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64764A - 一种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64764A CN109764764A CN201910138095.6A CN201910138095A CN109764764A CN 109764764 A CN109764764 A CN 109764764A CN 201910138095 A CN201910138095 A CN 201910138095A CN 109764764 A CN109764764 A CN 1097647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ed bin
- valve body
- depositing dust
- tube
- f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2360 explosiv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22 bl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74 deto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72 burs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735 defic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08 flo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21 gun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主要由料仓和爆炸装置构成,其中,料仓主要用于盛装降尘或消防用物料,而爆炸装置的爆炸仓内盛装有炸药,当引爆爆炸仓内的炸药后,会在爆炸仓内产生大量的高压气体,与爆炸仓连通的逆止阀在高压气体的冲击下处于打开状态,使得爆炸仓内的高压气体经由逆止阀进入料仓内,料仓内的降尘或消防用物料在高压气体的驱动下向外部喷射扩散,实现降尘、消防灭火的目的;该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降尘、灭火效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涉及降尘、消防用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
背景技术
露天矿生产爆破以及城市建筑拆除爆破中均会产生大量的高浓度粉尘,在爆破作业瞬间释放的高温高压气体会形成冲击波产生大量粉尘,该粉尘具有扩散速度快、扩散面积大,对周边环境污染严重等特点。
目前,对于露天矿生产爆破的降尘方式主要有:预湿注水法、泡沫降尘法等,上述的降尘方法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降尘目的,但是存在降尘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无法大范围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对于城市建筑爆破拆除的降尘方式主要采用清理积尘、楼面蓄水、预湿墙体、建筑外设高压管网喷水、消防车高压喷水以及直升机投水弹等综合防尘技术,上述方式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粉尘危害,但存在投入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
此外,现有的消防灭火装置大多采用高压氮气或炸药作为动力源。需独立设置高压氮气瓶组用于高压氮气的存放,导致设备以及控制的结构都较为复杂,而且使用时,需反复充装高压氮气,导致使用成本高;靠炸药驱动,该装置存在火药产生的巨大爆炸声音和冲击波对保护物产生损伤情况,一些场所需要多具联动,巨大的冲击波和火光极有可能产生二次灾害,另外,在易燃易爆场所及地下工程中采用直接爆炸式启动的灭火装置,加大火灾损失的可能性较大。
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新型的降尘、消防装置,以解决上述成本高、操作复杂、安全性差等问题,成为行业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以至少解决以往爆破降尘及消防灭火过程中,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安全性差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1以及爆炸装置2;
所述料仓1的顶部间隔设置有第一接口管座111,所述料仓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接口管座112;
所述爆炸装置2包括:爆炸仓21以及装药长管22;
所述爆炸仓21固定安装于所述料仓1的内部,在所述爆炸仓2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接口管座211,在所述第三接口管座211的端部安装有逆止阀212;
所述装药长管22一端位于所述料仓1的内部,与所述爆炸仓21连接且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料仓1的侧壁,位于所述料仓1的外部,在所述装药长管22位于所述料仓1外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接线座221和阀门222,在所述装药长管22位于所述料仓1外部的端口处设置有可开启仓门223。
优选,所述料仓1的内部设置有内管113,所述内管113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管座111连接且连通,另一端悬置于所述料仓1的内部。
进一步优选,所述料仓1由两个料仓单元11拼焊构成,每个所述料仓单元11的顶部均间隔设置有第一接口管座111,在每个所述料仓单元11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接口管座112,每个所述料仓单元11的内部均设置有内管113,所述内管113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管座111连接且连通,另一端悬置于所述料仓单元11的内部。
进一步优选,每个所述料仓单元11上均设置有人孔114。
进一步优选,所述爆炸装置2位于两个所述料仓单元11的拼焊处,将两个所述料仓单元11的内部空间隔离,且所述爆炸装置2中爆炸仓21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三接口管座211,一个所述第三接口管座211位于一侧的料仓单元11内,另一个所述第三接口管座211位于另一侧的料仓单元11内,且每个所述第三接口管座211的端部均安装有逆止阀212。
进一步优选,所述内管113为贯通上下两端的直管。
进一步优选,所述内管113包括:下管1131、中管1132以及上管1133;
所述下管1131的下端悬置于所述料仓1的内部;
所述中管1132为文丘里管,所述中管的下端与所述下管1131的上端连接,所述中管的上端与所述上管1133的下端连接,所述中管的侧进气口与所述逆止阀212的出口连通;
所述上管113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接口管座111连接且连通。
进一步优选,所述逆止阀212包括:阀体2121、实心球2122、调节螺丝2123、固定板2124以及弹簧2125;
所述阀体2121为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的柱形筒体,且所述阀体2121的敞口端内径小于所述封闭端内径,所述阀体2121的封闭端端面设置有螺孔,在所述阀体2121靠近敞口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孔21211;
所述实心球2122位于所述阀体2121内,且所述实心球2122的直径大于所述阀体2121敞口端的内径以及开孔21211的口径;
所述调节螺丝2123的端部螺纹安装于所述阀体2121封闭端的螺孔内;
所述固定板2124位于所述阀体2121的内部,与所述调节螺丝2123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2125位于所述阀体2121内,一端与所述实心球2122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2124相抵。
进一步优选,所述逆止阀212包括:阀体2126、进气管2127、出气管2128以及实心球2029;
所述阀体2126内部设置有球形腔体21261,在所述阀体212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球形腔体21261连通的通气孔;
所述进气管2127的出气端与所述阀体2126下端的通气孔固定连接;
所述出气管2128的进气端与所述阀体2126上端的通气孔固定连接;
所述实心球2029位于所述阀体2126内,且所述实心球2029的直径小于所述球形腔体21261的直径,大于所述通气孔的直径。
进一步优选,所述料仓1内盛装的物料为液体或粉体。
本发明提供的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主要由料仓和爆炸装置构成,其中,料仓主要用于盛装降尘或消防用物料,而爆炸装置的爆炸仓内盛装有炸药,当引爆爆炸仓内的炸药后,会在爆炸仓内产生大量的高压气体,与爆炸仓连通的逆止阀在高压气体的冲击下处于打开状态,使得爆炸仓内的高压气体经由逆止阀进入料仓内,料仓内的降尘或消防用物料在高压气体的驱动下向外部喷射扩散,实现降尘、灭火的目的。该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可放置在接近尘源点或火灾着火点,通过与相关设施一起使用,实现远程起爆,以提高其降尘、灭火的效果。此外,由于该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中的炸药是在封闭空间内起爆,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具有环境友好度高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反应时间短,成本低,降尘、灭火效率高等优点。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的剖面图;
图3为图1沿bb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力式爆破降尘装置中料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射式爆破消防炮装置中料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中爆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
图7为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中爆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
图8为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中一种逆止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中另一种逆止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鉴于现有技术,在进行降尘、灭火过程中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安全性差等问题,本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参见图1、图2、图3,该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主要由料仓1以及爆炸装置2两部分构成,其中,料仓1主要用于降尘或消防用物料的盛装,在料仓1的顶部间隔设置有第一接口管座111,在料仓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接口管座112,爆炸装置2主要由爆炸仓21以及装药长管22构成,爆炸仓21固定安装在料仓1的内部,在爆炸仓2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接口管座211,在第三接口管座211的端部安装有逆止阀212,装药长管22一端位于料仓1的内部,与爆炸仓21连接且连通,另一端穿过料仓1的侧壁,位于料仓1的外部,在装药长管22位于料仓1外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接线座221和阀门222,该阀门222为针型阀,在装药长管22位于料仓1外部的端口处设置有可开启仓门223。
上述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中第一接口管座111通常设计为三个,使用时,一个连接喷嘴,用于料仓中物料向外喷射;一个连接安全阀,用于控制料仓内的压力,确保使用安全;另一个连接阀门,用于装入物料使用;第二接口管座112连接阀门,用于作业结束后,料仓内的物料卸载。
上述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的具体使用方法为:首先,添加物料和炸药:打开与第一接口管座连接的阀门,将降尘或消防用物料装入料仓内后,关闭阀门;打开装药长管上的可开启仓门,将炸药从装药长管装入爆炸仓中,并将起爆导线连接到接线座上,关闭可开启仓门后,将该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放置到尘源点或火灾着火点附近;然后,控制起爆导线点燃,使爆炸仓内的炸药爆炸,在爆炸仓内产生大量的高压气体,与爆炸仓连通的逆止阀在高压气体的冲击下处于打开状态,使得爆炸仓内的高压气体经由逆止阀进入料仓内,料仓内的降尘或消防用物料在高压气体的驱动下向外部喷射扩散,完成降尘、消防灭火的功能,当使用结束后,开启装药长管上的阀门,对爆炸仓进行泄压,开启第二接口管座上连接的阀门,将料仓内的物料进行卸料。
为了使料仓内的物料在爆炸后高压气体的冲击下,可以快速而充分的喷射到料仓外部,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参见图4、图5,在料仓1的内部设置有内管113,以内管113作为料仓内物料的引导,该内管113一端与第一接口管座111连接且连通,另一端悬置于料仓1的内部,而且与内管113连接的第一接口管座111的外部对应连接的是喷嘴,当高压气体从逆止阀进入到料仓中后,料仓中的物料在高压气体的驱动下,从内管的悬置端进入到内管中,通过内管的引导,进入到第一接口管座中,由喷嘴向外部喷射扩散。
考虑到上述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的加工方便,将料仓1设计为由两个料仓单元11拼焊构成,参见图4、图5,每个料仓单元11均由圆形封头1101和管状外壁1102连接构成,且在每个料仓单元11的管状外壁1102顶部均间隔设置有三个第一接口管座111,在管状外壁110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二接口管座112,为了方便维修,在每个料仓单元11的圆形封头1101上设置有人孔114,在每个料仓单元11内均设置有内管113,该内管113一端与第一接口管座111连接且连通,另一端悬置于料仓单元11的内部,焊接时两个料仓单元11中管状外壁1102的端口相对,而爆炸装置2位于两个料仓单元11的拼焊处,处于二者的几何中心位置,为了便于将两个料仓单元11以及一个爆炸装置2进行焊接固定,参见图6、图7,在爆炸装置2中爆炸仓21的外部沿周向焊接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圆环支撑213,且圆环支撑213的外径等于管状外壁1102的内径,焊接时,将两个料仓单元11中的管状外壁1102的端部外缘以及爆炸装置2中圆环支撑213的外缘焊接在一起,进而将两个料仓单元11的内部空间隔离,形成两个独立的料仓,为配合上述两个独立料仓的使用,在爆炸装置2中爆炸仓21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三接口管座211,一个第三接口管座211位于一侧的料仓单元11内,另一个第三接口管座211位于另一侧的料仓单元11内,且每个第三接口管座211的端部均安装有逆止阀212,此时,爆炸仓内的炸药爆炸后产生的高压气体,会分别通过爆炸仓侧壁上两个第三接口管座以及连接的逆止阀进入到位于爆炸仓两侧的两个料仓单元中,将两个料仓单元中的物料进行驱动,使物料从各自料仓单元中的第一接口管座经由喷嘴喷射出来,实现降尘、灭火的目的。
通常而言,上述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中料仓内盛装的物料可以是液体或者粉体,根据物料的物理状态不同,本发明分别设计了压力式和引射式两种形式的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通常对于液体的物料,大多采用压力式实现降尘,而对于粉体物料,大多采用引射式实现消防。
上述压力式的爆破降尘装置和引射式的爆破消防炮装置,整体结构基本一致,完全按照上述的结构进行安装,唯一不同之处在于采用的内管结构,下面依次介绍上述两种装置的具体结构。
(一)压力式爆破降尘装置
参见图1、图2,该压力式爆破降尘装置主要由料仓1以及爆炸装置2两部分构成,其中,料仓1由两个料仓单元11拼焊构成,参见图4,每个料仓单元11均由圆形封头1101和管状外壁1102连接构成,且在每个料仓单元11的管状外壁1102顶部均间隔设置有三个第一接口管座111,在管状外壁110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二接口管座112,在每个料仓单元11的圆形封头1101上均设置有人孔114,在每个料仓单元11内均设置有内管113,该内管113为贯通上下两端的直管,其一端与第一接口管座111连接且连通,另一端悬置于料仓单元11的内部,爆炸装置2位于两个料仓单元11的拼焊处,处于二者的几何中心位置,参见图6、图7,该爆炸装置2主要由爆炸仓21以及装药长管22构成,爆炸仓21位于料仓1的内部,在爆炸仓21的外部沿周向焊接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圆环支撑213,且圆环支撑213的外径等于管状外壁1102的内径,圆环支撑213的外缘与两个料仓单元11中的管状外壁1102的端部外缘固定焊接在一起,通过该爆炸仓的设置,将两个料仓单元11的内部空间隔离,形成两个独立的料仓,在爆炸仓21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三接口管座211,一个第三接口管座211位于一侧的料仓单元11内,另一个第三接口管座211位于另一侧的料仓单元11内,且每个第三接口管座211的端部均安装有逆止阀212,装药长管22一端位于料仓1的内部,与爆炸仓21连接且连通,另一端穿过料仓1的侧壁,位于料仓1的外部,在装药长管22位于料仓1外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接线座221和阀门222,该阀门222为针型阀,在装药长管22位于料仓1外部的端口处设置有可开启仓门223。
上述逆止阀212的结构可以选择多种,本实施方案采用的逆止阀结构,参见图8,该逆止阀212主要由阀体2121、实心球2122、调节螺丝2123、固定板2124以及弹簧2125构成,其中,阀体2121为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的柱形筒体,阀体2121的敞口端与爆炸仓21上的第三接口管座211连接且连通,阀体2121的敞口端内径小于封闭端内径,阀体2121的封闭端端面设置有螺孔,在阀体2121靠近敞口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孔21211,实心球2122位于阀体2121内,且实心球2122的直径大于阀体2121敞口端的内径以及开孔21211的口径,调节螺丝2123的端部螺纹安装于阀体2121封闭端的螺孔内,固定板2124位于阀体2121的内部,与调节螺丝2123的端部固定连接,弹簧2125位于阀体2121内,一端与实心球2122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2124相抵;该逆止阀主要通过实心球的运动来实现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常压下,实心球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封堵在开孔处,该逆止阀处于关闭状态,当爆炸仓内炸药爆炸后,产生的高压气体会从阀体的敞口端进入,驱动球体离开开孔处,向弹簧方向移动,使弹簧发生弹性收缩,逆止阀打开,高压气体从开孔进入到料仓中,当阀体内的高压气体压力小于弹簧弹力时,实心球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再次回到开孔位置,将开孔封堵,逆止阀关闭,其中,调节螺丝可以用于调节弹簧端部的起始位置,进而实现该逆止阀的开启压力值的调节。
上述压力式爆破降尘装置使用时,首先管路连接,将每个料仓单元11中三个第一接口管座111分别与喷嘴、安全阀以及阀门连接,其中,喷嘴连接的第一接口管座为下端连接内管的第一接口管座,每个料仓单元11中的第二接口管座112均连接阀门,然后,将装置运输至爆破作业降尘点附近,将打开料仓单元第一接口管座上连接的阀门,注满液体(水),关闭阀门;打开装药长管的可开启仓门,填装炸药,接线座连接起爆导线,关闭可开启仓门;引爆炸药,爆炸产生的高压气体通过第三接口管座进入并开启逆止阀,单元料仓内压力升高,压力稳定在0.4MPa~1.2MPa,高压气体推动料仓单元内物料通过内管经第一接口管座连接的喷嘴高速喷出,捕集爆破引起的瞬时粉尘,达到降尘目的。降尘结束后,打开第二接口管座连接的阀门,剩余物料排出。打开装药长管上的阀门对爆炸仓泄压后,关闭阀门。
(二)引射式爆破消防炮装置
参见图1、图2,该引射式爆破消防炮装置主要由料仓1以及爆炸装置2两部分构成,其中,料仓1由两个料仓单元11拼焊构成,参见图5,每个料仓单元11均由圆形封头1101和管状外壁1102连接构成,且在每个料仓单元11的管状外壁1102顶部均间隔设置有三个第一接口管座111,在管状外壁1102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二接口管座112,在每个料仓单元11的圆形封头1101上均设置有人孔114,在每个料仓单元11内均设置有内管113,该内管113主要由下管1131、中管1132以及上管1133构成,其中,下管1131的下端悬置于料仓单元11的内部,中管1132为文丘里管,中管的下端与下管1131的上端连接,中管的上端与上管1133的下端连接,上管1133的上端与第一接口管座111连接且连通,爆炸装置2位于两个料仓单元11的拼焊处,处于二者的几何中心位置,参见图6、图7,该爆炸装置2主要由爆炸仓21以及装药长管22构成,爆炸仓21位于料仓1的内部,在爆炸仓21的外部沿周向焊接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圆环支撑213,且圆环支撑213的外径等于管状外壁1102的内径,圆环支撑213的外缘与两个料仓单元11中的管状外壁1102的端部外缘固定焊接在一起,通过该爆炸仓的设置,将两个料仓单元11的内部空间隔离,形成两个独立的料仓,在爆炸仓21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三接口管座211,一个第三接口管座211位于一侧的料仓单元11内,另一个第三接口管座211位于另一侧的料仓单元11内,且每个第三接口管座211的端部均安装有逆止阀212,且每个逆止阀212的出口均与对应物料单元内中管1132的侧进气口连通,装药长管22一端位于料仓1的内部,与爆炸仓21连接且连通,另一端穿过料仓1的侧壁,位于料仓1的外部,在装药长管22位于料仓1外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接线座221和阀门222,该阀门222为针型阀,在装药长管22位于料仓1外部的端口处设置有可开启仓门223。
上述逆止阀212的结构可以选择多种,本实施方案采用的逆止阀结构,参见图9,该逆止阀212主要由阀体2126、进气管2127、出气管2128以及实心球2029构成,其中,阀体2126内部设置有球形腔体21261,在阀体212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球形腔体21261连通的通气孔,进气管2127的出气端与阀体2126下端的通气孔固定连接,出气管2128的进气端与阀体2126上端的通气孔固定连接,实心球2029位于阀体2126内,且实心球2029的直径小于球形腔体21261的直径,大于通气孔的直径;该逆止阀主要通过实心球的运动来实现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常压下,实心球在重力的作用下封堵在进气管与阀体连接的通气孔位置,使得该逆止阀处于关闭状态,当爆炸仓内炸药爆炸后,产生的高压气体会从阀体的进气管进入,驱动球体在阀体内漂浮,逆止阀打开,高压气体从与进气管连接的通气孔进入到阀体内,由出气管排出到料仓中,当阀体内高压气体压力小于实心球的重力时,实心球在重力作用下,再次回到与进气管连接的通气孔位置,将通气孔封堵,逆止阀关闭。
该引射式爆破消防炮装置使用时,首先管路连接,将每个料仓单元11中三个第一接口管座111分别与喷嘴、安全阀以及阀门连接,其中,喷嘴连接的第一接口管座为下端连接内管的第一接口管座,每个料仓单元11中的第二接口管座112均连接阀门,然后将各料仓单元内充满灭火粉料,从装药长管内填装炸药,起爆导线与接线座相连,将装置放置于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场所,接线座与火灾报警系统相连。火灾发生时,通过火灾报警系统连锁起爆,爆炸产生的高压气体通过第三接口管座进入并开启逆止阀,进入内管中文丘里结构的中管内,引射灭火粉料经第一接口管座连接的喷嘴高速喷出,达到灭火目的。灭火后,打开第二接口管座连接的阀门,剩余物料排出。打开装药长管上的阀门对爆炸仓泄压后,关闭阀门。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1)以及爆炸装置(2);
所述料仓(1)的顶部间隔设置有第一接口管座(111),所述料仓(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接口管座(112);
所述爆炸装置(2)包括:爆炸仓(21)以及装药长管(22);
所述爆炸仓(21)固定安装于所述料仓(1)的内部,在所述爆炸仓(2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接口管座(211),在所述第三接口管座(211)的端部安装有逆止阀(212);
所述装药长管(22)一端位于所述料仓(1)的内部,与所述爆炸仓(21)连接且连通,另一端穿过所述料仓(1)的侧壁,位于所述料仓(1)的外部,在所述装药长管(22)位于所述料仓(1)外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接线座(221)和阀门(222),在所述装药长管(22)位于所述料仓(1)外部的端口处设置有可开启仓门(2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1)的内部设置有内管(113),所述内管(113)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管座(111)连接且连通,另一端悬置于所述料仓(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1)由两个料仓单元(11)拼焊构成,每个所述料仓单元(11)的顶部均间隔设置有第一接口管座(111),在每个所述料仓单元(11)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二接口管座(112),每个所述料仓单元(11)的内部均设置有内管(113),所述内管(113)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管座(111)连接且连通,另一端悬置于所述料仓单元(1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料仓单元(11)上均设置有人孔(1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炸装置(2)位于两个所述料仓单元(11)的拼焊处,将两个所述料仓单元(11)的内部空间隔离,且所述爆炸装置(2)中爆炸仓(21)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三接口管座(211),一个所述第三接口管座(211)位于一侧的料仓单元(11)内,另一个所述第三接口管座(211)位于另一侧的料仓单元(11)内,且每个所述第三接口管座(211)的端部均安装有逆止阀(21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13)为贯通上下两端的直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13)包括:下管(1131)、中管(1132)以及上管(1133);
所述下管(1131)的下端悬置于所述料仓(1)的内部;
所述中管(1132)为文丘里管,所述中管的下端与所述下管(1131)的上端连接,所述中管的上端与所述上管(1133)的下端连接,所述中管的侧进气口与所述逆止阀(212)的出口连通;
所述上管(113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接口管座(111)连接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止阀(212)包括:阀体(2121)、实心球(2122)、调节螺丝(2123)、固定板(2124)以及弹簧(2125);
所述阀体(2121)为一端敞口、另一端封闭的柱形筒体,且所述阀体(2121)的敞口端内径小于所述封闭端内径,所述阀体(2121)的封闭端端面设置有螺孔,在所述阀体(2121)靠近敞口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孔(21211);
所述实心球(2122)位于所述阀体(2121)内,且所述实心球(2122)的直径大于所述阀体(2121)敞口端的内径以及开孔(21211)的口径;
所述调节螺丝(2123)的端部螺纹安装于所述阀体(2121)封闭端的螺孔内;
所述固定板(2124)位于所述阀体(2121)的内部,与所述调节螺丝(2123)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2125)位于所述阀体(2121)内,一端与所述实心球(2122)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2124)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止阀(212)包括:阀体(2126)、进气管(2127)、出气管(2128)以及实心球(2029);
所述阀体(2126)内部设置有球形腔体(21261),在所述阀体(2126)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球形腔体(21261)连通的通气孔;
所述进气管(2127)的出气端与所述阀体(2126)下端的通气孔固定连接;
所述出气管(2128)的进气端与所述阀体(2126)上端的通气孔固定连接;
所述实心球(2029)位于所述阀体(2126)内,且所述实心球(2029)的直径小于所述球形腔体(21261)的直径,大于所述通气孔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1)内盛装的物料为液体或粉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38095.6A CN109764764B (zh) | 2019-02-25 | 2019-02-25 | 一种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38095.6A CN109764764B (zh) | 2019-02-25 | 2019-02-25 | 一种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64764A true CN109764764A (zh) | 2019-05-17 |
CN109764764B CN109764764B (zh) | 2024-02-20 |
Family
ID=66457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38095.6A Active CN109764764B (zh) | 2019-02-25 | 2019-02-25 | 一种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76476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80207A (zh) * | 2021-08-30 | 2021-11-23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气固分离式自动喷粉co消除装置及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32367A1 (de) * | 1968-06-27 | 1970-01-08 | Explosive Tech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Schaffung einer Ausgangs- oder Eingangsoeffnung durch Sprengung |
JPH11281299A (ja) * | 1998-03-31 | 1999-10-15 | Komatsu Ltd | 高速飛翔体 |
CN1351703A (zh) * | 1999-04-07 | 2002-05-29 | 斯托姆金属有限公司 | 射弹发射装置 |
AU2005227863A1 (en) * | 2004-02-06 | 2005-10-13 | Jeffrey P. Reistroffer | Linear incendiary strand and method for prescribed fire ignition |
CN102587912A (zh) * | 2011-01-11 | 2012-07-18 | 格林布瑞克技术有限公司 | 岩石破碎 |
CN109099800A (zh) * | 2018-08-22 | 2018-12-2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灭火弹及灭火弹的触发方法 |
CN209820293U (zh) * | 2019-02-25 | 2019-12-20 |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 |
-
2019
- 2019-02-25 CN CN201910138095.6A patent/CN10976476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32367A1 (de) * | 1968-06-27 | 1970-01-08 | Explosive Tech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Schaffung einer Ausgangs- oder Eingangsoeffnung durch Sprengung |
JPH11281299A (ja) * | 1998-03-31 | 1999-10-15 | Komatsu Ltd | 高速飛翔体 |
CN1351703A (zh) * | 1999-04-07 | 2002-05-29 | 斯托姆金属有限公司 | 射弹发射装置 |
AU2005227863A1 (en) * | 2004-02-06 | 2005-10-13 | Jeffrey P. Reistroffer | Linear incendiary strand and method for prescribed fire ignition |
CN102587912A (zh) * | 2011-01-11 | 2012-07-18 | 格林布瑞克技术有限公司 | 岩石破碎 |
CN109099800A (zh) * | 2018-08-22 | 2018-12-2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灭火弹及灭火弹的触发方法 |
CN209820293U (zh) * | 2019-02-25 | 2019-12-20 |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80207A (zh) * | 2021-08-30 | 2021-11-23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气固分离式自动喷粉co消除装置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64764B (zh) | 2024-0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55450B (zh) | 一种自发式爆炸抑制装置 | |
EP0402425B1 (en)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fine dispersion of liquids or powders in a gaseous medium | |
CN201055623Y (zh) | 贮油罐用超细干粉自动灭火系统 | |
CN109764764A (zh) | 一种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 | |
RU2244833C2 (ru) | Способ локализации взрыва метановоздушной смеси и угольной пыл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варианты) | |
CN103341247B (zh) | 悬挂式超细干粉自助灭火装置 | |
CN209820293U (zh) | 一种爆破降尘消防炮装置 | |
CN110368621B (zh) | 一种气动发射灭火炮 | |
US6868915B2 (en) | Method for suppressing developing explosions | |
CN209246817U (zh) | 双点火森林灭火弹 | |
KR102050140B1 (ko) | 버스엔진룸 화재진압용 하이브리드 소화시스템 | |
CN201618337U (zh) | 一种受限空间油气爆炸抑制装置 | |
CN206627035U (zh) | 一种基于爆炸聚能效应的水射流式爆炸装置销毁器 | |
CN212914300U (zh) | 一种发射型消防灭火弹 | |
CN208694092U (zh) | 抑爆器 | |
CN201701675U (zh) | 灭火装置 | |
CN2793676Y (zh) | 烟花爆竹药物制成品安全自毁装置 | |
CN114838627B (zh) | 一种基于笑气自分解反应的爆破筒 | |
CN206984406U (zh) | 一种农用植保无人机防火阻燃装置 | |
CN205672380U (zh) | 大当量碟形森林灭火弹 | |
CN211033027U (zh) | 一种用于消防弹抛洒的动力源 | |
CN210485257U (zh) | 气液相云爆弹燃料快速释放装置 | |
RU2457333C1 (ru) | Мортира пылеметная газодинамическая | |
CN216877686U (zh) | 阻燃抑爆装置 | |
CN204060766U (zh) | 一种管道式抑爆器及其翻转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Wang Aiai Inventor after: Yang Zhuo Inventor after: Long Dongsheng Inventor after: Yang Jing Inventor before: Yang J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Aiai Inventor before: Long Dongsheng Inventor before: Yang Zhuo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