并使作业平台20占用的空间较小。
请参阅图18至图20,本申请的作业平台20包括框架21、平台22、扶梯23、安装架24、安装板25、固定架26及平台护栏27。
框架21包括多个横架211、多个支撑架212及多个加强架213。多个横架211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多个横架211位于同一平面内。支撑架212的一端固定在横架211上,支撑架212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在用于支撑作业平台20的支撑面上。加强架2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横架211和支撑架212上。横架211、支撑架212和加强架213共同围成有安装空间214,安装空间214用于安装待安装装置。
本申请的多个横架211包括四个外横架2111、和多个内横架2112。四个外横架2111的首尾依次连接以形成方环形结构,多个内横架2112连接在外横架2111上并收容在四个外横架2111所围成的空间内。
支撑架212包括相连接的支撑杆2121和支撑板2122,支撑板2122设置在支撑杆2121的一端,支撑板2122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支撑面上,支撑杆2121的远离支撑板2122的一端设置在横架211上。支撑架212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其中四个支撑架212分别安装在相连接的两个外横架2111的连接处,其余的支撑架212安装在外横架2111的中间部位上。加强架213的一端设置在支撑架212上,另一端设置在与支撑架212相连接的外横架2111上。
平台22安装在横架211上并位于横架211的远离支撑架212的一侧。平台22、横架211、支撑架212和加强架213共同围成有安装空间214。平台22开设有与安装空间214连通的支架收容孔220,支架收容孔220与四个外横架2111所围成的空间连通。待安装料斗安装在作业平台20上并收容在支架收容孔220内并与待安装装置对应。本实施方式中,平台22呈矩形,支架收容孔220开设在平台22一端的中间位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收容孔220也可以开设在平台22的中心位置。
安装架24设置在框架21上,安装架24形成有与支架收容孔220连通的第一固定孔241,待安装料斗包括第一待安装料斗,第一待安装料斗安装在安装架24上并穿设在第一固定孔241内。具体地,安装架24可以为多根杆件240,多根杆件240间隔设置在横架211上,其中较相邻的杆件240之间形成有第一固定孔241。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安装架24包括四根杆件240,其中较为相邻的两根杆件240形成一个第一固定孔241,另外较为相邻的两根杆件240形成另一个第一固定孔241,两个第一固定孔241位于支架收容孔220的相对两端。平台22包括一对称面,该对称面定义为平台对称面P0,两个第一固定孔241关于平台对称面P0对称。
安装板25为板状结构,安装板25设置在框架21上并覆盖部分支架收容孔220。具体地,安装板25覆盖支架收容孔220的中心位置,此时,两个第一固定孔241分别位于安装板25的相背两侧。安装板25开设有与支架收容孔220连通的多个第二固定孔251。
请结合图21,待安装料斗包括第一安装料斗和第二安装料斗。第一待安装料斗安装在安装架24上并收容在支架收容孔220与第一固定孔241内,第一待安装料斗可以小料斗41。请结合图22,当小料斗41安装在安装架24上时,小料斗41的两个支撑结构46分别与形成第一固定孔241的两根杆件240结合。本申请的第一待安装料斗的数量为八个,其中四个第一待安装料斗安装在一个第一固定孔241内。第二待安装料斗安装在安装板25上并收容在支架收容孔220与第二固定孔251内,第二待安装料斗可以为微料斗49。
多个固定架26设置在支撑架212上,多个固定架26围成有容置孔261,待安装装置设置在固定架26上并穿设在容置孔261内。固定架26设置在支撑架212的靠近横架211的一端并与横架211相间隔。容置孔261的中心轴平行于支架收容孔220的中心轴,并且容置孔261的中心轴与支架收容孔220的中心轴均位于平台对称面P0内。
请结合图20及图21,待安装装置包括混合装置70、辅助进料装置60及粉碎装置50。混合装置70包括混合斗入口7111。待安装料斗与待安装装置对应指的是:小料斗41的出料口(即下料口452)位于混合斗入口7111的上方,并且微料斗49的出口也位于混合斗入口7111的上方。小料斗41内的原料能够从下料口452及混合斗入口7111掉落入混合装置70内,微料斗49内的原料能够从微料斗49的出口及混合斗入口7111掉落入混合装置70内。
辅助进料装置60的辅助料斗61安装在固定架26上并收容在容置孔261内。辅助进料装置60用于称量并存储待混合的原料,辅助进料装置60与混合装置70连通,混合装置70能获取来自辅助料斗61内的粉料。粉碎装置50用于称量、存储及粉碎待混合的原料,粉碎装置50与混合装置70连通。
粉碎装置50的粉碎料斗51安装在固定架26上并收容在容置孔261内。粉碎装置50用于称量、存储及粉碎待混合的原料(将颗粒原料粉碎为粉料),粉碎装置50与混合装置70连通,混合装置70能获取来自粉碎料斗51内的粉料。最终,混合装置70用于混合从小料斗41进入到混合装置70内的原料(通常为精料)、从粉碎装置50进入到混合装置70内的粉料、和从辅助进料装置60进入到混合装置70内的粉料,并能够将三种不容来源的原料混合出不同的比例,从而能够以最佳比例科学地喂养养殖物(猪只)。
请结合图23,平台22可用于存放待混合原料,具体地,多个存储有待混合原料的存储装置搁置在平台22上,若需要用到该待混合原料,工人则可以爬上平台22手动将该待混合原料加入到小料斗41中,或者通过搬运装置(图未示)自动将该待混合原料加入到小料斗41中,加入到小料斗41中的待混合原料从小料斗41的连通口453进入下料通道450后,驱动件431驱动导引件430在下料通道450内转动以将下料通道450内的待混合原料往下料口452的方向运输出直至待混合原料落入混合装置70内。
扶梯23包括阶梯231及阶梯护栏232,阶梯231的一端设置在横架211上,阶梯231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在支撑面上,阶梯护栏232设置在阶梯231的相对两侧。具体地,阶梯231设置在平台22的一边的端部,本实施方式中,阶梯231设置在平台22的远离支架收容孔220的一端。
平台护栏27设置在框架21上并环绕平台22,平台护栏27在扶梯23与平台22的连接处形成有缺口。具体地,平台护栏27设置在外横架211上。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作业平台20形成有安装空间214及与安装空间214连通的支架收容孔220,待安装装置收容在安装空间214内,并且待安装料斗收容在支架收容孔220内并使待安装料斗与待安装装置对应,从而使作业平台20的结构更加紧凑、并使作业平台20占用的空间较小。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精喂坊100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作业平台20、混合装置70及小料斗41,混合装置70安装在安装空间214内,小料斗41安装在作业平台20上并收容在支架收容孔220内并与混合装置70对应。
小料斗41与混合装置70对应指的是:小料斗41的出口(即下料口452)与混合装置70的入口(即混合斗入口7111)对应连通,更具体地,小料斗41的出口位于混合装置70的入口的正上方。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精喂坊100中,作业平台20形成有安装空间214及与安装空间214连通的支架收容孔220,混合装置70安装在安装空间214内,小料斗41安装在支架收容孔220内并与混合装置70对应,从而使精喂坊100的结构更加紧凑。
请参阅图22和图23,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小料斗41包括料斗组件42及导引结构43。
料斗组件42包括料斗本体44及导引管45。料斗本体44包括小斗储料仓442、小斗进料口4401及小斗出料口4412。小斗进料口4401及小斗出料口4412分别位于小斗储料仓442的相背两端。导引管45设置在料斗本体44上,导引管45包括相互连通的下料通道450、运输口451、下料口452及连通口453,运输口451与下料口452分别设置在导引管45相背两端的端面,连通口453设置在导引管45的侧壁454上,小斗出料口4412与连通口453相接,小斗储料仓442与下料通道450连通。导引结构43包括导引件430及驱动件431,导引件430自运输口451处伸入下料通道450内并延伸至下料口452,驱动件431与导引件430连接,驱动件431用于驱动导引件430在下料通道450内转动以将下料通道450内的原料往下料口452的方向运输。
其中,料斗本体44通过位于导引管45侧壁454的连通口453与导引管45连通,有利于导引结构43安装于下料通道450的过程中,能够避免料斗本体44与导引管45的相接处对导引结构43造成阻碍,有利于导引结构43安装的位置更加方便。导引结构43可以是皮带传动结构、蜗轮蜗杆传动结构、曲轴连杆传动结构、绞龙传动结构等等。导引件430可用于运输原料,驱动件431可用于驱动导引件430运动以运输原料。其中,导引件430可以是皮带、蜗轮蜗杆、曲轴连杆、绞龙等等,驱动件431可以是电机。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小料斗41中,通过在下料通道450内设置导引结构43,从而使得原料能够通过导引结构43输送到下料口452处,避免了料斗组件42的原料堆积在导引管45内,使得工人不需要频繁地去疏通清理小料斗41内的堆积原料的工作,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工作负担,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请结合图23,导引件430包括转轴4300及螺旋叶片4301。转轴4300与驱动件431连接,驱动件431能够带动转轴4300转动。螺旋叶片4301环绕并固定在转轴4300的外周面,如此,在驱动件431工作时,驱动件431转动并带动转轴4300与螺旋叶片4301转动,螺旋叶片4301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将原料往下料口452的方向运输,从而使得原料从小料斗41内流出。
料斗本体44与导引管45可以为一体结构。具体地,料斗本体44与导引管45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结构;或者,料斗本体44与导引管45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一体结构的料斗本体44与导引管45的密封性较好,料斗本体44与导引管45的相接处不容易出现裂缝,减少了小料斗41散落原料的情况。此外,一体结构的料斗本体44与导引管45还有利于减少小料斗41的零件数量。
料斗本体44包括小进料斗440及出料斗441。小进料斗440包括小斗进料仓4400、小斗进料口4401及小斗出口4402,小斗进料口4401及小斗出口4402分别位于小斗进料仓4400的相背两端。出料斗441包括小斗出料仓4410、小斗入口4411及小斗出料口4412,小斗入口4411及小斗出料口4412分别位于小斗出料仓4410的相背两端,小斗出口4402与小斗入口4411相接。小斗进料仓4400与小斗出料仓4410连通以共同形成小斗储料仓442。如此,小进料斗440可用于收容原料,出料斗441可用于调整原料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数量及流出的速度。
请结合图23,在小斗进料口4401至小斗出口4402的方向上,小斗进料仓4400的横截面的面积保持不变;在小斗入口4411至小斗出料口4412的方向上,小斗出料仓4410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如此,小斗进料仓4400的空间与小斗出料仓4410的空间结构不同,使得小斗进料仓4400能够较好地装载较多的原料,而小斗出料仓4410自小斗入口4411至小斗出料口4412方向的渐窄式结构有利于避免原料进到下料通道450的数量或速度的波动范围大、不稳定,有利于原料更加均匀地进到下料通道450。其中,小斗出料仓4410的渐窄式结构的宽窄幅度可以做适应性改变,以及小斗出料口4412的口径大小也可以做适应性的改变,以适配不同种类的原料。
料斗本体44包括本体侧壁444,料斗组件42还包括两个支撑结构46,两个支撑结构46设置在本体侧壁444上并分别位于本体侧壁444的相对两侧,支撑结构46包括小斗结合部461及小斗固定部462,小斗结合部461设置在本体侧壁444上,小斗固定部462自小斗结合部461的一端朝远离料斗本体44的方向延伸,小斗固定部462用于安装在待安装件上。如此,料斗本体44与待安装件结合后能够增强小料斗41的稳定性,使得小料斗41不易倾倒。其中,支撑结构46中的小斗固定部462可以是卡合结构、锁扣结构、螺纹结构、或者其他能够将小料斗41安装在待安装件上的机械式结构,在此不一一列举。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小料斗41还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待安装件上。待安装件可以是作业平台20(参见图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料斗本体44包括本体侧壁444,料斗组件42还包括支撑结构46,支撑结构46环绕设置本体侧壁444上。支撑结构46包括环状的小斗结合部461及两个小斗固定部462,小斗结合部461设置在本体侧壁444并环绕本体侧壁444,小斗固定部462自小斗结合部461的一端朝远离料斗本体44的方向延伸,两个小斗固定部462间隔设置并位于料斗本体44的相对两侧,小斗固定部462用于安装在待安装件上。如此,料斗本体44与待安装件结合后能够增强小料斗41的稳定性,使得小料斗41不易倾倒。其中,支撑结构46中的小斗固定部462可以是卡合结构、锁扣结构、螺纹结构、或者其他能够将小料斗41安装在待安装件上的机械式结构,在此不一一列举。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小料斗41还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待安装件上。待安装件可以是作业平台20。此外,小斗结合部461环绕本体侧壁444,使得本体侧壁444的强度能够得到加强。
请结合图22,料斗组件42还包括料斗盖47,料斗盖47运动地设置在料斗本体44上以选择性地敞开或遮挡小斗进料口4401。如此,料斗盖47对原料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料斗盖47能够避免外界杂质直接从小斗进料口4401处进入小斗储料仓442内。此外,在需要添加原料时,由于料斗盖47运动地设置在料斗本体44上,或者说,料斗盖47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料斗本体44上,如此,工人可以将料斗盖47打开,以便将原料倒入小斗储料仓442内。其中,料斗盖47可以滑动地设置在料斗本体44上,或者,料斗盖47可以转动地设置在料斗本体44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料斗盖47包括料斗盖本体470及把手471。料斗盖本体470呈板状结构,把手471设置在料斗盖本体470的表面。当料斗盖47遮挡小斗进料口4401时,把手471位于料斗盖本体470的与小斗进料口4401相背的一侧。如此,工人可通过把手471将料斗盖47敞开或遮挡小斗进料口4401。
料斗本体44包括顶壁443及多个本体侧壁444,多个本体侧壁444依次首尾相连,顶壁443设置在本体侧壁444的一端,多个本体侧壁444环绕顶壁443,顶壁443及多个本体侧壁444共同围成小斗储料仓442,顶壁443及本体侧壁444的一端共同围成小斗进料口4401,料斗盖47能够转动地安装在顶壁443上。如此,转动连接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其中,料斗盖47可绕顶壁443转动,料斗盖47与顶壁443相接处可作为料斗盖47绕顶壁443转动的转轴。料斗盖47的其中一端转动地设置顶壁443上,当需要敞开小斗进料口4401时,工人可通过把手471控制料斗盖47转动。
运输口451朝下料口452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小斗出料口4412朝小斗进料口4401的方向作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夹角θ大于或等于90°并小于150°。如此,夹角θ不至于过小,从而能够避免料斗本体44与导引管45的相接处的结构过于弯折而使得原料堆积于该弯折处,有利于导引结构43尽可能地将堆积的原料往下料口452的方向运输。此外,夹角θ不至于过大,从而能够避免原料从小斗进料口4401倒入后直接从下料口452流出,有利于导引结构43更好地控制原料从下料口452流出的数量和流出的速度。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小斗进料口4401的中心轴4403与下料口452的中心轴4520所形成的夹角θ大于90°并小于150°。其中,小斗进料口4401的中心轴4403可以朝下料口452的方向倾斜,小斗进料口4401的中心轴4403也可以朝远离下料口452的方向倾斜。如此,通过将小斗进料口4401与下料口452的夹角θ设置为大于90°并小于150°,使得夹角θ不至于过小,从而能够避免料斗本体44与导引管45的相接处的结构过于弯折而使得原料堆积于该弯折处,有利于导引结构43尽可能地将堆积的原料往下料口452的方向运输。此外,夹角θ不至于过大,从而能够避免原料从小斗进料口4401倒入后直接从下料口452流出,有利于导引结构43更好地控制原料从下料口452流出的数量和流出的速度。
请参阅图22及图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料口452凸出于本体侧壁444。如此,导引管45能够方便地与待连接装置连通(例如图20中的混合装置70),并能够将原料运输至待连接装置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料斗组件42还包括小料斗阀门(图未示)及小料称重传感器(图未示),小料斗阀门能够移动地设置在料斗本体44的靠近小斗出料口4412的一端,以选择性的使小斗存储仓442与下料通道450连通或不连通,小料称重传感器设置在存储仓442内并用于称量存储仓442内的原料的重量。
请参阅图24,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破袋组件33。破袋组件33包括刀架330和主刀片331。刀架330开设有通孔3300。主刀片331安装在刀架330上。主刀片331围绕通孔3300设置并形成非封闭的第一环形结构3314,主刀片331的刀刃3311的朝向与通孔3300的轴线3302方向一致。
其中,刀架330的轮廓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方形或其他多边形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对应地,通孔330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方形或其他多边形等。
主刀片331形成非封闭的第一环形结构3314是指:主刀片331的形状也可以是上述的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方形或其他多边形等的形状,并且主刀片331的形状形成缺口3313,使得第一环形结构3314的首尾两端相互之间为非接触设置或间隔设置。例如,请参见图24,刀架330的轮廓形状与通孔3300的形状均为方形;主刀片331形成非封闭的方形结构,该方形结构形成缺口3313。或者,请参见图25,刀架330的轮廓形状与通孔3300的形状均为圆形;主刀片331形成非封闭的圆形结构,该圆形结构形成缺口3313。
刀刃3311与通孔3300的轴线3302方向一致是指:刀刃3311的朝向可以与轴线3302平行,刀刃3311的朝向也可以与轴线3302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例如,主刀片331的刀刃3311悬设,刀刃3311朝向工人将装有原料的吨袋放置在破袋组件33上的一侧,刀刃3311的朝向与轴线3302平行;或者,刀刃3311朝通孔3300的中心轴方向倾斜;或者,刀刃3311朝远离通孔3300的中心轴方向倾斜。其中,无论是以哪种倾斜方向进行倾斜,刀刃3311与轴线之间的夹角一般在30度以内。原料可以为玉米、小麦、麦麸、糠等农产品。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破袋组件33中,在需要将吨袋内的原料倾倒到料斗内时,通过将吨袋放置在破袋组件33上,以使吨袋在重力作用下与破袋组件33紧密接触,以便被破袋组件33刺破,从而能够将吨袋内的原料倾倒到大料斗31(图34所示)内,因此,使用破袋组件33将吨袋内的原料倾倒到大料斗31内,不需要人工介入,从而提升了饲料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并提高了饲料生产的效率;同时,破袋组件33通过将主刀片331设置为非封闭的第一环形结构3314,使得破袋组件33在破坏吨袋的过程中,主刀片331的刀刃3311将吨袋扎破,而不会将吨袋破损的部分完全割掉落下来,避免了吨袋碎块混入原料里,从而能够减少因原料掺杂吨袋碎块而造成养殖物身体状况异常的情况。
请参阅图24及图25,刀架330呈封闭的第二环形结构3304,第一环形结构3314与第二环形结构3304一致。第一环形结构3314与第二环形结构3304一致可以理解为:主刀片331在刀架330上的正投影均位于刀架330上;或者,主刀片33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刀架330所处的平面。刀架330呈封闭的环形结构(即封闭的第二环形结构3304),从而使刀架330的结构更加牢固。
请参阅图26,刀架330也可以呈不封闭的第二环形结构3304,第一环形结构3314与第二环形结构3304一致。也即是说,第二环形结构3304的形状也可以是上述的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方形或其他多边形等的形状,并且第二环形结构3304的形状形成缺口3303,使得第二环形结构3304的首尾两端相互之间为非接触设置或间隔设置。如此,刀架330的轮廓形状与主刀片331的轮廓形状一致或相近,有利于破袋组件33的整体外形更加完整与整齐。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环形结构3304也可以与第一环形结构3314不相同,例如,第一环形结构3314形成缺口3313的位置与第二环形结构3304形成缺口3303的位置不同。
刀架330可以为连续不间断的一体结构(如图25或图26所示),刀架330也可以为连续不间断的多体结构(如图24或图27所示)。主刀片331可以为连续不间断的一体结构(如图22所示),主刀片331也可为分体的连续不间断的多片结构(如图24、图26及图27所示)。其中,连续不间断的一体结构是指:刀架330(或主刀片331)为一个一体的结构,没有割裂开多个分体的结构。刀架330为连续不间断的多体结构是指:刀架330为由多个分体结构相互连接组成一个整体。主刀片331为连续不间断的多片结构是指:主刀片331为由多个分体结构相互连接组成一体结构。如此,刀架330与主刀片331的结构类型多变,有利于不同结构类型的刀架330适应多种结构类型不同的主刀片331,也有利于刀架330与主刀片331相互组合形成多种组合方式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原料吨袋,或者,刀架330与主刀片331的多种组合方式也有利于破袋组件33能够与不同结构类型的料斗结合。其中,图27的主刀片331是连续、不间断的多体结构。请参阅图24,破袋组件33还包括多个安装件332,多个安装件332间隔地设置在刀架330上,主刀片331通过多个安装件332能够拆卸地安装在刀架330上。如此,由于主刀片331与刀架330可通过安装件332拆卸连接,有利于工人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原料吨袋更换不同类型的主刀片331,以使得破袋组件33能够更好地破坏吨袋。其中,安装件332可以是卡合结构、锁扣结构、螺纹结构、或者其他能够将主刀片331安装在刀架330上的机械式结构,在此不一一列举。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主刀片331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刀架330上。
请结合图28,下面仅以其中一种结构的例子来说明安装件332,具体地,每个安装件332包括安装座3320及安装杆3321。安装座3320能够拆卸地安装在刀架330上。安装杆3321自安装座3320延伸,安装杆3321的远离安装座3320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3326,主刀片331的刀体3310固定在安装槽3326内,与安装在安装槽3326内的刀体3310对应的刀刃3311从安装槽3326露出。如此,主刀片331的刀体3310固定在安装槽3326内,并由刀刃3311露出安装槽3326外,有利于主刀片331的整体结构不易被原料及原料袋压得变形。
其中,安装槽3326的类型可以根据主刀片331的类型进行适应性改变。例如,安装槽3326可以是通槽的结构,即安装槽3326开设在安装座3320的端面3328并贯穿安装座3320相对两侧的侧面3329。安装槽3326也可以是非通槽的结构,即安装槽3326开设在安装座3320的端面3328且不贯穿安装座3320的侧面3329;或者,安装槽3326开设在安装座3320的端面3328并贯穿安装座3320的其中一侧的侧面3329。
请结合图24和图28,刀体331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315,安装杆3321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327,第二安装孔3327贯穿安装杆3321并与安装槽3326连通,每个安装件332还包括紧固件(图未示),紧固件穿设在第一安装孔3315和第二安装孔3327内。如此,孔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通过紧固件即可将主刀片331与安装杆3321进行固定,使得破袋组件33的组装与拆卸更加方便。
其中,第一安装孔3315与第二安装孔3327可以是螺纹孔,紧固件可以是螺钉,主刀片331与安装杆3321通过螺钉连接。当然,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孔3315与第二安装孔3327也可以是普通的孔,孔内没有形成螺纹,紧固件包括螺钉和螺母,螺钉穿设第一安装孔3315与第二安装孔3327后,螺钉再与螺母结合进行固定。
请结合图24和图29,刀架330包括分体或一体的多个子刀架3301,多个子刀架3301依次连接,相邻的两个子刀架3301呈第一夹角(该第一夹角可称为刀架夹角α),相邻的两个子刀架3301的相接处设置有一个安装件332,安装件332的安装座3320包括相接的第一座体3323及第二座体3324,第一座体3323与第二座体3324分别安装在相邻的两个子刀架3301上;第一座体3323与第二座体3324之间呈第二夹角(该第二夹角可称为座体夹角β),该夹角(或座体夹角β)与该夹角(或刀架夹角α)相同或不同。如此,安装座3320的结构与子刀架3301之间的排布位置相适应,有利于安装座3320与刀架330的结合后的结构更加合理。
其中,刀架330包括分体的多个子刀架3301是指:每个子刀架3301为各自独立的结构,多个子刀架3301相接组成一个整体的刀架330,如图24所示。刀架330包括一体的多个子刀架3301是指:每个子刀架3301并非为独立的结构,每个子刀架3301作为刀架330整体的一部分,如图26所示。
请结合图24,每两个相邻的子刀架3301的相接处均设置有一个安装件332,在相接处的两个安装件332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件332(该类安装件332的结构可以为图28所示的结构)。如此,数量较多的安装件332能够较好地固定主刀片331,当利用破袋组件33破坏吨袋时,能够减小主刀片331发生的形变。
其中,安装件332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不同结构类型的安装件332设置在刀架330的不同位置上。例如,位于每两个相邻的子刀架3301的相接处的安装件332的安装座3320(第一座体3323与第二座体3324)可以呈“L”形分布(如图29所示),即第一座体3323与第二座体3324呈非直线结构,第一座体3323的中心线与第二座体3324的中心线呈第二夹角。而位于相接处的两个安装件332之间的安装件332的安装座3320可以呈“一”形分布(如图28所示),即可以理解为第一座体3323与第二座体3324呈直线排布,或者说,位于相接处的两个安装件332间的安装件332不区分第一座体3323与第二座体3324。如此,工人可以根据刀架330上不同位置的结构,选择相适应的安装件332以使得安装件332更加稳定地将主刀片331固定在刀架330上。
请结合图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安装座3320包括第一座体3323及第二座体3324的情况下,安装杆3321的数量可为两个,两个安装杆3321分别为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自第一座体3323延伸,第二杆体自第二座体3324延伸,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可以间隔或相接,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均可用于安装主刀片331。第一杆体上开设的安装槽3326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杆体上开设的安装槽3326的延伸方向呈第三夹角,该第三夹角的大小与第一座体3323和第二座体3324之间形成的第二夹角相同。
请结合图27,刀架330呈方环形,破袋组件33还包括支座333及副刀片334。支座333设置在刀架330上并收容在通孔3300内,支座333位于方环形的对角处。副刀片334通过安装件332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支座333上并收容在主刀片331围成的收容空间3312内,副刀片334的一端与主刀片331连接,副刀片334的另一端与主刀片331相间隔。如此,通过增设副刀片334,有利于增加破袋组件33刺破吨袋的区域,使得刺破原料吨袋后,原料在相同的时间内流出的数量增多,从而能够加快生产效率。其中,副刀片334也可通过安装件332固定在支座333上。
请结合图27和图31,每个对角处设置有一个安装件332,安装件332的安装座3320包括相接的第一座体3323、第二座体3324及第三座体3325,第一座体3323、第二座体3324、及第三座体3325分别安装在相连的两个子刀架3301及支座333上。如此,安装座3320的结构与子刀架3301之间的排布位置相适应,有利于安装座3320的结构与刀架330的结合后更加合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安装座3320包括第一座体3323、第二座体3324及第三座体3325的情况下,安装杆3321的数量可以为三个,三个安装杆3321分别为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及第三杆体,第一杆体自第一座体3323延伸,第二杆体自第二座体3324延伸,第三杆体自第三座体3325延伸。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及第三杆体三者之间可以均相互间隔;或者,三者之间均相接;或者,三者中任意两个相接;或者,三者中任意两个相接且该任意两个均与另外一个间隔。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均可用于安装主刀片331,副刀片334的其中一端可以安装在第三杆体上。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座体3325可以与另外两个座体中的任意一个(第一座体3323或第二座体3324)相接作为一个座体。或者,第一座体3323、第二座体3324及第三座体3325三者相互相接作为一个座体,即安装座3320不区分第一座体3323、第二座体3324及第三座体3325。
请参阅图32和图33,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大料斗31可以包括大进料斗311及大出料斗312。大进料斗311包括大斗进料仓3110、大斗进料口3111及大斗出口3112,大斗进料口3111及大斗出口3112分别位于大斗进料仓3110相背的两端。大出料斗312包括大斗出料仓3120、大斗入口3121及大斗出料口3122,大斗入口3121及大斗出料口3122分别位于大斗出料仓3120的相背两端,大斗出口3112与大斗入口3121相接(连通)。
其中,在一般情况下,料斗在密封出料口的情况下,料斗的进料仓和出料仓能够容纳一定规格大小的原料,工人能够根据料斗的容纳容量倒入相匹配的原料量而不会使原料溢出。料斗在刚开始投入使用时,工人可以将对应规格大小的一袋原料从进料口处全部倒入料斗内,原料充盈在进料仓及出料仓内而不会溢出。然而,料斗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料斗容易发生形变,并导致料斗的容量发生改变,此时,工人若再将相同规格大小的一袋原料倒入进料仓后,会有一部分的原料从进料口处溢出。由于工人通常通过操作吊载结构将原料倒入料斗里,工人并不在料斗附近,造成工人一般很难及时发现原料溢出的情况。
此外,即使工人发现原料掉落在地上,只会本能地意识到可能是自己操控吊载结构的操作手法不当,而不会想到其他原因。如此,造成原料的严重浪费。经申请人研究后发现,原料溢出的原因在于料斗,由于原料从料斗的进料口的上方(即进料口的与出料口的相背的一侧)倒入进料口,原料对进料斗的外周壁造成的冲击,再加上原料在未完全倒入料斗内的过程中,装载原料的吨袋或原料桶搭载在进料口上,造成料斗的过负载,长年累月,使得进料仓的外周壁的各处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大料斗31还可以包括加强件313,加强件313环绕设置在大进料斗311的外周壁3113上并位于大斗进料口3111与大斗出口3112之间。其中,加强件313可以是设置在外周壁3113上的加强筋条,加强件313也可以是设置在外周壁3113上的钢板或钢板片。当然,加强件313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加强大斗进料仓3110的外周壁3113的强度或使得大斗进料仓3110的外周壁3113不易变形的结构,在此不一一列举。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大料斗31通过在大进料斗311的外周壁3113上形成加强件313,加强件313环绕大进料斗311的外周壁3113设置,当外周壁3113受到沿径向的碰撞或受到沿轴向(轴线3115方向)的压力时,大进料斗311的外周壁3113不容易凹陷变形,有利于大斗进料仓3110的空间尺寸保持不变,工人即使再将相同规格大小的一袋原料倒入大斗进料仓3110后,也不容易出现原料从大斗进料口3111处溢出的情况,减少了原料的浪费。
请继续参阅图32和图33,大料斗31还包括支撑件314,支撑件314环绕设置在大进料斗311的外周壁3113并位于大斗出口3112处和/或大斗入口3121处,支撑件314用于与待安装架结合以将大料斗31安装在待安装架上。如此,大料斗31与待安装架结合后能够增强大料斗31的稳定性,使得大料斗31不易倾倒。此外,支撑件314环绕外周壁3113,也能够对外周壁3113起到强化的作用,能够进一步减少外周壁3113发生变形的情况。
其中,支撑件314可以是卡合结构、锁扣结构、螺纹结构、或者其他能够将大料斗31安装在待安装架上的机械式结构,在此不一一列举。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大料斗31还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待安装架上。待安装架可以是料斗支架32(见图25)。
大进料斗311与大出料斗312相接形成大斗储料仓319,支撑件314包括大斗结合部3140和大斗固定部3141,大斗结合部3140设置在大进料斗311的外周壁3113上并环绕大进料斗311,大斗固定部3141自大斗结合部3140的一端朝远离大斗储料仓319的方向延伸,大斗固定部3141环绕大斗结合部3140。如此,大斗结合部3140环绕大进料斗311的外周壁3113,使得大进料斗311的外周壁3113(或大斗出口3112和大斗入口3121)的强度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大料斗31可通过大斗固定部3141固定在待安装架(或料斗支架32)。
请参阅图33,在大斗进料口3111至大斗出口3112的方向上,大斗进料仓3110的横截面的面积保持不变。在大斗入口3121至大斗出料口3122的方向上,大斗出料仓3120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如此,大斗进料仓3110的空间与大斗出料仓3120的空间结构不同,使得大斗进料仓3110能够较好地收容较多的原料,而大斗出料仓3120自大斗入口3121至大斗出料口3122方向的渐窄式结构有利于避免原料流出的数量或速度的波动范围大、不稳定,有利于原料更加均匀地流出。其中,大斗出料仓3120的渐窄式结构的宽窄幅度可以做适应性改变,以及大斗出料口3122的口径大小也可以做适应性的改变,以适配不同种类的原料。
大料斗31还包括稳固件315,稳固件315环绕设置在大进料斗311的外周壁3113上并位于大斗进料口3111处,稳固件315自大进料斗311的外周壁3113朝远离大斗进料仓3110的方向延伸。如此,稳固件315环绕大进料斗311的外周壁3113,使得大进料斗311的外周壁3113(或大斗进料口3111)的强度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其中,稳固件315可以是设置在大斗进料口3111的加强筋条,稳固件315也可以是设置在大斗进料口3111的钢板或钢板片。当然,稳固件315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加强大斗进料仓3110的大斗进料口3111的强度或使得大斗进料仓3110的大斗进料口3111不易变形的结构,在此不一一列举。
大料斗31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316,连接件316设置在大进料斗311的外周壁3113上并沿着大斗进料仓3110的轴线3115方向延伸(二者相互平行)。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316的相背两端分别连接稳固件315和支撑件31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件316的相背两端也可以分别连接稳固件315和加强件313;或,连接件316的相背两端分别连接支撑件314和加强件313;或,连接件316的相背两端分别连接稳固件315和支撑件314,且加强件313与连接件316连接。连接件316的数量为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连接件316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连接件316间隔分布在外周壁3113上。如此,连接件316能够从大斗进料仓3110的轴线3115方向上对大进料斗311的外周壁3113进行强化,连接件316强化外周壁3113的方向与加强件313、支撑件314、稳固件315强化外周壁3113的方向均不相同,有利于大斗进料仓3110的外周壁3113的各处尽可能地得到强化,使得大斗进料仓3110的外周壁3113不易变形。
其中,连接件316可以是设置在大斗进料仓3110的外周壁3113上的加强筋条,连接件316也可以是设置在大斗进料仓3110的外周壁3113上的钢板或钢板片。当然,连接件316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加强大斗进料仓3110的外周壁3113的强度或使得大斗进料仓3110的外周壁3113不易变形的结构,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大出料斗312的外周壁3123也可以设置有加强件313、连接件316等等,在此不做限制。
大进料斗311呈矩形结构,连接件316设置在大进料斗311的相邻两侧壁的相接处。如此,连接件316设置在大进料斗311的外周壁3113的弯折处,能够较好地避免相邻两个侧壁出现开裂的情况。其中,大进料斗311也可以呈圆形结构、椭圆形结构、三角形结构或者其他多边形结构,在此不一一列举。
大料斗31还包括结合件317,结合件317自大出料斗312的外周壁3123朝远离大斗出料仓3120的一侧延伸,结合件317环绕大斗出料口3122,结合件317用于与待连接元件连接。如此,结合件317环绕大出料斗312的外周壁3123,使得大出料斗312的外周壁3123(或大斗出料口3122)的强度得到加强而不易变形。其中,结合件317可以包括卡合结构、锁扣结构、螺纹结构、或者其他能够将大料斗31与待连接元件进行连接的机械式结构,在此不一一列举。待连接元件可以是绞龙,如此,从大斗出料口3122流出的原料可通过绞龙运输至其他的料斗以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
请参阅图32,大料斗31还包括搭载件318,搭载件318设置在大进料斗311的内壁3114上并跨越大斗进料口3111,搭载件318用于安装破袋组件33(图34所示)。如此,破袋组件33可通过搭载件318设置大料斗31的大斗进料口3111处,从而省去了工人将吨袋解绑等繁琐操作,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及生产效率;同时,搭载件318还能够支撑内壁3114,以进一步减小大斗进料口3111受到碰撞或挤压时产生的形变。其中,搭载件318可通过卡合方式、锁扣方式、螺纹方式、或者其他机械方式将大料斗31与破袋组件33进行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破袋组件33可以是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破袋组件33(参见图24至图37),破袋组件33也可以是其他能够破坏装载原料的容器的结构,在此不一一列举。
请结合图24和图34,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破袋料斗303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大料斗31及破袋组件33,破袋组件33安装在大料斗31上。
破袋组件33安装在大料斗31上并与大斗进料口3111对应。具体地,破袋组件33可以安装在大料斗31上并完全收容在大料斗31内,此时,破袋料斗303的高度与大料斗31的高度相等,当将装载有原料的吨袋放入到大料斗31内,并通过破袋组件33进行破袋时,吨袋内的原料不会撒到大料斗31的外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破袋组件303也可以安装在大料斗31上并完全露出在大料斗31外,并且破袋组件33的中心轴(与轴线3302重合)与大料斗31的轴线3115重合,此时,破袋组件33不会占用大料斗31的收容空间,从而大料斗31能够转载更多的原料。
可以理解,由于破袋组件33可以是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破袋组件33(参见图24至图31),也即是说,破袋组件33可以包括刀架330和主刀片331。刀架330开设有通孔3300,刀架330安装在大料斗31上,通孔3300与大斗进料口3111对应。主刀片331安装在刀架330上,主刀片331围绕通孔3300设置并形成非封闭的第一环形结构3314。大料斗31还包括搭载件318,搭载件318设置在大进料斗311的内壁3114上并跨越大斗进料口3111,破袋组件33安装在搭载件318上。
如此,破袋组件33通过将主刀片331设置为非封闭的第一环形结构3314,使得破袋组件33在破坏吨袋的过程中,主刀片331的刀刃3311将吨袋扎破,而不会将吨袋破损的部分完全割掉落下来,避免了吨袋碎块混入原料里,从而能够减少因原料掺杂吨袋碎块而造成养殖物身体状况异常的情况。
其中,刀架330的轮廓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方形或其他多边形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对应地,通孔3300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方形或其他多边形等。主刀片331形成非封闭的第一环形结构3314是指:主刀片331的形状也可以是上述的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方形或其他多边形等的形状,并且主刀片331的形状形成缺口3313,使得第一环形结构3314的首尾两端相互之间为非接触设置或间隔设置。例如,请参见图24,刀架330的轮廓形状与通孔3300的形状均为方形;主刀片331形成非封闭的方形结构,该方形结构形成缺口3313。或者,请参见图22,刀架330的轮廓形状与通孔3300的形状均为圆形;主刀片331形成非封闭的圆形结构,该圆形结构形成缺口3313。刀刃3311与通孔3300的轴线3302方向一致是指:刀刃3311的朝向可以与轴线3302平行,刀刃3311的朝向也可以与轴线3302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例如,主刀片331的刀刃3311悬设,刀刃3311朝向工人将装有原料的吨袋放置在破袋组件33上的一侧,刀刃3311的朝向与轴线3302平行;或者,刀刃3311朝通孔3300的中心轴方向倾斜;或者,刀刃3311朝远离通孔3300的中心轴方向倾斜。其中,无论是以哪种倾斜方向进行倾斜,刀刃3311与轴线之间的夹角一般在30度以内。原料可以为玉米、小麦、麦麸、糠等农产品。
请参阅图35,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料斗系统30包括料斗支架32及上述实施方式的大料斗31(见图32)或破袋料斗303(见图34),大料斗31或破袋料斗303设置在料斗支架32上。
请结合图3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料斗系统30中,当料斗系统30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大料斗31时,大料斗31通过在大进料斗311的外周壁3113上形成加强件313,加强件313环绕大进料斗311的外周壁3113设置,有利于大料斗31在使用较长的一段时间后,大进料斗311的外周壁3113不容易凹陷变形,有利于大斗进料仓3110的空间尺寸保持不变,工人即使再将相同规格大小的一袋原料倒入大斗进料仓3110后,也不容易出现原料从大斗进料口3111处溢出的情况,减少了原料的浪费。
请结合图34,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料斗系统30中,当料斗系统30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破袋料斗303时,在需要将吨袋内的原料倾倒到料斗内时,通过将吨袋放置在破袋组件33上,以使吨袋在重力作用下与破袋组件33紧密接触,以便被破袋组件33刺破,从而能够将吨袋内的原料倾倒到大料斗31内,因此,使用破袋组件33将吨袋内的原料倾倒到大料斗31内,不需要人工介入,从而提升了饲料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并提高了饲料生产的效率;同时,破袋组件33通过将主刀片331设置为非封闭的第一环形结构3314,使得破袋组件33在破坏吨袋的过程中,主刀片331的刀刃3311将吨袋扎破,而不会将吨袋破损的部分完全割掉落下来,避免了吨袋碎块混入原料里,从而能够减少因原料掺杂吨袋碎块而造成养殖物身体状况异常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料斗支架32包括承载部320及支撑部321,承载部320设置在支撑部321的一端,料斗支架32围成有料斗安装空间322,承载部320形成有与大料斗31或破袋料斗303安装空间322连通的料斗收容孔323,大料斗31或破袋料斗303穿设在料斗收容孔323内,支撑件314安装在料斗支架32上,大斗出料口3122位于料斗安装空间322内。
请参阅图36,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以用于控制精喂坊100根据饲料的配方生产饲料。精喂坊100包括粉碎装置50、辅助进料装置60、小料斗41、微料斗49和混合装置70。控制方法包括:
012:在配方包括颗粒料时,根据配方控制颗粒料经过粉碎装置50后进入混合装置70;
014:在配方包括粉料时,根据配方控制粉料经过辅助进料装置60后进入混合装置70;
016:在配方包括小料时,根据配方控制小料斗41中的小料进入混合装置70;
018:在配方包括微料时,根据配方控制微料斗49中的微料进入混合装置70;
022:控制混合装置70工作以生产饲料。
请参阅图37,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200可以用于控制精喂坊100根据饲料的配方生产饲料。精喂坊100包括粉碎装置50、辅助进料装置60、小料斗41、微料斗49和混合装置70。控制装置200包括第一控制模块2001、第二控制模块2002、第三控制模块2003、第四控制模块2004和第五控制模块2005。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200实现,其中,步骤012可以由第一控制模块2001实现,步骤014可以由第二控制模块2002实现,步骤016可以由第三控制模块2003实现,步骤018可以由第四控制模块2004实现,步骤022可以由第五控制模块2005实现。也即是说,第一控制模块2001可用于在配方包括颗粒料时,根据配方控制颗粒料经过粉碎装置50后进入混合装置70。第二控制模块2002可用于在配方包括粉料时,根据配方控制粉料经过辅助进料装置60后进入混合装置70。第三控制模块2003可用于在配方包括小料时,根据配方控制小料斗41中的小料进入混合装置70。第四控制模块2004可用于在配方包括微料时,根据配方控制微料斗49中的微料进入混合装置70。第五控制模块2005可用于控制混合装置70工作以生产饲料。控制装置200可以是应用程序(APP)。
请参阅图38,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精喂坊100可以用于根据饲料的配方生产饲料。精喂坊100包括粉碎装置50、辅助进料装置60、小料斗41、微料斗49、混合装置70和控制器300。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精喂坊100实现,其中,步骤012、步骤014、步骤016、步骤018和步骤022均可以由控制器300实现。也即是说,控制器300可用于:在配方包括颗粒料时,根据配方控制颗粒料经过粉碎装置50后进入混合装置70;在配方包括粉料时,根据配方控制粉料经过辅助进料装置60后进入混合装置70;在配方包括小料时,根据配方控制小料斗41中的小料进入混合装置70;在配方包括微料时,根据配方控制微料斗49中的微料进入混合装置70;控制混合装置70工作以生产饲料。控制器300可以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相关技术的饲料生产线一般通过人工添加原料。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200和精喂坊100中,可以分别通过粉碎装置50、辅助进料装置60、小料斗41、微料斗49自动地将颗粒料、粉料、小料和微料都加入到混合装置70中,从而提高生产各种配方的饲料的便利性,并且能够减少人力成本,提高了精喂坊100的自动化程度。
在饲养的动物是猪时,饲料例如包括前期料、后期料和母猪料,其中,前期料可以是指小猪断奶后吃的饲料,后期料可以是小猪成长到一定程度(例如25kg)后吃的饲料,母猪料可以是指母猪吃的饲料。精喂坊100能够根据不同的配方生产对应的饲料,从而满足不同养殖物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
请参阅图39和图4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粉碎装置50包括粉碎机54,粉碎机54包括粉碎电机543。步骤012包括:
0121:根据配方确定粉碎粒度;
0122:根据粉碎粒度控制粉碎电机543的转速以对颗粒料进行粉碎;
0123:将粉碎后的颗粒料传输至混合装置70。
请参阅图4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粉碎装置50包括粉碎机54,粉碎机54包括粉碎电机543。第一控制模块2001包括处理单元20012、第一控制单元20014和第二控制单元20016。其中,步骤0121可以由处理单元20012实现,步骤0122可以由第一控制单元20014实现,步骤0123可以由第二控制单元20016实现。也即是说,处理单元20012可用于根据配方确定粉碎粒度。第一控制单元20014可用于根据粉碎粒度控制粉碎电机543的转速以对颗粒料进行粉碎。第二控制单元20016可用于将粉碎后的颗粒料传输至混合装置70。
请再次参阅图3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粉碎装置50包括粉碎机54,粉碎机54包括粉碎电机543。步骤0121、步骤0122和步骤0123均可以由控制器300实现。也即是说,控制器300可用于:根据配方确定粉碎粒度;根据粉碎粒度控制粉碎电机543的转速以对颗粒料进行粉碎;将粉碎后的颗粒料传输至混合装置70。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期料要求的粉碎粒度为后期料要求的粉碎粒度为母猪料要求的粉碎粒度为其中,是指颗粒料的直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前期料、后期料和母猪料的粉碎力度也可以是其他数值,另外,不同的前期料对粉碎粒度的要求可以不同,不同的后期料对粉碎粒度的要求可以不同,不同的母猪料对粉碎粒度的要求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粉碎电机543的转速可以与粉碎粒度呈负相关,即粉碎粒度越小,粉碎电机543的转速越大,粉碎粒度越大,粉碎电机543的转速越小。粉碎机54还可以包括粉碎部件(例如刀片),粉碎部件与粉碎电机543连接,粉碎电机543转动时带动粉碎部件,以使得粉碎部件对颗粒料进行粉碎。颗粒料经过粉碎后粒度变小,从而便于动物进食和消化。
请参阅图4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包括:
024:控制颗粒料、粉料、小料和微料同时进入混合装置70。
请参阅图4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00包括第六控制模块2006。其中,步骤024可以由第六控制模块2006实现。也即是说,第六控制模块2006可用于控制颗粒料、粉料、小料和微料同时进入混合装置70。
请再次参阅图3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24可以由控制器300实现。也即是说,控制器300可用于控制颗粒料、粉料、小料和微料同时进入混合装置70。
如此,能够减少生产饲料所需的时间,提高饲料的生产效率。另外,为了使得混合更加均匀,颗粒料、粉料、小料和微料一般需要在预设时长内全部进入混合装置70,预设时长例如为30秒,当然,预设时长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其他数值,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粉碎装置50包括粉碎料斗51,辅助进料装置60包括辅助料斗61,粉碎料斗51和辅助料斗61均包括第一容量,小料斗41和微料斗49均包括第二容量,第一容量大于第二容量。一般情况下,配方对应的颗粒料和粉料的需求量较大(颗粒料和粉料是动物的主要食物),配方对应的小料和微料的需求量较小。粉碎料斗51和辅助料斗61具有第一容量,能够便于一次性存储较多的颗粒料和粉料,小料斗41和微料斗49具有第二容量,能够减少小料斗41和微料斗49所需要占用的空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粉碎料斗51和辅助料斗61的容量为100kg,小料斗41和微料斗49的容量为60kg。当然,粉碎料斗51、辅助料斗61、小料斗41和微料斗49也可以根据需求设计为其他容量,并且粉碎料斗51和辅助料斗61的容量可以不同,小料斗41和微料斗49的容量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44和图4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精喂坊100包括颗粒料斗302和粉料斗301,颗粒料斗302连接粉碎料斗51,粉料斗301连接辅助料斗61。粉碎料斗51内设置有颗粒称重传感器(例如压力传感器)57,辅助料斗61内设置有粉料称重传感器(例如压力传感器)65,小料斗41内设置有小料称重传感器(例如压力传感器)48,微料斗49内设置有微料称重传感器(例如压力传感器)492。步骤012包括:
0124:控制颗粒料从颗粒料斗302中传输至粉碎料斗51中以使颗粒称重传感器57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增加至增加量达到配方要求的对应颗粒料的重量;
步骤014包括:
0141:控制粉料从粉料斗301中传输至辅助料斗61中以使粉料称重传感器65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增加至增加量达到配方要求的对应粉料的重量;
步骤016包括:
0161:控制小料斗41中的小料进入混合装置70中以使小料称重传感器48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减小至减小量达到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
步骤018包括:
0181:控制微料斗49中的微料进入混合装置70中以使微料称重传感器492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减小至减小量达到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
请再次参阅图3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精喂坊100包括颗粒料斗302和粉料斗301,颗粒料斗302连接粉碎料斗51,粉料斗301连接辅助料斗61。粉碎料斗51内设置有颗粒称重传感器57,辅助料斗61内设置有粉料称重传感器65,小料斗41内设置有小料称重传感器48,微料斗49内设置有微料称重传感器492。其中,步骤0124可以由第一控制模块2001实现,步骤0141可以由第二控制模块2002实现,步骤0161可以由第三控制模块2003实现,步骤0181可以由第四控制模块2004实现。也即是说,第一控制模块2001可用于控制颗粒料从颗粒料斗302中传输至粉碎料斗51中以使颗粒称重传感器57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增加至增加量达到配方要求的对应颗粒料的重量。第二控制模块2002可用于控制粉料从粉料斗301中传输至辅助料斗61中以使粉料称重传感器65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增加至增加量达到配方要求的对应粉料的重量。第三控制模块2003可用于控制小料斗41中的小料进入混合装置70中以使小料称重传感器48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减小至减小量达到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第四控制模块2004可用于控制微料斗49中的微料进入混合装置70中以使微料称重传感器492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减小至减小量达到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
请再次参阅图3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精喂坊100包括颗粒料斗302和粉料斗301,颗粒料斗302连接粉碎料斗51,粉料斗301连接辅助料斗61。粉碎料斗51内设置有颗粒称重传感器57,辅助料斗61内设置有粉料称重传感器65,小料斗41内设置有小料称重传感器48,微料斗49内设置有微料称重传感器492。其中,步骤0124、步骤0141、步骤0161和步骤0181均可以由控制器300实现。也即是说,控制器300可用于:控制颗粒料从颗粒料斗302中传输至粉碎料斗51中以使颗粒称重传感器57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增加至增加量达到配方要求的对应颗粒料的重量;控制粉料从粉料斗301中传输至辅助料斗61中以使粉料称重传感器65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增加至增加量达到配方要求的对应粉料的重量;控制小料斗41中的小料进入混合装置70中以使小料称重传感器48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减小至减小量达到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控制微料斗49中的微料进入混合装置70中以使微料称重传感器492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减小至减小量达到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
具体地,颗粒料一般先存储在颗粒料斗302中,在精喂坊100工作时,颗粒料从颗粒料斗302传输到粉碎料斗51中,从而可以根据粉碎料斗51中的颗粒称重传感器57称量获得配方要求的对应颗粒料的重量,此时颗粒称重传感器57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增加(从0增加到配方要求的对应颗粒料的重量)。粉料一般先存储在粉料斗301中,在精喂坊100工作时,粉料从粉料斗301传输到辅助料斗61中,从而可以根据辅助料斗61中的粉料称重传感器65称量获得配方要求的对应粉料的重量,此时粉料称重传感器65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增加(从0增加到配方要求的对应粉料的重量)。小料一般直接存储在小料斗41中,在精喂坊100工作时,小料可从小料斗41传输到混合装置70,此时小料斗41中的小料称重传感器48称量到的重量在逐渐减小,在减小量达到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时完成小料的传输。微料一般直接存储在微料斗49中,在精喂坊100工作时,微料可从微料斗49传输到混合装置70,此时微料斗49中的微料称重传感器492称量到的重量在逐渐减小,在减小量达到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时完成微料的传输。如此,能够根据配方配置对应重量的颗粒料、粉料、小料和微料。
请参阅图4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016和步骤018前,控制方法还包括:
026:判断小料称重传感器48检测到的重量是否小于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
028:在小料称重传感器48检测到的重量小于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时发出提示;
032:判断微料称重传感器492检测到的重量是否小于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
034:在微料称重传感器492检测到的重量小于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时发出提示。
请参阅图4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00还包括第一判断模块2007、第一提示模块2008、第二判断模块2009和第二提示模块2011。其中,步骤026可以由第一判断模块2007实现,步骤028可以由第一提示模块2008实现,步骤032可以由第二判断模块2009实现,步骤034可以由第二提示模块2011实现。也即是说,第一判断模块2007可用于判断小料称重传感器48检测到的重量是否小于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第一提示模块2008可用于在小料称重传感器48检测到的重量小于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时发出提示。第二判断模块2009可用于判断微料称重传感器492检测到的重量是否小于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第二提示模块2011可用于在微料称重传感器492检测到的重量小于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时发出提示。
请再次参阅图3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26、步骤028、步骤032和步骤034均可以由控制器300实现。也即是说,控制器300可用于:判断小料称重传感器48检测到的重量是否小于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在小料称重传感器48检测到的重量小于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时发出提示;判断微料称重传感器492检测到的重量是否小于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在微料称重传感器492检测到的重量小于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时发出提示。
具体地,由于小料是从小料斗41传输到混合装置70,因此,可以在传输小料前,通过小料斗41中的小料称重传感器48检测当前存储的小料的重量,从而可以判断当前存储的小料的重量是否能够满足配方的要求,若当前存储的小料的重量大于或等于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则说明能够满足配方的要求,因此精喂坊100可以正常工作;若当前存储的小料的重量小于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则说明不能够满足配方的要求,因此可以发出提示,从而提示用户往小料斗41中添加足够的小料。由于微料是从微料斗49传输到混合装置70,因此,可以在传输微料前,通过微料斗49中的微料称重传感器492检测当前存储的微料的重量,从而可以判断当前存储的微料的重量是否能够满足配方的要求,若当前存储的微料的重量大于或等于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则说明能够满足配方的要求,因此精喂坊100可以正常工作;若当前存储的微料的重量小于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则说明不能够满足配方的要求,因此可以发出提示,从而提示用户往微料斗49中添加足够的微料。提示的方式可以是语音提示、图像提示、文字提示等。在一个实施中,精喂坊100直接利用提示部件(例如显示屏、扬声器等)发出提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精喂坊100将提示信息发送至预设终端,以使得预设终端的用户获得该提示信息。
请参阅图4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包括:
036:根据配方要求的对应颗粒料的重量和颗粒料下料误差确定对应颗粒料的真实下料量;
038:根据配方要求的对应粉料的重量和粉料下料误差确定对应粉料的真实下料量;
042:根据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和小料下料误差确定对应小料的真实下料量;
044:根据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和微料下料误差确定对应微料的真实下料量;
步骤0124包括:
01241:控制颗粒料从颗粒料斗302中传输至粉碎料斗51中以使颗粒称重传感器57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增加至增加量达到对应颗粒料的真实下料量;
步骤0141包括:
01411:控制粉料从粉料斗301中传输至辅助料斗61中以使粉料称重传感器65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增加至增加量达到对应粉料的真实下料量;
步骤0161包括:
01611:控制小料斗41中的小料进入混合装置70中以使小料称重传感器48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减小至减小量达到对应小料的真实下料量;
步骤0181包括:
01811:控制微料斗49中的微料进入混合装置70中以使微料称重传感器492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减小至减小量达到对应微料的真实下料量。
请参阅图4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00包括第一处理模块2012、第二处理模块2013、第三处理模块2014和第四处理模块2015。其中,步骤036可以由第一处理模块2012实现,步骤038可以由第二处理模块2013实现,步骤042可以由第三处理模块2014实现,步骤044可以由第四处理模块2015实现,步骤01241可以由第一控制模块2001实现,步骤01411可以由第二控制模块2002实现,步骤01611可以由第三控制模块2003实现,步骤01811可以由第四控制模块2004实现。也即是说,第一处理模块2012可用于根据配方要求的对应颗粒料的重量和颗粒料下料误差确定对应颗粒料的真实下料量。第二处理模块2013可用于根据配方要求的对应粉料的重量和粉料下料误差确定对应粉料的真实下料量。第三处理模块2014可用于根据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和小料下料误差确定对应小料的真实下料量。第四处理模块2015可用于根据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和微料下料误差确定对应微料的真实下料量。第一控制模块2001可用于控制颗粒料从颗粒料斗302中传输至粉碎料斗51中以使颗粒称重传感器57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增加至增加量达到对应颗粒料的真实下料量。第二控制模块2002可用于控制粉料从粉料斗301中传输至辅助料斗61中以使粉料称重传感器65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增加至增加量达到对应粉料的真实下料量。第三控制模块2003可用于控制小料斗41中的小料进入混合装置70中以使小料称重传感器48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减小至减小量达到对应小料的真实下料量。第四控制模块2004可用于控制微料斗49中的微料进入混合装置70中以使微料称重传感器492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减小至减小量达到对应微料的真实下料量。
请再次参阅图3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36、步骤038、步骤042、步骤044、步骤01241、步骤01411、步骤01611和步骤01811均可以由控制器300实现。也即是说,控制器300可用于:根据配方要求的对应颗粒料的重量和颗粒料下料误差确定对应颗粒料的真实下料量;根据配方要求的对应粉料的重量和粉料下料误差确定对应粉料的真实下料量;根据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和小料下料误差确定对应小料的真实下料量;根据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和微料下料误差确定对应微料的真实下料量;控制颗粒料从颗粒料斗302中传输至粉碎料斗51中以使颗粒称重传感器57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增加至增加量达到对应颗粒料的真实下料量;控制粉料从粉料斗301中传输至辅助料斗61中以使粉料称重传感器65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增加至增加量达到对应粉料的真实下料量;控制小料斗41中的小料进入混合装置70中以使小料称重传感器48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减小至减小量达到对应小料的真实下料量;控制微料斗49中的微料进入混合装置70中以使微料称重传感器492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减小至减小量达到对应微料的真实下料量。
具体地,颗粒料在从颗粒料斗302中传输至粉碎料斗51的过程中,颗粒称重传感器57检测到的重量会受到颗粒料掉落时的加速度影响,并且部分颗粒料在颗粒称重传感器57测量时可能还处于空中,因此,颗粒称重传感器57检测到的重量与实际重量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可以通过颗粒料的多次实验测量获得该偏差作为颗粒料下料误差,从而在配方要求的对应颗粒料的重量上增加或减少颗粒下料误差以得到颗粒料的真实下料量。在颗粒料从颗粒料斗302中传输至粉碎料斗51的过程中,颗粒称重传感器57检测到的重量增加量达到对应颗粒料的真实下料量即可完成配方要求的对应颗粒料的重量的传输。同理,可以通过粉料的多次实验测量获得粉料下料误差,从而在配方要求的对应粉料的重量上增加或减少粉料下料误差以得到粉料的真实下料量。小料和微料在传输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可以通过实验获得小料下料误差和微料下料误差,从而在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上增加或减少小料下料误差以得到小料的真实下料量,在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上增加或减少微料下料误差以得到微料的真实下料量。
请参阅图5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方法包括:
046:控制颗粒料从颗粒料斗302中传输至粉料斗301中的进料速度先提升到第一预定速度,再保持第一预定速度至颗粒称重传感器57检测到的重量增加量与配方要求的对应颗粒料的重量相差第一预定重量,然后减小;
048:控制粉料从粉料斗301中传输至辅助料斗61中的进料速度先提升到第二预定速度,再保持第二预定速度至粉料称重传感器65检测到的重量增加量与配方要求的对应粉料的重量相差第二预定重量,然后减小;
052:控制小料斗41中的小料进入混合装置70中的进料速度先提升到第三预定速度,再保持第三预定速度至小料称重传感器48检测到的重量减小量与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相差第三预定重量,然后减小;
054:控制微料斗49中的微料进入混合装置70中的进料速度先提升到第四预定速度,再保持第四预定速度至微料称重传感器492检测到的重量减小量与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相差第四预定重量,然后减小。
请参阅图5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200包括第七控制模块2016、第八控制模块2017、第九控制模块2018和第十控制模块2019。其中,步骤046可以由第七控制模块2016实现,步骤048可以由第八控制模块2017实现,步骤052可以由第九控制模块2018实现,步骤054可以由第十控制模块2019实现。也即是说,第七控制模块2016可用于控制颗粒料从颗粒料斗302中传输至粉料斗301中的进料速度先提升到第一预定速度,再保持第一预定速度至颗粒称重传感器57检测到的重量增加量与配方要求的对应颗粒料的重量相差第一预定重量,然后减小。第八控制模块2017可用于控制粉料从粉料斗301中传输至辅助料斗61中的进料速度先提升到第二预定速度,再保持第二预定速度至粉料称重传感器65检测到的重量增加量与配方要求的对应粉料的重量相差第二预定重量,然后减小。第九控制模块2018可用于控制小料斗41中的小料进入混合装置70中的进料速度先提升到第三预定速度,再保持第三预定速度至小料称重传感器48检测到的重量减小量与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相差第三预定重量,然后减小。第十控制模块2019可用于控制微料斗49中的微料进入混合装置70中的进料速度先提升到第四预定速度,再保持第四预定速度至微料称重传感器492检测到的重量减小量与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相差第四预定重量,然后减小。
请再次参阅图3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046、步骤048、步骤052和步骤054均可以由控制器300实现。也即是说,控制器300可用于控制颗粒料从颗粒料斗302中传输至粉料斗301中的进料速度先提升到第一预定速度,再保持第一预定速度至颗粒称重传感器57检测到的重量增加量与配方要求的对应颗粒料的重量相差第一预定重量,然后减小;控制粉料从粉料斗301中传输至辅助料斗61中的进料速度先提升到第二预定速度,再保持第二预定速度至粉料称重传感器65检测到的重量增加量与配方要求的对应粉料的重量相差第二预定重量,然后减小;控制小料斗41中的小料进入混合装置70中的进料速度先提升到第三预定速度,再保持第三预定速度至小料称重传感器48检测到的重量减小量与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相差第三预定重量,然后减小;控制微料斗49中的微料进入混合装置70中的进料速度先提升到第四预定速度,再保持第四预定速度至微料称重传感器492检测到的重量减小量与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相差第四预定重量,然后减小。
具体地,颗粒料的进料速度可以先从0逐步提升到第一预定速度,再以进料速度比较快的第一预定速度实现快速地进料,在颗粒称重传感器57检测到的重量增加量接近配方要求的对应颗粒料的重量时,例如与配方要求的对应颗粒料的重量相差第一预定重量,此时如若继续以进料速度比较快的第一预定速度进料,可能会导致进料误差增大,因此,可以减小进料速度,例如第一预定速度逐步减小至0,或者第一预定速度减小至特定速度并在颗粒称重传感器57检测到的重量增加量为配方要求的对应颗粒料的重量时减小至0。同理,粉料、小料和微料的进料速度也可以分别从0逐步提升到第二预定速度、第三预定速度和第四预定速度,然后分别保持第二预定速度、第三预定速度和第四预定速度,再减小。第一预定速度、第二预定速度、第三预定速度、第四预定速度可以相同或不同,第一预定重量、第二预定重量、第三预定重量、第四预定重量也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控制颗粒传输组件82的传输速度来控制颗粒料从颗粒料斗302中传输至粉料斗301中的进料速度;可以通过控制粉料传输组件83的传输速度来控制粉料从粉料斗301中传输至辅助料斗61中的进料速度;可以通过控制小料斗阀门的开合程度来控制小料斗41中的小料进入混合装置70中的进料速度,可以通过控制微料斗阀门(微料斗49包括微料斗阀门)的开合程度来控制微料斗49中的微料进入混合装置70中的进料速度,其中,小料斗阀门和微料斗阀门可以通过电机启动器进行控制,通过控制电机启动器的工作频率可以实现阀门开合程度的控制。
请参阅图5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混合方式为干混(混合过程中不加油)时,步骤022包括:
0221:控制混合装置70工作第一预定时间以生产饲料。
请再次参阅图3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混合方式为干混时,步骤0221可以由第五控制模块2005实现。也即是说,第五控制模块2005可用于控制混合装置70工作第一预定时间以生产饲料。
请再次参阅图3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混合方式为干混时,步骤0221可以由控制器300实现。也即是说,控制器300可用于控制混合装置70工作第一预定时间以生产饲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定时间例如为110秒。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预定时间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其他数值,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如此,能够使得颗粒料、粉料、小料和微料混合均匀,达到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CV≤5%。
请参阅图53和图5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精喂坊100包括加油装置93,加油装置93用于存储油。在混合方式为湿混(混合过程中加油)时,步骤022包括:
0222:控制混合装置70工作第二预定时间;
0223:控制加油装置93向混合装置70中加入油(例如动物油或植物油),加油时间为第三预定时间;
0224:控制混合装置70工作第四预定时间,第二预定时间、第三预定时间和第四预定时间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时间。
请参阅图5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精喂坊100包括加油装置93,加油装置93用于存储油。在混合方式为湿混时,第五控制模块2005包括第三控制单元20052、第四控制单元20054和第五控制单元20056。其中,步骤0222可以由第三控制单元20052实现,步骤0223可以由第四控制单元20054实现,步骤0224可以由第五控制单元20056实现。也即是说,第三控制单元20052可用于控制混合装置70工作第二预定时间。第四控制单元20054可用于控制加油装置93向混合装置70中加入油,加油时间为第三预定时间。第五控制单元20056可用于控制混合装置70工作第四预定时间,第二预定时间、第三预定时间和第四预定时间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时间。
请再次参阅图5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精喂坊100包括加油装置93,加油装置93用于存储油。在混合方式为湿混时,步骤0222、步骤0223和步骤0224均可以由控制器300实现。也即是说,控制器300可用于:控制混合装置70工作第二预定时间;控制加油装置93向混合装置70中加入油,加油时间为第三预定时间;控制混合装置70工作第四预定时间,第二预定时间、第三预定时间和第四预定时间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预定时间为30秒,第三预定时间由油泵、油管长度、喷头大小等确定,第四预定时间为45秒至60秒中的任意值。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预定时间、第三预定时间和第四预定时间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其他数值,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第二预定时间、第三预定时间和第四预定时间之和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时间,可以进一步使得颗粒料、粉料、小料和微料混合均匀。
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精喂坊100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控制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执行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执行,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执行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执行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执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执行。例如,如果用硬件来执行,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执行: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执行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执行上述实施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执行,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执行。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执行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精喂坊根据饲料的配方生产所述饲料,所述精喂坊包括粉碎装置、辅助进料装置、小料斗、微料斗和混合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配方包括颗粒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颗粒料经过所述粉碎装置后进入所述混合装置;
在所述配方包括粉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粉料经过所述辅助进料装置后进入所述混合装置;
在所述配方包括小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小料斗中的小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
在所述配方包括微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微料斗中的微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
控制所述混合装置工作以生产所述饲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粉碎机,所述粉碎机包括粉碎电机,所述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颗粒料经过所述粉碎装置后进入所述混合装置,包括:
根据所述配方确定粉碎粒度;
根据所述粉碎粒度控制所述粉碎电机的转速以对所述颗粒料进行粉碎;
将粉碎后的所述颗粒料传输至所述混合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颗粒料、所述粉料、所述小料和所述微料同时进入所述混合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粉碎料斗,所述辅助进料装置包括辅助料斗,所述粉碎料斗和所述辅助料斗均包括第一容量,所述小料斗和所述微料斗均包括第二容量,所述第一容量大于所述第二容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喂坊包括颗粒料斗和粉料斗,所述颗粒料斗连接所述粉碎料斗,所述粉料斗连接所述辅助料斗,所述粉碎料斗内设置有颗粒称重传感器,所述辅助料斗内设置有粉料称重传感器,所述小料斗内设置有小料称重传感器,所述微料斗内设置有微料称重传感器;
所述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颗粒料经过所述粉碎装置后进入所述混合装置,包括:
控制所述颗粒料从所述颗粒料斗中传输至所述粉碎料斗中以使所述颗粒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增加至增加量达到所述配方要求的对应颗粒料的重量;
所述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粉料经过所述辅助进料装置后进入所述混合装置,包括:
控制所述粉料从所述粉料斗中传输至所述辅助料斗中以使所述粉料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增加至增加量达到所述配方要求的对应粉料的重量;
所述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小料斗中的小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包括:
控制所述小料斗中的小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中以使所述小料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减小至减小量达到所述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
所述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微料斗中的微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包括:
控制所述微料斗中的微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中以使所述微料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减小至减小量达到所述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小料和所述微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小料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是否小于所述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
在所述小料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小于所述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时发出提示;
判断所述微料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是否小于所述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
在所述微料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小于所述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时发出提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配方要求的对应颗粒料的重量和颗粒料下料误差确定对应颗粒料的真实下料量;
根据所述配方要求的对应粉料的重量和粉料下料误差确定对应粉料的真实下料量;
根据所述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和小料下料误差确定对应小料的真实下料量;
根据所述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和微料下料误差确定对应微料的真实下料量;
所述控制所述颗粒料从所述颗粒料斗中传输至所述粉碎料斗中以使所述颗粒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增加至增加量达到所述配方要求的对应颗粒料的重量,包括:
所述控制所述颗粒料从所述颗粒料斗中传输至所述粉碎料斗中以使所述颗粒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增加至增加量达到对应颗粒料的真实下料量;
所述控制所述粉料从所述粉料斗中传输至所述辅助料斗中以使所述粉料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增加至增加量达到所述配方要求的对应粉料的重量,包括:
控制所述粉料从所述粉料斗中传输至所述辅助料斗中以使所述粉料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增加至增加量达到对应粉料的真实下料量;
所述控制所述小料斗中的小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中以使所述小料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减小至减小量达到所述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包括:
控制所述小料斗中的小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中以使所述小料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减小至减小量达到对应小料的真实下料量;
所述控制所述微料斗中的微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中以使所述微料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减小至减小量达到所述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包括:
控制所述微料斗中的微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中以使所述微料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逐渐减小至减小量达到对应微料的真实下料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颗粒料从所述颗粒料斗中传输至所述粉料斗中的进料速度先提升到第一预定速度,再保持所述第一预定速度至所述颗粒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增加量与所述配方要求的对应颗粒料的重量相差第一预定重量,然后减小;
控制所述粉料从所述粉料斗中传输至所述辅助料斗中的进料速度先提升到第二预定速度,再保持所述第二预定速度至所述粉料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增加量与所述配方要求的对应粉料的重量相差第二预定重量,然后减小;
控制所述小料斗中的小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中的进料速度先提升到第三预定速度,再保持所述第三预定速度至所述小料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减小量与所述配方要求的对应小料的重量相差第三预定重量,然后减小;
控制所述微料斗中的微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中的进料速度先提升到第四预定速度,再保持所述第四预定速度至所述微料称重传感器检测到的重量减小量与所述配方要求的对应微料的重量相差第四预定重量,然后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合方式为干混时,所述控制所述混合装置工作以生产所述饲料,包括:
控制所述混合装置工作第一预定时间以生产所述饲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喂坊包括加油装置,所述加油装置用于存储油,在所述混合方式为湿混时,所述控制所述混合装置工作以生产所述饲料,包括:
控制所述混合装置工作第二预定时间;
控制所述加油装置向所述混合装置中加入油,加油时间为第三预定时间;
控制所述混合装置工作第四预定时间,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所述第三预定时间和所述第四预定时间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定时间。
1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精喂坊根据饲料的配方生产所述饲料,所述精喂坊包括粉碎装置、辅助进料装置、小料斗、微料斗和混合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配方包括颗粒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颗粒料经过所述粉碎装置后进入所述混合装置;
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配方包括粉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粉料经过所述辅助进料装置后进入所述混合装置;
第三控制模块,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配方包括小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小料斗中的小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
第四控制模块,所述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配方包括微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微料斗中的微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
第五控制模块,所述第五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混合装置工作以生产所述饲料。
12.一种精喂坊,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喂坊用于根据饲料的配方生产所述饲料,所述精喂坊包括粉碎装置、辅助进料装置、小料斗、微料斗、混合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
在所述配方包括颗粒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颗粒料经过所述粉碎装置后进入所述混合装置;
在所述配方包括粉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粉料经过所述辅助进料装置后进入所述混合装置;
在所述配方包括小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小料斗中的小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
在所述配方包括微料时,根据所述配方控制所述微料斗中的微料进入所述混合装置;
控制所述混合装置工作以生产所述饲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18417.5A CN109907350A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精喂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18417.5A CN109907350A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精喂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07350A true CN109907350A (zh) | 2019-06-21 |
Family
ID=66977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18417.5A Pending CN109907350A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精喂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907350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378459A1 (fr) * | 1977-01-31 | 1978-08-25 | Secemia Ste Europ Const Electr | Appareil pour la preparation et la distribution d'aliments sous forme de melanges pour les animaux |
RU2494658C1 (ru) * | 2012-04-13 | 2013-10-10 |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Челябин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агроинженерная академия"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многокомпонентных смесей |
CN104531982A (zh) * | 2014-12-30 | 2015-04-22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烧结配料过程中下料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CN204707966U (zh) * | 2015-06-18 | 2015-10-21 | 四川特驱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饲料生产中全自动配料混料系统 |
CN107752106A (zh) * | 2017-12-01 | 2018-03-06 | 四川威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饲料的均质化生产设备及其均质化调控方法 |
CN207202010U (zh) * | 2017-07-12 | 2018-04-10 | 广州远旺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饲料厂用自动投料装置 |
CN109046735A (zh) * | 2018-10-24 | 2018-12-21 | 江苏丰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粉碎加工过程中自动调节产品粒度的装置及其方法 |
CN109480319A (zh) * | 2018-09-30 | 2019-03-19 | 韶关正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颗粒饲料生产加工设备及方法 |
-
2019
- 2019-04-19 CN CN201910318417.5A patent/CN10990735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378459A1 (fr) * | 1977-01-31 | 1978-08-25 | Secemia Ste Europ Const Electr | Appareil pour la preparation et la distribution d'aliments sous forme de melanges pour les animaux |
RU2494658C1 (ru) * | 2012-04-13 | 2013-10-10 |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Челябин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агроинженерная академия"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иготовления многокомпонентных смесей |
CN104531982A (zh) * | 2014-12-30 | 2015-04-22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烧结配料过程中下料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CN204707966U (zh) * | 2015-06-18 | 2015-10-21 | 四川特驱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饲料生产中全自动配料混料系统 |
CN207202010U (zh) * | 2017-07-12 | 2018-04-10 | 广州远旺饲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饲料厂用自动投料装置 |
CN107752106A (zh) * | 2017-12-01 | 2018-03-06 | 四川威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饲料的均质化生产设备及其均质化调控方法 |
CN109480319A (zh) * | 2018-09-30 | 2019-03-19 | 韶关正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颗粒饲料生产加工设备及方法 |
CN109046735A (zh) * | 2018-10-24 | 2018-12-21 | 江苏丰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粉碎加工过程中自动调节产品粒度的装置及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杨明等: "《药剂学(第2版)》", 31 August 2018,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胡瑞玲: ""基于PLC和MCGS的自动配料实时监控系统研究"", 《河南科技》 * |
陈立刚等: ""微机配料过程控制与优化配方系统"", 《工业控制计算机》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9613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ministering micro-ingredient feed additives to animal feed rations | |
CN110918204A (zh) | 一种饲料粉碎自动均匀供料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106666796B (zh) | 一种颗粒饲料生产设备及方法 | |
CN209968528U (zh) | 精喂坊 | |
CN210121502U (zh) | 精喂坊 | |
CN210121501U (zh) | 精喂坊 | |
CN110038686B (zh) | 精喂坊 | |
CN210121503U (zh) | 精喂坊 | |
CN109907350A (zh) |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精喂坊 | |
CN212441092U (zh) | 一种饲料搅拌机用出料控制装置 | |
CN207533123U (zh) | 一种饲料生产用自动配料混合系统 | |
CN210480229U (zh) | 一种失重式喂料机 | |
CN212167097U (zh) | 一种生物质颗粒混合配料机 | |
CN208549964U (zh) | 一种饲料加工系统 | |
CN109926155A (zh) | 精喂坊 | |
CN209576630U (zh) | 一种反应釜上料系统 | |
CN212549352U (zh) | 一种利于提高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混合装置 | |
CN208549963U (zh) | 一种饲料加工装置及系统 | |
CN209898252U (zh) | 作业平台及精喂坊 | |
CN109999954A (zh) | 精喂坊 | |
CN217937077U (zh) | 一种绞肉搅拌一体机 | |
CN109999955A (zh) | 精喂坊 | |
CN219356056U (zh) | 刹车片粉料自动混料配送装置 | |
CN111316927A (zh) | 一种畜牧业用饲养架及其智能控制系统 | |
CN212348468U (zh) | 一种生产猪饲料用给料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