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899491A - 一种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9491A
CN109899491A CN201910192818.0A CN201910192818A CN109899491A CN 109899491 A CN109899491 A CN 109899491A CN 201910192818 A CN201910192818 A CN 201910192818A CN 109899491 A CN109899491 A CN 109899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bearing
oil
room
rotating shaft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28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9491B (zh
Inventor
邱立建
闫昭
武永强
袁坚
程鑫
董定雨
吕平
王振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hengchao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hong Ch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hong Ch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hong Che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928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94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9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9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9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9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包括设置在前壳体的前导油槽、集油盘,设置在后壳体的第一送油槽、后导油槽及设置在前壳体与后壳体之间的导油板,各部件之间通过相互连通,形成一个贯通的油路。现有的润滑结构对于两挡AMT变速箱而言,由于结构的限制,导致润滑死区的存在,最终导致润滑效果较差,本发明通过各部件的结合运用,采用浸油润滑、导油槽润滑、导油板润滑和离心力甩油润滑四种润滑方式使润滑油可以被分配到变速箱中各个零件,满足了不同零件的润滑需求,解决了润滑死区或者难以润滑的问题,有效改善了变速箱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变速箱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除了与自身的几何参数、材料和工艺等诸多因素有关外,还和润滑密不可分。好的润滑系统可以充分发挥齿轮的承载能力,进而减少齿轮、轴承等零件的失效,延长零件寿命,提高传动效率等。因此,变速箱润滑系统的设计显得尤为关键。目前,大多数变速箱润滑系统都是采用飞溅润滑的方式实现的,即在变速箱内存储一定的润滑油,然后通过变速箱中大齿轮的旋转进而搅动润滑油,使润滑油飞溅落入待润滑的变速箱部件。然而,对于两挡AMT变速箱而言,由于结构的限制,导致润滑死区的存在,最终导致润滑效果较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满足了不同零件的润滑需求,解决了变速箱部分零件用传统方法存在润滑死区或者难以润滑的问题,最终有效改善变速箱的使用性能的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两挡AMT变速箱通过常规的飞溅润滑方式而存在润滑死区最终导致润滑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所述两挡AMT变速箱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和第二转轴总成,所述前壳体设有前第一转轴轴承室、前第二转轴轴承室及前主减速器轴承室,所述后壳体设有后第一转轴轴承室、后第二转轴轴承室及后主减速器轴承室,所述第二转轴总成设有空心二轴、环设在空心二轴上的超越离合器前轴承、超越离合器后轴承及高档从动齿轮滚针轴承;
所述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包括:
导油板,一端设置在前第二转轴轴承室与前主减速器轴承室之间,另一端设置在后第二转轴轴承室与后主减速器轴承室之间,连通前壳体与后壳体;
前导油槽,设于前壳体侧壁,分别设置在前第一转轴轴承室和前第二转轴轴承室的内边缘,使前壳体的润滑油流入前第一转轴轴承室和前第二转轴轴承室;
第一送油槽,设于后壳体侧壁,与所述导油板的端口和后第二转轴轴承室连通,使润滑油流入后第二转轴轴承室;
后导油槽,设于后壳体侧壁,设置于后第一转轴轴承室与后第二转轴轴承室之间,连通后第一转轴轴承室与后第二转轴轴承室;
集油盘,设置在前第二转轴轴承室中并嵌入第二转轴总成的空心二轴内。
进一步地,所述前导油槽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进一步地,设置于前第一转轴轴承室沿边上的前导油槽与设置于前第二转轴轴承室沿边上的前导油槽数量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后第二转轴轴承室内的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与所述第一送油槽连通,形成一个贯通油路。
进一步地,所述导油板包括第二送油槽、分别设于所述第二送油槽两端的第二出油口和第三出油口及设于所述第二送油槽一侧,用于控制润滑油的流向的挡板,所述第三出油口与所述第一送油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空心二轴上的第三出油口,所述第三出油口垂直于轴向设置在超越离合器前轴承与超越离合器后轴承对应位置之间,连通空心二轴与超越离合器前轴承、超越离合器后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空心二轴上的第四出油口,所述第四出油口垂直于轴向设置在高档从动齿轮滚针轴承对应位置,连通空心二轴与高档从动齿轮滚针轴承。
本发明提供的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润滑油能达到所要润滑部件的位置进行润滑且润滑效果良好,采用浸油润滑、导油槽润滑、导油板润滑和离心力甩油润滑四种润滑方式进而使润滑油可以被分配到变速箱中各个零件,满足了不同零件的润滑需求,解决了变速箱部分零件用传统方法存在润滑死区或者难以润滑的问题,最终有效改善变速箱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的两挡AMT前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两挡AMT后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两挡AMT前壳体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两挡AMT后壳体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导油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1-前壳体,11-前第一转轴轴承室,12-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3-前主减速器轴承室,14-前导油槽,2-后壳体,21-后第一转轴轴承室,22-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3-后主减速器轴承室,24-第一送油槽,25-第一出油口,26-后导油槽,3-导油板,31-第二出油口,32-第三出油口,33-挡板,34-第二送油槽,4-集油盘,5-第二转轴总成,51-空心二轴,52-超越离合器前轴承,53-超越离合器后轴承,54-高档从动齿轮滚针轴承,55-第三出油口,56-第四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两挡AMT变速箱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和第二转轴总成5,前壳体1设有前第一转轴轴承室11、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及前主减速器轴承室13,后壳体2设有后第一转轴轴承室21、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及后主减速器轴承室23,第二转轴总成5设有空心二轴51、环设在空心二轴上的超越离合器前轴承52、超越离合器后轴承53及高档从动齿轮滚针轴承54;
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包括:
导油板3,一端设置在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与前主减速器轴承室13之间,另一端设置在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与后主减速器轴承室23之间,连通前壳体1与后壳体2;
前导油槽14,设于前壳体1侧壁,分别设置在前第一转轴轴承室11和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的内边缘,使前壳体1的润滑油流入前第一转轴轴承室11和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
第一送油槽24,设于后壳体2侧壁,与导油板3的端口和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连通,使润滑油流入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
后导油槽26,设于后壳体2侧壁,设置于后第一转轴轴承室21与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之间,连通后第一转轴轴承室21与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
集油盘4,设置在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中并嵌入第二转轴总成5的空心二轴51内。
本实施方式中两挡AMT变速箱的主减速器的前后轴承有一部分浸在润滑油油面下,工作时主减速器的前后轴承旋转,将润滑油不断吸入前主减速器轴承室13和后主减速器轴承室23,起到润滑前主减速器轴承室13和后主减速器轴承室23的作用。通过导油板3可将前主减速器轴承室13和后主减速器轴承室23中的部分润滑油导入前壳体1的第一转轴总成和第二转轴总成5附近,再结合前壳体1中的前导油槽14可使润滑油到达前第一转轴轴承室11与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内,起到润滑前第一转轴轴承室11与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的作用。导油板3将前主减速器轴承室13和后主减速器轴承室23中的部分润滑油导入前壳体1的同时,还将流入前壳体1的部分润滑油引入后壳体2中,结合设置在后壳体2侧壁的第一送油槽24使润滑油到达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起到润滑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的作用。后壳体2中的后导油槽26可将部分存储在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中润滑油导入后第一转轴轴承室21内,起到润滑第一转轴轴承室21的作用。存储在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内的部分润滑油通过集油盘4导入第二转轴总成5的空心二轴51中,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到达第二转轴总成5的零部件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通过各种不同的润滑方式使润滑油分配到变速箱中的各个零件,满足了不同零件的润滑需求,有效避免了润滑盲区的出现。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前导油槽14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设置于前第一转轴轴承室11沿边上的前导油槽14与设置于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沿边上的前导油槽14数量相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前导油槽14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前导油槽14设置于前第一转轴轴承室11沿边上,另外两个设置于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沿边上,这样有利于将前壳体1的第一转轴总成和第二转轴总成5附近的润滑油引入前第一转轴轴承室11与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内。若前导油槽14的数量过少,则润滑油流入前第一转轴轴承室11与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内的速度过慢,影响润滑效果,同理若设置于前第一转轴轴承室11外侧和设置于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外侧的前导油槽14数量相差过大,则前第一转轴轴承室11与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内的润滑油分配不均,也会影响润滑效果。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内的第一出油口25,第一出油口25与第一送油槽24连通,形成一个贯通油路。
如图4所示,在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内设置第一出油口25,与第一送油槽24连通,形成一个贯通油路,润滑油从第一送油槽24流入,从第一出油口25流出,更精准快速的进入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内,提高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的润滑效果。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导油板3包括第二送油槽34、分别设于第二送油槽34两端的第二出油口31和第三出油口32及设于第二送油槽34一侧,用于控制润滑油的流向的挡板33,第三出油口32与第一送油槽24连通。
前主减速器轴承室13和后主减速器轴承室23中的润滑油是通过导油板3导入前壳体1和后壳体2的,如图5所示,导油板3的第二出油口31将前主减速器轴承室13和后主减速器轴承室23中的部分润滑油引入前壳体1中,在引流过程中,配合第二送油槽34和挡板33控制润滑油的流向,使流向前壳体1中的部分润滑油通过第三出油口32,到达后壳体2,再配合第二送油槽34引入到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内。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空心二轴51上的第三出油口55,第三出油口55垂直于轴向设置在超越离合器前轴承52与超越离合器后轴承53对应位置之间,连通空心二轴51与超越离合器前轴承52、超越离合器后轴承53。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一步优选,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空心二轴51上的第四出油口56,第四出油口(56)垂直于轴向设置在高档从动齿轮滚针轴承(54)对应位置,连通空心二轴51与高档从动齿轮滚针轴承54。
如图6所示,存储在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内的部分润滑油通过集油盘4导入第二转轴总成5的空心二轴51中,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三出油口55到达超越离合器前轴承52和超越离合器后轴承53,通过第四出油口56到达高档从动齿轮滚针轴承54。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采用浸油润滑、导油槽润滑、导油板润滑和离心力甩油润滑四种润滑方式使润滑油能达到所要润滑部件的位置进行润滑且润滑效果良好:
两挡AMT变速箱的主减速器的前后轴承有一部分浸在润滑油油面下,工作时主减速器的前后轴承旋转,将润滑油不断吸入前主减速器轴承室13和后主减速器轴承室23,此部分为浸油润滑。通过导油板3的第二出油口31将前主减速器轴承室13和后主减速器轴承室23中的部分润滑油导入前壳体1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5附近,再结合前壳体1中的前导油槽14可使润滑油到达前第一转轴轴承室11与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内,此部分为导油槽润滑。导油板3配合第二送油槽34和挡板33控制润滑油的流向,将前主减速器轴承室13和后主减速器轴承室23流向前壳体1中的部分润滑油通过第三出油口32引入到后壳体2内,结合后壳体2的第一送油槽24使润滑油到达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此部分为导油板润滑。后壳体2中的后导油槽26可将部分存储在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中润滑油导入后第一转轴轴承室21内,此部分也是导油槽润滑。存储在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内的部分润滑油通过集油盘4导入第二转轴总成5的空心二轴51中,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三出油口55到达超越离合器前轴承52和超越离合器后轴承53,通过第四出油口56到达高档从动齿轮滚针轴承54,此部分为离心力甩油润滑。
本实施方式的润滑结构使得润滑油被分配到变速箱中各个零件,满足了不同零件的润滑需求,有效解决了两挡AMT变速箱存在润滑死区,及润滑效果较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所述两挡AMT变速箱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和第二转轴总成(5),所述前壳体(1)设有前第一转轴轴承室(11)、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及前主减速器轴承室(13),所述后壳体(2)设有后第一转轴轴承室(21)、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及后主减速器轴承室(23),所述第二转轴总成(5)设有空心二轴(51)、环设在空心二轴上的超越离合器前轴承(52)、超越离合器后轴承(53)及高档从动齿轮滚针轴承(54);
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包括:
导油板(3),一端设置在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与前主减速器轴承室(13)之间,另一端设置在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与后主减速器轴承室(23)之间,连通前壳体(1)与后壳体(2);
前导油槽(14),设于前壳体(1)侧壁,分别设置在前第一转轴轴承室(11)和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的内边缘,使前壳体(1)的润滑油流入前第一转轴轴承室(11)和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
第一送油槽(24),设于后壳体(2)侧壁,与所述导油板(3)的端口和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连通,使润滑油流入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
后导油槽(26),设于后壳体(2)侧壁,设置于后第一转轴轴承室(21)与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之间,连通后第一转轴轴承室(21)与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
集油盘(4),设置在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中并嵌入第二转轴总成(5)的空心二轴(5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油槽(14)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前第一转轴轴承室(11)沿边上的前导油槽(14)与设置于前第二转轴轴承室(12)沿边上的前导油槽(14)数量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后第二转轴轴承室(22)内的第一出油口(25),所述第一出油口(25)与所述第一送油槽(24)连通,形成一个贯通油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板(3)包括第二送油槽(34)、分别设于所述第二送油槽(34)两端的第二出油口(31)和第三出油口(32)及设于所述第二送油槽(34)一侧,用于控制润滑油的流向的挡板(33),所述第三出油口(32)与所述第一送油槽(24)连通。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空心二轴(51)上的第三出油口(55),所述第三出油口(55)垂直于轴向设置在超越离合器前轴承(52)与超越离合器后轴承(53)对应位置之间,连通空心二轴(51)与超越离合器前轴承(52)、超越离合器后轴承(53)。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还包括设置于空心二轴(51)上的第四出油口(56),所述第四出油口(56)垂直于轴向设置在高档从动齿轮滚针轴承(54)对应位置,连通空心二轴(51)与高档从动齿轮滚针轴承(54)。
CN201910192818.0A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 Active CN1098994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2818.0A CN109899491B (zh)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92818.0A CN109899491B (zh)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9491A true CN109899491A (zh) 2019-06-18
CN109899491B CN109899491B (zh) 2020-09-29

Family

ID=66952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2818.0A Active CN109899491B (zh)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949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9717A (zh) * 2019-12-11 2020-03-31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变速器及其变速器壳体
CN111197649A (zh) * 2020-03-12 2020-05-26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器壳体结构及电动汽车
CN114370494A (zh) * 2022-01-17 2022-04-19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减速箱以及汽车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3585A (en) * 1989-07-12 1991-07-23 Societe Anonyme Dite Hispano Suiz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lubricant flow
CN106641214A (zh) * 2017-01-24 2017-05-10 苏州市申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变速箱锥轴承的润滑装置
CN207539321U (zh) * 2017-11-02 2018-06-26 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减速器轴承润滑结构
CN207848373U (zh) * 2017-07-31 2018-09-11 浙江鑫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新型润滑结构的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JP2018194111A (ja) * 2017-05-18 2018-12-06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潤滑装置
CN208381253U (zh) * 2018-02-05 2019-01-15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减速器壳体及减速器
CN109895781A (zh) * 2019-03-18 2019-06-1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车辆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3585A (en) * 1989-07-12 1991-07-23 Societe Anonyme Dite Hispano Suiza Device for controlling lubricant flow
CN106641214A (zh) * 2017-01-24 2017-05-10 苏州市申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变速箱锥轴承的润滑装置
JP2018194111A (ja) * 2017-05-18 2018-12-06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潤滑装置
CN207848373U (zh) * 2017-07-31 2018-09-11 浙江鑫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新型润滑结构的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CN207539321U (zh) * 2017-11-02 2018-06-26 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减速器轴承润滑结构
CN208381253U (zh) * 2018-02-05 2019-01-15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减速器壳体及减速器
CN109895781A (zh) * 2019-03-18 2019-06-1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车辆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9717A (zh) * 2019-12-11 2020-03-31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变速器及其变速器壳体
CN111197649A (zh) * 2020-03-12 2020-05-26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速器壳体结构及电动汽车
CN114370494A (zh) * 2022-01-17 2022-04-19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减速箱以及汽车
CN114370494B (zh) * 2022-01-17 2024-05-31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减速箱以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9491B (zh) 202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9491A (zh) 一种两挡amt变速箱润滑结构
CN107387735B (zh) 具有润滑油自动集油分配功能的轻量化齿轮箱体
JP5802379B2 (ja) 車両用変速機の整流板
CN101463896A (zh) 一种变速器润滑装置
CN103307262A (zh) 最终减速装置
CN2926665Y (zh) 一种车用单级齿轮减速装置
CN109084011A (zh) 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
CN201818771U (zh) 带轴承润滑油路的变速箱
CN201043601Y (zh) 减速器高速轴轴承润滑系统
CN201599395U (zh) 一种双润滑主减速器
CN208123409U (zh) 一种高速新能源减速器的高效润滑油道结构
CN203395158U (zh) 齿轮箱及工程机械
CN103363081A (zh) 齿轮箱及工程机械
CN106838287B (zh) 一种变速箱油路
CN202182169U (zh) 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循环润滑油路
CN209262215U (zh) 一种变速器润滑系统
CN218913652U (zh) 车辆的减速器总成、动力系统和车辆
CN202629033U (zh) 一种汽车变速器的集油结构
CN215720744U (zh) 变速箱润滑系统、变速器及车辆
CN207005271U (zh) 一种变速箱油路
CN205064801U (zh) 一种齿轮箱内的圆锥齿轮自润滑机构
JP2789141B2 (ja) 歯車式変速機の潤滑装置
CN201391596Y (zh) 一种变速器润滑装置
JPH0220527Y2 (zh)
CN206175503U (zh) 具有润滑结构的花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9

Address after: 412000 No. 2, Chuangye fifth road, dongjiayu street, lushong District,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Chengchao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2000 R & D plant 105, phase 2.1, Xinma power innovation park, 899 Xianyue Ring Road, Tianyuan District,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NAN ZHONGCHENG POWER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