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属鞘翅目、象虫科,国家二类检疫性害虫,是我国重要植物检疫对象。其原产美国东南部原野和山林,属于外来入侵生物,在我国水稻产区均有分布,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稻水象甲危害所造成的产量损失在美国为10%~30%,在日本达41%~67%,是仅次于稻飞虱和水稻二化螟的重要害虫。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研究和应用最多的重要昆虫病原真菌,寄主范围广,可寄生于15个目的700余种昆虫。球孢白僵菌具有对环境不产生污染、对人畜安全、能够循环再侵染害虫等优点,已成为生物防治研究的热点之一。球孢白僵菌是生物防治稻水象甲的最佳虫生真菌,不同剂型的白僵菌产品在水稻主产区广泛应用。
微生物菌剂的剂型加工是生物农药应用关键技术之一,便于使用和提高药效,也便于标准化生产与管理。但生物农药尤其是或体制剂必须获得稳定的物理性状,存活和防治效果要有一定时间。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者致力于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环保、贮存稳定、药效好的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其重量百分含量如下:
球孢白僵菌孢子粉 5%~15%;
溶剂 3%~7%;
湿润剂 3%~7%;
分散剂 3%~7%;
载体余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如上所述的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各原料组份混匀。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如上所述的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在在防治粮食作物上害虫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配方中仅用少量有机溶剂,且使用溶剂低毒,既节省了大量的有机溶剂、避免了有机溶剂在生产和使用时对人及环境的危害,又可提高生产、贮存、运输的安全性;
(2)配制的可乳化粉剂生物活性高,安全性好,药效好;
(3)制备方法简单,产品流动性好,不粘结、不结块;
(4)产品储存性能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其重量百分含量如下:
球孢白僵菌孢子粉 5%~15%;
溶剂 3%~7%;
湿润剂 3%~7%;
分散剂 3%~7%;
载体余量。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其重量百分含量如下:
球孢白僵菌孢子粉 7%~13%;
溶剂 4%~6%;
湿润剂 4%~6%;
分散剂 4%~6%;
载体余量。
更优选的,如上所述的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其重量百分含量如下:
球孢白僵菌孢子粉 10%;
溶剂 5%;
湿润剂 5%;
分散剂 5%;
载体余量。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所述溶剂选自司班、Triton X-100、吐温、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优选的,所述司班选自司班20、司班40、司班60、司班80或司班100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的,所述吐温选自吐温20、吐温40、吐温60、吐温65或吐温80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植物油选自粟米油、花生油、大豆油、橄榄油、氢化蓖麻油、芥花籽油、米糠油、葡萄籽油、葵花籽油、癸酸和棕榈酸中的至少一种。
更优选的,按重量百分含量计,所述溶剂选自1%~2%吐温80以及2%~5%植物油。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所述湿润剂选自丙二醇脂肪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蔗糖脂肪酸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及聚甘油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所述分散剂选自威来惠南KDS95、亨斯迈T-1004、NP-10、丁基萘磺酸钠盐、聚羧酸盐、分散剂MF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所述载体选自硅藻土、高岭土、凹凸棒土、膨润土、轻质碳酸钙、陶土和白碳黑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所述球孢白僵菌孢子粉中的孢子数量≥107cfu/g;更优选为107~109cfu/g。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如上所述的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各原料组份混匀。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方法,先将球孢白僵菌孢子粉与溶剂混匀后,再加入其余原料混匀。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如上所述的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在防治粮食作物上害虫中的应用。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应用,所述粮食作物上害虫包括稻水象甲、水稻二化螟、玉米螟、大豆食心虫、刺吸式害虫粉虱、蚜虫、蛴螬、蝗虫、马铃薯甲虫。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7,如下表1取各种含量的组份进行制备。制备的方式可以为:
将球孢白僵菌孢子粉、溶剂先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30s~60s使其充分混匀,再加入润湿剂、分散剂以及载体,搅拌30s~60s即得。
表1配制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所用的组份及其含量(重量g)
对比例
采用公开号CN101564047A,公开日为2009年10月28日的发明专利的实施例4中制备的得到的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
表2产品各项技术指标的测定结果
可乳化粉剂的配制不同于乳油和可湿性粉剂,它是将有效成分或溶解或稀释在适宜的有有机溶剂中,再吸附到水溶性聚合物粉或其他类型的水溶性或水不溶性粉状载体上经过加工配制而成,要求在该剂型的研究中,既要考虑有效成分溶解在何种溶剂中(溶解度要大),所选用的助剂能保证稀释液的稳定性,又要考虑溶解的有效成分分散在何种载体上。本发明通过优化各成分,使得制备得到的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分散稳定性好,热贮不易分解。
实验例2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对稻水象甲的防效验证
1试验材料
供试菌株:球孢白僵菌菌株
供试植株:水稻栽培品种吉粳88
供试昆虫:稻水象甲
2试验方法
2.1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配制:按实施例4方法配制
2.2稻水象甲发生情况调查
在施药前对试验小区进行稻水象甲发生调查,在小区内随机选取3个点,每个点调查100穴水稻,记录稻水象甲数量,作为虫口基数。
2.3植物施药
将配制好的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按150g/亩+3L水配置成药液,用电动喷雾器均匀喷施在小区中,并设立空白对照小区。
2.4调查
在施药后的3d、7d、15d,在处理小区和对照小区随机选取3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调查100穴水稻,记录稻水象甲数量。利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并根据公式死亡率=死虫数×100/虫口基数、校正死亡率=(处理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00/(100-对照组死亡率)计算校正死亡率。
3结果与分析
球孢白僵菌防治稻水象甲试验结果:
表3施药后稻水象甲数量
表4防治效果
|
处理组死亡率(%) |
对照组死亡率(%) |
校正死亡率(%) |
3d |
24.14 |
7.14 |
18.30 |
7d |
58.62 |
21.43 |
47.34 |
15d |
72.41 |
17.86 |
66.42 |
从表3和表4中可以看出,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在防治稻水象甲上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施药后3天校正死亡率达到18.30%,接近20%;在施药后7d校正死亡率已经达到47.34%;施药15d后校正死亡率已经高达66.42%,可以有效的防治稻水象甲的危害,保证水稻产量。
实验例3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对玉米螟的防效验证
1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实施例1制备的白僵菌可乳化粉剂。
供试植株:玉米种植品种吉单558
供试昆虫:玉米螟
2)试验方法:
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药剂组和空白对照组,每个处理3次重复。药剂组按200g/亩+15L水剂量配制成药液,均匀喷施在小区中。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防治措施。
3)调查方法
采用秋后调查、每个重复随机调查5点,每点调查100株玉米植株,调查对象为活虫数、蛀孔数、被害株数。
4)试验结果:
虫口减退率、虫孔减退率、被害株减退率和防治效果按照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虫口减退率按公式计算:
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率-处理区虫口率)×100%/对照区虫口率
虫孔减退率按公式计算:
虫孔减退率=(对照区虫孔率-处理区虫孔率)×100%/对照区虫孔率
被害株减退率按公式计算:
被害株减退率=(对照区被害株率-处理区被害株率)×100%/对照区被害株率
平均防治效果按公式计算:
平均防治效果=(虫口减退率+虫孔减退率+被害株减退率)/3
各处理防治玉米螟的试验结果见表5。
表5各处理防治玉米螟的试验结果
从表5中可以看出,药剂组在活虫数、蛀孔数、被害株数3个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面均高于白僵菌颗粒剂且差异显著,这就说明白僵菌可乳化粉剂对玉米田玉米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实验例4球孢白僵菌可乳化粉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验证
将实施例4白僵菌可乳化粉剂用于水稻二化螟的防治,观察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2)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实施例4制备的白僵菌可乳化粉剂。
供试植株:水稻栽培品种吉粳88
供试昆虫:水稻二化螟
3)试验方法:
试验设置2个处理,分别为药剂组和对照组,每个处理3次重复。药剂组按200g/亩+15L水剂量配制成药液,在水稻分蘖盛期和抽穗期分别施药,均匀喷施在小区内,对照组不用任何防治措施。
4)调查方法:
在小区内随机选取5点,每点调查100穴水稻。在抽穗期调查枯鞘数、枯心数;在孕穗期调查白穗数。
5)试验结果:
枯心率防效、枯鞘率防效、白穗率防效和平均防效的计算公式如下:
枯心率防效按公式计算:
枯心率防效=(对照区枯心率-处理区枯心率)×100%/对照区枯心率
枯鞘率防效按公式计算:
枯鞘率防效=(对照区枯鞘率-处理区枯鞘率)×100%/对照区枯鞘率
白穗率防效按公式计算:
白穗率防效=(对照区白穗率-处理区白穗率)×100%/对照区白穗率
平均防治效果按公式计算:
平均防治效果=(白穗率防效+枯心率防效+枯鞘率防效)/3
各处理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试验结果见表6。
表6各处理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试验结果
从表5中可以看出,药剂组对水稻二化螟在枯心率、枯鞘率、白穗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白僵菌可乳化粉剂对水稻二化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