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25686B - 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25686B CN109825686B CN201910208524.2A CN201910208524A CN109825686B CN 109825686 B CN109825686 B CN 109825686B CN 201910208524 A CN201910208524 A CN 201910208524A CN 109825686 B CN109825686 B CN 1098256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l
- water
- support body
- steel rail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所述装置沿钢轨移动方向布置,包括:水幕产生组件、对中导向组件、侧喷组件、辊道,其中,水幕产生组件位于钢轨的上方,用于形成帷幕状水流,帷幕状水流与钢轨移动的方向切割,对钢轨的轨头踏面与两个侧面冷却;对中导向组件设置于水幕产生组件一侧,侧喷组件设有喷嘴,喷嘴位于钢轨的两侧,用于对钢轨的轨下颚区域进行冷却;对中导向组件,用于连接侧喷组件,带动侧喷组件调整喷嘴的位置使其对准钢轨的轨下颚区域;辊道位于钢轨的下方,用于钢轨沿设定方向移动。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可对钢轨的轨头踏面与两个侧面冷却,同时又针对性的对钢轨的轨下颚区域进行冷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淬火冷却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淬火冷却是指处于奥氏体状态的钢轨,被以适当的速度冷却,获得预期组织与性能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如果冷却不均匀将会导致沿钢轨截面的组织、硬度、性能、应力分布的不均匀,从而导致钢轨沿长度方向发生较大的畸变。
经对现有技术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10599431.8(公开(公告)号CN107287406A),发明名称为一种在线控冷装置和冷却方法,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控冷装置,其包括了若干个喷水单元,喷水单元设置在辊道上方并沿待处理工件移动方向依次布置,每个喷水单元设置至少一个喷头,喷头喷出的冷却水为厚度较薄的扇形水面,该扇形水面的冷却强度分布均匀易于掌控,根据工艺需要通过对喷头的数量及位置进行排布,构造出冷却强度均匀的冷却区,可有效补偿工件在辊道移动时产生偏移导致的冷却强度差异,避免工件冷却后产生形变。该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在线控冷装置对工件进行冷却的方法。这种控冷装置的布置解决了钢轨的轨头在运动过程中左右摆动造成的冷却不均的问题,其缺点是管路布置复杂、对水质要求高和维护难度大。
经对现有技术文献检索发现,东北大学,陈明跃于2001年发表的“中厚钢板水幕冷却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研究”一文中指出针对中厚钢板研制了水幕冷却的装置,很好解决了钢板上板面沿板宽方向冷却均匀一致的问题。水幕冷却技术水幕冷却装置是指:冷却水从水幕冷却装置的长条缝状喷嘴自由下落,形成连续稳定的透明平滑的帷幕状水流。通过水幕装置形成的水流具有下述优点:①水流沿长条缝状喷嘴方向厚度一致性好;②水流具有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③水幕的出水压力或水流量可调性好;④水嘴出口压力低,与冷却目标接触后飞溅量小;⑤出水口缝隙大,对水质要求低,不易堵塞。
虽然现有水幕冷却提供的水流沿长条缝状喷嘴方向厚度一致性好,但是无法实现对钢轨轨头下部与轨腰交界位置(简称:轨下颚)的冷却,因此一直没有在钢轨的在线淬火冷却中采用这种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实现了整个钢轨轨头轮廓的冷却均匀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所述装置沿钢轨移动方向布置,所述装置包括:水幕产生组件、对中导向组件、侧喷组件和辊道,其中:
所述水幕产生组件位于钢轨的上方,用于形成帷幕状水流,所述帷幕状水流与所述钢轨移动的方向切割,对所述钢轨的轨头踏面与两个侧面冷却;
所述对中导向组件设置于所述水幕产生组件一侧,所述对中导向组件以所述水幕产生组件为基准,随着所述钢轨的位置变化做上与下、左与右移动;
所述侧喷组件设有喷嘴,所述喷嘴位于所述钢轨的两侧,用于对所述钢轨的轨下颚区域进行冷却;
所述对中导向组件连接所述侧喷组件,带动所述侧喷组件调整所述喷嘴的位置使其对准所述钢轨的轨下颚区域;
所述辊道位于所述钢轨的下方,用于所述钢轨沿设定方向移动。
所述水幕产生组件置于所述钢轨之上一定距离,所述对中导向组件位于所述水幕产生组件的一侧,所述对中导向组件与所述水幕产生组件连接并置于钢轨之上,所述侧喷组件设置在钢轨上方,所述侧喷组件分别与所述水幕产生组件和所述对中导向组件连接。
本发明中上述装置的初始状态:在辊道旋转辊道的驱动下钢轨沿着箭头方向运动,水幕产生组件在辊道上方固定位置形成帷幕状水流,帷幕状水流与辊道平行、且与钢轨垂直;侧喷组件喷出的水柱喷向钢轨的轨下颚位置。
优选地,所述水幕产生组件包括水幕产生箱体、注水管路及长条窄缝状喷嘴,其中,所述长条窄缝状喷嘴设置于所述水幕产生箱体的底部,所述水幕产生箱体的水由所述长条窄缝状喷嘴中喷出形成帷幕状水流;所述注水管路与所述水幕产生箱体连接,用于为所述水幕产生箱体提供水源。
优选地,所述长条窄缝状喷嘴在所述水幕产生箱体的下板面伸出,所述注水管路插入所述水幕产生箱体;所述注水管路将高压水注入所述水幕产生箱体,形成的帷幕状水流由所述长条窄缝状喷嘴中流出。更加优选地,注水管路为所述水幕产生箱体提供水源,同时还可以为所述侧喷组件提供水源。
优选地,所述侧喷组件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注水管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喷嘴连接,所述注水管路的水经过所述连接管后由所述喷嘴喷出形成水柱。
优选地,所述长条窄缝状喷嘴的窄缝宽度为可调节式,所述窄缝宽度根据所述钢轨冷却强度要求进行调节。所述长条窄缝状喷嘴的长度尺寸应大于等于所述辊道的宽度,所述窄缝宽度是根据钢轨冷却强度要求设置,更优选的,所述窄缝宽度设置为3~8mm。
优选地,所述对中导向组件包括连接板、两组第一悬挂滚轮、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导向筒,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的上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悬挂滚轮悬挂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底端连接所述导向筒形成一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和所述导向筒以所述连接板为固定点做上、下和/或左、右的移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长条孔和第二长条孔,所述第一支撑体的顶部通过所述第一长条孔连接于所述第一悬挂滚轮上,所述第一支撑体沿所述第一长条孔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支撑体的顶部通过所述第二长条孔连接于另一组所述第一悬挂滚轮上,所述第二支撑体沿所述第二长条孔的长度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导向筒由第一半筒、第一半喇叭筒和两个第一耳板组成,其中:
所述第一半筒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半喇叭筒形成具有向下凹形轮廓的整体式结构,所述向下凹形轮廓与所述钢轨的轨头踏面和两个侧面的轮廓为仿形状,使所述钢轨可插入所述导向筒;
两个所述第一耳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半筒的两个侧壁的底部;
所述第一耳板设有U形开口;
所述喷嘴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使形成的水柱通过所述第一耳板的所述U形开口后喷向所述钢轨的轨下颚。
所述U形开口,用于对所述钢轨两侧的所述喷嘴喷出的水柱方向限位,使所述水柱喷向所述钢轨的轨下颚位置,屏蔽其它发散的水柱。
优选地,所述对中导向组件为双向对中导向组件,所述双向对中导向组件包括双向连接板、三组第二悬挂滚轮、第三支撑体、第四支撑体及第五支撑体和双向导向筒,通过三组所述第二悬挂滚轮分别将所述第三支撑体、所述第四支撑体、所述第五支撑体的顶端悬挂于所述双向连接板上,所述第三支撑体、所述第四支撑体及所述第五支撑体的底部与所述双向导向筒连接为一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三支撑体、所述第四支撑体及所述第五支撑体与所述双向导向筒以所述双向连接板为固定点做上、下和/或左、右的移动;
所述双向导向筒由第二半喇叭筒和第三半喇叭筒、第二半筒和两个第二耳板组成,所述第二半喇叭筒和所述第三半喇叭筒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半筒的两端形成具有向下凹形轮廓的整体式结构;
两个所述第二耳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半筒的两个侧壁的底端。
采用双向对中导向组件,适用于钢轨双向运动条件下的淬火冷却。
优选地,所述对中导向组件、所述侧喷组件均为两组,所述水幕产生组件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一组所述对中导向组件和一组所述侧喷组件。
优选地,在所述钢轨淬火冷却区域,沿所述钢轨移动方向间隔设置多套所述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通过本发明的上述结构可对钢轨的轨头踏面与两个侧面冷却,同时又针对性的对钢轨的轨下颚区域进行冷却;将水幕冷却应用于在钢轨的在线淬火冷却中,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水幕冷却对水质的高要求,以及存在冷却不均匀等问题,提高了沿整个钢轨轨头轮廓的冷却均匀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水幕产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对中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导向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侧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双向对中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双向导向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装置的2套对中导向组件和侧喷组件的布置图。
图中标号分别表示为:水幕产生组件1、对中导向组件2、侧喷组件3、钢轨4、辊道5、水幕产生箱体11、注水管路12、长条窄缝状喷嘴13、帷幕状水流14、连接板21、第一悬挂滚轮22、第一支撑体23、第二支撑体24、导向筒25、第三支撑体26、第四支撑体27、第五支撑体28、第二悬挂滚轮29、第一半喇叭筒251a、第一半筒252a、第一耳板253a、连接管31、喷嘴32、水柱33、双向对中导向组件6、双向连接板61、双向导向筒65、第二耳板253b、第二半喇叭筒251b、第三半喇叭筒251c、第二半筒252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在钢轨淬火冷却区域(长度20米)沿着钢轨4移动方向间距2米的距离布置一套该装置,共计设置10套该装置,处理的产品对象为75Kg/m钢轨4,钢轨4长度25m,要求在淬火冷却过程中沿钢轨4轨头获得均匀的冷却。
如图1所示,图中包括水幕产生组件1、对中导向组件2、侧喷组件3、钢轨4、辊道5。辊道5位于钢轨4的下方,用于钢轨4沿设定方向移动。
其中,水幕产生组件1位于钢轨4的上方,用于形成帷幕状水流14,帷幕状水流14与钢轨4移动的方向切割,对钢轨4的轨头踏面与两个侧面冷却。
如图2所示,水幕产生组件1是由水幕产生箱体11、注水管路12、长条窄缝状喷嘴13和帷幕状水流14组成。其连接方式:长条窄缝状喷嘴13在水幕产生箱体11的下板面伸出,注水管路12插入水幕产生箱体11。注水管路12将高压水注入水幕产生箱体11,形成的帷幕状水流14由长条窄缝状喷嘴13中流出。其中:注水管路12的作用是为水幕产生箱体11提供水源,同时为侧喷组件3提供水源。长条窄缝状喷嘴13的长度尺寸应大于等于辊道5的宽度,窄缝宽度可根据钢轨4冷却强度要求设置。在一具体实施例中,长条窄缝状喷嘴13的长度尺寸500mm,窄缝宽度设置为3~8mm。
其中,侧喷组件3设有喷嘴32,喷嘴32位于钢轨4的两侧,用于对钢轨4的轨下颚区域进行冷却。
作为一优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侧喷组件3由连接管31、喷嘴32和水柱33组成。连接方式:连接管31的一端与注水管路12连接,另一与喷嘴32连接;喷嘴32与第一支撑体23连接。第一支撑体23起到支撑和固定喷嘴32的作用,目的是使水柱33通过第一耳板253a的U形开口后喷向钢轨4的轨下颚,所以喷嘴32的固定位置以对准喷向钢轨4的轨下颚为准。注水管路12的高压水通过连接管31和喷嘴32喷出水柱33。在钢轨4的两侧分别布置喷嘴32,形成的水柱33通过第一耳板253a的U形开口后喷向钢轨4的轨下颚。
其中,对中导向组件2,用于连接侧喷组件3,带动侧喷组件3调整喷嘴32的位置使其对准钢轨4的轨下颚区域。
作为一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对中导向组件2由连接板21、两组第一悬挂滚轮22、第一支撑体23、第二支撑体24和导向筒25组成。其连接方式:通过第一悬挂滚轮22将第一支撑体23和第二支撑体24悬挂于连接板21之上,第一支撑体23和第二支撑体24与导向筒25连接为一体。第一支撑体23、第二支撑体24和导向筒25作为一个整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以连接板21为固定点做上或下、左或右的移动。其中,连接板21上设有第一长条孔和第二长条孔,用于第一支撑体23和第二支撑体24在其中的移动。
第一支撑体23的顶部通过第一长条孔连接于第一悬挂滚轮22上,第一支撑体23沿第一长条孔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支撑体24的顶部通过第二长条孔连接于另一组第一悬挂滚轮22上,第二支撑体24沿第二长条孔的长度方向移动。
作为一优选实施例,如图4所示,导向筒25由第一半喇叭筒251a、第一半筒252a和两个第一耳板253a组成,其中:第一半喇叭筒251a为具有一向下凹槽轮廓的半喇叭筒形状,该半喇叭筒形状的一端为轨头踏面与两个侧面的仿形状,即:向下凹槽的轮廓与钢轨4的轨头踏面和两个侧面形成的外部轮廓相适配,且大于轨头踏面和两个侧面形成的外部轮廓的大小,使钢轨4可插入向下凹槽的轮廓;半喇叭筒形状的另一端截面直径大于仿形状一端的截面直径,整体轮廓呈长锥状。工作过程中,钢轨4由长锥状的最大直径端插入,钢轨4插入导向筒25的进入口大于钢轨4的轨头踏面与两个侧面形成的外部轮廓,方便于运动过程中的钢轨4进入导向筒25。而半喇叭筒形状的一端的仿形状可使得钢轨4与对中导向组件2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固定;第一半筒252a为具有一向下凹槽的半筒形状,该半筒形状为轨头踏面与两个侧面的仿形状,即:向下凹槽的轮廓与钢轨4的轨头踏面和两个侧面形成的外部轮廓相适配,且大于轨头踏面和两个侧面形成的外部轮廓,使钢轨4可插入第一半筒252a,用于固定钢轨4与对中导向组件2的相对位置。具体实施时仿形状可大于轨头踏面与两个侧面5mm。
第一耳板253a设有U形开口,用于侧喷组件3喷出的水柱33喷向钢轨4的轨下颚位置,并且屏蔽其它发散的水柱33。
两个第一耳板253a分别设置于第一半筒252a的两个侧壁的底端。
第一半筒252a的一端连接第一半喇叭筒251a的仿形状的一端形成具有向下凹形轮廓的整体式结构,向下凹形轮廓与钢轨4的轨头踏面和两个侧面的轮廓为仿形状,即:向下凹形轮廓的整体式结构与钢轨4的轨头踏面和两个侧面的轮廓相适配,且大于钢轨4的轨头踏面和两个侧面的轮廓的大小,使钢轨4可插入导向筒;将第一半喇叭筒251a、第一半筒252a和两个第一耳板253a三者焊接为一体。
上述装置的连接方式:水幕产生组件1置于钢轨4之上一定距离,对中导向组件2与水幕产生组件1连接并置于钢轨4之上,对中导向组件2位于水幕产生组件1的一侧与其固定连接,水幕产生组件1在整个系统中固定不动,对中导向组件2以水幕产生组件1为基准,随着钢轨4的位置变化做上与下、左与右移动。侧喷组件3设置在钢轨4上方,侧喷组件3分别与水幕产生组件1和对中导向组件2连接。
上述装置的初始状态:在辊道5旋转辊道的驱动下钢轨4沿着箭头方向运动,水幕产生组件1在钢轨4上方固定位置形成帷幕状水流14,帷幕状水流14与辊道5平行、且与钢轨4垂直;侧喷组件3喷出的水柱33喷向钢轨4的轨下颚位置。
上述装置的工作状态:如图1所示,钢轨4沿着箭头方向运动,钢轨4首先进入水幕区,钢轨4与帷幕状水流14切割,轨头踏面与两个侧面同时被帷幕状水流14冷却;随后进入侧喷组件3的冷却区域,导向筒25随着钢轨4的插入做上与下、左与右的位置调整,带动侧喷组件3在钢轨4两侧的喷嘴32对准钢轨4的轨下颚区域并完成对下颚区域的喷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处理的产品对象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适用于钢轨4双向运动条件下的淬火冷却。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装置在结构上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采用双向对中导向组件6。
图6中包括:水幕产生组件1、双向对中导向组件6、侧喷组件3、钢轨4、辊道5组成。
如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双向对中导向组件6的结构示意图。由双向对中导向组件6由双向连接板61、第二悬挂滚轮29、第三支撑体26、第四支撑体27、第五支撑体28和双向导向筒65组成。其连接方式:通过三组第二悬挂滚轮29将第三支撑体26、第四支撑体27、第五支撑体28悬挂于双向连接板61之上,第三支撑体26、第四支撑体27、第五支撑体28的底部与双向导向筒65连接为一体。第三支撑体26、第四支撑体27、第五支撑体28与双向导向筒65作为一个整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以双向连接板61为固定点做上或下、左或右的移动。其中:双向连接板61上开3个长条孔,作用是用于第三支撑体26、第四支撑体27、第五支撑体28在其中的移动。侧喷组件3的喷嘴32与第三支撑体26连接。
如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双向导向筒65结构示意图。由第二半喇叭筒251b、第三半喇叭筒251c、第二半筒252b和两个第二耳板253b组成,其中,第二半喇叭筒251b、第三半喇叭筒251c与实施例1中第一半喇叭筒251a的形状、作用相同,第二半筒252b与第一半筒252a的形状、作用相同。第二半喇叭筒251b、第三半喇叭筒251c的仿形状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半筒252b的两端形成具有向下凹形轮廓的整体式结构;采用双向对中导向组件,适用于钢轨4双向运动条件下的淬火冷却,在工作过程中,双向运动的钢轨4分别由第二半喇叭筒251b、第三半喇叭筒251c的截面直径大的一端插入。两个第二耳板253b分别设置于第二半筒252b的两个侧壁的底端。并按照图示方式焊接为一体。第二耳板253b设有U形开口部分,用于侧喷组件3喷出的水柱33喷向钢轨4的轨下颚位置,并且屏蔽其它发散的水柱33。
本实施例中上述组成部件的连接方式:水幕产生组件1置于钢轨4之上一定距离,双向对中导向组件6与水幕产生组件1连接并置于钢轨4之上,侧喷组件3设置在钢轨4上方,侧喷组件3分别与水幕产生组件1和对双向对中导向组件6连接。
在钢轨淬火冷却区域(长度20米)沿着钢轨移动方向间距2米的距离布置一套该装置,共计布置10套该装置。
上述装置的初始状态:在辊道5旋转辊道的驱动下钢轨4沿着箭头所指的某一方向运动(或反向运动),水幕产生组件1在钢轨4上方固定位置形成帷幕状水流14,帷幕状水流14与辊道5平行、且与钢轨4垂直;侧喷组件3喷出的水柱33喷向钢轨4的轨下颚位置。
本实施例可以满足钢轨4从两个方向进入该装置的要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处理的产品对象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9所示,装置包括两组对中导向组件2、两组侧喷组件3,在水幕产生组件1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一组对中导向组件2和侧喷组件3。可以起到加强对钢轨的轨下颚的冷却强度。其中:如图10所示,两组对中导向组件2中的第一半喇叭筒251a的喇叭口为相同方向;两组侧喷组件3的连接管31均与注水管路12连接。
本实施例可以起到加强对钢轨4的轨下颚的冷却强度。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10)
1.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沿钢轨移动方向布置,所述装置包括:水幕产生组件、对中导向组件、侧喷组件和辊道,其中:
所述水幕产生组件位于所述钢轨的上方,用于形成帷幕状水流,所述帷幕状水流与所述钢轨移动的方向切割,对所述钢轨的轨头踏面与两个侧面冷却;
所述对中导向组件设置于所述水幕产生组件一侧,所述对中导向组件以所述水幕产生组件为基准,随着所述钢轨的位置变化做上与下、左与右移动;
所述侧喷组件设有喷嘴,所述喷嘴位于所述钢轨的两侧,用于对所述钢轨的轨下颚区域进行冷却;
所述对中导向组件连接所述侧喷组件,带动所述侧喷组件调整所述喷嘴的位置使其对准所述钢轨的轨下颚区域;
所述辊道位于所述钢轨的下方,用于所述钢轨沿设定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幕产生组件包括水幕产生箱体、注水管路及长条窄缝状喷嘴,其中,所述长条窄缝状喷嘴设置于所述水幕产生箱体的底部,所述水幕产生箱体的水由所述长条窄缝状喷嘴中喷出形成帷幕状水流;所述注水管路与所述水幕产生箱体连接,用于为所述水幕产生箱体提供水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喷组件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注水管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喷嘴连接,所述注水管路的水经过所述连接管后由所述喷嘴喷出形成水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窄缝状喷嘴的窄缝宽度为可调节式,所述窄缝宽度根据所述钢轨冷却强度要求进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导向组件包括连接板、两组第一悬挂滚轮、第一支撑体、第二支撑体和导向筒,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的上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悬挂滚轮悬挂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一支撑体和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底端连接所述导向筒形成一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一支撑体、所述第二支撑体和所述导向筒以所述连接板为固定点做上、下和/或左、右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第一长条孔和第二长条孔,所述第一支撑体的顶部通过所述第一长条孔连接于所述第一悬挂滚轮上,所述第一支撑体沿所述第一长条孔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支撑体的顶部通过所述第二长条孔连接于另一组所述第一悬挂滚轮上,所述第二支撑体沿所述第二长条孔的长度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由第一半筒、第一半喇叭筒和两个第一耳板组成,其中:
所述第一半筒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半喇叭筒形成具有向下凹形轮廓的整体式结构,所述向下凹形轮廓与所述钢轨的轨头踏面和两个侧面的轮廓为仿形状,使所述钢轨可插入所述导向筒;
两个所述第一耳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半筒的两个侧壁的底部;
所述第一耳板设有U形开口,用于防止喷向所述钢轨轨下颚的水柱发散而喷的区域过大;
所述喷嘴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体,使形成的水柱通过所述第一耳板的所述U形开口后喷向所述钢轨的轨下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导向组件为双向对中导向组件,所述双向对中导向组件包括双向连接板、三组第二悬挂滚轮、第三支撑体、第四支撑体及第五支撑体和双向导向筒,通过三组所述第二悬挂滚轮分别将所述第三支撑体、所述第四支撑体、所述第五支撑体的顶端悬挂于所述双向连接板上,所述第三支撑体、所述第四支撑体及所述第五支撑体的底部与所述双向导向筒连接为一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所述第三支撑体、所述第四支撑体及所述第五支撑体与所述双向导向筒以所述双向连接板为固定点做上、下和/或左、右的移动;
所述双向导向筒由第二半喇叭筒、第三半喇叭筒、第二半筒和两个第二耳板组成,所述第二半喇叭筒和所述第三半喇叭筒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半筒的两端形成具有向下凹形轮廓的整体式结构;
两个所述第二耳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半筒的两个侧壁的底端。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导向组件、所述侧喷组件均为两组,所述水幕产生组件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一组所述对中导向组件和一组所述侧喷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轨淬火冷却区域,沿所述钢轨移动方向间隔设置多套所述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08524.2A CN109825686B (zh) | 2019-03-19 | 2019-03-19 | 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08524.2A CN109825686B (zh) | 2019-03-19 | 2019-03-19 | 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25686A CN109825686A (zh) | 2019-05-31 |
CN109825686B true CN109825686B (zh) | 2020-05-12 |
Family
ID=66870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08524.2A Active CN109825686B (zh) | 2019-03-19 | 2019-03-19 | 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82568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82074B (zh) * | 2021-12-03 | 2023-10-10 | 芜湖中铁科吉富轨道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工字型超轻尖轨的反弯式淬火装置 |
CN114959211B (zh) * | 2022-03-23 | 2024-02-09 |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一机多用式大型铝合金工件淬火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1193176A (en) * | 1982-07-06 | 1985-09-10 | Robert J. Ackert |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improved railway rails by accelerated colling in line with the production rolling mill |
EP0186373B1 (en) * | 1984-12-24 | 1990-09-12 |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heat treating rails |
CN101148736A (zh) * | 2007-11-14 | 2008-03-26 |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 | 钢轨及其生产方法 |
CN102433419B (zh) * | 2011-12-29 | 2013-08-07 | 上海交通大学 | 采用狭缝喷水实现快速冷却的穿水淬火冷却装置及方法 |
CN107287406B (zh) * | 2017-07-21 | 2019-12-10 | 北京特冶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在线控冷装置和冷却方法 |
-
2019
- 2019-03-19 CN CN201910208524.2A patent/CN10982568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25686A (zh) | 2019-05-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59626B (zh) | 轧制钢材的冷却装置以及冷却方法 | |
US4226108A (en) | Apparatus for cooling metal products | |
CN109825686B (zh) | 一种钢轨在线沿轨头轮廓均匀喷水的淬火冷却装置 | |
CN107400764B (zh) | 一种钢轨整体风冷淬火实验装置 | |
CN103397285B (zh) | 一种铝型材淬火装置 | |
CN103894427A (zh) | 一种中厚板在线多功能冷却装置 | |
CN203346463U (zh) | 一种铝型材淬火装置 | |
CN203140459U (zh) | 热轧带钢精轧机前吹扫水装置 | |
CN1032656C (zh) | 钢轨热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8144967B (zh) | 一种用于冷却和润滑铜线材热轧轧辊的乳化液喷淋装置 | |
JP2008100255A (ja) | 鋼板の冷却設備および冷却方法 | |
CN101702888A (zh) | 具有冷却装置的轧机及轧制方法 | |
CN204700062U (zh) | 一种钢管轧辊道上的气水喷雾冷却装置 | |
CN107287406A (zh) | 一种在线控冷装置和冷却方法 | |
CN207347631U (zh) | 一种钢轨整体风冷淬火实验装置 | |
CN204412776U (zh) | 一种热轧中厚板冷后残余水吹扫装置 | |
US1828325A (en) |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ails with hardened heads | |
JP4781348B2 (ja) | 金属シートおよび金属ストリップを冷却するための装置 | |
KR100547477B1 (ko) | 강판냉각설비용 냉각헤더 | |
CN204564056U (zh) | 一种熔体粒化装置 | |
CN100422354C (zh) | 钢管中频热处理系统中的喷淬装置 | |
CN212404175U (zh) | 一种空心稳定杆端头锻压后喷水处理设备 | |
CN207016830U (zh) | 一种在线控冷装置 | |
CN207507982U (zh) | 一种scr无扭热轧铜杆的轧辊冷却润滑喷淋装置 | |
CN218202956U (zh) | 一种耐磨型塔形刀具的淬火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