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760349A - 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60349A
CN109760349A CN201910114778.8A CN201910114778A CN109760349A CN 109760349 A CN109760349 A CN 109760349A CN 201910114778 A CN201910114778 A CN 201910114778A CN 109760349 A CN109760349 A CN 1097603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mold
oil cylinder
platform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47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玺
陆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Shendong Yuhao Ti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Shendong Yuhao Ti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Shendong Yuhao Ti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Shendong Yuhao Ti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147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603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60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6034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包括输送轨道、运输车、开模组件、轮胎运输组件,液压系统,所述输送轨道一侧设置有多组不同型号的硫化机,所述硫化机内设置有多组活动连接的模具平台,所述运输车设置在输送轨道上,用于取出并运输硫化机内的轮胎模具,所述开模组件位于输送轨道的端部上方,用于打开运输车运送来的轮胎模具,所述轮胎模具接收平台用于接收开模组件打开后的轮胎模具,所述轮胎运输组件用于抓取并运输位于轮胎模具接收平台上实心轮胎;本发明实心轮胎模具从硫化机内取出、运输、轮胎模具开模以及实心轮胎的取出过程中都有相应的装置代替人工进行,这样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心轮胎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
背景技术
最初的轮胎都使用空心胎,这种空心胎是使用橡胶制成中空的圆环状,然后套置在车轮的轮毂上,在使用时,向空心胎内充入空气,可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因此得到广泛的使用。然而,这种空心胎在遇到石块等突起物时,很容易将车胎扎爆,轻则使车轮无法移动,重则造成翻车等事故;因此实心轮胎被广泛的使用,实心轮胎是一种适应于低速、高负载苛刻使用条件下运行车辆得工业轮胎,其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等明显优于充气胎,广泛用于各种工业车辆、军事车辆、建筑机械、港口机场的拖挂车辆等领域;现有的实心轮胎加工后大多采用人工进行搬运和开模,工作效率低且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心轮胎生产线,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又提高了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包括输送轨道、运输车、开模组件、轮胎运输组件,液压系统,所述输送轨道一侧设置有多组不同型号的硫化机,所述硫化机内设置有多组活动连接的模具平台,所述模具平台用于放置轮胎模具;所述运输车设置在输送轨道上,用于取出并运输硫化机内的轮胎模具,所述开模组件位于输送轨道的端部上方,用于打开运输车运送来的轮胎模具;所述输送轨道的端部侧方,轮胎运输组件的下方设置有轮胎模具接收平台,所述轮胎模具接收平台用于接收开模组件打开后的轮胎模具;所述轮胎运输组件位于开模组件的侧方,所述轮胎运输组件用于抓取并运输位于轮胎模具接收平台上实心轮胎。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运输车包括所述包括底座、升降装置、支撑板;所述底座通过升降装置与支撑板相连接;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设置在输送轨道上;所述支撑板上方设置有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上方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移动模具平台。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剪刀架、第一剪刀架、油缸,所述剪刀架和第一剪刀架通过第二转轴相连接,所述剪刀架包括相互铰接的内支撑杆、外支撑杆,所述第一剪刀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内支撑杆、第一外支撑杆;所述内支撑杆、外支撑杆、第一内支撑杆、第一外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底座和支撑板上;所述油缸的一端通过油缸固定座铰接在底座上,另一端通过油缸连接件铰接在第二转轴上;所述油缸通过阀块组与液压系统相连接;
所述固定平台上方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平台外侧的油缸固定板,所述油缸固定板外侧设置有定位油缸,所述定位油缸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压板和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通过油缸连接件与定位油缸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定位滑块设置在滑槽内;
所述固定平台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轨道,所述第一定位轨道内侧设置有多个深沟球轴承;所述滑槽的一端抵接在油缸固定板的内侧,另一端贯穿第一定位轨道后设置在第一定位轨道的内侧,所述定位油缸通过阀块组与液压系统相连接;所述模具平台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轨道相匹配的第一滚轮;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伺服电机,齿条、第一滑轨、移动板;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固定平台上,所述第一滑轨与设置在移动板下方的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移动板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与齿轮相连接,所述齿轮与设置在固定平台上的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移动板前端设置有电磁铁,所述模具平台通过电磁铁与移动板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定位轨道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二定位轨道,所述多个深沟球轴承设置在第二定位轨道上;所述滑槽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定位轨道和第二定位轨道后设置在第二定位轨道的内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轮胎模具接收平台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方设置有接收平台,所述接收平台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定位装置,用于固定开模后的轮胎模具;
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接收平台侧面的第一油缸固定板,所述第一油缸固定板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油缸,所述第一定位油缸的输出轴贯穿第一油缸固定板后与第一定位块相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一定位滑块;所述第一定位滑块与设置在接收平台上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滑块与第一定位油缸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油缸通过阀块组与液压系统相连接;
所述接收平台上还设置有第三定位轨道,所述第三定位轨道内侧设置有第四定位轨道,所述第四定位轨道上设置有多个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一滑槽一端设置在第一油缸固定板的侧面,另一端贯穿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后伸入到第四轨道的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开模组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上下移动装置,所述上下移动装置下端设置有开模装置,所述开模装置用于打开轮胎模具。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个第一桁架,所述两个第一桁架通过两根第一横梁相连接;
所述上下移动装置包括固定板、上下驱动油缸;所述固定板设置在两根第一横梁上;所述上下驱动油缸设置在固定板的上方,其输出轴贯穿固定板后与开模装置相连接;
所述开模装置包括中空的本体,所述本体顶部与上下驱动油缸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本体的下方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设置有滑杆,通槽的两侧外部设置有两个横向驱动油缸,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模具夹持装置,所述两个模具夹持装置分别与对应的横向驱动油缸相连接;所述上下驱动油缸和横向驱动油缸通过阀块组与液压系统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轮胎运输组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下方设置有出胎机,所述出胎机用于抓取轮胎模具接收平台上的轮胎。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个第二桁架,所述两个第二桁架通过两根第二横梁相连接;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两根第二横梁上的第一固定板,所述两根第二横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X向移动装置和Z向移动装置,所述Z向移动装置的输出端与出胎机相连接;
所述Z向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方的Z向油缸,所述Z向油缸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固定板后与出胎机相连接;
所述X向移动装置包括齿条、伺服电机、齿轮;所述齿条设置在任一个第二横梁的下方,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第一固定板的下方,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直角减速机与齿轮相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
所述出胎机包括与Z向油缸输出轴相连接的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盘上的夹持油缸和与夹持油缸相连接的夹持臂;所述夹持臂可转动的连接在连接盘上;所述Z向油缸、夹持油缸通过阀块组与液压系统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油缸的一端与设置在连接盘上的固定座相铰接,输出端通过连接组件与夹持臂相铰接;
所述连接盘的边缘处均匀设置有与夹持臂相匹配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夹持臂的侧面套设在固定轴上,所述夹持臂的下端为L形。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实心轮胎模具从硫化机内取出、运输、轮胎模具开模以及实心轮胎的取出过程中都有相应的装置代替人工进行,这样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2、运输车具有可以升降的功能,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硫化机以及方便与轮胎接收平台对接,使用灵活性高,运输车上设置有定位装置,在运送过程以及开模过程中,轮胎模具可以很好地固定,提高了工作过程的安全性。
3、开模组件的两个模具夹持装置通过横向驱动油缸驱动,可以改变开口的大小且夹持力量大,从而可以打开不同大小的模具,适应力强;采用力矩大的上下驱动油缸将模具吊起,吊运过程安全可靠。
4、轮胎运输组件的用伺服电机进行X向移动,具有定位准确的特点,采用Z向油缸进行Z向移动,力矩大,吊运过程安全可靠;出胎机可以抓取不同大小的轮胎,灵活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1的主视图;
图5为开模组件的左视图;
图6为开模组件的主视图;
图7为轮胎运输组件的左视图;
图8为轮胎运输组件的主视图;
图9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运输车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11为运输车整体结构的后视图;
图12为运输车的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2的主视图;
图15为图12的左视图;
图16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图16中,1、运输轨道,2、运输车,3、开模组件,4、轮胎运输组件,5、液压系统,6、硫化机,7、模具平台,8、阀块组,9、轮胎模具接收平台,11、支架,12、接收平台,13、第一定位装置,14、第一油缸固定板,15、第一定位油缸,16、第一定位块,17、第一压板,18、第一滑块,19、第一滑槽,20、第三定位轨道,21、第四定位轨道,22、深沟球轴承,31、第一支架,32、上下移动装置,33、开模装置,34、第一桁架,35、第一横梁,36、固定板,37、上下驱动油缸,38、本体,39、通槽,40、滑杆,41、横向驱动油缸,42、模具夹持装置,43、导向杆,44、连接件,51、第一支架,52、直角减速机,53、出胎机,54、第二桁架,55、第二横梁,56、第一固定板,57、滑轨,58、滑块,59、X向移动装置,60、Z向移动装置,61、Z向油缸,62、齿条,63、伺服电机,64、齿轮,65、连接盘,66、夹持装置,67、夹持油缸,68、夹持臂,69、固定座,70、连接组件,71、通槽,72、第一导向杆,81、底座,82、升降装置,83、支撑板,84、滚轮,85、固定平台,86、第一驱动装置,87、剪刀架,88、第一剪刀架,89、油缸,90、第二转轴,91、内支撑杆,92、外支撑杆,93、第一内支撑杆,94、第一外支撑杆,95、定位装置,96、油缸固定板,97、定位油缸,98、定位块,99、压板,100、滑槽,101、第一定位轨道,102、深沟球轴承,103、第一滚轮,104、第一伺服电机,105、齿条,106、第一滑轨,107、移动板,108、电磁铁,109、第二定位轨道,110、减震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包括输送轨道1、运输车2、开模组件3、轮胎运输组件4,液压系统5,输送轨道1一侧设置有多组不同型号的硫化机6,硫化机6内设置有多组活动的模具平台7,模具平台7用于放置轮胎模具,不同型号的硫化机6可以加工不同型号的实心轮胎,扩大了适用范围;运输车2设置在输送轨道1上,用于取出并运输硫化机6内的轮胎模具,开模组件3位于输送轨道1的端部上方,用于打开运输车2运送来的轮胎模具;输送轨道1的端部侧方,轮胎运输组件4的下方设置有轮胎模具接收平台9,轮胎模具接收平台9用于接收开模组件3打开后的轮胎模具;轮胎运输组件4位于开模组件3的侧方,轮胎运输组件4用于抓取并运输位于轮胎模具接收平台9上实心轮胎。
如图10-图15所示,运输车2包括包括底座81、升降装置82、支撑板83;底座81通过升降装置82与支撑板83相连接;底座81下方设置有滚轮84,滚轮84设置在输送轨道1上;支撑板83上方设置有固定平台85,固定平台85上方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86,第一驱动装置86用于移动模具平台7,使得模具平台7在硫化机6内取出或者移到轮胎模具接收平台9上。
升降装置82包括剪刀架87、第一剪刀架88、油缸89,剪刀架87和第一剪刀架88通过第二转轴90相连接,剪刀架87包括相互铰接的内支撑杆91、外支撑杆92,第一剪刀架88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内支撑杆93、第一外支撑杆94;内支撑杆91、外支撑杆92、第一内支撑杆93、第一外支撑杆9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底座81和支撑板83上;油缸89的一端通过油缸固定座铰接在底座81上,另一端通过油缸连接件44铰接在第二转轴90上;油缸通过阀块组8与液压系统5相连接;液压系统5根据控制命令驱动油缸运动,油缸89的伸缩带动着剪刀架87和第一剪刀架88的伸缩,从而使得支撑板83可以上下移动,便于第一驱动装置86在硫化机6内取出模具平台7或者将轮胎模具移动到轮胎模具接收平台9上。
固定平台85上方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定位装置95;定位装置95包括设置在固定平台85外侧的油缸固定板96,油缸固定板96外侧设置有定位油缸97,定位油缸97通过阀块组8与液压系统5相连接,定位油缸97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定位块98;定位块98包括压板99和定位滑块,定位滑块通过油缸连接件44与定位油缸97的输出轴相连接,定位滑块设置在滑槽100内,模具平台7上设置有与滑槽100相匹配的开口,便于定位块98的移动,定位块98在定位油缸97的驱动下将轮胎模具夹住,防止在运输车2在轨道上移动时掉落,以及防止开模组件3在开模过程时轮胎模具晃动。
第一驱动装置86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04,齿条105、第一滑轨106、移动板107;第一滑轨106设置在固定平台85上,第一滑轨106与设置在移动板107下方的滑块滑动连接;第一伺服电机104设置在移动板107上,第一伺服电机104通过减速机与齿轮相连接,齿轮与设置在固定平台85上的齿条105啮合连接;移动板107前端设置有电磁铁108,模具平台7通过电磁铁108与移动板107相连接;通过第一伺服电机104带动齿轮在齿条105上转动,可以使得移动板107沿着第一滑轨106来回滑动,电磁铁108通电后将轮胎模具平台7吸住,这样就可以将轮胎模具在硫化机6内取出或者移到轮胎模具接收平台9上。
为了方便模具平台7在固定平台85上移动,固定平台85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轨道101,第一定位轨道101内侧设置有多个深沟球轴承1022;滑槽100的一端抵接在油缸固定板96的内侧,另一端贯穿第一定位轨道101后设置在第一定位轨道101的内侧,这样模具平台7在固定平台85上的移动变成了滚动,减少了模具平台7与固定平台85之间的摩擦力;为了进一步方便移动,模具平台7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与第一轨道相匹配的第一滚轮103,第一滚轮103上设置有缓冲装置110,缓冲装置110包括螺杆,螺杆位于固定板的两侧,固定板套设在螺杆上,固定板下端的螺杆上设置有定位螺母,固定板上端的螺杆上设置有弹簧,弹簧上端设置有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螺母;缓冲装置110的设置可以减缓模具平台7在进入到运输车2和轮胎模具接收平台9时以及在经过滑槽100时,由于交界处的不平整引起的震动,进一步的保护了轮胎模具;为了适应不同硫化机6内的模具平台7,第一定位轨道101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二定位轨道109,多个深沟球轴承102设置在第二定位轨道109上;滑槽100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定位轨道101和第二定位轨道109后设置在第二定位轨道109的内侧,第二定位轨道109的设置提高了运输车2的适应不同型号硫化机的能力。
如图16所示,轮胎模具接收平台9包括支架11,支架11上方设置有接收平台12,接收平台12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定位装置13,用于固定开模后的轮胎模具,防止出胎机53在抓取轮胎的过程中开模后的轮胎模具下部的移动;第一定位装置13包括设置在接收平台12侧面的第一油缸固定板14,第一油缸固定板14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油缸15,第一定位油缸15的输出轴贯穿第一油缸固定板14后与第一定位块16相连接;第一定位块16包括第一压板17和第一定位滑块;第一定位滑块与设置在接收平台12上的第一 滑槽19滑动连接,第一定位滑块与第一定位油缸15的输出轴相连接;第一定位油缸15通过阀块组8与液压系统5相连接,在液压系统5的作用下第一定位油缸15的输出轴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 滑槽19内移动,从而可以实现第一压板17将开模后的轮胎模具固定住。
为了减少运输车2将轮胎模具移动到接收平台12时的摩擦力,接收平台12上还设置有第三定位轨道20,第三定位轨道20内侧设置有第四定位轨道21,第四定位轨道21上设置有多个深沟球轴承22,第一 滑槽19一端设置在第一油缸固定板14的侧面,另一端贯穿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后伸入到第四轨道的的内部;第三轨道与运输车2上的第一轨道相匹配,第四轨道与第二轨道相匹配,运输车2将轮胎模具运输到接收平台12侧面时,通过升降装置82将固定平台85升到与接收平台12相同的高度,在第一伺服电机的作用下,将轮胎模具推到接收平台12上,这样可以减少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5-图6所示,开模组件3包括第一支架31,第一支架31上设置有上下移动装置32,上下移动装置32下端设置有开模装置33,开模装置33用于打开轮胎模具;第一支架31包括两个第一桁架34,两个第一桁架34通过两根第一横梁35相连接;上下移动装置32包括固定板36、上下驱动油缸37;为了减缓固定板36所受到的震动,固定板36与第一横梁35通过螺栓连接,螺栓穿过第一横梁35后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第一横梁35上,锁紧螺母与第一横梁35之间设置有弹簧碟片和平垫;上下驱动油缸37设置在固定板36的上方,其输出轴贯穿固定板36后与开模装置33相连接;开模装置33包括中空的本体38,本体38顶部与上下驱动油缸37的输出轴相连接,固定板36与本体38之间设置有导向杆43;本体38的下方设置有通槽39,通槽39内部设置有滑杆40,通槽39的两侧外部设置有两个横向驱动油缸41,滑杆40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模具夹持装置42,横向驱动油缸41的输出端通过连接件44与模具夹持装置42的侧面相连接,模具夹持装置42套设在滑杆40上,其下端为L形 ;上下驱动油缸37和横向驱动油缸41通过阀块组8与液压系统5相连接;在液压系统5的控制下,两个横向驱动油缸41的输出轴伸缩,带动着模具夹持装置42的沿着滑杆40方向移动,上下移动装置32带动着本体38向下移动到运输车2运送来的轮胎模具处,两个模具夹持装置夹住轮胎模具的上部,上下驱动油缸37带动着模具夹持装置42向上移动从而可以将轮胎模具打开。
如图7-图9所示,轮胎运输组件4包括第二支架51,第二支架51上设置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下方设置有出胎机53,出胎机53用于抓取轮胎模具接收平台9上的轮胎;第二支架51包括两个第二桁架54,两个第二桁架54通过两根第二横梁55相连接,为了节约成本和占地面积,轮胎运输组件4和开模组件3可共用一个桁架,第二横梁55设置在共用桁架的下方,第一横梁35设置在共用桁架的上方;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两根第二横梁55上的第一固定板56,两根第二横梁55上设置有滑轨57,第一固定板56通过滑块58与滑轨57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板56上设置有X向移动装置59和Z向移动装置60,Z向移动装置60的输出端与出胎机53相连接,X向移动装置59带动着第一固定板56沿着横梁方向移动,使得出胎机53移动到需要工作位置的上方,Z向移动装置60带动着出胎机53进行上下移动,使得出胎机53在合适的工作位置上。
Z向移动装置60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板56上方的Z向油缸61,Z向油缸61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固定板56后与出胎机53相连接,在第一固定板56和出胎机之间还连接两个第一导向杆72;X向移动装置59包括齿条62、伺服电机63、齿轮64;齿条62设置在任一个第二横梁的下方,伺服电机63设置在固定板36的下方,伺服电机63通过直角减速机与齿轮64相连接,齿轮64与齿条62啮合连接,伺服电机63带动齿轮64在齿条62上转动,使得第一固定板56沿着横梁方向移动,当到达指定位置时停止,指定的位置例如轮胎模具平台7上的轮胎模具上方,或者出胎机53抓取后的轮胎需要放置的位置上方,Z向油缸61通过的伸缩带动出胎机53进行上下移动,使得出胎机53便于抓取轮胎或者放下轮胎。
出胎机53包括与Z向油缸61输出轴相连接的连接盘65,连接盘65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夹持装置66,多组夹持装置66包括设置在连接盘65上的夹持油缸67和与夹持油缸相连接的夹持臂68,夹持臂68可转动的连接在连接盘65上;夹持油缸67的一端与设置在连接盘65上的固定座69相铰接,输出端通过连接组件70与夹持臂68相铰接,夹持油缸67两端可转动的设置增加了夹持臂68的活动范围,使得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实心轮胎;连接盘65的边缘处均匀设置有与夹持臂68相匹配的通槽39,通槽39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轴;夹持臂68的侧面套设在固定轴上,通槽39的设置将夹持臂68的转动角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多组夹持臂68夹持过大轮胎,使得轮胎掉落,或者夹持力过大造成轮胎的损坏;夹持臂68的下端为L形,L形状可以将轮胎底部托住,增加了送取轮胎过程中的稳定性;Z向油缸61、夹持油缸67通过阀块组8与液压系统5相连接,选用油缸可以获得较大的力矩有利于轮胎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的工作原理为:运输车2将模具平台7从硫化机6内取出,定位装置95将模具平台7固定在运输车2上,运输车2沿着输送轨道1移动,将模具平台7运送到开模组件3的下方,开模组件3将模具平台7的上盖打开后,运输车2通过升降装置82将支撑板83升至与轮胎模具接收平台9相同的高度上,第一驱动装置86将模具平台7推到接收平台12上,轮胎运输组件4将轮胎模具接收平台9上的轮胎通过出胎机53夹走,并通过X向移动装置59将夹取的轮胎运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轨道、运输车、开模组件、轮胎运输组件,液压系统,所述输送轨道一侧设置有多组不同型号的硫化机,所述硫化机内设置有多组活动连接的模具平台,所述模具平台用于放置轮胎模具;所述运输车设置在输送轨道上,用于取出并运输硫化机内的轮胎模具,所述开模组件位于输送轨道的端部上方,用于打开运输车运送来的轮胎模具;所述输送轨道的端部侧方,轮胎运输组件的下方设置有轮胎模具接收平台,所述轮胎模具接收平台用于接收开模组件打开后的轮胎模具;所述轮胎运输组件位于开模组件的侧方,所述轮胎运输组件用于抓取并运输位于轮胎模具接收平台上实心轮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包括所述包括底座、升降装置、支撑板;所述底座通过升降装置与支撑板相连接;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设置在输送轨道上;所述支撑板上方设置有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上方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移动模具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剪刀架、第一剪刀架、油缸,所述剪刀架和第一剪刀架通过第二转轴相连接,所述剪刀架包括相互铰接的内支撑杆、外支撑杆,所述第一剪刀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内支撑杆、第一外支撑杆;所述内支撑杆、外支撑杆、第一内支撑杆、第一外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底座和支撑板上;所述油缸的一端通过油缸固定座铰接在底座上,另一端通过油缸连接件铰接在第二转轴上;所述油缸通过阀块组与液压系统相连接;
所述固定平台上方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固定平台外侧的油缸固定板,所述油缸固定板外侧设置有定位油缸,所述定位油缸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压板和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通过油缸连接件与定位油缸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定位滑块设置在滑槽内;
所述固定平台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轨道,所述第一定位轨道内侧设置有多个深沟球轴承;所述滑槽的一端抵接在油缸固定板的内侧,另一端贯穿第一定位轨道后设置在第一定位轨道的内侧,所述定位油缸通过阀块组与液压系统相连接;所述模具平台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轨道相匹配的第一滚轮;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伺服电机,齿条、第一滑轨、移动板;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固定平台上,所述第一滑轨与设置在移动板下方的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移动板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与齿轮相连接,所述齿轮与设置在固定平台上的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移动板前端设置有电磁铁,所述模具平台通过电磁铁与移动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轨道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二定位轨道,所述多个深沟球轴承设置在第二定位轨道上;所述滑槽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定位轨道和第二定位轨道后设置在第二定位轨道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模具接收平台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方设置有接收平台,所述接收平台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定位装置,用于固定开模后的轮胎模具;
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接收平台侧面的第一油缸固定板,所述第一油缸固定板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油缸,所述第一定位油缸的输出轴贯穿第一油缸固定板后与第一定位块相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块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一定位滑块;所述第一定位滑块与设置在接收平台上的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滑块与第一定位油缸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油缸通过阀块组与液压系统相连接;
所述接收平台上还设置有第三定位轨道,所述第三定位轨道内侧设置有第四定位轨道,所述第四定位轨道上设置有多个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一滑槽一端设置在第一油缸固定板的侧面,另一端贯穿第三轨道和第四轨道后伸入到第四轨道的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模组件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上下移动装置,所述上下移动装置下端设置有开模装置,所述开模装置用于打开轮胎模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实心轮胎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个第一桁架,所述两个第一桁架通过两根第一横梁相连接;
所述上下移动装置包括固定板、上下驱动油缸;所述固定板设置在两根第一横梁上;所述上下驱动油缸设置在固定板的上方,其输出轴贯穿固定板后与开模装置相连接;
所述开模装置包括中空的本体,所述本体顶部与上下驱动油缸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本体的下方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设置有滑杆,通槽的两侧外部设置有两个横向驱动油缸,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模具夹持装置,所述两个模具夹持装置分别与对应的横向驱动油缸相连接;所述上下驱动油缸和横向驱动油缸通过阀块组与液压系统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运输组件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下方设置有出胎机,所述出胎机用于抓取轮胎模具接收平台上的轮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个第二桁架,所述两个第二桁架通过两根第二横梁相连接;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两根第二横梁上的第一固定板,所述两根第二横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X向移动装置和Z向移动装置,所述Z向移动装置的输出端与出胎机相连接;
所述Z向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方的Z向油缸,所述Z向油缸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固定板后与出胎机相连接;
所述X向移动装置包括齿条、伺服电机、齿轮;所述齿条设置在任一个第二横梁的下方,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第一固定板的下方,所述伺服电机通过直角减速机与齿轮相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
所述出胎机包括与Z向油缸输出轴相连接的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上设置有多组均匀分布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设置在连接盘上的夹持油缸和与夹持油缸相连接的夹持臂;所述夹持臂可转动的连接在连接盘上;所述Z向油缸、夹持油缸通过阀块组与液压系统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油缸的一端与设置在连接盘上的固定座相铰接,输出端通过连接组件与夹持臂相铰接;
所述连接盘的边缘处均匀设置有与夹持臂相匹配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夹持臂的侧面套设在固定轴上,所述夹持臂的下端为L形。
CN201910114778.8A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 Withdrawn CN1097603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4778.8A CN109760349A (zh)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4778.8A CN109760349A (zh)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60349A true CN109760349A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56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4778.8A Withdrawn CN109760349A (zh) 2019-02-14 2019-02-14 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6034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44827A1 (ja) * 2019-09-02 2021-03-11 Toyo Tire株式会社 タイヤ成型装置
CN112520384A (zh) * 2020-11-11 2021-03-19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轮胎模具侧板运送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44827A1 (ja) * 2019-09-02 2021-03-11 Toyo Tire株式会社 タイヤ成型装置
JP2021037682A (ja) * 2019-09-02 2021-03-11 Toyo Tire株式会社 タイヤ成型装置
JP7346782B2 (ja) 2019-09-02 2023-09-20 Toyo Tire株式会社 タイヤ成型装置
CN112520384A (zh) * 2020-11-11 2021-03-19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一种轮胎模具侧板运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13975B (zh) 一种多自由度货物翻转转运装置
JPH06503272A (ja) 第1の機械から第2の機械に加工物を運ぶための装置
CN206105850U (zh) 一种用于自动上下料的桁架机器人
CN113460684A (zh) 自动码垛设备
CN109760349A (zh) 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
CN109625951A (zh) 移动式高精度轮胎转运装置
CN109732557A (zh) 一种抓取伐木用工程机器人
CN209580561U (zh) 一种实心轮胎生成线
CN110498224A (zh) 搬运机械手以及半挂车车架的加工系统
CN103661808B (zh) 船舶建造过程中船体分段的翻身方法及系统
CN209701616U (zh) 一种轮胎模具运输装置
CN112093494B (zh) 一种货箱自动装卸机
CN209699903U (zh) 一种轮胎取出装置
CN210310102U (zh) 一种汽车搬运设备
CN211712535U (zh) 水轮机导叶移动吊运装置
CN107442739B (zh) 大规格锚链环弯环成形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5991385A (zh) 一种可调式物流夹抱机
CN206288727U (zh) 一种可移动自动装车机
CN214733800U (zh) 一种用于铁路敞顶集装箱钢卷装卸专用吊具
CN209381419U (zh) 一种全自动送取轮胎组件
CN211417062U (zh) 一种移动式道路自适应增材制造方舱
CN209635248U (zh) 一种侧向架轨上轨小车
CN202181192U (zh) 抱砖机
CN2369986Y (zh) 多用途液压搬运车
CN214933860U (zh) 配重箱体自动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7