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3309B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03309B CN109803309B CN201711146689.9A CN201711146689A CN109803309B CN 109803309 B CN109803309 B CN 109803309B CN 201711146689 A CN201711146689 A CN 201711146689A CN 109803309 B CN109803309 B CN 1098033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m quality
-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differential
- value
- quality ind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以及上报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和/或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设定值。还公开了相应的装置。采用本申请的方案,通过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来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或指示波束质量为设定值,可以实现准确地上报波束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波束质量的上报。
背景技术
在新一代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中使用波束进行传输,即通过在空间上朝向特定的方向发送信号,可以实现更高的天线阵列增益。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参考信号后,需要上报接收参考信号的波束质量,以实现波束对齐。
目前,波束质量的上报采用上报参考值和差分的波束质量的方式。然而,目前的上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方面,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差分上报波束质量的指示方式的示意图,若实际需要上报的波束质量中存在一部分波束质量大于门限值,但小于差分化的波束质量的最小值,这部分波束质量是应该上报的,但是该部分波束质量无法在差分范围内被量化,从而无法上报,不能使基站获得准确的波束质量。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差分上报波束质量的指示方式的示意图,在图2中,区间1和区间2的波束质量的差分指示信息是相同的,但是低于门限值的波束质量不应该上报,这样网络设备不能获得准确的波束质量。
因此,如何实现准确地上报波束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准确地上报波束质量。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终端设备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上报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和/或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设定值。在该方面中,通过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来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或指示波束质量为设定值,可以实现准确地上报波束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上报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包括:若所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中存在波束质量大于设定值,且小于差分范围内的波束质量的最小值,则所述终端设备上报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上报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若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小于设定值,则所述终端设备上报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设定值。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上报所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中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的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在该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采用差分上报以及上报测得的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的指示信息,从而可以节省信令开销。该参考值指测量得到的多个波束质量中的最大值。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发送参考信号给终端设备;以及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和/或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设定值。在该方面中,终端设备通过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来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或指示波束质量为设定值,从而网络设备可以获得准确的波束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则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更新的差分步长给所述终端设备。在该实现方式中,由于终端设备上报波束质量上报异常,网络设备能够确定差分步长设置的不合理,因而发送更新的差分步长给终端设备,从而终端设备后续可以差分化其波束质量并进行上报。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测得的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中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的指示信息。在该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采用差分上报以及上报测得的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的指示信息,从而可以节省信令开销。该参考值指测量得到的多个波束质量中的最大值。
结合本申请的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中存在波束质量大于设定值,且小于差分范围内的波束质量的最小值,则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在该实现方式中,大于设定值且小于差分范围内的波束质量的最小值的该部分波束质量应该上报,不能上报,则波束质量上报异常。
结合本申请的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为差分化的波束质量指示信息中的任意一个。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终端设备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上报设定值对应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所述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小于所述设定值。在该方面中,当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小于所述设定值,终端设备上报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网络设备确定接收到的该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设定值,从而实现准确地上报波束质量。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发送参考信号给终端设备;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所述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小于所述设定值;以及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接收到的所述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所述设定值。在该方面中,当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小于所述设定值,终端设备上报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网络设备确定接收到的该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设定值,从而实现准确地上报波束质量。
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终端设备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设定的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设定的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在该方面中,通过设定的波束质量指示信息来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可以实现准确地上报波束质量。
可替换的,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终端设备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以及当所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中需上报的至少一个波束质量的参考值小于设定值,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设定的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设定的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波束质量上报异常。
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发送参考信号给终端设备;以及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设定的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设定的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在该方面中,通过设定的波束质量指示信息来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可以使网络设备获得准确的波束质量。
可替换的,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发送参考信号给终端设备;以及当所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中需上报的至少一个波束质量的参考值小于设定值,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设定的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设定的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波束质量上报异常。
结合本申请的第五方面至第六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终端设备在测量时间测量得到的波束质量参考值小于设定值,则所述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在该实现方式中,对于波束质量参考值小于设定值的情况,为异常情况,也需要上报给网络设备。
本申请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终端设备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并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中波束质量的参考值;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根据设定值和所述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确定差分化波束质量的差分步长。在该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设定值和自身测得的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确定差分步长,从而可以使得其波束质量能合理地差分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差分步长给所述网络设备。在该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将确定的差分步长发送给网络设备;作为替代的方式,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波束质量参考值也可以自身计算出差分步长。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的指示信息和至少一个差分波束质量的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
本申请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发送参考信号给终端设备;以及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的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的指示信息和至少一个差分波束质量的指示信息,并确定波束质量差分化的差分步长。在该方面中,终端设备根据设定值和自身测得的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确定差分步长,从而能合理地差分化其波束质量并上报波束质量,从而网络设备能获得准确的波束质量。
结合第七方面至第八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差分步长为:差分步长=(波束质量的参考值–设定值)/(2^N);或差分步长=(波束质量的参考值–设定值)/(2^N-1);或差分步长=(波束质量的参考值–设定值)/(2^N-2);其中,N为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的信息比特位数。在该实现方式中,可以考虑预留一个或两个波束指示用于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或波束质量为设定值,也可以不预留。
本申请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通信方法。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如基带芯片,或通信芯片等)或者设备(如终端设备等)。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装置执行上述通信方法中相应的功能。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支持所述装置与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分别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的接收、处理和发送功能。例如,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以及所述发送单元用于上报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又例如,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以及所述发送单元用于上报设定值对应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又例如,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以及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设定的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又例如,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并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中波束质量的参考值,以及根据设定值和所述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确定差分化波束质量的差分步长。
当所述通信装置为芯片时,接收单元可以是输入单元,比如输入电路或者通信接口;发送单元可以是输出单元,比如输出电路或者通信接口。当所述通信装置为设备时,接收单元可以是接收器(也可以称为接收机);发送单元可以是发射器(也可以称为发射机)。
本申请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通信方法。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如基带芯片,或通信芯片等)或者设备(如网络设备、基带单板等)。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装置执行上述通信方法中相应的功能。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支持所述装置与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所述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分别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的接收和发送功能。例如,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参考信号给终端设备;以及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又例如,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参考信号给终端设备;以及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设定的波束质量指示信息。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又例如,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参考信号给终端设备;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的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的指示信息和至少一个差分波束质量的指示信息;以及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波束质量差分化的差分步长。
当所述通信装置为芯片时,接收单元可以是输入单元,比如输入电路或者通信接口;发送单元可以是输出单元,比如输出电路或者通信接口。当所述通信装置为设备时,接收单元可以是接收器(也可以称为接收机);发送单元可以是发射器(也可以称为发射机)。
本申请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差分上报波束质量的指示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差分上报波束质量的指示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5a~图5e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的差分上报波束质量的指示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的又一种差分上报波束质量的指示方式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10a和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的一种上报波束质量的指示方式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简化的终端设备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简化的网络设备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3给出了一种通信系统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100(仅示出1个)以及与网络设备100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200。
网络设备100可以是能和终端设备200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100可以是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基站(例如,基站NodeB、演进型基站eNodeB、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未来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网络设备、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等。网络设备100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网络设备100还可以是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未来演进网络中的网络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或车载设备等。网络设备100还可以是小站,传输节点(transmission reference point,TRP)等。当然不申请不限于此。
终端设备200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终端设备有时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设备、UE单元、UE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UE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401、网络设备发送参考信号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S402、所述终端设备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
S403、所述终端设备上报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或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设定值。
网络设备可以不定时或定时地发送参考信号给终端设备以获得终端设备的波束质量,进行波束管理。该参考信号可以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us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等。终端设备利用一个或多个波束接收该参考信号,并对该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一个或多个波束质量。波束质量的度量有多种方式,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quality,RSRQ)和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等。
终端设备测得波束质量后,需上报所测得的一个或多个波束质量给网络设备。终端设备采用上报波束质量参考值的指示信息和上报差分化的波束质量的指示信息的方式。以RSRP为例,RSRP的范围为-140dBm~-44dBm。波束质量参考值指实际测得的多个波束质量中的最大值。每次测得的波束质量的范围和波束质量参考值可以不同。波束质量参考值一般采用7比特的指示信息进行上报。7比特可以对应128个指示信息,其中,-140dBm~-44dBm总共占据了其中的97个指示信息,剩下的指示信息可以预留为其它用途。每个指示信息对应一个小的波束质量的范围。差分化的波束质量上报一般采用4比特的指示信息进行上报。4比特可以对应16个指示信息,每个指示信息对应一个差分步长(stepsize)。网络设备通过获得波束质量参考值和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并结合已知的差分步长,可以推算出终端设备上报的每个波束质量的具体值。例如,RSRP的参考值为-85dBm,差分步长为-2dBm,则指示信息“0001”对应的RSRP为-87dBm,指示信息“0010”对应的RSRP为-89dBm,以此类推。
标准提案中描述了:
Followed by using a configured step size,there is still one remainingissue on 4-bit differential reporting,which is,how UE can report those RSRPswhich are larger than a configured lower limit(means that they should bereported)and are smaller than the lowest possible value that a 4-bitdifferential state plus a 7-bit absolute state can represent(means that theycannot be reported accurately by the 4-bit differential reporting).A simpleillustration is as follows.
One solution is to reserve one out of 16 states in 4-bit differentRSRP reporting for the abnormal case,as in the next table.So that gNB can beaware that the configured step size is not suitable and it may send a newconfiguration to UE.
Proposal:Support to reserve at least one state in 4-bit differentialRSRP reporting for the abnormality.
如前所述,在一种场景下,关于利用一个配置的差分步长进行4比特的差分上报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即终端设备如何上报那些大于配置的较低值(意味着终端设备应该上报这些波束质量值)、且小于4比特差分指示信息加上7比特的绝对值表示的可能的最低值(意味着那些波束质量值不能通过4比特的差分指示信息准确地上报)的波束质量值。例如,RSRP的参考值为-75dBm,差分步长为-2dBm,则第16个差分化指示信息对应的RSRP为-107dBm,设定值为-115dBm,而实际测得的波束质量为-85dBm~-110dBm,则-108dBm~-110dBm的波束质量不能被差分量化。本实施例的解决方案是在4比特的差分波束质量上报对应的16个指示信息中保留一个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异常指示信息,用于表示要上报的波束质量超出范围。这样,网络设备能够意识到步长不合适,然后它会发送一个新配置的步长给终端设备。因此,提出支持在4比特差分化波束质量的指示信息中保留至少一个指示信息用于上报异常指示信息。
具体地,S403具体包括:若所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中存在波束质量大于设定值,且小于差分范围内的波束质量的最小值,则所述终端设备上报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若所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中存在波束质量大于设定值,且小于差分范围内的波束质量的最小值,则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大于设定值且小于差分范围内的波束质量的最小值的该部分波束质量应该上报,不能上报,则波束质量上报异常。该设定值又可以称为上报门限值。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的一种差分上报波束质量的指示方式的示意图,在该示例中,保留一个差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异常状态,即设置4比特中的差分指示信息“1111”对应异常状态。若终端设备在上报波束质量并差分化波束质量时,发现有一部分波束质量大于设定值且小于差分范围内的波束质量的最小值,则终端设备上报指示信息“1111”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在收到终端设备上报的“1111”指示信息后,可以确定终端设备波束质量上报异常。需要说明的是,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这个是在特殊情况下的上报。正常情况下,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的上报可参考现有技术。
可以通过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media access control-control element,MAC-CE)、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或者物理上行数据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携带的UCI、或者直接封装成数据等格式上报波束质量参考值和该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
以UCI为例,其上报格式可以为下面的格式1或格式2:
格式1:
Field | Bit width |
波束编号1 | [6] |
波束质量参考值 | 7 |
波束编号2 | [6] |
差分波束质量1 | 4 |
在该格式1中,分别上报一个波束编号和一个波束质量参考值、一个波束编号和一个差分波束质量。该表格是以反馈两个波束质量为例,如果要反馈更多的波束质量,可以以此类推。其中,[6]、7、4为比特大小,用[]表示的比特大小是一个可变化的值。
格式2:
Field | Bit width |
波束编号1 | [6] |
波束编号2 | [6] |
波束质量参考值 | 7 |
差分波束质量1 | 4 |
在该格式2中,分别上报所有的波束编号、所有的波束质量参考值或差分波束质量。该表格是以反馈两个波束质量为例,如果要反馈更多的波束质量,可以以此类推。其中,[6]、7、4为比特大小,用[]表示的比特大小是一个可变化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可以为差分化的波束质量指示信息中的任意一个,即可以是用“1111”对应异常状态,也可以是用其它15个指示信息中的任一个对应异常状态。
由于终端设备上报波束质量上报异常,网络设备能够确定差分步长设置的不合理,因而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发送更新的差分步长给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更新的差分步长。从而后续终端设备可以合理地差分化其波束质量并进行上报。
如前所述,在另外一种场景下,如图2所示,区间1和区间2的波束质量的差分指示信息是相同的,但是低于门限值的波束质量不应该上报,这样网络设备不能获得准确的波束质量。本实施例终端设备通过上报一个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网络设备,该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设定值。则S403具体包括:若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小于设定值,则所述终端设备上报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设定值。
作为图5a所示差分上报波束质量的一种替代的指示方式,可以用其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例如,图5c中,用“0000”表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
具体地,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的又一种差分上报波束质量的指示方式的示意图,在该示例中,保留一个差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差分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设定值,即设置4比特中的差分指示信息“1111”对应设定值。终端设备上报区间2对应的差分化波束质量指示信息“1111”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在收到收到终端设备上报的“1111”指示信息后,可以确定该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设定值。这样,终端设备不会上报小于该设定值的波束质量,从而网络设备可以获得准确的波束质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可以为差分化的波束质量指示信息中的任意一个,即可以是用“1111”对应设定值,也可以是用其它15个指示信息中的任一个对应设定值。
图5d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的又一种差分上报波束质量的指示方式的示意图,在该示例中,保留一个或两个差分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建议的差分步长。例如,在图5d中,假设网络设备配置的stepsize是3dB,而终端设备建议stepsize应该增加或减少2dB。终端设备上报“1110”,则用于指示stepsize应该增加2dB,或者上报“1111”,用于指示stepsize应该减少2dB。
图5e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的又一种差分上报波束质量的指示方式的示意图,在该示例中,保留一个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保留另一个指示信息用于发送波束恢复请求。如图5e,“1110”用于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1111”用于发送波束恢复请求。
当然,终端设备可以不止上报该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还可以上报其它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其它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是其它波束质量值,该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是部分区间内的波束质量值。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上报所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中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的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的指示信息。终端设备上报测得的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的指示信息以及差分上报测得的其它波束质量,从而可以节省信令开销。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通过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来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或指示波束质量为设定值,可以实现准确地上报波束质量。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601、网络设备发送参考信号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S602、所述终端设备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
S603、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第一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和第二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以及所述第二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设定值。
本实施例与图4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设置两个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即分别通过第一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来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以及通过第一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来指示波束质量为设定值。具体地,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的又一种差分上报波束质量的指示方式的示意图,设置指示信息“1110”对应波束质量为设定值,设置指示信息“1111”对应异常状态。终端设备上报这两个指示信息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这两个指示信息时,可以确定波束质量上报异常,且“1110”对应的波束质量为设定值。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和第二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也可以分别是差分化的波束质量指示信息中的任意一个。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通过第一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来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以及通过第一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来指示波束质量为设定值,可以实现准确地上报波束质量。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801、网络设备发送参考信号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S802、所述终端设备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
S803、所述终端设备上报设定值对应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所述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小于所述设定值。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
S804、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接收到的所述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所述设定值。
如前所述,在图2中,区间1和区间2的波束质量的差分指示信息是相同的,但是低于门限值的波束质量不应该上报,这样网络设备不能获得准确的波束质量。本实施例通过定义终端设备的行为来上报准确的波束质量,以及定义网络设备的行为来获取准确的波束质量。
具体地,对于区间1对应的波束质量终端设备不应该上报,而只需上报区间2对应的波束质量,而区间1和区间2的差分化指示信息是相同的。本实施例中,定义该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设定值。具体地,终端设备上报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且网络设备确定接收到的该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设定值。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当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小于所述设定值,终端设备上报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网络设备确定接收到的该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设定值,从而实现准确地上报波束质量。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901、网络设备发送参考信号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S902、所述终端设备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
S903、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设定的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设定的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其中,所述设定的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波束质量上报异常。
若所述终端设备在测量时间测量得到的波束质量参考值小于设定值,则所述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对于波束质量参考值小于设定值的情况,为异常情况,也需要上报给网络设备。
具体地,如图10a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的一种上报波束质量的指示方式的示意图。以RSRP为例,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测得的RSRP均不在-140dBm~-44dBm的范围内,换句话说,RSRP的参考值小于-140dBm,终端设备不能采用任一个波束质量指示信息上报RSRP的参考值。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7比特波束质量指示信息中的任一个保留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异常状态。例如,在图10a中,设置指示信息“1111111”用于指示该异常状态。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该指示信息时,可以确定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即终端设备在测量时间测量得到的波束质量参考值小于设定值。
如图10b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的另一种上报波束质量的指示方式的示意图。在该示例中,保留一个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保留另一个指示信息用于发送波束恢复请求。如图10b,“1111111”用于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1111110”用于发送波束恢复请求。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通过设定的波束质量指示信息来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可以实现准确地上报波束质量。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101、网络设备发送参考信号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S1102、所述终端设备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并确定所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中波束质量的参考值。
S1103、所述终端设备根据设定值和所述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确定差分化波束质量的差分步长。
S1104、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的指示信息和至少一个差分波束质量的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的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的指示信息和至少一个差分波束质量的指示信息。
S1105、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波束质量差分化的差分步长。
对于上述实施例中,差分步长都是网络设备配置好的。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实际测得的波束质量的参考值与配置好的设定值来确定差分化波束质量的差分步长。
具体地,终端设备在测量得到多个波束质量后,首先确定多个波束质量中波束质量的参考值,即多个波束质量中的最大值。
然后,可以根据以下公式中的任意一个确定差分化波束质量的差分步长:
差分步长=(波束质量的参考值–设定值)/(2^N)……公式(1)或
差分步长=(波束质量的参考值–设定值)/(2^N-1)……公式(2)或
差分步长=(波束质量的参考值–设定值)/(2^N-2)……公式(3)
其中,N为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的信息比特位数。
其中,公式(1)为不考虑预留指示信息的情况;公式(2)为考虑预留一个指示信息,例如可以用于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或波束质量为设定值;公式(3)为考虑预留两个指示信息,例如可以分别用于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和波束质量为设定值。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差分步长给所述网络设备。在该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将确定的差分步长发送给网络设备;作为替代的方式,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波束质量参考值也可以自身计算出差分步长。
然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的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的指示信息和至少一个差分波束质量的指示信息,从而可以获得所需上报的所有波束质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终端设备根据设定值和自身测得的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确定差分步长,从而可以使得其波束质量能合理地差分化。
上述详细阐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下面提供了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
图12示出了一种简化的终端设备结构示意图。便于理解和图示方便,图12中,终端设备以手机作为例子。如图12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射频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为便于说明,图12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产品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设置,也可以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电路视为终端设备的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也可以统称为收发单元),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的处理单元。如图12所示,终端设备包括接收单元1201、处理单元1202和发送单元1203。接收单元1201也可以称为接收器、接收机、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1203也可以称为发送器、发射器、发射机、发射电路等。处理单元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模块、处理装置等。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1201用于执行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处理单元1202用于执行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02;以及发送单元1203用于执行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03。
又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1201用于执行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601;处理单元1202用于执行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602;以及发送单元1203用于执行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603。
又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1201用于执行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801;处理单元1202用于执行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802;以及发送单元1203用于执行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803。
又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1201用于执行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901;处理单元1202用于执行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902;以及发送单元1203用于执行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903。
又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1201用于执行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1;处理单元1202用于执行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2和S1103;以及发送单元1203用于执行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4。
图13示出了一种简化网络设备结构示意图。网络设备包括射频信号收发及转换部分以及1302部分,该射频信号收发及转换部分又包括接收单元1301部分和发送单元1303部分(也可以统称为收发单元)。射频信号收发及转换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1302部分主要用于基带处理,对网络设备进行控制等。接收单元1301也可以称为接收器、接收机、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1303也可以称为发送器、发射器、发射机、发射电路等。1302部分通常是网络设备的控制中心,通常可以称为处理单元,用于控制网络设备执行上述图4、图6、图8、图9或图11中关于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具体可参见上述相关部分的描述。
1302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板,每个单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处理器用于读取和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以及对网络设备的控制。若存在多个单板,各个单板之间可以互联以增加处理能力。作为一中可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共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或者是多个单板同时共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单元1303用于执行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01;以及接收单元1301用于执行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403。
又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单元1303用于执行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601;以及接收单元1301用于执行图6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603。
又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单元1303用于执行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801;接收单元1301用于执行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803;以及处理单元1302用于执行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804。
又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单元1303用于执行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901;以及接收单元1301用于执行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903。
又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单元1303用于执行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1;接收单元1301用于执行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104;以及处理单元1302用于执行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805。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随着片上系统(system-on-chip,SoC)技术的发展,可以将1302部分和1301部分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由SoC技术实现,例如由一颗基站功能芯片实现,该基站功能芯片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天线接口等器件,基站相关功能的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程序以实现基站的相关功能。可选的,该基站功能芯片也能够读取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器以实现基站的相关功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该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3)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所述终端设备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
若所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中存在波束质量大于设定值,且小于差分范围内的波束质量的最小值,则所述终端设备上报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和/或若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小于设定值,则所述终端设备上报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设定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上报所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中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的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
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发送参考信号给终端设备;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其中,若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中存在波束质量大于设定值,且小于差分范围内的波束质量的最小值,则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和/或若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小于设定值,则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设定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更新的差分步长给所述终端设备。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测得的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中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的指示信息。
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处理单元,用于测量所述参考信号,得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
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中存在波束质量大于设定值,且小于差分范围内的波束质量的最小值,则上报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和/或若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小于设定值,则上报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其中,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设定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上报所述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中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的指示信息给所述网络设备。
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参考信号给终端设备;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其中,若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中存在波束质量大于设定值,且小于差分范围内的波束质量的最小值,则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和/或若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小于设定值,则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设定的差分波束质量指示信息对应的波束质量为设定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波束质量上报异常,则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发送更新的差分步长给所述终端设备。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上报的测得的至少一个波束质量中波束质量的参考值的指示信息。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实现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1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实现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46689.9A CN109803309B (zh) | 2017-11-17 | 2017-11-17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201880074045.XA CN111357312A (zh) | 2017-11-17 | 2018-11-15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8/115626 WO2019096198A1 (zh) | 2017-11-17 | 2018-11-15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EP18879315.2A EP3684093B1 (en) | 2017-11-17 | 2018-11-15 |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
US16/858,327 US11445388B2 (en) | 2017-11-17 | 2020-04-24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beam quality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46689.9A CN109803309B (zh) | 2017-11-17 | 2017-11-17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03309A CN109803309A (zh) | 2019-05-24 |
CN109803309B true CN109803309B (zh) | 2021-06-29 |
Family
ID=665399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146689.9A Active CN109803309B (zh) | 2017-11-17 | 2017-11-17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201880074045.XA Pending CN111357312A (zh) | 2017-11-17 | 2018-11-15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74045.XA Pending CN111357312A (zh) | 2017-11-17 | 2018-11-15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445388B2 (zh) |
EP (1) | EP3684093B1 (zh) |
CN (2) | CN109803309B (zh) |
WO (1) | WO201909619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03294B (zh) * | 2019-07-08 | 2024-07-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98943A (zh) * | 2003-11-06 | 2007-01-17 | 赫伯特·比希纳 | 用于处理输入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
CN101001166A (zh) * | 2006-01-11 | 2007-07-18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动态配置最大差分值的频域差分cqi汇报方法及设备 |
CN101917256A (zh) * | 2005-08-04 | 2010-12-15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CN102036296A (zh) * | 2010-12-02 | 2011-04-2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上下行配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2149100A (zh) * | 2011-04-25 | 2011-08-10 | 东南大学 | 移动通信系统分层异构网络中的强化干扰协调方法 |
CN103428790A (zh) * | 2012-05-23 | 2013-1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03944686A (zh) * | 2013-01-18 | 2014-07-23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多用户mimo系统的csi反馈方法及装置 |
EP2584822A4 (en) * | 2010-06-21 | 2016-11-16 | Zte Corp | METHOD FOR PROCESSING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AND USER DEVICE THEREFOR |
CN107211249A (zh) * | 2015-02-06 | 2017-09-26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位置确定中时间差异测量的频率间偏差补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552669B1 (ko) * | 2002-12-26 | 2006-02-20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층적 공간-시간 구조의 검파기를 갖는 다중 입출력시스템에 적용되는 적응 변복조 장치 및 그 방법 |
US8541493B2 (en) * | 2010-02-19 | 2013-09-24 | Arch Chemicals, Inc. | Synthesis of zinc acrylate copolymer from acid functional copolymer, zinc pyrithione, and copper compound |
US8213873B2 (en) * | 2010-04-09 | 2012-07-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854998B2 (en) * | 2011-02-11 | 2014-10-07 | Mediatek Inc. | Method of UE RSRQ measurement precaution for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
US8837313B2 (en) * | 2011-04-04 | 2014-09-16 | Kyocera Corpor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adio terminal |
US9432995B2 (en) * | 2011-04-18 | 2016-08-3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arranging transmissions on a downlink carrier |
EP3261718B1 (en) | 2015-02-24 | 2020-03-25 | The Administrators of The Tulane Educational Fund | Methods of detecting,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atherosclerotic plaque rupture |
CN108496312A (zh) * | 2015-09-24 | 2018-09-04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无线基站和用户设备 |
US10333680B2 (en) * | 2015-10-21 | 2019-06-2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reporting CSI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unlicensed band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the same |
EP3373636B1 (en) * | 2015-11-05 | 2022-03-16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
EP3711231A4 (en) * | 2017-11-13 | 2020-11-04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BEAM REPORTS |
-
2017
- 2017-11-17 CN CN201711146689.9A patent/CN109803309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1-15 WO PCT/CN2018/115626 patent/WO2019096198A1/zh unknown
- 2018-11-15 CN CN201880074045.XA patent/CN111357312A/zh active Pending
- 2018-11-15 EP EP18879315.2A patent/EP3684093B1/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4-24 US US16/858,327 patent/US1144538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98943A (zh) * | 2003-11-06 | 2007-01-17 | 赫伯特·比希纳 | 用于处理输入信号的设备和方法 |
CN101917256A (zh) * | 2005-08-04 | 2010-12-15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CN101001166A (zh) * | 2006-01-11 | 2007-07-18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动态配置最大差分值的频域差分cqi汇报方法及设备 |
EP2584822A4 (en) * | 2010-06-21 | 2016-11-16 | Zte Corp | METHOD FOR PROCESSING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AND USER DEVICE THEREFOR |
CN102036296A (zh) * | 2010-12-02 | 2011-04-2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上下行配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2149100A (zh) * | 2011-04-25 | 2011-08-10 | 东南大学 | 移动通信系统分层异构网络中的强化干扰协调方法 |
CN103428790A (zh) * | 2012-05-23 | 2013-1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03944686A (zh) * | 2013-01-18 | 2014-07-23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多用户mimo系统的csi反馈方法及装置 |
CN107211249A (zh) * | 2015-02-06 | 2017-09-26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位置确定中时间差异测量的频率间偏差补偿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Beam reporting for beam management;Huawei, HiSilic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0:R1-1713757》;20170812;第1-11页 * |
Differential L1-RSRP reporting;NEC;《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0:R1-1712997》;20170811;第1-5页 * |
L1 RSRP reporting for beam management;Samsung;《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0:R1-1714529》;20170811;第1-5页 * |
On beam grouping and reporting;Nokia, Nokia Shanghai Bell;《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NR#3:R1-1716499》;20170911;第1-6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260305A1 (en) | 2020-08-13 |
US11445388B2 (en) | 2022-09-13 |
EP3684093B1 (en) | 2022-12-28 |
CN111357312A (zh) | 2020-06-30 |
WO2019096198A1 (zh) | 2019-05-23 |
CN109803309A (zh) | 2019-05-24 |
EP3684093A1 (en) | 2020-07-22 |
EP3684093A4 (en) | 2020-08-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35441B (zh) | 确定波束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 |
CN111885683B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9462425B (zh) | 一种波束扫描指示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2217541B (zh) | 波束配置方法和装置 | |
US11431453B2 (en) |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10972199B2 (en) | RSSI measurement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09842930B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US20240147513A1 (en) | Frequency band schedul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nod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CN112119656B (zh) | 通信方法、装置、介质、系统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 |
EP3480974B1 (en) | Method for rssi measurement,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06412933A (zh) | 通信方法及设备 | |
CN111869123B (zh) | 用于高效波束管理的通信设备 | |
WO2021164033A1 (zh) | 预测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9803309B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15175218A (zh) | 一种无线网络设备覆盖优化方法及装置 | |
CN109714117A (zh) | 一种在通视情况下计算无线传输距离的测试方法方法及系统 | |
CN112104396B (zh) | 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6250348A (zh) | 非授权频谱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 |
CN115001607B (zh) |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4070372A (zh) | 通信方法与通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