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70839B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70839B CN109870839B CN201910267405.4A CN201910267405A CN109870839B CN 109870839 B CN109870839 B CN 109870839B CN 201910267405 A CN201910267405 A CN 201910267405A CN 109870839 B CN109870839 B CN 1098708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rate
- main body
- thickness
- glue
- display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2—Rigid substrates, e.g. inorganic substrat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具有显示区以及位于显示区一侧的出线区,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框胶,第一基板包含主体部以及连接主体部的阻胶部,主体部的厚度与阻胶部的厚度不同,第二基板相对第一基板设置,框胶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并位于显示区与出线区之间,其中,阻胶部位于框胶靠近出线区的一侧。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的主体部的厚度与阻胶部的厚度不同,框胶在固化之前由于受到阻胶部的阻隔作用而不会溢出至出线区,从而不会对面板切割后的剥片工序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中,通常会将框胶涂布在一基板上后将两基板进行真空贴合,再经过紫外、高温等固化工艺对框胶进行固化,最后进行切割。超窄边框架构的结构设计使得切割线位置与框胶设计空间有限,未固化的框胶易流到切割位置,而对面板切割制程造成影响,框胶残留让切割后无法剥片。如在框胶的边缘和切割线预留较大的距离,则造成切割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所占的比例有限,既不利于轻薄液晶面板的生产,也造成了基板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解决现有的显示面板框胶溢出至出线区,造成面板切割后不易剥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显示面板包括具有显示区以及位于显示区一侧的出线区,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框胶,第一基板包含主体部以及连接主体部的阻胶部,主体部的厚度与阻胶部的厚度不同,第二基板相对第一基板设置,框胶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并位于显示区与出线区之间,其中,阻胶部位于框胶靠近出线区的一侧。
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基板的材料为玻璃。
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中,主体部的厚度大于阻胶部的厚度。
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中,阻胶部的宽度为50um至150um。
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基板还包括周边部,阻胶部连接主体部和周边部,周边部的厚度大于阻胶部的厚度。
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中,周边部的厚度与主体部的厚度相同。
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中,主体部的厚度小于阻胶部的厚度。
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中,阻胶部的宽度为50um至200um。
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基板还包括周边部,阻胶部连接主体部和周边部,并且,于出线区,周边部突出于第二基板。
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中,主体部具有面对第二基板的主体内表面,以及连接阻胶部的主体侧表面,其中主体内表面与主体侧表面之间的夹角大于 90度。
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中,周边部具有面对第二基板的周边内表面,以及连接阻胶部的周边侧表面,其中周边内表面与周边侧表面之间的夹角大于 90度。
上述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中,于出线区,第二基板突出于第一基板。
本发明的有益功效在于,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的主体部的厚度与阻胶部的厚度不同,框胶在固化之前由于受到阻胶部的阻隔作用而不会溢出至出线区,从而不会对面板切割后的剥片工序造成影响。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于切割工艺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于切割工艺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20、30:显示面板
100、100A、100B:第一基板
110、110A、110B:主体部
120、120A、120B:阻胶部
130、130A、130B:周边部
200、200A、200B:第二基板
300、300A、300B:框胶
11:TFT组件层
12:配向层
13:遮光层
14:走线
15:驱动芯片
DA、DB、DC、DD、DE、DF、DG、DH、DI、DJ:厚度
WB、WC:宽度
AA:显示区
BA:出线区
CL:切割线
γ1、γ2: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说明书中针对“实施例”、“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等的引用,指的是描述的该实施例可包括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是不是每个实施例必须包含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表述并非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时,不管有没有明确的描述,已经表明将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结合到其它实施例中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内的。
在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或部件,本领域普通技术的员应可理解,技术使用者或制造商可以不同的名词或术语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或部件。本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或部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或部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权利要求项中所提及的“包括”和“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以外,“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如出现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便于清楚说明,本文述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次序用语是用于将元件、区域、部分与另一个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区域、部分区分开来,而非用以限定特定的元件、区域、部分。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10具有显示区AA以及出线区BA,其中,出线区BA位于显示区AA 的一侧,出线区BA为用于放置或连接驱动电路、驱动芯片、软性电路板等的非显示区域。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包括第一基板100、第二基板200以及框胶300。第二基板200相对第一基板100设置,框胶300设置于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之间,并位于显示区AA与出线区BA之间,或是说,框胶300的靠近出线区BA的一侧位于显示区AA与出线区BA之间,而其它侧位于显示区AA的外侧。框胶300的作用在于将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粘结固定。其中,第一基板100包含主体部110以及连接主体部110 的阻胶部120,主体部110的厚度与阻胶部120的厚度不同,且阻胶部120位于框胶300的靠近出线区BA的一侧。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TFT组件层11、配向层12、遮光层13、走线14以及驱动芯片15,TFT组件层11、配向层12以及遮光层13 位于显示区AA,驱动芯片15位于出线区BA,走线14连接于显示区AA以及出线区BA。其中,从图1的剖视结构来看,遮光层13、配向层12、胶框 300以及TFT组件层11依次夹设于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之间,走线 14以及驱动芯片15位于第二基板200上,且驱动芯片15与TFT组件层11 通过走线14相连接。此仅为本领域显示面板的常用结构之一,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1和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于切割工艺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即图2的显示面板于第一基板上在切割线CL处实施切割工艺之后形成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框胶300在固化之前由于受到阻胶部120 的阻隔作用而不会溢出至出线区BA,即不会影响面板切割后的剥片工序。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0例如为CF(Color Filter,彩色滤光器)基板,第二基板200例如为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基板,即阻胶部120形成于CF基板上,其中,第一基板100以及第二基板200上、下可以贴附偏光片等光学板材,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之间可设置有液晶层(未绘示)、像素层(未绘示)等。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还可为触控显示面板,触控功能可集成于第一基板100以及第二基板200所组成的模块内,例如,触控功能集成于液晶层与第二基板200之间。此均为本领域的常用结构形式,在此不再赘述。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0可以为TFT基板,第二基板200 可以为CF基板,即阻胶部120形成于TFT基板上,以下实施例中将予以说明。
需说明的是,第一基板100为底板,或者说是母板,一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0为玻璃,通过例如激光、机械挖槽、模具成型又或是蚀刻使主体部110 厚度不同的阻胶部120。第一基板100在形成阻胶部120之后再设置所需的各膜层。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0的主体部110的厚度DA大于阻胶部120的厚度DB,也就是说,阻胶部120为一凹槽形状。实际实施中,第一基板100的主体部110的厚度DA例如为玻璃底板的基本厚度,通过蚀刻工艺形成厚度DB较小的阻胶部120。未固化的胶体流至阻胶部120所形成的凹槽内,避免了胶体溢流至第一基板100的位于出线区BA的区域。阻胶部120 的宽度WB可为50um至150um。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0还包括周边部130,阻胶部120连接主体部110和周边部130,周边部130的厚度DC大于阻胶部 120的厚度DB,也就是说,阻胶部120的厚度小于两侧的主体部110以及周边部130的厚度。
周边部130的厚度DC例如与主体部110的厚度DA相同。实际生产工艺可为在形成作为CF基板的第一基板100的各膜层之前,通过激光、机械挖槽、模具成型又或是蚀刻等工艺于玻璃基板上形成凹槽式阻胶部120,由于切割线CL位于周边部130上,切割完成后,于第一基板100上留下完整的凹槽式阻胶部120。
如图4和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于切割工艺前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即图5的显示面板于第一基板上在切割线CL处实施切割工艺之后形成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包括第一基板 100A、第二基板200A以及框胶300A,第一基板100A包含主体部110A以及阻胶部120A。
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基板100A通过例如激光、机械挖槽、模具成型又或是蚀刻使主体部110A厚度小于的阻胶部120A。在形成阻胶部120之后再设置所需的各膜层。详细来说,第一基板100A的主体部110A 的厚度DD小于阻胶部120A的厚度DE,也就是说,阻胶部120A为一高墙形状。实际实施中,第一基板100A的阻胶部120A例如为玻璃底板的基本厚度,通过蚀刻工艺形成厚度较小的主体部110A。未固化的胶体受到高墙状的阻胶部120A阻挡,避免了胶体溢流至第一基板100A的位于出线区BA的区域。较佳的,阻胶部120A的宽度WC为50um至200um。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00A还包括周边部 130A,阻胶部120A连接主体部110A和周边部130A,周边部130A的厚度 DF大于阻胶部120的厚度DE。
周边部130A的厚度DF例如与主体部110A的厚度DD相同。实际生产工艺可为在形成作为CF基板的第一基板100A的各膜层之前,通过激光、机械挖槽、模具成型又或是蚀刻等工艺于玻璃基板上形成高墙式阻胶部120A,由于切割线CL位于周边部130A上,切割完成后,于第一基板100A上留下高墙式阻胶部120A。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0包括第一基板100B、第二基板200B以及框胶300B,第一基板100B包含主体部110B以及阻胶部 120B。
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显示面板30的第一基板100B例如为TFT基板,第一基板100B还包括周边部130B,阻胶部120B连接主体部 110B和周边部130B,并且,于出线区BA,周边部130B突出于第二基板200B。
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10B的高度DG大于阻胶部120B的高度DH,于阻胶部120B处形成凹槽形状。其中,主体部110B具有面对第二基板200B的主体内表面111B,以及连接阻胶部120B的主体侧表面112B,其中主体内表面 111B与主体侧表面112B之间的夹角γ1大于90度。
周边部130B具有面对第二基板200B的周边内表面131B,以及连接阻胶部120B的周边侧表面132B,其中周边内表面131B与周边侧表面132B之间的夹角γ2大于90度。
需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夹角,是取主体内表面111B与主体侧表面112B 之间较小的那一个夹角,也就是夹角γ1与夹角γ2皆小于180度。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主体部110B的主体内表面111B与主体侧表面112B之间、周边部130B的周边内表面131B与周边侧表面132B具有大于90度的夹角,使得位于周边部130B上的电路线路(例如连线14)平缓地由出线区BA 连接至显示区AA,在保证阻胶部120B达到阻胶功能的前提下,同时确保了线路连接的可靠性。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主体部110B的高度 DI小于阻胶部120B的高度DJ,于阻胶部120B处形成高墙形状。其中,主体部110B具有面对第二基板200B的主体内表面111B,以及连接阻胶部120B 的主体侧表面112B,其中主体内表面111B与主体侧表面112B之间的夹角γ 1大于90度。
周边部130B具有面对第二基板200B的周边内表面131B,以及连接阻胶部120B的周边侧表面132B,其中周边内表面131B与周边侧表面132B之间的夹角γ2大于90度。
需说明的是,此处所述的夹角,是取主体内表面111B与主体侧表面112B 之间较小的那一个夹角,也就是夹角γ1与夹角γ2皆小于180度。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主体部110B的主体内表面111B与主体侧表面112B之间、周边部130B的周边内表面131B与周边侧表面132B具有大于90度的夹角,使得位于周边部130B上的电路线路(例如连线14)平缓地由出线区BA 连接至显示区AA,在保证阻胶部120B达到阻胶功能的前提下,同时确保了电路线路连接的可靠性。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出线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基板,包含一主体部、一阻胶部以及一周边部,所述阻胶部连接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周边部,所述主体部的厚度与所述阻胶部的厚度不同,且所述周边部的厚度与所述阻胶部的厚度不同,所述主体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显示区内,且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部分的厚度与所述周边部的厚度相同;
一第二基板,相对所述第一基板设置;
一框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并位于所述显示区与出线区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的材料为玻璃,所述阻胶部位于所述框胶靠近所述出线区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大于所述阻胶部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胶部的宽度为50um至150u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一周边部,所述阻胶部连接所述主体部和周边部,所述周边部的厚度大于所述阻胶部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部的厚度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小于所述阻胶部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胶部的宽度为50um至200u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一周边部,所述阻胶部连接所述主体部和周边部,所述周边部的厚度大于所述阻胶部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部的厚度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一周边部,所述阻胶部连接所述主体部和周边部,并且,于所述出线区,所述周边部突出于所述第二基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具有面对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主体内表面,以及连接所述阻胶部的一主体侧表面,其中所述主体内表面与所述主体侧表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部具有面对所述第二基板的一周边内表面,以及连接所述阻胶部的一周边侧表面,其中所述周边内表面与所述周边侧表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出线区,所述第二基板突出于所述第一基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67405.4A CN109870839B (zh) | 2019-04-03 | 2019-04-03 | 显示面板 |
US16/982,231 US11314111B2 (en) | 2019-04-03 | 2019-04-08 | Display panel |
PCT/CN2019/081721 WO2020199230A1 (zh) | 2019-04-03 | 2019-04-08 | 显示面板 |
TW108119825A TWI754150B (zh) | 2019-04-03 | 2019-06-06 | 顯示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67405.4A CN109870839B (zh) | 2019-04-03 | 2019-04-03 | 显示面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70839A CN109870839A (zh) | 2019-06-11 |
CN109870839B true CN109870839B (zh) | 2021-03-12 |
Family
ID=66922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67405.4A Active CN109870839B (zh) | 2019-04-03 | 2019-04-03 | 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14111B2 (zh) |
CN (1) | CN109870839B (zh) |
TW (1) | TWI754150B (zh) |
WO (1) | WO202019923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31705B (zh) * | 2020-12-31 | 2023-02-17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4170896B (zh) * | 2021-10-29 | 2023-09-19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08292A (zh) * | 2008-07-09 | 2008-11-19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
CN103076699A (zh) * | 2013-01-25 | 2013-05-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CN207516696U (zh) * | 2017-12-15 | 2018-06-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09307957A (zh) * | 2017-07-27 | 2019-02-05 |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封装片以及封装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218580B1 (ko) * | 1996-07-09 | 1999-09-01 | 구자홍 | 고 밀도 대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
JP3744450B2 (ja) * | 2001-05-09 | 2006-02-0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駆動用ic及び電子機器 |
JP2007024923A (ja) | 2005-07-12 | 2007-02-01 | Seiko Epson Corp |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CN1908777A (zh) | 2005-08-05 | 2007-02-0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晶装置、电子光学装置、投影仪及微型器件 |
US8072571B2 (en) * | 2007-12-06 | 2011-12-0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Display device |
JP2009216786A (ja) * | 2008-03-07 | 2009-09-24 | Citizen Holdings Co Ltd | 液晶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
JP5266823B2 (ja) * | 2008-03-21 | 2013-08-2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表示装置、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TWI391733B (zh) * | 2008-07-01 | 2013-04-01 | Au Optronics Corp | 液晶顯示面板及其陣列基板 |
JP2010228998A (ja) * | 2009-03-27 | 2010-10-14 | Asahi Glass Co Ltd | 封着材料層付きガラス部材とそれを用いた電子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11029081A (ja) * | 2009-07-28 | 2011-02-10 |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 Ltd | 有機el装置 |
TW201107847A (en) * | 2009-08-18 | 2011-03-01 |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
JP2011085836A (ja) * | 2009-10-19 | 2011-04-28 | Seiko Epson Corp |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TWI389627B (zh) * | 2009-11-20 | 2013-03-11 | Chimei Innolux Corp | 電路板固定結構及應用該結構的液晶顯示裝置與電子裝置 |
TWI447492B (zh) * | 2011-07-29 | 2014-08-01 | Au Optronics Corp | 顯示面板 |
CN202453616U (zh) * | 2012-03-15 | 2012-09-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件 |
CN102636915A (zh) | 2012-04-11 | 2012-08-1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02707509B (zh) * | 2012-06-13 | 2015-06-1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676337A (zh) * | 2013-12-11 | 2014-03-26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JP6491825B2 (ja) * | 2014-05-28 | 2019-03-27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液晶表示装置 |
CN104538555A (zh) * | 2014-12-02 | 2015-04-22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Oled封装结构及oled封装方法 |
JP6560556B2 (ja) * | 2015-07-16 | 2019-08-14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JP2017037172A (ja) | 2015-08-10 | 2017-02-16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JP6982958B2 (ja) * | 2017-01-13 | 2021-12-17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CN107819014A (zh) | 2017-10-25 | 2018-03-20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275332A (zh) * | 2018-03-14 | 2019-09-24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
2019
- 2019-04-03 CN CN201910267405.4A patent/CN109870839B/zh active Active
- 2019-04-08 WO PCT/CN2019/081721 patent/WO202019923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4-08 US US16/982,231 patent/US11314111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6-06 TW TW108119825A patent/TWI754150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08292A (zh) * | 2008-07-09 | 2008-11-19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
CN103076699A (zh) * | 2013-01-25 | 2013-05-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CN109307957A (zh) * | 2017-07-27 | 2019-02-05 | 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封装片以及封装方法 |
CN207516696U (zh) * | 2017-12-15 | 2018-06-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37978A (zh) | 2020-10-16 |
CN109870839A (zh) | 2019-06-11 |
US11314111B2 (en) | 2022-04-26 |
WO2020199230A1 (zh) | 2020-10-08 |
US20210157195A1 (en) | 2021-05-27 |
TWI754150B (zh) | 2022-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300021B1 (ko) | 곡면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제조 방법 | |
AU2011302924B2 (en) |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curved-surface display panel | |
KR101113734B1 (ko) | 곡면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제조 방법 | |
JP5936693B2 (ja) | 曲面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製造方法 | |
US9188813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TWI521286B (zh) | 薄化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 |
WO2021017254A1 (zh) | 盖板、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1698818B1 (ko) | 곡면형 디스플레이의 제조방법 | |
CN109870839B (zh) | 显示面板 | |
TW202026722A (zh) | 顯示裝置 | |
TWI775506B (zh) |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
WO2020107774A1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21077490A1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WO2020077800A1 (zh) | 柔性 oled 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 |
WO2021035847A1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与无边框液晶显示装置 | |
WO2020082718A1 (zh) | 胶框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 |
CN101308292A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 |
KR101610692B1 (ko) | 곡면형 디스플레이의 제조방법 | |
CN116431023A (zh) | 显示装置 | |
CN103676222A (zh) | 液晶显示器结构 | |
CN109782473B (zh) | 一种显示面板 | |
KR101197061B1 (ko) | 표시장치 제조용 몰드와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 |
TWI773477B (zh) | 顯示裝置 | |
TWI409539B (zh) | 液晶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 |
KR20230057713A (ko) | 곡면 oled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곡면 oled 디스플레이 패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