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852324A - 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52324A
CN109852324A CN201811475111.2A CN201811475111A CN109852324A CN 109852324 A CN109852324 A CN 109852324A CN 201811475111 A CN201811475111 A CN 201811475111A CN 109852324 A CN109852324 A CN 109852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ine
hydroxy
parts
hot melt
melt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751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琦
刘锋
陈燕舞
路风辉
霍应鹏
唐秋实
张浥琨
梁钟芳
林泽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nd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Shund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nd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Shund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8114751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5232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52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5232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特点是包括5~40份的聚醚二元醇、5~40份的液态聚酯二元醇、5~40份的结晶型聚酯二元醇、5~40份的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1~50份的异氰酸酯、0.1~2份的催化剂、0.1~2份的抗氧剂和0.1~3份的硅烷偶联剂。本发明先合成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其化学结构是:羟基封端聚(丙烯酸三氟乙酯‑无规‑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单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无规‑丙烯酸异辛酯‑无规‑环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将其引入聚氨酯预聚体反应中,引入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链段,进一步提升聚氨酯胶体的防水性能、耐老化性能和耐化学品腐蚀性能。

Description

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构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应用于电子及电器业、汽车行业、纺织及制鞋业、食品包装业、木材料加工及家具行业等结构性粘接领域。
背景技术
聚氨酯热熔胶是新一代的能提供优异粘接性能的结构胶,它是以聚氨酯预聚物为主体材料,配以各种助剂而制得的一类热熔胶。聚氨酯热熔胶使用方便、环保,性能又可与溶剂型热熔胶相媲美。近十年来,聚氨酯热熔胶在电子及电器业、汽车行业等高端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及广泛使用。聚氨酯热熔胶按固化形式不同可分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热熔胶和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按其固化原理不同可分为湿固化型和封闭型;湿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 PUR是一种单组分热熔胶,加热后熔融,并流动分散涂覆于基材表面,被粘物黏合后冷却并形成优良的初粘接性能,然后由于基材表面含有微量水分或其他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与异氰酸根(-NCO)反应发生化学交联反应,从而生成具有高度交联网络及内聚力大的一种结构性粘接热熔胶。
湿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目前技术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主要围绕高粘接强度,低熔体粘度,开放时间,返修及固化形式等进行性能优化调整。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一种反应性热熔粘合剂”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是201480080313.0,制备出一种具有返修的可移除的聚氨酯热熔粘合剂,更适合于高端电子产品领域应用。中国专利还公开了一种名称为“无溶剂湿气固化聚氨酯热熔粘合剂组合物”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是201180047316.0,制备出一种低毒快速建立粘结性能聚丙烯酸酯和聚酯制备的聚氨酯热熔胶粘合剂。为了改善湿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的固化形式,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名称是“一种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密封剂”的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是201710271725.8,制备出一种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密封剂,用硅烷偶联剂取代异氰酸根(-NCO),更适合高湿环境下应用。目前,湿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的研发技术在快速发展,满足不同类型高端电子产品领域应用。湿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虽然能在固化后形成高度交联的网络,但还存在着防水性能、耐溶剂,耐老化性能和耐热性能不足问题。这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湿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为了提高其初粘性能,加入了大量的非反应性热塑性增粘树酯或多元丙烯酸共聚物。这些非反应体系增粘树酯无法参与固化生成交联网络,从而易降低聚氨脂热熔胶涂层的防水性能、耐溶剂性能,耐热性能和耐老化性能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由于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通过氟硅改性,提升了聚氨酯涂层的防水性能、耐溶剂性能,耐化学腐蚀性性能、耐热性能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包括5~40份的聚醚二元醇、5~40份的液态聚酯二元醇、5~40份的结晶型聚酯二元醇、5~40份的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1~50份的异氰酸酯、0.1~2份的催化剂、0.1~2份的抗氧剂和0.1~3份的硅烷偶联剂,以上均为质量份数;所述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的化学结构是:羟基封端聚(丙烯酸三氟乙酯-无规-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单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无规-丙烯酸异辛酯-无规-环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即P(TFMA-r-EHAPDMS-r-EHA-r-CTFA),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中平均每个大分子链末端含有1~2羟基官能团,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50000。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聚醚二元醇为数均分子量在500~4000的聚氧化丙烯二醇(PPG)或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的一种或两种的任意组合;
所述液态聚酯二元醇为数均分子量在200~2000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PEA、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PHA或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所述结晶型聚酯二元醇为赢创德固赛型号7320、型号7360和型号7380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所述异氰酸酯为 改性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Desmodur CD-C(MDI预聚体);
所述催化剂为三乙醇胺、2,2-二吗啉基二乙基醚和磷酸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所述抗氧剂是168和1010中的一种或两种的任意组合;
所述硅烷偶联剂是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ND-42。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合成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
将1~30份的丙烯酸三氟乙酯TFMA、1~30份的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单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MAPDMS、1~50份的丙烯酸异辛酯EHA和1~15份的环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CTFA溶解于50~200份的甲苯中,控制于40~80℃,在氮气保护下,加入0.1~3份的热引发剂4,4'-偶氮双(4-氰基戊醇),聚合反应0.5~30小时,旋转蒸发除去甲苯后,获得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中平均每个大分子链末端含有1~2羟基官能团,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50000;
步骤二:合成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
将5~40份的聚醚二元醇、5~40份的液态聚酯二元醇、5~40份的结晶型聚酯二元醇、5~40份的步骤一合成的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0.1~2份的催化剂和0.1~2份的抗氧剂混合后,加热于120~150℃,抽真空除水约1~3小时,直至混合物的水份含量低于280ppm,降温于70~100℃,在氮气保护下,加入1~50份的异氰酸酯,进行聚合反应1~5小时,取样分析聚合产物NCO%含量达到1%~3%,100℃下测试粘度达到3000~15000 mPa.s,加入0.1~3份的硅烷偶联剂,获得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以上均为质量份数。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步骤一中的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单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MAPDMS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CAS号:146632-07-7。
在本技术方案中,用Brookfield DV-C数字粘度计测量粘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聚氨酯预聚体中引入了含氟硅链段,提高了聚氨酯胶体的综合理化性能;
2、本发明将增粘树酯丙烯酸共聚物无规缩聚引入聚氨酯预聚体,提高了增粘树酯与聚氨酯的相容性,进一步解决湿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耐化学品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3、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湿固化型聚氨酯热熔胶对基材湿润性能差的问题,提升了热熔胶施胶的流平性能,包装和施胶过程不易产生气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份数均是质量份数。
实施例一
其是一种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一:合成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
将10份的丙烯酸三氟乙酯TFMA、10份的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单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MAPDMS、30份的丙烯酸异辛酯EHA和5份的环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CTFA溶解于70份的甲苯中,控制于70℃,在氮气保护下,加入2.9份的热引发剂4,4'-偶氮双(4-氰基戊醇),聚合反应15小时,旋转蒸发除去甲苯后,获得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的化学结构是:羟基封端聚(丙烯酸三氟乙酯-无规-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单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无规-丙烯酸异辛酯-无规-环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即P(TFMA-r-EHAPDMS-r-EHA-r-CTFA),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中平均每个大分子链末端含有1~2羟基官能团,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9000。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单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MAPDMS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CAS号:146632-07-7。
步骤二:合成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
15份的聚氧化丙烯二醇PPG、15份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PEA、35份的结晶型聚酯二元醇7360、10份步骤一合成的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0.1份的磷酸和0.2份的抗氧剂168混合后,加热于120℃,抽真空除水2小时,直至混合物的水份含量低于280ppm,降温于80℃,在氮气保护下,加入30份的改性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 Desmodur CD-C(MDI预聚体),进行聚合反应3小时,取样分析聚合产物NCO%含量达到2.7%,粘度达到5600mPa.s,,加入0.5份的硅烷偶联剂ND-42,获得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以上均为质量份数。聚氧化丙烯二醇PPG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PEA的数均分子量为500,用Brookfield DV-C数字粘度计测量粘度,测试温度设置为100℃。
实施例二
其是一种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一:合成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
将20份的丙烯酸三氟乙酯TFMA、20份的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单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MAPDMS、40份的丙烯酸异辛酯EHA和8份的环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CTFA溶解于80份的甲苯中,控制于75℃,在氮气保护下,加入1.8份的热引发剂4,4'-偶氮双(4-氰基戊醇),聚合反应10小时,旋转蒸发除去甲苯后,获得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的化学结构是:羟基封端聚(丙烯酸三氟乙酯-无规-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单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无规-丙烯酸异辛酯-无规-环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即P(TFMA-r-EHAPDMS-r-EHA-r-CTFA),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中平均每个大分子链末端含有1~2羟基官能团,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7000。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单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MAPDMS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CAS号:146632-07-7。
步骤二:合成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
20份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20份的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PHA、35份的结晶型聚酯二元醇7380、20份步骤一合成的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0.3份的三乙醇胺和0.5份的抗氧剂168混合后,加热于130℃,抽真空除水2.5小时,直至混合物的水份含量低于280ppm,降温于70℃,在氮气保护下,加入40份的改性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Desmodur CD-C(MDI预聚体),进行聚合反应2小时,取样分析聚合产物NCO%含量达到2.5%,粘度(mPa.s@100℃,Brookfield DV-C数字粘度计)达到6540 mPa.s,加入1份的硅烷偶联剂ND-42,获得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以上均为质量份数。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PHA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用Brookfield DV-C数字粘度计测量粘度,测试温度设置为100℃。
实施例三
其是一种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一:合成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
将25份的丙烯酸三氟乙酯TFMA、20份的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单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MAPDMS、45份的丙烯酸异辛酯EHA和12份的环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CTFA溶解于90份的甲苯中,控制于75℃,在氮气保护下,加入0.9份的热引发剂4,4'-偶氮双(4-氰基戊醇),聚合反应10小时,旋转蒸发除去甲苯后,获得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的化学结构是:羟基封端聚(丙烯酸三氟乙酯-无规-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单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无规-丙烯酸异辛酯-无规-环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即P(TFMA-r-EHAPDMS-r-EHA-r-CTFA),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中平均每个大分子链末端含有1~2羟基官能团,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31200。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单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MAPDMS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CAS号:146632-07-7。
步骤二:合成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
25份的聚氧化丙烯二醇PPG、17份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PEA、40份的结晶型聚酯二元醇7320、35份步骤一合成的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0.6份的2,2-二吗啉基二乙基醚 和0.8份的抗氧剂1010混合后,加热于150℃,抽真空除水3小时,直至混合物的水份含量低于280ppm,降温于80℃,在氮气保护下,加入40份的改性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Desmodur CD-C(MDI预聚体),进行聚合反应3小时,取样分析聚合产物NCO%含量达到2.4%,粘度(mPa.s@100℃,Brookfield DV-C数字粘度计)7980 mPa.s,加入1.5份的硅烷偶联剂ND-42,获得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以上均为质量份数。聚氧化丙烯二醇PPG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PEA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用Brookfield DV-C数字粘度计测量粘度,测试温度设置为100℃。
实施例四
其是一种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一:合成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
将30份的丙烯酸三氟乙酯TFMA、20份的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单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MAPDMS、50份的丙烯酸异辛酯EHA和13份的环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CTFA溶解于100份的甲苯中,控制于75℃,在氮气保护下,加入0.4份的热引发剂4,4'-偶氮双(4-氰基戊醇),聚合反应12小时,旋转蒸发除去甲苯后,获得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的化学结构是:羟基封端聚(丙烯酸三氟乙酯-无规-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单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无规-丙烯酸异辛酯-无规-环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即P(TFMA-r-EHAPDMS-r-EHA-r-CTFA),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中平均每个大分子链末端含有1~2羟基官能团,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45300。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单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MAPDMS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CAS号:146632-07-7。
步骤二:合成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
40份的聚氧化丙烯二醇PPG、20份的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30份的结晶型聚酯二元醇7360、30份步骤一合成的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0.2份的三乙醇胺和0.6份的抗氧剂168混合后,加热于150℃,抽真空除水2小时,直至混合物的水份含量低于280ppm,降温于90℃,在氮气保护下,加入50份的改性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Desmodur CD-C(MDI预聚体),进行聚合反应2小时,取样分析聚合产物NCO%含量达到2.9%,粘度(mPa.s@100℃,Brookfield DV-C数字粘度计)9500 mPa.s,加入2份的硅烷偶联剂ND-42,获得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以上均为质量份数。聚氧化丙烯二醇PPG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用Brookfield DV-C数字粘度计测量粘度,测试温度设置为100℃。
性能测试
本发明参照目前热熔胶的通用方法,对以上的四种实施例得到的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进行熔融粘度、开放时间、邵氏硬度、断裂伸长率、剪切强度和和耐油酸性能指标测试。熔融粘度参照HG/T3660-1999标准进行测试,选用27号转子,设置100℃。开放时间参照ASTMD4497-1994(2004)方法进行测试。邵氏硬度参照GB-T2411-2008标准进行测试。断裂伸长率参照GB/T30776-2014标准进行测试。剪切强度参照GB/T7124-2004标准进行测试。耐溶剂性能指标具体测试方法是参考测试剪切强度方法制备样品,样品放置72小时固化之后,将样品浸泡于油酸(纯度98%)溶液24小时,取出样品,放置于85℃和85%相对湿度环境下,进行老化1000小时后,再进行剪切强度测试。水接触角参考GB/T 30693-2014标准进行测试。所有测试数据对比情况请见下表1。
表1 各实施例具体性能测试对照情况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合成的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耐老化性能和耐化学品腐蚀性能。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其特征在于包括5~40份的聚醚二元醇、5~40份的液态聚酯二元醇、5~40份的结晶型聚酯二元醇、5~40份的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1~50份的异氰酸酯、0.1~2份的催化剂、0.1~2份的抗氧剂和0.1~3份的硅烷偶联剂,以上均为质量份数;所述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的化学结构是:羟基封端聚(丙烯酸三氟乙酯-无规-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单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无规-丙烯酸异辛酯-无规-环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即P(TFMA-r-EHAPDMS-r-EHA-r-CTFA),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中平均每个大分子链末端含有1~2羟基官能团,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50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醚二元醇为数均分子量在500~4000的聚氧化丙烯二醇(PPG)或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的一种或两种的任意组合;
所述液态聚酯二元醇为数均分子量在200~2000的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PEA、聚己二酸-1,6-己二醇酯二醇PHA或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所述结晶型聚酯二元醇为赢创德固赛型号7320、型号7360和型号7380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所述异氰酸酯为 改性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Desmodur CD-C(MDI预聚体);
所述催化剂为三乙醇胺、2,2-二吗啉基二乙基醚和磷酸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所述抗氧剂是168和1010中的一种或两种的任意组合;
所述硅烷偶联剂是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ND-42。
3.一种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一:合成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
将1~30份的丙烯酸三氟乙酯TFMA、1~30份的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单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MAPDMS、1~50份的丙烯酸异辛酯EHA和1~15份的环三羟甲基丙烷甲缩醛丙烯酸酯CTFA溶解于50~200份的甲苯中,控制于40~80℃,在氮气保护下,加入0.1~3份的热引发剂4,4'-偶氮双(4-氰基戊醇),聚合反应0.5~30小时,旋转蒸发除去甲苯后,获得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中平均每个大分子链末端含有1~2羟基官能团,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50000;
步骤二:合成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
将5~40份的聚醚二元醇、5~40份的液态聚酯二元醇、5~40份的结晶型聚酯二元醇、5~40份的步骤一合成的羟基封端聚丙烯酸含氟硅共聚物、0.1~2份的催化剂和0.1~2份的抗氧剂混合后,加热于120~150℃,抽真空除水约1~3小时,直至混合物的水份含量低于280ppm,降温于70~100℃,在氮气保护下,加入1~50份的异氰酸酯,进行聚合反应1~5小时,取样分析聚合产物NCO%含量达到1%~3%,100℃下测试粘度达到3000~15000 mPa.s,加入0.1~3份的硅烷偶联剂,获得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以上均为质量份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的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的甲基丙烯酰氧丙基单封端二甲基聚硅氧烷MAPDMS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CAS号:146632-07-7。
CN201811475111.2A 2018-12-04 2018-12-04 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098523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5111.2A CN109852324A (zh) 2018-12-04 2018-12-04 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75111.2A CN109852324A (zh) 2018-12-04 2018-12-04 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52324A true CN109852324A (zh) 2019-06-07

Family

ID=66890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75111.2A Withdrawn CN109852324A (zh) 2018-12-04 2018-12-04 氟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52324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1942A (zh) * 2003-12-30 2007-01-24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抗菌接触镜片及其生产方法
CN104245769A (zh) * 2012-04-12 2014-12-24 Dic株式会社 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热熔树脂组合物、粘接剂和物品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1942A (zh) * 2003-12-30 2007-01-24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抗菌接触镜片及其生产方法
CN104245769A (zh) * 2012-04-12 2014-12-24 Dic株式会社 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热熔树脂组合物、粘接剂和物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0389B (zh) 粘合剂组合物以及叠层体
CN106459360B (zh) 热塑性聚氨酯热熔粘合剂
CN102010687B (zh) 一种快速固化反应型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45873B (zh) 一种生物基聚醚酯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9798B (zh) 改性环氧树脂改性醇溶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CN109679559A (zh) 耐油性能优异的湿气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3983A (zh) 一种硅氧烷封端的有机硅嵌段聚氨酯预聚体制备方法
TWI583764B (zh) Reactive hot melt adhesive composition
CN102093530A (zh) 一种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CN108822784A (zh) 一种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79560A (zh) 导热湿气固化有机硅改性阻燃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2320A (zh) 氧化石墨烯改性含氟阻燃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1992A (zh) 耐候性能优异的湿气固化阻燃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34875A (zh) 一种氨基硅烷偶联剂改性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79561A (zh) 氧化石墨烯改性阻燃氟硅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1994A (zh) 耐老化性能优异阻燃湿气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79564A (zh) 氟硅改性阻燃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09078A (zh) 湿固化型有机硅改性阻燃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1991A (zh) 湿固化型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2323A (zh) 有机硅改性单组份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09076A (zh) 防水性能优异阻燃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1996A (zh) 高导热阻燃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2322A (zh) 单组份导热反应型阻燃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79562A (zh) 新型湿气固化阻燃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66437A (zh) 耐油性能优异阻燃湿气固化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