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26065B - 一种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26065B CN109826065B CN201910132986.0A CN201910132986A CN109826065B CN 109826065 B CN109826065 B CN 109826065B CN 201910132986 A CN201910132986 A CN 201910132986A CN 109826065 B CN109826065 B CN 10982606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tch
- cover plate
- drainage
- blind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路基旁边的排水沟、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台阶、植被和边沟;排水沟包括盖板沟和盲沟,盖板沟设置在路肩表面,盲沟设置在盖板沟的下方,盖板沟上连接有第一排水管,盲沟上连接有第二排水管,排水沟上设置有台阶,路肩和边坡上设置有植被;边沟与沿线河道相连通。本发明施工方法简单,路基防护系统建成后,既能排除路面雨水以及道路结构内部水,又可减缓雨水对边坡的冲刷以及结构内部水对路基的破坏,本发明中改进了现有工程防护造价高、景观效果差、不利于生态等的不足,又改进了现有植物防护容易被雨水冲刷等的不足,还改进了现有坡面防护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城市市政道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填方道路的路基防护,按照支挡方式可以分为两类:(1)垂直式支挡,如挡土墙、涉水驳岸等;(2)斜坡式支挡,如植物坡面防护、工程坡面防护。由于垂直式支挡造价高、施工难度大,对于道路外有用地条件的,一般采用斜坡式支挡。
斜坡式支挡,即在道路的路基外侧,采用坡比1:1至1:2的斜坡方式填土,利用斜坡土体防护路基。为减缓斜坡土体被雨水冲刷,斜坡土体表面一般采用植物防护或者工程防护。坡面植物防护,就是在斜坡表面种草植树,或在斜坡表面先铺设空心砼块后再种草植树;坡面工程防护,就是在斜坡表面喷砂浆或浇筑水泥砼,或者在斜坡表面干砌片石或浆砌片石。
坡面采用工程防护的不足之处在于:(1)工程防护造价高、施工难度大,坡面土体与外界的联系被硬质材料完全隔绝,不但景观效果差,而且不利用改善生态环境;(2)道路结构内部水无法排除,下渗至土基影响坡面稳定。坡面采用植物防护的不足之处在于:(1)雨量大时,路面雨水汇流至坡面,容易造成坡面出现冲沟,破坏坡面植被、影响路基稳定;(2)道路结构内部水无法排除,下渗至土基影响坡面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施工方法简单的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包括路基旁边的排水沟、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台阶、植被和边沟;
所述排水沟包括盖板沟和盲沟,所述盖板沟设置在路肩表面,所述盲沟设置在盖板沟的下方,所述盖板沟上连接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盲沟上连接有第二排水管,所述边坡上设置有台阶,所述盖板沟与台阶通过第一排水管连通,所述盲沟与台阶通过第二排水管连通,路肩和边坡上设置有植被;边沟与沿线河道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沟的沟体为C20钢筋砼现浇制成,所述盖板为钢纤维砼预制。
进一步的,所述盲沟为无砂砼现浇制成,所述。
进一步的,所述盲沟的底部铺设有若干根盲管,所述盲管与第二排水管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中心垂直对齐设置。
进一步的,盖板沟用以收集并排除路面雨水,盲沟用以收集并排除结构内部水。
进一步的,盖板沟与盲沟为相互独立的排水系统。
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路基施工完成后反开挖土基,施工排水沟基础以及盲沟(1-2)、第二排水管(3),排水沟基础紧贴路基浇筑,排水沟(1)包括盖板沟(1-1)和盲沟(1-2),所述盲沟(1-2)设置在盖板沟(1-1)的下方,盲沟(1-2)为无砂砼现浇制成;连接第二排水管(3)和盲管,第二排水管(3)由高到低敷设、坡度不小于2%;第二排水管(3)的间距为30~50m,所述盖板沟的盖板为钢纤维砼预制;
(2)前阶段完成后,施工路面,路面施工完成后,施工排水沟外侧土基;
(3)施工排水沟两侧碎石,紧接着施工盖板沟(1-1)和第一排水管(2),所述盖板沟(1-1)设置在路肩表面,盖板沟(1-1)的沟体为C20钢筋砼现浇制成,第一排水管(2)由高到低敷设、坡度不小于2%;第一排水管(2)和第二排水管(3)一一对应,并呈中心垂直对齐布置;
(4)回填排水沟两侧土并压实,修整路肩,设置台阶(4);
(5)修整道路边坡、边沟,在排水沟旁的边坡上施工用于检修的台阶,使边坡底部的边沟(5)与沿线河道相连通;
(6)在路肩和边坡处种草植树,形成植被层。
本发明施工方法简单,路基防护系统建成后,既能排除路面雨水以及道路结构内部水,又可减缓雨水对边坡的冲刷以及结构内部水对路基的破坏,本发明中改进了现有工程防护造价高、景观效果差、不利于生态等的不足,又改进了现有植物防护容易被雨水冲刷等的不足,还改进了现有坡面防护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的主要部分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排水沟1、盖板沟1-1、盲沟1-2、第一排水管2、第二排水管3、台阶4、边沟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包括路基旁边的排水沟1、第一排水管2、第二排水管3、台阶4、植被和边沟5;排水沟1包括盖板沟1-1和盲沟1-2,盖板沟1-1设置在路肩表面,盲沟1-2设置在盖板沟1-1的下方,盖板沟1-1上连接有第一排水管2,盲沟1-2上连接有第二排水管3,所述边坡上设置有台阶(4),所述盖板沟(1-1)与台阶(4)通过第一排水管(2)连通,所述盲沟(1-2)与台阶(4)通过第二排水管(3)连通,路肩和边坡上设置有植被;边沟5与沿线河道相连通。
(1)排水沟1上半部分的盖板沟1-1主要是用以排除路面雨水,排水沟1下半部分的盲沟1-2主要是用于排除结构内部水,盖板沟1-1上设置的盖板能够承受车辆荷载,不影响路肩的使用。盖板沟:盖板沟的截面尺寸为宽50cm、高40cm、厚10cm,盖板沟体为C20钢筋砼现浇;盖板沟的盖板为雨水箅子,盖板的尺寸为长50cm、宽40cm、厚5cm,盖板为钢纤维砼预制。盲沟:盲沟的截面尺寸为长50cm、宽40cm,盲沟体以无砂砼现浇;盲沟底部敷设盲管,盲管直径10 cm,盲管材料为HDPE塑料管,管壁间距10cm交错形布孔,孔径1.0cm。排水沟的基础:土基压实后,浇筑10cm厚C15细石砼,基础内侧紧贴路基,基础外侧加宽10cm。
(2)第一排水管2和第二排水管3:第一排水管2连接盖板沟,用以排除路面水,第二排水管3连接盲沟,用以排出结构内部水;第一排水管2:直径15 cm,材料为HDPE塑料管;第二排水管3:直径10 cm,材料为HDPE塑料管;
(3)台阶:台阶4主要作为排水通道,兼做管理养护人员的上下通道,每级台阶高度20cm,台阶宽度依据坡度确定,一般宽25~40cm,台阶4以C25素砼现浇。
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路基施工完成后反开挖土基,施工排水沟基础以及盲沟、第二排水管,排水沟基础紧贴路基浇筑,排水沟包括盖板沟和盲沟,所述盲沟设置在盖板沟的下方,盲沟为无砂砼现浇制成;连接第二排水管和盲管,第二排水管由高到低敷设、坡度不小于2%;第二排水管的间距为30~50m,所述盖板沟的盖板为钢纤维砼预制;
(2)前阶段完成后,施工路面,路面施工完成后,施工排水沟外侧土基;
(3)施工排水沟两侧碎石,紧接着施工盖板沟和第一排水管,所述盖板沟设置在路肩表面,盖板沟的沟体为C20钢筋砼现浇制成,第一排水管由高到低敷设、坡度不小于2%;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一一对应,并呈中心垂直对齐布置;
(4)回填排水沟两侧土并压实,修整路肩,设置台阶;
(5)修整道路边坡、边沟,在排水沟旁的边坡上施工用于检修的台阶,使边坡底部的边沟与沿线河道相连通;
(6)在路肩和边坡处种草植树,形成植被层。
Claims (5)
1.一种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路基旁边的排水沟(1)、第一排水管(2)、第二排水管(3)、台阶(4)、植被和边沟(5);
所述排水沟(1)包括盖板沟(1-1)和盲沟(1-2),所述盖板沟(1-1)设置在路肩表面,所述盲沟(1-2)设置在盖板沟(1-1)的下方,所述盖板沟(1-1)上连接有第一排水管(2),所述盲沟(1-2)上连接有第二排水管(3),边坡上设置有台阶(4),所述盖板沟(1-1)与台阶(4)通过第一排水管(2)连通,所述盲沟(1-2)与台阶(4)通过第二排水管(3)连通,路肩和边坡上设置有植被;边坡底部的边沟(5)与沿线河道相连通;
所述盲沟(1-2)的底部铺设有若干根盲管,所述盲管与第二排水管相连接;
所述盖板沟(1-1)用以收集并排除路面雨水,盲沟(1-2)用以收集并排除结构内部水;
所述盖板沟(1-1)与盲沟(1-2)为相互独立的排水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沟(1-1)的沟体为C20钢筋砼现浇制成,所述盖板沟的盖板为钢纤维砼预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沟(1-2)为无砂砼现浇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2)和第二排水管(3)的中心垂直对齐设置。
5.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路基施工完成后反开挖土基,施工排水沟基础以及盲沟(1-2)、第二排水管(3),排水沟基础紧贴路基浇筑,排水沟(1)包括盖板沟(1-1)和盲沟(1-2),所述盲沟(1-2)设置在盖板沟(1-1)的下方,盲沟(1-2)为无砂砼现浇制成;连接第二排水管(3)和盲管,第二排水管(3)由高到低敷设、坡度不小于2%;第二排水管(3)的间距为30~50m,所述盖板沟的盖板为钢纤维砼预制;
(2)前阶段完成后,施工路面,路面施工完成后,施工排水沟外侧土基;
(3)施工排水沟两侧碎石,紧接着施工盖板沟(1-1)和第一排水管(2),所述盖板沟(1-1)设置在路肩表面,盖板沟(1-1)的沟体为C20钢筋砼现浇制成,第一排水管(2)由高到低敷设、坡度不小于2%;第一排水管(2)和第二排水管(3)一一对应,并呈中心垂直对齐布置;
(4)回填排水沟两侧土并压实,修整路肩,设置台阶(4);
(5)修整道路边坡、边沟,在排水沟旁的边坡上施工用于检修的台阶,使边坡底部的边沟(5)与沿线河道相连通;
(6)在路肩和边坡处种草植树,形成植被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32986.0A CN109826065B (zh) | 2019-02-22 | 2019-02-22 | 一种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32986.0A CN109826065B (zh) | 2019-02-22 | 2019-02-22 | 一种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26065A CN109826065A (zh) | 2019-05-31 |
CN109826065B true CN109826065B (zh) | 2021-04-16 |
Family
ID=66864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32986.0A Active CN109826065B (zh) | 2019-02-22 | 2019-02-22 | 一种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82606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06119A (zh) * | 2019-06-25 | 2019-09-06 |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路面水与路基水相隔离的道路双排水系统 |
CN111893810A (zh) * | 2020-08-13 | 2020-11-06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铁路路基结构 |
CN113684910A (zh) * | 2021-07-22 | 2021-11-23 |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倾斜坡地顶管出洞的工法 |
CN114875936A (zh) * | 2022-05-30 | 2022-08-09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高路堑边坡边沟排水及防护的施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8723A (ja) * | 1993-06-30 | 1995-01-20 | Teruo Hatori | 自在勾配道路側溝 |
CN101343852B (zh) * | 2008-08-19 | 2010-12-08 |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废钢渣填筑公路路基的方法 |
CN104480829B (zh) * | 2014-11-13 | 2017-05-10 | 长安大学 | 一种可排除路表渗水的路面结构内部排水系统 |
CN207376384U (zh) * | 2017-10-24 | 2018-05-18 |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 一种超高路堤的细粒土填筑结构 |
-
2019
- 2019-02-22 CN CN201910132986.0A patent/CN10982606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26065A (zh) | 2019-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26065B (zh) | 一种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306565B (zh) | 一种道路生态护坡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105256876A (zh) | 公路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 | |
CN103334450B (zh) | 一种带排水沟的桩柱预制板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 |
CN205134481U (zh) | 公路超高挖方路段虹吸式排水系统 | |
CN103290911B (zh) | 钢筋混凝土生态排水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6013400A (zh) | 一种人行道综合管网及蓄排水系统 | |
CN212405094U (zh) | 一种高含水量黏土填方地基排水系统 | |
CN108708383A (zh) | 一种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172884B (zh) | 一种山区公路路基及施工方法 | |
CN110055983B (zh) | 排土场边坡的快装构件式防护结构 | |
CN111749073A (zh) | 一种基于既有道路基层透水改造技术 | |
CN216515520U (zh) | 一种富水区域高填方工程地下排水结构 | |
CN212153647U (zh) | 一种适用于水源地保护区挖方路段的排水设施 | |
CN112854131B (zh) | 一种水源保护区生态护岸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403356B (zh) |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 |
CN110714479B (zh) | 内嵌碎石柱的透水型重力式挡土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1827198A (zh) | 一种潮汐湖水环境生态修复中控水换填的施工方法 | |
CN216809739U (zh) | 一种施工场地受限区域内既有河道改迁施工结构 | |
CN112695774A (zh) | 一种陡坡坡面加固绿化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3062173B (zh) | 园路下穿平板桥与锥坡基础结合处施工方法 | |
CN221167274U (zh) | 一种组合式路基结构 | |
CN218346246U (zh) | 一种绿色生态化治理山洪泥石流的大体积构筑物 | |
CN219909051U (zh) | 一种装配式重力挡土墙结构 | |
CN222730275U (zh) | 装配式人行道铺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14072 West floor, Lianchuang building, 901-2 yinxiu Road, Binh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xin Desig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72 West floor, Lianchuang building, 901-2 yinxiu Road, Binh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MUNICIPAL DESIGN INSTITUTE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