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803390B - 消息、策略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 Google Patents

消息、策略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3390B
CN109803390B CN201711145908.1A CN201711145908A CN109803390B CN 109803390 B CN109803390 B CN 109803390B CN 201711145908 A CN201711145908 A CN 201711145908A CN 109803390 B CN109803390 B CN 1098033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bearer
data radio
cause value
design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459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3390A (zh
Inventor
王昕�
黄河
马子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11459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339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5197 priority patent/WO2019096117A1/zh
Priority to EP18877695.9A priority patent/EP3713337B1/en
Publication of CN109803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33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33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33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2Release of transport tu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息、策略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其中,消息发送方法包括:确定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携带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的原因值;原因值用于第一网元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网元上无线资源管理不够灵活的问题,达到提高了对指定网元或第一消息的发送方的资源的利用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消息、策略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息、策略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通信网络,具有广泛部署的第四代(the fourth Generation,简称4G)通信系统和初步部署的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简称5G)通信系统。其中,4G系统的核心网为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简称EPC),其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中部署有在无线接口上使用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简称E-UTRA)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简称eNB);5G系统的核心网为5G核心网(5G Core Network,简称5GC),其RAN中部署有在无线接口上使用新型无线(New Radio,简称NR)接入的下一代基站(Generation Node B,简称gNB)、也部署有下一代演进型基站(Next Generation eNB,简称ng-eNB)。
在现有的接入网中,将两个基站以紧耦合的方式联合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UE)提供通信服务的网络模式称为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简称DC)网络。如图1所示,其中,图1是相关技术中双连接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而在DC网络中,DRB的类型与配置有了演进与扩展。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基站服务方式与控制面信令程序都还是保持着原有的概念。例如,只要第二网元分担了UE的数据传输,那么第二网元至少会建立一个DRB的下层实体(RLC实体和MAC实体),同时,第二网元也至少为UE建立一个服务小区;进一步的,第二网元还可能建立与UE间的SRB(称为SRB3)。对于SCG bearer与SCG Split bearer类型而言,当第二网元决定释放至少一个DRB时,第二网元会指示将所述SCG bearer或SCG Split bearer位于第二网元的全部L2协议栈都释放掉。而从UE的角度来讲,在接入第二网元后,UE也会保持对第二网元服务小区的监听、以便检测可能的无线链路失败。由此可见,现有的通信方式与信令程序没有实现对演进的承载类型(如所述上、下层协议实体分离的承载类型)的匹配,接入网也难以实现分层次、高灵活的无线资源管理。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策略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对网元上无线资源管理不够灵活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包括:确定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携带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的原因值;原因值用于第一网元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
可选地,原因值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原因值,第一原因值用于指示指定网元与终端间的无线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定门限;第二原因值,第二原因值用于指示指定网元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和/或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DAP实体的负荷大于第二预定门限;第三原因值,第三原因值用于指示指定网元的无线资源负荷大于第三预定门限;其中,指定网元为第一消息的发送方。
可选地,在原因值包括第一原因值的情况下,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辅小区组承载SCG bearer,辅小区组分离承载SCG split bearer,主小区组分离承载MCG split bearer,主小区组跨站承载MCGinter-NB bearer;在原因值包括第二原因值的情况下,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SCG bearer,SCG split bearer,SCGinter-NB bearer;在原因值包括第三原因值的情况下,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SCG bearer,MCG inter-NB bearer。
可选地,在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之后,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一网元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的策略。
可选地,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原因值包括第一原因值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SCG inter-NB bearer或MCG bearer;在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原因值包括第二原因值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以下三种承载类型之一:MCG bearer,MCG split bearer,MCG inter-NB bearer;在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原因值包括第三原因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MCG split bearer或SCG splitbearer;释放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释放指定网元;切换指定网元。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在指定网元针对指定用户设备建立的所有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都是SCG inter-NB bearer的情况下,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以下至少之一对象:下层实体,服务小区,与指定用户设备间的信令无线承载;其中,下层实体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
可选地,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根据第一网元发送的用于指示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的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按照通信协议的规定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仅由指定网元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
可选地,在指示信息中包括目标小区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建立对象;在指示信息中没有包括目标小区信息的情况下,确定不建立对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策略发送方法,包括:接收指定网元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携带指定网元确定的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的原因值;根据原因值确定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的策略;将确定的策略发送给指定网元。
可选地,原因值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原因值,第一原因值用于指示指定网元与终端间的无线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定门限;第二原因值,第二原因值用于指示指定网元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和/或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DAP实体的负荷大于第二预定门限;第三原因值,第三原因值用于指示指定网元的无线资源负荷大于第三预定门限。
可选地,在原因值包括第一原因值的情况下,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辅小区组承载SCG bearer,辅小区组分离承载SCG split bearer,主小区组分离承载MCG split bearer,主小区组跨站承载MCGinter-NB bearer;在原因值包括第二原因值的情况下,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SCG bearer,SCG split bearer,SCGinter-NB bearer;在原因值包括第三原因值的情况下,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SCG bearer,MCG inter-NB bearer。
可选地,确定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的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原因值包括第一原因值的情况下,确定策略为:将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SCGinter-NB bearer或MCG bearer;在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原因值包括第二原因值的情况下,确定策略为:将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以下三种承载类型之一:MCG bearer,MCG split bearer,MCG inter-NB bearer;在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原因值包括第三原因的情况下,确定策略为:将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MCG split bearer或SCG split bearer;确定策略为释放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确定策略为释放指定网元;确定策略为切换指定网元。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在所指定网元针对指定用户设备建立的所有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都是SCG inter-NB bearer的情况下,向指定网元发送用于指示指定网元是否建立或删除以下至少之一对象的消息:下层实体,服务小区,与指定用户设备间的信令无线承载;其中,下层实体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携带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的原因值;原因值用于第一网元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一网元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的策略。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指定网元针对指定用户设备建立的所有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都是SCG inter-NB bearer的情况下,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以下至少之一对象:下层实体,服务小区,与指定用户设备间的信令无线承载;其中,下层实体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策略发送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指定网元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携带指定网元确定的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的原因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原因值确定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的策略;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确定的策略发送给指定网元。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指定网元针对指定用户设备建立的所有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都是SCG inter-NB bearer的情况下,向指定网元发送用于指示指定网元是否建立或删除以下至少之一对象的消息:下层实体,服务小区,与指定用户设备间的信令无线承载;其中,下层实体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通过本发明,由于通过在确定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携带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的原因值,使得第一网元可以基于该原因值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能够适用于数据无线承载的演进与扩展,实现了对指定网元或第一消息的发送方的无线资源的灵活管理,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对网元上无线资源管理不够灵活的问题,达到提高了对指定网元或第一消息的发送方的资源的利用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双连接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2(a)是DRB的承载类型为MCG Split bearer和SCG Split bearer的示意图;
图2(b)是DRB的承载类型为MCG bearer和SCG bearer的示意图;
图2(c)是DRB的承载类型为MCG inter-NB bearer和SCG inter-NB bearer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策略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策略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2提供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3提供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4提供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DC网络中,与核心网间为所述UE建立控制面(Control Plane,简称CP)接口的基站称为主基站(Master Node,简称MN)、也可称为第一网元,另一个仅为所述UE提供额外的无线资源的基站称为辅基站(Secondary Node,简称SN)、也可称为第二网元。其中,第一、第二网元中至少有一个会与核心网间为所述UE建立用户面接口(User Plane,简称UP),而两个网元间通常以非理想的有线接口(称为X2或Xn接口)进行连接;在无线接口上,两个网元可以使用相同或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简称RAT),其中,将使用不同RAT的网络模式称为多RAT双连接(Multi RAT Dual Connectivity,简称MR-DC)网络。
从无线协议栈的角度来看,一个无线承载(Radio Bearer,简称RB)的层2(Layer2,简称L2)协议栈主要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简称PDCP)实体、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简称RLC)实体与媒体接入控制(MediumAccess Control,简称MAC)实体。对于CP的信令RB(Signalling RB,简称SRB)而言,其L2协议栈之上还有一个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实体;如果UE当前接入的核心网为5GC,那么对于UP的数据RB(Data RB,简称DRB)而言,其完整的L2协议栈还包括一个位于所述PDCP实体之上的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Protocol,简称SDAP)实体。
在DC网络中,依据L2协议栈的分布配置不同,DRB可以被分为不同的承载类型。例如,可以将某DRB的L2协议栈分别配置在两个服务网元上,具体的,如图2(a)所示,其中,图2(a)是DRB的承载类型为MCG Split bearer和SCG Split bearer的示意图,所述DRB配置有两套RLC实体与MAC实体、并相对独立的分别位于两个服务网元,其中,将UP接口终结在第一网元、且PDCP实体(可选的,还包括SDAP实体)位于第一网元的DRB称为主小区组分离承载(Master Cell Group split bearer,简称MCG split bearer),将UP接口终结于第二网元、且PDCP实体(可选的,还包括SDAP实体)位于第二网元的DRB称为辅小区组分离承载(Secondary Cell Group split bearer,简称SCG split bearer)。或者,某一DRB的L2协议栈也可以完整的仅配置在一个服务网元上,如图2(b)所示,其中,图2(b)是DRB的承载类型为MCG bearer和SCG bearer的示意图,其中,将UP接口终结在第一网元、且所述L2协议栈仅完整的位于第一网元的DRB称为主小区组承载(MCG bearer),将UP接口终结于第二网元、且所述L2协议栈仅完整的位于第二网元的DRB称为辅小区组承载(SCG bearer)。
出于市场与研发的考量,对上述的四种DRB承载类型进行了归一化(Bearer TypeHarmonisation)的设计,即UE不会区分PDCP实体(以及可选的SDAP实体)所对应的接入网网元、且所述的承载类型都可以被配置NR PDCP实体,这也就意味着MCG Split bearer与SCGSplit bearer对于UE而言属于同一种承载类型;换一个角度来讲,PDCP实体(以及可选的SDAP,本专利中将这两种实体称为上层实体)与RLC实体和MAC实体(本专利中将这两种实体称为下层实体)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耦。
进一步的,随着SCG Split bearer的出现与上/下层实体解耦概念的产生,另有至少两种DRB承载类型有了应用的空间。如图2(c)所示,其中,图2(c)是DRB的承载类型为MCGinter-NB bearer和SCG inter-NB bearer的示意图,其中,将UP接口终结在第一网元、且所述L2协议栈中的下层实体仅完整的位于第二网元的DRB称为主小区组跨站承载(MCGinter-NB bearer),将UP接口终结于第二网元、且所述L2协议栈中的下层实体仅完整的位于第一网元的DRB称为辅小区组跨站承载(SCG inter-NB bearer)。
基于上述数据无线承载的类型的扩展,本申请提供了以下几种实施例的方案。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图1所示的架构的消息发送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确定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
步骤S304,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携带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的原因值;原因值用于第一网元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通过在确定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携带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的原因值,使得第一网元可以基于该原因值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能够适用于数据无线承载的演进与扩展,实现了对指定网元或第一消息的发送方的无线资源的灵活管理,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对网元上无线资源管理不够灵活的问题,达到提高了对指定网元或第一消息的发送方的资源的利用率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可以是指上述指定网元上的部分数据无线承载或全部数据无线承载,并不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部分数据无线承载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数据无线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原因值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原因值,第一原因值用于指示指定网元与终端间的无线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定门限;第二原因值,第二原因值用于指示指定网元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和/或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DAP实体的负荷大于第二预定门限;第三原因值,第三原因值用于指示指定网元的无线资源负荷大于第三预定门限;其中,指定网元为第一消息的发送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定网元可以是图1所示的第二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指定网元与终端间的无线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定门限可以认为是无线信道质量差(空口质量差),指定网元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和/或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DAP实体的负荷大于第二预定门限可以认为PDCP过载或SDAP过载,指定网元的无线资源负荷大于第三预定门限可以认为是UE lost。即上述第一原因值可以是空口质量差,上述第二原因值可以是PDCP过载或SDAP过载,上述第三原因值可以是UE lost。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原因值包括第一原因值的情况下,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辅小区组承载SCG bearer,辅小区组分离承载SCG split bearer,主小区组分离承载MCG split bearer,主小区组跨站承载MCG inter-NB bearer;在上述原因值包括第二原因值的情况下,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SCG bearer,SCG splitbearer,SCG inter-NB bearer;在上述原因值包括第三原因值的情况下,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SCG bearer,MCGinter-NB bearer。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304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一网元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的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原因值包括第一原因值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SCG inter-NB bearer或MCG bearer;在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原因值包括第二原因值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以下三种承载类型之一:MCG bearer,MCG split bearer,MCG inter-NB bearer;在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原因值包括第三原因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MCG split bearer或SCGsplit bearer;释放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释放指定网元;切换指定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对上述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可以表现为对指定网元内的实体进行释放或重配置,比如将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从SCG bearer重配置为SCG inter-NBbearer,可以表现为:将该数据无线承载位于指定网元的上层实体进行释放,将该上层实体重配置到第一网元中;对于其他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的重配置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指定网元针对指定用户设备建立的所有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都是SCG inter-NB bearer的情况下,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以下至少之一对象:下层实体,服务小区,与指定用户设备间的信令无线承载;其中,下层实体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上述对象的执行顺序可以在上述步骤S304之前或之后,也可以与步骤S304同时执行,但并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建立可以表现为在指定网元没有建立上述对象的基础上再次建立上述对象,也可以表现为在指定网元上已经建立了上述对象还需要添加上述对象,但并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根据第一网元发送的用于指示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的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按照通信协议的规定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仅由指定网元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上述指示信息直接指示是否建立对象,也可以通过隐式方式来指示是否建立对象,比如可以通过确定指示信息中是否出现目标小区信息来确定是否建立对象,具体地,在上述指示信息中包括目标小区信息(target cell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建立对象;在指示信息中没有包括目标小区信息的情况下,确定不建立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可以发送在第二网元添加或修改程序中,但并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图1所示的第二网元,但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策略发送方法,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策略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接收指定网元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携带指定网元确定的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的原因值;
步骤S404,根据所述原因值确定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的策略;
步骤S406,将确定的策略发送给指定网元。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接收指定网元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携带指定网元确定的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的原因值;进而基于该原因值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能够适用于数据无线承载的演进与扩展,实现了对指定网元或第一消息的发送方的无线资源的灵活管理,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对网元上无线资源管理不够灵活的问题,达到提高了对指定网元的资源的利用率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定网元可以是上述第二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可以是指上述指定网元上的部分数据无线承载或全部数据无线承载,并不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部分数据无线承载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数据无线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原因值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原因值,第一原因值用于指示指定网元与终端间的无线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定门限;第二原因值,第二原因值用于指示指定网元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和/或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DAP实体的负荷大于第二预定门限;第三原因值,第三原因值用于指示指定网元的无线资源负荷大于第三预定门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指定网元与终端间的无线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定门限可以认为是无线信道质量差(空口质量差),指定网元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和/或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DAP实体的负荷大于第二预定门限可以认为PDCP过载或SDAP过载,指定网元的无线资源负荷大于第三预定门限可以认为是UE lost。即上述第一原因值可以是空口质量差,上述第二原因值可以是PDCP过载或SDAP过载,上述第三原因值可以是UE lost。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原因值包括第一原因值的情况下,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辅小区组承载SCG bearer,辅小区组分离承载SCG split bearer,主小区组分离承载MCG split bearer,主小区组跨站承载MCG inter-NB bearer;在原因值包括第二原因值的情况下,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SCG bearer,SCG splitbearer,SCG inter-NB bearer;在上述原因值包括第三原因值的情况下,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SCG bearer,MCGinter-NB bearer。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404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原因值包括第一原因值的情况下,确定策略为:将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SCG inter-NB bearer或MCGbearer;在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原因值包括第二原因值的情况下,确定策略为:将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以下三种承载类型之一:MCG bearer,MCG split bearer,MCG inter-NB bearer;在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原因值包括第三原因的情况下,确定策略为:将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MCG split bearer或SCG split bearer;确定策略为释放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确定策略为释放指定网元;确定策略为切换指定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对上述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可以表现为对指定网元内的实体进行释放或重配置,比如将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从SCG bearer重配置为SCG inter-NBbearer,可以表现为:将该数据无线承载位于指定网元的上层实体进行释放,将该上层实体重配置到第一消息的接收方的网元中;对于其他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的重配置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所指定网元针对指定用户设备建立的所有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都是SCG inter-NB bearer的情况下,向指定网元发送用于指示指定网元是否建立或删除以下至少之一对象的消息:下层实体,服务小区,与指定用户设备间的信令无线承载;其中,下层实体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建立可以表现为在指定网元没有建立上述对象的基础上再次建立上述对象,也可以表现为在指定网元上已经建立了上述对象还需要添加上述对象,但并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上述消息直接指示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也可以通过隐式方式来指示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比如可以通过确定消息中是否出现目标小区信息来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具体地,在上述消息中包括目标小区信息(target cell信息)的情况下,指定网元确定建立或删除对象;在消息中没有包括目标小区信息的情况下,指定网元确定不建立或不删除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定网元还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按照通信协议的规定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仅由第二网元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可以发送在第二网元添加或修改程序中,但并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述图1所示的第一网元,但并不限于此。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消息发送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消息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52,用于确定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
发送模块54,与上述第一确定模块52连接,用于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携带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的原因值;原因值用于第一网元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
通过上述装置,由于通过在确定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携带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的原因值,使得第一网元可以基于该原因值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能够适用于数据无线承载的演进与扩展,实现了对指定网元或第一消息的发送方的无线资源的灵活管理,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对网元上无线资源管理不够灵活的问题,达到提高了对指定网元或第一消息的发送方的资源的利用率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可以是指上述指定网元上的部分数据无线承载或全部数据无线承载,并不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部分数据无线承载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数据无线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原因值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原因值,第一原因值用于指示指定网元与终端间的无线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定门限;第二原因值,第二原因值用于指示指定网元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和/或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DAP实体的负荷大于第二预定门限;第三原因值,第三原因值用于指示指定网元的无线资源负荷大于第三预定门限;其中,指定网元为第一消息的发送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消息的发送方可以是上述装置,也可以是图1所示的第二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指定网元与终端间的无线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定门限可以认为是无线信道质量差(空口质量差),指定网元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和/或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DAP实体的负荷大于第二预定门限可以认为PDCP过载或SDAP过载,指定网元的无线资源负荷大于第三预定门限可以认为是UE lost。即上述第一原因值可以是空口质量差,上述第二原因值可以是PDCP过载或SDAP过载,上述第三原因值可以是UE lost。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原因值包括第一原因值的情况下,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辅小区组承载SCG bearer,辅小区组分离承载SCG split bearer,主小区组分离承载MCG split bearer,主小区组跨站承载MCG inter-NB bearer;在上述原因值包括第二原因值的情况下,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SCG bearer,SCG splitbearer,SCG inter-NB bearer;在上述原因值包括第三原因值的情况下,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SCG bearer,MCGinter-NB bearer。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与上述发送模块54连接,用于接收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一网元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的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在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原因值包括第一原因值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SCG inter-NB bearer或MCG bearer;在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原因值包括第二原因值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以下三种承载类型之一:MCG bearer,MCG split bearer,MCG inter-NB bearer;在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原因值包括第三原因的情况下,将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MCG split bearer或SCGsplit bearer;释放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释放指定网元;切换指定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对上述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可以表现为对指定网元内的实体进行释放或重配置,比如将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从SCG bearer重配置为SCG inter-NBbearer,可以表现为:将该数据无线承载位于指定网元的上层实体进行释放,将该上层实体重配置到第一网元中;对于其他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的重配置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指定网元针对指定用户设备建立的所有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都是SCG inter-NB bearer的情况下,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以下至少之一对象:下层实体,服务小区,与指定用户设备间的信令无线承载;其中,下层实体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确定模块可以与上述发送模块54连接,也可以不与上述发送模块54连接,并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建立可以表现为在指定网元没有建立上述对象的基础上再次建立上述对象,也可以表现为在指定网元上已经建立了上述对象还需要添加上述对象,但并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确定模块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根据第一网元发送的用于指示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的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按照通信协议的规定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仅由指定网元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上述指示信息直接指示是否建立对象,也可以通过隐式方式来指示是否建立对象,比如可以通过确定指示信息中是否出现目标小区信息来确定是否建立对象,具体地,在上述指示信息中包括目标小区信息(target cell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建立对象;在指示信息中没有包括目标小区信息的情况下,确定不建立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可以位于上述图1所示的第二网元,但并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策略发送装置,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策略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62,用于接收指定网元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携带指定网元确定的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的原因值;
确定模块64,与上述接收模块62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原因值确定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的策略;
第一发送模块66,与上述确定模块64连接,用于将确定的策略发送给指定网元。
通过上述装置,由于接收指定网元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中携带指定网元确定的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的原因值;进而基于该原因值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能够适用于数据无线承载的演进与扩展,实现了对指定网元或第一消息的发送方的无线资源的灵活管理,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对网元上无线资源管理不够灵活的问题,达到提高了对指定网元的资源的利用率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定网元可以是上述第二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可以是指上述指定网元上的部分数据无线承载或全部数据无线承载,并不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部分数据无线承载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数据无线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原因值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原因值,第一原因值用于指示指定网元与终端间的无线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定门限;第二原因值,第二原因值用于指示指定网元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和/或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DAP实体的负荷大于第二预定门限;第三原因值,第三原因值用于指示指定网元的无线资源负荷大于第三预定门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指定网元与终端间的无线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定门限可以认为是无线信道质量差(空口质量差),指定网元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和/或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DAP实体的负荷大于第二预定门限可以认为PDCP过载或SDAP过载,指定网元的无线资源负荷大于第三预定门限可以认为是UE lost。即上述第一原因值可以是空口质量差,上述第二原因值可以是PDCP过载或SDAP过载,上述第三原因值可以是UE lost。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原因值包括第一原因值的情况下,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辅小区组承载SCG bearer,辅小区组分离承载SCG split bearer,主小区组分离承载MCG split bearer,主小区组跨站承载MCG inter-NB bearer;在原因值包括第二原因值的情况下,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SCG bearer,SCG splitbearer,SCG inter-NB bearer;在上述原因值包括第三原因值的情况下,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SCG bearer,MCGinter-NB bearer。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确定模块64还用于以下至少之一:在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原因值包括第一原因值的情况下,确定策略为:将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SCG inter-NB bearer或MCGbearer;在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原因值包括第二原因值的情况下,确定策略为:将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以下三种承载类型之一:MCG bearer,MCG split bearer,MCG inter-NB bearer;在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原因值包括第三原因的情况下,确定策略为:将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MCG split bearer或SCG split bearer;确定策略为释放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确定策略为释放指定网元;确定策略为切换指定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对上述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可以表现为对指定网元内的实体进行释放或重配置,比如将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从SCG bearer重配置为SCG inter-NBbearer,可以表现为:将该数据无线承载位于指定网元的上层实体进行释放,将该上层实体重配置到第一消息的接收方的网元中;对于其他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的重配置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指定网元针对指定用户设备建立的所有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都是SCG inter-NB bearer的情况下,向指定网元发送用于指示指定网元是否建立或删除以下至少之一对象的消息:下层实体,服务小区,与指定用户设备间的信令无线承载;其中,下层实体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发送模块与上述接收模块62,确定模块64,第一发送模块66的连接关系并不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建立可以表现为在指定网元没有建立上述对象的基础上再次建立上述对象,也可以表现为在指定网元上已经建立了上述对象还需要添加上述对象,但并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上述消息直接指示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也可以通过隐式方式来指示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比如可以通过确定消息中是否出现目标小区信息来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具体地,在上述消息中包括目标小区信息(target cell信息)的情况下,指定网元确定建立或删除对象;在消息中没有包括目标小区信息的情况下,指定网元确定不建立或不删除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定网元还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按照通信协议的规定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仅由第二网元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策略发送装置可以位于上述图1所示的第一网元中,但并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上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该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中的步骤。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结合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
基于上述图1所示的架构、UP与CP的承载类型与模式,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决定将至少一个DRB添加到第二网元、且所述DRB需配置为SCG inter-NBbearer时,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添加请求消息,所述添加请求消息的作用是请求第二网元同意建立所述SCG inter-NB bearer的上层实体。根据所述添加请求消息,第二网元可获取到为建立所述SCG inter-NB bearer上层实体而需要提供的资源。如果第二网元同意建立,那么第二网元作出针对所述SCG inter-NB bearer上层实体的无线资源配置并通过添加响应消息回复给第一网元。
进一步的,如果第二网元针对指定UE建立的所有DRB的类型都是SCG inter-NBbearer,那么,第二网元需明确是否还可以建立下层实体(或者说,是否可以建立至少一个服务小区;或者说,是否可以建立SRB3。本专利将这一场景中所述的三个建立对象视作同类,下述提及所述的建立对象以下层实体进行代表,不再进行具体的列举)。“是否建立下层实体”可以由第一网元决定,并通过接口消息(如所述添加请求消息、或其他X2/Xn接口消息,本专利不做限定,只陈述消息的作用)将决定的结果指示给第二网元;或者可以在通信协议中对是否建立进行明确的规定;或者由第二网元进行决定。其中,当仅由第二网元进行决定时,第二网元需将决定的结果作为第二网元无线资源配置的一部分、通过接口消息(如所述添加响应消息)回复给第一网元。
第一网元将接收到的第二网元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生成RRC信令并发送给UE。
需要说明的是,本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消息仅在于说明消息所实现的作用、而不以消息名称实施局限。例如,上述信令流程可以发生在现有的第二网元添加程序中、也可以发生在第二网元修改程序中。
在第二网元触发至少一个DRB的释放或修改时,可选的,第二网元向第一网元指示释放或修改的原因值(相当于上述原因值)(Cause、或称为Special Value、或其他),所述原因值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原因值(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原因值):所述第一原因值的作用是表示第二网元与UE间的无线信道质量不再能够承担数据包的有效传输(如指示无线信道质量下降或低于一定门限)。所述第一原因值适用于在第二网元建立有下层实体的DRB类型,即至少包括SCG/SCG split/MCG split/MCG inter-NB bearer其中之一。
第二原因值(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原因值):所述第二原因值的作用是表示第二网元的PDCP和/或SDAP处理负荷过重(如指示上层实体处理高负荷)。所述第二原因值适用于在第二网元建立有上层实体的DRB类型,即至少包括SCG/SCG split/SCG inter-NBbearer其中之一。
第三原因值(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三原因值):所述第三原因值的作用是表示第二网元的无线资源负荷过重,难以保持DRB所需的吞吐量(如指示无线资源负荷过重或不满足服务质量需求)。所述第三原因值适用于仅在第二网元建立有下层实体的DRB类型,即至少包括SCG/MCG inter-NB bearer其中之一。
所述原因值可以是UE级别的粒度、也可以是DRB级别的粒度。
第二网元通过接口消息(如第二网元修改请求消息)(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消息)将对所述DRB的释放/修改及其原因值传输给第一网元;第一网元接受对DRB的释放/修改、并根据原因值对所述DRB进行重配置管理。相应于上述原因值,在保留第二网元的前提下,第一网元的DRB重配置管理决策(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策略)可以是:
针对第一原因值,第一网元可决定将所述DRB重配置为SCG inter-NB/MCG bearer其中之一。
针对第二原因值,第一网元可决定将所述DRB重配置为MCG/MCG split/MCGinter-NB bearer其中之一。
针对第三原因值,第一网元可决定将所述DRB重配置为MCG split/SCG Splitbearer其中之一。
可选的,第一网元的决策还可以包括释放所述DRB。另外,第一网元还可以决定释放第二网元、或切换第二网元;在这两种决定下,所述DRB的重配置类型不做限定。第一网元将决定的结果通过接口消息回复给第二网元。
上述信令流程可以发生在现有的第二网元修改程序中、也可以发生在第二网元释放程序或其他程序中。
通过上述方法可使得服务网元对无线承载实施分层次的、高灵活的无线资源管理,从而适配于无线数据承载的演进与拓展,实现对第二网元资源的充分使用,提高接入网的服务性能、完善用户的通信体验。
优选实施例1
第一网元决定将至少一个DRB以SCG inter-NB bearer的承载类型方式添加给第二网元、并指示第二网元不需要建立任何下层实体。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述,该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当前的无线信道质量与资源使用情况等信息,第一网元作出无线资源管理决定,所述决定是选择一个接入网节点作为第二网元添加给指定UE,且所述第二网元只需要为一个无线承载建立上层实体,即提供针对所述无线承载的PDCP(可选的,还包括SDAP)封装处理。举例来讲,所述无线资源管理决定所依据的场景是第二网元与UE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尚未满足一定的门限、或第一网元与UE间的无线信道质量充分满足所述无线承载的服务质量要求;但同时,第一网元的PDCP处理负荷较重、需要第二网元分担部分负荷。其中,所述无线承载可以是已经建立在第一网元与UE的DRB、也可以是核心网指示第一网元需要新建立的DRB。
在本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场景中,所述DRB是第二网元为所述UE所需要承担的全部用户面传输(也就是说,仅建立有上层实体),那么,第一网元还需要执行的无线资源管理操作是决定第二网元是否可建立下层实体、并将所述决定结果指示给第二网元。其中,第二网元不被允许建立下层实体意味着第二网元不必为所述UE建立任何服务小区、也不可以建立SRB3。另外,所述“是否建立下层实体”还可以在通信协议中进行明确的规定;或者,由第二网元进行决定。
第一网元通过接口消息,如“第二网元添加请求(SN Addition Request)”消息将所述无线资源管理决定发送给第二网元,所述消息的作用是请求第二网元接纳所述DRB的上层实体建立并作出相应的无线资源配置、且不需要建立任何下层实体。其中,所述接口消息携带的信息与现有消息类似,重点在于能够使得第二网元明确只需要为所述DRB建立满足服务质量需求的上层实体,这可以是通过指示承载类型(如SCG inter-NB bearer)或其他具有相同作用的信息(如没有携带任何与目标小区相关的信息)来实现。另外,第一网元需提供为接收所述DRB的下行PDCP数据包而分配的传输层地址与隧道端口地址。
步骤2:根据接收到的第二网元添加请求消息,第二网元可获取为建立所述DRB的上层实体而需提供的资源、并据此进行是否同意接纳的判断。如果判断为同意接纳,那么第二网元作出针对所述DRB的上层实体的无线资源配置并将其携带在接口消息中,如“第二网元添加请求确认(SN Addition Request ACK)”消息中,回复给第一网元。其中,所述第二网元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所携带的其他信息与现有消息相同,如为接收上/下行数据包而分配的传输层地址与隧道端口地址。另外,如果步骤1中所述的“是否建立下层实体”是由第二网元决定的,那么第二网元需将决定的结果(以及如果决定建立的话,那么因建立所作出的无线资源配置)也携带在所述消息中回复给第一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优选实施例以第二网元的添加程序、且没有建立下层实体的情况进行举例的,在为UE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接入网可以决定再建立所述下层实体,如第一网元通过第二网元修改程序将建立所述下层实体的指示通知给第二网元。
步骤3,用户设备与第一网元执行RRC连接重配置程序;
步骤4,第二网元重配置完成;
步骤5,进行随机接入;
步骤6,执行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间的状态传输与数据转发流程;
步骤7,第一网元与核心网间的路径转换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7的信令流程与现有技术类似;例如,如果所述无线承载是第一网元与UE间已经建立的DRB,那么就需要第一网元与核心网间的路径转换流程(步骤7),以及可选的,第一网元与第二网元间的状态传输与数据转发流程(步骤6)。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第二网元没有建立任何下层实体,那么步骤5的随机接入程序不必执行,UE也不必监听第二网元的载波。在建立的上层实体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包进行封装处理后,第二网元将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包传递给第一网元,从而第一网元能够通过无线接口将数据包发送给UE。
优选实施例2
因为PDCP的处理负荷过重,因此第二网元决定释放至少一个DRB的上层实体;第二网元将释放的请求发送给第一网元。第一网元决定仍保留所述第二网元、并对所述请求释放的DRB进行无线资源重配置决策。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2提供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对于已经承担了SCG/SCG Split/SCG inter-NB bearer中至少一种DRB传输的第二网元,当第二网元的PDCP处理负荷过重时,第二网元可决定将至少一个DRB的上层实体进行释放。第二网元通过接口消息,如“第二网元修改请示(SN ModificationRequired)”消息,将所要释放的DRB的标识以及原因通知给第一网元。其中,所述原因的作用是向第一网元指示第二网元不再能够承担部分或全部DRB的上层实体封装处理;所述原因可以是UE级别(即所述原因针对所述UE分担在第二网元传输的所有DRB,在这种方式下,所述DRB标识可以省略)、也可以是DRB级别(即所述原因仅针对所述UE分担在第二网元传输的部分DRB)。
步骤2:接收到步骤1所述的消息后,第一网元首先决定仍保留所述第二网元,进一步的,第一网元决定对所述请求释放的DRB的重配置承载类型。所述重配置承载类型至少包括同意释放所述DRB位于第二网元的上层实体(即将所述DRB的上层实体重配置到第一网元),具体的,对于原SCG或SCG Split bearer,所述重配置类型可以是MCG或MCG Split或MCG inter-NB bearer;对于原SCG inter-NB bearer,所述重配置类型可以是MCG bearer。另一方面,对于本优选实施例所述方案,保留所述第二网元意味着第二网元至少还建立一个DRB的下层实体(即第一网元不会将所述UE的所有DRB都配置为MCG bearer)。
在至少一个DRB的重配置类型为MCG Split或MCG inter-NB bearer时,第一网元需将所述重配置决定的结果通过接口消息,如“第二网元修改请求(SN ModificationRequest)”消息,通知给第二网元,所述消息的作用是使得第二网元根据所述DRB的上层实体所位于网元位置的改变而进行必要的下层实体重配置;所述消息所携带的信息与现有消息类似。
步骤3~8:此程序的后续信令流程及作用与现有技术类似,此处不再累述。
优选实施例3
因为第二网元与UE间的无线信道质量低于门限,因此第二网元决定至少释放各DRB的下层实体;第二网元将释放的请求发送给第一网元。第一网元决定释放第二网元。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3提供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对于已经承担了SCG/SCG Split/MCG Split/MCG inter-NB bearer中至少一种DRB传输的第二网元,当第二网元与UE间的无线信道质量低于一定的门限或第二网元获取到所述无线信道质量不佳时,第二网元可决定至少释放其为所述UE承担传输的各DRB的下层实体。第二网元通过接口消息,如“第二网元修改请示”消息将所要释放的DRB标识(和/或UE的标识)以及原因通知给第一网元。其中,所述原因的作用是向第一网元指示第二网元不再能够承担部分或全部DRB的下层实体;所述原因可以是UE级别、或者是DRB级别(即在各个请求释放的DRB的相关信元中进行指示)。
步骤2:接收到步骤1所述的消息后,第一网元决定释放所述第二网元,即不仅同意第二网元对所述下层实体的释放,而且第一网元决定释放第二网元上关于所述UE的所有上下文(即如果第二网元配置有DRB的上层实体,那么也将上层实体进行释放)。第一网元通过接口消息,如“第二网元修改响应”消息,以至少确认第二网元在步骤1中请求的释放(即对所述下行实体的释放)。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实施例2是以第一网元决定释放第二网元进行举例,但与优选实施例1类似的,第一网元也可以决定保留第二网元。如果第一网元决定保留第二网元,那么对第二网元所请求释放的DRB的重配置类型可以是MCG/SCG inter-NB bearer;而在本优选实施例所阐述的第一网元决定释放第二网元的示例下,所述DRB只能被重配置为MCGbearer,除非第一网元决定将所述DRB进行彻底的释放(即向核心网指示释放)。
步骤3:可选的(如果步骤2的消息已完成了对UE上下文的释放,那么步骤3可以省略),第一网元触发第二网元释放程序、以释放第二网元上的UE上下文。
步骤4~6:在发送给UE的RRC信令中,第一网元指示UE释放第二网元的无线资源配置、并将所述DRB重配置为MCG bearer。此程序的后续信令流程与现有技术类似,此处不再累述。
优选实施例4
当第二网元的无线资源负荷较重时,第二网元将这一信息通知给第一网元,以辅助第一网元进行有效的无线资源管理。根据接收到的消息,第一网元可决定切换第二网元。图10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4提供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对于已经承担了SCG/MCG inter-NB bearer传输的第二网元,当第二网元的无线资源比较紧张、即无线资源负荷较重时,第二网元通过接口消息,如第二网元修改请示消息,将这一信息通知给第一网元。进一步的,所述消息中还可以携带第二网元建议的UE标识与DRB标识,以便第一网元能够优先对所建议的DRB进行重配置,如承载类型转换或释放(如果第一网元仍想保留所述第二网元的话)。
步骤2:接收到步骤1所述的消息后,第一网元决定切换所述第二网元,即决定不再保留所述第二网元、而是将原本分担给第二网元传输的DRB转移到目标第二网元去继续传输。第一网元通过接口消息,如第二网元修改响应消息,将所述决定结果指示给第二网元、即释放所述第二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实施例3是以第一网元决定切换第二网元进行举例,但与优选实施例1类似的,第一网元也可以决定保留第二网元。只要第一网元没有决定对所述DRB进行彻底的释放,那么第一网元就需要决定对所述DRB的重配置。在切换第二网元的决定下,所述DRB的重配置承载类型可以视无线条件而任意选择;而如果第一网元决定保留第二网元,那么至少对第二网元所建议的DRB的重配置类型可以是MCG Split或SCG Splitbearer。
步骤3~10:从步骤3的第二网元释放程序开始,后续信令流程都可看作与现有程序“第二网元切换(SN Change)”类似的信令流程,此处不再累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消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
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释放或修改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的原因值;所述原因值用于所述第一网元对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指定网元针对指定用户设备建立的所有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都是SCG inter-NB bearer的情况下,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以下至少之一对象:下层实体,服务小区,与所述指定用户设备间的信令无线承载;其中,所述下层实体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其中,所述SCG inter-NB bearer承载是具有终结于第二网元上的UP接口的DRB承载,并且仅L2协议栈的下层实体完全位于所述第一网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因值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原因值,所述第一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指定网元与终端间的无线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定门限;
第二原因值,所述第二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指定网元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和/或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DAP实体的负荷大于第二预定门限;
第三原因值,所述第三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指定网元的无线资源负荷大于第三预定门限;
其中,所述指定网元为所述第一消息的发送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原因值包括所述第一原因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辅小区组承载SCG bearer,辅小区组分离承载SCG split bearer,主小区组分离承载MCG split bearer, 主小区组跨站承载MCG inter-NB bearer;
在所述原因值包括第二原因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SCG bearer,SCG split bearer,SCGinter-NB bearer;
在所述原因值包括第三原因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SCG bearer,MCG inter-NB bearer。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网元对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的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所述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所述原因值包括所述第一原因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SCGinter-NB bearer或MCG bearer;
在所述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所述原因值包括所述第二原因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以下三种承载类型之一:MCG bearer,MCG split bearer,MCG inter-NB bearer;
在所述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所述原因值包括所述第三原因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MCG splitbearer或SCG split bearer;
释放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
释放所述指定网元;
切换所述指定网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至少之一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所述对象:
根据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的用于指示是否建立或删除所述对象的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所述对象;
按照通信协议的规定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所述对象;
仅由所述指定网元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所述对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示信息中包括目标小区信息的情况下,确定建立所述对象;在所述指示信息中没有包括所述目标小区信息的情况下,确定不建立所述对象。
8.一种策略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指定网元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指定网元确定的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所述指定网元的原因值;
根据所述原因值确定对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的策略;
将确定的所述策略发送给所述指定网元;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指定网元针对指定用户设备建立的所有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都是SCG inter-NB bearer的情况下,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以下至少之一对象:下层实体,服务小区,与所述指定用户设备间的信令无线承载;其中,所述下层实体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其中,所述SCG inter-NB bearer承载是具有终结于第二网元上的UP接口的DRB承载,并且仅L2协议栈的下层实体完全位于第一网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因值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原因值,所述第一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指定网元与终端间的无线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定门限;
第二原因值,所述第二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指定网元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和/或服务数据适应协议SDAP实体的负荷大于第二预定门限;
第三原因值,所述第三原因值用于指示所述指定网元的无线资源负荷大于第三预定门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原因值包括所述第一原因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辅小区组承载SCG bearer,辅小区组分离承载SCG split bearer,主小区组分离承载MCG split bearer, 主小区组跨站承载MCG inter-NB bearer;
在所述原因值包括第二原因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SCG bearer,SCG split bearer,SCGinter-NB bearer;
在所述原因值包括第三原因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为以下之一:SCG bearer,MCG inter-NB bearer。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对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的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所述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所述原因值包括所述第一原因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策略为:将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SCG inter-NB bearer或MCG bearer;
在所述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所述原因值包括所述第二原因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策略为:将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以下三种承载类型之一:MCG bearer,MCG split bearer,MCG inter-NB bearer;
在所述指定网元需要被保留且所述原因值包括所述第三原因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策略为:将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重配置为MCG split bearer或SCG split bearer;
确定所述策略为释放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
确定所述策略为释放所述指定网元;
确定所述策略为切换所述指定网元。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指定网元针对指定用户设备建立的所有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都是SCGinter-NB bearer的情况下,向所述指定网元发送用于指示所述指定网元是否建立或删除以下至少之一对象的消息:下层实体,服务小区,与所述指定用户设备间的信令无线承载;其中,所述下层实体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
13.一种消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释放或修改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指定网元的原因值;所述原因值用于所述第一网元对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指定网元针对指定用户设备建立的所有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都是SCG inter-NB bearer的情况下,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以下至少之一对象:下层实体,服务小区,与所述指定用户设备间的信令无线承载;其中,所述下层实体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其中,所述SCG inter-NB bearer承载是具有终结于第二网元上的UP接口的DRB承载,并且仅L2协议栈的下层实体完全位于所述第一网元。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网元对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的策略。
15.一种策略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指定网元发送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所述指定网元确定的释放或修改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所述指定网元的原因值;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原因值确定对所述第一数据无线承载或所述指定网元上的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进行重配置管理的策略;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确定的所述策略发送给所述指定网元;
所述装置还用于:在所述指定网元针对指定用户设备建立的所有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都是SCG inter-NB bearer的情况下,确定是否建立或删除以下至少之一对象:下层实体,服务小区,与所述指定用户设备间的信令无线承载;其中,所述下层实体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其中,所述SCG inter-NB bearer承载是具有终结于第二网元上的UP接口的DRB承载,并且仅L2协议栈的下层实体完全位于第一网元。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指定网元针对指定用户设备建立的所有数据无线承载的承载类型都是SCG inter-NB bearer的情况下,向所述指定网元发送用于指示所述指定网元是否建立或删除以下至少之一对象的消息:下层实体,服务小区,与所述指定用户设备间的信令无线承载;其中,所述下层实体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媒体接入控制MAC实体。
1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8-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装置中的各个模块,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7,8-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1145908.1A 2017-11-17 2017-11-17 消息、策略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Active CN1098033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5908.1A CN109803390B (zh) 2017-11-17 2017-11-17 消息、策略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PCT/CN2018/115197 WO2019096117A1 (zh) 2017-11-17 2018-11-13 消息、策略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EP18877695.9A EP3713337B1 (en) 2017-11-17 2018-11-13 Message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policy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cess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5908.1A CN109803390B (zh) 2017-11-17 2017-11-17 消息、策略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3390A CN109803390A (zh) 2019-05-24
CN109803390B true CN109803390B (zh) 2023-05-02

Family

ID=66538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45908.1A Active CN109803390B (zh) 2017-11-17 2017-11-17 消息、策略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713337B1 (zh)
CN (1) CN109803390B (zh)
WO (1) WO20190961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7694B (zh) * 2021-06-30 2022-12-06 锐迪科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承载释放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43702A1 (zh) * 2014-03-28 2015-10-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承载管理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105228263A (zh) * 2014-06-30 2016-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rb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6304398A (zh) * 2015-05-15 2017-01-04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重配置数据承载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2312B (zh) * 2008-01-31 201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释放控制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03139911B (zh) * 2011-11-25 2016-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载波聚合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7820266B (zh) * 2012-07-31 2020-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链路失败的恢复方法及装置
GB2520923B (en) * 2013-11-01 2017-07-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earer reconfiguration
WO2015098951A1 (ja) * 2013-12-24 2015-07-02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JP2015177548A (ja) * 2014-03-14 2015-10-05 宏達國際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 ユーザ機器及び基地局に適用しうる接続変更方法
WO2016035835A1 (ja) * 2014-09-03 2016-03-1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43702A1 (zh) * 2014-03-28 2015-10-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承载管理装置、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105228263A (zh) * 2014-06-30 2016-01-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rb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06304398A (zh) * 2015-05-15 2017-01-04 夏普株式会社 用于重配置数据承载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R3-142195 GTP error in SeNB".3GPP tsg_ran\WG3_Iu.2014,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3390A (zh) 2019-05-24
EP3713337A4 (en) 2021-08-04
WO2019096117A1 (zh) 2019-05-23
EP3713337A1 (en) 2020-09-23
EP3713337B1 (en) 2022-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3911B2 (en) Radio bear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 dual connectivity terminal
US10972945B2 (en) Method for handover between secondary base stations, network device, and user equipment
US12219382B2 (en) Method for setting up data radio bearer between base station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EP374723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arding buffered data while keeping connection in cp-up separation
KR102221747B1 (ko) 스위칭 방법 및 장치
US10945179B2 (en) Communication path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117249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network element, storage medium and processor
KR102467066B1 (ko) 네트워크 액세스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2645345B1 (ko) 네트워크 액세스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363784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use in configuring novel quality of service architecture in dual connectivity system
CN115699816A (zh) 用于在双连接下进行侧行链路中继通信的方法
CN114026929B (zh) 一种f1接口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302773B (zh) 连接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246493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멀티 셀 네트워크 구축 방법 및 장치
KR20230048526A (ko) 정보 제어 방법, 장치 및 기지국
CN109803390B (zh) 消息、策略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09803381B (zh) 索引分配、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KR20240134720A (ko) 노드를 추가하는 방법
CN117793786A (zh) 接入控制、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网络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