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54523B -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54523B CN109854523B CN201910093427.3A CN201910093427A CN109854523B CN 109854523 B CN109854523 B CN 109854523B CN 201910093427 A CN201910093427 A CN 201910093427A CN 109854523 B CN109854523 B CN 1098545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 wheel
- air
- axis
- fan
- proj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风机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第一风轮包括多个第一叶片;第二风轮包括多个第二叶片;每个第一叶片在基准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第一投影设有两个第一交点,两个第一交点的连线为第一连线,垂直于第一连线的直线为第一垂直线;每个第二叶片在基准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二投影设有两个第二交点,两个第二交点的连线为第二连线,垂直于第二连线的直线为第二垂直线,第一垂直线和第二垂直线的其中一个与X轴的正向夹角为锐角,第一垂直线和第二垂直线的另一个与X轴的正向夹角为钝角。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提升风压,提升送风距离,提高送风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的空调器的送风风机为轴流风机、贯流风机或者离心风机,风机的数量通常为1个-3个,且采用并联的方式进行工作。
轴流风机和贯流风机送风效率较高,但送风距离较短;离心风机送风距离较远,但送风效率低。多个风机并联对提升送风的气体循环流量有帮助,但无法改善风机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风机,提升送风距离,可以提高送风效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风机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包括:第一风轮,所述第一风轮包括第一轮毂和间隔设在所述第一轮毂上的多个第一叶片,所述第一风轮具有第一旋转轴线;第二风轮,所述第二风轮包括第二轮毂和间隔设在所述第二轮毂上的多个第二叶片,所述第二风轮具有第二旋转轴线,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一风轮位于所述第二风轮的上游,设定与所述风机间隔设置的其中一个平面为基准面,所述基准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或第二旋转轴线,以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或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在所述基准面上的正投影为Y轴,以位于所述基准面且垂直于所述Y轴的直线为X轴;每个所述第一叶片转动至与所述基准面距离最近时在所述基准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第一投影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外凸曲线和第一内凹曲线,所述基准面上设有两个第一交点,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交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投影的上游和下游,每个所述第一交点均为两条第一切线的交点,位于同一侧的两条所述第一切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凸曲线和所述第一内凹曲线相切,两个所述第一交点的连线为第一连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线的直线为第一垂直线;每个所述第二叶片转动至与所述基准面距离最近时在所述基准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二外凸曲线和第二内凹曲线,所述基准面上设有两个第二交点,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二交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投影的上游和下游,每个所述第二交点均为两条第二切线的交点,位于同一侧的两条所述第二切线分别与所述第二外凸曲线和所述第二内凹曲线相切,两个所述第二交点的连线为第二连线,垂直于所述第二连线的直线为第二垂直线,所述第一垂直线和所述第二垂直线的其中一个与所述X轴的正向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垂直线和所述第二垂直线的另一个与所述X轴的正向夹角为钝角。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可以提升风压,提升送风距离,同时还可以提高送风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平行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之间具有间距H;或者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共线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一风轮的直径为D1,所述间距H与直径D1之间满足:H≤0.2D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之间具有夹角β。
具体地,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β的取值范围为0~2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轮的直径和所述第二风轮的直径不相同。
具体地,所述第一风轮的直径为D1,所述第二风轮的直径为D2,D2≥0.6D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轮为斜流风轮或轴流风轮,所述第二风轮为斜流风轮或轴流风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在所述机壳内;风机,所述风机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风机,所述风机设在所述机壳内且朝向所述出风口送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设有上述实施例的风机,可以提升风压,提升送风距离,同时还可以提高送风效率。当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差速运行时可以实现柔风感或无风感送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为立式空调室内机,所述立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道安装板,所述风道安装板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前侧,所述风机固定在所述风道安装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为空调挂机,所述出风口设在所述机壳的前面板上。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的主视图,其中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共线设置;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的主视图,其中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之间具有间距;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的主视图,其中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的俯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与基准面的位置关系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基准面、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投影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的第一投影、第二投影、第一垂直线、第二垂直线和Y轴的位置关系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挂机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1000、
风机100、机壳200、进风口4、出风口5、背板部件6、面板部件7、室内换热器300、风道安装板400、出风框部件500、
第一风轮1、第一轮毂10、第一叶片11、第一投影12、第一外凸曲线120、第一内凹曲线121、第一切线14、第一连线15、第一垂直线16、第一旋转轴线17、
第二风轮2、第二轮毂20、第二叶片21、第二投影22、第二外凸曲线220、第二内凹曲线221、第二切线24、第二连线25、第二垂直线26、第二旋转轴线27、
基准面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100,风机100可以为空调室内机的送风风机,空调室内机可以为天花机、窗机、挂机或者柜机等。
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100,包括:第一风轮1和第二风轮2。第一风轮1包括第一轮毂10和间隔设在第一轮毂10上的多个第一叶片11,第一风轮1具有第一旋转轴线17。第二风轮2包括第二轮毂20和间隔设在第二轮毂20上的多个第二叶片21,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第一风轮1位于第二风轮2的上游,第二风轮2具有第二旋转轴线27,也就是说,当风机100运行时,空气先流经第一风轮1后再流经第二风轮2,第一旋转轴线17为第一风轮1的旋转中心轴线,第二旋转轴线27为第二风轮2的旋转中心轴线。可选地,第一风轮1为斜流风轮或轴流风轮,第二风轮2为斜流风轮或轴流风轮。
设定与风机100间隔设置的其中一个平面为基准面3,基准面3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17或第二旋转轴线27,以第一旋转轴线17或第二旋转轴线27在基准面3上的正投影为Y轴,以位于基准面3且垂直于Y轴的直线为X轴。具体而言,基准面3与风机100间隔设置,基准面3至少平行于第一旋转轴线17和第二旋转轴线27中的其中一个,图5和图6中的箭头A所指方向为风机100的正投影方向,Y轴为第一旋转轴线17或第二旋转轴线27在基准面3上的正投影,X轴与Y轴垂直。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以平行于基准面3的第一旋转轴线17或第二旋转轴线27在基准面3的正投影为Y轴,例如基准面3与第一旋转轴线17平行,第一旋转轴线17在基准面3上的正投影为Y轴。在图1-图6所示的具体示例中,第一旋转轴线17和第二旋转轴线27共线,箭头L1所示的直线为第一旋转轴线17或者第二旋转轴线27。
每个第一叶片11转动至与基准面3距离最近时在基准面3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12,第一投影12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外凸曲线120和第一内凹曲线121,基准面3上设有两个第一交点,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两个第一交点分别位于第一投影12的上游和下游,每个第一交点均为两条第一切线14的交点,位于同一侧两条第一切线14分别与第一外凸曲线120和第一内凹曲线121相切,两个第一交点的连线为第一连线15,垂直于第一连线15的直线为第一垂直线16。具体而言,每个第一叶片11具有第一投影12,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第一投影12具有前缘(气流流入)及后缘(气流流出),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投影12设有邻近前缘设置的第一交点C(位于上游)和邻近后缘设置的第一交点D(位于下游)。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切线14中的其中一条与第一外凸曲线120相切且另一条与第一内凹曲线121相切,第一交点C和第二交点D的连线为第一连线15,第一垂直线16垂直于第一连线15。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相交出第一交点C的其中一条第一切线14可以是第一外凸曲线120的靠近前缘那一侧的任意点的切线,相交出第一交点C的另一条第一切线14可以是第一内凹曲线121的靠近前缘那一侧的任意点的切线。
相交出第一交点D的其中一条第一切线14可以是靠近第一外凸曲线120的后缘那一侧的任意点的切线,相交出第一交点D的另一条第一切线14可以是靠近第一内凹曲线121的后缘那一侧的任意点的切线。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可以取第一叶片11的其中一个点为第一参考点,当第一叶片11转动至使得第一参考点与基准面3的距离最近时判定第一叶片11转动至与基准面3的距离最近,可以理解的是,在判定第一参考点与基准面3的距离时是将同一个第一参考点位于不同位置时与基准面3之间的径向距离进行比较。例如设定第一参考点与第一旋转轴线17的径向距离大于第一叶片11的其余位置与第一旋转轴线17的径向距离,判定第一参考点是否转动至与基准面3的距离最近以判定第一叶片11是否转动至与基准面3的距离最近。
每个第二叶片21转动至与基准面3距离最近时在基准面3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22,第二投影22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二外凸曲线220和第二内凹曲线221,基准面3上设有两个第二交点,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两个第二交点分别位于第二投影22的上游和下游,每个第二交点均为两条第二切线24的交点,位于同一侧的两条第二切线24分别与第二外凸曲线220和第二内凹曲线221相切,两个第二交点的连线为第二连线25,垂直于第二连线25的直线为第二垂直线26。具体而言,每个第二叶片21具有第二投影22,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第二投影22具有前缘(气流流入)及后缘(气流流出),如图8所示,第二投影22设有邻近前缘设置的第二交点E(位于上游)和邻近后缘设置的第二交点F(位于下游)。位于同一侧的两条第二切线24中的其中一条与第二外凸曲线220相切且另一条与第二内凹曲线221相切,第二交点E和第二交点F的连线为第二连线25,第二垂直线26垂直于第二连线25。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相交出第二交点E的其中一条第二切线24可以是第二外凸曲线220上靠近前缘那一侧的任意点的切线,相交出第二交点E的另一条第二切线24可以是第二内凹曲线221上靠近前缘那一侧的任意点的切线。
相交出第二交点F的其中一条第二切线24可以是第二外凸曲线220靠近后缘那一侧的任意点的切线,相交出第二交点F的另一条第二切线24可以是第二内凹曲线221靠近后缘那一侧的任意点的切线。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可以取第二叶片21的其中一个点为第二参考点,当第二叶片21转动至使得第二参考点与基准面3的距离最近时判定第二叶片21转动至与基准面3的距离最近,可以理解的是,在判定第二参考点与基准面3的距离时是将同一个第二参考点位于不同位置时与基准面3之间的径向距离进行比较。例如设定第二参考点与第二旋转轴线27的径向距离大于第二叶片21的其余位置与第二旋转轴线27的径向距离,判定第二参考点是否转动至与基准面3的距离最近以判定第二叶片21是否转动至与基准面3的距离最近。
第一垂直线16和第二垂直线26的其中一个与X轴的正向夹角为锐角,第一垂直线16和第二垂直线26的另一个与X轴的正向夹角为钝角,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正向夹角指的是垂直线与X轴的箭头所指方向的夹角。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第一垂直线16与X轴的正向夹角为β,第二垂直线26与X轴的正向夹角为α,其中正向夹角β和正向夹角α中的其中一个为锐角且另一个为钝角。在图8所示的具体示例中,正向夹角β为钝角,正向夹角α为锐角。也就是说,第一垂直线16和第二垂直线26位于不同的象限内,例如第一垂直线16位于第二、第三、第四象限内,第二垂直线26位于第一、第三、第四象限内。换言之,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第一垂直线14和第二垂直线26相对于Y轴的倾斜方向相反。简言之,第一叶片11的旋向与第二叶片21的旋向相反,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在发明的描述中,叶片的旋向指的是叶片相对于Y轴的倾斜方向。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一叶片11的旋向相同,多个第二叶片21的旋向相同。
具体而言,当风机100转动时,由于第一叶片11的第一垂直线16和第二叶片21的第二垂直线26的其中一个与X轴的正向夹角为锐角,第一垂直线16和第二垂直线26的另一个与X轴的正向夹角为钝角,因此第一叶片11的叶片出口的气流圆周切向速度与第二叶片21的叶片出口的气流圆周切向速度相反并抵消,可以得到近似纯“轴向”的平直气流,即大部分甚至全部气流沿轴向吹出,进一步提高了送风距离。
由于第一叶片11的叶片出口气流的圆周切向分速度与第二叶片21的叶片出口气流的圆周切向分速度相反,相当于增加了第二风轮2的叶片进口气流和第二叶片21的相对速度,进一步提高了送风效率。
同时由于风机100采用第一风轮1和第二风轮2沿气流流向前后布置,在流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提升风压,进而提升送风距离。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100,可以提升风压,提升送风距离,同时还可以提高送风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由一个电机驱动转动,第二风轮2由另一个电机驱动转动,由此可对第一风轮1的转速和转向进行独立控制,可以对第二风轮2的转速和转向进行独立控制。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和第二风轮2中的其中一个设有电机,另一个不设电机,电机驱动其中一个风轮转动时,气流带动另一个风轮转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风轮1和第二风轮2的驱动方式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第一风轮1和第二风轮2的运行状态,例如可以控制第一风轮1和第二风轮2按照相同的转速转动,或者是按照不同的转速转动,还可以控制第一风轮1的转动方向和第二风轮2的转动方向相同或者相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旋转轴线17和第二旋转轴线27平行设置。从而使得从第一叶片11吹送的风和第二叶片21吹送的风平行,增加送风距离。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旋转轴线17和第二旋转轴线27之间具有间距H。从而安装风机100时无需对准第一旋转轴线17和第二旋转轴线27,便于安装第一风轮1和第二风轮2,同时便于调整经过第二风轮2后的气流的角度。更进一步地,第一风轮1的直径为D1,间距H与直径D1之间满足:H≤0.2D1。从而避免因第一旋转轴线17和第二旋转轴线27之间的间距过大而影响两个风轮的叶片出口的气流圆周切向速度抵消效果,保证了送风距离和送风效率。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旋转轴线17和第二旋转轴线27还可以共线设置(如图1所示),保证送风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旋转轴线17和第二旋转轴线27之间具有夹角β。从而可以调整经过第二风轮2后的气流的角度。具体地,第一旋转轴线17和第二旋转轴线27之间的夹角β的取值范围为0~20°,例如可以为5°、10°或者15°。从而避免因两个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过大而影响两个风轮的叶片出口的气流圆周切向速度抵消效果,保证了送风距离和送风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的直径和第二风轮2的直径不相同。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开启第一风轮1和/或第二风轮2以调整风机100的出风量,增加风机100的风量的调整范围。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轮1的直径可以等于第二风轮2的直径,从而可以减少零件种类,降低成本。
第一风轮1的直径为D1,第二风轮2的直径为D2,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如果D2≤0.6D1,驱动第二风轮2转动的电机功率会小于驱动第一风轮1转动的电机功率,从对气体做功增加静压的角度而言,第二叶片21表面的气体压力会大于第一叶片11表面的气体压力,风轮直径小(面积小)的话,风轮更容易因气体压力的变化而出现振动,会恶化噪音,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使得第一风轮1和第二风轮2的直径满足如下关系,D2≥0.6D1,从而可以避免第二风轮2因气体压力变化而出现振动,避免因振动而出现噪音,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机壳200、室内换热器300和风机100,机壳200上设有进风口4和出风口5。室内换热器300设在机壳200内。风机100为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风机100,风机100设在机壳200内且朝向出风口5送风。具体地,空调室内机1000可以为天花机、窗机、挂机或者柜机。
由于第一风轮1的叶片的倾斜方向和第二风轮2的叶片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一风轮1和第二风轮2在空气流动的方向上互为导叶,降低(第一风轮1和第二风轮2在不同的转速的情况下)或消除(第一风轮1和第二风轮2在相同的转速的情况下)了气流切向的旋转速度(即由动压转化为静压),提高了对旋风机对空气的做功效率,并且经过两个风轮的气流均朝向出风口5的方向流动,从而实现远距离送风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较之于单一的贯流风机、轴流风机或斜流风机,对旋风机中第一风轮1和第二风轮2不管是以不同的速度反向旋转还是相同的速度反向旋转,对旋风机均能够实现更远距离的送风。
其次,第一风轮1和第二风轮2在不同的转速的情况下,可以扩大冷风的输送范围。因为当一个风轮以较高的转速转动且另外一个风轮以较低的转速转动时,较高转速的风轮起主导作用,基于单级轴流或斜流风机的叶片气流出口角度设计偏离旋转轴方向,使得轴流风轮或斜流风轮本身具有散风效果,因此,由出风口5流出的冷风的角度范围较大,从而实现广角送风。另外,同样基于轴流风轮或斜流风轮本身具有散风效果,可根据需要来调整第一风轮1和第二风轮2的转速,使其差速旋转,从而实现柔风感或无风感送风,避免了冷风由出风口5流出后直吹用户从而给用户造成不良的体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无需使用带微孔的导风板即可实现柔风感或无风感送风,风量损失少。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广角送风和无风感送风,可使得其中一个风轮的电机不工作,另一个风轮仍朝出风口5一侧正向送风。另外,为了实现广角送风和无风感送风,也可使得其中一个风轮向机壳200内侧反向送风,另一个风轮仍正向送风。其中,“正向送风”为在风轮的作用下气流从出风口5吹出,“反向送风”为气流往机壳200内侧吹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通过设有上述实施例的风机100,可以提升风压,提升送风距离,同时还可以提高送风效率。当第一风轮1和第二风轮2差速运行时可以实现柔风感或无风感送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风口5为多个,其中一个出风口5的后侧设有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风机100,另一个出风口5的后侧设有轴流风机、贯流风机或者离心风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为空调挂机,出风口5设在机壳200的前面板上。在图9的示例中,机壳200的顶壁上设有进风口4。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图11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为立式空调室内机1000,立式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风道安装板400,风道安装板400位于室内换热器300的前侧,风机100固定在风道安装板400上,从而便于风机100的固定。具体地,机壳200包括背板部件6和面板部件7,背板部件6的前侧敞开,面板部件7设在背板部件6的前侧,背板部件6上设有进风口4,面板部件7上设有出风口5。
在图11所示的具体示例中,立式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出风框部件500,出风框部件500设在风道安装板400和机壳200之间,出风框部件500可以调整出风方向,例如出风框部件500上设有调整出风方向的百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其他构成例如室内换热器和电控装置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风轮,所述第一风轮包括第一轮毂和间隔设在所述第一轮毂上的多个第一叶片,所述第一风轮具有第一旋转轴线;
第二风轮,所述第二风轮包括第二轮毂和间隔设在所述第二轮毂上的多个第二叶片,所述第二风轮具有第二旋转轴线,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一风轮位于所述第二风轮的上游,设定与所述风机间隔设置的其中一个平面为基准面,所述基准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或第二旋转轴线,以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或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在所述基准面上的正投影为Y轴,以位于所述基准面且垂直于所述Y轴的直线为X轴;
每个所述第一叶片转动至与所述基准面距离最近时在所述基准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第一投影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外凸曲线和第一内凹曲线,所述基准面上设有两个第一交点,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交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投影的上游和下游,每个所述第一交点均为两条第一切线的交点,位于同一侧的两条所述第一切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凸曲线和所述第一内凹曲线相切,两个所述第一交点的连线为第一连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线的直线为第一垂直线;
每个所述第二叶片转动至与所述基准面距离最近时在所述基准面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二投影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二外凸曲线和第二内凹曲线,所述基准面上设有两个第二交点,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二交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投影的上游和下游,每个所述第二交点均为两条第二切线的交点,位于同一侧的两条所述第二切线分别与所述第二外凸曲线和所述第二内凹曲线相切,两个所述第二交点的连线为第二连线,垂直于所述第二连线的直线为第二垂直线,所述第一垂直线和所述第二垂直线的其中一个与所述X轴的正向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垂直线和所述第二垂直线的另一个与所述X轴的正向夹角为钝角;
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之间具有间距H;
所述第一风轮的直径为D1,所述间距H与直径D1之间满足:H≤0.2D1;
所述第一风轮的直径和所述第二风轮的直径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轮的直径为D1,所述第二风轮的直径为D2,D2≥0.6D1。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轮为斜流风轮或轴流风轮,所述第二风轮为斜流风轮或轴流风轮。
4.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在所述机壳内;
风机,所述风机为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所述风机设在所述机壳内且朝向所述出风口送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为立式空调室内机,所述立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道安装板,所述风道安装板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前侧,所述风机固定在所述风道安装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为空调挂机,所述出风口设在所述机壳的前面板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93427.3A CN109854523B (zh) | 2019-01-30 | 2019-01-30 |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JP2019556248A JP2021516305A (ja) | 2019-01-30 | 2019-03-28 | ファン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
PCT/CN2019/080045 WO2020155350A1 (zh) | 2019-01-30 | 2019-03-28 |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KR1020197030594A KR102321173B1 (ko) | 2019-01-30 | 2019-03-28 | 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공기 조화기 실내기 |
US16/499,522 US20210332828A1 (en) | 2019-01-30 | 2019-03-28 |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having the same |
EP19778420.0A EP3708842B1 (en) | 2019-01-30 | 2019-03-28 |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having sam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93427.3A CN109854523B (zh) | 2019-01-30 | 2019-01-30 |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54523A CN109854523A (zh) | 2019-06-07 |
CN109854523B true CN109854523B (zh) | 2024-04-23 |
Family
ID=66897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93427.3A Active CN109854523B (zh) | 2019-01-30 | 2019-01-30 |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85452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004687B2 (ja) * | 2019-07-01 | 2022-01-21 | リズム株式会社 | 送風機 |
CN112303013B (zh) * | 2019-08-02 | 2024-12-3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JP6756412B1 (ja) * | 2019-08-19 | 2020-09-16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軸流ファン |
CN214536536U (zh) * | 2021-01-21 | 2021-10-2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
CN113775565B (zh) * | 2021-09-15 | 2024-06-21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的叶轮结构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25154A (zh) * | 2017-10-11 | 2017-12-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
CN209557304U (zh) * | 2019-01-30 | 2019-10-2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2019
- 2019-01-30 CN CN201910093427.3A patent/CN10985452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25154A (zh) * | 2017-10-11 | 2017-12-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
CN209557304U (zh) * | 2019-01-30 | 2019-10-29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54523A (zh) | 2019-06-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54523B (zh) |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WO2020155350A1 (zh) |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US9759220B2 (en) | Cross flow fan and in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JPH07115579B2 (ja) | 車輌用空気調和装置 | |
CN108266808A (zh)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
CN108317613A (zh)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
JP2013079617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08266809B (zh)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
CN115479047B (zh) | 离心风机的蜗壳、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 |
JPH09166349A (ja) | 空気調和機の送風装置 | |
WO2013080395A1 (ja) | 空気調和機 | |
WO2009136585A1 (ja) | クロスフローファン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 |
CN214837367U (zh) | 离心风机的蜗壳、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 |
CN207945738U (zh) |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 |
CN209557304U (zh) |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 |
JP2013117234A (ja) | 空気調和機 | |
WO2015063850A1 (ja) | 貫流ファン及び空気調和機 | |
CN111043062B (zh) | 对旋风扇 | |
AU2022229537B2 (en) | Fan and Indoor Equipment | |
WO2015063851A1 (ja) | 貫流ファン及び空気調和機 | |
JP2000074410A (ja) | 両吸込型遠心ファン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送風装置 | |
JPS6311360Y2 (zh) | ||
JPH03143723A (ja) | 車輌用空気調和装置 | |
WO2020136750A1 (ja) | 羽根車、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 |
JPH11270871A (ja) | 送風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