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1798A - 用于处理通信网络中的双连接的确定模块以及在其中执行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处理通信网络中的双连接的确定模块以及在其中执行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91798A CN109891798A CN201680090231.3A CN201680090231A CN109891798A CN 109891798 A CN109891798 A CN 109891798A CN 201680090231 A CN201680090231 A CN 201680090231A CN 109891798 A CN109891798 A CN 1098917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termining module
- network
- information
- transmission network
- ran n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2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location or mobi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47—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nditions of the access network or the infrastructur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loa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的实施例涉及由确定模块(11)执行的用于管理通信网络中的双连接DC的方法。通信网络包括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RAN节点。第一RAN节点(12)管理用户设备UE(10)的第一用户平面承载。DC包括同时通过第一RAN节点(12)和第二RAN节点(13)与UE(10)进行通信。确定模块获得关于UE(10)的特性的信息和/或关于第一RAN节点(12)和第二RAN节点(13)之间的传输网络的特性的信息。确定模块基于获取的信息确定:针对与UE(10)的通信,调整经由第二RAN节点(13)的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文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处理网络中的双连接的确定模块以及在其中执行的方法。此外,本文还提供了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典型的通信网络中,无线设备(也称作无线通信设备、移动站、站点(STA)和/或用户设备(UE))经由无线电接入网(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CN)进行通信。RAN覆盖被划分为服务区域或小区区域(也可以被称为波束或波束组)的地理区域,每个服务区域或小区区域由诸如无线电接入节点(例如,Wi-Fi接入点或无线电基站(RBS))的无线电网络节点来提供服务,在一些网络中无线电基站也可以表示为例如“NodeB”或“eNodeB”。服务区域或小区区域是其中无线电覆盖由无线电网络节点提供的地理区域。无线电网络节点通过在无线电频率上操作的空中接口与无线电网络节点范围内的无线设备进行通信。
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是由第二代(2G)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演进而来的第三代电信网络。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UTRAN)本质上是针对用户设备使用宽带码分多址(WCDMA)和/或高速分组接入(HSPA)的RAN。在被称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讨论会中,电信供应商提出并就用于第三代网络的标准达成一致,并研究了增强的数据速率和无线电容量。在例如UMTS中的一些RAN中,若干无线电网络节点可以连接(例如,通过陆地线路或微波)至控制器节点(如,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或基站控制器(BSC)),控制器节点监控并协调与其连接的多个无线电网络节点的各种活动。这种类型的连接有时被称为回程连接。RNC和BSC通常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核心网。
演进分组系统(EPS)(也称为第四代(4G)网络)的规范已经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内完成,并且这项工作在即将到来的3GPP版本中继续进行,例如将第五代(5G)网络规范化。EPS包括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UTRAN)(又称为长期演进(LTE)无线电接入网)以及演进分组核心(EPC)(又称为系统架构演进(SAE)核心网)。E-UTRAN/LTE是3GPP无线电接入网的变形,其中,无线电网络节点与EPC核心网(而不是RNC)直接相连。一般地,在E-UTRAN/LTE中,RNC的功能分布在无线电网络节点(例如LTE中的eNodeB)和核心网之间。因此,EPS的RAN具有基本“扁平”的架构,其包括直接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核心网的无线电网络节点,即它们不连接到RNC。为了补偿这一点,E-UTRAN规范定义了无线电网络节点之间的直接接口,该接口被表示为X2接口。EPS是演进3GPP分组交换域。图1是EPC架构的概述。该架构在3GPP TS 23.401v.13.4.0中定义,其中可以找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服务网关(SGW)、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和无线或移动设备(UE)10的定义。LTE无线电接入(E-UTRAN)包括一个或多个RAN节点,例如eNB。
图2示出了整个E-UTRAN架构,在例如3GPP TS 36.300v.13.1.0中被进一步定义。E-UTRAN包括无线电接入节点(例如,eNB、家庭eNB(也被称为HeNB)),向无线设备提供包括协议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媒体接入控制(MAC)/物理层(PHY)的用户平面、以及除了用户平面协议之外还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的控制平面。无线电网络节点借助X2接口和/或经由X2GW彼此互连。无线电网络节点还借助S1接口连接到包括EPC节点(例如,MME、S-GW和HeNB网关(GW))的EPC。更具体地,无线电网络节点借助S1-MME连接到MME,并借助S1-U接口连接到S-GW。S1-MME接口用于eNodeB/E-UTRAN和MME之间的控制平面。
该接口中使用的主协议是S1应用协议(S1-AP)和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S1AP是无线电网络节点和MME之间的应用层协议,并且SCTP例如保证在MME和无线电网络节点之间传递信令消息。传输网络层基于互联网协议(IP)。
S1接口提供的功能的子集是:
-S1接口管理功能,例如,S1建立、错误指示、重置以及无线电网络节点和MME配置更新。
-UE上下文管理功能,例如,初始上下文建立功能和UE上下文修改功能。
-E-UTRAN无线电接入承载(E-RAB)服务管理功能,例如,建立、修改、释放。
-用于EPS连接管理(ECM)-已连接中的无线设备的移动性功能,例如,LTE内切换和3GPP无线电接入技术(RAT)间切换。
-S1寻呼功能。
-非接入层(NAS)信令传输功能。
无线通信行业正处于独特的商业十字路口的边缘。容量和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迫切需要新方法和备选网络技术,以使移动运营商能够以少博多。今天,美国和全球其他地区的移动宽带数据以每年40-50%的速度增长。移动服务提供商通过部署额外的网络功能来应对这些迅速扩大的业务量,这将是重大的资本支出(CAPEX)挑战。移动宽带数据业务的性质也随着新服务而不断变化,新服务包括新的视频应用、互联汽车以及物联网(IoT)。LTE网络中快速的容量增长和业务量增加对采用现有网络架构和运营模式产生了压力。
为了增加网络中的容量,已经在3GPP TS 36.300 V12.10.0中针对LTE在3GPP中规定了称为LTE双连接(DC)的新RAN特征。在DC中,UE可以同时连接到多个RAN节点(例如,eNB),因此可以在多条路径上发送和接收数据。根据3GPP TS 36.300 V12.10.0的LTE/E-UTRAN支持DC操作,因此,具有多个接收机(RX)和/或发射机(TX)的UE被配置为:在RRC_CONNECTED模式中利用由位于通过X2接口经由非理想回程连接的两个RAN节点中的两个不同的调度器提供的无线电资源。
图3a和图3b示出了用于LTE DC控制和用户平面的网络接口。对于图5a中所示的控制平面,借助X2接口信令执行用于DC的eNB间控制平面信令。借助S1接口信令执行去往核心网节点(例如,MME)的控制平面信令。此外,在MeNB和MME之间,每个DC UE 10只有一个S1-MME连接。
对于图5b中所示的用户平面,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用户平面架构,一种架构中S1-U仅在MeNB中终止,并且使用X2-U将用户平面数据从MeNB传送到SeNB。还可以配置S1-U在SeNB中终止的第二架构。
在DC内,引入了主eNB(MeNB)和辅eNB(SeNB)的概念。针对特定UE的双连接中涉及的eNB可以设想两种不同的角色:eNB可以充当MeNB或SeNB。在3GPP TS 36.300 V12.10.0中定义的DC中,UE可以连接到一个MeNB和一个SeNB。针对DC,来自核心网节点(例如,MME)和RAN网络的控制平面信令经由MeNB和核心网节点之间的S1接口执行。RAN节点之间的控制平面信令经由X2接口执行。因此,从核心网节点到SeNB的控制平面信令经由MeNB路由。然而,DC的用户平面(U平面)信令可以在两种不同的架构上执行。根据第一架构,来自核心网节点(例如服务网关(S-GW))的用户平面信令仅经由S1接口发送到MeNB。然后,用户平面数据可以经由X2接口从MeNB发送到SeNB。根据第二架构,来自核心网节点的用户平面信令可以经由S1接口发送到MeNB和SeNB二者。
可以为不同的用户平面架构配置不同的承载选项。用户平面连接取决于配置的承载选项,当前存在三种备选方案。它们是:主小区组(MCG)承载、辅小区组(SCG)承载和分割承载。对于MCG承载,MeNB经由S1-U与S-GW进行U平面连接。SeNB不参与用户平面数据的传输。
对于分割承载,MeNB经由S1-U与S-GW进行U平面连接,此外,MeNB和SeNB经由X2-U互连。MeNB可以执行所谓的“承载分割”,即,在MeNB和SeNB之间分割或划分针对去往UE的单个承载的下行链路业务。因此,针对单个承载可以获得业务聚合的优点,即,可以在MeNB和SeNB之间划分来自单个承载的业务。
对于SCG承载,MeNB和SeNB二者经由S1-U与S-GW直接连接。单个承载经由MeNB或SeNB传输到UE。因此,不可能在MeNB和SeNB之间分割单个承载,并且仅在UE具有多于一个承载时才能获得在从MeNB和SeNB二者接收UE业务的意义上的业务聚合优点。
然而,尽管在通过两条路径发送数据业务时,网络中的性能理论上应提高,但在许多情况下,DC可能导致端用户的体验质量(QoE)恶化以及网络中信令的增加,而未实现任何性能收益。
发明内容
本文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理双连接的方法,其以有效的方式提高了通信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根据本文的实施例,使用关于UE移动性模式、UE使用的服务、传输网络拓扑结构和特性以及安全网关位置的知识来确定何时将建立DC和要使用哪种DC方法。
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第一方案,该目的通过一种由确定模块执行的用于管理通信网络中的双连接(DC)的方法来实现。通信网络包括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RAN)节点。第一RAN节点管理用户设备(UE)的第一用户平面承载。DC包括同时通过第一RAN节点和第二RAN节点与UE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获得关于UE的特性的信息和/或关于第一RAN节点和第二RAN节点之间的传输网络的特性的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获取的信息确定:针对与UE的通信,调整经由第二RAN节点的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
本文的实施例还涉及一种确定模块,用于管理通信网络中的双连接(DC)。通信网络包括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RAN)节点。第一RAN节点管理用户设备(UE)的第一用户平面承载。DC包括同时通过第一RAN节点和第二RAN节点与UE进行通信。确定模块被配置为获得关于UE的特性的信息和/或关于第一RAN节点和第二RAN节点之间的传输网络的特性的信息。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基于获取的信息确定:针对与UE的通信,调整经由第二RAN节点的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
本文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器上执行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由确定模块执行的上述任何方法。本文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器上执行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由确定模块执行的上述任何方法。
本文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少网络中不必要的信令、提高QoE并减少各个节点和/或传输链路上的负载的有效方式。通过在应当做出关于DC建立的决策时考虑关于UE移动性、UE服务和/或传输网络配置和特性,可以获得优化的DC连接。
附图说明
现在将结合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描绘根据现有技术的通信网络的示意概览图;
图2是描绘与核心网连接的无线电接入网的示意概览图;
图3a是描述DC控制平面的网络接口的示意概览图;
图3b是示出DC控制平面的网络接口的示意概览图;
图4a是描绘网络中的LTE DC SCG承载的示意概览图;
图4b是描绘网络中的LTE DC分割承载的示意概览图;
图5是描绘根据现有技术的针对SCG承载的SeNB添加的信令图;
图6是描绘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通信网络的示意概览图;
图7是描绘用于共享无线电接入网络的标准化架构的示例的示意概览图;
图8a是描绘传输域对DC的影响的第一种场景的示意概览图;
图8b是描绘传输域对DC的影响的第二种场景的示意概览图;
图9是描绘根据本文的实施例的SeNB添加的信令图;
图10是描绘根据本文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针对SCG承载的SeNB添加的信令图;
图11是描绘根据本文实施例的确定模块的框图;
图12是描绘在功能上分割为eNB-a和eNB-s的eNB的框图;
图13是描绘具有功能分割架构的RAN的示意概览图;
图14是描绘具有功能分割架构的RAN中的LTE DC的示意概览图;
图15是描绘具有功能分割架构的RAN中的LTE DC的示意概览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的实施例提供了对上述缺点的解决方案。已知解决方案的性能问题的原因可能在于,当做出激活DC的决策时,关于当前网络和/或UE及其服务特性的了解可能是有限的。因此,DC决策可能是次优的,或者甚至可能导致比通过单个RAN节点传送两个承载时更差的性能。由于对UE中/长期特性(例如,移动性模式、UE使用什么服务和为当前服务设置了哪些带宽限制)的了解有限,DC可能导致端用户的体验质量(QoE)恶化,或者导致网络中信令的增加而未带来任何明显的收益。
在一些场景下,传输网络拓扑结构(例如,星型、链式或环形拓扑)以及该拓扑结构中安全网关所在的位置可能导致实际数据分组在一个或多个“最后一英里”链路上转接(tromboned)。
在已知DC解决方案中性能受限的另一原因可能在于,由于传输网络特性(例如,中长期负载、延迟、分组丢失和/或抖动)可能与最初激活DC时所知的情况不同,因此实际数据分组可能在高负载的链路上发送。
因此,本文的实施例提供了在应做出调整DC的决策时,将UE移动性模式、UE使用的服务、UE带宽限制、传输网络拓扑结构、传输网络特性和/或安全网关位置考虑在内的解决方案。
在图4a和图4b中分别示出了针对SCG承载和分割承载的承载路由的不同选择。SCG承载基于“承载路由”的概念。承载路由意味着单个承载经由第一RAN节点12(本文中被称为MeNB)或第二RAN节点13(本文中被称为SeNB)传输到UE 10。这也意味着无法在MeNB和SeNB之间分割单个承载。因此,仅在UE 10支持多于一个承载时才能获得在从MeNB 12和SeNB 13二者接收UE 10业务的意义上的业务聚合优点。然而,当涉及“传输转接”时,SCG承载比分割承载有益,将参考图8a和图8b对此进行进一步描述。
分割承载基于MeNB 12在MeNB和SeNB之间执行针对去往UE的单个承载的下行链路业务的分割或划分,也被称为承载分割。这意味着针对单个承载可以获得业务聚合的优点,即,可以在MeNB 12和SeNB 13之间划分来自单个承载的业务。
图5示出了用于在当前通信网络中针对SCG承载经由SeNB 13激活DC的信令流。
动作501a-c:在初始情况下,在MeNB 12之间传送控制平面信令,并且在UE 10和MeNB 12之间激活两个用户平面承载。MeNB 12将用户平面数据转发到SGW 15。
动作502:由MeNB 12做出激活经由SeNB 13的DC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MeNB 12决定对承载2执行SeNB 13添加。该决策可以基于由SeNB 13处理的任何小区/载波上的UE测量报告以及(可能地)在MeNB 12和SeNB 13之间的负载信息交换。
动作503:当MeNB 12已决定激活DC时,它使用X2应用协议(X2AP)信令,经由X2或X2-C接口向SeNB 13发送SeNB添加请求。
动作504:SeNB 13以SeNB添加确认响应SeNB添加请求。
动作505:当SeNB 13已以SeNB添加请求确认进行了响应时,MeNB 12和UE 10执行RRC连接重新配置过程,以在UE 10和SeNB 13之间建立承载2。
动作506:MeNB 12向SeNB 13通知SeNB重新配置完成。
动作507:然后,UE 10执行与SeNB 13的随机接入。
动作508:然后,MeNB 12执行路径更新过程,以便针对SGW 15和SeNB 13之间的承载2建立通信。
动作509a-c:在DC SCG承载激活之后的情况下,仍在MeNB 12和核心网节点14(例如,MME)之间传送控制平面信令。承载1作为UE 10和MeNB 12之间的MCG承载进行通信。然而,承载2现在作为UE 10和SeNB 13之间的SCG承载进行通信。
本文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通信网络。图6是描绘通信网络1的示意概览图。通信网络1包括RAN和CN。通信网络1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技术,例如,Wi-Fi、长期演进(LTE)、高级LTE、5G、宽带码分多址(WCD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GSM/EDGE)、全球微波互通接入(WiMax)或超移动宽带(UMB),以上仅为一些可能的实现。本文的实施例涉及最近在5G和LTE二者的上下文中特别引起兴趣的技术趋势,然而,实施例也适用于现有通信系统(例如,3G)的进一步发展。
在通信网络1中,诸如移动站、非接入点(非AP)STA、STA、无线设备和/或无线终端之类的无线设备(用户设备(UE)10)经由接入网(AN)(例如,RAN)与CN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UE”是非限制性的术语,其意味着任意终端、无线通信终端、用户设备、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设备到设备(D2D)终端或节点(例如,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移动电话、传感器、中继器、移动平板计算机或甚至在小区内通信的基站)。
通信网络1包括无线电网络节点集(例如,无线电网络节点12、13),每个无线电网络节点在一个或多个地理区域(例如,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小区12’、13’)上提供无线电覆盖,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例如是5G新无线电(NR)、LTE、UMTS、Wi-Fi等。无线电网络节点12、13可以是无线电接入网络节点,例如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或接入点(例如,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点或接入点站(APSTA))、接入控制器、基站(例如,无线电基站,诸如NodeB、演进节点B(eNB、eNodeB)、基站收发机站、接入点基站)、基站路由器、无线电基站的传输装置、独立接入点、或者能够根据例如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和所使用的术语在无线电网络节点12、13所服务的小区(也可以被称为服务区域)内服务无线设备的任何其他网络单元。无线电网络节点12、13包括在无线电接入网络(RAN)中。
无线电网络节点12、13与包括在通信网络1中的第一核心网节点14(例如,MME)通信,第一核心网节点14还可以连接到第二核心网节点15(例如,SGW)。
现在将参考图7中所描绘的流程图描述根据本文实施例的由确定模块11执行的用于管理通信网络1中的双连接(DC)的方法动作。这些动作不必按照下文声明的顺序进行,而是可以按照任何合适顺序进行。用虚线框标记了仅在一些实施例中执行的动作。通信网络包括第一RAN节点12和第二RAN节点13。第一RAN节点12管理UE 10的第一用户平面承载。DC包括同时通过第一RAN节点12和第二RAN节点12与UE 10通信。本文中,第一RAN节点12也可以被称为MeNB,第二RAN节点13可以被称为SeNB。
动作701:确定模块11获得关于UE 10的特性的信息和/或关于第一RAN节点12和第二RAN节点13之间的传输网络的特性的信息。
因此,可以实现DC的实时和/或动态控制,其中,例如可以根据特定承载上的业务控制DC的调整,例如,是否应移除或激活DC。
UE 10的特性(下文中也被称为UE特性)可以包括UE 10的一个或多个活动服务和/或对第一用户平面承载上的一个或多个活动服务的服务质量QoS要求。在一些实施例中,QoS要求可以是UE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或者接入点名称APN AMBR。在一些实施例中,UE 10特性可以包括UE 10的移动性模式。例如,移动性模式可以包括较长时段期间和限制在最后几小时内二者的频繁或非频繁的切换。移动性模式可以是长期移动性模式和/或在定义长度的最后时段期间的移动性模式。获得该信息,以便得到UE活动服务和这些服务的QoS要求的知识。服务可以是例如UE-AMBR、APN-AMBR等,并且可以与QCI组合以得到移动性模式的知识。
传输网络特性可以包括传输网络在逻辑接口(例如,X2连接性)方面的拓扑结构、传输网络的负载、传输网络的分组丢失、传输网络的延迟和/或传输网络的抖动。
此外,可以获得关于传输网络物理拓扑结构和/或传输网络中的安全网关位置和安全隧道终止点的信息,并且可以将这些信息与关于传输网络特性的信息组合,以确定UE10是否将受益于DC。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还可以包括针对包括在通信网络1中的RAN节点的RAT支持(例如,LTE和/或5G)。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关于UE特性的信息与传输网络物理拓扑结构和/或安全网关位置和安全隧道终止点的信息组合,以便进一步提高对调整DC的确定的准确性,这进一步提高网络中的性能。
当运营商连接到LTE RAN和EPC CN时,一种常见场景是使用特定服务等级协议(SLA)从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租用传输容量。例如,SLA可以包括针对运营商的特定带宽和QoS支持。由于业务将与来自其他用户的业务混合并且例如可以通过互联网的若干部分,因此该租用的传输容量被视为是不安全的。另一种常见场景是运营商也拥有LTE RAN和EPCCN之间的传输网络,因此可以设计和维护传输网络以满足对传输域的任何新要求。这种类型的“自有”传输可被视为安全或不安全的。
在图8a和图8b中示出了在现有技术的通信网络中对来自传输域的双连接的影响的两个示例。尽管该示例涉及LTE或5G,但是在其他RAT中可能发生相同或相似的问题。
图8a示出了一种传输部署,其中“分割承载”DC导致传输转接(tromboning)。图8a的左侧中发生转接的原因如下。第一RAN节点12(本文中被称为MeNB)和第二RAN节点13(本文中被称为SeNB)未直接相连,这两个节点可以彼此通信的唯一方式是经由中心安全网关(SEGW)。这意味着用于DC的X2接口也经由SEGW,通信路径例如可以是MeNB-路由器-SEGW-路由器-SeNB。在一些场景下,也可以经由两个单独的IPsec隧道保护X2接口,一个IPsec隧道在MeNB和SEGW之间,另一个IPsec隧道在SeNB和SEGW之间。MeNB经由SEGW和所示的路由器从SGW接收S1-U业务。当MeNB决定激活分割承载时,向SeNB转发业务的唯一方式是经由SEGW将该业务发送回去。该行为可被称为转接。这种情况下的转接意味着,MeNB决定经由SeNB转发的任何业务在网络中如下“转接”:SGW→SEGW→路由器→MeNB→路由器→SEGW→路由器→SeNB。
由于转接,在网络中引入了额外的延迟。在简单的示例中,SEGW与MeNB和SeNB二者之间的传输延迟可以是10ms。在这种情况下,被转接的业务的总传输延迟将是30ms,即,比经由MeNB向UE 10转发业务的延迟高3倍。因此,尽管
图8b示出了针对分割承载选择也可以避免或减少传输转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SeNB经由路由器直接向MeNB连接(例如,使用直接IPsec隧道)。在这种情况下,减少了经由SeNB发送到UE 10的业务的附加传输延迟,并且仅包括路径MeNB→路由器→SeNB上的传输延迟。
因此,通过在确定UE 10是否将受益于激活通过SeNB的DC时考虑传输网络的特性,可以减少网络中的延迟,这改善了用户的QoE。
信息可以由确定模块11通过从邻近实体(例如,第二网络节点13、UE 10、分析引擎和/或配置数据库)接收信息来获得,或者借助测量和/或借助分析来获得。
可以直接从网络中的不同节点接收信息。例如,可以从核心网节点14(例如,MME)接收关于承载和QoS要求的信息。由于核心网节点14在网络拓扑中位于比RAN节点12高的位置并且具有网络1的更广的知识;因此,确定模块考虑来自核心网节点的信息可能是有益的。
例如,关于UE 10的活动服务的信息的另一个源可以是业务检测功能(TDF)或UE10本身。TDF是可以执行应用检测并将检测到的应用和检测到的应用的服务数据流描述报告给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的功能实体。TDF可以位于SGi接口上,即,(例如)从RAN的角度来看位于PDN-GW“之上”。它连接到PCRF,并且可用于检测应用和服务/分组流。
可以直接从配置数据库接收关于传输网络拓扑的信息。
例如,可以借助对传输网络的测量获得关于传输网络负载、分组丢失、延迟和抖动的信息。可以由确定模块执行这些测量。
可以借助可或多或少提前的分析来获得关于UE移动性模式和传输网络特性的信息。例如,可以从对UE 10历史上如何移动和/或具有相似移动性模式的其他UE 10如何移动的解析(analysis)中导出UE移动性模式。另一方面,传输网络特性(例如,负载、丢失、延迟和/或抖动)可以基于统计数据和/或每小时/每日/每周变化。
解析或分析可大致分为批量分析或流分析。可以对在处理之前存储的数据执行批量分析,并且可以在存储数据之前实时地对数据执行流分析。二者都具有其优点,可用于不同的目的。批量处理可用于在较长时间段内收集的趋势分析,而当分析用于实时控制系统时需要流处理。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组合非常有利,并允许做出更好的决策且能够采取正确的动作。分析可用于被动和主动动作。被动意味着在事情已发生之后采取行动,主动意味着采取措施以避免事情发生。可以在网络的不同部分中(例如,在RAN节点12(例如,eNodeB)中、在核心网节点14(例如,MME)中、在服务GW 15中、在PDN-GW 17中和/或在OTT服务器中)执行分析。在一些实施例中,传输域还可以提供分析功能。此外,可使用网络级分析,其中,从网络中的不同“分析”功能收集信息,并将收集的信息发送到更中心的网络级数据库。然后,网络级数据库可以启用网络级别上的分析功能。
可以在不同级别上收集和分析信息;例如,在分布式变型中,确定模块11可以位于RAN节点12(例如,eNB)中,并且可以使用分析功能执行用于分析信息的本地动作,然后,可以将经分析的信息反馈给eNB逻辑(例如,无线电资源管理(RRM))。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可以被视为本地动作。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在网络级别上执行更集中的“分析”变型。可以由分析引擎将来自多个源的信息收集到更中心的网络数据库。此外,可以将来自该中心网络数据库的信息反馈给现有的网络功能。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将这种信息发回确定模块11或eNB逻辑(例如,RRM),允许基于该可用的新信息的可能的新用例和功能。
在本文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确定模块11通过测量传输网络的负载、测量传输网络的分组丢失、测量传输网络的延迟和/或测量传输网络的抖动来获得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1可以通过在使用分析的同时确定UE 10的特性和/或传输网络的特性来获得信息。
该动作与关于图9描述的动作903和上面关于图10描述的动作1004至1008类似。
动作702:确定模块11基于获得的信息确定:针对与UE 10的通信,调整经由第二RAN节点13的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
调整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可以包括:激活经由第二RAN节点13的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停用经由第二RAN节点13的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和/或修改所述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例如,选择不同于第二RAN节点13的RAN节点作为DC的SeNB)。
调整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的确定可以包括确定建立哪种类型的DC承载。DC承载的类型可以是辅小区组(SCG)承载或分割承载之一。
该确定可以包括确定UE 10是否将受益于DC。
当DC未被激活且确定模块11确定UE 10将受益于DC时,确定模块可以进一步决定激活UE 10的DC。
当DC被激活且确定模块11确定UE 10未受益于DC时,确定模块可以进一步决定停用DC。
当DC被激活时,确定模块11可以进一步确定通过修改活动DC来调整DC。例如,该修改可以包括激活经由不同于第二RAN节点13的RAN节点的DC。
可以通过将获得的针对UE 10的QoS要求、UE 10的移动性模式和传输网络特性组合为定义的算法来执行该确定。除QoS之外可能存在可能影响该确定的附加标准,例如,基于UE 10的移动性模式的路由优化和/或信令负载优化。
该动作702类似于关于图9描述的动作903和关于图10描述的动作1009。
动作703:确定模块11可以针对与UE 10的通信,调整经由第二RAN节点13的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这样做是为了实现已确定DC所具有的收益。
确定模块可以通过激活经由第二RAN节点13的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通过停用经由第二RAN节点13的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和/或通过调整所述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例如,选择不同于第二RAN节点13的RAN节点作为DC的SeNB)来调整DC。该动作702类似于关于图9描述的动作903和关于图10描述的动作1010至1015。
确定模块11可以是硬件或软件模块,并且可以包括在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例如,RAN节点或核心网节点)中,或者可以通过节点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执行。可以有以下备选解决方案:
根据一些实施例,确定模块11可以包括在核心网节点14(例如,MME)中。包括在核心网节点14中的确定模块11可以基于所获得的信息确定UE 10是否将受益于DC。包括在核心网节点14中的确定模块11还可以确定调整UE 10的DC。调整DC可以包括激活DC、停用DC和/或修改DC,例如,选择不同于第二RAN节点13的RAN节点作为DC的SeNB。
包括在核心网节点14中的确定模块11还可以确定激活哪种类型的DC,例如,SCG承载或承载分割。包括在核心网节点14中的确定模块11可以通过向RAN节点12(例如,eNB)发送命令来调整DC。然后,RAN节点12执行来自包括在核心网节点14中的确定模块11的命令。当要做出决策时,所需的信息或者可以是可用的,或者可以周期性地发送到确定模块11,或者包括在核心网节点14中的确定模块11可以预先从其他网络节点(例如,eNB)和其他源(例如,分析引擎16)请求信息。
根据其他实施例,确定模块11可以包括在RAN节点12(例如,eNB)中。基于所获得的信息,包括在RAN节点12中的确定模块11可以决定DC使用以及使用哪种方法(例如,SCG承载或承载分割)。当要做出DC决策时,所需的信息或者可以是可用的,或者可以周期性地发送到包括在RAN节点12中的确定模块11,或者包括在RAN节点12中的确定模块11可以预先从其他网络节点(例如,一个或多个相邻RAN节点、核心网节点)和/或其他源(例如,分析引擎)请求信息。
根据其他实施例,确定模块11获得的信息可以包括来自核心网节点14(例如,MME)关于是否调整(例如,激活、停用和/或修改)DC的建议。信息还可以包括关于哪种类型的DC(例如,SCG承载或承载分割)是最有益的建议。该建议可以基于可以在核心网节点中可用的信息。然而,确定模块11可以做出最终决策,忽略来自核心网节点14的建议或者根据该建议执行动作。例如,当确定模块包括在RAN节点12中时,该场景是可能的。假设信息以与前述实施例类似的方式可用。
在又一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1获得的信息可以包括来自核心网节点14(例如,MME)的对DC的调整和/或要激活的DC的类型的禁止。例如,该禁止可以包括对DC的激活和/或对要使用的DC方法的类型(例如,SCG承载或承载分割)的限制。确定模块11可以考虑这些限制来调整DC。例如,当确定模块包括在RAN节点12中时,该场景是可能的。假设信息以与上述实施例类似的方式可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模块11可以从分析引擎16和/或网络1中的功能中获得该信息。确定模块11可以基于所获得的信息决定DC使用以及使用哪种方法(例如,SCG承载或承载分割)。当要做出使用DC的决策时,所需的信息或者可以是可用的,或者可以周期性地发送到确定模块11,或者确定模块11可以预先从一个或多个相邻分析引擎16和/或功能请求信息。分析引擎16和/或功能可以是独立设备和/或可以包括在网络节点(例如,RAN节点12或核心网节点14)中。
图9示出了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的信令流。
动作901:确定模块11获得关于UE 10的特性的信息和/或关于第一RAN节点12和第二RAN节点13之间的传输网络的特性的信息。确定模块11可以通过在网络1中执行测量并分析这些测量来获得信息。
然而,确定模块11还可以通过如动作901a所示从UE 10、如动作901b所示从第一RAN节点12、如动作901c所示从第二RAN节点13、如动作901d所示从核心网节点14或者如动作901e所示从分析引擎16接收信息来获得该信息。
动作902:确定模块11基于获得的信息确定:针对与UE 10的通信,调整经由第二RAN节点13的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
动作903:确定模块11可以针对与UE 10的通信,调整经由第二RAN节点13的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这可以通过向第一RAN节点12发送请求以执行关于图10所描述的动作1010至1015来完成。
图10示出了本文公开的不同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信令流。在该示例中,确定模块11包括在第一RAN节点12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一RAN节点12被称为MeNB。确定模块11从核心网节点14(例如,MME)和/或分析引擎16获得信息。核心网节点14可以针对来自第一RAN节点12的请求收集不同的信息,并且可以向包括在第一RAN节点12(本文中被称为MeNB)中的确定模块11发送信息,该信息可以包括关于UE级别上的DC使用的建议。分析引擎16还可以收集在MME中不直接可用的信息。分析引擎16可以是独立设备或者可以包括在任何网络节点中。
动作1001:步骤1001a)和1001b)示出了在LTE双连接(DC)被激活之前的初始情况。UE 10的控制平面信令经由第一RAN节点12发送到核心网节点14(在这种情况下是MME)。针对UE 10建立经由第一RAN节点12到服务网关(SGW)的两个用户平面承载,承载1和承载2。
动作1002: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在第一RAN节点12中的确定模块11从UE 10获得针对属于第二RAN节点13(本文中也被称为SeNB)的小区的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可以包括针对属于第二RAN节点13的小区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
动作1003:确定模块11决定开始评估DC的激活,本文中也被称为SeNB添加过程。例如,该决策可以基于由第二RAN节点13处理的任何小区/载波上的UE测量报告(如动作1402所公开的)以及第一RAN节点12和第二RAN节点13之间可能的负载信息交换。确定模块11还可以使该决策基于针对UE 10的活动承载的承载级别信息(例如,QoS参数),并且例如选择承载2作为SeNB添加的候选。
动作1004:确定模块11可以通过向核心网节点14(例如,MME)发送信息请求消息(请求用于SeNB添加决策的附加信息)来获得信息。该消息可以包括关于承载(例如,承载2)的信息。在不包括承载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在步骤1008中从核心网节点14获得关于激活SeNB添加的承载的信息。该消息还可以包括关于作为SeNB添加过程的候选的第二RAN节点的信息。在该示例中,信息请求消息从包括在第一RAN节点12中的确定模块11发送到核心网节点14,作为SeNB添加评估过程的一部分。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从确定模块11周期性地向核心网节点14发送信息请求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已执行动作1004至1008,图14中的逻辑将直接从动作1003移至动作1009。
动作1005:核心网节点14还可以通过向分析引擎16发送请求获得信息,并请求对确定模块11可能有用的附加信息,以执行SeNB添加决策。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从核心网节点14向分析引擎16发送信息请求消息。该消息可以包含关于UE 10的特定信息,例如,UE 10的IP地址、UE 10的当前MeNB、UE 10的候选SeNB,并且还可以包含关于UE 10的当前承载的信息。
动作1006:分析引擎16可以利用请求的附加信息向核心网节点14发送信息响应消息。该消息可以包括关于第一RAN节点12和第二RAN节点13之间的传输特性和拓扑结构的信息。它还可以包括关于UE 10的不同承载上的活动服务的信息,以及这些活动服务是否可用于DC使用。
动作1007:核心网节点14还可以收集可与确定模块11进行SeNB添加决策相关的任何可用的本地信息,并且可以在动作1006中将本地信息与从分析引擎16接收的信息组合。例如,本地信息可以包括UE10中比第一RAN节点12中已知的时间段更长的时间段的先前移动性模式。
动作1008:核心网节点14可以向包括在第一RAN节点12中的确定模块11发送信息响应消息。该消息可以包括“双连接辅助信息”信息元素(IE)。该IE可以是简单的“针对DC,是/否”或者它例如可以包括“是-使用SCG承载”或“是-使用分割承载”。在又一实施例中,IE可以提供关于承载级别的信息,该信息指示哪个承载应当用于或不应当用于SeNB激活。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向确定模块11发送详细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核心网节点14例如可以在单独的IE中向第一RAN节点12中的确定模块11发送传输特性和拓扑结构、UE 10的活动服务和UE 10的先前移动性模式的知识,以进行进一步解析。
在本文的一些实施例中,信息响应消息可以周期性地从核心网节点14发送到确定模块11,而无需确定模块11向核心网节点14发送对信息的请求。
动作1009:确定模块11可以基于第一RAN节点12中可用的本地信息和从核心网节点和/或分析引擎16获得的信息,确定执行针对承载2的SeNB添加。
动作1010:当确定模块11已确定经由第二RAN节点13的DC是有益的时,确定模块11可以通过指示第一RAN节点12向第二RAN节点13发送SeNB添加请求来激活DC。然后,可以经由第一RAN节点12将SeNB添加请求发送到第二RAN节点13。
动作1011:第二RAN节点13可以通过向第一RAN节点12发送SeNB添加请求确认来确认SeNB添加请求。
动作1012:然后,第一RAN节点12可以向UE 10发送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该消息重新配置UE 10用于经由第一RAN节点12和第二RAN节点13的DC。
动作1013:当UE 10已被重新配置用于DC时,第一RAN节点12可以向第二RAN节点13发送SeNB重新配置完成消息。
动作1014:然后,UE 10和第二RAN节点13执行随机接入以建立连接。
动作1015:第一RAN节点12、核心网节点14和SGW执行路径更新过程,在该过程中第一RAN节点12向核心网节点14通知添加第二RAN节点13作为UE 10的承载2的服务RAN节点。核心网节点14还向SGW发送消息,请求针对UE 10的承载2的用户平面更新。
动作1016a-c:当DC已被激活时,UE 10的控制平面信令仍然经由第一RAN节点12发送到核心网节点14(在这种情况下是MME)。第一用户平面承载(本文中被称为承载1)是MCG承载,其中UE 10经由第一RAN节点12、SGW和PGW与通信网络通信。第二用户平面承载(本文中被称为承载2)是针对UE 10经由第二RAN节点到SGW和PGW而建立的。
图11是描绘用于管理通信网络1中的双连接(DC)的确定模块11的框图。通信网络包括第一和第二RAN节点。第一RAN节点12管理UE 10的第一用户平面承载。DC包括同时通过第一RAN节点12和第二RAN节点12与UE 120通信。确定模块11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101,例如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例如,确定模块11被配置为:借助获得模块1102和/或处理单元1101(被配置为)获得关于UE 10的特性的信息和/或关于第一RAN节点12和第二RAN节点13之间的传输网络的特性的信息。UE 10特性可以包括UE 10的一个或多个活动服务和/或对第一用户平面承载上的一个或多个活动服务的服务质量QoS要求。QoS要求可以是UE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或者接入点名称APN AMBR。UE特性还可以包括UE 10的移动性模式。
传输网络特性可以包括传输网络的拓扑结构、传输网络的负载、传输网络的分组丢失、传输网络的延迟和/或传输网络的抖动。
确定模块11被配置为:借助处理单元1101(被配置为)基于获取的信息确定:针对与UE 10的通信,调整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
确定模块11还可以被配置为:借助处理单元1101或调整模块1103(被配置为)针对与UE 10的通信来调整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
确定模块11还可以被配置为:借助处理单元1101或调整模块1103(被配置为)针对与UE 10的通信,通过激活经由第二RAN节点13的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来调整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
确定模块11还可以被配置为:借助处理单元1101或调整模块1103(被配置为)针对与UE 10的通信,通过停用经由第二RAN节点13的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来调整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
确定模块11还可以被配置为:借助处理单元1101或调整模块1103(被配置为)针对与UE 10的通信,通过修改所述DC(例如,选择不同于第二RAN节点13的RAN节点作为SeNB)来调整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
确定模块11还可以被配置为:借助处理单元1101(被配置为)确定要建立哪种类型的DC承载,其中,DC承载的类型是辅小区组、SCG、承载或分割承载之一。
确定模块11还可以被配置为:借助获得模块1102和/或处理单元1101和/或接收模块1104(被配置为)通过从第二网络节点13、从UE10和/或从配置数据库接收信息、借助测量和/或借助分析来获得所述信息。
确定模块11还可以被配置为:借助获得模块1102和/或处理单元1101和/或测量模块1105(被配置为)通过测量传输网络的负载、传输网络的分组丢失、传输网络的延迟和/或传输网络的抖动来获得关于传输网络的特性的信息。
确定模块11还可以被配置为:借助获得模块1102和/或处理单元1101(被配置为)通过在使用分析的同时确定UE 10的特性和/或传输网络的特性来获得信息。
确定模块11还包括存储器1106。存储器1106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元,用于存储关于例如以下方面的数据:系统信息、空闲模式移动性信息、网络切片信息、无线设备ID、网络切片和漫游策略、切片ID、在被执行时执行本文公开的方法的应用,等等。
根据本文针对确定模块11描述的实施例的方法分别借助例如计算机程序1107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实现,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即软件代码部分,上述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器上执行时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由确定模块所执行的本文描述的动作。计算机程序1107可以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08(如盘等)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108可以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器上执行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确定模块所执行的本文所述的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熟悉通信设计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可以使用数字逻辑和/或一个或多个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字硬件来实现功能装置或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功能中的若干或全部可一起被实现,诸如实现在单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或实现在两个或更多个分离的设备(其间具有适合硬件和/或软件接口)中。例如,若干功能可实现在与网络节点的其他功能组件共享的处理器上。
备选地,所讨论的处理装置中的若干功能元素可通过使用专用硬件来提供,而其他功能元素使用用于执行软件的硬件结合适合的软件或固件来提供。从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处理器”或“控制器”不排他性地指代能够执行软件的硬件,而且可以隐式地包括(而不限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硬件、用于存储软件的只读存储器(ROM)、用于存储软件和/程序或应用数据的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还可以包括常规和/或定制的其他硬件。网络节点的设计者将理解在这些设计选择之间进行成本、性能和维护的内在折中。
尽管本文的实施例是针对类似LTE的架构进行的描述,但是应注意,它们同样适用于任何基于S1接口的演进(例如,5G)的架构。
支持5G中的紧密多RAT集成的一种方式可以基于RAN功能分割。在该功能分割中,网络侧运行的RAN功能可以被分为同步和异步功能和/或功能组。
可以将同步功能定义为对其他同步功能和空中接口的时域结构具有严格的处理要求,例如,允许服务数据单元(SDU)处理时间和/或状态信息。此外,可以将属于一个同步功能组的功能部署在相同的网络节点中。LTE中的同步功能组的一个示例可以是:MAC层的“下行链路的无线电资源调度”、PHY层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接收”和RLC层的SDU分段/重组。这些同步功能组通常可以位于相同的网络节点并且靠近空中接口。
可以将网络侧的异步RAN功能定义为对任何异步功能或对空中接口都没有任何严格处理要求的功能。异步功能通常具有置于不同逻辑节点的灵活性,同时经由节点间接口连接。除此之外,网络侧的异步功能更加灵活,可以从空中接口进一步部署。
图12中示出了基站分割架构(本文中在LTE上下文中讨论)的一个示例。eNB 12的功能分割导致两个功能实体或逻辑网络元素:eNB异步(eNB-a)12a和eNB同步(eNB-s)12s。图12示出了用于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二者的eNB-a 12a。根据不同的实施例,eNB-a 12a的这些部分可以组合或分开。
图13示出了组合的eNB-a 12a场景的示例性网络架构视图。
功能分割还可以在LTE内或在用于控制和用户平面二者的任何其他空中接口内实现双连接解决方案。eNB-a 12a可以是UE 10经由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eNB-s 12s、13s连接时的公共点。这在图14中示出,其中UE 10经由eNB-s112s和eNB-s213s二者连接到eNB-a12a。eNB-a 12a通常包括异步功能,例如,针对控制平面(如RRC和PDCP)和用户平面(如PDCP)的公共协议。
对于紧密的多RAT集成上下文,也可以考虑将网络侧的RAN功能分类为同步和异步功能。一个这样的上下文是可以包括LTE兼容(也被称为LTE演进)和LTE不兼容的无线电接入二者的5G网络,也被称为例如新无线电(NR)。因此,可以定义用于多个空中接口的集成架构的功能分割、不同RAT的空中接口变型、针对5G网络设想的实现多个RAT与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超可靠性之间的无缝和/或无损移动性的特征。例如,由于RAT可以操作的高频率和/或可能需要解决的新用例,5G上下文中LTE不兼容的RAT很可能具有与LTE兼容的RAT不同的低层协议。
图15示出了使用DC的扩展功能分割方法。假设给定UE 10能够同时或在不同时间连接到多个空中接口,可以扩展先前的功能分割方法,以便可以为这些多个空中接口定义相同的异步功能实例,并且每个空中接口具有不同的同步功能组,例如,5G无线电接入中的LTE兼容和LTE不兼容部分。UE 10可以同时或在移动过程期间连接到这些多个空中接口。在这种情况下,eNB-a 12a可以包括针对异步功能的控制和用户平面二者的共同支持,并且eNB-s 12s、13s可以包含同步功能。此外,还实现了RAT特定的同步功能,例如,用于LTE兼容的RAT和LTE不兼容的RAT的不同功能。在图15中示出这种场景,其中,eNB-a 12a支持5G和LTE,第一eNB-s 12s支持LTE,第二eNB-s 13s支持5G。
当使用单词“包括”或“包含”时,其应当被解释为非限制性的,即,意味着“至少由…构成”。当本文中使用单词“集合”时,其应当被解释为意味着“一个或多个”。
将理解的是:前面的描述和附图表示本文所教导的方法和装置的非限制性示例。因此,本文所教导的装置和技术不受前述描述和附图的限制。相反地,本文实施例只被所附权利要求及其法律等同物限制。
Claims (24)
1.一种由确定模块(11)执行的用于管理通信网络中的双连接DC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RAN节点,其中,第一RAN节点(12)管理用户设备UE(10)的第一用户平面承载,并且其中,所述DC包括同时通过所述第一RAN节点(12)和第二RAN节点(13)与所述UE(10)进行通信,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701)关于所述UE(10)的特性的信息和/或关于所述第一RAN节点(12)和所述第二RAN节点(13)之间的传输网络的特性的信息,
基于获取的信息确定(702):针对与所述UE(10)的通信,调整经由所述第二RAN节点(13)的所述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所述UE(10)的通信,调整(703)所述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整包括激活、停用或修改所述DC。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UE特性包括所述UE(10)的一个或多个活动服务和/或对所述第一用户平面承载上的一个或多个活动服务的服务质量QoS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QoS要求是UE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或者接入点名称APN AMBR。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UE特性包括所述UE(10)的移动性模式。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网络特性包括所述传输网络的拓扑结构、所述传输网络的负载、所述传输网络的分组丢失、所述传输网络的延迟和/或所述传输网络的抖动。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激活所述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包括确定建立哪种类型的DC承载,其中,DC承载的类型是辅小区组SCG承载或分割承载之一。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从第二网络节点(13)、从所述UE(10)和/或从配置数据库接收所述信息、借助于测量和/或借助于分析来获得所述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测量所述传输网络的负载、所述传输网络的分组丢失、所述传输网络的延迟和/或所述传输网络的抖动来获得所述信息。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在使用分析的同时确定所述UE(10)的特性和/或所述传输网络的特性来获得所述信息。
12.一种确定模块(11),用于管理通信网络中的双连接DC,其中,所述通信网络包括第一和第二无线电接入网络RAN节点,其中,第一RAN节点(12)管理用户设备UE(120)的第一用户平面承载,其中,所述DC包括同时通过所述第一RAN节点(12)和第二RAN节点(13)与所述UE(10)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确定模块(11)被配置为:
获得关于所述UE(10)的特性的信息和/或关于所述第一RAN节点(12)和所述第二RAN节点(13)之间的传输网络的特性的信息,
基于获取的信息确定:针对与所述UE(10)的通信,调整经由所述第二RAN节点(13)的所述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确定模块(11),其中,所述确定模块(11)还被配置为:
针对与所述UE(10)的通信,调整所述第一用户平面承载的DC。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确定模块(11),其中,所述调整包括激活、停用或修改所述DC。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确定模块(11),其中,UE特性包括所述UE(10)的一个或多个活动服务和/或对所述第一用户平面承载上的一个或多个活动服务的服务质量QoS要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确定模块(11),其中,所述QoS要求是UE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或者接入点名称APN AMBR。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确定模块(11),其中,UE特性包括所述UE(10)的移动性模式。
18.根据权利要求12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确定模块(11),其中,所述传输网络特性包括所述传输网络的拓扑结构、所述传输网络的负载、所述传输网络的分组丢失、所述传输网络的延迟和/或所述传输网络的抖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2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确定模块(11),其中,所述确定模块(11)被配置为确定建立哪种类型的DC承载,其中,DC承载的类型是辅小区组SCG承载或分割承载之一。
20.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确定模块(11),其中,所述确定模块(11)被配置为通过从第二网络节点(13)、从所述UE(10)和/或从配置数据库接收所述信息、借助于测量和/或借助于分析来获得所述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确定模块(11),其中,所述确定模块(11)被配置为通过测量所述传输网络的负载、所述传输网络的分组丢失、所述传输网络的延迟和/或所述传输网络的抖动来获得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2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确定模块(11),其中,所述确定模块(11)被配置为通过在使用分析的同时确定所述UE的特性和/或所述传输网络的特性来获得所述信息。
23.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器上执行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由确定模块执行的方法。
24.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器上执行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由确定模块执行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SE2016/051012 WO2018074954A1 (en) | 2016-10-18 | 2016-10-18 | Determining module and method performed therein for handling dual connectivity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91798A true CN109891798A (zh) | 2019-06-14 |
CN109891798B CN109891798B (zh) | 2022-02-15 |
Family
ID=57233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9023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891798B (zh) | 2016-10-18 | 2016-10-18 | 用于处理通信网络中的双连接的确定模块以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19523B2 (zh) |
EP (1) | EP3529935B1 (zh) |
CN (1) | CN109891798B (zh) |
WO (1) | WO2018074954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16787A1 (en) * | 2019-07-29 | 2021-02-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cell selection for dual-connectivity |
CN113556776A (zh) * | 2020-04-23 | 2021-10-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体验质量测量结果发送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019523B2 (en) * | 2016-10-18 | 2021-05-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etermining module and method performed therein for handling dual connectivity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10199537B (zh) * | 2016-11-04 | 2022-10-04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紧密互通的ue能力信令 |
WO2018230027A1 (ja) * | 2017-06-15 | 2018-12-2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無線端末並びにこれらの方法 |
CN118201100A (zh) * | 2017-09-28 | 2024-06-14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多个带宽部分上执行数据发射和测量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
US10893562B1 (en) * | 2019-03-18 | 2021-01-12 | Sprint Spectrum L.P. | Dynamic sharing of secondary carrier among multiple primary carriers in dual-connectivity service |
US11212857B2 (en) | 2019-04-19 | 2021-12-28 | T-Mobile Usa, Inc. | Predictive bearer assignment for wireless networks |
US20220279435A1 (en) * | 2019-08-15 | 2022-09-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ow latency switching between secondary nodes |
WO2022205120A1 (en) * | 2021-03-31 | 2022-10-06 | Zte Corporation | A method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 visible quality of experience measurement of dual connectivity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52582A2 (en) * | 2013-10-11 | 2015-04-16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of enforcing user equipment-ambr |
US20150223095A1 (en) * | 2014-01-31 | 2015-08-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Dual Connectivity User Equipment |
WO2015194890A1 (en) * | 2014-06-19 | 2015-12-2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user plane bearer |
EP2983445A1 (en) * | 2014-08-08 | 2016-02-1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tifying of service release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60143039A1 (en) * | 2013-06-26 | 2016-05-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Resource Usage |
US20160212790A1 (en) * | 2013-12-24 | 2016-07-21 | Kyocera Corpor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user terminal |
US20160212775A1 (en) * | 2013-09-26 | 2016-07-2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between enb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ual connectivit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RPI0806351B1 (pt) * | 2007-02-02 | 2020-09-24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étodo para reajustar a unidade de controle de acesso ao meio e unidade de recepção/transmissão sem fio |
US8284734B2 (en) * | 2007-09-28 | 2012-10-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for intra base station handover optimizations |
CN110087272B (zh) * | 2013-02-22 | 2021-10-0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多个e节点b和用户设备间提供同时连接的方法和系统 |
US9924405B2 (en) * | 2013-10-04 | 2018-03-20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dual connectivity |
US9572171B2 (en) * | 2013-10-31 | 2017-02-14 | Intel IP Corporation |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fficient device-to-device channel contention |
US9867074B2 (en) * | 2013-11-01 | 2018-01-09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and scheduling request with dual connectivity |
JP2016540441A (ja) * | 2013-12-06 | 2016-12-22 | アイディーエーシ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階層化された接続性 |
US9585134B2 (en) * | 2013-12-13 | 2017-02-2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connectivity operation |
WO2015106460A1 (zh) | 2014-01-20 | 2015-07-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数据分流方法及系统 |
US11019523B2 (en) * | 2016-10-18 | 2021-05-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etermining module and method performed therein for handling dual connectivity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FI3709763T3 (fi) * | 2017-06-16 | 2024-10-03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netelmät ja kojeet langattoman laiteympäristön vapauttamista varten |
-
2016
- 2016-10-18 US US16/340,415 patent/US11019523B2/en active Active
- 2016-10-18 EP EP16791120.5A patent/EP3529935B1/en active Active
- 2016-10-18 CN CN201680090231.3A patent/CN10989179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10-18 WO PCT/SE2016/051012 patent/WO2018074954A1/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143039A1 (en) * | 2013-06-26 | 2016-05-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Resource Usage |
US20160212775A1 (en) * | 2013-09-26 | 2016-07-2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between enb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ual connectivity |
WO2015052582A2 (en) * | 2013-10-11 | 2015-04-16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of enforcing user equipment-ambr |
CN104581677A (zh) * | 2013-10-11 | 2015-04-29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确保用户设备-汇聚最大比特率的方法 |
US20160212790A1 (en) * | 2013-12-24 | 2016-07-21 | Kyocera Corpor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user terminal |
US20150223095A1 (en) * | 2014-01-31 | 2015-08-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Dual Connectivity User Equipment |
WO2015194890A1 (en) * | 2014-06-19 | 2015-12-2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user plane bearer |
EP2983445A1 (en) * | 2014-08-08 | 2016-02-1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tifying of service release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6021849A1 (en) * | 2014-08-08 | 2016-02-1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tifying of service release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60044743A1 (en) * | 2014-08-08 | 2016-02-1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tifying of service release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NTT DOCOMO等: "R2-140906 "Introduction of Dual Connectivity"", 《3GPP数据库》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16787A1 (en) * | 2019-07-29 | 2021-02-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cell selection for dual-connectivity |
US11991766B2 (en) | 2019-07-29 | 2024-05-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cell selection for dual-connectivity |
CN113556776A (zh) * | 2020-04-23 | 2021-10-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体验质量测量结果发送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8074954A1 (en) | 2018-04-26 |
US11019523B2 (en) | 2021-05-25 |
EP3529935B1 (en) | 2022-02-23 |
EP3529935A1 (en) | 2019-08-28 |
CN109891798B (zh) | 2022-02-15 |
US20190230551A1 (en) | 2019-07-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925106B2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user terminal supporting dual connectivity | |
JP7627690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エンドツーエンドのスライシング | |
JP7043506B2 (ja) | ロングタームエボリューション通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マルチテクノロジ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アーキテクチャ | |
CN109891798A (zh) | 用于处理通信网络中的双连接的确定模块以及在其中执行的方法 | |
EP3398361B1 (en) |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enabling communi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US11116029B2 (en) |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network entity,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therefor | |
EP3400739B1 (en) | Radio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 |
EP3403464B1 (en) | Transmitting communication device, receiving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s performed thereby in the context of network slicing and computer program | |
US12267738B2 (en) | Handover in integrated small cell and WiFi networks via an extended X2 interface | |
EP2781123B1 (en) | Performing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and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between access nodes for only a subset of user equipment | |
JP7476326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ダイナミックスペクトラムシェアリング | |
US20170251401A1 (en) | Traffic steering between cellular networks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s) using user equipment (ue) throughput estimates | |
US20250024540A1 (en) | SON Assisted RAT Selection for UE in a Virtualized RAN Environment | |
US11375555B2 (en) | Mesh connectivity establishment | |
US11139884B1 (en) | Differential distribution of wireless relay backhaul traffic among carriers based on whether traffic is control-plane with relay base station or rather user-plane with relay-served device | |
US11638181B2 (en) | Method to retrieve security keys of UE in gateways | |
US20210250839A1 (en) | FAR ID Provisioning During Dedicated Bearer Creation | |
RU2782866C2 (ru) | Архитектура с агрегированием технологий для систем связи стандарта долгосрочного развития | |
CN108024289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网络节点设备 | |
US10932100B2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re network nodes for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1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