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28288A - 一种基于区域cors的实时电离层建模与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域cors的实时电离层建模与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28288A CN109828288A CN201910061364.3A CN201910061364A CN109828288A CN 109828288 A CN109828288 A CN 109828288A CN 201910061364 A CN201910061364 A CN 201910061364A CN 109828288 A CN109828288 A CN 1098282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onospheric
- regional
- observation
- satellite
- re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CORS的实时电离层建模与监测方法。首先接收区域CORS站原始双频观测数据与导航电文,剔除粗差后计算卫星位置、高度角和穿刺点经纬度;其次采用Hatch滤波方法,利用载波平滑伪距观测值,求差得到无几何电离层TEC观测值;然后采用球谐函数模拟区域电离层TEC分布,将模型参数与卫星、接收机差分码偏差一同作为待估参数,单历元所有CORS站观测数据组成观测向量,构建观测方程;建立卡尔曼滤波器,对待估参数实时进行滤波处理,分离出硬件延迟得到电离层TEC模型;最后利用模型计算格网点电离层延迟,以格网形式保存并播发给区域用户。使用本发明得到的电离层产品后,区域单频PPP用户定位精度得到显著提高,双频PPP用户收敛时间得到显著提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卫星定位方法,特别涉及基于连续运行参考系统(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System,CORS)的实时电离层建模与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离层是距离地面高度为60~2000km的大气区域,稀薄的空气被紫外线和X射线电离产生大量自由电子,形成等离子体,可对穿越其中的电磁信号造成包括反射、折射、散射和吸收等不同程度的影响。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s,TEC)是描述电离层特征和变化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准确的获取TEC信息对于深入研究电离层物理特性及变化规律,提高GNSS定位精度、推动相关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人类空间活动及卫星通讯定位活动越来越频繁。随着美国GPS的现代化、俄罗斯GLONASS的完善以及欧盟Galileo与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建设的稳步推进,多频、多模技术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在此背景下,当前精密定位、导航和授时在精度、可靠性、分辨率及应用效能等方面的实际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尽可能削弱电离层折射误差的不利影响,准确的对电离层监测和高精度建模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使用卫星反演电离层信息成为了热门研究方向,得到了十足的发展。现如今,一方面随着各个GNSS卫星系统的建成与完善,空中可视卫星数量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发展建设地CORS,GNSS能够得到全天候、大范围、高密度的电离层观测信息,相比于传统电离层研究方法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为电离层研究提供海量数据资源,极大的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自1998年,国际GNSS服务(Internal GNSS Service,IGS)正式发布全球电离层TEC格网产品,为全球电离层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大量数据资源。IGS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全球200多个基站观测数据建立全球电离层模型并生成格网产品,不过该模型应用于小范围区域时精度不高,且实时性不足,不能做到实时改正。另外由于电离层变化复杂,根据长期观测数据建立的经验模型不能够较好的反应电离层变化,因此改正精度有限。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出一种基于区域CORS的实时电离层建模与监测方法,得到高精度电离层模型。电离层延迟使用该模型改正后,定位精度和定位收敛时间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区域CORS的实时电离层建模与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接收区域CORS站接收机原始双频观测数据与导航电文,剔除粗差后计算卫星位置、高度角和穿刺点经纬度;
(2)通过双频伪距观测值求差得到无几何电离层TEC观测值,并采用Hatch滤波方法,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削弱观测噪声;
(3)采用球谐函数模型模拟区域电离层,将模型参数与卫星、接收机硬件延迟一同作为待估参数,当前历元所有CORS站观测数据组成观测向量,构建观测方程;
(4)建立卡尔曼滤波器,对待估参数实时进行滤波处理,分离出硬件延迟得到区域电离层模型参数;
(5)根据区域电离层模型计算标准格网点电离层VTEC,并以格网形式保存并播发给区域用户。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计算穿刺点经纬度时,采用电离层单层模型,按照如下公式确定穿刺点的经纬度
式中,α表示穿刺点的地心张角,H为电离层高度,E、A分别为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R为地球半径,λr为接收机经度,为接收机纬度。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通过双频伪距观测值求差得到的无几何电离层TEC观测值表示为:
式中,a表示电离层传播路径积分常数,c表示真空中光速,STEC为斜向总电子含量,f1为L1载波的频率,f2为L2载波的频率,DCBr为接收机差分码偏差,DCBs为卫星差分码偏差。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按照如下公式对电离层观测值进行Hatch滤波:
式中,下标k表示当前历元,k-1表示上一历元,P4,k表示当前历元电离层观测值,表示当前历元平滑电离层观测值,表示上一历元平滑电离层观测值,wk表示平滑权重,L4,k表示当前历元载波观测值之差,L4,k-1表示上一历元载波观测值之差。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当k=1时,wk=1,此后权重随历元逐渐减小,当wk小于设定阈值时保持不变;当发生周跳时,权重重新设为wk=1。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3)中,使用球谐函数模型拟合区域VTEC,任意穿刺点处的VTEC值为穿刺点经纬度的函数,表示为:
式中,nmax为球谐函数最高展开阶数,m为球谐函数展开次数,为完全规格化后的n阶m次勒让德函数,Nnm为归化函数,θ=λ-λ0为穿刺点的日固经度,λ0为太阳经度,Anm和Bnm为待估的模型参数;
联合球谐函数模型和电离层TEC观测值,得到的观测方程为:
式中,为平滑后的电离层观测值,为投影函数,R为地球半径,H为电离层高度,E为卫星高度角。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4)中,在进行卡尔曼滤波估计参数时,卫星及接收机硬件延迟采用时不变常数估计方法,并满足各系统卫星差分码偏差零基准:
式中,N表示单系统卫星总数,DCBk表示第k颗卫星差分码偏差。。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CORS的实时区域电离层检测与建模方法,首先接收区域CORS站原始双频观测数据与导航电文,剔除粗差后计算卫星位置、高度角和穿刺点经纬度;其次采用Hatch滤波方法,利用载波平滑伪距观测值,求差得到无几何电离层观测值;然后采用球谐函数模拟区域电离层,将模型参数与卫星、接收机硬件延迟一同作为待估参数,单历元所有CORS站观测数据组成观测向量,构建观测方程;建立卡尔曼滤波器,对待估参数实时进行滤波处理,分离出硬件延迟得到电离层延迟模型;最后利用模型计算格网点电离层延迟,以格网形式保存并播发给区域用户。本发明使用地基CORS站数据能够有效的反演区域电离层TEC信息,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实时得到电离层延迟模型,为用户提供了高精度电离层改正信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区域单频PPP用户定位精度,加快双频PPP用户收敛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原始伪距电离层观测值与相位平滑伪距电离层观测值对比图;
图3是不加电离层改正单频PPP定位结果图;
图4是使用IGS格网电离层改正单频PPP定位结果图;
图5是使用区域电离层模型改正单频PPP定位结果图;
图6是IGS格网改正误差图;
图7是区域电离层模型改正误差图;
图8是双频非组合PPP初始定位收敛结果图:(a)E方向定位偏差,(b)N方向定位偏差,(c)U方向定位偏差;
图9是双频非组合PPP中断定位重收敛结果图:(a)E方向定位偏差,(b)N方向定位偏差,(c)U方向定位偏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区域CORS的实时电离层建模与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接收区域CORS站接收机原始双频观测数据与导航电文,剔除粗差后计算卫星位置、高度角和穿刺点经纬度。其中计算穿刺点经纬度时,采用电离层单层模型,假定电离层中的所有自由电子都集中分布在高度为H的一个无限薄的单层上,本发明中取H=450km。此时卫星信号通过电离层的位置就可以用穿刺点(Ionospheric Pierce Point,IPP)来表示。根据卫星及接收机的位置、高度角E和方位角A,能够确定穿刺点的经纬度
式中,α表示穿刺点的地心张角,R为地球半径,取R=6371km,λr为接收机经度,为接收机纬度。
步骤2)通过双频伪距观测值求差得到无几何电离层TEC观测值,并采用Hatch滤波方法,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削弱观测噪声。双频伪距观测值如式(4)和式(5)所示:
式中,P1表示L1载波的码观测值,P2表示L2载波的码观测值,ρ表示卫星与接收机之间距离,c表示真空中光速,dt表示接收机钟差,dT表示卫星钟差,I表示L1载波的电离层延迟,f1 2和f2 2中下标表示载波波段,f1表示L1载波的频率,f2表示L2载波的频率,上标2表示平方,由于双频接收机两个载波的频率不相同,所以L2载波的电离层延迟为T表示对流层延迟误差,表示卫星L1载波测距码硬件延迟,br,1表示接收机L1载波测距码硬件延迟,表示卫星L2载波测距码硬件延迟,br,2表示接收机L2载波测距码硬件延迟,dother表示其他与频率无关项,包括地球自转、相对论效应、固体潮等,ε1为P1观测噪声,ε2为P2观测噪声。
电离层延迟可利用电离层中的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总电子含量)表示,TEC的空间及时间变化反映了电离层的主要特性。电离层延迟可以表示为包含TEC的形式,如式(6)所示:
式中,a为电离层传播路径积分常数,STEC(Slant Total Electron Content)为斜向总电子含量。
通过式(4)和式(5)求差,联合式(6)可以得到无几何电离层观测值,如式(7)所示:
式中,P4表示电离层TEC观测值,DCBr为接收机差分码偏差,DCBs为卫星差分码偏差。由于码观测值的噪声较大,所以通过历元间Hatch滤波,利用相位观测值削弱观测噪声。Hatch滤波如式(10)所示:
式中,下标k表示当前历元,k-1表示上一历元,表示当前历元平滑电离层观测值,表示上一历元平滑电离层观测值,wk表示平滑权重,L4,k表示当前历元载波观测值之差。当k=1时,wk=1,此后权重随历元逐渐减小,当wk小于阈值时保持不变。此时平滑电离层观测值将主要取决于相位观测值而不是码观测值,观测噪声减小。设置每个历元权重减小0.01,阈值为0.01。当发生周跳时,平滑弧段从重新开始,权重重新设为wk=1。
步骤3)采用球谐函数模拟区域电离层,将模型参数与卫星、接收机硬件延迟一同作为待估参数,该当前所有CORS站观测数据组成观测向量,构建观测方程。根据步骤1和步骤2中可以得到的穿刺点STEC,为计算方便,通常将STEC投影至垂直方向VTEC(VerticalTotalElectron Content,垂直总电子含量),投影函数如式(11)所示:
STEC=VTEC·MF (13)
式中,MF(Mapping Function)为投影函数,Z′为站星连线在穿刺点处与天顶方向的夹角。使用球谐函数模型拟合区域VTEC,任意穿刺点处的VTEC值为穿刺点经纬度的函数,如式(14)所示
式中,nmax为球谐函数最高展开阶数,m为球谐函数展开次数,为完全规格化后的n阶m次勒让德函数,Nnm为归化函数,θ=λ-λ0为穿刺点的日固经度,λ0为太阳经度,Anm和Bnm为待估的模型参数。
联合球谐函数模型(式(14))、电离层TEC观测值(式(7)),得到观测方程如式(15)所示:
步骤4)通过实时历元间卡尔曼滤波估计,分离出差分码偏差,得到电离层TEC模型参数。当前时刻待估参数Xk包括TEC模型参数,卫星和接收机差分码偏差,如式(16)所示:
Xk=[A00,B00,…,DCB1,DCB2,…,DCB1,DCB2,…]T (16)
式中,[DCB1,DCB2,…]表示所有可视卫星的差分码偏差,[DCB1,DCB2,…]表示所有CORS站接收机的差分码偏差。TEC模型参数满足随机游走过程,卫星及接收机硬件延迟采用时不变常数估计方法。滤波器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写为矩阵形式如式(17)和(18):
Xk,k-1=Φk,k-1Xk-1+Wk (17)
Zk=HkXk+Vk (18)
式中,Xk,k-1表示当前历元的参数预测值,Φk,k-1表示参数的状态转移矩阵,Xk-1表示上一时刻的参数估计值,Wk和Vk都是均值为零的高斯白噪声,Zk表示当前历元所有CORS站接收机的电离层TEC观测值矩阵,Hk表示当前时刻观测系数矩阵。通过卡尔曼滤波方程,待估参数在历元间传递更新,当前历元接收到CORS站实时观测数据后,建立当前历元观测方程,同时结合上一历元的参数估计值对当前历元的预测,根据观测噪声与预测值的协方差阵综合求解当前历元的参数估计值。
由于卫星与接收机硬件延迟线性相关,故人为引入各系统卫星差分码偏差零基准,如式(19)所示:
式中,N表示单系统卫星总数,DCBk表示第k颗卫星差分码偏差。
步骤5)根据区域电离层模型计算标准格网点电离层延迟,并以格网形式保存并播发给区域用户。播发格式采用IONEX(The IONosphere Map EXchange Format Version 1),与IGS产品格式相同。将标准格网点的经纬度带入式(14)中,即可得到格网点VTES。标准格网点间隔采用:纬度2.5°,经度5°。
为体现本发明方法的效果和优势,下面根据上海CORS网数据及上海天文台数据进行实验验证,数据采集于2018年9月14日,UTC时4:00-11:30,采样间隔30s。根据实时CORS数据建立区域电离层模型,使用上海天文台观测数据用于PPP定位实验。
图2给出了原始伪距观测值经过Hatch滤波后效果。原始观测值噪声很大,经过载波相位平滑,观测噪声随滤波时间逐渐减小,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电离层观测值更加平滑。
图3至图5分别给出了不加电离层改正单频PPP、附加IGS格网电离层改正单频PPP与使用区域电离层模型改正单频PPP定位结果。不加电离层改正的单频PPP定位结果精度为1.384m;使用IGS格网改正后为0.506m,精度提升63%;使用区域电离层模型改正后精度达到0.201m,精度提升85%。区域模型与IGS格网相比,点位精度提高60%。
分别将IGS格网数据、区域模型与实测电离层进行比较,统计收敛后电离层改正误差,如图6和图7所示。根据统计结果,IGS格网产品精度为4.6TECU,区域模型精度为1.9TECU,精度提升58.8%,说明区域电离层模型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区域电离层TEC分布及变化情况,改正精度优于IGS格网产品。
图8给出了在双频非组合PPP中,是否加入电离层TEC模型改正的定位收敛结果。由图可知,加入区域电离层模型改正后,双频PPP收敛速度明显提升。为进一步验证收敛效果,人为在第500历元处重置定位坐标结果与模糊度,分析双频PPP中断后重收敛影响,结果如图9。由图可知,由于加入了电离层模型改正,双频PPP重收敛速度明显提升。
Claims (7)
1.一种基于区域CORS的实时电离层建模与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接收区域CORS站接收机原始双频观测数据与导航电文,剔除粗差后计算卫星位置、高度角和穿刺点经纬度;
(2)通过双频伪距观测值求差得到无几何电离层TEC观测值,并采用Hatch滤波方法,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削弱观测噪声;
(3)采用球谐函数模型模拟区域电离层,将模型参数与卫星、接收机硬件延迟一同作为待估参数,当前历元所有CORS站观测数据组成观测向量,构建观测方程;
(4)建立卡尔曼滤波器,对待估参数实时进行滤波处理,分离出硬件延迟得到区域电离层模型参数;
(5)根据区域电离层模型计算标准格网点电离层VTEC,并以格网形式保存并播发给区域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域CORS的实时电离层建模与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计算穿刺点经纬度时,采用电离层单层模型,按照如下公式确定穿刺点的经纬度
式中,α表示穿刺点的地心张角,H为电离层高度,E、A分别为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R为地球半径,λr为接收机经度,为接收机纬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域CORS的实时电离层建模与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通过双频伪距观测值求差得到的无几何电离层TEC观测值表示为:
式中,a表示电离层传播路径积分常数,c表示真空中光速,STEC为斜向总电子含量,f1为L1载波的频率,f2为L2载波的频率,DCBr为接收机差分码偏差,DCBs为卫星差分码偏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域CORS的实时电离层建模与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按照如下公式对电离层观测值进行Hatch滤波:
式中,下标k表示当前历元,k-1表示上一历元,P4,k表示当前历元电离层观测值,表示当前历元平滑电离层观测值,表示上一历元平滑电离层观测值,wk表示平滑权重,L4,k表示当前历元载波观测值之差,L4,k-1表示上一历元载波观测值之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域CORS的实时电离层建模与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k=1时,wk=1,此后权重随历元逐渐减小,当wk小于设定阈值时保持不变;当发生周跳时,权重重新设为wk=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域CORS的实时电离层建模与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使用球谐函数模型拟合区域VTEC,任意穿刺点处的VTEC值为穿刺点经纬度的函数,表示为:
式中,nmax为球谐函数最高展开阶数,m为球谐函数展开次数,为完全规格化后的n阶m次勒让德函数,Nnm为归化函数,θ=λ-λ0为穿刺点的日固经度,λ0为太阳经度,Anm和Bnm为待估的模型参数;
联合球谐函数模型和电离层TEC观测值,得到的观测方程为:
式中,为平滑后的电离层观测值,为投影函数,R为地球半径,H为电离层高度,E为卫星高度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域CORS的实时电离层建模与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在进行卡尔曼滤波估计参数时,卫星及接收机硬件延迟采用时不变常数估计方法,并满足各系统卫星差分码偏差零基准:
式中,N表示单系统卫星总数,DCBk表示第k颗卫星差分码偏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61364.3A CN109828288A (zh) | 2019-01-23 | 2019-01-23 | 一种基于区域cors的实时电离层建模与监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61364.3A CN109828288A (zh) | 2019-01-23 | 2019-01-23 | 一种基于区域cors的实时电离层建模与监测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28288A true CN109828288A (zh) | 2019-05-31 |
Family
ID=66861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61364.3A Pending CN109828288A (zh) | 2019-01-23 | 2019-01-23 | 一种基于区域cors的实时电离层建模与监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828288A (zh) |
Cited By (3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75183A (zh) * | 2019-06-18 | 2019-09-24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基于电离层电子密度的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及系统 |
CN110297259A (zh) * | 2019-07-23 | 2019-10-01 | 江苏省测绘工程院 | 基于格网化的基准站网定位增强信息可用性监测方法及系统 |
CN110377969A (zh) * | 2019-06-27 | 2019-10-25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elm的区域电离层延迟实时建模方法 |
CN110441795A (zh) * | 2019-08-13 | 2019-11-12 | 苏州时空复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时空结构信息的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精确建模方法 |
CN110543668A (zh) * | 2019-07-24 | 2019-12-06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电离层建模中Kalman滤波状态误差协方差阵的确定方法 |
CN110568459A (zh) * | 2019-08-28 | 2019-12-13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igs和cors站的区域电离层tec实时监测方法 |
CN111123300A (zh) * | 2020-01-13 | 2020-05-08 | 武汉大学 | 近实时大范围高精度电离层电子密度三维监测方法及装置 |
CN111123345A (zh) * | 2019-12-20 | 2020-05-08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一种基于gnss测量的经验电离层模型数据驱动方法 |
CN111505742A (zh) * | 2020-04-29 | 2020-08-07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一种gnss电离层掩星数据气候研究的参数网格化方法及系统 |
CN112034489A (zh) * | 2020-07-20 | 2020-12-04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全球电离层格网生成方法 |
CN112034500A (zh) * | 2020-08-20 | 2020-12-04 |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实时ppp模糊度固定技术的区域格网电离层建模方法 |
CN112433234A (zh) * | 2020-11-19 | 2021-03-02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一种适用于中低纬区域gnss接收机的电离层tec实时估计方法 |
CN112684475A (zh) * | 2020-11-25 | 2021-04-20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区域cors的智能手机电离层误差改正方法和装置 |
CN113009525A (zh) * | 2021-02-23 | 2021-06-22 | 重庆两江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建立实时对流层格网产品的方法 |
CN113093224A (zh) * | 2021-02-18 | 2021-07-0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边缘增强的电离层层析方法 |
CN113109840A (zh) * | 2021-03-19 | 2021-07-13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一种基于gnss接收机的电离层tec实时测量方法 |
CN113267792A (zh) * | 2021-05-26 | 2021-08-17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一种基于监测站网的电离层异常监测预警方法 |
CN113805206A (zh) * | 2021-11-22 | 2021-12-17 | 陕西海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提高gnss卫星和接收机dcb解算精度的方法 |
CN113985454A (zh) * | 2021-10-23 | 2022-01-28 | 闽江学院 | 一种顾及方位角的电离层投影函数模型的建模方法 |
CN114355400A (zh) * | 2021-03-18 | 2022-04-15 | 武汉星辰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离层经向变化特征的电离层建模方法 |
CN114371490A (zh) * | 2021-11-19 | 2022-04-19 | 河北雄安京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电离层延迟改正信息自定义电文编解码方法和装置 |
CN114430808A (zh) * | 2019-06-06 | 2022-05-03 | 星盟国际有限公司 | 变化电离层延迟下的单历元伪距定位 |
CN114545458A (zh) * | 2021-10-23 | 2022-05-27 | 闽江学院 | 一种高精度电离层实时建模方法 |
CN114690207A (zh) * | 2020-12-31 | 2022-07-01 | 复旦大学 | 差分电离层建模方法及系统 |
CN114879222A (zh) * | 2022-04-26 | 2022-08-09 | 同济大学 | 一种基于自适应随机模型的全球电离层建模方法 |
CN115290160A (zh) * | 2022-08-03 | 2022-11-04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北斗水位反演的无人机动态水位监测系统及方法 |
WO2023288150A1 (en) * | 2021-07-15 | 2023-01-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onosphere grid history and compression for gnss positioning |
CN116106948A (zh) * | 2021-11-09 | 2023-05-12 | 千寻位置网络(浙江)有限公司 | 网络rtk抗电离层干扰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6203591A (zh) * | 2022-10-31 | 2023-06-02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一种基于多站点联合估计中国区域高精度电离层vtec方法 |
CN117148398A (zh) * | 2023-10-31 | 2023-12-01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一种两网融合的测站分布几何构型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17454679A (zh) * | 2023-12-26 | 2024-01-26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线状分布测站的动态线状电离层建模方法及系统 |
CN118916582A (zh) * | 2024-07-16 | 2024-11-08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一种电离层监测仪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97340A (zh) * | 2013-04-01 | 2013-07-10 | 东南大学 | 一种格网化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实时监测方法 |
CN103760572A (zh) * | 2014-01-13 | 2014-04-30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区域cors的单频ppp电离层加权方法 |
CN105445755A (zh) * | 2015-11-13 | 2016-03-30 |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cors区域电离层建模方法 |
US20170322303A1 (en) * | 2013-08-02 | 2017-11-09 | Atmospheric & Space Technology Research Associates Llc | Real-time autonomous weather and space weather monitoring |
-
2019
- 2019-01-23 CN CN201910061364.3A patent/CN10982828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97340A (zh) * | 2013-04-01 | 2013-07-10 | 东南大学 | 一种格网化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实时监测方法 |
US20170322303A1 (en) * | 2013-08-02 | 2017-11-09 | Atmospheric & Space Technology Research Associates Llc | Real-time autonomous weather and space weather monitoring |
CN103760572A (zh) * | 2014-01-13 | 2014-04-30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区域cors的单频ppp电离层加权方法 |
CN105445755A (zh) * | 2015-11-13 | 2016-03-30 |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cors区域电离层建模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刘经南 等: "《广域差分GPS原理和方法》", 31 January 1999, 测绘出版社 * |
张硕: "电离层TEC实时估计与预测方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
聂文锋 等: "利用GPS双频数据进行区域电离层TEC提取", 《武汉大学学报》 * |
Cited By (4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30808A (zh) * | 2019-06-06 | 2022-05-03 | 星盟国际有限公司 | 变化电离层延迟下的单历元伪距定位 |
CN110275183A (zh) * | 2019-06-18 | 2019-09-24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基于电离层电子密度的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及系统 |
CN110275183B (zh) * | 2019-06-18 | 2021-03-09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基于电离层电子密度的gnss掩星电离层残差修正方法及系统 |
CN110377969A (zh) * | 2019-06-27 | 2019-10-25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elm的区域电离层延迟实时建模方法 |
CN110297259A (zh) * | 2019-07-23 | 2019-10-01 | 江苏省测绘工程院 | 基于格网化的基准站网定位增强信息可用性监测方法及系统 |
CN110297259B (zh) * | 2019-07-23 | 2021-08-03 | 江苏省测绘工程院 | 基于格网化的基准站网定位增强信息可用性监测方法及系统 |
CN110543668A (zh) * | 2019-07-24 | 2019-12-06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电离层建模中Kalman滤波状态误差协方差阵的确定方法 |
CN110543668B (zh) * | 2019-07-24 | 2023-04-07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电离层建模中Kalman滤波状态误差协方差阵的确定方法 |
CN110441795B (zh) * | 2019-08-13 | 2022-01-04 | 苏州时空复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时空结构信息的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精确建模方法 |
CN110441795A (zh) * | 2019-08-13 | 2019-11-12 | 苏州时空复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时空结构信息的中国区域电离层vtec精确建模方法 |
CN110568459A (zh) * | 2019-08-28 | 2019-12-13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igs和cors站的区域电离层tec实时监测方法 |
CN110568459B (zh) * | 2019-08-28 | 2022-05-10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igs和cors站的区域电离层tec实时监测方法 |
CN111123345A (zh) * | 2019-12-20 | 2020-05-08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一种基于gnss测量的经验电离层模型数据驱动方法 |
CN111123345B (zh) * | 2019-12-20 | 2021-08-06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一种基于gnss测量的经验电离层模型数据驱动方法 |
CN111123300A (zh) * | 2020-01-13 | 2020-05-08 | 武汉大学 | 近实时大范围高精度电离层电子密度三维监测方法及装置 |
CN111505742A (zh) * | 2020-04-29 | 2020-08-07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一种gnss电离层掩星数据气候研究的参数网格化方法及系统 |
CN112034489A (zh) * | 2020-07-20 | 2020-12-04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全球电离层格网生成方法 |
CN112034489B (zh) * | 2020-07-20 | 2023-04-14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全球电离层格网生成方法 |
CN112034500A (zh) * | 2020-08-20 | 2020-12-04 |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实时ppp模糊度固定技术的区域格网电离层建模方法 |
CN112433234A (zh) * | 2020-11-19 | 2021-03-02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一种适用于中低纬区域gnss接收机的电离层tec实时估计方法 |
CN112684475B (zh) * | 2020-11-25 | 2022-08-05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区域cors的智能手机电离层误差改正方法和装置 |
CN112684475A (zh) * | 2020-11-25 | 2021-04-20 | 东南大学 | 一种基于区域cors的智能手机电离层误差改正方法和装置 |
CN114690207A (zh) * | 2020-12-31 | 2022-07-01 | 复旦大学 | 差分电离层建模方法及系统 |
CN113093224A (zh) * | 2021-02-18 | 2021-07-0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边缘增强的电离层层析方法 |
CN113009525B (zh) * | 2021-02-23 | 2024-05-03 | 重庆两江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建立实时对流层格网产品的方法 |
CN113009525A (zh) * | 2021-02-23 | 2021-06-22 | 重庆两江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建立实时对流层格网产品的方法 |
CN114355400A (zh) * | 2021-03-18 | 2022-04-15 | 武汉星辰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离层经向变化特征的电离层建模方法 |
CN113109840A (zh) * | 2021-03-19 | 2021-07-13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一种基于gnss接收机的电离层tec实时测量方法 |
CN113267792A (zh) * | 2021-05-26 | 2021-08-17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一种基于监测站网的电离层异常监测预警方法 |
WO2023288150A1 (en) * | 2021-07-15 | 2023-01-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onosphere grid history and compression for gnss positioning |
CN117616311A (zh) * | 2021-07-15 | 2024-02-2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gnss定位的电离层网格历史和压缩 |
US11686850B2 (en) | 2021-07-15 | 2023-06-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onosphere grid history and compression for GNSS positioning |
CN114545458A (zh) * | 2021-10-23 | 2022-05-27 | 闽江学院 | 一种高精度电离层实时建模方法 |
CN113985454A (zh) * | 2021-10-23 | 2022-01-28 | 闽江学院 | 一种顾及方位角的电离层投影函数模型的建模方法 |
CN116106948A (zh) * | 2021-11-09 | 2023-05-12 | 千寻位置网络(浙江)有限公司 | 网络rtk抗电离层干扰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14371490A (zh) * | 2021-11-19 | 2022-04-19 | 河北雄安京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电离层延迟改正信息自定义电文编解码方法和装置 |
CN113805206A (zh) * | 2021-11-22 | 2021-12-17 | 陕西海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提高gnss卫星和接收机dcb解算精度的方法 |
CN114879222A (zh) * | 2022-04-26 | 2022-08-09 | 同济大学 | 一种基于自适应随机模型的全球电离层建模方法 |
CN115290160A (zh) * | 2022-08-03 | 2022-11-04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基于北斗水位反演的无人机动态水位监测系统及方法 |
CN116203591B (zh) * | 2022-10-31 | 2024-02-27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一种基于多站点联合估计中国区域高精度电离层vtec方法 |
CN116203591A (zh) * | 2022-10-31 | 2023-06-02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一种基于多站点联合估计中国区域高精度电离层vtec方法 |
CN117148398B (zh) * | 2023-10-31 | 2023-12-29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一种两网融合的测站分布几何构型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17148398A (zh) * | 2023-10-31 | 2023-12-01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一种两网融合的测站分布几何构型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 |
CN117454679A (zh) * | 2023-12-26 | 2024-01-26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线状分布测站的动态线状电离层建模方法及系统 |
CN117454679B (zh) * | 2023-12-26 | 2024-05-03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基于线状分布测站的动态线状电离层建模方法及系统 |
CN118916582A (zh) * | 2024-07-16 | 2024-11-08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一种电离层监测仪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28288A (zh) | 一种基于区域cors的实时电离层建模与监测方法 | |
CN112034489B (zh) |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全球电离层格网生成方法 | |
CN104714244B (zh) | 一种基于抗差自适应Kalman滤波的多系统动态PPP解算方法 | |
CN103760572B (zh) | 一种基于区域cors的单频ppp电离层加权方法 | |
EP2746811B1 (en) |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ccuracy information on an ionosphere model for satellite navigation applications | |
Chen et al. | Real-time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using single frequency data | |
CN101887128B (zh) | 确定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导航卫星频间偏差的方法 | |
CN104101888B (zh) | 一种适合于中国区域的gnss电离层延迟精确建模方法 | |
CN110568459B (zh) | 基于igs和cors站的区域电离层tec实时监测方法 | |
CN107861131B (zh) | 一种斜路径电离层延迟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 |
CN105158780B (zh) | 一种基于多种导航卫星可互换的导航定位方法 | |
CN108169776A (zh) | 基于背景模型和实测数据的电离层延迟误差修正方法 | |
CN106405576A (zh) | 一种基于gnss载波相位观测值的电离层监测与建模方法 | |
CN106324629A (zh) | 一种bds_gps_glonass融合精密单点定位方法 | |
CN105891860A (zh) | 一种基于误差分离模式的gnss区域伪距差分增强定位方法 | |
CN104965207A (zh) | 一种区域对流层天顶延迟的获取方法 | |
CN105182388A (zh) | 一种快速收敛的精密单点定位方法 | |
CN103728643A (zh) | 附有宽巷约束的北斗三频网络rtk模糊度单历元固定方法 | |
CN106093967A (zh) | 一种伪距相位综合的电离层延迟求解方法 | |
CN108387912A (zh) | 一种Multi-GNSS精密单点定位的解算方法 | |
CN103235321A (zh) | Gps单站伪距定位精密授时方法 | |
Yuan et al. | The ionospheric eclipse factor method (IEF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determining the ionospheric delay for GPS | |
CN107193023A (zh) | 一种具有闭式解的高精度北斗卫星系统单点定位方法 | |
CN105044741A (zh) | 一种伪距相位综合广域差分改正值的求解方法 | |
CN110146904B (zh) | 一种适用于区域电离层tec的精确建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3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