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801936B - 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1936B
CN109801936B CN201711142302.2A CN201711142302A CN109801936B CN 109801936 B CN109801936 B CN 109801936B CN 201711142302 A CN201711142302 A CN 201711142302A CN 109801936 B CN109801936 B CN 1098019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pad par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onductive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423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1936A (zh
Inventor
廖冠咏
李允立
李玉柱
吴志凌
林京亮
蔡百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layNitride Inc
Original Assignee
British Cayman Islands Shangna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tish Cayman Islands Shangna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itish Cayman Islands Shangna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423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19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1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1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1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19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与电路基板。电路基板具有多条第一导线、多条第二导线与多个导接线路。导接线路其中之一用以电性连接多个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每一导接线路具有第一接垫部、第二接垫部、第三接垫部与连接部。第一接垫部用以电性连接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电极与第一导线其中之一。第二接垫部与第一接垫部间隔有第一间隙。第二接垫部用以电性连接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第二电极。第三接垫部电性连接第二导线其中之一。第三接垫部与第二接垫部间隔有第二间隙。连接部连接第二接垫部与第三接垫部。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特别是一种设置发光二极管导接线路的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的能量转换效率高、体积小且使用寿命长,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通常作为指示、照明或是用于显示器以提供影像。简要来说,发光二极管具有发光层与至少两种的半导体层,藉由调整发光层与半导体层所使用的材料,厂商已可制造出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基于种种的利多,各家厂商正致力于应用发光二极管于显示面板中,以期望在提供高画质的同时更能降低制造成本。
一般来说,二极管元件具有正负两电极,当欲设置发光二极管于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中时,需要将二极管元件的两电极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接垫上。但是,制程并非完美,因此在设置二极管元件于显示面板上时,有可能因为错位而导致二极管元件的两电极与接垫无法顺利电性连接,造成开路缺陷状态。在此状况下,即使提供电源给显示面板,具有开路缺陷状态的像素单元也无法被点亮。另一方面,在设置二极管元件于显示面板上时,也有可能因为施力不当或是加热不当而使二极管元件的结构发生熔融或是形变,导致二极管元件成为良导体,而造成短路缺陷状态。或者是,二极管元件的单一电极接触到两种极性的接垫,也有可能造成短路缺陷状态。在短路缺陷状态的状况下,当提供电源给显示面板时,其他的像素单元会因此而被不正常的点亮。
于目前的产业发展中,发光二极管微型化是被寄予厚望的下一个世代的半导体技术。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发光二极管的尺寸已可被微型化至微米等级。但是由于发光二极管的尺寸更趋微小,磊晶品质的变异对于不同的发光二极管的影响更为巨大。在某些显示面板制程中,会将同一片磊晶晶圆做晶片制程形成微型发光二极管后,巨量转移(masstransfer)到制作有驱动电路的基板。而在巨量转移的过程当中,也有机会发生如前述的开路缺陷状态或是短路缺陷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以在显示面板具有如前述的开路缺陷状态或是短路缺陷状态时,能够使显示面板被修复,而使显示面板能正常发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的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与电路基板。电路基板具有多条第一导线、多条第二导线与多个导接线路。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彼此分隔且接合于电路基板上。导接线路其中之一用以电性连接多个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每一导接线路具有第一接垫部、第二接垫部、第三接垫部与连接部。第一接垫部电性连接第一导线其中之一,且第一接垫部用以电性连接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电极。第二接垫部与第一接垫部间隔有第一间隙,且第二接垫部用以电性连接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第二电极。第三接垫部电性连接第二导线其中之一。第三接垫部与第二接垫部间隔有第二间隙。第二接垫部位于第一接垫部与第三接垫部之间。连接部连接第二接垫部与第三接垫部。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路基板更具有多个子像素区。所述的导接线路其中之一位于所述的子像素区其中之一。且所述的导接线路其中之一更具有第四接垫部与第五接垫部。第四接垫部电性连接第一接垫部连接的第一导线。第一接垫部与第四接垫部分别位于第一接垫部连接的第一导线的两侧。第五接垫部电性连接第三接垫部连接的第二导线。第四接垫部与第五接垫部间隔有第五间隙。第四接垫部位于第五接垫部与第一接垫部之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所述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适用于显示面板。所述的显示面板具有电路基板与多个发光二极管。电路基板具有多个导接线路。导接线路其中之一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每一导接线路包括彼此分离的第一接垫部、第二接垫部、第三接垫部与连接第二接垫部与第三接垫部的连接部。第一接垫部电性连接多条第一导线其中之一。第三接垫部电性连接多条第二导线其中之一。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二电极分别接合于第一接垫部与第二接垫部。于所述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中,先提供测试信号至导接线路至少其中之一,并驱动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工作。接着,检测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是否为正常状态、开路缺陷状态或是短路缺陷状态。当判断导接线路其中之一的发光二极管为开路缺陷状态时,将备用发光二极管接合至第一接垫部与第二接垫部以与导接线路电性连接。当判断导接线路其中之一的发光二极管为短路缺陷状态时,切割该导接线路的连接部令第二接垫部与第三接垫部电性隔离。将另一备用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至导接线路的第二接垫部与第三接垫部。
本发明公开了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所述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适用于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有电路基板与多个发光二极管。电路基板具有多个导接线路。导接线路其中之一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第一导线以及第二导线。每一导接线路具有第一接垫部、第二接垫部、第三接垫部、第四接垫部、第五接垫部与连接部。第一接垫部与第四接垫部电性连接第一导线且分别位于第一导线两侧,第三接垫部与第五接垫电性连接第二导线且分别位于第一导线两侧。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接垫部与第三接垫部。对应的发光二极管接合于第一接垫部与第二接垫。于所述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先提供测试信号至导接线路至少其中之一,并驱动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工作。并且,检测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是否为正常状态、开路缺陷状态或是短路缺陷状态。当判断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为开路缺陷状态时,将备用发光二极管接合至第四接垫部与第五接垫部。当判断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为短路缺陷状态时,将另一备用发光二极管接合至第四接垫部与第五接垫部。
本发明公开了另一种显示面板,所述的显示面板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与电路基板。发光二极管彼此分隔且接合于电路基板上。电路基板具有多条第一导线、多条第二导线与多个导接线路。每一导接线路用以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每一导接线路具有连接部、第一接垫部、备用接垫部与第二接垫部。连接部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导线其中之一。第一接垫部电性连接连接部的另一端。第一接垫部电性连接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电极。备用接垫部电性连接连接部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线。备用接垫部与第一接垫部分别位于连接部的两端。第二接垫部电性连接第二导线其中之一。第二接垫部电性连接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第二电极。
本发明公开了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所述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适用于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有电路基板与多个发光二极管。电路基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区。每一子像素区设置有导接线路。导接线路具有彼此分隔设置的第一接垫部、第二接垫部、备用接垫部与连接部。连接部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接垫部与备用接垫部。第一接垫部与备用接垫部电性连接多条第一导线其中之一。第二接垫部电性连接多条第二导线其中之一。于所述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中,先提供测试信号至导接线路至少其中之一并驱动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工作。并且,检测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是否为正常状态、开路缺陷状态或是短路缺陷状态。当判断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为开路缺陷状态时,将备用发光二极管对应接合于备用接垫部与第二接垫部。当判断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为短路缺陷状态时,断开发光二极管对应的导接线路的连接部,以使第一接垫部电性绝缘第一导线,并将备用发光二极管对应接合于备用接垫部与第二接垫部。
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显示面板的导接线路用以电性连接主要的发光二极管元件,而当有异常情况时,备用的发光二极管视情况而设置于对应位置。藉此,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可以有效地修复如前述的开路缺陷状况与短路缺陷状况,等效地提升了产线良率。
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电路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经修复的一种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经修复的另一种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经修复的一种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C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经修复的另一种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7A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经修复的一种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C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经修复的另一种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经修复的一种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C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经修复的另一种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显示面板
10、20、30、40、50 导接线路
110、210、310、410、510 第一接垫部
120、220、320、420、520 第二接垫部
130、230、430、530 第三接垫部
240、440、540 第四接垫部
250、450、550 第五接垫部
370、470 连接部
330 备用接垫部
160、260 连接部
1610、2610 待切割段
2110、2210、2220、2310、2410、2510 接垫段
2120、2230、2420 连接段
280、290 连接部
5110、5410 接垫段
5120、5420 连接段
D 发光二极管
Db1~Db8 备用发光二极管
g1、g3 第一间隙
g2、g4 第二间隙
g5 第五间隙
S 电路基板
S1 第一侧边
S2 第二侧边
S3 第三侧边
S4 第四侧边
S5 第五侧边
S6 第六侧边
S7 第七侧边
S8 第八侧边
S9 第九侧边
S10 第十侧边
S11 第十一侧边
w1、w3、w5、w7 第一导线
w2、w4、w6、w8 第二导线
wt1、wt2 宽度
wtC 待切割宽度
ZM 主接合区
ZP 子像素区
ZS1 第一副接合区
ZS2 第二副接合区
ZS3、ZS4、ZS5、ZS6 副接合区
S101~S107、S201~S207、S301~S307 步骤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书及图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请参照图1A与图1B,图1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电路基板的结构示意图。须先说明的是,为求叙述简明,以下仅举显示面板中的部份元件进行说明,并不以此限制显示面板的总元件数量或是所有元件的相对位置。
如图1A所示,显示面板1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D与电路基板S。在此并不限制发光二极管D的尺寸以及制程。在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D为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micro LED),但并不以此为限。各发光二极管D彼此分隔且接合于电路基板S上。在一实施例中,部分的发光二极管D用以提供红光,另一部分的发光二极管D用以提供蓝光,再另一部分的发光二极管D用以提供绿光。在另一实施例中,部分的发光二极管D用以提供红光,另一部分的发光二极管D用以提供蓝光,再另一部分的发光二极管D用以提供绿光,又另一部分的发光二极管D用以提供白光。
如图1B所示,电路基板S具有多条第一导线w1、多条第二导线w2与多个导接线路(绘示于后续图式)。在图1B中,纵向的各导线定义为各第一导线w1,且横向的各导线定义为各第二导线w2。于实务上,电路基板S上会定义有多个子像素区ZP。所述的多个发光二极管D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的多个子像素区中以与相应的电路形成多个子像素单元。各子像素单元其中之一电性连接于各第一导线w1的其中之一与各第二导线w2的其中之一。第一导线w1与第二导线w2例如为由金属、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氧化铟镓锌(indiumgallium zinc oxide,IGZO)或氧化铟锡锌(indium tin zinc oxide,ITZO)所制成。第一导线w1与第二导线w2彼此电性绝缘并不互相接触。于实务上,第一导线w1与第二导线w2例如走线于显示面板1的不同构层,或是第一导线w1与第二导线w2的重叠处之间设置有绝缘层以避免第一导线w1与第二导线w2相接触。上述仅为举例示范,实际上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多个导接线路分别设置于电路基板S的多个子像素区中,各导接线路分别电性连接于对应的各第一导线w1其中之一与各第二导线w2其中之一,且各导接线路用于电性连接所述的多个发光二极管D的其中之一。换句话说,各发光二极管D通过各导接线路分别电性连接对应的第一导线w1与对应的第二导线w2,甚或是对应的像素电路。须说明的是,在图1B的视角中,子像素区ZP位于两条第一导线w1与两条第二导线w2所围绕的封闭多边形空间中,但于实务上,子像素区也可横跨于第一导线w1或第二导线w2而不位于所述的封闭多边形空间中。本发明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显示面板,不同的显示面板的导接线路具有不同的结构,以下分别举例说明。
请一并参照图2A以说明导接线路的一种实施态样,图2A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A以子像素区ZP中的导接线路进行说明。如图2A所示,导接线路10具有第一接垫部110、第二接垫部120、第三接垫部130与连接部160。第一接垫部110电性连接第一导线w1其中之一。在此实施例中,第一接垫部110通过贯孔V电性连接对应的第一导线w1。第三接垫部130电性连接第二导线w2其中之一。需说明的是,在图1B的图面关系中,子像素区ZP中的元件连接于子像素区ZP左方的第一导线w1以及子像素区ZP上方的第二导线w2,而于图2A的图面关系中,子像素区ZP中的元件连接于子像素区ZP左方的第一导线w1以及子像素区ZP下方的第二导线w2。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理解,子像素区ZP中的元件只要连接第一导线w1其中之一且连接第二导线w2其中之一即可,其相对方位可依实际所需而安排,并不限制于某种相对位置。
第一接垫部110用以电性连接对应的发光二极管D的第一电极。第二接垫部120与第一接垫部110间隔有第一间隙g1。于实务上,第一间隙g1的间隙宽度不大于发光二极管D的两电极间距。第二接垫部120用以电性连接对应的发光二极管D的第二电极。第三接垫部130与第二接垫部120间隔有第二间隙g2。第二接垫部120位于第一接垫部110与第三接垫部130之间。连接部160连接第二接垫部120与第三接垫部130。在此实施例中,导接线路10与第二导线w2例如以同一道光罩形成或是以相同蚀刻制程形成。
更详细来说,子像素区ZP中更定义有主接合区ZM、第一副接合区ZS1与第二副接合区ZS2。主接合区ZM指发光二极管D接合于第一接垫部110与第二接垫部120的区域。主接合区ZM与第一副接合区ZS1互不重叠。第一接垫部110的部分与第二接垫部120的部分被涵盖于主接合区ZM内;或者说,第一接垫部110的部分与第二接垫部120的部分位于主接合区ZM。第一接垫部110的另一部分与第二接垫部120的另一部分被涵盖于第一副接合区ZS1;或者说,第一接垫部110的另一部分与第二接垫部120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一副接合区ZS1。第二副接合区ZS2则是涵盖部分的第二接垫部120与第三接垫部130。导接线路10对应的发光二极管D于主接合区ZM中以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接垫部110与第二接垫部120。
另一方面,连接部160具有待切割段1610,待切割段1610具有待切割宽度wt1。待切割宽度wt1小于第二接垫部120的宽度wt2,且待切割宽度wt1小于第三接垫部130的宽度wt3。相关细节请容后详述。
于实务上,在制程中例如是先制造电路基板S。此时,电路基板S的各子像素区中的导接线路例如均具有如图2A所示的结构。接着,再将各发光二极管D接合于电路基板S上的主接合区ZM以形成显示面板的初步成品。然而在接合过程中,有可能形成的短路缺陷状态或是开路缺陷状态。在具有前述缺陷结构的情况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初步成品可通过相应的修复方法被修复而克服短路缺陷状态或是开路缺陷状态。后续分别说明当主接合区ZM具有开路缺陷状态时的修复方式以及当主接合区ZM具有短路缺陷状态时的修复方式。
请参照图2B以说明,当子像素区ZP具有开路缺陷时,在图2A所述的实施例中如何克服开路缺陷状态,图2B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经修复的一种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以子像素区ZP来说,广义而言,开路缺陷状态例如指当设置发光二极管D于子像素区ZP后,第一接垫部110与第二接垫部120彼此仍为电性绝缘或是电性隔离。也就是说,即使供电给显示面板1,设置于子像素区ZP的发光二极管D仍无法发光。此时,备用发光二极管Db1设置于第一副接合区ZS1中。如果备用发光二极管Db1的两电极适当地连接于第一副接合区ZS1的第一接垫部110与第二接垫部120,则子像素区ZP的开路缺陷状态即可被克服,子像素区ZP可恢复正常发光。
请参照图2C以说明,当子像素区ZP具有短路缺陷时,在图2A所述的实施例中如何克服短路缺陷状态,图2C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经修复的另一种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以子像素区ZP来说,广义而言,短路缺陷状态例如指当设置发光二极管D于子像素区ZP后,即使发光二极管D未导通,第一接垫部110与第二接垫部120彼此仍为电性连接。也就是说,当供电给显示面板1时,第一接垫部110与第二接垫部120形成短路,使得设置于此子像素区的发光二极管D无法被正常点亮。如图2C所示,子像素区ZP中定义有第二副接合区ZS2。部分的第二接垫部120与部分的第三接垫部130位于第二副接合区ZS2,或者说部分的第二接垫部120与部分的第三接垫部130被涵盖于第二副接合区ZS2。如前述,当短路缺陷状态存在于子像素区ZP时,备用发光二极管Db2设置于第二副接合区ZS2中。此外,连接部160的待切割段1610被断开。当备用发光二极管Db1的两电极适当地连接于第二副接合区ZS2的第二接垫部120与第三接垫部130,且连接部160被成功断开,则子像素区ZP的短路缺陷状态即可被克服,子像素区ZP可恢复正常发光。
于实务上,连接部160可使用镭射烧断,或是采用化学蚀刻、机械等等的方式施力切开,在此并不加以限制。如前述,待切割段1610的待切割宽度wt1小于第二接垫部120的宽度wt2,且待切割宽度wt1小于第三接垫部130的宽度wt3。也就是说,待切割宽度wt1相对较窄,使得待切割段1610较容易被切割开来。在此实施例中。连接部160的各部分宽度大致上相同,因此,连接部160的各部分都可作为待切割段1610。换句话说,在此实施例中,待切割段1610并不仅限于图2C所示的位置,即此实施例中的连接部160可于任意位置断开。
另一方面,如图所示,第二接垫部120具有第一侧边S1与第二侧边S2,第三接垫部130具有第三侧边S3与第四侧边S4。在此实施例中,第一侧边S1相连于第二侧边S2,第三侧边S3相连于第四侧边S4。第一侧边S1与第二侧边S2不共线,第三侧边S3与第四侧边S4不共线。第二间隙g2位于第一侧边S1与第三侧边S3之间。连接部16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接垫部120的第二侧边S2与第三接垫部130的第四侧边S4,且连接部160位于第二间隙g2之外。因此,连接部160可依实际所需而具有适当的蜿蜒形状,以便于切割。而且,由于连接部160位于第二间隙g2之外,因此使得在切割连接部160时较不易伤害到导接线路10的其他结构或是子像素区ZP中的其他元件。然而,于另一类的实施例中,连接部位于第二间隙中,也就是说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接垫部的第一侧边与第三接垫部的第三侧边。藉此,以节省制作成本。
依据上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请参照图3,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所述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适用于包括电路基板与多个发光二极管的显示面板。电路基板具有多个导接线路。导接线路其中之一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每一导接线路具有彼此分离的第一接垫部、第二接垫部、第三接垫部与连接第二接垫部与第三接垫部的连接部。第一接垫部电性连接多条第一导线其中之一。第三接垫部电性连接多条第二导线其中之一。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二电极分别接合于第一接垫部与第二接垫部。于步骤S101中,提供测试信号至导接线路至少其中之一,并驱动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动作。于步骤S103中,检测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是否为正常状态、开路缺陷状态或是短路缺陷状态。当判断导接线路其中之一的发光二极管为开路缺陷状态时,于步骤S105中将备用发光二极管接合至第一接垫部与第二接垫部以与导接线路电性连接。当判断导接线路其中之一的发光二极管为短路缺陷状态时,于步骤S105中切割导接线路的连接部令第二接垫部与第三接垫部电性隔离,将另一备用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至导接线路的第二接垫部与第三接垫部。
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S101中可选择性点亮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的所有子像素单元或是部分的子像素单元。藉由各子像素单元是否依据预期中的模式发亮,以判断出各子像素单元是否有短路缺陷状态或是断路缺陷状态。相关判断的细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显示面板的电路走线、元件特性或是测试逻辑而可自行设计,在此并不限制如何判断出正常状态、开路缺陷状态或是短路缺陷状态。在另一实施例中,可点亮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的所有子像素单元,并判断显示画面中是否有暗点。当显示画面中有暗点时,再以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面板的微观结构以判断发光二极管是否妥善地电性连接对应的接垫部。
因此,如同上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出厂时,电路基板上的不同子像素区中的导接线路有可能分别具有如图2A至图2C所示的结构。更详细地来说,理想上,电路基板与各发光二极管于制程中顺利接合而为正常状态,则各子像素区中的导接线路均具有如图2A所示的结构。当某些子像素区与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于制程中未顺利接合而为开路缺陷状态时,则修复成具有如图2B所示的结构。当某些子像素区与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于制程中未顺利接合而为短路缺陷状态时,则修复成具有如图2C所示的结构。因此,同一显示面板上的一部份的子像素区的导接线路也可能修复成具有如图2B所示的结构以改善开路缺陷状态,而一部份的子像素区的导接线路也可能修复成具有图2C所示的结构以改善短路缺陷状态。
请接着参照图4A以说明导接线路的另一种实施态样,图4A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中绘示出了本发明所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其中一个导接线路的结构。在此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除了导接线路以外的其他细节(例如前述的基板、走线或发光二极管等等)相仿于前述,在此不予重复赘述。相比较于前述实施例,于图4A所示的实施例中,导接线路20具有第一接垫部210、第二接垫部220、第三接垫部230与连接部260外,更具有第四接垫部240与第五接垫部250。第四接垫部240电性连接第一接垫部210连接的第一导线w3。第一接垫部210与第四接垫部240分别位于第一接垫部210连接的第一导线w3的两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第一接垫部210与第四接垫部240电性连接于同一条第一导线w3,且此第一导线w3位于第一接垫部210与第四接垫部240之间。
第五接垫部250电性连接第三接垫部230连接的第二导线w4。第四接垫部240与第五接垫部250间隔有第五间隙g5。第四接垫部240位于第五接垫部250与第一接垫部210之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第一接垫部210连接的第一导线w3定义出两侧,第一接垫部210、第二接垫部220与第三接垫部230位于其中一侧,第四接垫部240与第五接垫部250位于其中的另一侧,且第四接垫部240较第五接垫部250靠近所述的第一导线w3。
相仿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子像素区ZP具有主接合区ZM。主接合区ZM包括第一接垫部210的一部分与第二接垫部220的一部分。导接线路20对应的发光二极管D之一设置于主接合区ZM。子像素区ZP更定义有副接合区ZS3、ZS4,主接合区ZM与副接合区ZS3、ZS4互不重叠。第四接垫部240与第五接垫部250的一部分被涵盖于副接合区ZS3,而第二接垫部220与第三接垫部230的一部分被涵盖于副接合区ZS4。
请接着参照图4B以说明在图4A所述的第二实施例中如何克服开路缺陷状态,图4B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经修复的一种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当子像素区ZP中存在有开路缺陷状态时,备用发光二极管Db3设置于副接合区ZS3中。当备用发光二极管Db3的两电极适当地连接于副接合区ZS3的第四接垫部240与第五接垫部250,则子像素区ZP的开路缺陷状态即可被克服令子像素区ZP恢复正常发光。
请接着参照图4C以说明在图4A所述的第二实施例中如何克服短路缺陷状态,图4C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经修复的另一种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当子像素区ZP中存在有短路缺陷状态时,备用发光二极管Db4设置于副接合区ZS4中。此外,连接部260的待切割段2610被断开。如果备用发光二极管Db4的两电极适当地连接于副接合区ZS4的第二接垫部220与第三接垫部230,则子像素区ZP的短路缺陷状态即可被克服令子像素区ZP恢复正常发光。
请继续参照图4A以对导接线路的结构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4A所示,第一接垫部210具有接垫段2110与连接段2120,接垫段2110通过连接段2120连接于第一导线w3。连接段2120的宽度窄于接垫段2110的宽度。第二接垫部220具有接垫段2210、2220与连接段2230。连接段2230的两端分别连接接垫段2210、2220。连接段2230的宽部窄于接垫段2210的宽度与接垫段2220的宽度。第三接垫部230通过连接部280连接第二导线w4,连接部280的宽度窄于第三接垫部230的宽度。第四接垫部240具有接垫段2410与连接段2420,接垫段2410通过连接段2420连接第一导线w3。连接段2420的宽度窄于接垫段2410的宽度。第五接垫部250通过连接部290连接第二导线w4。连接部290的宽度窄于第五接垫部250的宽度。另一方面,第二接垫部220的接垫段2220具有第五侧边S5与第六侧边S6,第三接垫部230具有第七侧边S7与第八侧边S8。第五侧边S5与第七侧边S7彼此相对,第二间隙g4位于第五侧边S5与第七侧边S7之间。第五侧边S5的一端连接第六侧边S6,第七侧边S7的一端连接第八侧边S8。第五侧边S5与第六侧边S6不共线,第七侧边S7与第八侧边S8不共线。第五侧边S5的长度大致上相等于第七侧边S7的长度,连接部24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六侧边S6与第八侧边S8。
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的导接线路的结构大致上相仿于图4A所示的导接线路的结构,相关细节不再重复赘述。相较于绘示于图4A的实施例,于图5的实施例中,第二接垫部420大致上为一矩形。此外,于图5的实施例中,第三接垫部430直接延伸而连接第二导线w4,且第五接垫部450直接延伸而连接第二导线w4。另一方面,第二接垫部420的接垫段4220具有第九侧边S9与第十侧边S10,第三接垫部430具有第十一侧边S11。第三接垫部430的第十一侧边S11的长度长于第二接垫部420的第九侧边S9的长度。连接部46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十侧边S10与第十一侧边S11。藉由图5所示的结构得以降低导接线路的复杂度,并降低部分结构的传输阻抗。
相应于图4A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请参照图6图4A以进行说明,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于步骤S201中,提供测试信号至导接线路至少其中之一,并驱动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如前述的主接合区)运行。于步骤S203中,检测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是否为正常状态、开路缺陷状态或是短路缺陷状态。当判断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为开路缺陷状态时,于步骤S205中将备用发光二极管接合至第四接垫部与第五接垫部。当判断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为短路缺陷状态时,于步骤S207中将另一备用发光二极管接合至第四接垫部与第五接垫部(如前述的副接合区)。
图7A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7A所示的实施例中,子像素区ZP设置有导接线路30。导接线路30具有连接部370、第一接垫部310、第二接垫部320与备用接垫部330。连接部370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导线w5。第一接垫部310电性连接连接部370的另一端。第一接垫部310电性连接对应的发光二极管D的第一电极。备用接垫部330用以电性连接第一接垫部310所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线w5。备用接垫部330与第一接垫部310分别位于连接部370的两端。第二接垫部320电性连接第二导线w6其中之一。第二接垫部320用以电性连接对应的发光二极管D的第二电极。
在本实施例中,子像素区ZP具有主接合区ZM与副接合区ZS5。主接合区ZM指发光二极管D接合于第一接垫部310与第二接垫部320的区域。主接合区ZM与副接合区ZS5不重叠。部分的第一接垫部310与部分的第二接垫部320被涵盖于主接合区ZM内,或者说部分的第一接垫部310与部分的第二接垫部320被涵盖于主接合区ZM。部分的备用接垫部330与另一部分的第二接垫部320被涵盖于副接合区ZS5。理想上,导接线路30所对应的发光二极管D于主接合区ZM中分别电性连接第一接垫部310与第二接垫部320。
请接着参照图7B以说明在图7A所述的实施例中如何克服开路缺陷状态,图7B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经修复的一种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当子像素区ZP中存在有开路缺陷状态时,备用发光二极管Db5设置于副接合区ZS5中。如果备用发光二极管Db5的两电极适当地连接于副接合区ZS5的第二接垫部320与备用接垫部330,则子像素区ZP的开路缺陷状态即可被克服,子像素区ZP可恢复正常发光。
请接着参照图7C以说明在图7A所述的实施例中如何克服短路缺陷状态,图7C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经修复的另一种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当子像素区ZP中存在有短路缺陷状态时,备用发光二极管Db6设置于副接合区ZS5中。此外,连接部370被断开。如果备用发光二极管Db6的两电极适当地连接于副接合区ZS5中的第二接垫部320与备用接垫部330,且连接部370被成功断开,则子像素区ZP的短路缺陷状态即可被克服,子像素区ZP可恢复正常发光。
请再参照图8A,图8A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图8A所示的导接线路40的结构大致上相仿于图7A所示的导接线路30的结构。导接线路40与导接线路30的不同处在于,图8A所示的导接线路40更具有第五接垫部440。第五接垫部440电性连接第二导线W8。备用接垫部430与第五接垫部440位于第一导线W7的一侧,连接部470、第一接垫部410与第二接垫部420位于第一导线W7的另一侧。
请参照图8B以说明在图8A所示的实施例中如何克服开路缺陷状态,图8B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经修复的一种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当子像素区ZP中存在有开路缺陷状态时,备用发光二极管Db7设置于副接合区ZS6中。如果备用发光二极管Db7的两电极适当地连接于副接合区ZS6的第二接垫部420与备用接垫部430,则子像素区ZP的开路缺陷状态即可被克服,子像素区ZP可恢复正常发光。
请再参照图8C以说明在图8A所示的实施例中如何克服短路缺陷状态,图8C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经修复的另一种导接线路的结构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当子像素区ZP中存在有短路缺陷状态时,备用发光二极管Db8设置于副接合区ZS6中。此外,连接部470被断开。如果备用发光二极管Db8的两电极适当地连接于副接合区ZS6中的第二接垫部420与备用接垫部430,且连接部470被成功断开,则子像素区ZP的短路缺陷状态即可被克服,子像素区ZP可恢复正常发光。
依据上述,本发明提供了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请参照图9以进行说明,图9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所述的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适用于显示面板。所述的显示面板具有电路基板与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的电路基板具有多个子像素区。每一子像素区设置有导接线路。导接线路具有彼此分隔设置的第一接垫部、第二接垫部、备用接垫部与连接部。连接部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接垫部与备用接垫部。第一接垫部与备用接垫部电性连接多条第一导线其中之一。第二接垫部电性连接多条第二导线其中之一。于步骤S301中,提供测试信号至导接线路至少其中之一并驱动对应的发光二极管工作。于步骤S303中,检测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是否为正常状态、开路缺陷状态或是短路缺陷状态。当判断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为开路缺陷状态时,于步骤S305中将备用发光二极管对应接合于备用接垫部与第二接垫部。当判断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为短路缺陷状态时,于步骤S307中断开发光二极管对应的该导接线路的连接部,以使第一接垫部电性绝缘第一导线,并将备用发光二极管对应接合于备用接垫部与第二接垫部。
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以显示面板来说显示面板的导接线路具有多个接垫部,部分的接垫部用以电性连接主要的发光二极管元件,而当有异常情况时,备用的发光二极管视情况而设置于对应的接垫部。此外,导接线路具有连接部,当发生短路缺陷状况时,连接部可被断开,以克服短路缺陷状况。另一方面,藉由配置接垫部的位置,所述的结构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显示面板。藉此,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可以克服如前述的开路缺陷状况与短路缺陷状况,成功地修复原本被视为故障的显示面板,等效地提升了产线良率。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为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关于本发明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所附的权利要求书。

Claims (14)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发光二极管,每一发光二极管包括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以及
一电路基板,该些发光二极管彼此分隔且接合于该电路基板上,该电路基板包括:
多条第一导线;
多条第二导线;以及
多个第一导接线路,该些第一导接线路用以电性连接该些发光二极管,每一第一导接线路包括:
一第一接垫部,电性连接该些第一导线其中之一;
一第二接垫部,该第二接垫部与该第一接垫部间隔有一第一间隙,且对应的该发光二极管的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分别电性连接于该第一接垫部与该第二接垫部;
一第三接垫部,电性连接该些第二导线其中之一,该第三接垫部与该第二接垫部间隔有一第二间隙,该第二接垫部位于该第一接垫部与该第三接垫部之间;以及
一连接部,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二接垫部与该第三接垫部,该连接部具有一待切割宽度,该待切割宽度小于该第二接垫部或该第三接垫部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基板还包括多个子像素区,每一子像素区包括一主接合区,该些发光二极管分别设置于该些主接合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备用发光二极管,其中该些第一导接线路其中之一位于该些子像素区其中之一且电性连接该备用发光二极管,对应位于该些子像素区其中之一中的该第一导接线路的该第一接垫部的一部分与该第二接垫部的一部分构成该主接合区,该第一接垫部的另一部分与该第二接垫部的另一部分构成一第一副接合区,该备用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第一副接合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备用发光二极管与一第二导接线路,该第二导接线路位于该些子像素区其中之一且电性连接该备用发光二极管,该第二导接线路包括:
另一第一接垫部,电性连接该些第一导线其中之一;
另一第二接垫部,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二接垫部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一接垫部间隔有一第三间隙,其中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一接垫部的一部分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二接垫部的一部分构成该主接合区,该些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设置于该主接合区中以电性连接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一接垫部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二接垫部;以及
另一第三接垫部,电性连接该些第二导线其中之一,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三接垫部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二接垫部间隔有一第四间隙,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二接垫部位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一接垫部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三接垫部之间;
其中,该第二导接线路对应的该子像素区还包括一第二副接合区,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二接垫部的另一部分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三接垫部的一部分构成该第二副接合区,该备用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第二副接合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基板还包括多个子像素区,该些发光二极管分别设置于该些子像素区中,该些第一导接线路其中之一位于该些子像素区其中之一,且每一第一导接线路还包括:
一第四接垫部,电性连接该第一接垫部连接的该第一导线,该第一接垫部与该第四接垫部分别位于该第一接垫部连接的该第一导线的两侧;以及
一第五接垫部,电性连接该第三接垫部连接的该第二导线,该第四接垫部与该第五接垫部间隔有一第五间隙,该第四接垫部位于该第五接垫部与该第一接垫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备用发光二极管,其中每一子像素区还包括一主接合区与一副接合区,该些第一导接线路其中之一的该第一接垫部的一部分与该第二接垫部的一部分构成该主接合区,该第四接垫部与该第五接垫部的一部分构成该副接合区,该些发光二极管之一设置于该主接合区,该备用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副接合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备用发光二极管与一第二导接线路,该第二导接线路位于该些子像素区其中之一,该第二导接线路包括:
另一第一接垫部,电性连接该些第一导线其中之一;
另一第二接垫部,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二接垫部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一接垫部间隔有一第三间隙且对应的该发光二极管的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分别电性连接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一接垫部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二接垫部;
另一第三接垫部,电性连接该些第二导线其中之一,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三接垫部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二接垫部间隔有一第四间隙,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二接垫部位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一接垫部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三接垫部之间;
另一第四接垫部,电性连接该第一接垫部连接的该第一导线,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一接垫部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四接垫部分别位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一接垫部连接的该第一导线的两侧;以及
另一第五接垫部,电性连接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三接垫部连接的该第二导线,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四接垫部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五接垫部间隔有一第五间隙,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四接垫部位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五接垫部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一接垫部之间;
其中,该备用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二接垫部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三接垫部。
8.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适用于一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包括一电路基板与多个发光二极管,该电路基板包括多个导接线路,该些导接线路其中之一电性连接该些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每一导接线路包括彼此分离的一第一接垫部、一第二接垫部、一第三接垫部与连接该第二接垫部与该第三接垫部的一连接部,该第一接垫部电性连接多条第一导线其中之一,该第三接垫部电性连接多条第二导线其中之一,对应的该发光二极管的两个电极分别接合于该第一接垫部与该第二接垫部,该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包括:
提供一测试信号至该些导接线路至少其中之一,并驱动对应的该发光二极管工作;
检测该些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是否为一正常状态、一开路缺陷状态或是一短路缺陷状态;
当判断该些导接线路其中之一的该发光二极管为该开路缺陷状态时,将一备用发光二极管接合至该第一接垫部与该第二接垫部以与该导接线路电性连接;以及
当判断该些导接线路其中之一的该发光二极管为该短路缺陷状态时,将另一备用发光二极管电性连接至该导接线路的该第二接垫部与该第三接垫部并切割该导接线路的该连接部以断开该第二接垫部与该第三接垫部。
9.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适用于一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包括一电路基板与多个发光二极管,该电路基板包括多个导接线路,该些导接线路其中之一电性连接该些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一第一导线以及一第二导线,每一导接线路包括一第一接垫部、一第二接垫部、一第三接垫部、一第四接垫部、一第五接垫部与一连接部,该第一接垫部与该第四接垫部电性连接该第一导线且分别位于该第一导线两侧,该第三接垫部与该第五接垫电性连接该第二导线且分别位于该第一导线两侧,该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该第二接垫部与该第三接垫部,对应的该发光二极管接合于该第一接垫部与该第二接垫,该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包括:
提供一测试信号至该些导接线路至少其中之一,并驱动对应的该发光二极管工作;
检测该些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是否为一正常状态、一开路缺陷状态或是一短路缺陷状态;
当判断该些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为该开路缺陷状态时,将一备用发光二极管接合至该第四接垫部与该第五接垫部;以及
当判断该些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为该短路缺陷状态时,将另一备用发光二极管接合至该第二接垫部与该第三接垫部并切割该导接线路的该连接部以断开该第二接垫部与该第三接垫部。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发光二极管;以及
一电路基板,该些发光二极管彼此分隔且接合于该电路基板上,该电路基板包括:
多条第一导线;
多条第二导线;
多个第一导接线路,每一第一导接线路电性连接该些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每一第一导接线路包括:
一连接部,一端电性连接该些第一导线其中之一;
一第一接垫部,电性连接该连接部的另一端,该第一接垫部电性连接对应的该发光二极管的一第一电极;
一备用接垫部,电性连接该连接部电性连接的该第一导线,该备用接垫部与该第一接垫部分别位于该连接部的两端;
一第二接垫部,电性连接该些第二导线其中之一,该第二接垫部电性连接对应的该发光二极管的一第二电极;以及
一备用发光二极管,该备用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些第一导接线路其中之一,该备用发光二极管的一第一电极电性连接该备用接垫部,该备用发光二极管的一第二电极电性连接该第二接垫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备用发光二极管与一第二导接线路,该第二导接线路包括:
另一第一接垫部,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一接垫部电性连接该些发光二极管之一的一第一电极;
另一备用接垫部,电性连接该些第一导线其中之一,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备用接垫部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一接垫部分隔设置且彼此电性绝缘;以及
另一第二接垫部,电性连接该些第二导线其中之一,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二接垫部电性连接对应的该发光二极管的一第二电极;
其中,该备用发光二极管的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分别电性连接该备用接垫部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二接垫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子像素区,该些第一导接线路与该第二导接线路分别位于该些子像素区,每一子像素区包括一主接合区与一副接合区,该主接合区与该副接合区不重叠,该些第一导接线路的该主接合区涵盖该第一接垫部与该第二接垫部,该些第一导接线路的该副接合区涵盖该备用接垫部与该第二接垫部,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主接合区涵盖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一接垫部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二接垫部,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副接合区涵盖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备用接垫部与该第二导接线路的该第二接垫部,其中该些发光二极管接合于该些主接合区,该备用发光二极管接合于该副接合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备用发光二极管且该第一导接线路还包括一第五接垫部与该第二导线电性连接,该备用接垫部与该第五接垫部位于该第一导线的一侧,该连接部、该第一接垫部与该第二接垫部位于该第一导线的另一侧,其中该备用发光二极管的一第一电极电性连接该备用接垫部,该备用发光二极管的一第二电极电性连接该第五接垫部。
14.一种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适用于一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包括一电路基板与多个发光二极管,该电路基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区,每一子像素区设置有一导接线路,该导接线路具有彼此分隔设置的一第一接垫部、一第二接垫部、一备用接垫部与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一端电性连接该第一接垫部且该备用接垫部与该第一接垫部分别位于该连接部两端,该连接部与该备用接垫部电性连接多条第一导线其中之一,该第二接垫部电性连接多条第二导线其中之一,该显示面板的修复方法包括:
提供一测试信号至该些导接线路至少其中之一并驱动对应的该发光二极管工作;
检测该些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是否为一正常状态、一开路缺陷状态或是一短路缺陷状态;
当判断该些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为该开路缺陷状态时,将备用发光二极管对应接合于该备用接垫部与该第二接垫部;以及
当判断该些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为该短路缺陷状态时,切割该连接部以断开该第一导线与该第一接垫部,使该第一接垫部电性绝缘该第一导线,并将该备用发光二极管对应接合于该备用接垫部与该第二接垫部。
CN201711142302.2A 2017-11-17 2017-11-17 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Active CN1098019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2302.2A CN109801936B (zh) 2017-11-17 2017-11-17 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2302.2A CN109801936B (zh) 2017-11-17 2017-11-17 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1936A CN109801936A (zh) 2019-05-24
CN109801936B true CN109801936B (zh) 2021-01-26

Family

ID=66554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42302.2A Active CN109801936B (zh) 2017-11-17 2017-11-17 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019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2531B (zh) * 2019-06-04 2020-01-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210142496U (zh) * 2019-09-03 2020-03-1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CN112928123B (zh) * 2019-11-21 2024-10-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背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WO2021109008A1 (zh) * 2019-12-03 2021-06-10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修复方法、以及显示设备
TWI717217B (zh) * 2020-02-18 2021-01-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N113497072B (zh) * 2020-03-18 2022-12-09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修复的led显示器及其修复方法
CN113497073B (zh) * 2020-03-18 2022-10-21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修复的led显示器及其修复方法
TWI723855B (zh) * 2020-04-28 2021-04-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11798764B (zh) * 2020-06-12 2022-07-05 福州大学 一种μLED像素单元结构及显示器件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32360A (zh) * 2013-02-05 2014-08-16 Lextar Electronics Corp 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
CN104700774A (zh) * 2013-12-09 2015-06-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修复结构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20150221671A1 (en) * 2014-01-31 2015-08-06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Fabrication Process Using Circuit-on-Wire
CN105023522A (zh) * 2015-06-01 2015-11-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修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32360A (zh) * 2013-02-05 2014-08-16 Lextar Electronics Corp 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
CN104700774A (zh) * 2013-12-09 2015-06-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具有修复结构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20150221671A1 (en) * 2014-01-31 2015-08-06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Fabrication Process Using Circuit-on-Wire
CN105023522A (zh) * 2015-06-01 2015-11-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修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1936A (zh) 2019-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1936B (zh) 显示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TWI649738B (zh) 顯示面板及其修復方法
US7732825B2 (en) AC light emitting diode
TWI409558B (zh) 顯示面板及其訊號線修補方法
US8129917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for AC operation
TW201926667A (zh) 畫素結構
CN110168723B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用基板以及显示装置的维修方法
CN108877644A (zh) 阵列基板及修复阵列基板的方法
US20110012135A1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repairing method thereof
CN100555604C (zh) 显示设备模块和制造该模块的方法
CN101599517B (zh) 具静电保护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KR102696407B1 (ko) Led 표시장치
US20220375407A1 (en) Pixel structure having repairing light emitting diode die and extending conductor and display having pixel structure
CN101752348B (zh) 静电放电防护装置及其防护方法
TWI401492B (zh) 主動元件陣列基板及其修補方法
CN110827688A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母版和显示装置
CN112435594A (zh) 一种Micro LED背板及其修补方法
CN101866917B (zh) 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及其修补方法
US8294176B2 (en)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ghting system
CN112928104B (zh)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3228286B (zh) 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修复方法、以及显示设备
CN212480906U (zh) 多线灯串结构
CN217822040U (zh) 显示装置的像素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11983860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20140180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placing at least one chi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7

Address after: 8th Floor, No.13 Kezhong Road, Zhunan Town, Miaoli County,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China, China

Patentee after: PlayNitride Inc.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TaiWan, China

Address before: 7th Floor, No. 615, Section 2, Datong Road, East District, Tainan City, Taiwan, China, China

Patentee before: BRITISH CAYMAN ISLANDS SHANGNACHUA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ayman Isla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